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采松果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初步体会加法的交换律。4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加减法以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另一部分是两位数减一位数。这两部分内呈现在同一情境图采松果中,创设了一个充满童趣的情境,引发学生在读懂图意的基础上,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并能利用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然后鼓励学生结合动手操作,积极主动地探究,通过经验类推、假设、摆一摆、算一算等多种方法,解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这样设计有助于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需要同时用加减法来解决问题,这也有助于加强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在计算方法上,教材没有把算法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鼓励学生应用旧知识,自主解决新问题,发展学生的计算策略,提倡算法多样化。练一练中题目以递进形式依次呈现。第1,2两题,配以生动活泼的情境,减少枯燥乏味的单纯计算感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既练习口算,又培养应用数学的习惯和能力。第3题,让学生在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口算的同时,反思自己的计算方法。第4题的几组题目暗含了加法的交换律,目的是使学生对此有初步的体验,引导学生在计算中能自主发现,并尝试延伸举例。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认识了100以内的数,掌握了2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对于加减法的意义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如果将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呈现给学生,学生完全有可能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完成知识的综合、迁移,自主掌握这一新知识。通过课前的调查,发现有80%以上的学生能够熟练地计算这一类题目,且口算方法多样化。另外,经过上半学期的目标性训练,学生已具有初步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有目的地进行探索性学习。但是,对于单纯的口算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很浓,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便显得尤为重要。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优美的动画,请你认真看,然后编一个好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播放多媒体动画,最后定格为教材主题图画面。)生:在茂密的森林里,松鼠妈妈正在教小松鼠学本领。你看,小松鼠跳跃、爬树、翻跟斗,学得多认真啊!松鼠妈妈说:你不是最喜欢吃松果吗?咱们去采松果好不好?好啊,咱们比比看谁采得多。小松鼠边说边向树上爬去。最后,松鼠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只采了4个松果。(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该生高兴地笑了。)师:这么好听的故事,听完后你知道了什么?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1:我知道小松鼠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生2:我知道了松鼠妈妈采的松果多,小松鼠采的松果少。生3: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生4:有2只松鼠。生5:有两块数字牌和很多很多的大树。(二)讨论探究1提出问题师:大家能提出哪些问题呢?生1: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在说什么呢?师:谁愿意帮他解决这个问题?生2:妈妈说:你真是妈妈的好孩子。生3:小松鼠说:妈妈,我能帮你干活了。师:你对他们的回答满意吗?(生1微笑点头。学生齐说:满意。)生4:我的问题是: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生5:请问大家,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生6: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生7:我还有一个问题:小松鼠采的松果和妈妈相差多少个?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师将生4,生5,生6,生7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2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师:咱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谁知道如何列出算式呢?生:25+4=?(学生大部分已经能够说出结果。)师:同学们真聪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样算出结果的,暂时没有算出来的同学,可以借助手中的小棒、计数器等,也可以请求同组的同学来帮忙。(学生动手探究,互相讨论交流;教师巡视,适时参与引导。)(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生1:我是拨计数器算出来的。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5个珠子,就是25,再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个位上就有9个珠子,就是29。生2:我摆小棒。我先摆上2捆,再摆上5根,就是25,然后再在5根旁边摆上4根,一共就是29根,也就是25+4=29。生3:我是口算出来的。5+4=9,再加上20就是29。生4:我也是口算出来的。看着25然后把4直接加到个位的5上,就是29了。生5:我是列竖式计算出来的,是我妈妈教我的。(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竖式。)生6:我是口算出来的。反正我一看就知道25加4等于29。师:同学们真聪明!能够想出这么多的算法。那么你觉得在计算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呢?生1:要看清每一位上的数字,不要弄错位置。生2:要个位加个位,不要加到十位上。生3:大家要认真计算,不要粗心。师:刚才大家想到的这些算法:拨计数器、口算、摆小棒、列竖式,都是很好的计算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单?生1:我认为口算最简单。生2:我也是认为口算简单,因为列竖式我还不是很会。3类推探究减法的计算方法师:刚才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后面还有三个问题,同学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共同去解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参与其中一个小组的活动,并随时注意其他小组的活动。)师:请把你们小组的研究结果汇报给大家听。组1:我们解决的问题是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我们的算式是25-4=21。直接用5-4=1,20再加上1就是21。师:谁听懂他们组的意思了?