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危机、变法与革命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1,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甲午中日战争后。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也标示着洋务运动只注意器物层面改革路数的失败,只是想单纯地摹拟“西技”“西器”来“制夷”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的近代化改革因此向更宽广更激进的方向转进。甲午战败揭示了“中体西用”观的缺陷,取而代之的是戊戌思潮。这是一种面对西学更加开放的社会思潮。国人再次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2,甲午战争,“蕞尔小国”日本打败了堂堂大清朝,惨痛教训之一就是日本能果决地实行“脱亚入欧”,使国势骤强。像日本人那样,更大程度地吸纳西学,不仅在“用”的层面上学习西方,还要在“体”的层面效法西方。甲午战后的几年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很重要的转折期,从这时开始,中国才比较正规地迈进到自觉理智地向外国学习的历史进程。国人对西学的领悟有了深入。表现出对近代文化精神近代人文主义和启蒙精神的觉悟,并进而引起了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第一次大融合维新思想由此产生。挽救国家的危亡必须从唤醒国人的觉悟开始,启蒙与救亡成为一代戊戌人的双重历史使命。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戊戌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3,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迫于形势,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实行“新政”的目的:对外取媚洋人,改善国际形象;对内笼络人心、抵制革命、挽救清朝危局、继续维持其专制统治。“新政”的内容分析:1.行政制度改革2.军事改革3.经济改革4.教育改革意义:清末新政的启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推动着改革思想和改革实践的进一步深入。进一步推动清末改革开始走向政治体制改革的阶段。,4,“新政”的内容分析:1.行政制度改革。主要是调整机构,整顿吏治。添设新的机构,譬如1901年7月,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位列六部之首,以办理今后对各国的交涉。建立专门负责经济发展的机构农工商部。在军事改革中,设立巡警部,清政府仿照西方近代兵制,将军制分为常备军、续备军、保安三种。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又设立了学部,科举制度结束。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军事改革。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后就开始进行军事改革,使用西法编练了新建陆军和自强军两支军队。操习新式枪炮。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形成的。,5,“新政”的内容分析:3.经济改革。首要举措就是在中央建立一个负责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专门机构商部,其管辖范围不仅包括工商业,还包括农业。在清政府的各部中位于第二位,仅次于外务部,反映了清政府对农工商业的重视。1906年,商部扩展为农工商部。商部成立以后,清政府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商法、商律,对经营商务做了具体的规定。这一些列改革和法令的推行,改变了中国社会长期视工商为末务的现象,促使当时出现一个举办工商业的热潮,使中国厂矿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诸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4.教育改革。包括创办新学堂、鼓励留学和改革科举制等,目标是建立近代教育制度。1905年9月发布谕旨,宣布从1906年开始,停止各科科举考试。这样,延续一千多年科举制度至此废除。科举制的废除,扫除了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道路上的重要障碍,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6,预备立宪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行政改革,包括司法改革、教育改革,其核心是官制改革;二是设立议会;三是实行地方自治。,晚清预备立宪实际上就是晚清政府政治上预备实行宪政的活动。宪政(ConstitutionalPolitics)指的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它源于古希腊文的“民主”(Democracy)一词,意为“人民的权力”。宪政最基本的要求是政府应受制于宪法以及公民权利的广泛保护。,晚清预备立宪这项政治活动有着保守性和欺骗性,这场宪政改革涉及的内容极其庞杂,触动了社会的方方面面,预备立宪的措施加剧了中央与地方、满汉之间、阶级之间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加速了它的覆灭。预备立宪的直接后果:加速了清朝的灭亡,摧生了新的政治制度。,清末的“预备立宪”虽然总终没有成功,但是他的意义仍然重大,他是中国二千年封建与专制制度的第一次向“宪制”的过渡,是中国封建与专制社会的第一次“政治改革”,也是中国封建与专制向“宪制”的第一次“和平过渡.,7,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对外改善形象,对内抵制革命;以种种借口拖延立宪,保证皇上大权(钦定宪法大纲)“皇族内阁”成立,标志着预备立宪的破产。,清政府废除军机处,建立内阁,是行政制度的进步。但清政府在这一过程中,极力保持满清贵族特权集团的权力和利益。新成立的内阁13名成员中,竟有9名满人,汉人只占4名;而且在9名满人中,皇族竟然又占7名。皇族不仅充当了国务大臣,而且居于领导和多数地位。因而这一内阁被称为“皇族内阁”。资产阶级革命派一开始就预言清廷的立宪是欺人之谈,批驳立宪派的种种言论,并揭露了清廷立宪的虚假和反动,强调只有推翻清朝政府,才能得到真正的民主立宪。清政府预备立宪的失败,使社会各阶层都产生了要求变革现状的强烈愿望,人们越来越相信革命派反清革命的宣传和主张。清政府试图通过预备立宪来消弭革命,但事实上却适得其反,反而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加快了自身灭亡的步伐。,8,一、清末“新政”(1901年1905年),1.背景: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国内出现立宪运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2目的:对外取媚洋人,对内笼络人心,挽救清朝危局,以维持其专制统治,3主要措施:,9,一、“新政”(1901年),实质:中体西用,维护专制统治,作用:,部分地吸收西方工业文明的成果;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以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民族革命,增加捐税,加重人民负担,促使人民不断反抗,革命形势日益高涨,结果:,10,二、“预备立宪”(1905-1911年),“预备立宪”目的,遏制发展的革命形势维护清政府专制统治,11,“预备立宪”内容,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成立“皇族内阁”,骗局,12,结果:清政府预备立宪的失败,使社会各阶层都产生了要求变革现状的强烈愿望,人们越来越相信革命派反清革命的宣传和主张。清政府试图通过预备立宪来消弭革命,但事实上却适得其反,反而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加快了自身灭亡的步伐。,13,讨论:通过对于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学习,对清政府在20世纪初的所作所为你有什么看法?总结:虽然这是清政府迫不得已所采取的措施,从主观上看是为了继续维护其封建统治,但在客观上却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中国向近代化迈进的重要的一步。新政主要是从经济上、军事上、文化方面推进了近代化的进程,而“预备立宪”是从政治上向近代化方向迈进。,14,P71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答案: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起到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民的觉醒。,讨论一下慈禧太后一直被认为是晚清封建顽固派的最高代表,可她为什么支持洋务运动?答案:辛酉政变后刚刚上台的慈禧太后,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要保护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拥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因此她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实质维护清统治,而得到慈禧太后的支持。