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高中政治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检测新人教必修4.docx_第1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政治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检测新人教必修4.docx_第2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政治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检测新人教必修4.docx_第3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政治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检测新人教必修4.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第六课 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选择题1只有劳动与创造才能实现“中国梦”。实现综合国力跃升、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离不开辛勤劳动、诚实劳动;要加快创新步伐,破解发展中的一个个难题,离不开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只有劳动与创造才能实现中国梦”说明()A实践能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D人民群众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解析:只有劳动与创造才能实现“中国梦”,体现了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能够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故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答案:A2目前,全球沙漠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1/5,且沙漠面积仍有扩大的趋势。土地沙漠化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头号杀手。防治沙漠化,保护地球共同家园,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合作。这说明()A实践具有社会性,不是孤立的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受自然规律制约C实践的主体是人,人的意识决定实践D实践具有历史性,随着时代而发展解析:防治沙漠化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合作,说明实践活动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故A正确;B、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错误,不能把意识指导实践说成决定实践。答案:A3“中国梦”让人们把普通的工作与伟大的事业、宏伟的目标相结合,劲往一处使,让“打酱油”的情绪不再蔓延。以建筑工人为例,心里装着“中国梦”,干活就不再无精打采,而是兴高采烈,心头洋溢着为新建筑添砖加瓦的豪情。梦想不同,工作状态就不一样。这说明()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类的实践具有能动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如实反映人的意识影响实践活动ABCD解析:有什么样的梦想直接影响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精神状态,说明了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并受人的意识的影响,故正确;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观点错误。答案:C4下面漫画意图告诉我们()要重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的结合学知识应服从和服务于实践的需要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正确知识任何时候参加实践都比读书重要ABCD解析:漫画显示应试教育脱离社会实际,无法解决现实问题,说明要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学习知识应以实践为目的,故正确;错误,亲身实践不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唯一途径;说法绝对化。答案:A5俗话说,病生在自己身上才觉得难受,疮长在个人身上才知道疼痛。欲知群众生活的困难与疾苦,不亲身体验一下,难有切肤之痛。与上述观点所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ABCD解析:材料强调了实践对获得认识的重要性,与题意相符;强调了认识永无止境,强调了要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都没有涉及实践。答案:D6在湖北新闻界开展的“我是建设者”大讨论中,有记者在跟随挖藕工在烈日下下塘挖藕后说:“如果不下塘,就体味不到头顶烈日、脚踩淤泥的劳动艰辛;如果不下塘,就不会知道莲叶何田田美景背后的挥汗如雨。”上述感触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亲身实践获得的认识更正确C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D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解析:材料强调通过实践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故体现了A;B说法错误;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A7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深入实际才能真正使主观与客观相符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探求事物的本质D人们能够对客观事物作出正确的反映解析:漫画中的人们由于实践深度不够,得出的结论与客观不相符,B符合题意,排除A、D;C说法错误。答案:B8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需要,2014年2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科学认识能够创造未来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ABCD解析:从分别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到合并、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需要,体现了国家政策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符合题意。认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创造未来,说法错误。材料强调了依据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制定新政策,并没有体现政策的反作用,不符合题意。答案:B二、非选择题9“摸着石头过河”本是民间俗语,比喻办事谨慎,边干边摸索经验。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历史证明,这个方法对推进过去30多年的改革发展进程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入新的深化阶段,需要全局角度的顶层设计(即整体规划和指导)。但小康社会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全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东西照搬照抄,“摸着石头过河”在相当长时间内依然是中国改革的重要思路。运用实践的观点说明,深化改革要继续坚持“摸着石头过河”方法的理由。解析:要在明确“摸着石头过河”含义的基础上,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角度,说明深化改革要继续坚持“摸着石头过河”这一思路的原因。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摸着石头过河”就是要求我们在实践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