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河的作文资料范文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由于黄河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迅速沉积主流在漫流区游荡人们开始筑堤防洪行洪河道不断淤积抬高成为高出两岸的“地上河”在一定条件下就决溢泛滥改走新道黄河下游河道迁徙变化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根据有文字记载黄河曾经多次改道河道变迁的范围西起郑州附近北抵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1700多年间黄河的迁徙大都在现行河道以北地区侵袭海河水系流入渤海自1128年至1855年的700多年间黄河改道摆动都在现行河道以南地区侵袭淮河水系流入黄海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东坝头决口后才改走现行河道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由于黄河下游河道不断变迁改道以及海侵、海退的变动影响黄河下游地区的河道长度及流域面积也在不断变化这是黄河不同于其他河流的突出特点之一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土质疏松易于垦殖适于原始农牧业的发展黄土的特性利于先民们挖洞聚居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育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早在11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黄河流域生活还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内生息繁衍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遗址遍布大河上下这些古文化遗迹不仅数量多、类型全而且是由远至近延续发展的系统地展现了中国远古文明的发展过程 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大约在4000多年前流域内形成了一些血缘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黄帝两大部族最强大后来黄帝取得盟主地位并融合其他部族形成“华夏族”后人把黄帝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黄帝出生地河南省新郑市有黄帝宫在陕西省黄陵县有黄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宗”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在黄河流域和近邻地区的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殷都(当时属黄河流域)遗存的大量甲骨文开创了中国文字记载的先河西安(含咸阳)自西周、秦、汉至隋、唐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历史长达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东周迁都洛阳以后东汉、魏、隋、唐、后梁、后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阳建都历时也有900多年被誉为“九朝古都”位于黄河南岸的开封古称汴梁春秋时代魏惠王迁都大梁北宋又在此建都先后历时约200多年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全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发展最早的地区公元前2000年左右流域内已出现青铜器到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开始出现铁器冶炼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洛阳出土的经过系列处理的铁锛、铁斧表明中国开发铸铁柔化技术的时间要比欧洲各国早2000多年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等大量文学经典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也都产生在这里北宋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但是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黄河流域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仍处于重要地位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十分珍贵的遗产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治理黄河兴修水利历史悠久中国最早的灌溉工程首推黄河流域的滮池(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诗经中有“滮池北流浸彼稻田”的记载 到了战国初期黄河流域开始出现大型引水灌溉工程公元前422年西门豹为邺令在当时黄河的支流漳河上修筑了引漳十二渠灌溉农田公元前246年秦在陕西省兴建了郑国渠引泾河水灌溉4万多顷(合今280万亩)“泽卤之地”“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为秦统一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汉朝对农田水水利更为重视修建六辅渠和白渠扩大了郑国渠的灌溉面积同时在渭河上修建了成国渠、灵轵渠等关中地区成为全国开发最早的经济区 为了巩固边陲从秦、汉开始实行屯垦戍边政策在湟水流域及沿黄河的宁蒙河套平原等地开渠灌田使大片荒漠变为绿州赢得了“塞上江南”的赞誉 为了保证长安、洛阳、开封等京都的供应黄河中下游的水运开发历史也很悠久 大禹治水的功绩也包括治理黄河大河上下几乎到处都有大禹的“神工”春秋战国以后治河的文献记载逐渐增多留存下来大量珍贵的史料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下游已普遍修筑堤防公元前651年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提出“无曲防”的禁令解决诸侯国之间修筑堤防的纠纷在此后漫长的历史时期伴随着黄河频繁的决溢改道防御黄河水患成为历代王朝的大事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不断堵口、修防西汉时期已专设有“河堤使者”、“河堤谒者”等官职沿河郡县长官都有防守河堤职责专职防守河堤人员约数千人“濒河十郡治堤岁费且万万”河防工程已达到相当的规模据汉书沟洫志记载淇水口(今滑县西南)上下黄河已成“地上河”堤身“高四五丈”(约合911米)堤防也很高史记河渠书中记载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令“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并亲率臣僚到现场参加堵口说明黄河堵口已经是相当浩大的工程史书记载最早的一次大规模治河工程是公元69年“王景治河”“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遂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里”“永平十三年夏四月汴渠成诏曰:今既筑堤、理渠、绝水、立门河、汴分流复其旧迹”“景虽节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扼制了黄河南侵恢复了汴渠的漕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北宋建都开封当时黄河水患严重宋王朝对治河很重视设置了权限较大的都水监专管治河沿河地方官员都重视河事并在各州设河堤判官专管河事朝廷重臣多参与治河方略的争议这个时期治河问题引起很多人的探讨加深了对黄河河情、水情的认识河工技术有很大进步特别是王安石主持开展机械浚河、引黄、引汴发展淤灌等在治黄技术上有不少创新 明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黄河决溢灾害加重朝廷更为重视治河治河机构逐渐完备明代治河以工部为主管总理河道直接负责以后总理河道又加上提督军务职衔可以直接指挥军队沿河各省巡抚以下地方官吏也都负有治河职责逐步加强了下游河务的统一管理清代河道总督权限更大直接受命于朝廷明末清初治河事业有很大发展堤防修守及管理维护技术都有长足进步涌现了以潘季驯、靳辅为代表的一批卓有成效的治河专家清朝末年及民国期间战乱不断国政衰败治河也陷于停滞状态近代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路洒水养护方案范本
- 新餐厅木工施工方案
-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高雅艺术走进学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信息系统项目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组合钢模板衬砌施工方案
-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药物合成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镀锌桥架施工方案
-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基础化学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九江理工职业学院《智能移动设备应用软件开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汝州职业技术学院《中西医结合外科学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湛江】2025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第一批招聘工作人员30人(第1号)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组织机构设置,部门及岗位职责
- 闭合导线计算表(带公式)
- 中国移动网络运行维护规程(2014版)
- 欧洲法国意大利签证行程单
- (西北)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支吊架设计手册
- 高老鼠和矮老鼠PPT
- 套丝机简介ppt课件
- 商业票据与核算
- 副词讲义 Adverbs
- 铝合金门窗、百叶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