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doc_第1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doc_第2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doc_第3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doc_第4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第卷(选择题共51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1.有学者评述某项制度的实施:由姬姜二姓的亲戚各自率领武力常驻于若干要地,以这些“点”拉成几条“线”,来控制广袤的“面”,从而建立起“一个网络结构的模式”。该制度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 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统治C.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D. 有效地控制了诸侯国【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姬姜二姓的亲戚各自率领武力常驻于若干要地”,可判断出是西周时期周武王和姜尚的亲戚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题干所体现的是分封制。分封制形成了西周时期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有利周王对地方的统治,B正确。分封制在后期致使地方势力膨胀,削弱了中央的权力,AD错误。宗法制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C错误。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理解材料中的“姬姜二姓”,周天子为姬姓,功臣姜尚为姜姓,再联系材料中的“率领武力常驻于若干要地”,即可得出分封制。2.西周春秋时期狱讼中有“代坐”制度,即贵族不亲自坐狱,坐狱之时命其僚属或子弟代之。这说明西周春伙时期贵族A. 享有特权,免于诉讼 B. 享受保护,等级森严C. 集权专制,无视法律 D. 地位高级,免于处罚【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对贵族的保护,体现的是贵族的特权,即等级森严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贵族是不能免于诉讼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贵族也是得视法律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贵族是不能免于处罚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贵族只是享受保护而不能免于诉讼、免于处罚,也必须正视法律。3.公元前489年,田恒自立为齐相,掌握齐国国政。八年后,田恒杀齐简公与诸多公族,另立齐平公,后田恒的后代田和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 先秦诸侯斗争激烈B. 宗法制遭到破坏C. 周王任命各国官吏D. 礼制的不断发展【答案】B【解析】材料中主要讲述了春秋战国之际田氏代齐的史实。田氏代齐表明原有的宗法制度被破坏,原有的姜姓被田氏取代,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出的是诸侯国内部的问题;C选项周王在此时已经没有实质性的权力;D选项错误,本题反映的是礼制被破坏。4.西周,以姬姓与姜姓封国迁移的路线来看,均由河南移往更东方或南方的新领土,为周王室建立新的藩屏。分封A. 加强了君主专制的权力B. 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C. 推动了地域经济的开发D. 推动了西周政权建立【答案】C【解析】据材料“姬姓与姜姓封国均由河南移往更东方或南方的新领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分封制有利于扩大周朝疆域,推动了地域经济的开发,故C项正确;西周时期没有建立君主专制制度,故A项错误;当时也没有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故B项错误;分封诸侯国不是西周政权建立的原因条件,故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西周的政治制度的特点,注意区分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西周分封制的概念,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5.秦朝置吏律中规定:官府的主管官员,由此官府调往彼官府,只许其只身前往不准把原任官府的官吏,任用为新任官府的官吏。此规定是为A. 规范官府人员任用程序B. 减少政府官员的数量C. 强化君主对官员的控制D. 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秦朝对官府的主管官员的任职和调动的规定主要是为了预防结党营私,党同伐异,即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D项正确。题干强调该做法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与规范官府人员任用程序无关,排除A。题干没有体现减少政府官员的数量,而是强调该做法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排除B。