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生1:他们的意思是用5减4就足够减了,还剩下1,20根本用不着。所以25-4=21。组2:我们解决的问题是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算式也是25-4=21,也是用口算得出来的。组3:我们解决的是小松鼠和妈妈相差多少个这一问题,算式和口算方法与他们小组是一样的。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三个说法不一样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却是一样的呢?生1:因为都是在算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差的个数。生2:因为妈妈比小松鼠多的就是小松鼠比妈妈少的。师:今天学习的计算与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呢?生: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生:也可以是一位数加两位数。生:只要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就会计算今天学习的算式。(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1第1题(出示情境图)。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学生独立读图,解决问题,全班交流。)生:19-9=10(颗)。2第2题(出示情境图)。师:比一比看谁最先算出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生:25-2=23(米)。3第3题: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4第4题:想一想,填一填。师:仔细观察每组中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每一组的两个算式的得数是一样的。生:我发现每组两个算式中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了位置。师:你能试着自己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吗?学生积极举例:(1)34+5=39,5+34=39;(2)21+7=28,7+21=28;(3)83+4=87,4+83=87;(4)52+7=59,7+52=59;师:如果不用你计算得数,你还能快速地举出类似这样的算式吗?生1:47+68=,68+47=。生2:395+126,126+395=。生3:1000+800=,800+1000=。(四)课堂总结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能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能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那么你认为这节课自己表现如何?生1:这节课我发言特别积极。生2:在小组内我算得最快。生3:我觉得自己发言不是很积极,我会努力的。师: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一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进行评价。)师:这节课,大家表现都非常好!能够做到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有效合作。希望下一节课继续努力。教学反思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放手,相信学生能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有所感悟、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课堂上比较满意的是以下几点。1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和谐。本节课以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为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究、去交流,教师不用刻意地去牵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不用刻意地去调整自己的注意力,在自然平和的气氛中学会了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2关注学生发展,注重学科间渗透。由于教材主题图提供的相关数学信息相对较少(只有25和4),因此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相对就较少。于是学生在提出问题时,只能从语言的不同表述方式上与别人有所区别, 才会出现了一个减法问题的三种不同的提问方法,教师给以高度评价并全部展现。这也体现当前的学科理念:学科本身并不是核心内容,它们只是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媒介。另外如编故事、阐述自己的想法、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等,都是在关注学生的发展,已超越原来所谓数学学科的范畴。3了解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促进学生主动地、个性化地学习。本节课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在课前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因此,在课上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研究,体验知识形成与获得的过程。在算法的探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我选择口算、摆小棒或是拨计数器,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收获的多少可能不同,却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案例点评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标准的新理念,数学教育应该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本节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鲜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广告销售代理合同
- 2024年度企业级云计算服务平台合作合同
- 2024国际快递运输服务合同详细条款
- 大班课件春节教学课件
- 真菌课件图文教学课件
- 2024年度企业科技创新与研发外包合同协议书
- 2024年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与工程监理协议
- 2024物业合同纠纷案件
- 2024中船工贸公司船舶建造合同版本
- 小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调查研究的开题报告
- DB51T3080-2023研学旅行实践承办机构服务与管理规范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评课稿
- GB/T 7702.7-2023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第7部分:碘吸附值的测定
- 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 中国历史的教训-习骅
- 《分散系》说课课件
- 小升初数学苏州外国语学校数学模拟试卷答案版苏教版精
- 抗痉挛体位专题知识讲座
- 广东省3证书高职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
- 茶多酚性质功效及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