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7大手法标准教材(完整版).ppt_第1页
QC7大手法标准教材(完整版).ppt_第2页
QC7大手法标准教材(完整版).ppt_第3页
QC7大手法标准教材(完整版).ppt_第4页
QC7大手法标准教材(完整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QC7手法課程大綱,(零)數據(30hr)(一)層別法(40min)(二)查檢表(40min)(三)柏拉圖(1hr)(四)特性要因圖(1hr)(五)圖表(1.5hr)(六)直方圖(1.25hr)(七)散佈圖(1.25hr),包含:長條圖,圓型圖,帶狀圖,雷達圖,甘特圖,管制圖,而其中所有圖形的基礎在於數據,12/13,12/21,3,個別QC7手法課程架構,介紹(5“)主題/講師/課程介紹內容講授(40“)定義繪製/使用步驟實例解說/注意要點演練(15“)考試(30“),4,Part1定義,5,Part2繪製/使用步驟,6,Part3實例解說/注意要點,7,Part4演練,8,零:數據的整理與運用,WorldClassCompany,9,QC7手法課程大綱,(零)數據(30hr)(一)層別法(40min)(二)查檢表(40min)(三)柏拉圖(1hr)(四)特性要因圖(1hr)(五)圖表(1.5hr)(六)直方圖(1.25hr)(七)散佈圖(1.25hr),包含:長條圖,圓型圖,帶狀圖,雷達圖,甘特圖,管制圖,而其中所有圖形的基礎在於數據,12/13,12/21,10,“數據的整理與運用“課程架構,介紹(5“)主題/講師/課程介紹內容講授(40“)定義繪製/使用步驟實例解說/注意要點演練(15“)考試(30“),11,Part1定義,12,數據的定義,差不多=事實大概=事實應該=事實數據=事實要解決事情或是決策就是需要以事實為基礎,而事實則由數據來表示,有數據才能依據此數據所顯示的事實來採取行動,13,事實的定義,事實是指實際發生的事,現在發生的事、真實的事,包括有:事情或狀態的程度事情發生的過程變化可確定、確信的事,14,表現掌握事實的方法,1.現時、現地、現物觀察(三現主義)2.鉅細靡遺地觀察3.目不轉睛看五分鐘(下工夫的看)動的東西靜止著看小東西放大看大的東西縮小著看比較著看4.用照片、錄影帶、記錄留下事實,15,數據的分類(一),16,何為定性數據,數據的分類(一),利用人的感官判斷而來的數據,例如:布料的質感及美酒的香醇.,何為定量數據,計量值:連續資料例如:以重量、時間、含量、長度等可以測量而來的數據(有小數點的數據),一般通稱為計量值,計數值:間斷或各別資料例如:以良品數、缺點數等使用點數計算而得的數據,一般通稱為計數值,17,數據的分類(二),依資料來源分類原材料及製品市場數據製程數據檢驗數據管理數據客戶端反應的數據,18,數據的分類(三),依時間先後分類過去數據(現有數據)日常數據(即時數據)新數據(新搜集數據),19,相關名詞定義(一),母集團(母群體/批)和樣本,母集團:所有具備了可成為調查、研究對象之特性的集團,必需藉由樣本來作處置的集團。,樣本:以調查母集團之特性為目的,由母集團中抽取出來的東西稱之。