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3大学生适应心理 大学生适应心理【案例】一个高职大学生的环境适应不良 吴,女,20岁,某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学生。家居城市,出身干部家庭,各方面条件较好,吃住在家,家人从不让她参加任何家务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由于中学学习压力较大,自述和同学交往较少,人际关系不是很融洽。小吴自幼学习争强好胜,记忆能力较强,在中学时,一直深受中学老师的器重。每逢有关部门举行学科竞赛,均被选中参赛。但是,每次竞赛前,老师都要布置很多应试需要的记背材料,增加了她的学习负担,同时她还担心在竞赛中失利,因此心理压力较大。于是她对参加此类的竞赛性考试很反感,但是老师告诉她,选中她是学校对她的器重,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荣誉,她就不敢违抗;加上同学们羡慕的眼光,她也就不忍放弃。于是,每次参赛前几天,她常常要记背到深夜。一天晚上,恰逢隔壁有几名青年在举行生日聚会娱乐,声音很大,严重地影响了她的记背效果,当时她情绪烦躁不安、焦虑、郁闷,产生诸多怨恨情绪。怨恨老师为了学校荣誉总安排自己参赛,影响自己学习,又疲惫不堪;又怨恨隔壁的人吵闹,扰乱了自己参赛的准备,于是她这一夜失眠了。第二天竞考时,她身体疲倦无力,浑身出汗,头脑混乱,考试失败。此次失败后,遇到考试便失眠、焦虑、心烦意乱,为此她高考落榜。复读一年后,她考入一所职业技术学院。进入高校学习以后,独立生活能力的不足、人际交往经验的欠缺等生活问题给她带来了很多的烦恼。她由于对数学课程兴趣不浓,选择了财会专业,可是出乎她的预料,所学专业开设了高等数学、统计学等课程。而且课程难度较大,老师授课进度较快,课堂内容又很丰富,学习起来颇感吃力,加上中学时期的失眠问题,在大学的首次考试中,高等数学课程就挂了“红灯”。在以后的学习中,由于总担心考试过不了关,心理紧张,失眠症状越来越重,学习效率大打折扣,集中注意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下降,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于是向家长提出退学,但又遭到家长的反对,无奈,在学校感到十分痛苦。这是一个典型的大学环境适应不良的例子,从学习、生活到内心等等的不如意,其实都是一种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对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而言,离开自己熟悉的中学环境进入大学这个新的环境,从学校的管理模式、生活环境、人际交往、学习内容以及老师的讲授方式都会感到很多的新奇和陌生。如果环境变了,而自己不去主动适应,很容易产生心理适应方面的问题,从而影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改变自己的观念,重新给自己的角色定位,确立新的学习目标,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快地适应新环境,是保证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学习,促进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第一节 适 应 概 述一、人的适应心理学上,用适应来说明人对环境和各种刺激变化时所做出的反应。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智慧的本质从生物学来说是一种适应,它既可以是一种过程,也可以是一种状态。所有生命和有机体都以适应作为其生活和生存的条件和任务,即达尔文所说的“适者生存”。人虽然拥有高超的智慧和不同于一般动物的能力,但是,人类也必须尽力去适应复杂多变的客观环境,否则就很难生存和发展。在人的现实生活中,由于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诸多因素的变化而出现的各种矛盾,会使人们产生各种负面情绪,承载着很大的压力而导致心理上的冲突和各种挫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和发泄,就会因心理失衡而精神崩溃。要解决这个问题,学会适应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人对环境的适应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顺应环境,即改变自身状态去顺应变化了的环境。另一方面是选择、追求或者抗争的意思,即对于环境变化而对人产生的各种压力不是屈服,而是顶着压力,勇敢地面对生活中各种挑战,战胜困难,追求自己希望的目标。人类就是这样生存和发展起来的。二、适应的方式和目标1. 适应的方式心理学的理论认为,在应激状态下,人们的反应有两种情况,一是正向的积极反应,即面对突如其来的外在危险,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调动自己的潜能,摆脱困境,脱离危险。另一种是负面的消极反应,即面对突然发生的事件,思维迟钝 ,大脑一片空白,手足无措,任凭危险的发生。如果平时不注意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心理适应性,往往会在“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之际,招致本应避免的灾祸。因此,大学生应逐渐认识环境,改变观念,适应环境,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即所谓的“学会适应”和“学会生存”。在心理适应的方式上,我国古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以某种形式维护自己的心理平衡,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心理防御机制。如我们常说的“知足者常乐”、“破财消灾”、“失败是成功之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等等。有时也以对事件的归因分析实现心理平衡,比如失败后归结为客观环境的不可改变,或者强调其他因素的干扰,以此来寻求个人的心理平衡。人类心理适应的不同方式改变了客观现实和愿望之间的紧张冲突关系,对缓解心理挫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人们建立适合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维护个人的心理健康。总起来说,人的心理适应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前进的适应。