浅论“肝气虚”.doc_第1页
浅论“肝气虚”.doc_第2页
浅论“肝气虚”.doc_第3页
浅论“肝气虚”.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论“肝气虚”肝气虚,内经已有记载,历代医家也均有阐发,然而,始终 未能引起诸学者 和医家的重视,乃至于使肝气虚名存实亡。故本文据前贤所述,结合自己的探讨,认为肝气 虚不容忽视,调理肝气虚(肝阳虚)能给慢性重症肝炎的治疗提供重大契机,列管见如下:华夏中医论坛: Q) w( V: H* U9 Z o) I, R* I4 S# F3 S8 E2 h4 B3 b7 n(原岐黄中医论坛)传中医薪火,济天下苍生! 1 对肝气虚的认识/ R8 U! l$ ; a(原岐黄中医论坛)传中医薪火,济天下苍生!5 N6 O0 U# ; e; D+ 8 l( E 1.1 论证) X% : T2 b$ Z: M1 Y3 U c7 c, f+ O: $ 肝气虚又称肝气不足,指肝本脏的精气虚损及肝的功能活动减退。早在内经一书上,就习见肝气虚的记载,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素问方盛衰论又曰:“肝气虚则梦见菌香生草,得其时梦伏树下不敢 起。”以上条文,不仅明 确提出了肝气虚,而且还对肝气虚所出现的症状作了详细的阐述。. B3 h; p6 e, h1 ; U) 华夏中医论坛% S; J: G* C9 M2 D 五脏皆有阴阳之虚实,有脏气之虚损,肝脏也不例外,只是其轻重程度不同而已,肝气虚与 脾气虚,心气虚均属气虚之列。- y# U l* v* f4 _ v; + M* 5 D% x! | 故肝气虚是客观存在的。l5 h- h I4 M8 a6 2 m e(原岐黄中医论坛)传中医薪火,济天下苍生!# T% Hw+ 9 K: l& p7 t 1.2 肝气虚的病因病机/ n% z0 E% 9 e3 中医网,中医论坛,养生论坛,保健论坛+ x1 W # _/ kF8 Q2 p 肝为风木之脏,主疏泄,藏血藏魂,与精神活动、消化功能、气血运行、疏通水道、贮藏和 调节血量等功能有关。由于情绪刺激,致肝疏泄失常,肝气郁结,超过肝脏本身的调节限度 ,可导致肝气受损;或肝体阴血亏虚,肝为将军之官,内寄相火,外应风木,阳常有余,阴 常不足,肝阴血不足易致阳亢,久则阴损及阳,肝功衰减,而致肝气虚;或脾肾阳虚,脾阳 虚不能化生水谷精微,肝无以养,肾虚则精亏,精无以化血(乙癸同源),肝气因而亏虚;或 寒邪直中厥阴,损伤肝气,也可致肝气虚;或先天禀赋不足,肝气素虚。4 |- L1 t, V6 y1 f(原岐黄中医论坛)传中医薪火,济天下苍生!g8 r0 X: d- j b6 9 R2 F6 X 1.3 肝气虚的症状原岐黄中医论坛,包含养生保健、中医学术、中医中药、医案、医书下载等内容,是中国第一中医中药论坛。! 5 G% r0 N% z4 v, K8 & x: h6 X3 H$ W/ p+ L+ q3 U 太平圣惠方载:“夫肝脏虚损,气血不足,内伤寒冷,致使两胁胀满,筋脉拘急,四肢 厥冷,必腹疼痛,眼目尽暗,手足常青,胁中不利,不能太息者,是肝气不足之候也。”此 条文列出的证候主要为肝经循行部位的气虚之候。结合临床表现,肝气虚除具备以上症状外 ,当有气虚证表现,如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舌胖或有齿,脉虚无力等;肝与情志关系密切 ,肝气虚会出现情绪异常,如抑郁不快,烦躁不安,多梦善恐等;肝主冲任,故肝气虚的女 性还可出现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证候。8 : m, l; 2 o: Y, 5 a华夏中医论坛( f0 e! a9 Q% l2 M, a- |- 2.肝气虚名存实亡的原因探讨(原岐黄中医论坛)传中医薪火,济天下苍生!8 + . r z& J; W! M5 N ; I, O5 S6 Z! / 7 c# i/ 8 4 中医网,中医论坛,养生论坛,保健论坛 2.1 肝归下焦说/ T6 T# k5 : 4 a( C+ z% X原岐黄中医论坛,包含养生保健、中医学术、中医中药、医案、医书下载等内容,是中国第一中医中药论坛。原岐黄中医论坛,包含养生保健、中医学术、中医中药、医案、医书下载等内容,是中国第一中医中药论坛。( U; _) D$ EA3 l( 灵枢胀论指出:“五脏六腑,各有畔界。”