,20,相關名詞定義(二),抽樣:從母集團中抽取樣本隨機抽樣:構成母集團的所有單位體、單位量等皆在相同的機率下成為樣本,所進行的抽樣,隨機抽樣的方法單純隨機抽樣二段式抽樣分層抽樣聚落抽樣,21,Part2繪製/使用步驟,22,蒐集數據的要點(一)-蒐集數據之前,要知道為什麼要蒐集數據,目的(Why)是什麼蒐集什麼(What)樣的數據配合目的決定蒐集方法(How)抽樣計劃,抽樣頻率(When),抽樣點(Where),擔當(Who),記錄方式,23,蒐集數據的要點(二)-蒐集數據的時後,蒐集正確的數據需客觀的判斷要把握事實真相將真相(含原因)記錄下來,24,蒐集數據的要點(三)-後數據資料的整理方法,(1)活用手法注意數據的誤差、時間性傾向將數據層別比較靈活使用簡易的手法(2)從資料掌握事實,不要對數據有成見,25,蒐集數據的要點(四)-錯誤的數據資料,(1)想知道的內容(對象)與母集團不一致母集團設定方法的錯誤未發現母集團變化的錯誤(2)抽樣的錯誤(3)量測的錯誤測量誤差太大使用已失靈的量具進行量測使用錯誤的測量方法(4)計算的錯誤,26,蒐集數據的要點(五)-欺騙(假)的數據資料,(1)反覆測量後由操作者挑選合適的資料(2)製造合適的數據資料,27,Part3實例解說/注意要點,28,數據搜集注意事項(一)-基本要領,*5W1H*準備表格*訓練*基準*代表性*期間期限*量*差異(準確度)*真實*數據化*變異,29,數據搜集注意事項(二)-數據資料的整理方法,問題發生要採取對策之前,應有數據為依據要清楚使用的目的數據的整理改善前、後所具備條件要一致數據搜集完後,一定要馬上使用收集正確及不造假的數據符合像話原則2.未追根究底。-符合豐田原則,問5Why?(連續問5次為什麼?)切勿只有追究現象,更需要追究原因!像話原則,豐田原則,請參考講義之附件,148,(八)選出重點繪製時,重點放在為何會發生這種情況上;將來提出對策時,則重點應放在如何才能解決這種情況上。把影響大的要因在圖上用紅筆圈起來,必要時,可把影響更大的要因,打上雙紅圈,甚至三紅圈。但不要圈太多項,以4至6項為限,多了反而不好。(九)可以下列問句供製作特性要因圖時之參放1.是否漏了某些要因?2.依據末端之要因,是否能導引至具體的行動?3.大骨、中骨、小骨、細骨是否整理非常有系統?4.有無與特性無關之要因?5.能否判斷出要因之重要性及其對策之優先順序?6.有無過份抽象之要因?描述未具體化之要因?,特性要因圖的注意事項,149,製作範例解說,原因分析,板面磨擦,切片粉不亦取用,製表日期:90年4月3日製表人:吳蘭枝,為何切片粉使用量大,切片瓶子太深,使用量器不當,切片粉較少時,模具過大,旭德,薄板,群策,單片使用,動作不正確,比率不對,用量過多,切片粉滑落,再次取粉,150,樹木灌水時間的特性要因圖,記入完成日、修訂日、參加人員,別忘了箭頭符號,要要因是以:大骨中骨小骨細骨構成一系統,作成日:月日參加者:,,要反覆地從為什麼中抓出要因,末末端的細骨並非是現象而是要找出造成問題或困難的原因,主主骨幹要粗,大大骨相互間獨立,大大骨的數目有46項用框圈起來,重重要要因以圈起來,此角度大約6080。,特性要加框,151,Part4演練,152,特性要因圖不良範例,請各位找出本圖的不良處,特性(問題點)不明確,解析不夠細,未圈選真因,缺基本資料,153,特性要因圖常犯錯誤,因果關係不明確骨架未按60度或水平大中小要因分類不明確要因歸納錯誤用詞不對重要因未圈選使用雙重魚圖(反轉法)連貫性不完整未依5W2H的方法逐項列出,未應用BS,僅一人完成遺漏要因,未發揮功能使用無關的要因使用抽象或籠統的要因方向使用錯誤骨架最多,重要的骨放在前面其他一定要放在最後要因未加以層別要因太少,154,請寫出特性要因圖的步驟,以:為何老公常常晚歸為例,1.先以特性(問題點)為主幹,繪出大骨,2.決定大要因(4M1E),3.決定中、小要因(腦力激盪),4.圈選重要要因,5.