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doc_第1页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doc_第2页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广西梧州财经学校 余敢冲 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需要的应用性专门人才。在这里,德育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所谓“德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对于德育的外延,我国理论界历来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德育即是道德教育(“德育”的英文是“moral education”,“moral”的意思即为“道德的”、“精神上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该坚持“大德育”的概念:我国学校的德育即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总称。本文是从德育即道德教育的层面上使用这一概念的。教育部2001年工作要点指出:“进一步加强德育,改进智育和体育、美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将德育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认真研究社会环境变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践环节”,这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为此,各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必须认真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教育。 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现状的几点思考(一)德育教育过程、内容的表面化即只注重德育的外在功能,着重社会的眼前利益,德育的短期行为严重,社会出现什么要求,德育便去抓什么,忽视对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的培养。 有人曾将我们学校德育比喻为“救火车”,将德育工作者比作“消防队”。事实也确实如此:“文革”及其以前相当一段时间里,德育是政治工具,片面、歪曲地理解“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含义,使德育完全服从于阶级斗争和政治形势的需要,把德育单纯地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成为人们改造世界观的手段。改革开放以来,这一点在学校德育中已有了很大的改观,但这一倾向依然存在,如当国家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时,便要求德育培养学生“具有市场经济头脑”,学校德育要围绕市场经济转变观念,以发展市场经济为中心任务,适应并服务于社会需要;及至社会上出现了生态危机,生态德育便呼之欲出,生态德育成为“世纪之交德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不容置疑,学校德育确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自然功能等。当政治、经济、生态等社会问题突显时,人们想到了德育与解决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也是自然的。但是,学校德育毕竟不是政治的附属,如果将学校德育窄化为政治教育,完全以政治的教化取代品格的培养,德育就无法获得相对独立的地位与品格,从而走上一条迷途与险途。 (二)德育要求的单一化即只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和行为的机械训练,而忽视情感体验和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选择能力的培养。 道德作为一定社会及其社会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行为规范,恩格斯指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但在当前学校德育中,教师往往满足于单纯的特定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的传递,停留在道德知识ABC的宣讲和伦理谈话上,而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判断、选择能力的培养。这种知识性的德育往往只会培养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缺陷:一是从课程的设置上是单一的认知性课程。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如果从“大德育”的角度看,包括世界观、人生观、职业道德、法律常识等,如果从道德教育的角度看,则只有职业道德,而对于完整的道德人格来说,仅具备道德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认知性课程不足以完成培养完满道德人格的任务。二是从当前学校德育的目的上看,以“听话”、“服从”为培养的目标。中等专业学校在这种目标指导下的德育,要求学校执行国家各部门所颁布的一系列管理学生的规章和条例,如商业部、财政部都有不同的学生守则。而作为社会代理机构的学校,则以是否接受并服从这些规章的条例作为衡量、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德育实质上变成了使学生想正确的东西,做正确的事情的教育。这样,“听话”成了“好学生”的标志,“服从”就成为评判学生道德水平的主要标准。从而使“听话”和“服从”成了学生所追求的最高道德标准。然而,这种目的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现代德育所应该追求的目标。对此,鲁迅先生在评论中国的家庭教育时曾说过:这种教育只是“使他畏葸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放他外出,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这种教育“其实都不过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罢了”。三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过程的简单化、形式化,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情况十分明显。具体表现为:首先,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职业学校的德育目标同所有学校一样,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人。这一目标是德育工作者所期望达到的成就和效果,是理想的东西。然而在现实中,许多教育者却往往把理想的东西当作现实的东西,把目标当作起点,急功近利,无的放矢,简单进行品德规范的灌注,效果可想而知;其次,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在当前职业学校生源紧张的情况下,招收学生的入学分数线越来越低,于是教师们往往认为职校的学生素质低下“朽木不可雕也”。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品德认识过程和认识结果被教师所“包办”。