这种适应与人的心理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是一种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比如,一个学生考试失败后,努力学习,积极向别人求教,掌握足够的知识,形成扎实的技能,以达到掌握某门课程的目的,实现该门课程的考试及格,而不是抱怨学习环境不良,或者教师授课水平低等客观环境因素。另一种是倒退的适应,这种适应是为了将来或者整体上对环境的适应,而表现出来的倒退与不适应,实际上是一种通过倒退而迂回前进的适应。我们常说的“好汉不吃眼前亏”,也属于这种适应,“好汉”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免于当时自己不利的局势给自己造成的吃亏而表现出的倒退行为,同时也能够使自己与当前环境要求之间取得整体上的一致,这是一种复杂的整体上的适应,它表现出人类自我的整体机能,是人类权衡利弊得失而进行的选择,也是人类与动物适应的最主要的区别之一。2. 适应的目标人类的适应是个人通过与特定的生活环境的相互作用,实现认识环境、适应环境,形成并维持健康心理和完整人格的过程。对个人来说,环境适应是其一生的连续过程,也是个人主动努力缩小个人与环境要求的差距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个人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学习,获取知识、经验和技能,应对人生中所遇到的各种压力和障碍,促使个人心理逐渐发展、成熟起来。对于社会来说,环境适应是一个继承和发扬的过程,整个社会通过个人对环境的适应而使民族文化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在传递中得以进一步的发展,保证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环境。无论从个人角度还是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说,人类对环境的适应都反映了个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但是从个人角度看,一个人适应环境的目标就是个人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获得各方面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这些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交际能力、认知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劳动能力、应对压力的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综合适应能力。3. 环境适应的影响因素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生活的环境,人对环境适应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人的不断继承和创新,所以,人们必须首先适应环境,学会现有的知识和技能,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环境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创新,推动社会不断的进步。二是形成和完善个人健康个性的需要。人格是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总和,包括心理倾向性和个性特征,它决定着我们为什么去做和怎样去做一件事情。个性是在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形成的,人们在这些一系列的认识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等适应环境的活动中逐步了解和认识环境、感受环境,应对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压力和障碍,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特点,它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会对人们的每一个活动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形成和完善良好的个性,就要更好适应环境。三是培养和保持健康心理的需要。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是现代人对健康的基本认识,只有三者都同时健康,才称得上真正的健康。我们要形成和保持健康的心理,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对社会和生活环境的适应。影响个人环境适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家庭环境的影响。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个人的成长过程来看,一个人适应环境的基本生活常识和行为方式首先是从家庭中学来的。在家庭环境中,家长的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居住条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和风格、家庭的文化氛围等对孩子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都会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2) 学校教育的影响。进入学龄期后,学校就成为影响个人环境适应的又一重要因素。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以有目的、有计划的方式进行的,它按照一定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针向学生系统地传授各种知识、技能和社会行为规范。同时,学校的课外教育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环境奠定了坚实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基础。