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鹦鹉肌肉营养成分的研究.doc_第1页
血鹦鹉肌肉营养成分的研究.doc_第2页
血鹦鹉肌肉营养成分的研究.doc_第3页
血鹦鹉肌肉营养成分的研究.doc_第4页
血鹦鹉肌肉营养成分的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鹦鹉肌肉营养成分的研究 杨树元1,孙学亮2,尤宏争3,季延滨2 (1.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农业服务中心,天津300380;2.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 天津300384;3.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天津300221) 基金项目: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名贵淡水鱼封闭循环式养殖技术研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项目(鹦鹉鱼高效设施化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 作者简介:杨树元(1982-),男,天津人,学士,主要从事水产养殖方向研究,E-mail:jay-yuanid99qq. 通讯作者:季延滨(1978-),男,天津人,讲师,主要从事养殖水域生态学研究,E-mail:sunxueliang12345163. 摘要:采用常规营养物质测定方法对平均体长7.2cm血鹦鹉(CichlasomasynspilumC.citrine)肌肉营养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血鹦鹉鱼新鲜肌肉中粗蛋白含量16.9%,粗脂肪含量1.94%,水分含量74.9%。以上三种营养成分均低于比较的10种常见鱼类。钙含量1.06%,总磷含量1.15%,氨基酸种类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总和14.59%,谷氨酸含量最高为2.763%,半胱氨酸含量最低,仅为0.134%,其中9种鱼类必需氨基酸含量为46.784%,根据AAS、CS评分,血鹦鹉的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半胱氨酸。 关键词:鹦鹉鱼;营养成分;氨基酸 血鹦鹉(CichlasomasynspilumC.citrine)是由雌性紫红火口鱼(Cichlasomasynspilum)和慈鲷科的雄性红魔鬼鱼(Cichlasomacitrinellum)杂交而来,属淡水热带观赏鱼类。因其嘴型似鸟喙,鳍条柔软,体态丰腴多样,性情温和同时具有食性杂、生长快、抗病能力强、对温度适应性强、易于饲养等特点,目前,鹦鹉鱼已成为水族市场中重要的交易品种之一。 关于血鹦鹉的研究,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报道。例如,秦涛、华文、汪学杰、梁久梅、陆永明等学者对血鹦鹉的养殖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1-5,为实际生产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理论依据;刘金海6-7,张晓红8等学者对血鹦鹉着色的几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xx年马树敏等学者对地热水养殖血鹦鹉车轮虫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病理学研究9,为车轮虫防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到目前为止,对血鹦鹉的营养需求等研究尚未涉足。本文通过对血鹦鹉的蛋白质、脂肪、灰分和氨基酸以及钙、磷等营养成分的分析,掌握其体内各营养成分、含量和比例,以期为血鹦鹉专用饵料的研制和健康科学养殖提供参考数据和理论借鉴。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用血鹦鹉33条,取自天津市天祥水产有限公司,鱼体体长7.26cm0.73cm,平均体重54.92g0.81g。活鱼经测量体长和体重后,将其致死,取脊椎两侧肌肉,洗净后用滤纸将水吸干,匀浆,称取适量鲜重,在100105烘至恒重,然后保存在干燥器中供营养成分分析用。 1.2试验方法 1.2.1常规营养成分测定方法采用直接干燥法(GB/T6435xx)测定水分;采用凯氏定氮法(GB/T64321994测粗蛋白,采用索氏抽提法(GB/T6433xx)测粗脂肪。 1.2.2矿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钙含量的测定选用高锰酸钾氧化还原滴定法(GB/TS009.90xx);磷的测定使用钒钼黄比色法(GB/TS009?13xx)。 1.2.3氨基酸测定方法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样品的前处理采用盐酸水解法:称取烘干后的粉末样品放入试管加入6mol/L分析纯盐酸10mL放入鼓风干燥箱,温度调节到110水解24h取出样品,冷却至室温移入容量瓶定容至50mL过滤调试氮吹仪,使用氮吹仪进行浓缩加纯水后重复浓缩两次加0.02N的盐酸在涡混器上涡混半分钟使用过滤膜过滤并推入分析瓶把分析瓶放入样品架对应位置记录样品编号上机分析。 