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周测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 北魏迁都后,在都城洛阳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主要居住有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和朝贡使节、入朝的周边民族首领以及大多以朝贡使节名义进入洛阳的胡商贩客,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此举旨在()A. 促进洛阳经济的恢复发展B. 彰显民族政策的开明C. 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D. 缓和南北政权的矛盾【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设置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的“四夷馆”和“四夷里”,结合所学可知,孝文帝迁都洛阳是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因此材料中的政策是为了彰显北魏政权统治中原地区的华夏正统地位,故C项正确。 ABD三项不是该政策的主要目的,应排除。 故选:C。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需要掌握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其目的。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本题考查对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及其目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 北魏孝文帝初年,因“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有李安世上疏倡均田之议。使贫微得洫,贪欲可抑。”这一政策的实行在当时A. 解决了北魏的社会矛盾B. 有利于北方小农经济的重建C. 实现了政治制度的创新D. 缩小了贵族和庶民的经济差距【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均田制,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解答】A 从材料“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有李安世上疏倡均田之议”可以看出这是实行的均田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均田制并非完全解决了北魏的社会矛盾,因此A项说法绝对化。B 均田制下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恢复生产,因此有利于北方小农经济的重建,故B项正确。C 均田制并非政治制度,是土地制度,故C项错误。D 从材料无法看出,也不是均田制的作用,故D项错误。故选B。3. 下列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促进了民族融合B. 北魏宗主督护制促使社会矛盾激化C. 北魏接受中原先进文化推动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D.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吸收汉族先进文化【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点,考查知识迁移,灵活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明确题干“不正确”要求,避免答非所问。结合所学判断选项: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促进了民族融合;北魏宗主督护制的实施,促使社会矛盾激化;北魏接受中原先进文化,推动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ABC说法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均排除;吸收汉族先进文化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之一,但不是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和维护北魏统治,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4. 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牛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实质上是A. 封建化的过程B. 工业化的过程C. 农业化的过程D. 汉化的过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认识,旨在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民族融合是历史上的一个进步现象,它指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等。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学会了汉族先进的农耕生产方式,开始了定居生活。民族融合若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则是农业化的过程,C符合题意,正确;A属于社会发展角度,排除;B项明显错误,此时还没有开启工业化;D不属于经济发展角度,排除。故选C。5. 商鞅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他主张“法者所以爱民”“以刑去刑”“至德复立”。这表明商鞅在思想上( )A. 坚持“礼法”并重B. 强调“轻罪重罚”C. 认为圣君行仁义于天下D. 与儒家思想相通相容【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商鞅的法家思想,旨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材料中商鞅主张“至德复立”,重视“德”而非“礼”,故A错误;材料中商鞅主张法德并用,与刑罚的程度“轻罪重罚”无关,故B错误;材料中商鞅主张法德并用,而不仅仅是实行仁义、以德治国,故C错误;材料中商鞅主张法德并用,与儒家思想主张德治具有相通之处,故D正确。故选D。6. 战国时期的军功爵制度、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两者起到的共同作用是()A. 推动文化的普及B.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C. 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D. 促进统一国家的出现【答案】C【解析】A项符合科举制,但不符合军功授爵制度,排除。 B项符合军功授爵制度,但与科举制无关,排除。 C军功授爵制度改变了世袭制,以奖励军功为升官加爵的筹码,大大提升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科举制的实施,使广大庶族地主上升为社会统治阶层,可见二者的共性在于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C项正确。D项与两种制度无直接关系,排除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旨在考查考生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选官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的来源、提高官员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历朝所沿用,影响深远。7. 秦国商鞅变法规定:“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这实质上()A. 从法律上确立土地私有制B. 禁止自由买卖土地C. 承认了井田制的合法性D. 