学生没有情感体验,没有意志锤炼。德育处于“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状态,学生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认识问题,理解问题,最后得出与教师要求相同的结论。从而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思想活力和创造精神,把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拒之于门外。 (三)德育方法上的成人化和模式化 所谓“成人化”,即是德育以成人的观念、成人的标准来要求职业学校的学生,使德育要求不切实际,脱离了学生的年龄特征,既空且虚。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招收的都是初中毕业生,年龄在15至17岁之间为多。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主张,德育要注意受教育者成长过程的阶段和年龄特点。他把受教育者的身心成长期分为四期:其中15至20岁为青春期,在这一时期的人已意识到社会关系,是实施性教育、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的时期。他反对教师把他们当道德学家看待,空洞地进行道德说教,主张通过培养善良习行来培养善良品德。而我们二十一世纪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仍然在我行我素。 所谓“模式化”是指按同一模式、同一标准、同一方法来要求、教育所有的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品质的多样性、层次性。职业学校的学生和其他各种类型学校的学生一样,他们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成长的社会、家庭环境不同;个性特征千差万别;品德素养有高有低。如果我们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个性特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德育工作肯定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孔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早重视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朱熹将其经验概括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是我们应当借鉴的。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思路上。因此,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面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和力不从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打架斗殴、偷窃,甚至吸毒等漠视道德和法制观念的现象屡禁不止,学生因被开除而导致在校生流失率不断提高;家长把送子女到中等职业学校读书视为畏途,加剧了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困难,同时也给社会带来更多不安定的因素。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不得不正视的社会现实。因此,要走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困境必须要有全新的思维。 二、走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困境的几点思考 (一)克服学校德育急功近利的倾向 如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主要缺陷在于存在着功利化的倾向,这种教育将难以承担提升学生人生境界的教育使命,也难以实现德育的个性发展价值。一方面,人生境界是人生的最大课题,它体现了人的价值追求,标志着人之所以为人的层次和水平。而人生境界的提高并不是天然生成的,它需要一定的外部力量的界入;另一方面学校德育具有个性发展的价值,这是因为:德育的功能在于育德。而道德品质是个性的有机组成部分,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与个性的和谐发展是相一致的。同时,个性的发展需要德育的积极参与。如果缺乏德育的参与,个性就会失去灵魂和方向。马克思主义的德育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个体的道德品质不是某种抽象的、永恒的本性,而是制约于特定社会生活条件的。但是特定的社会条件和个体生活环境对个体的道德品质的影响又不是单 一的、简单的过程,它的形成是发展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外部自发因素与自觉因素、内部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尤其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个体与教育集体之间相互关系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德育影响是形成受教育者一定道德品质的主要源泉。所以,德育过程中正确地调节和控制各种自发影响,充分发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德育影响的效能,才能推动学校德育过程向预期的方向发展。 这里应当指出的是,学校德育追求功利是有社会依据的。任何一个国家、地区的学校德育,都不可能是一个单纯的教育行为,它总要受到本国本地区特定的政治、经济形式的制约,也总要为特定的政治经济服务,即便是在以个人主义为中心,倡导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社会,也特别强调德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因为维护社会制度、稳定社会秩序、消除社会冲突以及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完善等毕竟是学校德育的本质性功能之一。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学校德育中存在的片面强调外在价值(即社会公众价值),忽视本体价值(育人、育德价值),总是要求德育显出即时的、显性的功效,忽视或轻视德育的长期效益,在“功利”的道路上走得过远,就会影响德育功能的全面实现。我们应当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中等职业学校不仅要培养符合社会道德规范需要的人才,更应当培养具有个性特征的又适应社会的,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的人才。 (二)在新的教育观念指导下,实现学校德育方式方法的多样化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常用的德育方法主要有: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情感陶冶法及品德评价法等。客观地说,这些方法都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德育工作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仍然应当继续实施和采用。尽管这些方法的侧重点不同,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通过通过明确的规定性和必须服从的强制性来肯定某些道德价值,否定另一些道德价值,使一定的道德规则和理想内化。