题干强调该做法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与强化君主对官员的控制无关,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6.历史上最早设县的是楚国和秦国。春秋后期各国县数骤增,到战国时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秦汉时期推行全国,达千余县之多;春秋至秦汉时期郡县制的变迁A. 加强了君主专制 B. 拓展了中国疆域C. 实现了国家统一 D. 推动了官僚政治【答案】D【解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分裂割据混战,排除BC;材料涉及的是地方管理问题,和君主专制无关,排除A;结合所学,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故选D。7.西汉宣帝时曾颁布诏令:“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这表明汉代法律A. 人情大于法制B. 以礼入法伦理关怀C. 凸显皇权专制D. 深受豪强地主影响【答案】B【解析】材料中说明对于亲属中的卑幼首匿尊长的犯罪行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体现出儒家思想融入法律的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人情与法的比较,故A项错误;皇权专制不是材料体现主旨,故C错误;皇帝颁布是从统治角度出发,故D错误。8.唐初三省制下本无“中书门下”一职,“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才在置政事堂后设立中书门下一职。由此可知,“中书门下”的出现A. 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专制B. 奠定了唐代多相制基础C. 破坏了三省决策的机制D. 调和了中枢机构的矛盾【答案】A【解析】“日有争论,纷坛不决”说明中书门下二个部门在政令执行过程中存在着矛盾,“先於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这样做明显就调和了这两个部门之间的矛盾,便于行政运输的通畅,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是中枢机构调整,不涉及皇权,故A错误;唐朝多相制源于隋朝,故B错误;材料只是对于部门办公的调整,不是破坏,故C错误。9.西汉初,皇后名义上可以参与国家事务,并在宫中设立专门机构,有一系列官吏。到了东汉,这些机构和官吏多被裁撤,剩余官员也改由宦官担任。这种变化说明汉朝A. 道德因素影响了权力分配B. 君主权力逐渐转移至外朝C. 避免了外戚干政的可能性D. 统治者更加重视行政效率【答案】A【解析】皇后设置的官吏和机构的裁撤,说明传统宗法观念影响到了权力的分配,故A正确;B属于汉武帝时期中外朝制度;材料中只是裁撤皇后设置的官职,并不能避免外戚干政可能性,故C错误;材料中关于裁撤官员与行政效率没有直接关系,故D错误。10.明朝洪武年间,都察院下设13道监察御史,职纠内外官员。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低,威权甚重,外出巡按,号称“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历代均不能望其项背”。这一官职的设置A. 以大驭小体现古代政治特色B. 开启中国古代地方监察体制C. 是制约相权膨胀的理性措施D. 是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产物【答案】D【解析】材料中说明监察御史的职权至高无上,是皇权制度延伸的表现,故D项正确;材料中说明是御史的权限之大,不是以大驭小,故A错误;中国古代地方监察体制汉代已经出现,故B错误;御史主要是监察官员,不是制约宰相权限,故C错误。【点睛】古代监察主要是为了防止官员腐败以及地方权力的过大,其职责主要是代表皇帝,属于皇权向下的延伸,本题中关键词“威权甚重,外出巡按,号称“代天子巡狩”是题眼。11.1573年,张居正下令提高六科监察职能,以六科督促六部,以六部督促诸司以及地方,最后再由内阁直接控制六科,并实施随时考核、事事责成的稽查制度。这些措施A. 提高了六科的地位B. 确立了内阁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C. 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D. 加强了政府对官员的选拔【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意思是加强了六科的职权,而不是提高了其地位,故A排除;B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的说法与题意不符,因为题干中的史实是涉及到了对官员的监察,而不是官员的选拔,故排除D;题干中所涉及的是加强中央政府对各部门的监察和稽查,故C符合题意。12.清会典记裁:“每日钦奉上谕,由军机处承旨,其应发钞者,皆下于阁。内外陈奏事件有折奏,有题本,折奏或奉朱笔,或由军机处拟写随旨题本,或票拟钦定,或奉旨改签,下阁后,谕旨及折奏则传知各衙门钞录遵行。”这说明A. 军机大臣拥有一定决策权 B. 内阁变成军机处下属机构C. 军机处、内阁的分权制衡 D. 内阁变为传递文件的机关【答案】D【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后,内阁的实权逐渐转移到军机处,军机处上传下达,其奉旨或拟写随旨后,传到内阁,再由内阁传到各衙门,由此可见,内阁的权力被军机处架空,其变成一个承递文件的机关,故选D项;军机大臣没有决策权,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也难以看出内阁是军机处的下属机构,应排除B;C项说法正确,但仅就材料信息难以反映,应排除。