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答案】A【解析】从材料内容可知,商鞅是通过变法承认了土地的买卖,即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商鞅变法是指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郡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商鞅变法的举措: 1、经济方面的主要措施有: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2、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措施有: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废除“世卿世禄制”; 严格户籍管理制度,制定连坐法; 普遍推行县制; 制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 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可概括为“农战”和“法治”8. 史记商君列传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一措施()A. 废止了贵族等级爵制B. 摧毁了宗法分封的制度C. 健全了官吏选拔制度D. 推动了政治制度的转型【答案】D【解析】根据“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即可说明是军功授爵制,其反映了与传统相不同的人事制度,实质上体现了人人平等的观念有利于推动政治制度的转型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措施及内容的识记,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增加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的统治9. 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A. 阶级立场的不同B. 政治主张的分歧C. 社会性质的差异D. 经济结构的变化【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和黄宗羲经济思想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和黄宗羲都是处在封建社会,是地主阶级中的代表,立场一样,故AC两项不正确;B不符合题意要求,材料讲的是经济主张,不是政治主张;商鞅处于封建社会建立之初,小农经济正在确立,而黄宗羲处于明末清初商品经济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形成的时期,故D正确。故选D。10. 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出现大量“弑君”、“出君”的事件,而到了战国时期此现象己较为罕见。这一变化反映战国时期()A. 郡县制度的广泛确立B. 中央集权有了较大发展C. 礼乐制度的重建D. 社会矛盾逐渐缓和【答案】B【解析】A郡县制度的广泛确立与题旨无关,排除; B“弑君”“出君”现象的减少的趋势,以下犯上的事件的减少,说明战国时期中央集权的发展,故B项正确; C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礼乐制度的重建一说错误,排除C项;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矛盾尖锐,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的改革考查学生根据题意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知识分析解答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隐藏在这一过程中并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导致思想文化的繁荣11. 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制萌芽的措施是()A. 废井田,开阡陌B. 奖励军功C. 废除“世卿世禄制”D. 建立县制【答案】D【解析】县制是中央直接委派官吏治理地方的行政制度,故D项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制萌芽,故D正确; A项是经济方面的措施,排除; B项是军事方面的措施,排除; C项是官制,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商鞅所采取的改革措施,目的是富国强兵,客观上破除了奴隶制度及巩固和发展封建制度,从本质上说这是一场地主阶级的政治革命。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是我国进入封建社会的重要标志。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开阡陌,法律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废除分封制,实行县制,从而废除了世袭的特权。商鞅变法在推动秦国的富强、最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涉及到商鞅变法的措施、影响等都需要掌握。12. 春秋战国时期有利于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因素主要包括春秋战国争霸兼并战争泰国商鞅变法法家理论的形成和运用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融合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都有利于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D项正确;ABC不全面,排除。故选D。13. 顾炎武曾说:“及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A. 时代变迁冲击社会观念B. 重农抑商壮大小农经济C. 严刑峻法加剧礼崩乐坏D. 宗族破坏影响社会和谐【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影响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根据材料中的关键句“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把握材料主旨。【解答】A.材料反映个体小家庭(一夫一妻)的出现,使“敬宗法祖”的宗法观念受到冲击,故A正确。B.材料未明确涉及小农经济,也未涉及重农抑商,故B错误。C.严刑峻法在材料中未体现,故C错误。D.材料中只体现了宗族观念的破坏,并未体现社会和谐,故D错误。故选A。14. 商鞅变法时,大幅度提高酒、肉的税率,实行盐铁专卖,管制粮食贸易。这种做法的目的是()A.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C. 推动农业生产发展D. 重视官商抑制私商【答案】B【解析】“大幅度提高酒、肉的税率,实行盐铁专卖,管制粮食贸易”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B正确;重农抑商、农业生产、重视官商抑制私商材料未体现,故ACD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较为彻底的封建化变法改革运动,顺应了封建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大大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的发展。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商鞅变法,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的制度,创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壮大了国力,实现了富国强兵。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5. 有学者指出,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变革围绕“国君通过对官员的任免和监督以加强权力的统一和集中”“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来加强中央集权”“国君掌握兵权和军权以保障国君的权力和地位”等方面进行。这说明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A. 使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全国建立起来B. 以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体制C. 为建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了多方准备D. 导致贵族分封体制开始走向崩溃【答案】C【解析】A当时全国没有统一君主专制集权制度不可能建立起来。 B强烈强调的是君主权力的加强,不是强调用官僚制来取代贵族制。 C各个国家纷纷在自己的范围之内,实现了君主集权,为后来建立全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做了准备。 