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大学生qq交往行为的特点研究.pdf_第1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大学生qq交往行为的特点研究.pdf_第2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大学生qq交往行为的特点研究.pdf_第3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大学生qq交往行为的特点研究.pdf_第4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大学生qq交往行为的特点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q q 交往是当代大学生最普遍的网络交往方式,本文以厦门大学的学生为研 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和问卷调查,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厦门大学四个 年级的大学生的q q 交往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共分三部分:1 问卷编制; 2 大学生q q 交往行为的特点研究;3 大学生qq 依赖与q q 交往行为的关系研 究,其研究结论如下: ( 1 ) 人际关系满意感问卷和 q q 依赖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 作为有效的测量工具。 ( 2 ) 总体上q q 交往是一种浅层次交往。交往的对象大部分是熟人,且 亲密对象多于非亲密对象,主要用途集中于与熟人保持联络和信息交流,在交谈 内容上,浅层表露多于深层表露。5 6 8 的人认为使用qq 对其面对面交往没有 影响。 ( 3 ) 现实人际关系满意感在大部分的qq 交往行为上不存在差异,仅在 对q q 所持态度上存在差异。 ( 4 ) 大学生q q 依赖的整体状况良好,8 4 2 的大学生q q 依赖的程度低, 1 4 9 的大学生q q 依赖程度较高,仅有0 9 9 6 的大学生q q 依赖程度很高。 ( 5 ) q q 依赖在q q 交往行为中的q q 级别、使用时间、交往人数、交谈 内容和对q q 的态度五个变量上存在差异。 ( 6 ) 现实人际关系满意感在q q 依赖的总体上不存在差异,但在情感依 赖维度和联络替代维度上存在差异。 关键词:q q 交往行为;q q 依赖;人际关系满意感 a b s t r a c t q q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b e h a v i o ri st h em o s tc o m m o ni n t e m e t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t h i s r e s e a r c ht h r o u g hl i t e r a t u r ed a t ac o l l e c t i o na n ds u r v e y , u s ee m p i r i c a l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i n v e s t i g a t e dq q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b e h a v i o ra m o n gt h ef o u rg r a d e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i n x i a m e nu n i v e r s i t y t h i sr e s e a r c hi n c l u d e st h r e es e c t i o n s :s c a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q q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b e h a v i o r sc h a r a c t e ro ft h e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q q d e p e n d e n c ea n dq q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b e h a v i o r t h er e s u l t sa r ea sf o l l o w s : ( 1 ) t h e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s a t i s f a c t i o ns c a l ea n dt h eq qd e p e n d e n c es c a l eh a v eg o o d p s y c h o m e t r i cp r o p e r t i e sa n dm a yb e 嬲at o o lt om e a s u r e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s a t i s f a c t i o n l e v e la n dq qd e p e n d e n c el e v e lo f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 ( 2 ) q q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i sas h a l l o w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s t y l e ,m o s to ft h ec o n t a c t o b j e c t sa