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清朝内阁和军机处的职权,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由军机处承旨,其应发钞者,皆下于阁”“或由军机处拟写随旨题本,或票拟钦定,或奉旨改签,下阁后,谕旨及折奏则传知各衙门钞录遵行”的解读与分析。13.雅典的公民被称为自由民,也就是脱离了生产劳动的公民,他们不用关心生产的事,他们虽然利用这个自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在这自由的背后是更多人的不自由。雅典的民主制有着这样一个不可调和得矛盾:创造自由的人没有自由,而有自由的人不创造自由。作者意在阐明雅典A.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B. 民众思想深受束缚C. 政治生活特色鲜明D. 民主制的衰落根源【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希腊公民的自由是以奴隶的不自由为代价的,因而这种自由只是一个阶层的自由,而且是一个很小的阶层公民的自由。雅典的民主制的不可调和得矛盾是奴隶制度本身所具有的, 奴隶制度是雅典民主制度衰落的根源,故D正确;A、B、C材料无法体现。14.学者哈罗德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这样评价梭伦:“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梭伦改革时,“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主要得益于A. 实行财产等级制B. 废除债务奴隶制C. 实行陶片放逐法D. 建立四百人会议【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中“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权威的根基被摧毁”可知这应为梭伦改革期间推行的以财产等级制取代贵族对国家权力垄断的举措,故A项正确;梭伦废除债奴制,保障了平民的利益,触及了奴隶主旧贵族的利益,与题意不符,故B项排除;陶片放逐法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故C项排除;四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实际上掌握了最高统治权,与题意不符,故D项排除。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梭伦改革财产等级制15. 在伯利克里时代,五百人会议在实际上仍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并兼有政府职能,五百人会议由雅典的十个选区用抽签办法各选50名代表组成当值期间负责准备并议案和处理日常工作,每日仍用抽签办法选取一个主席主持会议。以上材料反映雅典A. 利于平民参政,推动民主政治发展B. 直接民主存在弊端C. 彻底铲除旧氏族贵族政治特权D. 扩大了民主范围,奠定民主政治基础【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五百人会议由雅典的十个选区用抽签办法各选50名代表组成每日仍用抽签办法选取一个主席主持会议”表明是轮流坐庄、轮番而治,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平民参政,推动民主政治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中讲的是“五百人会议由雅典的十个选区用抽签办法各选50名代表组成”,说明五百人会议是间接而非直接民主,故B项错误;彻底铲除旧氏族贵族政治特权材料没有涉及到,故C项错误;奠定民主政治基础的是梭伦改革,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特点16.“人是善变无常的、优柔寡断的、浅薄无知的、容易被操弄的,而政治是一种精细的艺术,需要智慧和良好判断,这不是每个公民都拥有的特质。”这批判的是( ) 妇女享有民主权利 抽签选举 解负令 轮流执政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雅典民主政治最大特点是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这种运作方式容易“容易被操弄”,从而导致权力滥用和误用。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雅典妇女不享有民主权利,排除;解负令是梭伦改革措施,有利于平民阶层利益,不符合题意,排除。17.雅典公民确是如我们所能想象的那样充分参与政治活动。每个人无论贫富,除了不能成为将军外都有机会去做任何事情。更引人注意的是,所有重要的政治决策要得到公民大会亦即参加会议的多数公民的同意。对材料评价准确的是:A. 雅典居民享有充分民主权力 B. 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一切官职C. 雅典民主体现绝对平等与公正原则 D. 考虑欠周的感情色彩可能会影响决策【答案】D【解析】据材料“所有重要的政治决策要得到公民大会亦即参加会议的多数公民的同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误用与滥用,部分公民会有考虑欠周的感情色彩,这可能会影响决策,故D选项正确;民主权力只限于雅典公民,不是居民,故A选项错误;B选项错在“一切官职”,过于绝对,故B选项错误;C选项错在“绝对平等与公正”,故C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方法有二:一是紧扣材料信息“政治决策要得到公民大会亦即参加会议的多数公民的同意”,二是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据此即可正确判断。18.