D贵族分封体制,在春秋时期就开始走向崩溃。 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要求学生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还要搞清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16. 战国时魏国最早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不再以“亲、故”而以“功劳”作为赏赐的标准,此后各国相继效仿并不断推陈出新。由此产生的影响是()A. 贵族竞相追逐利禄B. 世卿世禄制度日益瓦解C. 官僚政治得以确立D. 分封制得到进一步发展【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食有劳而禄有功,不再以亲、故而以功劳作为赏赐的标准”可以看出以功劳作为赏赐的标准促进世卿世禄制度日益瓦解,故B项正确。 材料信息对贵族利益的冲击,没有体现贵族竞相追逐利禄,故A项错误。 官僚政治得以确立是在秦朝,故C项错误。 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故D项错误。 故选:B。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需要掌握春秋战国时期改革的内容和影响。解题的关键信息是“食有劳而禄有功,不再以亲、故而以功劳作为赏赐的标准”。本题考查对春秋战国时期改革的内容和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7. 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出逃到一家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他,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商鞅只得逃往魏国避难。这个故事主要说明()A. 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B. 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C. 守旧贵族反攻倒算D. 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答案】A【解析】题干信息表明客栈主人严格贯彻遵守商鞅之法,这实际上说明商鞅之法已经深入人心,故A项正确;BC项与故事的主题信息不符,排除;D项明显错误,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故排除。故选:A。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作用,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较为彻底的封建化变法改革运动,顺应了封建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大大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的发展。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商鞅变法的作用,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的制度,创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壮大了国力,实现了富国强兵。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8. 雅典执政官最初有王者执政官、军事执政官和名年官,终身任职。公元前683年改为一年一任,且增加了6名司法执政官,人数增至九人,但拥有选举权和当选为执政官的都是贵族。这些变化()A. 确保了贵族各项特权B. 推动了雅典民主化进程C. 保证了公民政治权利D. 提高了政府决策的效率【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雅典城邦制度中执政官最初由终身任职的王者执政官、军事执政官和名年官组成,到公元前683年增加了6名司法执政官,且全部执政官一年一任,同时规定拥有选举权和当选为执政官的均为贵族。可见这些变化反映雅典的城邦政治制度尽管仍有其局限性,但也推动了雅典民主化的进程,故B项正确。AD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及“变化”的题意,应排除。材料反映享受上述政治权利的范围为贵族阶层,故C项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需要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的作用。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本题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考查对雅典民主政治的作用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19. 公元前431年,伯利克里宣称:“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伯利克里为了消除这种“障碍”采取的措施是()A. 给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B. 逐步废除财产等级制C. 以抽签方式组成“五百人会议”D. 对野心家实施“陶片放逐法”【答案】A【解析】A根据“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可知要给贫困公民参政创造条件,正确。 B逐步废除财产等级制是伯利克里的设想,没有实现,排除。 C以抽签方式组成“五百人会议”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排除。 D“陶片放逐法”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排除。 故选:A。本题考查古希腊民主的进程。高考一般从以下角度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雅典民主政治的机构、特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雅典民主政治与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比较。伯利克里改革措施: (1)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 (2)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进一步扩大;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3)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20. 梭伦改革时“按每年收入多少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这是因为A. 工商业奴隶主获得了政治权力B. 下层平民获得部分政治权力C. 以财产资格代替部落血缘资格D. 因债务沦为奴隶的人重获自由【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按每年收入多少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可以看出梭伦改革以财产不平等代替了原来出身不平等,因而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故C项正确;ABD项都是梭伦改革的内容,但是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故选C。21. 近年来,一些历史学家在讨论雅典政治文明时出现了截然相反的观点:有些学者否认雅典存在民主政治,理由是雅典社会的政治权利只属于公民集团,而这些人只占居民的少数,妇女、外邦定居者、奴隶都对政治事务没有发言权。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应该把民主国家定义为全体公民都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因此,雅典毫无疑问是最民主的国家。这两种观点都()A. 忽视了雅典民主的时代性B. 有助于还原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真相C. 历史真相不明,难于评价D. 掩盖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阶级实质【答案】A【解析】解读题干,对雅典的政治文明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这是观点认识上的偏差。