r ea c q u a i n t a n c e s ,a n dt h ei n t i m a t eo b j e c t sa r em o r et h a nn o n i n t i m a t eo b j e c t s u s e sc o n c e n t r a t e di n k e e p i n gi nt o u c h 、丽t ha c q u a i n t a n c e sa n de x c h a n g eo f i n f o r m a t i o n a b o u tc o n t e n to ft h ec o n v e r s a t i o n , s h a l l o wd i s c l o s u r em o r et h a nd e e p d i s c l o s u r e m o s to fs t u d e n t s ( 5 6 8 呦t i l i l l l 【t h a tq qn o ta f f e c tt h e i rf a c e t o f a c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3 ) r e a l i s t i c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s a t i s f a c t i o nh a sn od i f f e r e n c e 、i t hm o s to ft h eq q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b e h a v i o r sb u ta t t i t u d et oq q ( 4 ) t h ew h o l es t a t eo f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o nq qd e p e n d e n c ei sg o o d ,8 4 2 o f 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a r el o wl e v e l ,14 9 a r eh i g h e rl e v e l ,o n l y0 9 o f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 a r eh i g h e s td e p e n d e n c el e v e l ( 5 ) t h eq qd e p e n d e n c eh a sd i f f e r e n c eo nq qg r a d e ,t i m e ,t h en u m b e ro f c o n t a c t s ,c o n t e n t ,a n da t t i t u d et oq q ( 6 ) t h eq qd e p e n d e n c eh a sn od i f f e r e n c eo nr e a l i s t i c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s a t i s f a c t i o n b u th a sd i f f e r e n c eo ne m o t i o nd e p e n d e n c ef a c t o ra n dc o n t a c ti n s t e a df a c t o r k e yw o r d s :q q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b e h a v i o r , q qd e p e n d e n c e ,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 s a t i s f a c t i o n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 果。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参考的其他个人或集体的研究成果,均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产生的权利 和责任。 声明人( 签名) :王方 护叮年佃月岁p 日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厦门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厦 门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纸 质版和电子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 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 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本学位论文属于 l 、保密( y ) ,在 1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 ) ( 请在以上相应括号内打“) 作者签名:歪葛 导师签名: 日期:2 胡 日期: 年渺月;护日 年月日 第一部分绪论 一、问题提出 第一部分绪论 1 人际关系问题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社会交往是伴随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始终的过程,是人的基本 社会实践之一,是人的社会存在方式,也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要求。亚里士多德 曾说过:“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那些生来就缺乏社会性的个体,要么是 低级动物,要么就是超人。