晏绍祥在古典民主与共和传统一书中写道:“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由雅典全体公民组成议事会由500人组成;陪审法庭的陪审员总数达6000人,即使审理比较次要的案件,陪审员通常也在100人以上;其他官职如执政官为9人,市场监督10人,度量衡监督10人,谷物看守10人”对于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雅典城邦的公共事务都按照多数公民的意志办理B. 陪审法庭是最能够体现雅典直接民主特色的机构C. 古代雅典的职务集体制有利于公民广泛参与政治D. 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从本质上看是精英政治体制【答案】C【解析】光一个陪审法庭的陪审员总数就高达6000人等字眼可以看出材料意在强调雅典的职务集体制是有利于公民广泛参与政治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说法绝对,错在“都”,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直接民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大众政治体制而非精英政治体制,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19.十二铜表法规定:相邻田地之间,应留空地五尺,以便通行和犁地,该空地不适用时效的规定。这项条款说明古罗马A. 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 注重维护公共利益C. 公共权力至高无上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在相邻空地之间留出可供人行走的道路,这属于公共建设领域,说明了罗马法具有注重维护公共利益的方面,故B项正确。题干所述为公共建设不是私有财产,故A项错误;十二铜表法仍旧是属于奴隶制度国家的法律,公共权力并不是最高权,故C项错误;罗马法是在公民面前人人平等,故D项错误。20.梅因指出:“在古代世界中,一个社会的本地公民常常自以为是由于血统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反对外来人主张平等权利,认为这是对他们生来固有权利的一种篡夺。”与古罗马人的这种意识逐渐改变相关的是A. 习惯法的推行B. 公民法的推行C. 万民法的推行D. 陶片放逐法的推行【答案】C【解析】由材料“在古代世界中,一个社会的本地公民常常自以为是由于血统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反对外来人主张平等权利”说明是公民法的推动,故选B;A没有体现,排除;万民法的推行消除本地人的这种排外思想,不选C;D是民主监督的措施,排除。故选B。点睛:用比较法总结知识非常必要。罗马法的知识庞杂,涉及到罗马政体的演变,还涉及自然法、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等一系列知识。通过表格比较,寻出其不同点,一目了然。21.下图是意大利学者桑德罗斯奇巴尼选编的民法大全选译?物与物权中的部分内容,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 罗马帝国注意保护境内居民的私有财产 B. 罗马公共场所都有“不适用共享”性质C. “万民法上之物”主要限制外邦人使用 D. 罗马法有意谋求疆域内诸民族有序共处【答案】D【解析】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都是公有财产不是私有财产;B项错误,材料的意思是公共场所“共享”;C项错误,万民法是适用于境内的一切自由民的;D项正确,材料主要是关于公共场所的规定,目的是为了通过法律来维护统治范围内的有序。22.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古罗马法的具体规范对后世有普适性效果B. 古罗马法的法律技术适用于任何历史时期C. 古罗马法已经确立了近代社会的行为规范D. 古罗马法蕴涵的精神是近现代法律的先驱【答案】D【解析】据材料“罗马法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罗马法的深远影响,罗马法蕴涵的私有财产、人人平等、法制等精神为近现代法律的制定奠定了基础,故D选项正确;罗马法的具体规范只适合罗马时期的社会状况,对后世没有普适性效果,故A选项错误;B选项“适用于任何历史时期”显然过于绝对,故B选项错误;近代社会的行为规范应该是资产阶级的法律规范,罗马法不可能已经确立,故C选项错误。故选D。23.学界认为:罗马法包含了习惯、平民会议决议、元老院决议、国王谕令、裁判官告示、法学家的学说、法律条文。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 罗马法突出反映了贵族意志 B. 罗马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与灵活性C. 罗马法切实维护了平民利益 D. 罗马法具有良好的传承性与发展性【答案】D【解析】材料无法体现“贵族意志”“平民利益”,排除AC;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内容的主要来源,无法体现罗马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与灵活性,排除B;从材料看出,罗马法来源广泛,包括以前的习惯等,并且有以后补充的条文,说明罗马法具有良好的传承性与发展性,故D正确。24.罗马共和国时期,只有对“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予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付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由此可以说明罗马法A. 缺乏严格统一的刑罚标准B. 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C. 具有广泛适用性和实用性D. 