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指南.ppt_第1页
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指南.ppt_第2页
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指南.ppt_第3页
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指南.ppt_第4页
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指南.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指南,全球疾病负担,全世界每年因心脑血管病死亡:1500万约占各种死亡原因总和的:30%发达国家目前呈普遍下降趋势发展中国家多数呈快速上升趋势,脑卒中、冠心病死亡率(1/10万),国家脑卒中冠心病美国31.7115.0英国51.2135.2俄罗斯131.0203.2中国123.236.2资料来源:WHO统计资料,1990,13个国家脑卒中发病率比较,澳大利亚,芬兰,丹麦,瑞典,希腊,德国,英国,中国,爱沙尼亚,俄罗斯,意大利,挪威,沙特阿拉伯,WHO-MONICA研究各国(35-64岁)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发病率死亡率国家监测人口男女男女中国28600624717566.758.0丹麦1334161739232.720.9芬兰9581235117364.730.2德国2032161518653.431.5意大利3770481246141.923.6立陶宛14767130815980.039.3波兰1964591849079.447.2俄罗斯22956124112695.551.4瑞典1524791376928.616.1,我国城乡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1985年),(年),脑卒中死亡率变化趋势(城市),Mortality/100000,(年),脑卒中死亡率变化趋势(农村),Mortality/100000,证据和推荐的级别(美国),推荐的分类:级推荐证据支持和(或)一致认为某种技术或治疗有益和有效的一些情况。级推荐某种技术或治疗的有效性/疗效有相互矛盾的证据和(或)意见有分歧的一些情况。a级推荐证据或意见倾向于支持某种技术或治疗。b级推荐根据的证据或意见有效性/疗效不太明确。级推荐证据支持和/或一致认为某种技术或治疗无益和/或无效,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害的一些情况证据的级别:A级证据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B级证据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非随机研究。C级证据专家的意见或病例研究结果。,防治高血压,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急性期过后进行有效的抗高血压治疗,以预防卒中复发和其他血管事件。(I级推荐,A级证据)由于无论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病史都能从中获益,应考虑将这一推荐用于所有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a,B)血压降低的目标水平应个体化,JNC-7120/80mmHg;(a,B)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降低血压,应将其作为综合性抗高血压治疗的一部分。(b,C)推荐最佳用药方案:利尿剂ACEI联合应用。(I,A),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和血脂水平;(a,B)多数糖尿病患者需要用一种以上的药物,ACEI和ARB为糖尿病患者首选(延缓肾病发展);(I,A)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应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以减少微血管并发症;(I,A)目标糖化血红蛋白ALC应7%。(a,B),胆固醇(1),对胆固醇增高、合并动脉粥样硬化证据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应根据NCEP(ATP)指南处理,包括生活方式改变、饮食指导、药物治疗;(I,A)推荐给予他汀类药物,有CHD或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降胆固醇的目标为LDL-c2.58mmol/L(100mg/dL),存在多个危险因素的极高危患者目标为1.81mmol/L(70mg/dl)。(I,A),胆固醇(2),推测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以前无他汀类药物治疗指征的患者,也应给予他汀类药物降低血管事件的风险。(a,B)对于HDL-c水平较低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可考虑给予烟酸或吉非贝齐治疗。(a,B),吸烟,应坚决劝告所有发病前1年内吸烟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戒烟。(I,C)不吸烟的患者也应避免被动吸烟。(a,C),饮酒,大量饮酒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应戒酒或减少饮酒量(I,A)饮酒者可以考虑少量到中等量饮酒,男性每天2drink,非妊娠期女性1drink/d;(b,C)饮酒5drink/d者,卒中风险增高69%;饮酒1drink/d者,卒中风险下降20%;饮酒12drink/d者,卒中风险下降28%。,肥胖,所有超重或肥胖的卒中或TIA患者都应减低体重,目标:BMI维持在18.524.9,女性腰围88cm,男性102cm。(b,C)临床医生应告知患者通过适当的热量摄入、适度的体力活动和行为鼓励患者控制体重。,体力活动,对于能够进行体力活动的卒中患者,建议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锻炼,有可能会减少卒中复发的风险;(b,C)对于遗留有残疾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推荐在监督指导下进行治疗性训炼方案。(b,C),大动脉粥样硬化(1),一、颅外段颈A病变:对近期TIA或近6个月内缺血性卒中病史的同侧重度颈A狭窄(70%99%)的患者,推荐做CEA;(I,A)对上述同类患者同侧中度颈A狭窄(50%69%)者,根据情况考虑是否行CEA手术;(I,A)如颈A狭窄程度50%,则无CEA指征。(,A),大动脉粥样硬化(2),当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有行CEA指征时,建议在2周内实施手术。(a,B)重度狭窄(70%)患者,如手术难以到达狭窄部位或有特殊情况时,可考虑行CAS。(b,B)对有症状的颈A闭塞者,不推荐常规行血管旁路移植术。(,A),大动脉粥样硬化(3),二、颅外段基底A病变:虽然可进行内科治疗(抗栓、他汀药),但对仍有症状的患者可考虑行血管内介入治疗。(b,C)三、颅内动脉病变:对于有显著血流动力学改变,且通过内科治疗仍有症状的患者,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尚不确定,需要进一步研究。(b,C),心源性栓塞(1),一、AF伴有持续性或阵发性AF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使用华法令治疗,INR目标:2.03.0;(I,A)对不能接受口服抗凝药治疗者,可用阿司匹林325mg/d;(I,A)二、急性MI或左室血栓伴左室附壁血栓的急性MI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或TIA,应用口服抗凝药是合理的,至少持续服用3个月,最长为1年;(a,B)如口服抗凝药期间仍出现CHD,应联合应用阿司匹林,最大剂量为160mg/d。(a,A),心源性栓塞(2),三、心肌病伴有扩张型心肌病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用华法令或抗血小板治疗。(b,C)四、瓣膜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应用华法令抗凝治疗,不加抗血小板药,以免增加出血的危险。(a,B)如在服药期间出现复发性栓塞,加用阿司匹林80mg/d。(a,C)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抗凝治疗的目标为:INR3.0(2.53.5);(I,B)若服药期间仍出现复发栓塞,加用阿司匹林75100mg/d。(a,B),对非心源性栓塞患者抗栓治疗的建议,非心源性栓塞患者推荐用抗血小板药治疗,而不用抗凝药。(I,A)阿司匹林50325mg/d,或联合应用阿司匹林缓释型双嘧达莫以及氯吡格雷都是安全的。(a,A)有条件者,可考虑用氯吡格雷替代单用阿司匹林治疗。(b,B)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在使用氯吡格雷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会增加出血的危险。(,A),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鉴于维生素治疗的安全性和低廉的价格,对于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0mol/L)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每天给予VitB61.7mg、B122.4g、和叶酸400g以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合适的,但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减少卒中复发。(a,B),高凝状态,对存在明确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应根据临床和血液学状况进行评价,以决定是长期还是短期抗凝治疗。(I,A)抗(磷脂)APL抗体阳性的病因不明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抗血小板治疗是合理的。(a,B),绝经后激素治疗,对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不推荐应用绝经后激素治疗(雌激素和/或孕酮)。(,A),脑出血后抗凝药使用(1),1、对脑出血或SAH患者,出血后至少1-2周内停用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并立即应用维生素K、新鲜血浆等迅速逆转抗凝作用;(,B)2、脑出血后不久需要抗凝治疗的患者,静脉应用肝素可能比口服抗凝药更安全。34周后,在严密监测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