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专业论文)nephrin在t2dm患者尿中的表达意义及药物干预研究.pdf_第1页
(内科学专业论文)nephrin在t2dm患者尿中的表达意义及药物干预研究.pdf_第2页
(内科学专业论文)nephrin在t2dm患者尿中的表达意义及药物干预研究.pdf_第3页
(内科学专业论文)nephrin在t2dm患者尿中的表达意义及药物干预研究.pdf_第4页
(内科学专业论文)nephrin在t2dm患者尿中的表达意义及药物干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内科学专业论文)nephrin在t2dm患者尿中的表达意义及药物干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 l i l ll lii i iij irr llr illl y 17 8 6 9 8 7 n e p h r i n 在t 2 d m 患者尿中的表达意义及药物干预研究 研究生:刘翠珍 专业:内科学 导师:吕学爱教授 中文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尿白蛋白水平2 型糖尿病者尿中n e p h r i n 表达水平,探讨n e p h r i n 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同时观察缬沙坦、缬沙坦联合罗格列酮 对早期d n 患者尿n e p h r i n 和u a e r 的影响,探讨罗格列酮对早期d n 治疗 的作用机制,并提供一种针对早期d n 的联合治疗方法。 方法 7 9 例入选病例均来自泰安市中心医院肾脏内科和内分泌科的t 2 d m 患 者,其诊断和分型均符合l9 9 9 年w h o 制定的( 亚太地区) 糖尿病诊断及分 型标准,依其2 4 小时u a e r 分3 组:正常白蛋白尿组( d n l 组,n = l 5 例) ,u a e r 2 0 肛g m i n ;微量白蛋白尿组( d n 2 组,n = 4 8 例) ,2 0 l g m i n 0 0 5 ) ,具有可比性;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 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 2 、健康对照组尿中未检测到n e p h r i n 排泄,糖尿病患者尿中可检测到 n e p h r i n :正常白蛋白尿患者可检测到微量n e p h r i n 排泄,正常白蛋白尿组比 较,微量白蛋白尿组2 4 小时尿n e p h r i n ( n g ) 扫 泄量明显增高( p o 0 1 ) ,大量 白蛋白尿组进一步升高( p 0 0 1 ) :与微量白蛋白尿组比较,大量白蛋白尿 组2 4 小时尿n e p h r i n ( n g ) 扫 泄量显著增高( p o 0 5 ) ; b 组及c 组治疗后两组2 4h 尿n e p h r i n 及u a e r 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别有 统计学意义( b 组p 0 0 5 ;c 组p 0 0 5 ) ,治疗过程中a 组、c 组各有一例患者出现双下肢轻度浮肿,未影 响实验进行,研究期间无一例退出。 结论 ( 1 ) 正常白蛋白尿糖尿病患者尿中可检测到微量n e p h r i n 排泄,尿中 n e p h r i n 排泄早于微量白蛋白的出现,尿中n e p h r i n 的排泄量有可能成为一种 新的无创性的早期筛查d n 的标志物。 ( 2 ) 2 型糖尿病患者尿中n e p h r i n 排泄增加,与d n 的病情程度呈正相 关。 ( 3 ) 罗格列酮可通过降低尿中n e p h r i n 刳 泄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 4 ) 缬沙坦与罗格列酮联合治疗可更好得发挥对d n 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n e p h r i n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缬沙坦罗格列酮 2 t h es i g n i f t y p e o b j e c t i v e、 t oa p p r o a c h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u r i n a r yn e p h r i ni nd i a b e t i cn e p h r o p a t h yb y c o m p a r i n gt h el e v e l so fu r i n a r yn e p h r i nw h i c he x p r e s s e di n i nt y p e2d i a b e t i c s w i t ht h ed i f f e r e n tl e v e lo fu r i n a r y a l b u m i n a n dt oo b s e r v e t h ec h a n g e so f u r i n a r yn e p h r i ne x c r e t i o na n du r i n a r ya l b u m i ne x c r e t i