(3) 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是指家庭和学校以外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人都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的生活环境,一个人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要遵守社会公德,形成和维持个人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这些对形成人的环境适应性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环境影响的因素中,社会舆论和社会道德是较为常见的,它包括传播媒体的宣传和人们的传统观念等,对人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实践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它积极的一面,促进人的观念和行为的健康发展,尽力避开它消极的一面,以形成个人良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第二节 大学生环境适应中常见的问题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大学招生在不断扩招,但是在我国能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人的比例相对而言还是低的,所以能够考上大学,对于高中生来说,仍然是一件大喜事。然而,对于高职院校的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而言,这种喜悦却被一种失败或者失望的情绪所替代,由于对自己所考取的院校感到不理想,情绪低落。在这种无奈的选择中,来到学校,常常更容易不能迅速适应新的大学环境,出现很多心理问题或者心理障碍,踏入社会后适应能力较低,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迅速完成对高职大学生的观念转变、个人角色的正确认知,快速了解和适应大学新环境,对于高职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一、高职大学生的观念和角色转变中的适应问题在对高职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认为自己是高考的失败者,来到高职院校只是自己无奈的选择。存在着一定的消极情绪,如自卑、失望、逃避等不良感受。这说明高职院校的新生一开始对于高职院校还缺乏必要的了解,作为一名高职生还没有足够的思想认识。这些学生由于刚入学时没有很好地适应新的校园环境,存在学习成绩差,生活自理能力欠缺,人际关系紧张等不良适应现象,从而感到大学生活无聊、空虚,无所事事,虚度光阴,毕业后被社会淘汰,也会出现热衷于谈恋爱、迷恋网吧等现象。在高职大学生中常见的观念和角色转变中的适应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高职大学生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大学生大多处在生理上已经发育成熟,而心理尚未定型的“断乳期”,虽然他们智力比较好,但思想认识不成熟,思维存在片面性,对现实的认知还是仅仅看到其表面现象,思考问题理想化,遇到挫折易丧失信心,情绪不稳定,做事常常缺乏理智。在入学前就对自己考入高职院校感觉不满意,但心中还对学校存在着幻想,希望以此得到一点慰藉。但是,远离家人到学校后的所见所闻就会对大学生的适应性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来校前对学校寄以较大的希望,所以,那些不符合自己想像的事物和现象就加剧了以前的失败或者失落的情绪体验,即理想中大学和现实学校的差异会增加他们的失望感,情绪低落,以一个彻底失败者的形象在大学里“混”文凭。2. 角色地位的改变产生的自卑感新生入校后,与同学学习成绩的比较和能力特长的比较导致学生角色的改变,只是少数人能保持高中原有的中心地位,这就使学生必须重新自我评价,重新确定坐标、目标和计划。加之高职大学生虽然在社会上也被称为大学生,但这种称谓上大学生与高职学生们的自身理解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很多高职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低人一等的感觉。其实,高职生和其他院校的学生一样都有着较强的自尊心,社会上对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的片面看法和给予的待遇等使得高职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往往让学生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当然,在学校里通过与其他同学的比较,又会发现更多的问题,这些无疑又增加了高职生的失落和自卑情绪,这与其他高校的大学生相比来说,高职生没有高考成功的喜悦和成功体验,也没有天之骄子的感受。这种现象又反过来产生的环境适应不良,如此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3. 补偿心理形成的不良认知问题以前在大学生中流传的“六十分万岁”、“考上大学院,船到码头车到站”等说明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一种错误的认知,即一种补偿心理。众所周知,高中三年来的拼搏使很多学生精疲力竭,他们失去了很多他们认为应该拥有的东西。到了大学后,我国高等院校目前的管理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一种较为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生本人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自己,形成个人的优势和特长。但是,这种环境也容易使大学生们迷失了自己,利用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享受”大学的美好生活,比如逃课、沉湎于武打和言情小说里、迷恋上网聊天和网络游戏、经商或者兼职上班、昏天黑地谈恋爱等,并将此解释为对中学生活的补偿。不明白在大学里该做什么、怎样去做,这是高职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适应能力强的学生能够端正思想认识,积极调整心态,明确个人大学生活的目标,并积极实践。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做到这点,甚至形成消极的适应或者出现病态适应。4. 没有目标,缺乏学习动机的问题在大学宽松的学习和管理环境中,中学时代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压力完全迷失。很多高职学生到校后没有正确的认识到高校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不明白在高校为什么学习和应该学习些什么。在补偿心理和人的惰性心理支配下,迷失在大学的象牙塔内,不知道该看什么书或者做什么事,也不清楚看了或者做了有什么用,对自己上大学的目的不明确,随意安排自己的自由时间,甚至是浪费时间去做一些和大学学习要求无关的事情。