,15,P74这个宣言说明了什么?解题关键:工人运动。思路引领: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答案提示:这个宣言说明,马克思主义已经传入中国,中国将会走上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按照马克思主义指明的方向,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结合课本所学知识,谈谈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哪些进步思想?各有什么影响?答案:20世纪初,自由、民主、平等和博爱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影响:这些思想对旧思想和旧道德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获得空前的解放。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从此中国历史进入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中国历史开始发生重大变化。,16,观点一: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打倒孔家店”,是反封建的需要。观点二: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不能全盘否定,泼洗澡水不应把孩子一起泼掉。对上述两种观点你怎么看?,解题关键:如何正确评价儒家传统文化。思路引领:正确处理批判和继承的关系。答案提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是儒学,它由于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它承载了很多封建思想。因此,在新文化运动中,批判儒学是必需的。但是,儒学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中有很多我们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积淀,不能全盘否定。,17,P79【学思之窗】材料略孙中山为什么主张进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这三种革命和三民主义是什么关系?解题关键: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的来源,并明确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目的。思路引领:认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知道改革社会的迫切任务,理解三民主义提出的历史背景。答案提示:孙中山已经意识到满清专制统治是中国处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源,通过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首先是为了结束满清专制统治。这三种革命与三民主义是一种因果关系,或者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为了完成三种革命,提出与之对应的三民主义。,18,P81三民主义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对中国民主革命起了什么作用?解题关键:三民主义提出的历史背景。思路引领:通过三民主义提出的目的理解三民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历史作用。,答案提示: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不同的改良方法,但都没有取得成功。19世纪末,中华民族被瓜分的危险加剧,为了实现民族振兴,摆脱民族危亡,孙中山在学习西方政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民主义理论。作用: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它指导民族资产阶级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19,P81新三民主义为什么能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与新三民主义有哪些不同?解题关键:准确把握教材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内容比较。思路引领:理解新三民主义新增加的内容。,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帝纲领,反对封建军阀统治,这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有相同之处,故此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但是,它仍然财产私有,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中明确提出的铲除私有制度有着本质不同。,20,P83你认为毛泽东思想是一个人思想还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为这个思想体系的形成做出了怎样的贡献?解题关键:正确认识个人的历史作用。思路引领:实事求是评价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答案:毫无疑问,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毛泽东本人为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形成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21,P85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解题关键:从总体上把握毛泽东的思想体系。,答案:农村包围城市,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等。,22,作用。,答案,23,作用。,答案,24,作用。,答案,25,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甲午中日战争后。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也标示着洋务运动只注意器物层面改革路数的失败,只是想单纯地摹拟“西技”“西器”来“制夷”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的近代化改革因此向更宽广更激进的方向转进。甲午战败揭示了“中体西用”观的缺陷,取而代之的是戊戌思潮。这是一种面对西学更加开放的社会思潮。国人再次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甲午战争,“蕞尔小国”日本打败了堂堂大清朝,惨痛教训之一就是日本能果决地实行“脱亚入欧”,使国势骤强。像日本人那样,更大程度地吸纳西学,不仅在“用”的层面上学习西方,还要在“体”的层面效法西方。甲午战后的几年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很重要的转折期,从这时开始,中国才比较正规地迈进到自觉理智地向外国学习的历史进程。国人对西学的领悟有了深入。表现出对近代文化精神近代人文主义和启蒙精神的觉悟,并进而引起了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第一次大融合维新思想由此产生。挽救国家的危亡必须从唤醒国人的觉悟开始,启蒙与救亡成为一代戊戌人的双重历史使命。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戊戌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6,第五节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建立民主共和的斗争,第九单元危机、变法与革命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27,一、辛亥革命的背景,1.政治: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8,29,一、辛亥革命的背景,1.政治: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30,材料: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1901年至1911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多家,资本总额1亿多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31,一、辛亥革命的背景,1.政治: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3.思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32,陈天华,邹容,章炳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暴力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33,一、辛亥革命的背景,1.政治: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3.思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1.