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教学点滴谈_第1页
成语教学点滴谈_第2页
成语教学点滴谈_第3页
成语教学点滴谈_第4页
成语教学点滴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成语教学点滴谈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它一般由四字构成,结构匀整 ,含义丰富,风格高雅,有很强的节奏感和表现力。通过成语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成语的一般常识,开阔眼 界,增加知识,提高认识水平和阅读、写作能力。作为对各科教学有重要指导意义的高考,历来都把成语作为 语文测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试看近年来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关于成语的试题情况: (附图 图 ) 由上表可以知道,高考语文试题中成语的数量逐年增加,比分逐年提高。测试内 容,除了成语的字形、字 音、含义以外,还涉及到成语的结构方式、成语的出典和成语的辨析运用等方面。由此可见,成语教学在中学 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决不能等闲视之。 笔者近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对成语进行了一些规律性的归纳,以指导学生掌握、辨析成语的音、形、 义,提高成语的运用能力。 一、揭示成语的丰富内涵 有些成语,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哲理性,通过揭示成语的丰富内涵,可以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 / 7 成语“鞠躬尽瘁”,出自蜀汉诸葛亮的后出师表,可教育学生为革命为人民竭尽全力 ,奋斗终生。“ 先忧后乐”出自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可教育学生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学而不厌”出自论语述 而,可教育学生虚心好学,永不自满。 出自孔子家语的“载舟覆舟”,说明人民力量的伟大,取得民心的重要。出自淮南子的“塞翁失 马”,说明了坏事与好事互相转化的道理。出自吕氏春秋的“物及必反”,说明事物发展到顶点,就会向 相反方向转化。通过这些成语的学习,可以启发学生树立辩证观点。 二、辨析成语的形、音、义 形、音、义三者之间,义是首要的。掌握了义,音 、形也就容易解决了。成语“再接再厉”,原指公鸡相 斗,每次接战前都要磨快它的嘴。明白了“厉”同“砺”,磨快的意思,就不会再写成“再接再励”了。“汗 流浃背”形容出汗很多,湿透了背上的衣服。明白了“浃”是湿透的意思,就不会把成语写成“汗流夹背”了 。“走投无路”中的“投”,是投奔的意思,不能写作“头”;“装腔作势”中的“势”,是姿势的意思,不 能写作“死”;“旁征博引”中的“征”,是寻求的意思,不能写作“证”。年高考试卷中的“明察秋亳 ”,年试卷中的“淋漓尽至”,年试卷中的“貌和神离”、“迫不急待 ”,年试卷中的“直接了 当”、3 / 7 “名列前矛”、“好高鹜远”,年试卷中的“不径而走”、“神采弈弈”、“妄费心机”、“磬竹 难书”、“蜂涌而上”等,如果掌握了这些成语的确切含义,那么就会明白这些加点字都是错别字了。 如何辨析成语中的形、音、义呢? 首先,要防止望文生义。在四字成语中,每个字都是意义单位,但它们之间决不是孤立割裂的,而是一个 整体,它的意义是概括的,因此不能单单按字面理解。如“高屋建瓴”中的“建”,是倒水、拨水的意思。这 个成语的意思是将瓶水从高屋脊上向下倾倒,比喻居 高临下,不可阻遏的形势。“不刊之论”中的“刊”,削 除的意思。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差强人意 ”原意是说还算能振奋人心,现多指尚能使人满意。“差”是“尚”、“略”的意思;“强”是“振奋”的意 思。如果望文生义,把“建”理解为“建立”,把“刊”理解为“刊登”,把“差”理解为“不好”,“强” 理解为“勉强”,那跟成语的原意就背道而驰了。 其次,要细细辨别同形异义词。有些词,在不同的成语中有不同的含义。“毫厘不爽”中的“爽”是“差 错、失误”的意 思,而“爽心悦目”中的“爽”是“舒服、轻松”的意思。“投笔从戎”中的“投”是掷的意 思,而“情投意合”中的“投”是迎合的意思。“五体投地”中的“体”是4 / 7 身体的一部分的意思,而“身体力 行”中的“体”是体验的意思。 