社会实际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不能在社会中生活 的个体,或者因为自我满足而无需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野兽就是上帝。 心理学家麦独孤( 1 9 0 8 ) 将个人的社会性上升到本能的高度,认为人类先 天带有固有的特性,其中一种就是寻求伙伴,与他人结合在一起的倾向。美 国社会心理学家克特巴克指出,社会化是人类之间的一种互动,也就是说个 体社会化的过程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实现的。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化 的重要阶段,他们第一次远离父母,融入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之中,他们渴望 真挚的友情、甜美的爱情、融洽的师生情意、和谐的宿舍关系,然而美好的愿 望往往与现实相去甚远。据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中心2 0 0 6 年的一次抽样调 查表明,山东省近两成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3 0 的大学生 被人际关系困扰,而厦门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也经常接待因为人际烦恼而来求助 的同学。可见社会交往、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2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 0 0 7 年1 月2 3 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 统计报告,截至2 0 0 6 年底,中国的网民人数为1 3 7 0 0 万人,其中1 8 - - - - 2 4 岁 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 5 2 ,其次是2 5 - - 3 0 岁的网民( 1 9 7 ) ,调 。埃利奥特阿伦森著郑日昌,张珠江等译。社会性动物 m l = i t 京:新华出版社,2 0 02 :1 。麦独孤著俞国良,雷雳,张等印译。社会心理学导论【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 9 9 7 :译序8 l 大学生q q 交往行为的特点研究 查还显示,认为互联网对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非常重要的网民分别 占4 1 1 、4 5 8 9 、2 9 8 和2 9 3 。以上的数据充分显示,互联网已经牢牢 地扎根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伴随着网络人口的增加以及网络向日常生活的渗透,经由计算机媒介的人 际交往( c o m p u t e r m e d i a t e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以下简称c m c ) 变得越来越普遍。 另据上述调查,在网民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功能这一多选题上,收发邮件所 占比例位列首位,达5 6 1 ,这说明,通过网络收发邮件来进行人际交往,在 网络的服务功能中占有较高的比重。此外,除电子邮件以外,c m c 的媒介还 包括电子公告板( b b s ) ,即时通讯( q q ,m s n 、s k y p c 等) ,博客( b l o g ,网 络日志) ,网络聊天室,语音、视频聊天等等,各种媒介具有其不同的特点。 例如,聊天室、即时通讯就与公告板和电子邮件不同,能够即时进行交流,而 语音和视频可以传递声音和画面。 除了随着网络速度的加快、上网便利性的改善以及高性能电脑的普及而在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语音和视频聊天以外,c m c 媒介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交 流的通道是以文字为中心传递信息,因此,和面对面的交流不同,c m c 在表 情和音调等非言语信息方面存在欠缺,而且因为仅仅通过文字来交谈,c m c 相对于面对面交流具有更高的匿名性。在这些不同特征的基础上,学者们进行 了一些c m c 与面对面交流的比较研究,一方面得出的结论是,c m c 所具有的 非言语信息欠缺和匿名性等特征,促使集团内部发生非抑制性、攻击性行为, 从而导致集团吸引力下降,另一方面又得出通过c m c 使得集团内部的攻击行 为减少、吸引力增加的相反结论( l e a ,s p e a r s ,& g r o o t ,2 0 0 1 ) 。 j o i n s o n ( 2 0 0 1 ) 曾做过面对面和c m c 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比较研究,试图探 讨两种条件下,被试的自我表露量是否有差异,结果表明,c m c 条件组中个 人情况的表露量显著高于面对面条件组,并且指出c m c 条件下的自我表露量 的增加,与c m c 中的匿名性使得被试在公开性的自我意识提高而私密性的自 我意识降低有关。圆 关于非言语信息,佐佐木、大测( 2 0 0 2 ) 研究了面对面和c m c 条件下, 。