記錄必要事項,155,演練題,本月份張太太發現,家中食衣住行各方面花費在食上面的花費明顯變高,請你幫張太太畫一張魚骨圖來分析可能原因案例說明有獎徵答,156,伍之壹:常用圖表,WorldClassCompany,Unimicron,157,QC7手法課程大綱,(零)數據(30hr)(一)層別法(40min)(二)查檢表(40min)(三)柏拉圖(1hr)(四)特性要因圖(1hr)(五)圖表(1.5hr)(六)直方圖(1.25hr)(七)散佈圖(1.25hr),包含:長條圖,推移圖,圓型圖,帶狀圖,雷達圖,甘特圖,管制圖,而其中所有圖形的基礎在於數據,12/13,12/21,158,個別QC7手法課程架構,介紹(5“)主題/講師/課程介紹內容講授(40“)定義繪製/使用步驟實例解說/注意要點演練(15“)考試(30“),159,Part1定義,繪製步驟與注意要點,160,圖表的定義,以點、線、面、體來表示數據或資訊之大概情勢及鉅細變動於紙上之圖形,稱之為圖表。,161,圖表的用途/應用,情報傳達的能力具有一目了然的清晰性,更容易看出情報的內容為共通的語言使人有興趣與具易懂性工作的解析與管制能力可用在進度狀況之管理找出問題真因解決問題的能力比較數量的大小,將錯誤(問題的嚴重程度,及是否異常)明顯化。比較問題項目構成比率,並找出解決對策的重點。能將不良與對策結果,按時間順序來把握,了解數據與時間的變化關係。,162,圖表的製作順序,163,常用圖表-A.長條圖(條形圖),條形圖是用來比較兩筆以上的量測資料,而以長條的長度表示數值的大小;條形圖依表示方法的不同,可分為兩種型態,一為將長條水平擺置的橫式條形圖,一為將長條垂直擺置之直式條形圖,後者較常使用。,164,長條圖製作步驟,1.確立目的。2.搜集,整理數據資料。3.繪縱軸、橫軸、座標及其標題,在橫軸上取項目別,在縱軸上取數據的大小,填入刻度。4.依資料大小順序畫上長條柱。5.填入必要事項(基本資料)。6.標示圖名(圖表標題)。7.分析。,165,長條圖案例說明,0,2,4,6,8,10,12,14,製造,工程,品保,件數,班別,中壢廠各單位提案件數統計,1.縱軸與橫軸長度比1:1(1:2),2.若無特別之意義,需按大小順序排列,“其他項”放最後,3.刻度線內側,數字在外側,4.每條柱狀之寬度1:1柱狀寬度與柱狀間之距離比1:12:1,(件),品保單位之提案件數較少,故須加強,166,製作料號平均時間前後比較,負責人:林子鈞數據來源:CAM工作週報,10/01,(小時),12/01,長條圖案例,167,0,20,40,60,80,(件),單位要括弧,寫在這個位置,刻度寫在內側,顯示特性質,棒的寬度與棒和棒間距之比為2:1或1:1,不要忘了“0”,項目的順序呈以大小順序來排列,但如項目本身有次序的話,則以次序來排,公司年月份提案件數長條圖,A部門,B部門,C部門,D部門,E部門,F部門,G部門,H部門,長條圖注意要點,提案件數,168,常用圖表B.推移圖,上節提及的條形圖是用來比較特定時間下的資料差異,而推移圖則可用來表示因時間而變化之各項資料的相對變化情形,它不僅可比較單一項目的變化,亦可看出整體的動態變化可將各變化。,169,推移圖製作步驟,1.確立目的。2.搜集,整理數據資料。3.橫軸上取時間,縱軸上取數據大小,填入刻度。4.求橫縱軸之交點座標,畫點。5.用直線連接各點。6.填入必要事項(基本資料)。7.標示圖名(圖表標題)。8.分析。,170,J750週測試量推移圖,推移圖案例說明,J750週測試量統計表,1.座標單位特性要明確,2.座標刻度要恰當,3.橫軸時間基其要一致,4.繪出目標線,5.加入基本資料,171,推移圖案例,172,推移圖案例,173,推移圖注意要點,折線圖應以某一期間為橫軸,點點要清楚,要記入目標,單單位要括弧,寫在這個位置。,實線要稍微粗些,顯表示特性質,刻刻度寫在內側,如有必要可顯示出對策內容,如此便可明確的表示出和曲線間的關係。,別別忘了寫“0”,治具定位的改善,電壓穩定度改善,生產動線的改變,(%),174,常用圖表C.