肝位居胁下,归属中焦,已为定讫。然而 ,一旦运用三焦学说,却又大多将肝归属下焦。“肝属下焦”使肝气虚被中焦气虚即胃气虚 取而代之。由于肝疏泄不及(木不疏土),肝气虚常常伴脾胃虚之见证,而这些显而易见的脾 胃气虚证,每每造成临床辨证之误,出现以脾代肝,将末作本的情况。张锡纯从医学衷中 参西录记载了这样一个病案:曾治有饮食不能化,服健脾暖胃之百剂不效,诊其左关太弱 ,知系肝阳不根,投以黄芪一两,桂枝尖三钱,数剂而愈。从此,病案勿见以脾代肝的确是 忽视肝气虚的原因之一。 P# R/ ! Y& U+ P; Z8 P0 h7 V( 4 I6 D4 G |/ w/ p/ C% A 2.2 肝无虚证说% u% l$ n0 Y0 u华夏中医论坛! A, * q7 q- ?3 Q (原岐黄中医论坛)传中医薪火,济天下苍生! 钱乙认为:“肝无虚证,肾无实证”。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也认为:“东方之木无虚, 不可补,补肾即可以补肝。”这种看法乃偏激之见,但是,直到今天,仍有不少医家持同样 的 观点。究其缘由,大略如下:一是肝为刚脏,性喜条达,体阴而用阳,往往强调其以血为体 以气为用时,忽视了肝气的不足。二是肝气易于郁结,郁而化火;肝阳易于上亢,故肝多实 病热病,从而掩盖了肝的虚证。三是五脏之中 ,惟肝能泄(内经曰:五脏藏而不泄), 重视 肝之疏泄功能而忽视了其肝气虚的一面。四是治疗上受“木郁达之”和“肝无补法”的影响 ,忽视了补肝的治疗方法。五是补肝不易,对于肝气虚的治疗方药,至今仍不完善,历代文 献只有零星的记载,尚无补益肝气的代表方剂和药物,这给 临床用药带来了难度。 h. K; D+ / q4 j1 (原岐黄中医论坛)传中医薪火,济天下苍生!8 B! q/ j. M5 S G 2.3 历代对肝气虚及其治疗论述极少,对肝气虚说法不一,未能形成统一的学术思想。而 后世医者多有遵从古人的传统,着重继承而忽视了发展,束缚了对肝气虚证治的探讨。华夏中医论坛) + l% q% - ?/ d, J2 k Q: 1 P+ a. DN; m: Q, O* R3 # 1 v华夏中医论坛 2.4 现代医家陈潮祖认为:肝肺外感多于内伤,故不言阳虚而言虚寒。然而,历代不少医 家却认为肝无阳虚,由于“气虚为阳虚之渐,阳虚为气虚之甚”。肝阳虚多由肝气虚发展而 成,肝阳虚多含有肝气虚之证候,二者关系密切,相辅相成。所以否认肝阳虚导致了对肝气 虚的忽视。中医网,中医论坛,养生论坛,保健论坛, v7 U+ i$ x7 A& w7 Z/ Td( v# : n9 a! t6 L原岐黄中医论坛,包含养生保健、中医学术、中医中药、医案、医书下载等内容,是中国第一中医中药论坛。 3 重视肝气虚的意义华夏中医论坛4 S8 S+ x6 I! n+ K, H X l原岐黄中医论坛,包含养生保健、中医学术、中医中药、医案、医书下载等内容,是中国第一中医中药论坛。* W2 N* Q3 r# n; + Y1 r. y 3.1 有利于丰富和完善中医基本理论; g4 r9 H/ a0 d# P, B; d) k, z6 2 h1 S* H中医网,中医论坛,养生论坛,保健论坛 中医认为“气者,人之根本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和功能表现。人以五脏为中 心,五脏有五气,生理上,五脏之生理功能赖五脏之气,病理上,脏腑的功能失调,也会引 起脏气失常,陈潮祖教授认为:气的失常表现为不通、太通、亏损三种基本病理改变。脏腑 功能失调与气的失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肝气虚是肝气失常之一,是肝脏功能失调的一大 病理机制,否认或忽视肝气虚,脏腑辨证理论是不完善的。k2 Q+ g4 C/ v中医网,中医论坛,养生论坛,保健论坛# 5 o* j6 a& ) - p/ X(原岐黄中医论坛)传中医薪火,济天下苍生! 五脏当皆有气虚,惟不言肝脏,这是认识和思维上的局限。五脏属五行,五行之生克乘侮反 映了五脏间的生理病理关系。这种关系主要靠气的虚实盈亏来维系,肝气虚实是其重要组成 部分,如肝气有余则乘脾侮肺,肝气不足则肺乘脾侮。可见,忽视或者否认肝气虚,难以全 面理解和阐述五脏间的生克乘侮关系。5 i R/ s( K L6 O$ u1 |/ Z; x6 j$ v( E! Y4 T# Z D(原岐黄中医论坛)传中医薪火,济天下苍生! 