o nr a t e ( u a e r ) i np a t i e n t s w i t he a r l yd i a b e t i c n e p h o p a t h y ( d n ) ;i n t e r v e n e db yv a l s a r t a n ( a na n g i o t e n s i n r e c e p t o rb l o c k e r ) a n dc o m b i n a t i o nt h e r a p y o fv a l s a r t a na n dr o s i g l i t a z o n e ( p e r o x i s o m ep r o l i f e r a t o r a c t i v a t e dr e c e p t o r 丫a g o n i s t ) ,a n dt os t u d yt h ep o s s i b l e m e c h a n i s m so fr o s i g l i t a z o n ep r o t e c t i n gt h ek i d n e yf u n c t i o no fe a r l yd i a b e t i c n e p h o p a t h y m e t h o d s t o t a l2 0n o r m a lc o n t r o l sa n d7 9t y p e2d i a b e t i c sw e r er e c r u i t e di n t ot h e s t u d y t h e l a t t e rw e r ed i v i d e di n t o3g r o u p s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u r i n a r ya l b u m i n e x e r e t i o nr a t e ( u a e r ) :( 至) n o r m a l a l b u m i n u r i ag r o u p ( u a e r 2 0 “g m i n ,n = l5 ) ; m i c r o a l b u m i n u r i ag r o u p ( 2 0 肛g m i n 曼u a e r 2 0 0 1 1 9 m i n ,n = 16 ) u r i n a r yn e p h r i n e x c r e t i o nw e r e m e a s u r e db ye n z y m el i n k e di m m u n o s o r b e n ta s s a y ( e l i s a ) 4 8p a t i e n t sw i t he a r l yd i a b e t i cn e p h r o p a t h yw e r ed i v i d e di n t o3g r o u p sb y r a n d o m g r o u pa w a st r e a t e dw i t hg e n e r a lt r e a t m e n t , g r o u pbw a st r e a t e dw i t h v a l s a r t a n ,g r o u pcw a st r e a t e dw i t hc o m b i n a t i o no f v a l s a r t a n t a n dr o s i g l i t - a z o n e b e f o r et r e a t m e n ta n da f t e rt r e a t m e n tu r i n a r yn e p h r i ne x c r e t i o nw e r e m e a s u r e db ye l i s aa n du a e rw e r em e a s u r e db yr a d i o i m m u n o a s s a y r e s u l t s 1 t h e r ew e r en o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 e r e n c e sb e t w e e nn o r m a lc o n t r o lg r o u pa n d n o r m a l a l b u m i n u r i ag r o u p ,m i c r o a b u m i n u r i ag r o u p ,m a c r o a l b u m i n u r i ag r o u p i na g e ,s e x ,w a i s t - h i pr a t i oa n db o d ym a s si n d e x ;c o m p a r e dw i t hc o n t r o lg r o u p , t h e r ew e r e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sb e t w e e nd i a b e t i c g r o u pi n s y s t o l i cb l o o dp r e s s u r e ,d i a s t o l i cb l o o dp r e s s u r e ,f a s t i n gb l o o dg l u c o s e ,2 - h o u r p o s t p r a n d i a lb l o o dg l u c o s r ,h b a l