共同的错误在于都是站在当代的角度、按照当代人对民主政治的理解出发去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忽视了雅典民主的时代性,即过分美化和过分贬低。材料中的前一种观点承认了有点民主的阶级性,排除D;B、C叙述错误。 故选:A。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由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准确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特点、实质、评价等考点。22. 雅典人组织上演悲剧时,要求全体公民不论阶层、职业都要参与进来。戏剧节期间,城里的一切事务都要停止,甚至妇女、奴隶、囚犯都可以出来看戏。为了能让穷人也看得上戏,自公元前五世纪末,雅典开始给看戏的穷人发放看戏津贴。这些做法旨在A. 提升妇女的社会地位B. 促进人文思想的传播C. 实现全体居民的平等D. 增强雅典城邦凝聚力【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雅典社会妇女地位并未提升,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未涉及人文思想的信息,排除B项;雅典社会还是存在严重的等级制度,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信息反映了雅典社会通过观看戏剧等形式,鼓励公民积极参与,进而提升雅典城邦的凝聚力。故选D。23. 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为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梭伦改革将雅典引上了民主轨道克利斯提尼改革后雅典最终确立了民主政体克利斯提尼确立了“陶片放逐法”,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武器伯利克里时期是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民主,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再认再现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奠定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起雅典的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另外,克里斯提尼时期实行的“陶片放逐法”,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表述皆正确,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24. 从梭伦到伯利克里,雅典民主政治逐渐走向顶峰。下列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说法正确的是()A. 从保护贵族利益到保护全体希腊雅典城邦居民的利益B. 梭伦改革以地域政治代替血缘政治,标志着雅典国家的形成C. 克利斯提尼改革使所有公民都可以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D. 伯利克里时期,十将军委员会是国家最高的权力机构【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确立与完善知识点,考查知识迁移,灵活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全体希腊雅典城邦居民”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主体范围不符,排除A项;克利斯提尼改革以地域政治代替血缘政治,排除B项;古代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排除D项;C项符合提及的是克利斯提尼改革,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确立史实,正确。故选C。25. 古希腊的“陪审法庭”原意是“作为法庭的公民大会”,五百人的公民议事会在一起作司法裁决,没有职业法官,公民直接参与司法审判。由此可知,“陪审法庭”A. 有利于促进审判过程的公平公正B. 培养了民众的权利意识法律意识C. 审判的依据是习惯法和各类习俗D. 直接影响了现代西方的陪审制度【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古希腊民主制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概念的理解。【解答】A 本题主要说的是公民直接参与司法审判,重在参与的人而非最终的审判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B 公民参与司法审判,直接对公民产生的影响是培养其权利意识法律意识,故B正确。C 题干中没涉及审判的依据,故C不正确。D 题意中的由此可知,是从前边的叙述得知,里面没有涉及对现在的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果仔细推敲,我们发现,“梭伦式的平等”和“商鞅式的平等”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春秋战国与希腊时代的相似,更多地是表现在形式上,两种文化的内在精神其实背道而驰。 张宏杰被误读的春秋战国春秋战国史与希腊史对比阅读笔记 材料二古希腊罗马的改革与战国变法都属于一种国家建立早期出现的社会转型现象,是在氏族血缘组织解体或宗法血亲制度崩溃的前提下,由于社会阶级和权力结构需要重新组合而进行的重要改革运动。由于两者社会结构和各方面基础条件的不同,尤其是改革的主导力量有别,而使两者在运作过程中表现出对“人”及其生存的基本权利诸核心问题存在着本质性差异。 杨师群战国变法与古希腊罗马社会改革之比较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哪些属于“梭伦式的平等”和“商鞅式的平等”?并分别指出其实质。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与希腊时代“两种文化的内在精神其实背道而驰”的原因。【答案】(1)梭伦:解负令(保证一切公民自由);财产等级制度(财产面前人人平等)。实质:梭伦的改革是从个人主义出发,是个人本位的。商鞅:严刑重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奖励军功,获取爵位的机会人人平等。实质:商鞅的改革是从集体主义出发,是国家本位的。(2)中西方当时的社会权力结构不同;改革的主导力量不同;经济结构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解析】(1)本题考查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内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第一小问措施,理解材料中“梭伦式的平等”和“商鞅式的平等”的含义并结合两大改革的具体的措施回答即可,如梭伦改革中的解负令和财产等机制,商行变法中的严刑峻法和奖励军功等;第二小问实质,要结合古代希腊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和政治类型来分析,前者是从个人主义和民主的角度出发,是真正意义的平等,后者是从集体主义和专制的角度出发,是形式上的平等。(2)本题考查春秋战国与希腊时代“两种文化的内在精神其实背道而驰”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解读历史论点的能力。回答时要充分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和古代希腊的时代特征来回答,可从社会权力结构、改革的主导力量、经济结构和历史文化传统方面来概括。27. 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继秦国商鞅变法之后,毗邻的赵国又发生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当时实力稍逊的赵国夹在齐、秦两个大国之间,变法之后的秦国对东方正虎视眈眈;北方的楼烦、林胡和东胡等游牧部落也是赵国的重大威胁。面对这种不利的战略态势,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下达“胡服令”,将传统的大袖长袍改为胡人的小袖短褂,腰系皮带,下身长裤皮靴;同时模仿“三胡”骑兵的装备和训练方法,组建骑兵部队,取代春秋以来惯用的车兵和步兵。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商鞅变法类似于“对内改革”,而“胡服骑射”则类似于“对外开放”。因此“胡服骑射”不单是服饰文化和军事改革,它更使人们的心理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打击了“先王之道不可变”的保守思想,缩短了胡人和华夏族二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了二者之间的文化交流,为以后的民族大融合和国家大统一奠定了心理基础。 