在一些高年级学生的影响下,还有些学生认为平时学习无用,只要考试前搞突击就能蒙混过关,于是在课堂上无心听讲,做的都是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甚至逃课泡网吧、谈恋爱、游玩等。二、对学校环境的不适应出现的问题大学新生初入校时,都感觉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环境。对他们来说,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人际关系,无论是学习方法还是学习环境,都需要尽快适应。他们只有尽快调整身心,转变角色,才能为大学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就学校环境的适应来说,主要有下面几个问题。1. 不能很快地适应学校的生活和学习环境(1) 自然环境不能迅速熟悉。某些大学新生显得非常拘谨,生怕走远一点就会迷路,又不好意思开口向别人寻求帮助,最后不得不尽量少走动、少说话,实在迫不得已就跟在别人的后面。由于独生子女的增加和中国传统的观念,加上现实的实际情况,很多家长送子女报到的现象十分普遍,有时陪同的家长和亲戚达到五六个之多,而且大多是家长在跑前跑后,学生却站着不动。这样无形之中加剧了大学生的依赖程度,一旦家长离开,独立生活能力的局限性便暴露无遗,事事依赖别人,甚至有些学生已经在校几个月了,还不知道学校建筑物的方位和分布,不能很快熟悉学校的自然环境。(2) 无法适应生活环境。首先,在生活的范围上不适应。与中学相比,大学已不是严格的三点一线的生活,足够的自由时间、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眼花缭乱的社团组织等让初到大学的新生们无所适从。于是在不了解实际情况的条件下,盲目地选择,或者沉浸在感兴趣的娱乐活动中,或者在不感兴趣的社团中挣扎,甚至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而心灰意冷、失去了往日的活力而自暴自弃。其次,在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上不适应。中学时期虽然也需要一定的独立能力,但是和在大学相比毕竟大有不同,其独立能力相对要求较高。住在宿舍,吃在食堂,凡事都要靠自己解决,当然需要较长的时间去适应。另外,地理环境的变化引起的气候变化、水土不服、饮食习惯和语言差异等的变化也会造成适应上的困难,同时,学校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等对于新生来说都会造成适应不良。2. 学习内容的不适应由于大学的教育目标和中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所以课程的开设及老师的讲授方式以至于学习上的要求都不同于中学,而刚入校的大学生还不能认识到这一点,于是造成部分学生轻视一些课程的学习,尤其是基础课程和公修课程,认为和自己专业无关,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程涉及的范围、难度和要求不相适应,形成学习困难。还有些学生使用中学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大学课程,对老师存在较强的依赖,一旦在监督比较宽松的环境下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日积月累便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的要求上,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只要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就达到了学习的要求,从而忽略了技能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形成拥有理论而实践技能和能力欠缺的现象。和大学本科相比,理论不足,又没有突出高职的重视技能和能力培养的特色,在就业时缺乏社会竞争力,造成毕业即失业的现象。3. 学习方法的不适应大学的老师基于大学的培养目标不同,其授课方式与中学老师也就不同,主要使用引导、启发等方法,指出学习内容的基本要点,讲解难点,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钻研能力等学习能力。而有些学生虽然很想学习,但由于方法不适应,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功课挂红灯,这种学习的结果反过来又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厌学。还可能因为个别学生没有努力反而取得较好成绩而感到不公平,也会因为某些学生的不当的言语或者玩笑而伤害了自尊出现各种矛盾,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4. 人际关系的不适应在中学阶段,社会、学校、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是一致的,那就是学习好,学生本人也是这样认为的。因此,在中学,学生很少注意到自己的人际交往,即使出现问题,在解决时也常常向学习让步。来到大学后,摆在大学生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交往问题,而且人际交往的层面、方式、对象和社会的期望都比中学生要复杂得多。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制约着大学生交往的局限性,这一时期,大学生都有着强烈的交往要求,对于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不良情绪和各种烦恼渴望要向人倾吐,高兴时也希望能有人和自己分享。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比较重视精神上需要,情感色彩较浓,常受情绪的影响,而且异性之间的交往愿望相当强烈,但是,交往经验的缺乏、心理上的不成熟、交往中的情绪化和理想化导致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紧张,加上大学生恋爱中的问题更使人际关系雪上加霜,很多学生由此形成孤独压抑。在高职院校,这也是在心理咨询中人际交往问题成为大学生主要咨询问题的原因所在。5. “自由”的学习生活导致的空虚和无聊大学的学习主要是靠学生自己,高职院校有着和普通本科院校不同的要求,它的培养特色是突出的实践技能和具体的操作能力。由于一部分学生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要求不甚了解,认为“自由”的学习时间就是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间,加上自己拥有一定的经济消费的权利,在这种“自由”的学习环境中,真正用于学习和锻炼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时间都被其他五彩缤纷的娱乐或者庸俗的人际交往所占用。