c ( p 0 0 1 ) 2 u r i n a r yn e p h r i nd i d n tb ed e t e c t e d i nn o r m a lc o n t r o lg r o u p ,b u ti t s e x c r e t i o nw a sf o u n di nt h eu r i n eo fd i a b e t i c s :t r a c eu r i n a r yn e p h r i ne x c r e t i o n c a nb ed e t e c t e di nn o r m a la l b u m i n u r i ag r o u p 2 4 一h o u ru r i n a r yn e p h r i ne x c r e t i o n ( n g ) o f m i c r o a l b u m i n u r i ag r o u pw a s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h i g h e rt h a nt h a to fn o r m a l a l b u m i n u r i ag r o u p ( p 0 01 ) m a c r o a l b u m i n u r i ag r o u pf u r t h e r i n c r e a s e d ,t h e u r i n a r yn e p h r i ne x c r e t i o ni nm a c r o a l b u m i n u r i ag r o u pw a s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h i g h e r t h a nt h a ti nm i c r o - a l b u m i n u r i ag r o u p ( p 0 0 1 ) 。 3 t h er e la t i v ea n a l y s i ss h o w e du r i n a r yn e p h r i ne x c r e t i o nw e r ep o s i t i v e l y r e l a t e dt ou a e r ,f a s t i n gb l o o dg l u c o s e ,2 - h o u rp o s t p r a n d i a lb l o o dg l u c o s r , h b a l ca n dt h ec o u r s eo f d i s e a s ea n ds y s t o l i cb l o o dp r e s s u r e ( r = o 7 2 6 ,r 2 0 4 1 4 , r = 0 3 2 5 r = 0 4 8 6r = 0 5 2 6r = 0 3 5 8 ,p 均 0 0 5 ) ;2 4 hu r i n a r yn e p h r i n e x c r e t i o na n du a e r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r e d u c e di ng r o u pba n dg r o u pca f t e r t r e a t m e n t ,t h ed i f f e r e n c ew a s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s i g n i f i c a n t ( g r o u pb ,p o 0 5 ;g r o u pc , p 0 0 5 ) ,d u r i n gt r e a t m e n t ,ag r o u pa n dcg r o u pe a c hh a v eo n e e a s eo f m i l de d e m ao fb o t hl o w e re x t r e m i t i e s ,t h e s ed i dn o ta f f e c tt h ee x p e r i m e n t ,n o n e w i t h d r a wf r o mt h es t u d y c o n e l u s i o n ( 1 ) t r a c eu r i n a r yn e p h r i ne x c r e t i o nc a nb ed e t e c t e di nn o r m a la l b u m i n u r i a 4 g r o u p n e p h r i ne x c r e t i o ni nu r i n ee a r l i e rt h a nt h ea p p e a r a n c eo fm i c r o a l b u m i n 。 