圓型圖,圓形圖是用來表示單位量對整體的比例。將所收集的數據按不同的目的分類,再按各項目所占的比例分別標示於整個圓上,如此,吾人便可由圖上觀察出各項目的構成比率,而利於分析比較。,175,圓形圖製作步驟,(1)確立目的(2)搜集、整理數據資料(3)將各項目按大小順序排列(4)針對各項目計算比率、累積數、累積角度(5)畫圓圈和基準線(6)在圓弧上區隔各項目所占的比率(7)填入各項目的名稱,必要時可加影線或著色。(8)填入必要事項(9)標示圖名(圖表標題)(10)分析,176,圓型圖案例說明,生產設備各項作業時間統計(分鐘),1.從12點鐘為基準,順時針方向開始畫,2.若無特別之意義,需按大小順序排列,“其他項”放後,3.項目名稱及比例填入弧形內,4.相關資料,比例,60%,20%,10%,100%,5%,5%,量產60%,待料20%,Q貨10%,當機5%,借機5%,177,非常活躍,19%,很不活躍,11%,圖E團結圈活動情形的圓形圖,停止狀態,2%,以1.以圓的正上方(12點鐘方向)為基線由此做出發點,項2.項目是以比率大小以順時鐘方向依序排序,但是如項目本身有次序的話,則以其次序來排,如4.有必要時,把比率數值也列入,以5以不同方式(斜線、顏色等)來顯示項目別,列3.寫入項目名(橫寫),推移圖注意要點,178,常用圖表D.帶狀圖,帶狀圖是以各分類項目所佔的比率大小以相當之長方形面積來表示的圖形,可以水平帶狀作圖,也可以垂直帶狀作圖,但以水平型式帶狀圖較普遍。,179,帶狀圖製作步驟,1.確立目的。2.搜集,整理數據資料。3.計算各項目的比率,按數據的大小順序排列項目。4.繪縱橫軸,橫軸上取百分比,縱軸取需層別之特性。5.製作長帶6.填入項目別及百分比,必要時可加影線或著色。7.以虛線聯接相同的各個項目。8.填入必要事項(基本資料)。9.標示圖名(圖表標題)。10.分析。,180,帶狀圖案例說明,麥當勞各分店各項產品銷售量統計,23.7%,36.8%,39.5%,漢堡39.5%,中壢店,可樂36.8%,薯條23.7%,181,繪製帶狀圖應注意事項,(1)整條帶狀圖,其寬與長的比例以1/10至1/5為宜。(2)每一項目依百分比率遞減順序排列,並以第一行為基準,其餘則依其順序排列。(3)項目安排之遞減順序原則,在水平(橫式)式的圖由左至右遞減,而在直式的圖則由下至上遞減排列。(4)將“其他”項目置於尾端(5)於其所代表之位置填入項目名稱及其所占比例(6)為使圖可一目了然及或成強對比,可使用影線或顏色,以增加效果。(7)在空白處填上基本資料或注意事項,182,比率020406080100,1991年,1992年,1993年,顯表示特性值,(%),寫寫上單位,寫寫上刻度,用用虛線連接,如若有必要,把比率數值也列入,項目的順序是以大小順序來排列,但如項目本身有順序性的話,則以其順序來排列,以用不同方式(斜線、顏色等)來顯示項目別,轎車(50%),卡車(36%),巴士(14%),轎車(58%),卡車(33%),巴士(9%),轎車(68%),卡車(28%),巴士(4%),汽車生產輛數演變之帶狀圖,帶狀圖注意要點,183,常用圖表E.雷達圖,184,雷達圖製作步驟,1.確立目的。2.搜集,整理數據資料。3.畫大小適當的圓。4.按項目數等分圓形、畫軸(半徑)、刻度。5.按數據資料每軸打點,用直線連結。6.填入必要事項(基本資料)。7.標示圖名(圖表標題)。8.分析。,185,投手,打擊,守備,教練,抗壓性,兄弟象與味全龍職棒球隊各項戰力評價,雷達圖案例說明,兄弟象與味全龍職戰力評價雷達圖,186,0,2,4,6,8,10,增進本職知識,問題分析,QC手法運用,努力程度,參與程度,改善理念,服務理念,人際關係,活動前,活動後,雷達圖注意事項,1.