l e 如m ,s p e a r s ,r ,g r o o t , d 2 0 01k n o w i n gm e ,k n o w i n gy o u :a n o n y m i t ye f f e c t so i ls o c i a li d e n t i t y p r o c e s s e sw i t h i ng r o u p sp e r s o n a l i 妙a n ds o c i a lp s y c h o l o g yb u l l e t i n ,2 7 ,5 2 6 - 5 3 7 j o i n s o n , a n 2 0 0 1s c i f - d i s c l o s u r ei nc o m p u t e r - m e d i a t e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t h er o l eo f s e l f - a w a r 锄e s sa n d v i s u a la n o n y m i t y e u r o p e a nj o u r n a lo fs o c i a lp s y c h o l o g y , 3l ,1 7 7 1 9 2 2 第一部分绪论 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对交谈中被试的情绪影响,结果表明,负面的非言语信 息会唤起被试较高的敌意、增加其不快感及攻击反应,正面的非言语信息与正 面的电子邮件对被试的影响没有差异,这说明电子邮件所欠缺的非言语信息的 特点,并不一定引起被试否定的情感和认知。 c m c 和面对面之间的比较研究除此之外还进行了很多,大多都是将被试 分别设置于c m c 和面对面条件下,进行被试间的差异比较,而笠木和大坊 ( 2 0 0 3 ) 研究了同一名被试在c m c 条件下和面对面条件下,交流方式有哪些 改变( 或是没有改变) 。结果发现,在c m c 条件下,社交技能对发言量没有影 响,发言量在c m c 和面对面媒介之间并无显著差异,面对面条件比c m c 条 件更能感受到对方的亲密性、活跃性、轻松性,相对于面对面倾向于对对方发 言的及时回答而言,c m c 条件下更倾向于对自我表露内容的回复。 关于在网 络上的交流,有研究者指出,因为仅存在文字上的信息,交流者有可能将自己 描述为一个与平常大不相同的人( 例如矶野,2 0 0 2 ,广田,2 0 0 2 等) ,但并无 证据表明确实如此。 3 即时通信已成为网络交往的主要手段 做为c m c 的一种,即时通信( i n s t a n tm e s s a g i n g 。简称i m ) 是一种终端服务, 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路,即时地传递文字信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它 比传送电子邮件所需时间更短,比拨电话更方便、省钱,是网络年代最方便的 通讯方式。2 0 0 6 年1 2 月1 9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o 州i c ) 发布了( 2 0 0 6 年中国即时通信市场调查报告热点数据。该报告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 武汉、成都、西安六城市的电话抽样调查,对即时通信这一市场的发展现状、 社会影响、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报告显示,因使用即时通信,四成用户 改变主要联系方式,在六城市活跃用户中,有7 3 4 的用户认为即时通信非常 必要或必要。使用即时通信工具已经对其它通讯方式产生了冲击,超过4 成的 用户认为即时通信是其“最主要的联系方式”。q q 、m s n 等即时通信工具以便 捷性、低成本赢得了网民青睐,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电话等传统通信方式。在 。佐奇木美加大测悫一2 0 0 2 鼋子芦一肜| :拈付石非雷螽歹y 七一y o 欠如法睿万尹彳7 在相互作 用老促造中否力、? 虑用心理学研究、28 。17 26 o 笠木理史- 大坊郁夫2 0 0 3c m c 七对面埸面i 二括i 寸否j 三j 二少一夕j 二特徼i 二阴中否研究对人 社会心理学研究、第3 号 3 大学生q q 交往行为的特点研究 即时通信的使用功能方面,经常使用文字聊天的用户占所有即时通信用户的 7 1 1 ,其中仅使用文字聊天形式的用户占所有即时通信用户的4 7 6 。在即时 通信工具的整体使用状况方面,在调查的六城市中,根据使用比例,可以将即 时通信工具分为几个梯队:腾讯q q 以超过9 成的使用比例遥遥领先,m s n l i v e m e s s e n g e r ( 以下简称m s n ) 的使用比例接近4 成位居次席,新浪u c u t a l k 、 s k y p e 、网易p o p o 、淘宝旺旺、雅虎通和i c q 的使用率均不足3 ,其他即时通 信工具的使用率均低于1 。那么即时通信工具给人们带来了那些影响呢? 调 查显示: ( 1 ) 大部分用户认为即时通信给娱乐生活和朋友联系带来了较多便利, 有8 8 o 的用户认为即时通信工具为使用互联网的娱乐服务提供了更加方便的 通道,q q 用户认同此观点的比例高出m s n 十个百分点; ( 2 ) 超过8 成的用户认为使用即时通信增加了他们与朋友的联系; ( 3 ) 超过7 成的q q 用户认为使用即时通信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朋友,而 m s n 用户认同此观点的比例不足六成; ( 4 ) 使用即时通信工具还对其他通讯方式产生了冲击,超过6 成的用户 认为由于使用即时通信工具减少了对电子邮件的使用,超过7 成的m s n 用户 和近2 3 的q q 用户认为由于使用即时通信工具减少了对电话的使用: ( 5 ) 超过4 成的用户认为即时通信工具是他们“最主要的联系方式”; ( 6 ) 约l 4 的用户认为使用即时通信工具给日常生活增加了新的麻烦。 4 研究目的 由上可见,即时通信工具已成为网络时代最不可缺少的交往方式,而即时 通信用户中超过九成使用的是q q ,截至2 0 0 6 年9 月3 0e ! ,q q 注册帐户总数已 达5 7 2 3 亿,第三季度最高同时在线用户2 2 1 0 万, 可以说q q 这种c m c 的交往 方式已经深入地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当代大学生是网络的主要使用群体, 也是q q 的超大用户群,据笔者所调查的6 0 0 多名大学生中,每人都至少拥有一 个q q 帐号,q q 交往已经成为大学生之间最普遍的人际交往方式。