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我区茶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一、铜仁地区茶叶生产发展变迁和优势 (一)铜仁茶叶发展的历史变迁 铜仁地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据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的贵州通志记载石阡茶叶“始于唐代种茶、饮茶遍及于明朝岁约出10万斤”据陆羽茶经载(成书于公元760780年)“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其思、播、夷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我区的石阡、思南、印江、沿河、德江县属思、夷州地区明清时期石阡坪山茶已在全国享有盛名印江志记载:明永乐年间梵净山绿茶被列为朝廷“贡品”沿河县志中记载“姚溪茶、野茶坨昔皆为贡品”由于历史原因相当的一段时期内茶叶生产以自给自足为主发展较慢石阡县茶叶生产规模相对较大在50年代初茶园面积达到万亩成为贵州省被国务院表彰的两个县之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茶叶得到了较大规模发展我区利用日本“黑字还流”贷款和综合农业开发项目把茶叶作为支柱产业之一重点开发发展茶叶生产基地近3万亩并相继组建了石阡、松桃、印江及沿河县4个茶叶公司和地区武陵山茶场进入21世纪地委、行署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茶叶领域内引进了山东天目茶业集团、浙江嘉盛武义茶叶公司、和泰茶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外商企业依托外商的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激活了国有资产茶叶产业焕发出活力 (二)铜仁地区茶叶发展优势 优势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品种资源铜仁是贵州最适宜种茶的中心区域是名优绿茶的重点产地全区宜茶地主要是黄壤、红壤、黄棕壤等ph值为4.56酸性土壤类型质地疏松、底土无硬盘层、排水性好、坡度适中;宜茶地有120万亩以上土壤富含硒等微量元素的面积20万亩以上;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13.617.510的日数积温在40005700降雨量为11001400毫米空气湿润相对湿度大是全国日照低值区之一日照为10671497小时日照率2533%;光照中漫射光多全区现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资源120余种是省保存茶树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份之一优势二:区内茶叶内在品质独特根据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对我区样品检测结果表明: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分别为43.5%、3.5%、29.9%丰富的内含物质使我区茶叶具有香度馥郁、滋味鲜爽醇厚、汤色明亮的独特品质优势三:开园时间较早、采摘期长低纬度形成的亚热带气候使我区茶园的开园时间处于四川和江浙两者之间区内茶叶采摘期可达7个月春季名茶采摘期4050天比江浙多30天以上茶园封园时间一般在10月初较长的采摘期为发展茶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优势四: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我区农村劳动力价格平均1520元/天茶产业中劳动力工资占茶叶生产成本的40%50%优势五:铜仁地区是全省煤电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区内有国家级三大发电资源:思林电站、沙砣电站、枸皮滩电站煤炭价格300400元/吨用电价格0.5元/度;同江浙相比大宗茶可降低电耗0.3元/斤、煤耗0.50.6元/斤 二、铜仁地区茶叶生产现状 21茶园基地规模 211绿茶全区共有绿茶面积8.88万亩XX年生产干茶2153吨其中石阡县3.93万亩印江县1.35万亩松桃县1.32万亩沿河县0.80万亩德江县0.56万亩思南县0.41万亩江口县0.25万亩铜仁市0.18万亩玉屏县0.08万亩石阡、印江、松桃、沿河四县成为我区茶叶生产重点县总面积达7.4万亩占全区茶园总面积的83.3%全区茶园80年代以前种植2.34万亩XX年以前种植2.77万亩XX年以后种植3.77万亩全区投产茶园5.15万亩其中低产茶园2.96万亩占投产茶园57.6%茶树品种以福鼎大白茶、石阡苔茶为主福鼎大白茶种植面积6.27万亩占全区茶园面积的70%;石阡苔茶1.84万亩占全区茶园面积的21%全区茶园权属为公有制企业的2.01万亩占22%;为非公有制企业的1.11万亩占13%;为农户种植的5.76万亩占65% 212苦丁茶全区苦丁茶园1.34万亩,XX生产苦丁茶330吨苦丁茶主要分布在五个县印江县0.59万亩、石阡县0.54万亩、沿河县0.11万亩、思南0.08万亩、德江0.02万亩除1200亩为XX年以前种植其余的均为XX年以后种植权属为非公有制企业的1150亩其余的为农户所有区内苦丁茶品种为木樨科女贞属、常绿叶型灌木、蜡子树种和小蜡子树种 