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试论非专业戏剧教育与人的发展.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论非专业戏剧教育与人的发展 陈漪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 导师:马笑霞教授 中文摘要: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 种艺术,它能以直观有效的方式对人施加政治、道德、审 美等各方面的影响,从而产生教育作用。西方许多国家将戏 剧及其相关内容纳入了普通学校教育的范畴,并取得了积极 的教育成果,但在我国,非专业领域内的戏剧教育理论研究 与实践探索工作至今为止几乎是空白。本论文立足于人的全 面发展,提出“非专业戏剧教育”这一全新的概念,力图通 过对概念的界定、理论基础的挖掘、戏剧育人价值的阐发、 实施策略的构思,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探讨该课题运 用于实践的可行性,从而建构起非专业戏剧教育这一新兴的 构想,试图填补理论领域的空白,并指导教育实践,为素质 教育的深入开展探寻新路。 本论文以文献法和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在占有大量 文献资料的同时,深入到学校进行了一定范围的教育调查研 究,通过对掌握材料的分析和梳理,最终确立了非专业戏剧 教育这一理论核心。 非专业戏剧教育是区别于专业戏剧教育而独立存在的 种艺术化的教育课程,它围绕戏剧知识学习、语言训练、 角色扮演、情境模拟、戏剧排演等基本教学内容,将学科课 程和活动课程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联系,通过多 样化、基础性的戏剧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 精神,促进人的整体发展,是种艺术化的素质教育。本论 文在对现行教育所暴露f 甘的科技主义、功利主义、权威主义 等弊端进行反思的基础上,热切呼唤人文艺术教育尤其是戏 剧教育的出现,继而从多个学科入手夯实了非专业戏剧教育 的理论基础,人类学领域中的仪式研究、教育学领域中的建 构主义理论、心理学领域中的多元智能理论和美学领域中的 接受美学理论均为非专业戏剧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非专业 戏剧教育的育人价值是本论文的论述重点,非专业戏剧教育 具有认识价值,能丰富感知、超越人生;具有启迪价值,能 纵横想象、开拓创新;具有净化价值,能宣泄情感、陶冶性 情;具有教化价值,能培养道德、完善人格;具有娱乐价值, 能寓教于乐、提升审美;具有社会化价值,能主体参与、互 动合作。如何在实践中将非专业戏剧教育的育人价值充分发 挥出来,是笔者尤为关注的问题,本论文着力探讨了它在基 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这两个阶段的具体实施策略,试图为非专 业戏剧教育寻找条可行之路。 综上所述,非专业戏剧教育的提出有着较为扎实的理论 根基,它在教育领域中的贯彻实施也有相当的可行性,随着 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它极有可能作为一种新兴而有效的教 育途径而得以实施。 关键词: 非专业戏剧教育;人的发展;理论基础;育人价值;实施策略 o na m a t e u rd r a m ae d u c a t i o na n dh u m a nd e v e l o p m e n t a b s t r a c t : d r a m ai s 。n ek i 兀do fa r ts t y l ei 九w h i c ht h ea c t o r sa n d a c t r e s s e sp l a yr 0 1 e sa n dp e r f o r m ss t 。r i e so nt h es t a g e i tm a y b r i n gp o l i t i c a l , ec h i c a l ,a e s t h e t i c e d u c a t i v ee f f e c ti na d i r e c tw a y d r a m ai ss e tu pi nm a n yw e s t e r nc u r r i c u l u ms y s t e m s a n dg e t sp o s i t i v ee d u c a t i 。nr e s u l t b u ti nc h i n a ,t h et h e o r ya n d d r a c t i c er e s e a r c ho fa m a t e u rd r a i i 】ae d u c a t i o n ( a d e ) j sb 】a n k t h e t h e s isp u t sf o r w a r dt h eb r a n dn e wc o n c e p to f “a m a t e u rd r 锄a ”, b a s e do nt h et h e o r yo fh u a n sa ll r o u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t h e o r y , a n dt r i e st om a k ea n a l y s i so nd e f i n i t i o n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t h e o r y e x c a v a t i o n , v a l u ed i s c u s s i o n ,s t r a t e g yd e s i g n i n go f “a m a t e u r d r a m a ” ,r h ea u t h o r c o m b i n e st h et h e o r ya n dp r a c t i c e ,a n d e x p l o r e st h ef e a s i b i l i t yo fi t sa p p l i c a t i o nt oc o n s t r u c t “a d e ” a 几dt oo p e nu pan e w a yf o rt h ed e e p e n i n go fa l1 一r o u 几de d u c a t i o n b yf i l l i n gu pt h et h e o r yg a pa n dd i r e c t i n ge d u c a t i o n a lp r a c t i c e t h et h e s i st a k e sd o c u m e n t a r ya n