遵循主观意愿至上的原则【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罗马法对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处罚力度是不同的,即材料说明了罗马法是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是反映要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而非反映缺乏严格统一的刑罚标准,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适用性和实用性方面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了要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的犯罪,是客观意愿至上而非主观意愿至上,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25.光荣革命后,英国两党领袖在联合政府中争执不休。1694年,威廉三世罢免了一批托利党大臣,建立了辉格党占优势的政府,其中由最受威廉三世宠爱的几个辉格党大臣组成内阁。这一史实说明当时英国A. 君主立宪制已名存实亡B. 国王的行政权没有受到约束C. 内阁是国王的秘书机构D. 议会对王权仅起到有限制约【答案】D【解析】自1689年的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就确立了相对稳定的君主立宪制政体,故A项错误;根据权利法案对王权从财政、军事、司法等方面的限制与制约可知,国王的行政权是受到较大制约的,故B项错误;这一时期,严格意义上的内阁还并未完全形成,且内阁并不是国王的秘书机构,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英王威廉三世可以不经议会批准而直接任免阁员,这就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议会对王权的制约还很有限,故D项正确。26.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其德意志远亲乔治一世入主英国,他不懂英语,不愿出席内阁会议而让大臣们去料理国事,大臣遇事商议出对策后交国王确认。这表明此时的英国A. 国王的行政权已丧失B. 为责任内阁制形成提供了契机C. 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D. 君主立宪制极易导致大臣擅权【答案】B【解析】乔治一世“不愿出席内阁会议而让大臣们去料理国事”,导致国王对行政事务干预较少,且内阁需要一个会议主持者,从而为内阁真正掌握行政权以及内阁首相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即为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提供了契机。故答案为B项。根据材料中的“大臣遇事商议出对策后交国王确认”,说明国王的行政权并未丧失,排除A项;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是在多数党领袖主持内阁会议作为制度确立以后,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27.19世纪6080年代,英国议会不断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并改革选举投票法,使选民能够自愿表达自己的意志,并确立按照人口的多少分配议会席位的原则。这些举措本质上说明英国A. 民主政治制度得到了完善B. 工业资产阶级取得统治权C. 议会选举的限制不断降低D. 普遍选举的原则得以确立【答案】A【解析】题干说到英国议会选举的规则逐渐有利于普通选民自愿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扩大选举面,这本质上属于民主制度发展的表现,故选A;B应该发生在19世纪30年代,故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所以排除B;C不属于本质,而且只是题干的部分内容,故排除;D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28. 一位同学用下列示意图表示美国1787年宪法有关三权分立的原则,图中缺失的一项是( )A. 总统(行政) B. 总统(外交)C. 首相(军事) D. 内阁(行政)【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及图片信息,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图片,可知,美国实行的是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分享行政、立法、司法权。观察图片,直接判断出,图中缺失的一项,即总统(行政)。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考点:美国三权分立原则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2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宪法条文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确保美国国家机构的权威和职能的行使B. 确保美国国会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核心地位C. 美国的民主具有虚伪性D. 保证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机制的有效运转【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联邦与州的关系,宪法规定突出了联邦的地位和权力。这种规定是为了确保美国国家机构的权威和职能的行使。故答案为A项。