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消防措施拾零_第1页
古今消防措施拾零_第2页
古今消防措施拾零_第3页
古今消防措施拾零_第4页
古今消防措施拾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今消防措施拾零河北消防.F.I.R.E.P.R.O.T.E.C.T.IO.NINHEBEI我国的先民们对火的忧患意识很浓,历史悠久.考古发现在5000年前的甘肃秦安大地湾大型建筑遗址中看到,那时的人们已经懂得用防火涂料防火.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等也都有关于火灾的记载,对防火有相当卓越的见解.因为火灾对人类的危害最大,所以从古到今,从上到下,都把防火作为大事来抓,采取种种措施来和火灾作斗争.下面采撷的片断就是古往今来消防工作的缩影.皇宫里的”大水缸”古代宫殿,庙宇火灾频繁,为了防火,从商代起宫廷里就开始设置水缸.明朝以来,故宫的火灾多达百起,防不胜防.于是,皇帝颁布命令,在宫廷里铸造金属大缸,每口水缸高1米,直径1米,重3000多斤,缸内可存水几千升.到了清朝,宫里的大水缸增加到300多口.每天安排太监往缸里挑水,冬天为了防冻,还要给水缸带上棉套,并用炭火给水缸加温.目前故宫尚存有18口金铜缸.屋脊上的”防火兽”古代封建帝王除了采取各种消防措施外,还把抗拒火灾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从汉代开始,在宫殿,庙宇的屋脊安装了名叫”吻兽”的雨神,传说海上有一种鱼叫”蚩”,能用尾部激起浪花下雨,被视为神,便将其形象烧制成陶器安装在屋脊上,以起到防火作用.这种”吻兽”,发展到清代,花样名称越来越多,成为中国古建筑屋脊上独具特色的装饰物.苏氏演义载:”蚩者,海兽也.汉武帝作柏梁殿,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今人多作鸱字.”开始,宫殿屋脊上的吻兽叫”蚩吻”,”鸱吻”,后来又出现了”鱼吻”,”祠吻”,”龙吻”,一些大型古建筑的屋脊正中央又出现了”正吻”,体积庞大,堪称众”吻”之首,如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正吻”,高340厘米,宽268厘米,厚32厘米,重4300公斤.”龙吻”出现的同时,又派生出了”垂兽”,据说”垂兽”是龙的九予之一,还有”狎鱼”,”海马”,”斗牛”,”仙人”等形象,这些都是能兴云作雨的海中神兽.各种”吻”都是为了辟火.据清代工程做法规则记载,皇帝对”吻”的制作和安装非常重视,”吻”从出窑到运至建筑工地,有多官分段迎接,往屋脊上安装时皇帝亲率百官举行隆重的仪式.帝王屡屡颁谕旨古代帝王绝大多数都很重视防火.传说,黄帝轩辕氏曾提出要”节用水火财物”.即对水源不能随意决口排放,对森林草原不能随意放火烧荒,应按时令有节制进行.明代以来,故宫火灾不断,因此皇帝非常重视防火,嘉靖二河北消防2001年第5期37腹一l=蔺一Jr,一_.I可=;=一驻l髑舍髑拾<,r,旦Q!曼曼!Q!至曼兰河北消防年十月,世宗朱厚宣谕:”说与百姓每,须要昼夜巡逻火盗.”隆庆二年十月,穆宗朱载也颁发谕旨:”说与百姓每,早起晚眠,小心火烛.”清朝康熙皇帝曾因守巡官员不尽职造成火灾而下令日:”今后各位都统,必须亲自巡察守卫官兵的执勤情况,若发现旷误者,一定严惩不贷!尤其是粮仓,须加倍谨慎,倘有疏忽,格杀勿论!”寺院灯火管理严古代寺院的管理者也都把防火作为重要任务来训诫众僧.以西藏为例:在l899年,十三世达赖刺嘛就颁布过一项通告,命令西藏僧俗众人和“噶厦”政府官员,特别是布达拉宫里的各级官员及办事人员”要探听,监视任何人的违法悖逆行为,严格地防火防盗”,宫内”观音殿和各灵塔的香灯师,要早上YF门坐到天黑,关门时要使长明灯过夜,并注意防火”,”在向护法神祈祷时,对来自远方的朝佛香客,不能放松警惕,以免失火,失盗”,”因宫内各处房屋时有发生火灾的危险,各处的分灯师,房管,清洁员等,要昼夜监视,时刻警惕和防止在郎杰扎仓膳房,各厨房,以及为念经而搭造的临时灶房,放柴禾的地方等发生火灾,切不可疏忽大意不可把火种和柴薪混放.”38.河北消防2001年第5期天安门的防火河天安门原名”承天门”,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公元l4l7年),意为皇帝是承受天命来治理国家的.承天门曾遭受两次大火灾,一次是明朝天顺元年七月七日遭受雷击,发生大火,城楼被毁;再一次是明朝崇祯十七年四月十九日(公元l643年6月5日),李白成攻进北京,放火焚烧皇宫,承天门也被焚毁.清朝顺治八年(公元l651年),皇帝下令将承天门更名为”天安门”(含义是”天赐平安”),并进行重修.原来天安门前没有水和桥,重新修建时,设计者雷发达鉴于前两次火灾,提出:”龙是喜水之圣物,凡是有龙之地,必须有水,让龙得水才能发挥神威.”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从此,天安门前才有了水和桥.在重要建筑前引来充足水源,无疑这是一项高明的消防措施.皇宫建造防火墙清朝雍正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雍正颁发一道圣旨:“宫中火烛,最要小心.如日精门.月华门向南一带,围房后俱有作饭值房.虽尔等素知小心,凡事不可不为之预防,可将围房檐改建为风火檐,及十二宫中大房有相近做饭火房之处看其应改风火檐者亦行更改.”(清世宗实录)雍正说的”风火檐”,又称”封火墙”,是在建筑两侧山墙后墙上开辟门窗,万一其临近房屋失火时,则不致被殃及.雍正鉴于前朝宫中火灾的教训,还命令工部大臣三大殿,乾清宫殿,坤宁宫的东西配殿以及东六宫,西六宫抚殿的两侧山墙和后山墙上的门窗统统堵死,把所有临近火房的木质房檐拆除,改为琉璃瓦,琉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