u r i a u r i n a r yn e p h r i ne x c r e t i o nm a yb e c o m ean e w n o n i n v a s i v em a r 、k e ro fe a r l y s c r e e n i n gd n ( 2 ) u r i n a r yn e p h r i n e x c r e t i o ni n c r e a s e si nt y p e2d i b e t i c s ,w h i c h i s c o r r e l a t e dt ot h ed e g r e eo fd i b e t i c sn e p h r o p a t h y ( 3 ) r o s i g l i t a z o n ec a nr e d u c eu r i n a r yn e p h r i ne x c r e t i o n ,a n dp l a ya r o l ei n k i d n e yp r o t e c t i o n ( 4 ) r o s i g l i t a z o n ec o m b i n e dw i t h v a l s a r t a nm a yh a v et op l a yb e t t e r t h e r a p e u t i ce f f e c to nd n k e yw o r d s d i a b e t i cn e p h r o p a t h yn e p h r i nu r i n a r ya l b u m i ne x c r e t i o nr a t e v a l s a r t a n r o s i g l i t a z o n e 5 英文缩写 g b m g p s d g f m d n e s r d r a s a r b p p a r 丫 t g t c t 2 d m s b p d b p u a e r s e r b a n f b g 英文全称 符号说明 g l o m e r u l a rb a s e m e n tm e m b e r a n e 中文全称 肾小球基底膜 g 1 0 m e r o u l a rp o d o c y t es l i d ed i a p h r a m e肾小球足突间裂孔隔膜 g l o m e r u l a rf i l t r a t i o nm e m b r a n e d i a b e t i cn e p h r o p a t h y e n d s t a g er e n a ld i s e a s e r e i n - a n g i o t e n s i ns y s t e m , a n g i o t e n s i ni ir e c e p t o rb l o c k e r 肾小球滤过膜 糖尿病肾病 终末期肾病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紧张素i i 受体阻滞剂 p e r 。x i s o m ep r o l i f e r a t e r a c t i v a t e dr e c e p t 。r 丫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丫 t r i g l y e e r i d e s t o t a le h o l e s t e r o l t y p e2d i a b e t e sm e l l i t u s s y s t o l i cb l o o dp r e s s u r e d i a s t o l i cb l o o dp r e s s u r e u r i n a r ya l b u m i ne x c r e t i o nr a t e s e r u mc r e a t i n i n e b l o o du r e an i t r o g e n f a s t i n gb l o o dg l u c o s e 2 h p b g 2 - h o u rp o s t p r a n d i a lb l o o dg l u c o s e b m i w h r b o d ym a s si n d e x w a i s tt oh i pr a t i o 6 甘油三脂 总胆固醇 2 型糖尿病 收缩压 舒张压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血清肌酐 血尿素氮 空腹血糖 餐后2 小时血糖 体重指数 腰臀比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人均寿命延长,生活饮食习惯、结构的改变,糖尿 病的患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据最新统计,我国目前约有5 0 0 0 万人正面临 着糖尿病的威胁。且由于治疗方法的改善,生存时间的延长,肾脏及其它并 发症也逐步增加。在美国,糖尿病肾病( d i a b e t i cn e p h r o p a t h y ,d n ) 占终末 期。肾功能衰竭( e n d s t a g er e n a ld i s e a s e ,e s r d ) 的首位,约为3 5 一3 8 。在 我国d n 在e s r d 中的比例也逐年增加,给家庭及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d n 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以持续蛋白尿、高血压和进行性 肾功能损害为特征。作为筛查早期d n 的重要标记物,微量白蛋白尿一旦出 现,肾脏损害即不可避免,最终进入e s r d 。因此探讨蛋白尿的发生机制尤 为重要。以往认为d n 蛋白尿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肾内血流动力学异常及葡萄 糖的毒性效应等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 包括分子屏障和电荷屏障) ,以致 对血浆蛋白通透性增加,导致大量蛋白尿的产生。