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摘要 史记奠定了相如文君故事的基本情节框架,而西京杂记、华阳国志、文 选、玉台新咏的相关记载进一步丰富了故事情节。该故事通过史传杂记类书、诗文 词赋、说唱文学、话本小说、琴曲歌舞等多元途径广泛流传。其结果是古代戏曲成熟伊始, 就有相如文君戏出现,并随着戏曲创作的兴盛而大量涌现。 宋元南戏中有司马相如题桥记等六种,剧本无存,但有佚曲流传,结合题材取向、 时代背景和地域文化加以考察,可知歌咏自由爱情、反对礼教为其主旨,而批判相如负心 行为是其重要内容。元杂剧中有关汉卿升仙桥相如题柱等五种,剧本均无传,但从元 杂剧用典事例来看,对相如题桥之举和人生际遇多有渲染。抒发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和磊 落不平之气是其突出特色。 明初杂剧中主要有朱权 卓文君私奔相如和无名氏司马相如题桥记等。前者主 要表现积极入世的思想,具有鲜明自寓性,在欣赏爱情风流之时又宣扬伦理教化,反映了 作者思想上的矛盾;后者则属宫廷艺人之作,以宣扬教化、点缀升平和歌功颂德为特色, 体现出宫廷杂剧的风格。明中晚期杂剧中有许潮司马相如归西蜀和叶宪祖琴心雅调, 均属文人剧范畴。晚明相如文君戏的创作颇为繁盛,传奇作品不下十种,表现出鲜明的反 礼教色彩、浓厚的文人情趣和求新逐奇的审美倾向。这既与故事内在意蕴相关,亦折射出 特定的时代文化思潮,体现着创作主体的审美情趣。 清初相如文君戏主要有朱瑞图封禅书等,其于相如文君之事大作翻案文章,充分 肯定其私合行为,并强调相如安邦定国的事功,最后阑入成仙飞升之事,具有浓厚神话色 彩和虚幻气氛。清代中后期的相如文君戏以舒位卓女当垆和黄燮清茂陵弦最有特 色,其突出特征是借相如的遭际抒发自己坎壤不遇的人生感慨,具有浓厚的文人意趣。 爱情主题和情理冲突、司马相如的杰出才华和建功立业的士人理想,赋予相如文君故 事以丰富文化意蕴和独特审美魅力。这既是历代文人青睐相如文君故事之原因所在,亦是 所有相如文君戏所表现的内容主旨。 关键词:相如文君戏;司马相如;卓文君;戏曲 鳓狮e s t a b l i s h e dt h et h eb a s i cf r a m e w o r ko ft h es t o r yo fs i m ax i a n g ma n dz h u ow e n j u n a n dt h er e l e v a n t r e c o r d si nx i j i n g z a j i , h u a y a n g g u o z h i ,w e n x u a n ,y u t a ix i n y o n ge t c f u r t h e re n r i c h e dt h es t o r y i tw i d e l ys p r e a d t h r o u g ht h ev a r i e dm e a n ss u c ha sh i s t o r yb o o k s ,m i s c e l l a n i e sa n de n c y c l o p e d i a ,c 珈p o e m ,s t o r y t e l l i n gs c t i p t sa n d n o v e l s ,d a n c em u s i c , e t e c o n s e q u e n t l y ,j u s ta tt h eb e g i n n i n go fm a t u r a t i o no fc h i n e s ea n c i e n td r a m a ,t h ed r a m ao f x i a n g r ua n dw e n j l mh a da l r e a d ye x i s t e d a n d t i n et oe m e r g ei nl a r g en u m b e r sw i t ht h et h r i v i n go fd r a m a t i c s c r e a t i o n t h e r ew e r es i xp i e c e so fd r a m ao fx i a n g ma n dw e n j u ni n c l u d i n gs i m a x i a n g r u t i q i a o j ie t e i ns u u t h e m d r a m a so fs o 赡a n dy u a nd y n a s t y t h es c r i p to fs i m a x i a n g r u t i q i a o j ih a db e e nl o s t , y e ti t sf r a g m e n t se x i s t e di n s o m b o o k s i n v e s t i g a t i n gt h r o u g ht h e m e - o r i e n t a t i o n , t i m e s - b a c k g r o u n da n dr e g i o n a lc u l t u r e i tc a nb ek n o w nt h a t i t sp u r p o r tw a st os i n gt h ep r a i s e so fl o v ef r e e a 玉0 ma n do p p o s et h eo l de t h i c a lc o d e ,a n dc r i t i c i s i n gx i a n g mf o rh i s u n f a i l t h 如lb e h a v i o rw a si t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c o n t e n t t h e r ew e r ef i v e p i e c e si n c l u d i n g g u a n h a n q i n g s s h e n g x i a n q i a o x i a n g r u t i z h ue t e i ny u a n z a j ud r a m a s 。