213茶叶加工 全区目前有茶叶加工企业49家从事茶叶加工人数2275人拥有加工设备4574台(套)年加工能力达6867吨加工产品主要有名优绿茶、大宗绿茶、珠茶和苦丁茶其中绿茶加工企业45家加工人数2190人拥有加工设备4516台(套)年加工能力达6546吨加工产品主要有名优绿茶、大宗绿茶、珠茶石阡、印江、松桃、沿河四个茶叶重点县的绿茶加工厂39家占全区茶叶加工厂的87%外商经营管理的绿茶加工厂有20家占全区的44%招商引进的铜仁和泰茶业有限公司去年开始在铜仁生产加工珠茶填补我区珠茶加工的空白对全区的茶叶生产有着较大促进作用珠茶生产与全区名优茶生产有较强的互补性珠茶加工在4月底开始名优茶生产已基本结束通过机采茶青有利于提高茶青下树率降低茶园病虫害提高茶园产出水平如松桃县大同茶场通过用日本进口的采茶机采茶茶青下树率达90%同时加强茶园肥水管理高产丘块达到亩产400多斤珠茶的高产水平铜仁和泰茶业公司以生产珠茶为主产品单价在10元/公斤以上产品批量大市场广阔效益好 214茶叶销售市场 铜仁地区每年可产绿茶2500吨左右主要销往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湖北等地;国际市场主要有非洲、中东等地主要是珠茶出口由于品质好深受外地老板青睐用作加工名茶的原料每到春茶生产季节经常出现外地老板守着加工厂要茶的现象外商经营的绿茶茶园占全区的70%外商的销售网络健全大宗绿茶的销售渠道畅通高档名优茶多作当地政府部门用作礼品茶加上江浙茶商的收购名优茶也供不应求价格看涨如印江县高档名茶去年斤价220元今年达250260元上涨10%以上今年春茶预计价格每公斤20元左右绝大多数茶叶价格高于上年由于茶农增收极大调动了茶农种茶的积极性 215服务体系建设 目前全区从事茶叶生产管理服务机构主要有农业局的经作站或茶叶站以及政府内设的茶叶生产管理办公室全区茶叶生产管理队伍12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96人、管理干部24人印江县成立了茶叶协会发展23个会员单位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茶产业发展印江、石阡县还出台了鼓励在职干部、创办茶叶企业和生产基地的优惠政策措施涌现了30多名乡镇干部、农技干部兴办茶园和发展茶叶加工为茶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 216茶叶品牌建设 经中国茶科所对铜仁茶叶样品检测铜仁地区茶的氨基酸含量为35%而江浙茶仅为3%;茶叶的水浸出物含量一般在45%以上而江浙茶仅在30%左右90年代初期以来在中国茶科所、贵州省茶科所茶叶专家的指导下名优茶品牌创建成效显著1994年印江自治县梵净山茶场被农业部茶叶检测中心定为茶叶检测定点企业印江县梵净山茶场的“梵净翠峰”获得了国家批准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我区的“梵净翠峰”、“泉都碧龙茶”、“黔东毛峰”、“武陵春富硒茶”等一大批高档名优茶产品在全国各种茶叶评比中捧走若干奖项泉都碧龙茶还荣获“98世界茶叶博览会”银奖到目前止在省级以上组织的评比、交易会、博览会等活动中我区共有13家企业获奖17个产品品牌共获43项(个)奖:有石阡县的“泉都碧龙茶”、“泉都云雾茶”、“幸惠”牌苦丁茶铜仁地区武陵山植物保健茶厂的“泉都百茶”牌苦丁茶;松桃县茶叶公司的“松桃翠芽”、“松桃春毫”武陵山茶场的“武陵剑兰”(松桃);沿河县乌江茶场的“坤龙牌”绿茶;思南县茶场的“东坡毛尖”等品牌217茶园产地认定和茶树良种推广 全区共有19000亩茶园通过认证其中:石阡县统一组织主要茶叶生产基地的16950亩茶园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分布在龙塘、聚凤、五德等15个乡镇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茶园面积1000亩以上的乡镇有:聚凤2800亩、五德1800亩、龙塘1500亩、花桥1500亩、本庄1450亩、龙井1400亩、白沙1350亩、国荣1000亩;贵州梵净山顶翠园茶业公司在玉屏县亚鱼乡的500亩茶园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印江县银辉茶叶公司在印江县缠溪镇的700亩茶园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印江县净团茶叶公司在印江县永义乡的850亩茶园通过有机茶认证茶树品种以福鼎大白茶、石阡苔茶为主福鼎大白茶种植面积6.27万亩占全区茶园面积的70%;石阡苔茶1.84万亩占全区茶园面积的21%良种茶园面积8.11万亩占总面积的90%以上;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3.70万亩占总面积的41.7%占良种茶园面积的46.1% 218引进外商承包租赁茶园 全区共引进外商茶叶加工企业21家约占农业招商引资总数的50%;引进外商资金5100万元占农业招商引资总额的24%茶叶生产已成为全区招商的重要领域对促进我区茶叶生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外商共租赁茶园面积3.17万亩占全区茶园总面积的35.7%21家客商来自浙江、山东、湖南、江苏和重庆其中来自于浙江省的有14家占外商总数的67%;浙江省客商承包经营的茶园2.67万亩占外商租赁承包经营茶园面积的84% 