近年的研究发现,肾小球脏 层上皮细胞即足细胞损伤是导致糖尿病肾病持续进展的关键细胞,足细胞 ( p o d o c y t e ) 是高度特化的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 v i s c e r a le p i t h e l i a lc e l l s ) ,是 组成肾小球滤过膜的主要成分。足细胞紧贴在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外面,细胞 体伸出许多突起,从胞体伸出的叫主突( 初级突起 ,主突上又伸出许多突 起( 次级突起) ,次突又伸出许多小突( 三级突起) 。相邻的小突起交叉咬合, 相互之间留有孔隙,形成了许多3 0 4 0 n m 的裂孔,孔上覆盖一层厚4 6n m 的裂孔隔膜,即肾小球足突间裂孔隔膜( g l o m e r o u l a rp o d o c y t es l i d e d i a p h r a m eg p s d ) ,肾小球滤过膜( g l o m e r u l a rf i l t r a t i o nm e m b r a n e ,g f m ) 就是由毛细血管内皮、基底膜( g l o m e r u l a rb a s e m e n tm e m b e r a n e ,g b m ) 和 g p s d 这三层由内到外的结构组成。由于内皮细胞窗孔直径较大,几乎不能 限制蛋白质的滤过,但其表面覆盖的阴性蛋白多糖可能起到一定的电荷屏障 效应。g b m 通过表面丰富阴离子电荷和纤维索带网络样的小孔径筛网结构 发挥电荷屏障和孔径屏障的功能。而足细胞是位于g b m 外侧的一种终末期 分化细胞,其构成了避免机体蛋白丢失的最后一道屏障,足细胞损伤必然伴 随大量蛋白尿。 已有研究证明,足细胞裂孔隔膜上的n e p h r i n ( 人肾病蛋白) 是肾小球滤 过屏障选择性功能的关键,对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有可能引发d n 发病机理 7 和诊断治疗的新突破l 。n e p h r i n 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1 ) n e p h r i n 与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芬兰型) :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它在芬兰的发病率约为1 1 0 0 0 0 ,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患者在母体子宫内即可出现蛋白尿,多数在出生后2 个月内检出大量蛋白尿, 并在2 年内进展至e s r d 。肾脏组织电镜检查发现脏层上皮细胞足突及裂孔 隔膜消失。随后t r y g g v a s o n 2 】等于19 9 8 年发现该疾病的致病基因n p h s l 定 位于19 号染色体长臂,编码的蛋白质产物称为n e p h r i n 。它属于免疫球蛋白 超家族,为一跨膜蛋白。特异性表达于肾小球足细胞,与p o d o c i n 和c d 2 a p 相互作用,并最终与细胞骨架肌动蛋白相连,维持肾小球裂孔隔膜的稳定性 3 - 4 】。研究显示芬兰型肾病综合征在肾移植后不会复发,在n p h s l 基因敲除 的大鼠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并在出生后2 4 小时内死亡1 5j 。这均表明n e p h r i n 参与了先天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 2 ) n e p h r i n 与获得性肾病综合征:f u r n e s s 等吲和d o u b l i e r1 7 】等给大鼠注射抗n e p h r i n 胞外区的单克隆抗体( m a b ) 5 1 6 之后,大鼠迅速出现大量蛋白尿,出现典型的肾病综合征的症状。单克隆抗体 的靶抗原即为n e p h r i n ,它直接作用于n e p h r i n 的细胞外区【8 】,表明n e p h r i n 表达下降是造成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从而导致大量蛋白尿重要因素。a h o l a 等【9 1 利用嘌呤霉素氨基核苷肾病( p a n ) 作为肾病综合征的实验模型,模型诱 导成功后的第3 天,n e p h r i nm r n a 表达下降约4 0 ,而此时尿蛋白尚无明 显升高。从而证实在获得性蛋白尿中,n e p h r i n 表达下降是引起蛋白尿的原 因,而不是蛋白尿所致的一继发性改变。 ( 3 ) n e p h r i n 与蛋白尿相关的肾小球疾病:在各种获得性蛋白尿疾病中, n e p h r i n 表达均降低,但它们之间无显著差异。另外在i g a 肾病,伴随着大量蛋 白尿的病例中n e p h r i n 表达下降,而无明显蛋白尿者,n e p h r i n 表达无改变。这 表明n e p h r i n 表达下降并不是与某一种特异性的肾脏疾患相关,而是与蛋白尿 的状态相关1 1 0 。 ( 4 ) n e p h r i n 与d n :进一步的试验表明,在糖尿病大鼠模型中,d n 发生时肾组织n e p h r i n 的表达同样发生了改变。