因此本研 究的目的就在于探讨: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腾讯公司网站 4 第一部分绪论 ( 1 ) 大学生们在使q q 进行人际交往时有哪些特点; ( 2 ) 大学生的q q 依赖现状如何; ( 3 ) 大学生的现实人际关系满意感是否与其q q 依赖状况有关。 5 研究意义 研究大学生q q 交往行为的特点,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 实的实践指导意义。社会交往是个古老的话题,但是新技术革命导致人们交往 及生活方式的变化。经由计算机媒介的人际交往( c m c ) 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并对人的心理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国外学者较早注意到c m c ,并对其进行 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而国内对c m c 的研究还处于初级水平,本研究选取c m c 的一种q q 交往作为研究对象,既可为网络心理学提供实证依据,又可为国 内开展c m c 研究拓宽思路。 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指导大学生的网络交往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促使 网络这一新的交往媒介充分发挥他的积极作用,而减少消极影响。大学阶段是 一个人成长的黄金时期,个人发展的一些重要问题都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而 且网上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交往到底给大学生们带来 了什么样的影响? 只有通过实证研究才能得知,因此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 为引导和指导大学生科学利用网络进行人际交往提供心理学依据,发挥网络的 积极作用,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6 研究构想 本论文拟进行三个独立的研究,研究构想如下: ( 1 ) 研究一:编制研究中所使用的工具。本研究拟使用三份问卷,q q 交 往行为调查问卷,人际关系满意感问卷和q q 依赖问卷,首先编制研究工具, 并检验其信效度。 ( 2 ) 研究二:特点研究 考察大学生在q q 使用( 年限、频率、交往对象、目的、用途、交流内容 等) 上的一些不同特点,考察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满意感的现状以及与q q 交 往行为的关系。工具:1 - 人际关系满意感问卷,2 q q 交往行为调查问卷 人学生q q 交往行为的特点研究 ( 3 ) 研究三:关系研究 考察大学生的q q 依赖现状,以及q q 依赖程度与q q 交往行为和现实人际 关系满意感的关系。工具:q q 交往行为调查问卷,q q 依赖问卷,人际关系满 意感问卷 二、相关理论回顾 1 网络交往的相关理论回顾 美国是互联网的诞生地,因此最早对互联网心理学给予关注的心理学家也 大多来自于美国。虽然自1 9 6 9 年互联网的前身“阿帕网”( a r p a n e t ) 诞生 于美国之后,就开始有研究者陆续关注这一新科技对人的心理产生的种种影 响,但是直到2 0 世纪8 0 年代末,美国的心理学家才正式提出“互联网心理 学 ( c y b e r p s y c h o l o g yo ri n t e m e tp s y c h o l o g y ) 这一全新的概念,随后这一概念得 到了各科专家的认同,相应的研究成果也不断问世。归纳起来,关于网络交往 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1 1 社会呈现理论( t h et h e o r yo fs o e i a jp r e s e n c e ) 该理论由肖特、威廉姆斯和克里斯蒂( s h o r t ,w i l l i a m s & c h r i s t i e ) 等人于 1 9 7 6 年提出,他们将社会呈现定义为交往媒介的性质。也就是说,社会呈现 是指交往媒介的社会呈现水平,交往媒介在社会呈现水平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据此,交往媒介就有了高社会呈现和低社会呈现之分,低社会呈现以不善交际 的( u n s o c i a b l e ) 、感觉迟钝的( i n s e n s i t i v e ) 、冷淡的( c o l d ) 、非个人的( i m p e r s o n a l ) 为特征,高社会呈现则与之相反。人们倾向于选择高社会呈现的媒介,而避免 选择低社会呈现的媒介。社会呈现实际上只有单一的维度,它是生理外貌和体 态、面部表情、注视的方向、相互的凝视、亲密和信任感等个人感觉到他人在 场的诸因素的集合和认知合成圆。而且,s h o r t 等人( 1 9 7 6 ) 认为,社会呈现依 赖于视觉的非言语线索的传递、交往对方的明显的距离、交往对方的真实性 。 ob a r k h i ,r ,j a c o b ,v s p i r k u l ,h a ne x p e r i m e n t a la n a l y s i so f f a c et of a c ev l i s t 坞 c o m p u t e r - m e d i a t e d c o m m u n i e a t i o nc h a n n e l s g r o u p d e c i s i o na n dn e g o t i a t i o n , 19 9 9 ,8 :3 2 5 - 3 4 7 o 同上 c a r l s o n ,j ,g e o r g e ,j f ,b u r g o o n ,j ka d l d n s ,m & w h i t e ,c h d e c e p t i o ni nc o m p u t e r - m e d i a t e d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g r o u pd e c i s i o na n dn e g o t i a t i o n , 2 0 0 4 ,1 3 :5 - 2 8 6 第一部分绪论 媒介的社会呈现水平可以通过一些因素测量,包括:媒介传递非言语线索、使 用者的社会或组织角色以及潜在互相行动的能力。