1.2.4营养价值评价方法营养价值的评定根据FA0/WHO1973年建议的氨基酸评分标准模式(dry,%)10和全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干重)11,按下式计算出血鹦鹉的必需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 AASaa/AA(FAO/WHO) CSaa/AA(Egg) 式中:aa试验样品氨基酸含量(%);AA(FAO/WHO)FAO/WHO评分标准模式中同种氨基酸含量(%); AA(Egg)鸡蛋蛋白质中同种氨基酸含量(%)。 2结果与分析 2.1血鹦鹉肌肉常规营养成分的含量 经测定:血鹦鹉肌肉中含水分74.9%、粗蛋白16.9%、粗脂肪1.94%、钙1?06%、总磷1?15%。5种营养成分中,血鹦鹉肌肉水分的含量最高,粗蛋白质、粗脂肪、矿物质渐次,钙的含量最低。 2.2血鹦鹉肌肉氨基酸的组成与含量 血鹦鹉肌肉中氨基酸组分(以干物质计)的分析结果见表1。 本次共检测出血鹦鹉体内的氨基酸17种,氨基酸含量为14.59%,色氨酸和胱氨酸未被检测出,可能是在酸化水解的过程中被破坏,也可能是由于仪器的限制。血鹦鹉肌肉氨基酸成分,谷氨酸含量最高为2.763%,占氨基酸总量的18?94%,其次为天冬氨酸1.536%,赖氨酸1?363%,亮氨酸1.215%;半胱氨酸含量最低,仅为0?134%。除色氨酸外,血鹦鹉的必需氨基酸(赖氨酸Lys、蛋氨酸Met、精氨酸Arg、组氨酸His、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苯丙氨酸Phe、苏氨酸Thr、缬氨酸Val)齐全,必需氨基酸总量占到氨基酸总量的46.784%。必需氨基酸中含量最高的是赖氨酸,最低的是组氨酸0.319%。 3讨论 3.1血鹦鹉肌肉常规营养成分与其他鱼类的比较 血鹦鹉与其它几种鱼类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的比较见表2。 由表2可知,血鹦鹉的水分以及蛋白质含量均低于鲤、鲢以外的其他几种鱼类;其脂肪含量高于鲢鱼、鳙鱼、鲈鱼、鳜鱼和尼罗罗非鱼;磷含量低于珍珠龙鱼、高于或等于其他食用鱼;钙含量显著高于鲤鱼、鲈鱼和草鱼等10种食用鱼,但比珍珠龙鱼的5.44%低很多,这可能跟珍珠龙鱼长期摄食钙含量丰富的饵料有关10;血鹦鹉的磷含量与钙相似,高于10种食用鱼,仅低于珍珠龙鱼。由此可见,血鹦鹉和其他10种食用鱼的营养成分差异较大,除脂肪和蛋白其余几种成分均处于极端位置,水分含量最低,钙、磷含量最高。到目前为止,生产上并没有出现专门喂血鹦鹉的饵料,养殖场大多使用鲈鱼或鲤鱼饵料去代替,但血鹦鹉和以上两种鱼的营养成分并不接近,由此可推断采用食用鱼的饵料并不能真正满足血鹦鹉的生长需求。 3.2血鹦鹉肌肉氨基酸含量与其他几种鱼类的比较 血鹦鹉肌肉氨基酸含量与其他几种鱼类肌肉氨基酸含量的比较见表3。 从表3可看出,血鹦鹉的各项氨基酸含量大多低于珍珠龙鱼、黄河鲤鱼和铜鱼,高于麦穗鱼,只有半胱氨酸在其他几种鱼类中没得到体现,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低于麦穗鱼和铜鱼,高于珍珠龙鱼和黄河鲤鱼。 据Ogin16报道,采用鱼体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量来推算鲤的必需氨基酸需求量,所得结果与采用Halver方法测定鲤的结果十分一致。可见以同期鱼类的必需氨基酸配比来指导饵料中必需氨基酸配比是有效的17。根据表3列出的血鹦鹉必需氨基酸含量,可以计算出血鹦鹉在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模式如下: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分别为0.6630.6980.4330.6241.2150.6341.3630.3190.877。 3.3血鹦鹉对饵料蛋白的需求 血鹦鹉蛋白质含量为16.9%。也就是说血鹦鹉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肯定会大于16.9%,因为鱼类除了把饵料中的蛋白用于生长之外,还会用于其自身的其他生理活动,如机体修复、繁殖交配、游动、越冬、细胞的新陈代谢等活动。这也就是为什么鲤鱼的肌肉组织中蛋白的含量只有22%13,但其生长所需最适的饵料蛋白含量却是31%18,否则就会影响鲤鱼的正常生长。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除了和机体对蛋白质需求量有关,还和这种鱼类的生活习性相关联。如鲈鱼的肌肉组织蛋白含量比鲤鱼低,只有18.59%13,比鲤鱼的肌肉蛋白低将近4个百分点,但其饵料的最适的蛋白含量却需要42%19,比鲤鱼饵料的蛋白含量高11%,这是因为鲈鱼是凶猛性的食肉型鱼类,大量的蛋白质不仅需要为鲈鱼机体正常生理活动提供能量还要为鲈鱼超强的活动习性提供能源。一般情况下,鱼类对蛋白的需求为: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植物性鱼类20,而鲤鱼则属于游动速度相对较缓的中低层杂食性鱼类,其活动能力就没有鲈鱼那么强,所以在这方面消耗的能量也相对较低。