d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a p p r o a c ha s t h eb a s i c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s b a s e do na1 a r g ea 珊o u n to flit e r a t u r e t 1 1 a t e r i a l ,t h ea u t h o rm a k e s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i ns c h o o l s ,a n df i n a 】l y e s t a b l i s h e sa m a t e u re d u c a t i o na st h ec o r eo ft h et h e s i s a d ei sa ni n d e d e n d e n la r te d u c a t i o na c t i v it y w h i c hi s d i f f e r e n tf r o ms d e c i a l i z e dd r a m ae d u c a t i o n a d ef o c u so nd r a m a k n o w l e d g es t u d y ,1 a n g u a g et r a i n i n g , c o n t e x ti m i t a t i 。n ,r o l e p l a y i n g , a n dc o m b i n e st h ea c a d e m i cc u r r i c u lu 【a n d a c t lv i t y c u r r i c u l u mt oc u l t i v al es t u d e n t s a r ta c c o m p li s h m e n t s , h u i n a n e s n i r i t , a l l r o u n dd o v e l o p m e n tb ys e t t i n gu pm u l t i p l e , b a s i c d r a m at e a c h i n ga c t i v i t y t h e t h e s i sm a k e sr e f l e c t i 。no nt h e d e f i c j c n c y o f l e c h n 。c r a c y , u t i l i t a r i a n is m , a u t h o r i t a t i v e 4 d o c t r i n e ,a n da c t jv e l yc a l lt h eh u 用a n ea r to d u c a t i o ne s p e c i 8 1 1 y t h ed r a m ae d u c a t i o n t h ea u t h o rc o m p a c t st h el h e o r yb a s eo fa 0 匕, t h e ya r er i t u a ls t u d i e s ,c o n s t r u c t i v i s m ,m u l t i i n t e l l i g e n c ea n d a e s t h e t i c r e c e p t j o nr e s p e c t i v e ly f r o m a n t h r o p o o g y f i e l d s ,p e d a g o g y ,p s y c h o l o g y a n de s t h e t i c s a n dt h ea u t h o r d is c u s s e sc u l t i v a t l o nv a l u eo fa d ei st h ec o r ed i s c u s s i o no ft h e t h e s i s a d eh a st h ev a l u eo fc o g n i t i o nt o 丌1 a k e1 if ea b u n d a n , v a l u eo fi n s p i r a t i o nt ou r g ei m a g i n a t i o na n di n n o v a t i o n ,v a l u e o fc a t h a r s i st oc u l t i v a t es e n t i m e n ta n dd r a i ne m o t i o n s 、v a l u e o fe d u c a t i o nt oc u lt i v a t em o r a lit ya n dp e r f e c tp e r s o n a lit y , v a l u eo fe n t e r t a i n m e n tt op r o m o t ea p p r e c i a t i o no ft h eb e a u t y , v a l u eo fs o c i a l i z a t i o nt o e n c o u r a g e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a n d c o o p e r a t i o n t h ea u t h o rf o c u s e so nt h ep r o b l e mo nh o wt ob r i n g c u l t i v a t i o nv a l u ei na d ei n t of u l lp l a yi np r a c t i c e ,a r l de x p l o r e st l l e s p e c i f i cs t r a t e g i e sa n df e a s i b l ew a ) ,st os e tu pa d ep r a c t i c ei ne l e m e n t a r y , s e c o n d a r ya n dh j g he d u c a t i o n a sm ec o n c l u s i o n ,a d ep o s s e s s e dt h ed e 印m e o r yb a c k 掣。