学习成绩日渐下降,学习兴趣也日渐消失,在夜深人静时,整天无所事事的感觉便困扰着无法入睡的心灵,惭愧之感涌上心头,痛下改悔的决心在第二天起床后就已经被忘得一干二净,于是日复一日,便形成了空虚和无聊的感觉。甚至认为自己无可救药,是个失败者而混日子,更有一位因偷窃宿舍财物而入狱的大学生,在问讯时,坦率承认偷窃的目的是想让自己失败得更彻底。第三节 高职大学生适应问题的心理调节大学新生初入校时,都感觉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环境。对他们来说,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人际关系,无论是学习方法还是学习环境,以及还可能遇到学校、专业与想像中不同,体检不能通过等诸多问题,这些都需要新生学会自我调节,都需要尽快适应。他们只有尽快调整身心,转变角色,才能为大学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大学新生的适应能力在他们进步途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一、如何适应学校的自然环境 第一次离家远行的入学旅程,是大学生独立处理事情的开始。入校后能否迅速地了解和熟悉校园环境,将决定大学生能否在这个环境中自在的生活、学习。从高中升入大学的新生,绝大多数年龄在十七八岁左右,很少有单独外出旅行的经验,所以入学旅程中一般由父母或亲戚陪同。随着近年来大学新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的增大,由家长专程护新生送上大学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相比之下,那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出不起太多的路费或是希望锻炼独立处事能力的学生,反而上了人生有益的一课。虽然很多大学生第一次独自离家远行,的确对自己没有多大的信心,但是经过这第一次独立处理事情的锻炼,如买车票、转车签票、托运行李等等,就觉得自己有点儿像个大人了,谈起来很有自豪感。而这种感觉正是他们走向成熟的良好起点。入学旅程是大学生独立处理事情的开端,入校后能否迅速地了解和熟悉校园环境,则决定了大学生能否在这个环境中迅速适应的问题,所以,大学生应首先尽快熟悉校园的“地形”。安排好行李以后马上就到校园的各处熟悉情况,例如,了解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商店、电话亭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开饭,如何购买澡票,甚至学校有几个门等等,都应在短时间内了解清楚。这样,在办理各种手续、解决各种问题的时候就会更顺利、更节省时间,更不至于不敢单独做什么事,或者做什么事要依赖送行的家人或者其他学生。二、如何适应大学的语言环境新生在大学校园里应尽量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使自己消除陌生感,这样有利于大学新生角色的转变。在大学新生的群体中,大多数学生是从中小城市或乡镇农村到大城市来读书的,由于部分地区基础教育实力的不平衡,许多新生入学时普通话水平不高,这样不仅会影响到他(她)的人际交往,还将对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负面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大学新生对语言环境的适应是不可忽视的。语言环境的适应并不太难。新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应多向字典学习,向普通话好的同学学习,尽量掌握标准的发音。此外,在发音准确的基础上,还要进行不懈的练习,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有些同学出错的时候生怕别人笑话,因此要尽量多开口说话,克服害羞或爱面子思想,下决心学好普通话。如果能和其他同学结伴练习普通话,互相纠正,互相促进、提高,效果可能就会更好,重要的是要形成良好的使用普通话的环境,养成学习说普通话的习惯。除此之外,掌握一些必要的地方方言也有助于适应环境。比如出门办事或上街买东西都可能与讲方言的当地人打交道,如果会说当地的方言,交流起来更方便,也能尽量避免发生的“欺生”现象。三、高校管理模式的适应方法目前,我国高校的管理在体制上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其管理属于全面管理,学校、系部、各职能部门和辅导员(班主任)都直接参与学生的管理,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学籍、宿舍、教学、心理健康、课外活动、就业指导等各方面的管理。在管理方法上,现在较多地采取学年制和学分制,只要修满两年或三年,学习成绩合格,或者修完规定的学分就能毕业。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大学的辅导员和班主任也不可能像中学的班主任那样每天跟着学生,对每个学生的情况也不是了如指掌,况且还有一些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兼职人员,而教师除教课外还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常常“上课踩着铃声来,下课夹着皮包走”,很少每天给学生补课、辅导。所以高职院校更多地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各种生活、工作的能力,来增强高职生的社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许多活动大多是由学生自己组织安排,以达到学校的教育目标,这对刚入学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华中科技大学的校长樊明武院士认为,上大学首先学的是做人。就是要培养一种道德观念,培养好的习惯。其次是学会一种做事的方法,把上课时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提升到领悟水准。参加社团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还可以增强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地做到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作为一名高职生,首先要认识到自己来到大学的目的,而不是去感受别人对你的看法或者说法。