这种教育的实质是一种灌输式的教育。其根本特征就是强制,表现出对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智力能力的蔑视,这显然与现代教育观念是格格不入的。这里首先要处理好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在其教育与自我教育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的论断。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重视学生的自己的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加深认识,增强体验,形成信念,养成习惯。学校德育不仅应当放在说服、遵从上,更应当重在选择、重在自律。只有把教育者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分析现实的道德问题,提高学生的道德分析和道德判断能力,形成学生的道德信念,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学校德育要处理好道德内容的理想性与现实性、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 首先,应处理好道德内容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关系。道德既是人们对理想世界的一种把握方式,具有超越性,同时又是协调现实社会中各种关系的重要工具,具有现实性。远离生活的内容让人感到虚无飘渺,没有感召力,难以达成共识,产生共鸣。但完全迎合现实、追随现实的内容既过于庸俗,无法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又过于呆板,无法使人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生活。因此,我们选择德育内容时要注意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使之既能引起学生对美好理想世界的追求,又能让学生学会如何处理好现实生活的种种道德问题。 其次,要协调好民族性和国际性的关系,使我们的学生既有强烈的中国民族意识和鲜明的中华民族本色,又有面向世界的气魄和包容全球的胸怀,勇于接受世界上进步的观念。当前,随着外国文化的渗透,外国一些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我们中等职业学校 学生影响越来越大,他们由于辨别能力不强,进步的、腐朽的,都一概接受。在我们的学生中,我国的传统节日观念越来越淡薄,而西方的诸如“情人节”、“圣诞节”却大行其道,越来越有市场;同时,一些封建观念沉渣泛起,在学生中讲究江湖义气,拉帮结派,组成小团体来进行违法活动的现象层出不穷。这是我们德育应该深思的另一个方面。(四)在德育中注意学生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同其他心理现象一样,也是由主观和客观诸种因素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在德育活动中,造成逆反心理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有:(1)教育主体缺乏应有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知识,“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做不到“晓之以理”;(2)教育主体形象不良,缺乏威信。造成“台上他讲,台下讲他”的现象,引不起受教育者的心理共鸣;(3)教育内容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把同一种教育内容当作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对不同的对象进行教育,如用适用于大学生的内容来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用教育党员的内容来教育学生等等。其结果是德育内容超出教育对象的知识和经验,或者教育的要求与教育对象的认识水平和道德状况相距甚远,效果是无的放矢;(4)教育方法违反民主原则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在学生头脑中逐步形成了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自主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和平等观念,“我说你听、我压你服、我点你通”等单向式的“强制压服法”已经没有市场;(5)教育氛围与教育内容不协调。德育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心理学家认为,环境因素对于人的信息的接受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如果教师讲的是一套,学生 在社会上看到的又是另一套,在家庭中听到又是另一套,德育的效果不言自明。以上种种,都会使被教育者持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者应当认真分析产生逆反心理的不同原因,进一步探索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的办法确保德育的顺利开展,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首先,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注意不断提高教育主体的道德素养,在德育教育中贯彻“知行统一”的原则。一方面教育者只有具备了厚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知识,才能在教育活动中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以理服人,收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效果;另一方面,教育主体要做到寓教于行,以身作则,充分利用“人格的力量”,使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也身体力行,从而做到言行一致。在中国古代,孔子就要求弟子“讷于言而敏于行”;王守仁则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要人们注重“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王夫之的“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要求行先知后,知行并进。总之,古代教育家都从不同的角度,注重道德行为的实践。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认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 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使人的道德进入更高一级的层次。从实际意义上说,“行”比知、情、意更为重要,因为“行”本身是实实在在的道德,而只知不行,则是口头的、肤浅的道德,甚至会变成虚伪的道德。其次,在教育内容上讲求科学性、针对性和层次性。一方面,道德教育的切入点要准确,准确把握被教育者的思想脉博,切忌搞“假、大、空”。过去,我们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生的道德要求存在一种“头重脚轻”的现象,即抽象的大道理、大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