如实验表明,糖尿病大鼠随 着肾脏损害的进展,n e p h r i n 的表达显著降低,a a l t o n e n 等】发现自发非肥 胖性d n 小鼠也有同样的现象,认为这可能反映了肾小球纤维化和足突细胞 功能丧失。d o u b l i e r 等【1 2 1 以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高糖环境培养的人类足细胞表 面特异性蛋白的表达,发现n e p h r i n 呈斑点状表达,2 4h 后明显降低,认为可 能与转录下调有关。在人类,较多研究表明,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 n e p h r i n 蛋白生成是减少的 1 3 - 1 4 】。有人用数字影像免疫荧光法观察d n 患者 肾活检标本n e p h r i n 表达,发现无论是肾病综合征还是微量白蛋白尿的l 型 和2 型d n 患者,其肾小球n e p h r i n 表达均显著下调,并从正常的斑片线状 分布改变为颗粒状分布,n e p h r i n 表达下调和重新分布先于肾小球组织损害, 并与蛋白尿程度呈显著负相关【l 引。 肾活检电镜检查也证实d n 的极早期就存在足细胞形态和功能的改变促 进d n 的进展,研究表明,实验性糖尿病模型及人类蛋白尿相关的肾小球疾 病均有n e p h r i n 表达的改变,且n e p h r i n 可从尿中排泄【l5 1 。人类和大鼠 1 6 1 n e p h r i n 的选择性剪接都可产生一种m r n a 变异体,这种变异体缺少外显 子2 4 所编码的跨膜区域,提示是一种可溶性n e p h r i n 。l u i m u l a 等【1 7 j 研究发 现大鼠嘌呤霉素( p a n ) 第1 0 天n e p h r i nm r n a 表达下调达7 8 ,随之n e p h r i n 的主要剪接变异体n e p h r i n - a 的表达开始上调,而且在蛋白尿高峰期尿中也 检测到n e p h r i n 蛋白,因此推测尿中检测到的n e p h r i n 蛋白可能就是这种可溶 性的剪接变异体n e p h r i n a 。一个芬兰的研究小组发现链脲佐菌素( s t z ) 诱导 大鼠发生糖尿病后4 周即可以在尿液中检测到n e p h r i n 分子,6 周达最高峰。 另一实验室发现在诱导d m4 周后大鼠的尿液中开始出现n e p h r i n 分子,同 时肾n e p h r i nm r n a 水平平均增加5 0 ,这种高表达持续到第1 6 周【l 引。柳 迎昭等【1 9 】研究发现,正常大鼠尿中无n e p h r i n ,模型组大鼠尿中可检测到 n e p h r i n ,且在d n 早期( 注射s t z 后2 周) 尿中即出现。此时,尿中微量白 蛋白增加尚不明显,提示尿中n e p h r i n 早于微量白蛋白尿出现之前,可以作 为d n 的早期监测指标。尿n e p h r i n 随着微量白蛋白尿程度的加重而进行性 增加,至8 周达高峰后,出现下降,而蛋白尿继续加重,提示尿n e p h r i n 排 泄与d n 的病变程度密切相关。这些研究结果提示d n 早期n e p h r i nm r n a 水平的升高可能是一种代偿性表现。 d n 的治疗,除了控制血糖、血压以及饮食等基础治疗外,目前国内外 一致认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 c e i ) 和血管紧张素i i 受体阻断剂( a r b s ) 类药物具有降低肾小球滤过率、改善肾内血流动力学,抑制有害细胞因子产 生,抑制系膜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改善滤过膜通透性、减少尿蛋 9 白排出,阻断或延缓e s r d 进展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 e i n - a n g 在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至 入球动脉和出球动脉血管收缩, 小球滤过率下降,蛋白排泄率升高,出现蛋白尿、肾小球硬化,最终导致肾 功能衰竭。l a n g h a m 等【2 2 】在阐明n e p h r i n 与蛋白尿的关系及血管紧张素转移 酶抑制剂抗蛋白尿疗效时指出:r a s 可能通过以下途径来影响n e p h r i n 表达, ( 1 ) a n gi i 使足细胞的骨架蛋白a a c t i n i n 等重新分布,微管微丝蛋白收缩,导 致n e p h r i n 与这些蛋白分离,使足细胞表面n e p h r i n 表达和分布减少,滤过屏 障破坏,出现蛋白尿;( 2 ) a n g i i 作用于足细胞内p k c ( 蛋白激酶c ) 等信号 系统,从基因水平上早期促进而晚期抑制n e p h r i n 表达;( 3 ) 鉴于n e p h r i n 是 与其他s d 蛋白如p o d o e i n ,c d z a p ,n e p h i 等共同作用而发挥滤过屏障功能 的,a n gi i 也可能影响其它s d 蛋白使n e p h r i n 分布与表达异常。 a r b 虽然与a c e i 一样作用于r a s 系统,通过阻断a n gi i 的作用而控 制血压和保护靶器官。但是二者的作用水平不同,a r b 是通过阻断a t l 受 体起作用的,它可以直接阻断a t l 受体的有害生理作用:例如血管收缩、肾 小球硬化、水钠潴留等,同时a r b 不会象a c e i 那样产生a n gi i 的逃逸现象。 