三、铜仁地区茶叶产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茶叶产业化水平低全区茶叶加工有49家规模小抗市场风险能力不强对茶园掠夺式经营现象严重茶园管理极为粗放租赁前期和后期没有严格把关致使茶叶质量提升难度大产品标准不统一不规范形不成拳头产品形不成名品影响了茶叶快速步入国际市场步伐从而造成了精深加工产品比例低生产、加工和销售都呈现为分散的局面环节多、成本高损耗大形不成规模效益 32资金投入少茶园基础设施差品种结构不尽合理地县各级财政对茶业的投入极其有限茶农自我积累、自我投入的能力不足茶叶生产条件差;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手段落伍技术推广经费少难以对广大茶农进行必要的科学用药、用肥、除草培训一些新技术无法及时有效地在茶区得到推广应用造成茶农科学种茶水平低无法从源头上保证茶叶产品的卫生质量水平;全区目前有2.34万亩老茶园(3050年)种植分散商品化程度不高农户不够重视已经到了必改的年限大部分茶园虽属良种但基本上都是群体品种混杂较为严重面积多在300亩以上根本没有水利设施规模稍大点的茶园缺乏采茶劳动力茶青下树率低机械化作业也根本谈不上影响了新叶的萌发从而影响到茶园的产量和效益 33铜仁地区茶产业尚未形成真正的优势品牌全区现有45家企业各有各的品牌在全国和省级以上组织的评比活动中共有13家企业17产品品牌获奖43项还有32家企业的产品各有各的名目品牌之多、乱、杂名牌效应和规模效益不凸现没有一家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能牵头整合全区的品牌资源;生产企业归口不同的部门管理沟通协调难生产企业间各自为阵结果是家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品牌没有一个品牌上规模品牌效益没有发挥出来总体价格偏低全区现有茶园面积近8.88万亩投产茶园5万余亩年产干茶2500多吨成品茶销售收入不足3000万元这与茶园规模极不相称我区茶园平均亩产值在500600元之间最高亩产值不到XX元与江浙茶园亩产值在3000元以上、高水平茶园达15000元以上的产出水平相比差距极大 34茶产业条块分割技术力量势单力薄全区八县一市一特区都在发展茶业生产目前只有四个茶叶重点县成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石阡县、印江县成立了茶叶生产办公室松桃县、印江县、沿河县设有茶叶工作站其它县什么机构也没有建立有的县还成立了经济作物站有的县既有经作站又有茶叶站造成责权利不明各行其事全区茶叶生产从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的多数员工大都是半路出家或只经过几个月培训的人员由于专业知识乏力生产经验不足大大地阻碍了茶产业发展进程XX年茶园面积8.88万亩到XX年茶园面积将达到15万亩人均得负担10001500亩以上茶园的指导、培训、茶园改造、协调等工作与生产发展极不适应35茶农技术水平低茶叶产量低效益不明显XX年我区共有8.88万亩茶园其中:35.7%为集中成片茶园被外商租赁,还有64.3%的茶园属农户所有,XX年又兴起了种茶热潮,茶园面积有可能突破15万亩,全区重栽轻管的现象日趋突出一是栽植质量差;二是舍不得肥料投入茶叶营养差;三是病虫草害严重茶叶质差量低;三是水利设施不完善可以说是基本没有90%属看天茶园四是茶农自采茶青乱堆乱放加工不及时造成烂青现象较为严重同时在加工各环节中技术不规范不标准安全性差又舍不得卖给加工企业生产自产自加工的质量上不了档次效益极其低下 4、铜仁地区茶产业发展对策 铜仁地区茶产业应抢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做大做强将其培育为我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柱产业切实改变目前基地规模小、生产水平低及加工效益差品牌杂、乱、多基础设施条件差加工设备和技术陈旧落后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的现状;为了在“xxx”期末使全区茶叶种植面积发展到50万亩综合亩产值从338元提高到600元公斤产值从8.9元提高到15元综合总产量从2483吨增加到1.9万吨综合产值由5035万元增加到2.85亿元我区茶产业应以市场为导向主攻高品质绿茶面向市场依靠机制创新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引进一批省外优强企业培育和打造12个知名品牌;坚持以农户为主体实现茶园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茶生产基地 4、1加强领导增进共识整合各部门力量和资金加以扶持 我区茶产业在“xxx”期末茶园面积将达50万亩投产茶园27万亩茶叶总产值将达2.85亿元要实现这一目标没有资金和认识上的统一茶叶产业要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各级党委、政府对茶叶产业发展应予重视要集中人、财、物力加快茶叶产业发展一是改革现行茶叶生产管理体制成立茶叶产业发展管理机构统筹协调全区茶叶产业的规划、生产、加工、销售和科研等做到茶叶产业与其它产业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大力培育茶叶科技人才尽快改变茶叶科技服务力量薄弱的现状二是整合各部门资金用于茶园的基础性建设充分利用好水利工程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扶贫项目、新农村建设项目以及退耕还林等项目利用其中部分资金用于茶产业发展地、县财政对茶产业要有长期注入机制加以扶持三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土壤、气候资源优势合理规划布局茶叶产业带为提高我区茶叶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奠定基础 