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 东晋南朝与江南的开发课件 岳麓版.ppt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 东晋南朝与江南的开发课件 岳麓版.ppt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 东晋南朝与江南的开发课件 岳麓版.ppt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 东晋南朝与江南的开发课件 岳麓版.ppt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 东晋南朝与江南的开发课件 岳麓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1课东晋南朝与江南的开发,导入课文两晋之际,北方草原民族大量内迁,中原汉人则纷纷举家南渡,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浪潮。这对南方地区产生了什么影响?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统治又呈现怎样的面貌?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讲读课文,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填空:一、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一)东晋的建立1、时间:(317)年2、人物:西晋皇族(司马睿(ru)3、定都城:(建康)4、史称:(东晋)(二)政权更替(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宋),史称“刘宋”。此后的160多年里,都是大将夺位,依次建立了(齐)、(梁)、(陈)三个政权。这四朝的都城都在(建康),合称“南朝”。,博闻:淝水之战十六国中期,前秦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380年,前秦大军南下,企图统一南北。出师前,皇帝苻坚骄傲地说:“我军兵力强大,如果把所有的马鞭扔进长江,足以截断水流。”但东晋上下一心,宰相谢安从容部署,指挥前线将士奋勇作战,在肥水之战中以少胜多。苻坚败退北方,统治迅速瓦解。肥水之战的胜利,为南方的开发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环境。,淝水之战,二、北方人口的南迁1、原因:(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动荡不安,南方相对稳定且地广人稀,于是,出现了北方人口不断向南方迁移的现象。(西晋)灭亡后,为躲避战乱,中原大族纷纷南迁。2、概况:至南朝宋初,南迁人口已近百万,约占当时南方人口的(16).他们主要定居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逐渐安定下来,北方人口南迁趋于低潮。,善思:两晋之际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特点?讨论后明确:原因:北方动荡不安,南方相对安定且地广人稀。特点:西晋时期,多是北方游牧民族迁入中原地区,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定居;东晋时期,由于西晋灭亡,为躲避北方战乱,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定居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三、江南的开发(一)原因:(北方人口)的迁入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耕作(技术),还有(麦)、菽等作物品种,使江南地区的农业迅速发展。(二)表现:(1)农业: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土地,粮食产量提高。(2)手工业:(冶炼)、造船、制瓷等手工业生产迅速发展。(扬州)、(荆州)是江南生产丝织品最多的地方。南朝发明(灌钢法),是冶炼技术的一大进步。(造纸)也有新的发展,纸成为书写的主要材料。(3)商业:南朝商业发展迅速,建康(江陵)等发展为长江沿岸人口稠密的大城市,(番禺(广东广州)成为海上贸易的中心。(三)意义:(江南的开发,不但加快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步伐,也大大加强了南方(民族)间的交融。)。,始建于南朝梁代的浙江通济堰遗址,南朝青瓷莲花尊,开卷有益士族与庶族(略见书上)学而时习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其都城都在(建康)温故知新在中国历史上,常常发生大规模、远距离的人口迁徙,我们常用“背井离乡”来形容移民的艰辛。联系到今天频繁的人口流动,我们可以在这种艰辛的背后,看到那些积极的方面?两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人口南迁,对于南方的开发起了重要的作用,当代,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为中国现代工业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城市人口。,集思广益:中国的许多成语都来自著名的历史事件,本课中也有“投鞭断流”这样的历史典故。通过查阅下列成语的来历,想一想,成语在历史学习中可以起到什么作用?讨论后明确:帮助记忆历史事件。如:,祖逖(t)和刘琨(闻鸡起舞)(击楫中流),课堂练习选择题1、南朝开始的标志是()A、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B、229年,孙权建业称帝C、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D、420年,刘裕建宋2、南朝四个朝代的先后顺序依次是()A、齐宋梁陈B、陈齐梁宋C、宋齐梁陈D、梁宋陈齐3、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开始于()A、秦B、西汉C、西晋D、东汉末年4、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是()A、北方社会动荡不安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