a r b 对a n gi i 的阻断更彻底更完全。因此,从理论上讲,、a r b 的保护作用 较a c e i 更有优势。 动物实验中,应用缬沙坦后,糖尿病大鼠肾脏n e p h r i n 表达较对照组明 显增加。其机制为缬沙坦可阻断a n gi i 与其受体结合以阻止n e p h r i n 脱落, 使n e p h r i n 分布与表达正常化。b o n n e t 等1 2 3 】发现s t z 诱导的糖尿病小鼠随着 蛋白尿的出现,肾组织中n e p h r i nm r n a 和n e p h r i n 蛋白量均减少,给予厄贝 沙坦( i r b e s a r t a n ) 治疗,上述变化得到缓解且蛋白尿得到控制。d a v i s 等【2 4 1 也发现缬沙坦( v a l s a r t a n ) 单独应用与缬沙坦联用钙通道阻断剂氨氯地平 ( a m l o d i p i n e ) 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小鼠的降血压作用相似,但肾脏保护功 能却不同,肾小球n e p h r i n 表达减少仅能被缬沙坦单独治疗缓解,并且最有 效地抑制了蛋白尿的进展。以上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 r b 抗d n 蛋 白尿作用与缓解n e p h r i n 的表达减少有关。 尽管众多临床研究证实,a c e i 和a r b 治疗可减少尿蛋白和延缓d n 进 1 0 展,然而在很多糖尿病患者,即使血糖和血压得到很好的控制,但他们的肾 脏功能仍进行性减退,因此探索新的治疗药物仍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罗格列酮属于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7 ( p e r o x i s o m ep r o l i f e r a t e r a c t i v a t e dr e c e p t o r 丫,p p a r t ) 激动剂,是用于t 2 d m 的胰岛素增敏剂。除胰 岛素增敏作用外,罗格列酮在d n 动物实验研究中己证实,可显著降低蛋白尿, 延缓d n 的发展,其机制是通过减少肾小球e c m ( 系膜外基质) 表达【2 5 1 。在多 个临床研究中发现罗格列酮可通过降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 r p ,从而降低白 蛋白排泄率,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最近r e n 等( 2 0 0 6 ) 发现核受体p p a r 7 激动剂不但可以明显增加n e p h r i n 启动子活性,还能保护n e p h r i n m r n a 免受 降解,从而增加n e p h r i n 表达。 总之,n e p h r i n 在d n 蛋白尿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检测尿中n e p h r i n 的 水平可能对糖尿病肾脏损害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人提出可以 测定糖尿病患者尿中的n e p h r i n 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早期筛查d n 的标志物。 本文对糖尿病患者尿液n e p h r i n 及u a e r 进行观察,旨在探讨尿n e p h r i n 在d n 中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早期d n 的诊断意义。 而d n 患者尿中n e p h r i n 排泄量增加是否可敏感反映糖尿病早期肾脏损 害。应用缬沙坦合并罗格列酮治疗后,尿中n e p h r i n 有何变化,目前国内尚 未有报道。本研究运用a r b 类药物缬沙坦( 代文) 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罗格 列酮) 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观察治疗过程d n 患者尿中n e p h r i n 排泄的变 化以及治疗前后u a e r 的改变,初步探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早期d n 的治 疗作用及可能机制,并提供一种针对早期d n 的联合治疗方法。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2 0 0 8 年1o 月2 0 0 9 年12 月泰安市中心医院。肾脏内科门诊和住院的2 型糖尿病( t 2 d m ) 患者7 9 例,符合19 9 9 年w h o 制定的( 亚太地区) 糖 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按m o g e n s e n 的d n 分期标准【2 6 1 ,根据据其2 4 小时尿 白蛋白排泄率( u a e r ) 分3 组:( 1 ) 正常白蛋白尿组( d n l 组) ,u a e r 3 个月。其中男性2 6 例,女性2 2 例,年龄4 4 - 6 8 岁,平均( 5 4 2 士8 4 ) 岁,病程4 1 2 年,平均6 2 士3 3 年。