大学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阶段,是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向合格社会成员转变的这样场所,是“求学期”向“工作期”和“创造期”转变的过渡时期,社会是所大学校,大学是个小社会。要尽快地认识到高职院校是自己一个新的起点,是自己难得的机遇,认识到高职院校的特色,去掉自卑感,让自己适应高职院校的各种要求。其次,明确自己作为高职生求学的目的。来到高职院校不是寻求解脱,也不是远离高三艰辛备考的享受,更不是一种逃避。在大学里学习,最重要的不是你学到了多少,而是你学会了什么,以后在社会上做事,需要的是你做事的能力。在我国目前的形势下,高职学生有自己的特色和长处,只要有真才实学,也能找到自己成就事业和理想的舞台,现在不是有“研究生易求,高级技工难得”的说法嘛。因此,在高职院校,除了要学习专业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培养个人管理、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再次,高职生要真正认识到自己在学校该做什么。高职院校的特色就在于培养适合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具有一定理论和实用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这是与本科院校的本质区别。因此,高职学生一定认清这一点,认真地学习,刻苦锻炼,培养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和技能水平,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和正确的成功理念。而不是没有目标,随心所欲地只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不是认可社会上对高职学生的某些偏见,自暴自弃。其实,扭转这些偏见还得靠我们高职生自己,只有提高自身素质,在社会上树立高职学生的良好形象才能改变这些偏见。四、学会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1. 正确认识大学的学习特点,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从中学以老师讲授为主的应试教学环境,一下子来到老师授课进度快、内容多、信息涵盖量大、重视实践操作的高职院校,很多新生觉得跟不上学校的节奏。面对“爆炸式”发展的信息,我们要从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1) 就要做到不把分数看得太重,在大学里分数并不能代表一切,要认识到大学是一个人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不仅仅要学习专业知识,学好专业知识只是大学学习的一部分,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重要的是形成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才是主要的学习目的。(2) 应该积极地摸索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渐调整状态,达到平衡。一般刚进大学的新生,都会有3到4个月的调适期。在这段时里,需要完成从高中的应试教育模式到大学的开放式教学的转换。高中只学习具体的知识,而在大学则应该学习一种思维方式,即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3) 在学习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要被困难和暂时的失败所击倒,克服急躁心理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4) 克服中学时期养成的“一切依赖老师”的定式心理,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大学生要适应大学的教学特点,学会支配自己的课余时间,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会利用学校的一切学习资源,掌握计算机、英语等工具性的基本知识,懂得使用网络、图书馆、阅览室、资料室等帮助自己学习,培养学习能力。(5) 虚心接受别人的帮助,积极地向老师和辅导员求教,主动向同学和高年级优秀的学生学习,根据专业的学习要求和教师的教学风格等具体情况,形成与个人水平、基础相适应的学习方法。2. 在整个大学期间,要恰当地确定新的学习目标目标是人们活动所最求的预期结果,也是激发人的积极性的前提条件。要积极调节主观状态和认识客观环境,获得良好的心理适应,大学生还必须恰当地确定新的目标。但是目标的确立又必须恰当、科学,不切合实际的目标和违背规律的目标,不仅不能使大学生适应环境,而且会把人引入歧途,甚至达到不能自拔的境地。从大的方向来说,高职生要恰当地确定自己新的目标体系,应该尽力做到“四个”结合。即个人的目标要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个人的目标要与自身条件相结合;个人目标要与现实的可能性相结合;长远目标要与近期目标(或者具体目标)相结合。所以,给自己制定目标,要考虑综合因素,有大目标,也要有小目标,小目标要细,这样你才会不断有成就感,才会对学习始终保持一种激情。按照你的目标,合理地安排时间,你的大学生活就会很充实。3.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大学里有很多学生组织和社团,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要积极参加这些学生组织,在学生组织的活动中不断锻炼自己,养成和发展自己走向社会,拥有一个优秀公民的社会适应能力。五、学会适应大学里的人际交往,建立和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之一,也是适应大学环境的重要条件。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学生,一定要在交往中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抛弃“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学生”的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要敢于交往,直面交往中的问题和矛盾,在交往中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1. 遵循人际交往的原则在人们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规则,通过这些规则来规范人们的交往行为,保证人们的交往行为符合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这些规则是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形成并流传下来的,比如:平等原则、真诚原则、尊重原则、宽容原则等等。