在其它条件相等的前提下, 这些因素往往决定交往的后果。社会呈现实质是一个主观的、认知的合成,是 个人感觉到他人参与交往的水平。也就是说,交往的重要因素不是交往对方的 物理呈现( 当然离不开物理呈现) ,而是交往主体的心理感觉,是对交往对方 的意识和敏感性。社会呈现理论认为交往者能够感觉到其他行动者共同加入交 往活动,而这种感觉依赖于交往媒介可利用的社会线索;使用者投向其他社会 参与者呈现上的注意直接与媒介可利用的渠道或代码有关,较多的渠道,较多 的注意,反之,较少的渠道,较少的注意。因此,可以这样说,社会呈现具有 主观的性质,但依赖于媒介的客观特性。不同的媒介会引发人们接受这些媒介 信息时的不同感知,如,利用电话和书信将信息传给同一个人,这个接受者的 感知在某些方面绝对是不一样的。面对面可以传递最丰富的人际信息,因此被 划归为最“高度社会呈现一的范围,网络传播是“低度社会呈现,减少了“社 会情境暗示,包括物质环境和非语言等级地位的暗示,缺少这些暗示会阻碍 人际交流中印象的形成。缺少非语言行为暗示,信息的发出者很难通过信息表 达某种情绪,展现个性,实施控制或显示感召力,而信息接受者由于缺乏充足 必要的信息情境的“暗示一和“提示 ,也会形成人际交流的“冷漠感和“怀 疑感”。因此网络传播中人际交流的效果会很差,根本无法形成社会互动所要 求的,具有相应“协作 和“互惠”特征的人际关系。 1 2 媒介丰富度理论( t h et h e o r yo f m e d i ar i c h n e s s ) d 撕& l e n g e l ( 1 9 8 4 ) 提出了媒介丰富性理论( t h em e d i ar i c h n e s st h e o r y ) , 并指出,在面对面的人际交往中有更丰富的人际线索。该理论与组织传播有关, 认为人们会根据媒介所承载的工作信息丰富的程度而选择组织中的媒介。d a f t & l e n g e l ( 1 9 8 6 ) 对使用面对面、电话、电子邮件等媒介来了解信息传递的 丰富性进行比较研究时,发现其结果与社会呈现理论相似,人际线索由面对面 的通道向数字递减;传递最丰富的媒介是通过面对面的渠道,电子邮件则是属 于中度丰富性的媒介。该理论认为传递信息量充足的媒介较适合不太明确的复 杂任务,而信息量少的媒介则适合单一的明确任务。所以,通过网络只适合做 些任务简单的远程合作项目,而不适合复杂的、需要参与较大量交流商讨的项 7 人学生q q 交往行为的特点研究 日o 1 3 缺乏社会线索假说( t h eh y p o t h e s i so f l a c ko f s o c i a lc o n t e x tc u e s ) r i c e ( 1 9 9 3 ) 认为,由于以文本为基础的网络交往缺乏许多非言语的线索, 因而从社会呈现来看,它是非常有限的。w e i n b e r g ( 1 9 9 6 ) 观察到:真实空 间的交往以参与者更多的社会呈现为特色( 例如: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他人的机 会,包括非言语的表现) ,而在网络空间,所有的都被移走了,只剩下交往的 书写形式 。面对面交往中基本组成部分的言语的和非言语的线索在网络交往 中许多是被过滤掉了,因而网络交往是低社会呈现。而且,从s h o a 等人的媒 介社会呈现顺序看,以文本书写为媒介的交往,是最低社会呈现。网络交往是 一种“身体不在场 、以文本为基础( t e x t - b a s e d ) 的间接交往,无论是同时的 网络交往还是继时的网络交往,交往信息主要是通过书面语言的形式传递的, 具体说就是字词,其它的非言语的信息几乎不存在。尽管可以运用“网络语言一 ( 是网络交往者在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网络符号,如表情符号、脸谱等) 加强 交往的效果,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做到面对面交往中的真实效果。也就是说,与 面对面交往丰富的社会线索相比较,网络交往中的社会线索是缺乏的。网络交 往中所缺乏的社会线索包括物理环境( 如地点、空间大小、噪音、环境分心因 素) 以及交往者的非言语行为( 如面部表情、声调、身体姿势) 。总之,网络 交往缺乏与交往调节有关的线索、感知交往同伴的线索以及交往情境的知觉线 索,而这些线索是人际交往中沟通情感亲密性的必要条件。正是因为这些线索 的缺乏,所以使网络交往表现出它的局限性,即非个人的( i m p e r s o n a l ) 、较少 抑制的( 1 e s si n h i b i t e d ) 、较少适应的( 1 e s s a d a p t i v e ) 。为了说明网络交往中社会 线索的匮乏,研究者借用工程学的“带宽( b a n d w i d t h ) 以及“感觉经验的有 限性”等概念来描述网络交往的致命弱点,认为网络交往是有限的带宽或有限 的感觉经验。网络交往中社会线索的减少限制了社会交往的“带宽 ,这创造 了一种含糊的交往气氛,其结果必然导致对社会交往的一系列消极效应。而且, 字词在许多交往研究者看来不仅会使我们失败,而且还会欺骗我们。因为真诚 的表达是自然流露的,许多非言语行为是自发的,而字词不是。在言语的和以 。r i c e i l e m e d i aa p p r o p r i a t e n e s s :u s i n gs o c i a lp r e s e n c et h e o r yt oc o m p a r et r a d i t i o n a la n dn e wo r g a n i z a t i o n m e d i a _ h u m a n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 ,i9 9 3 ,l9 :4 5l - 4 8 4 。