4、2培育龙头企业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 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是振兴茶叶产业的必由之路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其实质首先是解决好茶叶商品化问题其次才是加工增值的问题我区过去茶叶生产大起大落主要是没有解决好市场问题所导致区内的生产加工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弱无力化解市场风险结果是茶贱伤农荒茶、毁茶的情况就无法避免了当前振兴我区茶叶产业应吸取教训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当务之急近年来我区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山东天目茶业有限公司、浙江嘉盛武义茶叶有限公司、浙江和泰茶业有限公司等外地茶叶企业在它们的带动下我区的茶叶生产逐渐恢复活力特别是铜仁和泰茶业有限公司是目前在我区落户规模最大的外商加工企业和最大的出口企业其原料茶需求量大对茶叶产业带动能力强已在我区发展生产基地近4万亩和泰的珠茶生产与我省的名优茶生产有很强的互补性不存在价位竞争、原料竞争、市场竞争这些是我区培育茶叶产业龙头企业的优势所在培育、扶持龙头企业要转变观念注重实效不宜盲目排外凡是发展铜仁茶叶生产的凡是宣传、打造铜仁茶叶品牌的都要一视同仁地加以扶持和培育我区依托龙头企业推进茶叶产业化的思路应是:各茶叶生产企业、生产基地除抓好名优茶生产外应依托和泰茶业公司发展珠茶生产提高我区茶园的产出水平和效益;分散茶园、交通不便的茶园适当发展中低档绿茶生产满足区内群众消费需要 4、3依靠科技提高茶叶质量以质取胜 由于我区茶叶生产的科技含量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生产人员缺乏专业技术培训茶园管理粗放直接影响茶叶质量市场竞争不强产品档次不高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要求产品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无公害强制性标准如不加强生产环节的质量管理不通过无公害认定就迈不过市场准入这道门坎因此茶叶生产管理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提前作好应对准备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提高茶叶产业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茶叶生产大县要借鉴上世纪创建茶叶品牌的经验由政府出钱与茶叶科研机构合作聘请茶叶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对于生产规模相对较大的茶叶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要选拔一批年青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妇产复习测试有答案(一)
- 2025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绿色农业卓越品质
- 旅游业务全景解析
- 2025四川省房屋买卖合同书范本
- 大学生创业:净菜配送公司创业商业计划书
- 中医治未病资料
- 《2025劳动合同证明模板》
- 2025扬州房屋租赁合同
- 2025融资合同股权转让协议
- DB11T 219-2021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星级划分与评定
- 重度哮喘诊断与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解读
- 干部家庭社会关系登记表
-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真题及答案
-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507-2016
- 第2课++生涯规划+筑梦未来(课时1)【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效课堂 (高教版基础模块)
- 中国移动:能力开放-产业互联-互联网+大会材料
- 数据采集服务合同协议书
- 2024年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设计考试重点试题附答案
- 打扫卫生劳动合同范本
- DL-T-5161.5-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5部分: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