a n dt h e i rs c r i p t sh a dm lb e e no u to fe x i s t e n c e b u tt h r o u g h l i t e r a r yq u o t a t i o n so fo t h e ry u a n z a j ud r a m a s ,i tw a sc l e a rt h a tt h e ye x a g g e r a t e dx i a n g r u sa m b i t i o na n dl i f e e x p e r i e n c ea n dt h e i rp r o m i n e n tf e a t u r ew a st oe x p r e s sa u t h o r s o w nf i m g sa n di n d i g n a t i o n t h e r ew e r ez h uq u a i l sz h u o w e n j u n s i b e n x m n g r ua n da n o n y m o u s 础怕船帆刚弱剐i n 历妇d l a m n so f t h ee a r l y m i n gd y n a s t y t h e f o r m e r m a i n l y e x p r e s s c d t h e t h o u g h t o f a c t i v e l y p m l k - l p u t i e g i n m l u y a n d 曲a 鼬d i t d i s t i n c t l ys u b j e c t i v ea t m o s p h e r e i tr e f l e c t e dt h ea u t h o r si d e o l o g i c a l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w h e nh ea p p r e c i a t e dr o m a n t i c l o v ea n dp r o m o t e d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e t h i c a lv a l u e sa tt h es a m et i m e t h el a t t e rw a sw r i t t e nb ya n o n y m o u sa r t i s to f i m p e r i a lc o u r t i t sf e a t u r ew a st op u b l i c i z et r a d i t i o n a le t h i c s e m b e l l i s h e dp e a c ep r o s p e c t sa n de x t o l l e dm e r i t sa n d v i r t u e so fe m p e r o r , t h e r e f o r ei te m b o d i e dt h es t y l eo fe m p e r i a lc o u r td r a m a i nt h em i d d l ea n dl a t e rp e r i o do fm i n g d y n a s t yt h e r e w e r ex uc h a o as i m a x i a n g r u g u i x i s h ua n dy ex i a n z u sq 们c i n y a d i a o ,a n dt h e yw e r e l i t e r a t i z a j ud r a m a s t h ed r a m a t i c sc r e a t i o no fx i a n g ma n dw e n j u nw a sv e r yt h r i v i n ga n dt h e r ew c l el n m et h a n 1 0w o r k so fi nc h u a n c q fd r a m a si nt h el a t e rm i n gd y n a s t y t h e s ew o r k sd i s p l a y e dd i s t i n c to p p o s i t i o na g a i n s to l d e t h i c a lc o d e ,s t r o n gt a s t eo ft h el i t e r a t ia n da e s t h e t i ct e n d e n c yo fp u e s u i n gn o v e l t ya n ds t r a n g e n e s s t h i sw a s i n t e r r e l a r e dw i t ht h es t o r yi m p l i c a t i o n ,r e f l e c t e dt h es p e c i f i cc u l t u r a la n di d e o l o g i c a lt r e n d so ft h a tt i m e s ,a n da l s o e x p o s e dt h ea e s t h e t i ct a s t eo fc r e a t o r s i nt h ee a r l yq i n gd y n a s t yt h e r ew a sz h ur u i t u sf e n g s h a n s h u t h i sd r a m ag r e a t l yr e o r g a n i z e dt h es t o r yo f x i a n g ma