因此,在交往中每个人都要遵守这些规则,塑造自己良好的个人形象,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2. 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在遵循人际交往原则的基础上,高职生在交往中还要掌握一些交往技巧,注意处理好几种关系:(1) 自尊与他尊的关系。在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每个人都有极强的自尊心,渴望别人的尊重,但是却忽略了对别人的尊重,交往中往往表现出对人严对己宽的现象,在这种甚至连自己都不觉察的交往行为中破坏了自己的形象和人际关系,只有自尊与他尊达到良好的统一,人际关系才会和谐。(2) 自知和知人的关系。我们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在交际中要正确地了解自己,自满、自负、自卑都不会取得别人的好感,惟我独尊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严重阻碍。当然,还要了解交往的对象,即知人,清楚地认识别人,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同的人就应该采取不同的交往方法和交往方式,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3) 自爱与爱人的关系。大学同学来自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家庭,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容易发生冲突。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大学新生都必须面对它,接受它。只懂得自爱而不知道爱人最终会失去别人的信任,所以必须在自爱的同时去学会爱别人,二者恰当的结合才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4) 苛求与宽容的关系。学会承认各人有各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体系,如果你与别人生活在一起,你就得连同他(她)的生活方式一起接受。其实这只是一个适度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对待错误要首先查找自己的原因,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勇于承担责任,对自己要严格。其次再分析别人的因素,对待别人要宽容,只要不是对方故意挑衅,要原谅别人的过失,要做到对人宽,对己严,切忌以我为中心。3. 学会和教师、长辈进行交往教师和长辈在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他们具有个性的交往特征,他们的经验是在实践中得到验证的,是非常实用的。所以要经常抽出时间加强和他们进行沟通,学习他们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情况有借鉴地吸收,提高自己的社会认识水平,形成自己的交往风格。4. 出现认识或心理问题要勇于向心理健康机构寻求帮助在大学里,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心理健康组织机构,来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维持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正常生活。但是,有些学生由于对心理咨询不甚了解,甚至存在误会,出现问题时不敢或者不愿去心理咨询,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将问题埋在心里,最后形成错误的认识观念或者危及自己的心理健康。六、要培养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大学生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不仅是适应大学环境的要求,也是个人社会化的必要条件。大学生一般远离父母和亲人,离开了他们的照顾,就要学会独立生活。因此,大学生要摆脱自己以前形成的事事依赖别人的习惯,从头做起,勇于尝试,不怕失败,主动地积累生活经验,自觉地参加集体活动,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独立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要积极向辅导员和别人学习,形成互相帮助的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版中国纤维食品行业市场发展形势及投资盈利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版中国林业行业发展现状投资规模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版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前景展望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燃气加热机搬迁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新版中国铂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新版中国气体稳压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新版中国可塑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吉林批发和零售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全球镥77行业发展动态及前景趋势预报告版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锆英石涂层行业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林木种质资源调查表(新表)
- 蔬菜出口基地备案管理课件
- 子宫异常出血的护理
- 高考英语单词3500记忆短文40篇
- 《耳穴疗法治疗失眠》课件
- 询盘分析及回复
- 氯化工艺安全培训课件
- 指导巡察工作精细科学
- 企业法律知识培训消费者权益保护实务
- 快乐读书吧-读后分享课:《十万个为什么》教学案列
- 2024年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