吼da n d f e a s i b i l i t yo fp r a c t i c ei ne d u c a t i o nn e l d w i t hm ed e 印e n i n go fa 1 1 一r o u i l d e d u c a t i o n ,a d em u s t b ea 1 1o n c o m i n ga n de f f e c t i v ew a yt op o p u l 撕z ei n s c h o o 】c i 】r t j c u l u m n a m e :c h e ny i m a j o r :c h j n e s ee d u c a t i o n ,c u c u l u ma n d i n s 1 l c t i o nm e o r y d i r e c t e db y :m ax i a ox i a i ( e y w o r d s :a m a t e u rd r a m a e d u c a t i o n , h u m a nd e v e l o p m e m ,t h e o r yb a s e , c u n j v a t j o n v a l u e , p r a c t j c e s t r a t e g y 绪言 戏剧是以演员扮演角色为手段来表现生活的综合艺术, 它最接近于人类生活本原的面貌,最容易激发起人们对生活 的联想,也最能够为人所理解和接受,正如法国戏剧家尤涅 斯库所说的,戏剧是人的本质的需要。它是指向于人的存在 本身的生命活动,它与人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作为一种独 特的教育形式,戏剧能以直观有效的方式使人产生感同身受 的直接体验,从而对人们的思想施加政治的、道德的、宗教 的、审美的多方面影响,最终产生积极的教育作用。 西方文艺理论界历来重视戏剧的教育作用,西方喜剧之 父阿里斯托芬认为戏剧是教育者,而观众是被教育者;古罗 马美学家贺拉斯则明确赋予了戏剧的教育功能以社会道德 意义,其他如高乃依、狄德罗、莱辛、雨果等人也都积极倡 导戏剧的社会教育功能;中国古典戏曲历来就有“高台教化” 之说,元代剧作家高明甚至明确指出戏剧“不关风化体,纵 好也枉然”纵观各家论述,不难发现其理论初步明确了 戏剧的教育价值,给人以有益启发,但立足当下,并结合中 国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前人的认识似乎有失偏颇,由于历 史的局限性,有些内容也未能涉及:其一,把戏剧作为社会 教化的工具,片面强调其在伦理道德建设方面的意义,忽略 了戏剧的认识、净化、娱乐、启迪等其他方面的功能;其二, 仅从观众角度分析戏剧的育人价值,忽略了参与戏剧创作人 员的精神收获;其三,认识到了戏剧对大众的教育意义,但 未能与学校教育相衔接。 随着戏剧艺术的发展,以培养编、导、演等戏剧专业人 才为目的的专业戏剧院校纷纷成立并取得发展,但普通学校 中的非专业戏剧教育却很薄弱。近年来,欧美许多国家及港 澳台地区纷纷将戏剧引入了普通的学校教育,在育人实践上 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综合素质方面 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二十世纪初,我国留学生在曰本的学生 演剧活动揭开了中国新兴话剧的帷幕,在随后的三、四十年 间许多著名的学校先后都有过辉煌的演剧史,但建国后陷入 沉寂。近年来,某些高校的校园戏剧活动虽有所复兴,但短 期内难成燎原之势。长期以来,学校的艺术教育也仅局限于 音乐和美术,完全忽略了戏剧的育人价值。在2 0 0 1 年教育 部制订的艺术课程标准中,我国首次把戏剧作为艺术这 一综合课程的组成部分列入标准,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根 基和经验储备,实行之初必将遇到一些困难;此外,许多教 师对戏剧缺乏了解,戏剧的育人价值也未能在教育界达成共 识,这些都构成了限制非专业戏剧教育发展的屏障。有鉴于 此,本文将围绕着非专业戏剧教育这一论述核心,通过对该 理论的提出背景、理论依据、育人价值、实施策略等问题的 讨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探讨该学说运用于实践的 可行性,从而建构起非专业戏剧教育这一新兴的理论构想, 呼吁教育界人士充分认识戏剧及其相关活动的教育意义,努 力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提供 新的途径。 第一章非专业戏剧教育的定位 1 1 非专业戏剧教育的提出背景 教育是以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为旨归的活动,其严肃性、 重要性不言而喻,任何教育观点的提出都必须审慎周密,有 理有据。笔者在对现行教育进行初步考察的基础上,针对当 前教育的弊端与缺陷,尝试性地提出非专业戏剧教育这一设 想,试图为教育与人的发展探寻新路。 1 1 1 对现行教育的反思 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社会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前行 的历史进程之中,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建设卓有成效,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世界多极化格局曰渐成熟但与 此同时,激烈的国际竞争、残酷的世界大战、悬殊的贫富差 距、荒芜的精神家园也成为了二十世纪的显著特征。在这样 的社会背景下,教育也被刻上了时代的烙印,它既取得了突 出的成绩,也暴露出了诸多弊端。 首先,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逐渐成为了改造人类世界、 主宰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导致了人类对科技的盲 目崇拜与信仰,甚至形成了技术决定论的观点。德国法兰克 富学派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就曾指出,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在执 行意识形态的职能,因为科学技术凭借着它的客观合理性, 实现了对社会的统治和对人的统治。在此背景下,科学教育 备受重视,它将传授科技知识,培养科学素养当作教育的目 的,将“理性”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排斥了其他价值体系 的存在,遮蔽了人文教育的意义,并由此导致了认知与情意 相斥,物质与精神背离。科学教育的片面发展在带来物质繁 荣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特别是人类的价值观和 道德观面临空前的危机,人文精神失落,信仰丧失、精神匮 乏,人类处于普遍的虚无失落之中,陷入了尴尬的生存困境。 其次,英国伦理学家边沁、穆勒阐发的功利主义思想也 影响到了现代教育,它一经问世,便成为了指导人类行动并 产生极大影响的社会思潮。在社会范围内,人类为了谋取最 大利益而开展种种竞争,鼓吹利益至上、追求现世幸福,强 调行动的效用性和目的性。就教育而言,则往往是重目的轻 手段、重结果轻过程、重竞争轻合作。人们认为教育是为今 后就业做准备,因而竭力强调它的实用价值,追求狭隘的功 利性目标。