n dw e n j u n ,t r i e dt oc o n f o r mt h e i re l o p e m e n tt oe t h i c a ls t a n d a r d a n di tp u tg r e a te m p h a s i so nx i a n g m s o u t s t a n d i n gc o n t r i b u t i o n ,f m a l l yi n v o l v e di nt h ea f f a i ro fb e c o m i n g as u p e r n a t u r a lb e i n g ,a n dt h e n r e v e a l e das t r o n g m y t hc o l o ra n da l li l l u s o r ya t m o s p h e r e s h uw e i sz h u o n v d a n g l ua n dh u a n gx i e q i n g sm a o l i n g x i a nw e r et h e m o s tp a r t i c u l a ri nt h ed r a m ao fx i a n g ma n dw e n j u no ft h em i d d l ea n dl a t e rp e r i o do fq i n gd y n a s t y t h e i r o u t s t a n d i n gf e a t u r e sw e r et oe x p r e s so w nl i f ee m o t i o nt h r o u g hx i a n g r u se x p e r i e n c ea n dh a dt h es t r o n gl i t e r a t i i n t e r e s ta n dc h a r m t h et h e m eo fl o v e ,c o n f l i c tb e t w e e nf e e l i n ga n de t h i c s ,o u t s t a n d i n gt a l e n t so fs i m ax i a n g ma n dl i t e r a t ii d e a l o fc o n t r i b u t i o nt os t a t e ,a l lt h e s ef a c t o r sh a de n d o w e dt h es t o r yo fx i a n g r ua n dw e n j u nw i t hr i c hc u l t u r a l c o n n o t a t i o na n du n i q u ea e s t h e t i cc h a r m t h a tw a st h er e a s o nw h ys u c c e s s i v ef i t e r a t if a v o r e dt h i ss t o r ya n da l s ow a s t h ep u r p o r ta n df o c u sa nd r a m a so f x i a n g r ua n dw e n j u ns t o r yh a de x p r e s s e d k e y w o r d s :t h e d r a m a o f x i a n g r ua n d w e u j u n :s i m a x i a n g r u ;z h u o w e n j u md r a m a i l l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 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北师范大学或 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 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曼叁 日期: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西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 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 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是导师签名:在兰塑塾日期:迦丑:! :兰 引论相如文君戏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本文所论之“相如文君戏”,顾名思义,即以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故事为题材的戏曲作品。 学界多以类名来指称取材相同或相近的戏曲作品,诸如“三国戏”、“水浒戏”、“包公戏” 以及“昭君戏”之类皆是。对于众多描写相如文君故事的戏曲作品,前辈学者论及时多无 明确而又简略之称,姑仿前例名之日“相如文君戏”。 两千余年前,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以惊世骇俗之举,演绎了一曲才子佳人自由结合的风 流佳话。千古艳传的浪漫爱情、颇富传奇色彩的人生际遇,再加之相如卓绝不凡的文学才 华,赋予这一故事以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意蕴,因而它能在当时和后世广为流传,成为一 个家喻户晓的美艳故事。历代文人于此故事更情有独钟、津津乐道。史记、汉书和西 京杂记等史传杂记于其有详细记载,吟咏凭吊相如文君的诗词作品代有所作、不胜胪列, 与之相关的乐舞、说唱及小说作品亦为数不少。