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世界现代史第二十三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ppt_第1页
2019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世界现代史第二十三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ppt_第2页
2019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世界现代史第二十三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ppt_第3页
2019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世界现代史第二十三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ppt_第4页
2019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世界现代史第二十三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三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1俄国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考纲要求:A.识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1,考点2,考点3,名师点拨俄国二月革命推翻的是沙皇专制统治,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思维拓展比较中俄两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不同方式及主要原因。(1)中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俄国: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3)主要原因: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城市是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无产阶级也多聚集在城市,因而十月革命走的是城市到农村的道路。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外反革命力量集中在大城市,在农村的力量相对弱小,中国城市无产阶级力量薄弱,使中国共产党无法在城市取得革命胜利;而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革命政权的建立提供了可能。因而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考点1,考点2,考点3,易错辨析区别沙俄、苏俄和苏联。(1)沙俄:指的是1917年二月革命前沙皇统治时期的俄国。(2)苏俄:19171922年,指的是十月革命后至1922年苏联建立前的苏维埃俄国。(3)苏联:1922年底1991年底,指的是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后的简称,1991年底苏联解体。,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2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考纲要求:B.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3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及弊端考纲要求:B.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1,考点2,考点3,名师点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考点1,考点2,考点3,思维拓展苏俄(联)的社会主义探索。,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1俄国十月革命例1(2018安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这本书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列宁在1895年指出:“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据吴玉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它鼓舞、推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大事件是什么?,参考答案:十月革命。,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例2(2017安徽)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能够成立的是(),答案:C,考法1,考法2,考法3,解析: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了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进。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由此可以排除A项;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苏维埃政府颁布了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这说明苏俄实行的是农民土地私有制。由此可以排除B项;1991年底,12个欧共体成员国签订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条约生效,欧洲联盟成立。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在欧元区流通。由此可以排除D项。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1933年国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考法1,考法2,考法3,例3(2014安徽节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苏俄)彼得格勒省农民说:“我们那里发生过把手枪对着人家太阳穴这样的强制行为,人们很气愤。”吉尔吉斯的农民说:“粮食被收集得像扫帚扫过一样干净,一点也没剩。”摘自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苏俄农民对什么政策感到气愤和不满?参考答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或余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或固定粮食税)。,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3斯大林模式例4(2016安徽节选)农业文明向工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