畫出適當之圓,項目需以等角分散在圓四週,2.在各半徑線上依相同等分,畫上刻度線,3.在各分類項目中各點要直線連接,4.相關資料,第12期XX圈活動前後圈員狀況雷達圖,日期:90.12.12評價:全體圈員,5.各項目在實施評價時均應有評價基準表,才能夠顯示出客觀性,187,常用圖表F.甘特圖,甘特圖用以幫助提供有關生產日程的情報,係用以衡量排程、機器負荷、設備或人力之可用性等進度,乃計畫與實際進度之時序圖。,188,甘特圖製作步驟,1.確立目的。2.畫上縱座標及橫座標之項目,形成矩陣條形圖。3.左側縱項記載工作名稱或工作步驟,上側橫項記載時間(以日別、週別、月別均可)4.每一空欄內畫虛線或水平細線或虛線表示預定後作時間5.每一空欄內依實際進度畫水平粗線表示完成的工作時間6.填入必要事項(基本資料)。7.標示圖名(圖表標題)。8.分析。,189,進度有差異時要說明,甘特圖之案例說明,品管圈之活動計劃表,190,甘特圖應注意事項,(1)計畫線與實施線之線條要區別清楚(2)實施之實際進度要與實際配合(3)計畫線與實施線差異較大時要註明說明理由(4)進度管制落後時,要追討原因,191,Part4演練,192,帶狀圖演練題,193,(20/50)100%=40%,帶狀圖演練題解答,194,習題:以下資料為小明每月支出金額統計表1.1請繪出小明每月支出金額推移圖.1.2請問在那些月份,小明支出金額高於510月份之平均值?,月份,支出項目,195,伍之貳:製程統計技術管制圖(SPC),WorldClassCompany,Unimicron,196,QC7手法課程大綱,(零)數據(30hr)(一)層別法(40min)(二)查檢表(40min)(三)柏拉圖(1hr)(四)特性要因圖(1hr)(五)圖表(1hr30min)(六)直方圖(40min)(七)散佈圖(40min),包含:長條圖,圓型圖,帶狀圖,雷達圖,甘特圖,管制圖,而其中所有圖形的基礎則在於數據,12/13,12/21,197,個別QC7手法課程架構,介紹(5“)主題/講師/課程介紹內容講授(40“)定義繪製/使用步驟實例解說/注意要點演練(15“)考試(30“),198,管制圖,Part1定義管制圖簡介管制圖之基本原理管制圖的功能區別管制圖的種類Part2繪製/使用步驟管制圖的繪製要領Part3實例解說/注意要點管制圖之判讀Part4演練實例演練,199,Part1定義,200,何謂統計製程管制,SPC-StatisticalProcessControlStatistical-統計,以品管手法收集代用特性之資料後,以統計圖圖示方式表示Process-製程,一系列的操作或活動稱之Control-管制量測(代用)特性,201,SPC的源起及發展,1924Shewhart提出管制圖概念1931Shewhart出版統計製程管制一書1946日本科技連成立1950Deming訪問日本舉辦8天之講習會1960年代統計品管在日本廣為推行1974美國成立第一個品管圈1981Deming發表“日本能我們為什麼不能”演講,202,SPC的觀念與應用,品質(Quality):符合客戶的需求變異(Variation):偏離規格,差異非機遇性原因-為某一人員,機台,材料,方法,量測或環境等可確認的原因機遇性原因-為自然,不規則,不可控制的且完全無法消除的原因統計製程常用工具直方圖,管制圖,203,管制圖簡介,1924年休哈特(W.A.Shewhart)提出了管制圖(ControlChart)的概念與方法。管制圖是一種關於品質的圖解記錄,操作人員利用所收集的資料計算出兩個管制界限(上限及下限),且畫出這兩個管制界限,在產品製造過程中隨時將樣本資訊點入管制圖內,以提醒操作人員。