延及后世,在戏剧这一艺术形式正式形成 伊始,相如文君故事就已成为其取材来源,以至成为一个被频频光顾的戏曲文学题材。若 从北宋官本杂剧相如文君算起,包括宋元戏文、元杂剧、明清杂剧和明清传奇在内, 有文献可徵的相如文君戏至少不下四十种,这尚不包括繁杂的地方戏作品在内。甚而直至 现当代,以相如文君故事为题材的剧本和影视作品仍时有出现。所有这一切,无疑昭示着 这是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 自元代迄今关于相如文君戏的研究论述,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一、元明清时期的研究 这一时期关于相如文君戏的研究以著录剧目为主。自从相如文君戏出现以来,有关的 著录就延续不绝,在绝大多数戏曲目录著作中都有反映。 宋末时周密( 1 2 3 2 - 1 2 9 8 ) 所著武林旧事卷十官本杂剧段数是迄今传存最早的 戏曲目录,共收录南宋宫廷演出剧目二百八十种,其中即有相如文君一目1 。这也是有 关相如文君戏的最早记载。 元钟嗣成录鬼簿及元末明初无名氏录鬼簿续编著录关汉卿升仙桥相如题柱、 孙仲章卓文君白头吟、屈子敬升仙桥相如题注、汤舜民瑞仙亭4 种杂剧,并 有作家小传和【凌波仙】吊词2 。 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著录孙仲章白头吟、范冰壶、施君美、黄德润、沈拱之四 人合撰鹩鹬裘、丹丘先生私奔相如、汤舜民风月瑞仙亭、无名氏卓文君驾车 1 周密武林j h 事卷十,东京梦华录( 外明种) ,中国商业出版社1 9 8 2 年版,第1 8 3 页。 2 钟嗣成录鬼簿、无名氏录鬼簿续编)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二) 中国戏剧h i 版社1 9 5 9 年版,第1 0 5 ,1 1 4 、 1 3 4 、2 8 3 页 1 张文,相知文君或考论 5 种杂剧1 。臧懋循元曲选目著录孙仲章白头吟、范冰壶等鹩鹬裘、柯丹丘私 奔相如、杨舜民风月瑞仙亭( 应为汤舜民) 、无名氏卓文君驾车等5 种杂剧2 。 徐渭南词叙录宋元旧编著录有司马相如题桥记一目,这是南戏中的相如文君戏 的最早著录3 。晁琛宝文堂书目卷中乐府门著录汉相如题桥记、司马相如题桥记、 卓文君私奔相如、 升仙桥、汉相如四喜俱全记5 种4 。徐火勃徐氏红雨楼书目 卷二传奇类著录题桥记1 种5 。吕天成曲品著录陆济之题桥、杨新吾绿绮 传奇2 种6 。祁彪佳远山堂曲品剧品著录陈贞贻当垆、陈济之题桥、韩上桂凌 云传奇3 种、叶宪祖琴心雅调杂剧1 种7 。这两部著作还对所著录剧作评定品第,并 有简要评论,虽然只是感兴式的评点鉴赏,但对其内容和艺术特色有所揭示,因而弥足珍 贵。 清高奕新传奇品继吕天成曲品而作,著录袁令昭肃霜裘1 种,所附无名 氏古人传奇总目著录陈济之题桥、杨新吾绿绮2 种8 。无名氏传奇汇考标目 别本著录陈济之题桥、杨柔胜绿漪、铁叫郎 卓文君夜奔相如、无名氏汉 相如题桥、鹅鹅裘( 注云:书会锦绣) 、徐复祚题桥、陈硗江凌云、琼飞仙侣 风月亭等8 种9 。笠阁渔翁笠阁批评旧戏目著录孙禹锡 琴心记一种,列为下中 1 0 。重订曲海总目著录无名氏司马相如归西蜀、群玉山樵长门赋、陆济之题 桥记、杨柔胜绿绮记、无名氏琴心记、无名氏凤求凰、李栋犊鼻禅( 禅 当为裨之误) 7 种1 1 。黄丕烈也是园藏书古今杂剧目录著录丹丘先生卓文君私奔相如、 无名氏司马相如题桥记2 种埋。支丰宜曲目新编著录李口犊鼻裨、陆济之题 桥、舒位卓女当垆、无名氏风求凰、琴心记5 种”。 在这一时期,个别剧作也广为流传,这主要得益于明清时期一些戏曲选集的选录。如 杂剧十段锦收入无名氏杂剧司马相如题桥记:阳春奏收入许潮汉相如昼锦 归西蜀;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有朱权卓文君私奔相如、无名氏司马相如题桥 记;六十种曲收入孙柚琴心记。 1 朱权太和正音谱)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三) ,第3 4 、加、4 1 、4 3 页 2 威撼循编元曲选 ( 一) ,中华书局1 9 7 9 年版,第勰,3 1 、3 2 ,3 3 页 3 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三) ,第2 5 1 页。 晁璨宝文堂书目( 外一种) ,古典文学出版社1 9 5 7 年版,第1 3 9 、1 4 0 、1 4 3 、1 4 5 页 5 徐励红雨楼书目宝文堂书目( 外一种) ,第3 5 1 页 6 吕天成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六) ,第2 4 1 页。 7 祁彪佳远山堂曲品剧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六) ,第1 6 、5 0 、6 2 、1 5 9 页 高奕新传奇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六) ,第2 7 2 、2 8 0 、2 8 3 页。 无名氏传奇汇考标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七) ,第2 0 7 、2 0 8 、2 5 1 、2 5 4 ,2 6 9 。2 8 4 、2 8 7 页 笠阁渔翁笠阁批评旧戏甘,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七) ,第3 0 8 页。 ”黄文肠原编、无名氏重订、管庭芬校录重订曲海总目,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 七) 。第3 2 9 、3 3 2 、3 4 0 、3 4 2 、 3 4 9 、3 6 1 、3 6 9 页。 