为了接受高等教育,增强就业竞争力,人们纷纷 卷入升学的竞争之中,教育沦落为应试技能的简单训练,甚 至是贩卖文凭的途径。在教育过程中,个人利益凌驾于他人 利益、集体利益之上,恶意竞争膨胀,互助合作意识淡薄, 少数所谓“精英”在教育选拔中胜出,获得了良好的受教育 机会和职业发展机会,而更多的人则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惨遭 淘汰、饱受打击,无法获得个性化、全面化的发展。 再次,目前学校教育中的权威主义弊端也非常明显。就 学校管理而言,校内组织由校长、教师、学生三个层级组成, 构成了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服从似乎是维持学校秩序的有 力保障。管理者无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出的人往 往具有服从权威、恪守标准、放弃自我、丧失个性等特征。 就学习内容而言,人们往往受到课程标准的约束,或是为教 材内容所局限,或是为知识权威性所控制,限制了学生知识 面的拓展和求知欲的满足。在权威主义的束缚卜- ,学生的自 由天性受到压抑,人与人的交往关系被扭曲,自律精神、独 立意志无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更是无从淡起。 综观教育的种种缺陷,不难发现其根本的问题在于埘教 育的终极价值认识片面、理解不清,致使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失落,并由此导致了技术理性扩张、功利主义蔓延、权威主 义横行的局面。正如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 “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 尤其是 老一代对年轻一代) ,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 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 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 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 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 知识。” 1 因此,教育不是纯粹的科学知识技术的传递与习 得,教育的根本价值也不是为未来职业或未来生活做准备, 教育更不应成为取缔自由、扼杀人性的活动,教育应是人对 自然、社会以及人本身的认知、理解、体验和感悟的过程, 应是通过文化传承使人领悟到生命内涵并使人的灵魂觉醒, 促进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一种社会性活动,作为人类的一 种存在方式,它应该有效地建构起人生的价值,把人培养为 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使人成为能够主宰自我并能动 地作用于外在世界的人,最终实现人本身的生命价值与存在 意义。 1 1 2 对非专业戏剧教育的呼唤 在当前形势下,教育必须承担起价值重建的使命,大力 弘扬人文精神,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教诲,教育环境的濡 染与涵养,人文与科学精神的渗透与熏陶来增进人的综合素 养,实施人性化教育。为了推进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可以采 取多种途径,笔者认为,大力发展综合性、艺术化的教育, 特别是非专业戏剧教育是一条可行之路,它对于前文所提及 的教育的三大弊端是一种有效的反拨,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 素质尤其是人文素养也颇有裨益,它能从根本上促进人性的 发展与完善,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 正如德国文化人类学家和艺术史学家格罗塞所言:“科 学充实并提高了我们的知识生活,艺术也同样充实并提高了 我们的感情生活。艺术和科学是人类教育中的两种最有力的 工具人们致力于艺术活动最初只是自己直接的审美价 值,而它们所以在历史上被保持下来并发展下去,却主要因 为具有间接的社会价值艺术是施行民众教育( 的途 径) 。” 2 由此可见,艺术与科学是帮助人类纵身翱翔的两 翼,艺术也是极为重要的教育内容、极其有效的教育途径, 它指向于人的情感领域,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既能培养人 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又能促进人的感知、情感、想象、 直觉等感性能力的发展,并从感性入手,健全人的道德、情 操与人格。在充满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艺术活动中,学生能最 大程度的发挥自主精神和自由意识,脱离低级的功利之心, 谦卑的盲从之态,通过对美的鉴赏和观照,实现心灵的升华、 灵魂的净化,最终摆脱功利之心,步入自由、超脱的灵魂圣 殿。 艺术对于人类而言,是一种精神上的必需之物,它既能 促成人的个体成长,使人由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丰富的 人,又能发挥社会性功能,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之间建立和谐、平等的良性关系,并进而维护整个人文生态 的平衡。俄罗斯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指出:“现代世界 观认为科学和艺术乃是人的迫切要求,有如营养和呼吸那 样。艺术也同样有利于人底一切基于头脑或心脏的高级要 求对崇高和对美的高尚追求,其重要性不下于饮食的要 求。” 3 因此,将艺术纳入学校教育的正式范畴之内并给予 高度的重视是极其重要的。教育部于2 0 0 2 年颁布了学校 艺术教育规程、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 2 0 0 l 一2 叭o 年) ,前者是我国第一个有关艺术教育的部级法规性文件, 将艺术教育纳入了法制的轨道;后者是未来十年学校艺术教 育的指导性文件,明确提出了到2 0 1 0 年建立大、中、小衔 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的目标,对于改变学校艺 术教育的现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文 件的颁布,肯定了艺术的育人价值,对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 具有指导意义,也表明了有关教育部门对艺术课程的高度重 视。 