如發現有超出管制界限外之點或是出現特殊圖樣(異常現象)時,應立即由人員、機械設備、材料、方法(4M)或環境(1E)等方向進行層別以追查原因,進而改善製程。,204,管制圖之基本原理,管制圖為一種圖形表示工具,用以顯示從樣本中量測或計算所得之品質特性。典型之管制圖包含一中心線(CenterLine,CL),用以代表製程處於統計管制內時品質特性之平均值。此圖同時包含兩條水平線,稱為管制上限(UpperControlLimit,UCL)及管制下限(LowerControlLimit,LCL),用來表示製程或品質變異的容許範圍或均勻性。管制圖可用來判斷品質變異之顯著性,以測知製程是否在正常狀態。圖一為管制圖之範例。,205,管制圖功能區別,機遇性原因所發生的偏差非機遇性原因所導致的偏差,206,管制圖的種類,依用途可分為,207,管制圖的種類,依性質可分為,208,管制圖的種類,209,Part2繪製/使用步驟,210,管制圖之繪製流程,決定管制特性值,211,管制圖的繪製要領,管制圖編號、製品名稱、品質特性、測量單位、規格、製造部門、機器編號、工作者、抽樣方法、期限等製程原因(人員、設備、材料、方法、環境)任何變更資料,須詳細記載,以便日後追查非機遇性原因分析用中心線(CL)以實線表示,管制上限(UCL)及管制下限(LCL)以虛線表示上下管制界限座標位置,不宜太寬太窄並預留管制界限外的空間依規定進行抽樣並計算測定值,立即將計算值繪至管制圖上若有任一點被判讀為異常,應立即追查原因並填入原因追查欄,千萬不可置之不理,212,管制圖之繪製,1.X-R管制圖的作法:1.搜集100個以上數據,依測定時間順序或群體順序排列。2.把26個(一般採45個)數據分為一組。3.把數據記入數據表。4.計算各組平均值X。5.計算各組的全距R。6.計算總平均X=X/組數。7.計算全距平均R=R/組數。8.計算管制界限(如下頁)並於圖上繪制管制界限。9.並將點繪入管制圖中。10.記入數據履歷及特殊原因,以備查考,分析,判斷。,213,符號說明,214,X-R管制圖的公式,215,216,X-R管制圖實例解說,例:某料號板子於外層站進行生產,客戶要求之外層完成後的阻抗控制規格為5010歐姆,生產中吳明聰每小時隨機抽取5片板子供IPQC人員量測阻抗值,共取得100組數據(如下表),請用此數據繪製解析用管制圖,217,解答,218,解答,219,220,2P管制圖的作法:1.收集數據,至少20組以上。2.計算每組織不良率P。3.計算平均不良率P=總不良率/總檢查數。4.計算管制界限5.會管制界限,並將點點入圖中。6.計入數據履歷及特殊原因,以備查考,分析,判斷。,管制圖之繪製,221,計數值P管制圖說明,符號說明,222,例:加工課檢查化金漏鎳不良,每天收集100個Strip(樣品數),搜集20天的數據,試做解析用P管制圖,P管制圖實例解說,223,解答,224,225,Part3實例解說/注意要點,226,管制圖之研判與分析基本原則1.最近一點落在管制界線外2.在管制界限內的點出現特殊圖樣(patterns)上述法則有一成立,則判斷製程失控。正常管制圖上的點,必須符合隨意分散(randomfluctuation)與常態分佈(normaldistribution)的原則,所以至少要滿足下面幾點要求:(1).中心線上下的點數要大約相等(各佔40%60%)。(2).大部份的點(約70%)集中在中心線,但不能所有的點都靠近中心線(huggingthecenterline)。(3).僅有少數點(約5%)靠近管制界限線(huggingthecontrollimits)。(4).任何多點不可形成向上或向下的趨勢(trend)。,227,區間測試(ZoneTest)法則區間法則(又稱為WesternElectricrules)可適用於管制圖中心線之兩側。