n 黄丕烈编也是园藏书古今杂剧目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七) ,第3 8 4 、3 8 7 页 u 支丰宜曲目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九) 。第1 4 3 、1 4 7 、1 5 3 、1 5 9 页。 2 张文;相如文君戒考镑 二、近现代以来的研究 近现代以来,关于相如文君戏的研究仍以剧目著录为主,但要比前代远为完备,这突 出体现于一些集古典戏曲剧目研究之大成的著作中。在这一时期,王国维、吴梅等学术巨 擘开启新风,树立范式,奠定了中国古典戏曲研究的现代格局,与之相应,相如文君戏的 研究亦出现了一些重要成果。 姚燮今乐考证是晚清以来出现的戏曲剧目研究的第一部集大成之作,著录相如文 君戏达1 6 种之多,有官本杂剧段数相如文君、关汉卿升仙桥相如题柱、孙仲章卓 文君白头吟、屈子敬升仙桥相如题注、范冰壶等鹩鹅裘、柯丹丘卓文君私奔相 如、无名氏卓文君驾车、司马相如题桥记、汤舜民风月瑞仙亭、群玉山樵 长门赋、舒铁云卓女当垆、孙禹锡琴心、陆济之题桥、杨柔胜绿绮、 戏文司马相如题桥记、袁令昭鹩鹬裘、黄燮清茂陵弦、无名氏凤求凰等1 7 种,并于一些剧目有简略考证。 王国维所撰曲录是继今乐考证之后又一部集大成的戏曲目录著作,其中著录 宋官本杂剧段数相如文君、关汉卿升仙桥相如题柱、孙仲章卓文君白头吟、屈 子敬升仙桥相如题注、范冰壶等肃霜裘、无名氏卓文君驾车、司马相如题桥 记、汤式风月瑞仙亭、朱权私奔相如、孙禹锡琴心、陆济之题桥、袁 于令肃霜裘、群玉山樵长门赋、舒位卓女当垆、李栋犊鼻裨、黄燮清茂 陵弦、无名氏风月亭等1 7 种剧作2 。在杂剧十段锦跋中,王国维认为杂剧司马 相如题桥记出于周宪王朱有墩之手,此说有待考证3 。 董康整理的曲海总目提要收录袁于令鹪鹩裘,详细阐述剧情内容4 。惜仅收录 此剧,而于其他剧作无涉。 吴梅曲海目疏证著录关汉卿升仙桥、孙仲章卓文君、无名氏卓文君驾车、 无名氏琴心、陆济之题桥、杨柔胜绿绮、袁令昭鹩鹬裘等剧作5 。在顾曲 麈谈和中国戏曲概论中又著录朱权私奔相如、周宪王献赋题桥、汤舜民风 月瑞仙亭、舒位卓女当垆、黄燮清茂陵弦等剧作,并对一些剧作有简要而精当的 评述。但认为朱权剧作皆失传,此说有误;将献赋题桥一剧题周宪王名下,有待考证6 。 在这一时期,南戏研究兴起并取得较大的进展,其突出成就体现在南戏剧作的钩稽搜 1 姚燮今乐考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f - i - ) ,第6 9 、8 9 、1 0 9 、1 2 7 ,1 2 9 、1 3 2 ,1 3 3 、1 4 7 ,1 6 7 、1 7 8 、2 0 2 、 2 2 2 、2 2 6 ,2 3 9 、2 5 0 、3 0 9 页。 2 王国维曲录,t 国维遗书( 第1 6 册) 七海书店1 9 8 3 年舨。 e 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 9 8 4 年版,第2 4 5 2 4 6 页。 董康曲海总目提要卷九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5 9 年版,第3 9 6 页。 吴梅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 9 8 3 年版,第3 1 0 、3 1 2 、3 1 6 、3 2 6 、3 2 7 、3 2 9 、3 3 2 页。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1 0 1 、1 5 6 、1 5 9 - 1 6 0 、1 9 i 1 9 8 页 3 张文;相知文君戒考论 求上,钱南扬宋元南戏考、宋元南戏百一录、赵景深宋元戏文本事、陆侃如、 冯沅君南戏拾遗等堪为这一方面的代表性著作。宋元戏文本事( 1 9 3 4 年) 辑录司 马相如题桥记佚曲2 支、风月亭佚曲1 支1 。宋元南戏百一录( 1 9 3 4 年) 辑录 司马相如题桥记佚曲4 支,并依据有关记载略叙作品之本事,还系统列出其他有关相 如文君的剧作共十八种2 。南戏拾遗( 1 9 3 6 年) 在宋元戏文本事、宋元南戏百 一录基础上又辑得佚曲5 支3 。钱南扬后来继续增补整理,在建国后编成宋元戏文辑佚 一书,是宋元戏文辑佚的集大成之作,其中辑录 司马相如题桥记佚曲增至十一支,另 有风月亭佚曲一支4 。后来又著戏文概论一书,广泛搜求南戏剧目,其中著录有司 马相如题桥记、卓氏女鸳鸯会、风月亭、卓文君夜奔相如4 种剧目5 。 三、建国以来的研究 建国以来,随着戏曲史研究的发展,关于相如文君戏的研究亦渐趋深入。谭正璧、周 贻白等学者都对相如文君戏作过系统的梳理和论述。谭正鐾话本与古剧于1 9 5 7 年由古 典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在卷上( 绿窗新话) 与( 醉翁谈录) 、卷下宋官本杂剧段数内 容考、宋元戏文名目二十九种内容考、宋元戏文与元明杂剧等部分的相关条目下, 对有关相如文君故事的戏曲作品有所列举( 列出2 0 种) 6 。 周贻白编选明人杂剧选是建国后较早的戏曲选本。其中收入朱权卓文君私奔相 如一剧,在该书后记的注解中还列出历代取材相如文君故事的剧作达十四种1 。周贻白中 国戏剧史长编附录部分有中国戏剧本事取材之沿袭,其中列出历代相如文君戏共计十 六种8 。 傅惜华自五十年代以来先后编成元代杂剧全目、明代杂剧全目、明代传奇全目、 清代杂剧全目,以其收罗宏富、编排合理、考订精审、检索方便,成为古典戏曲剧目研 究前所未有的集大成之作,其中著录相如文君戏较为详备。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对相如文君戏亦有著录9 。 五十年代在郑振铎的倡导和主持下,先后编成并刊印古本戏曲丛刊一至四集,后 来吴晓铃主持编成第五集,是为收录古代戏曲作品的集大成之作。