戏剧作为文化艺术的瑰宝,在其形成、发展的漫长历史 进程中,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也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 出了一定的贡献。它以直观鲜明的形式为人们所接受,在教 导民众、营造良好民风方面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我国戏 剧理论家陈佩忍先生曾这样评价戏剧:“其词俚,其情真, 其晓譬而讽喻焉,亦滑稽流走,而无有所凝滞,举凡士庶工 商,下逮妇孺不识字之众,苟一窥睹乎其情状,接触乎其笑 啼、哀乐、离合悲欢,则鲜不情为之动,心为之移,悠然油 然,以发其感慨悲愤之思,而不自知。以故口不读信史,而 是非了然于心;目未睹传记,而贤奸判然自别。” 4 由于 戏剧的具体直观性,它能以形象化的方式直接影响人们的心 灵,各种人,尤其是知识水平不高的人也能观赏理解,因此 它能在最广泛的人群中发挥教育价值,能成为影响人们的观 念、移风易俗的有效手段。 在我国,戏剧与教育很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甚至话剧 的诞生就与非专业戏剧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1 8 9 9 年,匕海 的圣约翰大学演出了官场丑史,开创了我国学生演剧的 先河:2 0 世纪初,以李叔同、欧阳予倩等留日学生为代表的 演剧活动掀开了中国新兴话剧的序幕;随后,南开学校、清 华学校、晓庄学校等名校部留下了学生演剧的光辉传统:周 恩来、曹禺等老一辈革命家、艺术家也曾是学生演剧的先 锋这些都为戏剧育人的理念提供了佐证。南开学校校长 张伯苓甚至专门作了题为舞台学校世界的讲演,明确 指出:“世界者,舞台之大者也。其间之君子、小人,与夫 庸愚、英杰,即其剧中之角色也。欲为其优者、良者,须有 预备。学校者,其预备场也。” 5 他把学校当作为学生预 演生活、了解世界的舞台,由此表明了戏剧教育的重要价值。 然而,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戏剧并未能更广泛地深入到 普通的学校教育中,艺术教育仅仅只局限于音乐和美术,戏 剧在培养人的综合素养、塑造人类灵魂等方面的特殊功效并 未能凸显出来,有鉴于此,笔者提出非专业戏剧教育这一全 新的观点,希望戏剧能真正走入校园,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效 途径之一。 具有借鉴意义的是,近年来,不少国家将戏剧引入了普 通学校的常规教育之中,它们以立法或课程计划的形式确立 了戏剧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法国国民教育部长雅克 兰和文化部卡特琳娜塔斯卡一起,于2 0 0 0 年制定推出了在 学校发展艺术教育的计划,该计划包括音乐、造型艺术、 舞蹈、戏剧和电影五大艺术门类;美国国会于1 9 9 4 年通过 了2 0 0 0 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它以立法程序把艺术课程 音乐、视觉艺术、舞蹈、剧场艺术增列为美国基础 教育中的核心课程;新西兰2 0 0 0 年颁布、2 0 0 2 年正式实行 了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其中将戏剧列为与舞蹈、音乐、 视觉艺术并列的四大艺术学科之;英国国家教学大纲 中将戏剧设为了一9 年级的必修课和1 0 l1 年级的选修课: 丹麦将戏剧作为8 1 0 年级可能提供的选修学科以上内 容不难看出这些国家对戏剧的重视,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 戏剧的确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事实上,通过戏剧课程的实 施,人的综合素养能得到锻炼和提高,人的内在潜能也将获 得最大程度上的激发,各国在戏剧教育方面取得的经验对我 国不无启发意义,它也使我们对本国非专业戏剧教育寄予厂 更加热切的期待。 1 2 非专业戏剧教育的概念界定 戏剧是人类独特的精神和艺术现象,它的发源地贯穿了 人类远古的文明区域,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戏剧 伴随着人类的模仿和游戏天性产生,最早以宗教仪式的形式 显现,是人类的自我艺术复制。众所周知,戏剧是以人为表 现载体、以动作为表现手段的艺术,它由剧本、演员、观众 和剧场这四大要素构成。辞海指出,戏剧是“由演员扮 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由文学、 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组成的综合艺术。 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 的斗争生活,能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应,并达到社会教育 的目的。” 6 这一定义揭示出了扮演,即动作性是戏剧的根 本属性,借助于多种艺术因素,通过角色的扮演活动来展现 矛盾冲突、表现社会生活则是戏剧的基本特征。 顾名思义,戏剧教育是以戏剧为基本教学内容的教育活 动,本文的论述核心非专业戏剧教育则是区别于专业戏 剧教育( 以下简称戏剧教育) 而独立存在的一种艺术化的教 育课程,尽管二者都围绕戏剧这一特定的艺术样式展开,但 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基本性质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 首先,戏剧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编、导、演等专门的 戏剧人才,从而为戏剧事业的发展提供后备力量,它直接服 务于戏剧本身,是以专业戏剧院校为依托的少数人享有的才 能教育;非专业戏剧教育的教学目标则更加宏观,它试图借 助于戏剧特有的艺术魅力,通过直观、形象的戏剧教育形式, 发挥其内在的育人价值,它的教育目标指向于人的全面发展 和整体建构,突出戏剧在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方面的意义, 其精神实质在于为人的生长发展奠定自我建构人生和生活 方式的基础,是实现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活动。 