首先,將管制圖之兩側各分為三個區間,每個區間的寬度為一個標準差,如圖三所示:圖三.區間測試法則之區間劃分區間測試包含:1.一點落在A區之外(超出管制界限)。2.連續三點中有二點落在A區。3.連續五點中有四點落在B區或是B區之外。4.連續七點往同一方向走。5.連續八點在中心線的同一側。,結2,228,區間測試法則,連續5點中有4點在區域B或以上,單點超出管制界限,連續3點中有2點在區域A或以上,連續8點出現在中心線同側,連續7點往同一方向走,=0.27%,=(4.55%)2*95.45%*3=0.60%,=(30.74%)4*68.26*5=3.05%,=(50%)7=0.78%,=(49.865%)8=0.38%,229,A區B區C區C區B區A區,練習題一個管制圖如下所示。請對此管制圖進行判讀,也就是說,判斷出這個管制圖是否有出現製程失控?,看有無任何點在A區之外?規則1.一點落在A區之外(超出管制界限),看有無接近的兩點在A區(含)之外?規則2.連續三點中有二點落在A區,看有無接近的四點在B區之外規則3.連續五點中有四點落在B區或是B區之外,看有無連續7點往同一方向走規則4.連續七點往同一方向走,看有無連續8點出現在中心線同側規則5.連續八點在中心線的同一側,230,連串測試(RunTest)法則連串測試係應用於管制圖中心線的同一側。連串測試包含:1.連續八點落在管制中心的同一側。2.連續十一點有十點落在管制中心的同一側。3.連續十四點有十二點落在管制中心的同一側。4.連續十七點有十四點落在管制中心的同一側。5.連續二十點有十六點落在管制中心的同一側。上述法則有一成立時,則判斷製程失控。,注意:已決定運用判定製程是否在管制之中的判定法則(RUNRULE),不可臨時取消。,231,管制圖的效用,1.維持製程穩定,防止異常原因之再度發生。2.配合直方圖,可以判斷製程的數據分佈的情形,以及製程能力。3.與層別法或分組法合用,可以查出真正影響品質的因素,減少產品品質的變異程度。4.用於決定製造工程所可能達到之目標或標準。5.張貼於現場,可以隨時了解品質的變動情形,提前發現製程中的潛伏不良。6.配合柏拉圖使用,控制幾個少數影響較大的原因,更能有效解決問題。,232,使用管制圖注意事項(1)管制界限千萬不可以規格值代替。管制圖是以製程為對象,根據點子的變動來推測、判斷製程是否在良好管制狀態之下,而對製品是否合乎規格或合乎標準與否等並不十分關心。(2)使用管制圖之前,現場作業務必先標準化才行,否則管制圖即失去意義。(3)使用管制圖之前,應先決定管制項目,包括特性之選擇與數量之決定。管制項目之決定,可利用不良分析圖、要因分析圖,決定有問題之因素,為優先考慮予以管制。,233,(4)抽樣方法以能取得合理樣組為主。管制圖之取樣,係使組內變化小,組間變化大,以便區別組間變化之情形。(5)點子超出界限或有不正常之形狀時,雖然已知有不正常之原因發生,但在圖上不能看出原因何在,必須利用各種措施研究改善或配合統計方法,把異常原因找出,同時加以消除。(6)X-R圖樣本數n為4時描25點,n為5時描20,若無異常,才行畫管制界限。但於新工程中為防止延誤發現問題而著解析時,於描出10點15點左右時,畫出管制界限方為上策。,234,(7)X-R管制圖裡組的大小n一般使用26,最適當的大小是n=45。(8)R管制圖沒有管制下限,係因R值是由同組數據之最大值減最小值而得,因之LCL取負值是沒有意義的。(9)管制圖一定要與製程管制的處置結合。(10)P管制圖如果有點逸出管制下限,亦應採取對策,不能認為不良率低不必採取對策,因其異常原因可能為A.量具的失靈或良品的判定方法有誤。B.真正有不良率便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