朱权卓文君私奔相如、 赵景深元明南戏考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9 0 年版,第1 9 6 、2 0 4 页。 钱南扬宋元南戏百一录( 燕京学报专号之九) ,哈佛燕京学社民国二十三年版,第1 5 7 1 5 9 页 陆侃如、冯沅君南戏拾遗( 燕京学报专号之十三) ,哈佛燕京学社民国二十五年版 钱南扬宋元戏文辑佚,古典文学出版社1 9 5 7 年版,第4 4 4 7 、1 0 8 页 钱南扬戏文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1 年版,第7 6 、7 7 、8 0 、8 l 页。 谭正壁话本与古剧,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5 年版,第2 7 、4 7 、1 1 0 、1 8 7 、2 5 3 ,2 6 8 、2 7 4 页 周贻白明人杂剧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5 8 年版,第1 1 3 1 3 9 、7 5 2 1 5 3 、7 6 4 页 周贻白中国戏剧史k 编附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6 0 年版,第6 4 7 页。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2 年版。 4 张文;稠知文君戒考论 无名氏司马相如题桥记、孙柚琴心记、韩上桂凌云记、袁于令鹧鹩裘、朱瑞 图封禅书等剧作都被收入其中,为以后的流传和研究提供了较为可靠、完备的戏曲文 本。 新时期以来,随着思想文化领域冰雪消融,古代戏曲的研究渐趋繁荣。关于相如文君 戏的研究亦朝着纵深发展,出现了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 在这一时期吴祖光较早比较系统地论及相如文君戏。吴祖光是现代著名剧作家,撰京 剧剧本风求凰。在 后记中,他结合自己的创作论述相关的相如文君戏, 在周贻白所列十六种剧作的基础上,又增如朱瑞图封禅书、许树棠鹧鹩裘及韩上桂 凌云记三种,将其扩大到十九种。加之所亲自经眼的京剧、昆曲、评剧、川剧、越剧 等地方戏剧本十四种在内,吴祖光认为:“已有的卓文君剧本绝不止上述的三十三个, 但是即此而言,为数已是大可惊人。没有任何一个历史上的题材可与相比。这就足以说明: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是历代戏剧作家最感兴趣、选用最多的题材。”1 虽然作为剧作家 的吴先生主要是结合自己的创作来讨论古代剧作家对相如文君故事的处理方法,但他对于 剧本数量进一步的搜求增加和关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是历代戏剧作家最感兴趣、 选用最多的题材”的论断,对于本文最初之选题启迪良多。 c j l 剧艺术1 9 8 1 年第3 期载司马相如卓文君戏汇考( 文苑人物戏汇考摘刊二) 一文,从题目及刊物特色来看,当为系统考述相如文君戏但又偏重于地方戏的文章,惜多 方求索而不得,无缘睹其面目,只能抱憾而已。虽然如此,其“司马相如卓文君戏”的提 法最终影响了本文“相如文君戏”之名的确定,这是需要特别指出的。 王起主编中国戏曲选作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刊行流传颇广,所收大都为各个时代 的代表剧作,其中即收录舒位卓女当垆一剧,有较为详细的注解2 。剧前有题解,以说 明故事来源和剧情内容;后有附录,乃节录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来王起编全元戏 曲,收入无名氏杂剧司马相如题桥记,认为其大部关目传自元人而经明初文士改写: 并据钱南扬宋元戏文辑佚辑存南戏司马相如题桥记轶曲十一支3 。 吉林人民出版社于2 0 0 1 年出版( 六十种曲) 评注,在每种剧作之后,均附相应考述 及作家作品介绍。苏涵评注琴心记,其考述部分较为系统地梳理了相如文君故事的本事 渊源,列出同类剧作共计十六种,并以纵深的文化视角对琴心记及其相关的司马相如、 卓文君戏曲母题作以辨析考索4 。该作是迄今关于相如文君戏最为全面而又系统深入的论 述,但囿于评注之体例及篇幅,搜罗尚不够全面,特别是一些论述有语犹未尽之感。虽然 1 吴祖光求凰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 9 8 0 年版,第6 9 8 1 页。 2 王起中国戏曲选) ( 下) ,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5 年版,第1 0 7 6 1 0 8 9 页 3 王季思全元戏曲第七卷、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9 0 年版。 4 苏涵琴心记评注 附录,六十种曲评注) ( 第1 0 册) ,吉林人民出版社2 0 0 1 年版 5 张文:相如文君戒考论 如此,对于本文的写作,其参考价值是十分重大的。 这一时期的戏曲目录提要著作中,对相如文君戏也有较为丰富、详尽的著录。如李修 生主编古本戏曲剧目提要著录无名氏献赋题桥、朱权卓文君、许潮汉相如、 孙柚琴心记、韩上桂凌云记、陈玉蟾风求凰、袁于令鹧鹩裘、朱瑞图封禅 书、椿轩居士凤凰琴、黄燮清茂陵弦、许树棠鹈鹬裘、舒位 卓女当垆等十 二部剧作,于剧作内容有较为详细的介绍1 。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著录孙柚琴心记、 韩上桂凌云记、袁于令鹩鹞裘、陈玉蟾风求凰、朱瑞图封禅书、朱风森才 人福、许树棠鹪鹩裘等七部传奇,于每部剧作的作者、流传版本和剧情内容均有所考 订,并在琴心记一目下列举历代相如文君戏达二十余种2 。 此外,这一时期的一些文学史、戏曲史著作和学术论文对部分单篇剧作有所论及。如 夏写时朱权评传3 对朱权创作卓文君私奔相如的时间有所考订。