3.2 重视肝气虚有利于对疑难重证的诊治, Z5 / Q+ a& N8 Q, N* v0 C4 6 : + G中医网,中医论坛,养生论坛,保健论坛: G) R B* T8 D1 u2 0 v% P 由于对肝气虚的忽视和没忘,直接导致临床辨证思路对“肝气虚”的空白。据报道,慢性肝 炎临床多表现为肢倦乏力,胁胀或痛不适,且有情绪不宁的症状,可责之为肝气虚为患。中 医认为:久病必虚。慢性肝炎缓慢难愈的根本原因就是正虚,主要是肝气虚。正虚不能抗邪 外出,邪之久存进一步加重正虚。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肝炎与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有关,人 体既不能抗御病毒侵袭又难以清除乙肝病毒和免疫复合物,致使病毒在肝细胞内反复复制, 肝细胞不断被破坏,这与中医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一致。6 _1 d( G+ y: b, M% d E t+ b4 d& d4 4 - b c4 中医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肝气虚是慢性肝炎的基本病理机制,故对慢性肝 炎当从肝气虚角度进行辨证论治,以求治本。! Z p6 z& P; l, d+ 8 _2 Y原岐黄中医论坛,包含养生保健、中医学术、中医中药、医案、医书下载等内容,是中国第一中医中药论坛。: 4 n i % a! u% Q0 T$ z 3.3 重视肝气虚符合现代医学模式中医网,中医论坛,养生论坛,保健论坛: % Rb8 O* + 8 L4 h I0 (原岐黄中医论坛)传中医薪火,济天下苍生!6 n2 i3 p9 Y. Q7 s1 B. Z 医学模式已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社会、心理等医学模式转换。肝主情志,与性格 、情绪关系密切。肝气虚的患者个性特征以内向、情绪不稳定多见,经曰:肝气虚则恐,实 则怒。可见,调节肝气虚实与现代心理疗法关系密切,重视肝气虚是符合医学模式转换的。 将调节肝气虚实与心理疗法结合起来,也许是提高疗效的有效途径。 m. g8 Q( e+ 9 K; B$ % z7 W(原岐黄中医论坛)传中医薪火,济天下苍生!中医网,中医论坛,养生论坛,保健论坛! C & 5 ( F9 f * S7 j( MA 总之,重视肝气虚,既能从理论上丰富对肝脏的认识,又能拓展临证思路。调补肝气或许是 提高慢性重症肝病诊治疗效的必由之路,但是补益肝气的方药尚不完备(或许是乙肝等肝病 疗效不佳的原因之一),尚需继续探讨。辅行诀藏腑用药法要中有提到肝脏的虚实:+ a! I8 p+ C! P* 1 E0 g中医网,中医论坛,养生论坛,保健论坛肝虚则恐,实则怒。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虚则目目巟目巟 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澹澹然如人将捕之。气逆则耳聋,颊肿。治之取厥阴、少阳血者。1 a zm: p J! o B8 D华夏中医论坛用药有因虚而开出补肝之方:: V5 K N7 C; a0 d4 f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U% C6 c- / |9 L: N$ D3 E( i华夏中医论坛小补肝汤 0 J; C VA v9 W4 T/ P治心中恐疑,时多恶梦,气上冲心,越汗出,头目眩晕者方:; w/ B0 e4 b! Z4 9 F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 ) o# c; k, Z: t9 C1 I中医网,中医论坛,养生论坛,保健论坛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心中悸者,加桂枝一两半;冲气盛者,加五味子一两半;头苦眩者,加术一两半;干呕者,去大枣,加生姜一两半;中满者,去大枣;心中如饥者,还用枣。咳逆、头苦痛者,加细辛一两半;四肢冷,小便难者,加附子一枚,炮。 华夏中医论坛3 i4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