其次,为了培养专门人才,戏剧教育在专业系别及课程 设置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专业细化的特点,在一般的专业戏剧 院校中,通常有表演系、导演系、戏剧文学系、舞台美术系 等专业系别,并开设与之相关的各门课程,例如表演系会开 设表演概论、戏曲形体、舞台发声、表演社会学、演技流派 介绍等课程,其专业性之强可见一斑;非专业戏剧教育则是 一种综合化、艺术化的教育形式,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多元 性是它的显著特点。非专业戏剧教育注重戏剧与其他艺术形 式,乃至其他各门学科之间的融合,它以基础性的戏剧知识 和技能为依托,努力扩大戏剧教育的外延,将戏剧与其他学 科课程、活动课程相结合,通过戏剧理论学习、角色扮演等 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再次,戏剧教育的培养对象是少数具有戏剧艺术天赋的 专门人才,因此,它是典型的职业化专才教育;非专业戏剧 教育则以全体学生都应享受艺术、都应获得全面发展为根本 理念,它既不是少数人的才能教育,也不是职业培训教育, 而是普通教育中所渗透的艺术化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 本素质教育。 综上所述,非专业戏剧教育围绕戏剧知识学习、语言训 练、角色扮演、情境模拟、戏剧排演等基本教学内容,将学 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联系,通 过多样化、基础性的戏剧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 人文精神,促进人的整体发展,是一种艺术化的素质教育。 第二章非专业戏剧教育的理论基础 2 1 非专业戏剧教育的文化人类学基础:仪式研究的启示 文化人类学是对世界各民族和文化及其社会进行研究 的学科,实地的微观研究是它最主要的工作方式。在文化人 类学研究中,仪式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被看作是 文化人类学学术传统和知识系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 分。早期人类学仪式研究沿着两个方向演进:其一是集中在 对古典神话和仪式的诠释上,其理论依据是古典进化论,他 们将仪式视为文化的原初形态,着重阐述仪式与神话的互文 互动关系;其二是对仪式的宗教渊源和社会行为进行探讨, 审视神话仪式与宗教的关系,分析宗教化的仪式在社会 结构中的指示性功能。近年来仪式研究被置放在更广阔的背 景下进行重新解释,着重研究仪式的功能性、物质性、符号 性等问题,是仪式研究的新突破。 “仪式”一词出现于十九世纪,但在不同的学术视野中, 由于阐释角度各异,其意义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就本文而言, 仪式是一种游戏性的表演行为,它以象征性的方式反映了人 类社会与神灵世界的境况,在重大的节日庆典中,通过神圣 的表演来重现自然秩序:季节的变化,星宿的升降,庄稼的 成熟,神人的诞生、死亡以及再生等等,并使人们相信,仪 式会实现某种福祉。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仪式是超越日常生活的一种活动, 它要加强诡秘的气氛,在表演和体验神圣仪式的过程中,人 们既是神圣严肃的,也是欢欣鼓舞甚至轻浮迷狂的,献祭、 圣舞、竞技、表演、仪式所有这些都具有节庆的神圣迷 醉的性质,给人带来无比的愉悦,从中体现出了游戏的气质。 荷兰文化史学家胡伊青加也认为:“原始社会举行神圣仪式, 牺牲仪式、献祭仪式和神秘仪式,所有这些仪式都以一种当 事人心领神会的纯粹游戏的精神来保证世界的幸福。” 7 因 此,游戏是仪式不可或缺的因素,仪式中所体现的秩序、运 动、变化、庄严、节奏、迷狂等等都与游戏有着或多或少的 联系,原始的仪式就像是神圣的游戏,它超越了日常生活, 又丰富了人类的灵魂。 戏剧起源于远古时期人类的巫术仪式和宗教仪式,巫术 祭礼中蕴涵着戏剧的因素,戏剧家马丁埃斯林指出:“戏剧 和宗教是密切相关的,他们的共同根源是宗教仪式。”“仪式 的戏剧性方面表现在以下的事实:所有仪式都有摹拟的一 面:其动作都具有高度象征的隐喻的性质。” 8 在远古 时期人类最初的宗教仪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身穿兽皮的祭 司和神的崇拜者们在祭神时的表演,他们的歌舞涉及神的降 生、死亡、再生的传说、涉及自然万物的存在与生长,这些 都以直观形象的方式用形体动作表现了出来,是一种颇具象 征意蕴的行动的模仿,而在这种模仿中充满着游戏的趣味和 精神。 游戏是一种极为古老、极为普遍的活动。荷兰文化史学 家胡伊青加认为:“游戏是一种自愿的活动或消遣,这种活 动或消遣是在某一固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的,其规则是游戏 者自由接受的,但又有绝对的约束力,游戏以自身为目的而 又伴有一种紧张、愉快的情感以及对它不同于日常生活 的意识。” 9 就非专业戏剧教育而言,使教育活动摆脱传统 的说教面孔和功利目的,借助于充满游戏意味的戏剧及其相 关的艺术化手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内心情 感,使学生自由自主、自觉自愿地投身到学习活动中是极其 重要的。 庄重、严肃是传统教育给人的印象,历来人们信奉的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然而,对一般学生 尤其是低龄学生而言,从玩中学,从做中学却有着惊人的效 果,如何变苦学为乐学,寓教于乐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 学效率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具有游戏因素的非专 业戏剧教育无疑是一个很好鲋途径,它的某些活动如角色扮 演可以做到这一点,它能帮助学生从真实的生活跨入了一种 短暂的但却完全由其主宰的假装的活动领域,在那里,学生 借助于想象的力量,扮演着另外的角色,将童年的回忆、单 纯的快乐、虚无的幻想、神圣的敬畏、未来的憧憬等等都融 会到这种行动中,在这种无功利的游戏性活动中,学生以自 己的方式和规则进行着学习,感受着生活,他们是如此的自 由和快乐。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的开篇第一句就是“学 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他明确地指出学习应该是一件无比 愉悦的事,学习应该充满趣味;他在论语雍也篇中更 是对“乐学”思想作了发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以之为乐才能学有所成。