摘编自杨波商鞅变法和“胡服骑射”的现代启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意义,并指出相对于商鞅变法,赵武灵王改革的有何不足之处。【答案】(1)战国时期诸侯国战争频繁,各国纷纷进行变法;赵国面临齐国、秦国和少数民族威胁,需变法强国;赵国北邻三胡,便于学习少数民族。(2)意义:增强了军事实力,使赵国成为诸侯中的强国;促使了服饰文化的变革;冲击了传统保守观念,起到了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打破了华夷观念,有利于民族融合、国家统一。不足:商鞅变法经济上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政治上打击贵族政治,建立官僚政治(是一场全面的地主阶级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赵武灵王改革局限于军事方面,其服饰改革也是为军事服务。【解析】(1)本题考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历史背景,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材料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逊的赵国夹在齐、秦两个大国之间,变法之后的秦国对东方正虎视眈眈;北方的楼烦、林胡和东胡等游牧部落也是赵国的重大威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历史背景是:战国时期诸侯国战争频繁,各国纷纷进行变法;赵国面临齐国、秦国和少数民族威胁,需变法强国;赵国北邻三胡,便于学习少数民族。(2)本题主要考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意义及相对于商鞅变法、赵武灵王改革的不足之处,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材料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不单是服饰文化和军事改革,它更使人们的心理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打击了先王之道不可变的保守思想,缩短了胡人和华夏族二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了二者之间的文化交流,为以后的民族大融合和国家大统一奠定了心理基础”,可分析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意义是:增强了军事实力,使赵国成为诸侯中的强国;促使了服饰文化的变革;冲击了传统保守观念,起到了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打破了华夷观念,有利于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分析出相对于商鞅变法,赵武灵王改革的不足之处有:商鞅变法经济上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政治上打击贵族政治,建立官僚政治,是一场全面的地主阶级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赵武灵王改革局限于军事方面,其服饰改革也是为军事服务。28.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近五年来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全面加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阅读下列两幅有关秦朝和古希腊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示意图(1)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分别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近代西方产生的影响。材料二阅读下列两幅有关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示意图(2)中美两国所创造的政治制度“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做出了贡献”。据材料二指出这两种制度遵循的基本原则各是什么?材料三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自由、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3)材料三出自哪部法律文件?材料三反映了该文件的哪些核心内容?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 xx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上的文章说:“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中国新闻网(4)依据材料四归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最突出成就?【答案】(1)影响: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奠定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雅典的民主运作方式为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2)美国:分权制衡原则(或三权分立原则);中国:人民民主原则。(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人民主权,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4)特点:既借鉴吸取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又坚持独立自主道路。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重要基础。【解析】(1)本题考查对东西方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原因及其产生影响的理解。依据材料信息,迁移教材知识分析可知,影响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雅典民主制的运作方式则为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经验借鉴。(2)本题主要考查考查对对中美两国政治制度遵循的基本原则及根本政治制度的区别的理解。可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直接概括为美国:分权制衡原则,中国:人民主权原则。(3)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所述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然后再依据材料三信息,迁移教材知识,从中概括提炼得出答案。(4)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你看。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四信息“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并结合所学知识知识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至七单元(内容含课文口语交际及语文园地)全部教案
- 城市规划学徒指导手册
- 油气勘探钻探施工合同
- 劳务派遣员工健康检查
- 汽车制造锅炉房施工合同
- 环保项目严禁参与虚假环保承诺
- 硫酸厂宿舍楼施工协议
- 科技园区研发创新车库改造协议
- 石油公司出纳人员聘用合同
- 室内运动场地坪施工协议
- 2024至2030年海上风电智能运维行业市场需求与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 Unit 2 This is my pencil. Lesson 10(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 中学生法律知识竞赛考试题库200题(含各题型)
- 公园保洁服务投标方案
- 食品保质期延长技术研究
- 初中数学试题大全(六十九)尺规作图难题
- 医院等级创建工作汇报
- 2024-2030年中国索道缆车市场运行状况与未来经营模式分析报告
- 高一思想政治上册2024-2025学年达标测试试卷及答案部编版
- SHT+3413-2019+石油化工石油气管道阻火器选用检验及验收标准
- 09BJ13-4 钢制防火门窗、防火卷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