三、剖析成语的语法结构 成语是一种固定词组,分析掌握成语的语法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掌握成语的造句 功能,准确灵活地运用成语。成语的语法结构与词组是相同的。它的结构方式,大致上有以下几种: 并列关系:高瞻远瞩、层峦叠嶂、云蒸霞蔚、分门别类、博大精深。 偏正关系:中流砥柱、揭竿而起、默默无闻、得意忘形、痛不欲生。 主谓关系:言者无罪、短兵相接、鞭长莫及、胸有成竹、鹏程万里。 动宾关系:置之度外、包罗万象、粉饰太平、混淆黑白、崭露头角。 连动关系:拍案叫绝、负荆请罪、刻舟求剑、量体裁衣、饮水思源。 兼语关系:请君入瓮、调虎离山、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化险为夷。 值得注意的是,并列关系、偏正关系又分别有几种情况。 在并 列关系中,“多快好省”四字都是并列的,“隐5 / 7 恶扬善”是动宾动宾,“残羹冷灸”是偏正偏正 ,“家破人亡”是主谓主谓。 在偏正关系中,“弥天大谎”是定语式,“慷慨陈词”是状语式,“巧夺天工”是补充式。 四、赏析成语的文言特色 绝大多数成语是从古代演变而来的,因而保留了许多文言特色。 有的成语保持了文言中实词活用的特点,如: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鼓作气”、“衣冠禽兽”,名词作使 动用法的“汗牛充栋”、“祸国殃民”,名词作意动用法的“草菅人命”、“幕天席地”,名词作 状语的“天 长地久”、“草行露宿”;动词作使动用法的“闭花羞月”、“生死肉骨”,动词作意动用法的“是古非今”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的“扬长避短”、“拈轻怕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厚此薄彼”,形容词作使动用法 的“丰衣足食”、“光宗耀祖”,形容词作意动用法的“不远万里”、“不耻下问”等。 有的成语还具有文言句式的特点,如:宾语前置句式的“时不我待”、“何去何从”、“唯我独尊”、“ 马首是瞻”、“唯利是图”,状语后置句式的“持之以恒”、“重于泰山”、“相濡以沫”、“相敬如宾”、 “运筹帷幄”等。 五、品味成语的修辞手法 不少成语运用了修辞手法,使得成语不仅简洁,6 / 7 而且生动形象。 “怀瑾握瑜”、“望穿秋水”、“铜墙铁壁”运用了比喻,“青梅竹马”、“布衣之交”、“蓬筚生辉” 运用了借代,“饿莩遍野”、“铺天盖地”、“囊括四海”、“怒发冲冠”运用了夸张,“满招损,谦受益”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运用了对比,“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用了对偶,“既有今日,何必当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是可 忍,孰不可忍”运用了反问。 有的成语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雷声大,雨点小”就同时运用了比喻、对比和对偶的修辞手法。 六、探究成语的出典 有不少成语,来源于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和古代诗文。通过探究成语的出典,可以使学生了解这些神话 、寓言、历史故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丰富文史知识,扩大眼界,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夸父追日”来源于山海经上记载的古代神话,“狐假虎威”和“揠苗助长”分别来源于战国策 和孟子所记载的寓言,“睨柱吞赢”和“图穷匕见”分别出于史记、战国策所载的关于蔺相如和 荆轲的故事,“世外桃源”和“海阔天空”分别出于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唐僧玄览的诗。 7 / 7 七、指导成语的运用 学习成语在于运用。指导学生用成语造句,或把几个相关的成语连缀成文,或把成语用于习作之中,或以 成语命题作文,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成语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而且也可以极大地丰富文章的内容 ,增加文章的生动形象。 用成语命题作文,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多向思维的训练。年高考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