w e i n b e r g , n c o m p a s s i o nb yc o m p u t e r :c o n t r a s t i n gt h es u p p o r t i v e n e s so f c o m p u t e r - m e d i a t e da n df a c e - t o - f a c e i n t e r a c t i o n s c o m p u t e r si nh u m a ns e r v i c e s , 1 9 9 6 , 1 3 ( i ) :5 1 - 6 3 8 第一部分绪论 文本为基础的交往中,我们在说话或写作之前是有意识地建构信息。k e i s l e r 等 人( 1 9 8 4 ) 认为,没有非言语的线索,人们不能确切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理解或 同意他们的观点,不知道如何行为,不知道对方如何行为以及如何解释对方的 行为。而人际交往中不能降低不确定性将阻碍或延缓人际关系的发展,因此, 为了让别人理解自己的观点,每个人必须使出浑身解数。他们得出结论:因为 网络交往只使用书面文字却没有纸的质地来表现,因此,网络交往是如此的非 个人性,以至于有时候就像计算机本身是听众,而不是另一个人。尤其是,网 络交往本质上不是激起情感,而是引起了反社会( a s o c i a l ) 或不受控制 ( u n r e g u l a t e d ) 的行为。美国社会学家s p r o u l l & k i e s l e r ( 1 9 8 6 ) 认为,网络 交往是一种贫瘠的( s t e d l e ) 、无创造性的( i m p o v e r i s h e d ) 交往实践,它减少 了可利用的社会线索,缺乏典型的关系特征,而这些能使交往者准确判断他们 所处的人际情境。此外,网络交往导致了更多的匿名感,这反过来对其中的个 人又有去个性化的效应。表现在:网络交往主体倾向于更开放和自由地表达 自己,表现出比平常更多的以自我为中心和较少的社会约束行为:“通过计算 机进行交往的人们是脱离社会规则的,他们感觉到较少的遭遇批评和控制。这 种独处而不受干扰的感觉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感到较少的抑制。一然而同时, 个体的个人身份倾向于暗淡的( f a d e ) 和模糊的( v a n i s h ) ,个人身份的遗失可 能鼓励交往主体打破社会规则。s p r o u l l & k i e s l e r 据此得出,网络交往发生在 一个社会真空( s o c i a lv a c c u u m ) 里。在这里,社会影响、团体压力、权利差异、 社会调节、社会控制是不存在的。 1 4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许多学者发现互联网人际传播并不想早期研究所说的 那样死板,其中所体现的人际关系实质上蕴含着更为生动丰富的内容。比如, 电子邮件正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对我们的工作和思考方式产生着重大的影 响。随着网络上使用电子邮件人数的急剧增加,人们发现电子邮件除了其所具 有的数字化好处之外,还是一种更具对话性的媒介。网络在线聊天带来了有 意和浪漫的爱情,一些情感主题的网络社区有大量的虚拟婚姻,各种各样的社 。【美l 尼葛罗庞帝:数字化生存 ,海南出版社1 9 9 7 年版 9 大学生q q 交往行为的特点研究 会在线爱心组织正进行这感人的交流。所以,研究者得出结论,互联网上能 够而且正进行着丰富的人际传播,这些传播行为直接地导致了互联网上丰富多 彩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这种理论的代表是:社会信息处理论( t h et h e o r yo f s o c i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p r o c e s s i n g ) ,以奥特曼和泰勒( a l t m a n & t a y l o r ) 的社会繁衍理论 为基础,加上人际认识论( 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e p i s t e m o l o g y ) 而发展起来的。这一理 论认为,互联网上的交流者如同其他的交流者一样,有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的 强烈愿望,认为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传播 中发展近距离的情感关系,但需要 花时间,尤其是在非同步的环境中,如b b s ,电子邮件,新闻讨论组等,人们 对于互动的对象会有预期的盼望,并且倾向于持续地交换信息,当人们持续的 互动,社会结果就会产生,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就会积累对对方的信息与认知, 于是,亲密、情感、信任、同质性等会被加强。尽管“互联网传播通道中有 减少人际线索的效应,对于传递复杂信息的能力也不足以和面对面相比较,组 织或人们却仍然会采用“互联网传播来决策、传播重要的信息。在以往的理 论中人们一般认为互联网上无法形成人际关系,而在“社会信息处理理论 中, 互联网上可以发展正常的人际关系,就是相对慢一些。圆 2 理论总评 综上所述,对网络人际交往的研究,大致可得出两大结论。以社会呈现理 论为代表的一派认为,网络是一种低呈现的媒介,而网络交往是一种“身体不 在场”、以文本为基础( t e x t b a s e d ) 的间接交往,与面对面交往丰富的社会线 索相比较,网络交往中的社会线索是缺乏的。它的唯一积极后果是:网络交往 使人际关系民主化,消除了等级的差异,给交往主体最大的行动自由,释放了 被压抑的自我。但它的消极后果远远大于积极后果。