材料所述不是国会与其他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排除BD项;C项材料不能得出,排除。30.18世纪80年代,美国联邦派和反联邦派之间的妥协,帮助美国走出了濒临分裂和崩溃的困境;1803年,共和党人与联邦党人之间的妥协,化解了宪政危机,确立了美国司法制度中最具经典意义的司法审查原则。这说明美国宪政史上A. 妥协促进了共和政体的确立B. 妥协是化解冲突的有效途径C. 分权制衡原则是妥协的产物D. 党派之争催生司法审查制度【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联邦派和反联邦派之间的妥协,帮助美国走出了濒临分裂和崩溃的困境”和“共和党人与联邦党人之间的妥协,化解了宪政危机”,说明在美国宪政史上妥协是化解冲突的有效途径。故答案为B项。联邦派和反联邦派之间的分歧在于联邦制和邦联制,不在于共和政体,妥协的结果是美国确立联邦制,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不同政治派别在分权制衡原则上存在分歧,因此也就不存在妥协,排除C项;从材料信息来看,党派之争对确立司法审查原则产生影响,而不是对司法审查制度本身的确立产生影响,排除D项。31.1870年,法国君主派欲发动政变支持亨利为国王,但亨利声称将会采用1789年革命前的百合花国旗,拒绝使用革命后的三色国旗,这一行为不仅遭到共和派的反对,大多数君主派也转而反对亨利。这表明当时法国君主派A. 试图恢复封建君主专制B. 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C. 反对建立资产阶级政府D. 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君主派也转而反对亨利意在强调法国君主派反对回复封建君主专制,这其实是在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意在强调法国君主派反对恢复封建君主专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君主派也是主建立资产阶级政府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出法国君主派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3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增加了总统解散众议院必须获得参议院同意的规定,而议会对总统的不信任权却没有类似的明确限制。这些含糊不清的规定从侧面反映了A. 行政权不能制约立法权B. 法国民主政治的虚伪性C. 共和制是政治妥协的产物D. 总统与议会斗争的失败【答案】C【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总统与议会的矛盾斗争复杂曲折,在宪法中表述含糊不清,都说明当时法国宪法是各种政治势力妥协斗争的产物,故C选项正确;材料反映总统可以解散众议院,故不能说明行政权不能制约立法权,故A选项错误;各种政治势力妥协斗争不能说明法国民主政治的虚伪性,故B选项错误;仅仅据材料的有限信息也不能说明总统与议会斗争的失败,故D选项错误。故选C。33.1890年,普鲁士政府的全部候补官员中有404%是贵族,1900年为44.6%,到1914年时,这一比例达到了55.5%,这反映出近代德国A. 专制统治强化B. 政治民主化滞后C. 军国主义盛行D. 没有代议制特征【答案】B【解析】普鲁士政府的全部候补官员中贵族所占比例高,反映政治民主化程度不高,不能体现专制统治强化,A错误,B正确;C与材料无关;普鲁士政治民主化程度不高,但也建立了代议制,D错误。【名师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标志着德国建立了代议制,本题易错选A,注意专制指的是权力高度集中,政治完全取决于君主意志的独断独行,材料无法体现专制。3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代表而组成,主席由宰相担任,设58席,普鲁士占17席、巴伐利亚占6席、萨克森占4席、符腾堡占4席,只需14票便可否决议案。这表明该宪法A. 赋予帝国邦联主义色彩B. 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C. 保留传统军国主义色彩D. 植根于德国长期分裂的历史【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普鲁士、巴伐利亚等邦国各有不同的席位,这是由德国长期分裂的历史这个现实国情所决定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赋予帝国联邦主义色彩而非邦联主义色彩,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浓厚的联邦主义色彩而非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军国主义色彩,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名师点睛】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同学们还要具备一定的材料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逐个排除法,一个一个的仔细分析。第卷(非选择题共49分)二、非选择题( 第35题12分,第36题15分,第37题22分,共49分)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历史学家许倬云在论述明代时,突出了它的“专制皇权”特性,作者首先肯定了朱元璋的历史功绩;但随后,作者又对朱明王朝进行了毫不客气的批评:“明代虽然自居为汉、唐帝国的复兴,却没有汉、唐那样天下帝国的气度明代固然恢复了中国人自己的统治,却丧失了天下国家的包容和气度,也没有消除征服王朝留下的专制统治。”