在饲养血鹦鹉的过程中,无论使用鲈鱼饵料或者是鲤鱼饵料都是不太恰当的,因为血鹦鹉肌肉的蛋白质含量和鲤鱼、鲈鱼相差都较大。非但如此,血鹦鹉的生活习性也与上述两种鱼类相去甚远。血鹦鹉属于热带观赏性杂食性鱼类,常年生活在水温28以上,机体的新陈代谢比其他一般的可越冬淡水性鱼类应该要快,但其还属于杂食性鱼类,对饵料的蛋白需求不会像其他性肉食性鱼类那么高。综上所述,推测血鹦鹉对蛋白质的需求可能介于现在常用的鲤鱼饵料和鲈鱼饵料之间。具体含量还需进行不同蛋白质水平对其生长影响的试验。 3.4营养价值评价 从营养学角度来看,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为体内合成含氮化合物所提供的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将表4中血鹦鹉的一些氨基酸数据换算为每克氮(N)中含氨基酸毫克(mg)数(乘以62.5,除以蛋白质的百分含量)12后,计算血鹦鹉的AAS、CS,并与全鸡蛋蛋白氨基酸模式和FAO/WHO建议的氨基酸评分标准模式进行比较(见表4)。根据AAS分析结果,血鹦鹉的必需氨基酸中除缬氨酸外均接近于或大于1,血鹦鹉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缬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是异亮氨酸,第三限制性氨基酸是蛋氨酸半胱氨酸;根据CS分析的结果,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蛋氨酸半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是缬氨酸,第三限制性氨基酸是异亮氨酸。 4结论 本试验对血鹦鹉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血鹦鹉粗蛋白含量16.9%;粗脂肪含量1.94%;水分含量74.9%;钙含量1.06%;磷含量1.15%。血鹦鹉体内总氨基酸含量为14?59%。据AAS、CS分析,血鹦鹉体内氨基酸较为平衡,其中缬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半胱氨酸含量相对较低,为限制性氨基酸。 参考文献: 1 秦涛,刘猛,王健华,等.血鹦鹉的养殖技术J.河南水产,xx,3(3):10 2华文.血鹦鹉的饲养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xx(5):38 3汪学杰,牟希东,胡隐昌,等.血鹦鹉的池塘养殖技术J.中国水产,xx,3(3):39-40 4梁久梅.观赏鱼“血鹦鹉”的养殖技术J.农家参谋,xx(4):21 5陆永明,王计海,黄保观,等.“血鹦鹉”苗种繁育、养殖产业化J.中国水产,xx,6(2):37 6刘金海.螺旋藻、VC、VE和豆油对名贵观赏鱼-血鹦鹉着色的影响G.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鱼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xx年学术研讨会摘要汇编。北京:xx-09-01:79 7刘金海,王维娜,王安利.热带鱼总色素及色素组分比较研究G.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xx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北京:中国水产学会,xx-11-15(625) 8张晓红,吴锐全,王海英,等.虾青素与螺旋藻对血鹦鹉体色的影响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xx,24(1):79-82 9马树敏,李秀梅,常洪敏,等.地热水养殖血鹦鹉车轮虫病的治疗方法J.天津水产,xx(3):40-41 10PellettPL,YongVR.NutritionalevaluationofproteinfoodsM.Tokyo:TheUnitedNationalUniversityPublishingCompany,1980:26-29 11桥本芳郎著,蔡完其译.养鱼饵料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0:114-115 12邢薇,梁拥军,杨广,等.珍珠龙鱼的营养成分测定及其饵料生物营养价值评价J.饵料工业,xx,32(12):52-55 13王任,孙伟伟,李萍,等.新乡市10种常见食用鱼类营养成分比较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xx,24(6):596-598 14朱健,王建新,龚永生,等.几种鲤鱼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及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的比较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0,20(4):29-12 15梁拥军,孙向军,杨广,等.麦穗鱼营养成分组成测定与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xx,38(4):1869-18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