首先,它导致了反准则的 ( a n t i n o r m a t i v e ) 和不抑制( u n i n h i b i t e d ) 行为的产生;其次,书写媒介排除 了非言语线索的交换,这一差异使网络交往中的印象和关系发展可能受阻,因 而它不能支持满意的社会情感和关系表达,是任务定向的( t a s k o r i e n t e d ) ,积 极的人际关系较少建立;最后,它导致了心理不健康,如抑郁、孤独、社会疏 离。而以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为代表的一派则认为,身体上的接近、频繁的接触、 o 魏宏森、刘长洪:信息高速公路产生的社会影响,自然辨证法研究) 9 7 年第5 期 。张文杰、姜素兰:论嘲络交往行为的新特点) ,自然辩证法研究) 9 8 年第l o 期 l o 第一部分绪论 生理外貌的吸引、广泛的社会情境线索是传统人际关系建立的重要条件,但是 这些条件是否是人际关系建立的必需条件? 如果是必需条件,那么网络交往就 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p a r k s 等人( 1 9 9 6 ) 认为,这些条件可能是有 帮助的( h e l p f u l ) ,但它们对预言将来的人际交往如何、一个人怎样感觉另一 个人或者一个人受到何种待遇不是必需的。网络交往并不会导致个人行为的 释放,社会压力、社会影响依然存在,并且在网络交往中还得以强化;网络交 往中的等级差异比现实交往更大;网络交往支持人际关系的建立以及情绪的表 达,只要给予充足的时间,网络交往允许交往主体之间人际关系的发展,甚至 是亲密关系。 3 研究现状 国外从2 0 世纪8 0 年代后就大规模的开始了,吸引了包括哲学、社会学、 传播学、信息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研究者的研究热情和兴趣。心理 学界对互联网使用行为感兴趣的主要问题是:互联网使用行为的心理效应以及 影响互联网使用行为的心理因素。对网络交往的研究大多包含在互联网使用行 为的研究中,主要包括:网络交往及其特点、网络交往中的信息加工过程、网 络交往的行为理论、网络交往的心理效应、网络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网络 人际关系的性质及作用、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及与之相关的问题研究、影响网络 交往的因素探析等。已经出版的专著有w a l l a c e 的t h ep s y c h o l o g yo f i n t e r n e t ) ) 、 t u r k l e 的l i f eo nt h es c r e e n :i d e n t i t yi nt h ea g eo f t h ei n t e m e t ) 等多部专著。关 于互联网及互联网使用行为与人的心理、社会发展之关系的研究,国外有两个 专门的杂志:一是1 9 8 5 年创刊的计算机在人类行为d f l ) ) ( c o m p u t e r si nh u m a n b e h a v i o r ) 二是1 9 9 8 年创刊的赛博心理与行为( c y b e r p s y c h o l o g y & b e h a v i o r ) 。同时,在a m e r i c a np s y c h o l o g i s t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j o u r n a lo f h u m a n c o m p u t e rs t u d i e s 、c o m p u t e r sa n de d u c a t i o n 、j o u r n a lo f s o c i a li s s u e s 、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 、h u m a n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 等杂志上也刊登了 不少研究成果。 相对于国外而言,由于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快速发展也只是近 。p a r k s , m r & f l o y d , k m a k i n g f r i e n d si ne y b e r s v a e e j o u r n a lo f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1 9 9 6 ,似1 ) :8 0 - 9 7 4 4 l l 大学生q q 交往行为的特点研究 几年的事情,整体发展水平尚处弱势。因而,尽管从2 0 世纪9 0 年代末开始, 国内不少研究者也敏锐地抓住了互联网心理学这一前沿学科,并对其主要问题 进行开拓性研究,但研究尚处于初步的积极探索阶段。总体上呈现出零散的研 究成果多,而系统的研究较少,尤其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多集中于网络成 瘾方面,为数不多的对大学生网络交往状况的研究,也仅限于在伦理道德、精 神文明建设以及教育的视角从理论上进行宏观论述,缺乏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科 研的实证研究。并且网络交往是个宽泛的概念,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 独特的特点,而q q 交往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即时性、便捷性和参与的广泛性, 但针对于此的专门研究很少。 1 2 第二部分研究一问卷编制 第二部分研究一问卷编制 一、交往行为调查问卷的编制 首先,对二十几位至少使用q q 三年以上的同学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到他 们在使用q q 时的行为、情绪体验等内容,在此基础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