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12分)(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答案】观点一:明代的“专制皇权”特性突出。论述:明代废除了历代以来的宰相制度,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皇帝集决策权与行政权于一身,君主专制大大增强。后又设立内阁帮皇帝处理政务,但无法定权力,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中后期皇帝经常不上朝理政,纵容宦官专权。另外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不经正常司法程序,侦缉办案。君臣共治传统破坏无遗,明朝政治日益黑暗。观点二:明代没有汉唐那般气度,更加保守内敛。论述:明代开国后,无视宋元以来商业贸易的蓬勃发展趋势,对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外实行“海禁”,只有朝贡贸易相对繁荣,但不久后也缩减规模。军事上重修万里长城,采取防御战;文化上以八股取士,程朱理学日益僵化。【解析】【详解】本题属于开放题型,首先,依据材料从“突出了它的专制皇权特性”提取明代的“专制皇权”特性突出观点;或者依据材料“明代虽然自居为汉、唐帝国的复兴,却没有汉、唐那样天下帝国的气度”从“明代没有汉唐那般气度,更加保守内敛”提取论点。其次,根据观点选取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前者从明朝加强君主专制集权措施回答。后者从明朝经济政策、贸易政策、军事措施以及思想文化角度等视角分析论证,论证时要注意观点明确,论据准确、引用合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初,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九章律和其它一系列法律,统称“汉律”。汉律的形式,主要有律、令、科、比四种。律为律条,令为诏令,科为法律适用,比为案例类推。汉律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儒家经义成为其法理的基础。近代严复曾说:“三代以还,汉律最具。吾国之有汉律,犹欧洲之有罗马律也。”到明清时期,中华法系已走到尽头。晚清,在西方列强入侵的冲击下,统治者对法律做了一些调整,但是,最终也未能走上立法民主化、司法独立化的道路。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第二版)材料二:在中华法系中,与商业有关的民事法律关系得不到充分发展,重视公权益即国家利益,被看做是天经地义的,私权益即庶民个人利益,却得不到应有重视。而罗马法是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十分完善的法律制度,其中有关财产所有权和契约的各项规定,都是由调整商品经济关系的经典性规范构成。尤其罗马法利用有利的客观地理环境,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和法律制度,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法系之一。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律和罗马法的不同之处。(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系在近代时期的不同影响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不同:汉律罗马法“汉承秦制”,由秦律发展而来。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法律制度;由习惯法到成文法。重刑法、轻民法;强调皇权至上,重视加强君主统治。重视民法,重视个人权利和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儒家经义成为法理基础(封建礼教与法律结合,礼刑一体)。以自然法(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为核心理论相对封闭和保守。适用于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具有开放性。加强了君主统治权力;对后世有一定影响。稳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成为近代法制的渊源。(2)影响原因中华法系明清以后逐渐衰落,未能走上近代化道路,对近代立法影响甚微。中华法系是自然经济的产物;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以封建纲常礼教为指导思想;近代时期受到西方法律观念的冲击。罗马法系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司法以及世界各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罗马法系深受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在罗马帝国的扩张中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和法律制度,逐步完善;自由、平等、公正的自然法观念具有穿越时空的价值;适应了近代欧美资产阶级的需要。【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不同”结合材料从法律来源、法律内容、法律基础以及营销等方面比较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影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结局和立法影响等角度进行概括。第二小问“原因”结合中国和罗马时期历史从政治、经济、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