周震麟袁于令戏 曲作品的个性特点和人格理想4 、文革红袁于令剑啸阁及其所刊戏曲小说考5 对袁于 令 中爱情 描写的特征8 、王卫民黄燮清九种曲评说9 对茂陵弦亦有讨论。黄仕忠日本内 阁文库藏明刊杂剧七种考1 0 对藏于日本内阁文库的七种明刊杂剧珍本作了详细介绍,其 中即有叶宪祖琴心雅调,由于该剧为海外孤本,因而该文尤具重要意义。 文学史和戏曲史中,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对黄燮清茂陵弦有所评述“。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对朱权卓文君私奔相如有简要论述,并指出:“司马 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是传统题材,多少年来一直为人们吟咏不已,也曾被多次搬上戏 曲舞台。在朱权之前,宋杂剧有相如文君,南戏有司马相如题桥记,杂剧有关汉卿 和屈子敬的升仙桥相如题柱,在其同时或稍后也有诸多同题材剧目出现。这些剧作围绕 着二人的爱情故事,或艳羡家人私奔的奇遇,或感叹命运穷通之问的世态炎凉,取材角度、 1 李修生主编古本戏曲剧目提要 ,文化艺术出版社1 9 9 2 年版,第1 3 4 、1 6 0 ,1 8 8 、2 6 6 、3 0 3 ,3 5 4 、3 9 0 、5 1 3 、5 7 9 、 5 9 4 、6 0 1 、7 6 8 页。 2 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 ,河北教育出版社1 9 9 7 年版,第1 4 7 ,2 2 7 、4 0 4 、4 5 8 、8 3 8 ,1 1 4 2 、1 1 5 6 页 3 夏写时朱权评传,戏尉艺术1 9 8 8 年第1 期。 周震赫袁于令戏曲作品的个性特点和人格理想,艺术百家1 9 9 5 年第2 期 文革红袁于令剑啸阁及其所刊戏曲小说考,明清小说研究2 0 0 6 年第1 期。 朱万曙论朱权的戏曲创作与理论贡献,安徽大学学报 ( 社科版) 2 0 0 0 年第4 期。 7 李占鹏师黄燮清及其倚晴楼传奇叙论,什肃广播电视人学学报2 0 0 5 年第1 期 o 魏明扬论( 倚晴楼七种曲) 中爱情描写的特征,艺术百家2 0 0 5 年第6 期。 9 王卫民( 黄燮清九种诗i i 评说) ,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 0 0 6 年第1 期。 坩黄仕忠e 本内阁文库藏明刊杂剧七种考, 东南大学学报( 社科版) 2 0 0 5 年第4 期 ”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1 年版,第3 9 2 页。 6 张文,相如文君疵考论 情节安置、描写重点各不相同。”1 虽是只言片语,却对整个相如文君戏把握得当。徐子方 明杂剧史对朱权私奔相如一剧有较为详尽的考证和论述2 。 自古迄今关于相如文君戏的研究和论述,大致如上所述。本文力求充分掌握第一手资 料,借鉴前贤时彦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开展本课题的研究论述。首先对有关相如文君 故事的各种文献典籍进行全面分析梳理,以期探其源而明其流,力图勾勒出该故事发生演 变的历史线索。进而通过史书杂记类书、诗文词赋、说唱文学、小说话本、琴曲歌舞和乐 章古辞等多角度来全面考察相如文君故事在后世的多元广泛传播,以期揭示关于相如文君 的戏曲作品较早生成并蔚为大观的渊源脉络。其次,以时代之先后次序为经,以同时代之 作家作品为纬,对宋元至清的相如文君戏作以全面系统的研究。具体方法是把考证与论述 结合,宏观考察与微观分析结合,联系社会文化背景,力求做到知人论世,纵横比较,诚 如陈寅恪先生所言:“治文学史者,必就同一性质题目之作品,考定其作成之年代。于同中 求异,异中求同,为一比较分析之研究,而后文学演化之迹象与夫文人才学之高下,始得 明了。否则模糊影响,任意批评,恐终不能有真知灼见也”3 。最后从多角度就相如文君戏 所具有的文化意蕴作以探讨,以期揭橥其广受文人青睐的内在原因,并给予相如文君戏以 整体客观之评价。 1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 第三卷) ,山西教育出版社2 0 0 3 年版,第2 1 5 页。 2 徐子方明杂剧史 ,中华书局2 0 0 3 年版,9 9 1 0 4 页。 3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琵琶引,三联书店2 0 0 1 年版。第4 6 页 7 张文t 糖鲡文君瘕考论 第一章相如文君故事的源流与传播 司马相如( 约前1 7 9 一前1 1 8 ) 1 字长卿,蜀郡成都人。主要生活于西汉景帝、武帝时 期。他雄踞西汉文坛,一变汉初承楚辞而来的愤世嫉俗、感伤身世之赋风,开歌功颂德、 夸诞藻饰之风尚,形成了铺张扬厉、曲终奏雅的赋颂传统,奠定了汉赋的典范体式。其赋 作诸如子虚、上林等恢宏壮丽、汪洋恣肆,堪称千古绝调,成为后世文人效法追摹 之对象至今为人们吟咏传诵不已。正缘乎此,司马相如辉耀当时、垂范后世,卓然成为 文学史上杰出的辞赋大家,跻于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之列。然而相如为后人所熟知,更重 要的原因在于他与卓文君的爱情风流。他们的美艳故事,自古及今盛传不衰,广受史传文 学、稗官野史、诗词小说,特别是戏曲文学的关注,由此成为一个影响深远的故事题材。 相如文君故事自产生及今已逾两千余年,究其传承递嬗之迹,亦经历了漫长的发生、发展 和流变历程。本章拟先梳理相如文君故事的渊源,勾勒其流变历程和多元传播途径,以期 揭橥后世相如文君戏发展形成之源流脉络。 第一节相如文君故事的源流 相如文君故事自产生之日起,就备受时人关注。