组织准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的建立,二、辛亥革命的准备条件,34,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894,檀香山,孙中山,35,吴玉章回忆说:“无论光复会也好,华兴会也好,都缺乏明确而完备的纲领,更没有严密的组织,而且都受地方性的局限,不足以领导全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36,一、辛亥革命的背景,1.组织准备:(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的建立(2)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建立,二、辛亥革命的准备条件,37,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日本东京,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性质: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38,一、辛亥革命的背景,1.组织准备:(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的建立(2)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建立,二、辛亥革命的准备条件,2.指导思想三民主义,39,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内容:,40,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选修二80页,41,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名称,恢复中华驱除鞑虏,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统治,是前提。具有反封建的意义,客观上反映反帝和独立的要求,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心。从理论上解决夺权和建立政权的问题,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反映孙中山注意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不彻底,未根本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无法广泛动员群众,42,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内容:评价:性质:是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历史意义:表达了利益和要求,反映了愿望,是辛亥革命的理论指导局限性: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要求,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43,一、辛亥革命的背景,1.组织准备:(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的建立(2)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建立,二、辛亥革命的准备条件,2.指导思想三民主义,3.武装起义和革命形势成熟,44,一、辛亥革命的背景,1.1911.10.10,武昌起义,三、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的高潮,二、辛亥革命的准备条件,45,1911.10.10晚,爆发武昌起义,当夜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1911.10.11,在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废除宣统年号,国号为“中华民国”,46,47,一、辛亥革命的背景,1.1911.10.10,武昌起义,三、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的高潮,2.中华民国成立,二、辛亥革命的准备条件,48,时间:1912年1月1日定都:南京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国旗:五色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2.中华民国成立,49,50,一、辛亥革命的背景,1.1911.10.10,武昌起义,三、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的高潮,2.中华民国成立,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二、辛亥革命的背景,51,思考:(1)第一章的主权归属有何特点?与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的认识有何不同?(2)第二章中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哪些观念?(3)第三、四、五、六章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第三章“参议院”,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五章“国务员”,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第六章“法院”,规定:“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5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内容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C.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等自由以及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E.实行责任内阁制限制袁世凯独裁,2.评价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53,一、辛亥革命的背景,三、辛亥革命的过程,四、辛亥革命的结局,二、辛亥革命的背景,54,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原因:,主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辛亥革命的结局,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教训:,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55,一、辛亥革命的背景,三、辛亥革命的过程,四、辛亥革命的结局,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2.辛亥革命的功绩(意义),二、辛亥革命的背景,56,辛亥革命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功绩:,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浙江金华市兰溪市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面向社会招聘劳务派遣人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安全巡查注意事项
- 第18课《天下第一楼》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 2025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Unit 1 Knowing me,knowing you Listening and speaking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
- 2024年12月上海复旦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学生交流办公室公开招聘项目专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第13课《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高级营销员考试模拟题(含参考答案)
-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考试卷3
- 2025年食品粉碎切割机械项目发展计划
- 中小学领导班子包级包组包班制度
- 汽车挂靠经营合同协议书模板
- 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4年第四季度)
- 2025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数据中心运维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瑞幸对赌协议
- 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教师培训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上册1月期末考试数学检测试题(附解析)
- 征信入校园教育课件
-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书分享读书分享笔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