用随机表法将患者 分为三组:a 组16 例,男9 例,女7 例,平均年龄( 5 3 9 + 8 5 ) 岁,病程6 3 4 - 3 1 年;b 组16 例,男8 例,女8 例,平均年龄( 5 3 7 + 8 7 ) 岁,病程6 1 + 3 3 年。 c 组16 例,男9 例,女7 例,平均年龄( 5 3 2 + 8 9 ) 岁,病程6 4 + 3 2 年。三组 患者年龄、性别、血压、b m i 和血糖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1 2 给药方法 三组患者嘱戒烟酒,适量运动,均给予糖尿病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蛋 白摄入量o 6 o 8g ( k g d ) ,a 组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予胰岛素及降血脂等 常规治疗,降压药物选择a c e i 及a r b 除外的其他药物,b 组在a 组常规治疗 1 2 o 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 商品名代文,北京诺华) 8 0 m g d 治疗,c 组在a 组常规治疗的基础给予罗格列酮4m g d ( 文迪雅,葛兰素史克( 天津) 有限公 司) 与缬沙坦8 0 m g d 联合治疗,2 周后b 组c 组缬沙坦均增至1 6 0 m g d , 疗程为1 2 周,观察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 1 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收缩压( s b p ) 、舒张 压( d b p ) 并计算体重指数( b m i ) 和腰臀比( w h r ) 。受试者均隔夜空腹8h 以上, 次晨抽取静脉血测定肝功、空腹血糖( f b g ) 、糖化血红蛋白( h b a l c ) 、血胆 固醇( t c ) 、血甘油三酯( t g ) 、血肌酐( s c r ) 、尿素氮( b u n ) 及血钾,当日另抽 血测餐后2h 血糖( p 2 h b g ) ;肝功、血钾、f b g 、2hp g 、血s c r 和甘油三酯 ( t g ) 、胆固醇( t c ) 由本院生化自动分析仪测定,h b a le 采用离子交换层析 法测定,尿白蛋白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以上各指标每2 周检测一次。 1 4 尿n e p h r i n 检测 所有对象收集当天8 :0 0 至次日8 :0 02 4 h 尿液( 甲苯防腐) ,计尿量v ,混合 后取3 m l ,离心后吸取上清液,储存于7 0 。c 冰箱中,集中待测。尿n e p h r i n 检测 采用e l i s a ( 酶联免疫吸附法) 法( 试剂购自美国r & ds y s t e m s 公司) ,按照 n e p h r i ne l i s a 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得出每个样品o d 值,用标准物的浓度 与o d 值计算出标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将样品的o d 值代入方程式, 计算出样品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各样品的实际浓度( un e p h r i n ) ,u n e p h r i n 与v 乘积即为2 4 小时尿n e p h r i n 排泄总量。 1 4 1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肾病蛋白( n e p h r i n ) 水平。用 纯化的人肾病蛋白( n e p h r i n ) 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 的微孔中依次加入肾病蛋白( n e p h r i n ) ,再与h r p ( 辣根过氧化物酶) 标记的 肾病蛋白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温育和彻底洗涤, 去除未结合的酶,加底物底物a 、b 产生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 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肾病蛋白( n e p h r i n ) 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 4 5 0 n 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o d 值) ,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人肾病蛋白 ( n e p h r i n ) 浓度。 1 4 2 主要试剂和仪器 1 3 n e p h r i ne l i s a 试剂盒 b 16 0 a 型医用低速离心机 h h w 2 1 c u6 0 0 电热恒温水温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