伟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卷一百 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中,最早并较为详实地记载了司马相如一生立身行事。因与本文 所论关系密切,兹录其大略如下: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刽,故其亲名之日犬子相如既学, 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 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昊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 i 之,因病免,客游 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敷岁,乃著子虚之赋 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白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日:“长卿久宦游不遂, 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 者谢吉。吉愈益谨肃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日:。令 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敖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 1 司马相如生年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姜亮夫先生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系其生年于汉文帝元年,即前1 7 9 年( 见历 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第7 页,中华书局1 9 5 9 年版) 。其卒年据史记本传云:“相如既卒五岁,天于始祭后土 八年而遂先礼中岳,封于泰山。”裴驷史记集解引徐广说,谓相如卒于元狩五年即前1 1 8 年。考之史记 卷十 二武帝本纪 、卷二十八封禅书) 所载天子祭后土、礼中岳、封泰山诸事无不合者。兹从其说。 8 张文:相如文君戏考论 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日: “窃闻长 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 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间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 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 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孙大怒日:。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人或谓王孙。王孙 终不听丈君久之不乐,日:“长卿笫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 ”相如与 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裤,与保庸杂作,涤器于 市中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今 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独奈何相辱如此! ”卓王 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居久之,蜀人扬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日:。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 ” 得意日:。臣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竹林承包合同协议
- 长青股份合同协议
- 提供建材合同协议
- 种植果树合同协议
- 猪肉加工合同协议
- 童装代理合同协议
- 用工承包合同协议
- 钻石订单合同协议
- 注销服务合同协议
- 熊猫tv合同协议
-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 河南省鹤壁市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公共部位装修合同
- 行政复议法-形考作业1-国开(ZJ)-参考资料
-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2024届小升初语文检测卷含答案
- JTJ-T-257-1996塑料排水板质量检验标准-PDF解密
- 四年级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20篇(附带答案解析)经典
- 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课件)高中物理
-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小螃蟹找工作》
- 施工环境保护培训课件
- 如何做好调查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