戏剧性活动中的游 戏因素与孩子开朗、活泼的天性十分吻合,借助于这种方式, 可以将学生从单调乏味的旧式课堂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在自 己的舞台上幸福地成长,这对于常年在应试教育阴影笼罩下 学习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令人振奋的。 2 2 非专业戏剧教育的教育学基础:建构主义的启示 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 展,它由心理学领域向教育学领域衍生、发展,逐步形成了 独具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较早在建构主义理论建树方面做 出贡献的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他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 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 互作用的过程中,依靠“同化”与“顺应”逐步建构起关于 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维果茨基 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则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 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他为首的维列鲁学 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 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些研究使建构主义理论得以丰富和 完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为核心的观点就是强调学生在现 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 学生必须改变传统的角色观念,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 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同时也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 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促进者,它提倡在教师的组 织、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以 现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 素开展学习,最终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就非专业戏剧教育而言,建构主义对旧有知识经验的重 视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原 有的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信息相互作用,从而生成 意义的过程,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 联系的,学习者町以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 同化和顺应当前学习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 义,任何学科的学习和理解都不象在白纸上画画,而需要在 新旧经验的互动中进行,它既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又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 非专业戏剧教育非常重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背 景、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情感态度等多种智力因素和非 智力因素,努力使这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综合运用,发 挥积极的作用。戏剧是与人的真实生活最为切近的艺术,学 生在接触戏剧之前,头脑里并非完全是空白,而总是有一系 列自觉或不自觉的准备,如生活经验、审美经验、文化水准、 赏析能力等等,这些思想准备能使人产生一种独特的审美态 度和接受反应,无论是观赏戏剧还是亲身扮演,都需要借助 于这些原始经验,在新旧视野的融合中达到对戏剧的准确把 握。古罗马时期的美学家普洛丁认为:“眼睛如果要能观照 对象,就得设法使自己和那对象相近似,眼睛如果还没有变 得像太阳,它就看不见太阳;灵魂也是如此,本身如果不美 也就看不见美。所以一切人都须先变成神圣的和美的,才能 观照神和美。” 1 0 戏剧作为一种真善美的艺术,并不是所 有人都能体会它的真谛,由于个人的生活阅历、情感积累、 内在涵养等方面的差异,领悟戏剧的程度必然也是不同的, 要充分体会戏剧艺术的精髓,就必须提高自身的修养与水 平,丰富自身积累,在欣赏时,努力接近戏剧大师的思想境 界和艺术境界,在排演时,演出真正的“戏昧”、情味,惟 其如此才能体现出戏剧的魅力。 建构主义对情境性教学颇为提倡,这种教学思想与戏剧 特有的“情境”又是不谋而合的。情境式教学以解决学生在 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使学习在与现实生活相类似 的情境中发生,学习的内容往往选择真实性任务,并使这种 教学的过程与现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相类似。由于真实性任务 具有生动性和丰富性,能使学生切实了解自身面临的问题, 因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行动意愿;同时,任务 本身又具有挑战性、复杂性和多样性,比一般简单化的教学 更容易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具有特 殊的教育意义。 抛锚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的基本教育模式,这种教学要求 建立在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 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通过“抛锚”行动可以确定 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 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 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 因此,抛锚式教学的第一个教学环节就是创设情境使学 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随后确 定问题一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 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即“抛锚”,随后再通过自主 学习、协作学习等方式解决问题,最后进行效果评价。 戏剧情境形成于特定的环境、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之 中,它既是酝酿冲突、激化矛盾、推动情节的主要动力,又 是展示人物心理、刻划人物性格的最有效手段。正如德国哲 学家、美学家黑格尔所言:“睛境就是更特殊的前提,使本 来在普遍世界情况中还未发展的东西得到真正的自我外现 和表现”,“艺术的最重要的一方面从来就是寻找引人入胜的 情境,就是寻找可以显现心灵方面的深刻而重要的旨趣和真 正意蕴的那种情境。” 1 1 作为参与非专业戏剧教育实践的 学生,在创作活动中,必须要对戏剧所特有的情境概念有所 领悟,要精心设计戏剧的一般化背景和事件发生的具体场 景,寻找事物发展演变的多种可能性,在戏剧所营造的真实 化场景中洞悉人性、感悟人生;在表演活动中,情境更是人 们体验剧情、扮演角色、创造形象的根本依据,学生应深入 理解规定情境,分析人物心理及性格并付诸于动作,要使舞 台形象在艺术上具有说服力,演员就必须遵守生活的逻辑和 规律,在角色的规定情境中去真诚地感受和思考,使舞台上 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有内心根据,都合乎逻辑情理。 在观赏活动中,戏剧情境是感染观众、获得共鸣效果、使观 众充分接受戏剧的关键,观众只有对情境有了充分的了解之 后,才能明白人物的行为逻辑,才能洞悉人物心理,达到感 同身受的体验效果,这种临时性、艺术化、具有安全感的角 色转换能使人体验不同的生存处境,拓展自身的心灵空间, 使人对世界的认识从单一走向多元。 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美学家狄德罗曾经说过:“有一 种艺术使我在不知不觉中和善良人的命运相联系,把我带进 他隐居的山洞,让我和他在诗人借以锻炼恒心毅力的一切困 厄横逆之中甘苦与共。还有什么艺术比这一种更为可贵 呢? ” 1 2 他指的这种艺术正是戏剧,它通过情境的创设, 把广阔的世界真实地浓缩到戏剧中,使人能深入体验生活, 感受同情共鸣、厌倦憎恶等等复杂的心绪,并间接地学习到 种种问题的解决之道,学习到为人处事的原则方法,对人的 精神成长极有裨益。 2 3 非专业戏剧教育的心理学基础:多元智能的启示 1 9 8 3 年,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责任执行主席霍华 德加德纳出版了影响深远的专著智能结构,提出 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的大脑主要可分为七个区 域,每个区域主管一种智能,后来他又在1 9 9 8 年和1 9 9 9 年 补充了两种新的智能,使这一理论更为完善。 加德纳认为智力作为一种心理潜能,是一种或一组个人 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制造出在一种或多种文化背景下被认为 是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智力是以组合的方式存在的,人的 心理和智能是由多层面、多要素组成的,不能用单一化的方 式进行测算。多元智能除了传统所称的言语语言智能和逻 辑数理智能之外,还有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自然观察 智能和存在智能,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这几种智能,只是 其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而恰当的教育和训练可以使每一种 智能发挥到更高水平。因此,教育应该在全面开发人的智能 的基石出上,给每个人以多样化的选择,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 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雨雪安全知识
- 石家庄科技职业学院《合同法律制度与建设法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传媒学院《小动物麻醉与监护》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妇幼卫生学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农林大学《新媒体漫画项目创意与策划》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师范大学《建筑安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道路沟槽开挖施工方案
- 江西师范大学《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至2031年中国水磨炭浆炭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合资股权借款合同协议书范本
- 少儿海洋知识科普
- T-ZZB 3624-2024 10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金具
- 2025年洛阳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汇编
- 石化厂工艺流程
- 2025年中国鸡尾酒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学校食堂收支公示公开管理制度
- 2025年中国中高压变频器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学生会述职报告:文体部工作汇报
- 华图面试协议书范本
- SCR脱硝催化剂体积及反应器尺寸计算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