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物理性能比对试验分析及注意事项.pdf_第1页
水泥物理性能比对试验分析及注意事项.pdf_第2页
水泥物理性能比对试验分析及注意事项.pdf_第3页
水泥物理性能比对试验分析及注意事项.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水泥物理性能比对试验分析及注意事项.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建材2 0 1 1 年第8 期 检测与监理 水泥物理性能比对试验分析及注意事项 操乐娟 ( 泰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摘 要:本文针对水泥比对试验结果的分析, 提出水泥物理性能检测的影响因素以及控制方法。 关键词:水泥; 比对试验; 物理性能检测 1引言 建筑材料检测工作是一项严谨而富有挑战性的工 作 。检测人员在熟练地掌握有关材料检测 的标准、 规范 以及试验方法和技巧的基础上, 定期与其它试验室进行 比对试验 , 是审视检测准备工作是否充分 、 检测方法是 否正确 、 检测结果是否稳定有效 , 从而进一步提高检测 机构 内部管理水平 、 检测人员的检测水平 、 检测设备的 维护管理水平、 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有 效手段。本文结合水泥比对试验的结果分析, 对水泥物 理性能检测 的影响因素、 解决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 探讨, 供参考 。 2 此次水泥比对试验的情况介绍 2 1背景 由于单位搬迁 , 重新建设 了水泥检测室 , 试验环境 得到改善, 原有仪器设备重新安装并且添置了部分新设 备, 检测人员进行 了调整, 鉴于以上原因, 在新试验室正 常开展检测工作前组织了此次比对试验, 旨在对水泥检 测能力进行验证, 对环境、 设备、 人员等方面 的情况进行 评价 。 2 2 准备工作 2 2 1 比对单位的选择 江苏省建材产品质量检验站 ( 以下简称省建材检验 站) 多年来一直坚持每月与国家水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送样品比对, 对 比误差很小, 而 国家水泥中心是代表我 国每年参加 国际权威机构组织的水泥检验比对 的国家 级集科研、 检验、 认证和管理职能于一身的权威检验机 构 , 因此, 选择与省建材检验站进行比对具有权威性和 良好 的可溯性 。 2 2 2 仪器设备准备 检测仪器设备均安装调试到位 , 检测工作的辅助性 工具用具 已准备齐全, 并经过计量部门检定满足试验要 求 。 2 2 3 试验条件 根据 G B T I 3 4 6 2 0 0 1 和 G B T 1 7 6 7 1 - 1 9 9 9标准的规 定 : 试验室温度保持在 2 0 2 , 相对湿度不低于 5 0 ; 配 , 控制空隙率与灌注 压力的关系, 可 以抑制试件抗压 强度 的离散性, 也可为预填骨料混凝土的灌注质量提供 保障。 【 参考文献】 1 赵国藩, 预填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初议 J , 中国 港湾建设 , 2 0 0 0 , 2 ( 1 ) : i 0 1 3 2 张永青, 万月华, 水下压浆混凝土在青霜船闸除险加固中的 应用 J , 人民珠江 , 2 0 0 3 , 5 : 6 1 6 2 3 加来雄一, 伊藤整一, 严 国敏, 野釜大桥的设计和施工 一海 中压浆混凝土基础施工 J , 世界桥梁 , 1 9 8 3 , 3 : 4 4 何东岳,赵顺升 ,益 远船坞坞底铁矿石压浆混 凝土原型试 验 J , 探矿工程 , 2 0 0 0 , 6 : 2 6 2 7 5 刘宏波,蔡爱杰,虎门大桥沉井压浆混凝土施工技术 J , 桥梁建设 1 9 9 8 , 4 : 2 8 3 2 6 李松峰, 赵国运, 沈伟, 曾昭敢, 填石压浆混凝土桩基础的施 工 J , 河南交通科技 , 1 9 9 8 , 8 1 , ( 1 ) : 8 - i 0 7 滕智明主编,钢筋 混凝 土基 本构件 M ,清华大学 出版社 , 2 0 01 ,l 1 8 雍本编, 特种混凝土设计与施工( 第二版) M ,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2 0 0 5 , 4 9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 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五编辑 室,混凝土常用标准汇编 ( 第二版)下 S ,中国标准出版社, 2 0 0 6 , 1 1 0 A S T M C 9 3 7 0 2 S t a n d a r d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G r o u t F l u i d i f i e r f o r P r e p l a c e d A g g r e g a t e C o n c r e t e , A M E R I C A N S O C I E T Y F O R T E S T I N G A N D M A T E R I A L S S 1 1 1 8 略 一 31 万方数据 检测与监理 广东 建材2 0 1 1 年第8 期 湿气养护箱或雾室温度保持在 2 0 1 , 相对湿度不低 于 9 0 ; 试体养护池水温度应在 2 0 1 范围。 本单位水 泥检测室控制设定温度均为 2 O , 并安装了增湿器, 在 控制温度的同时将湿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湿气养护箱 和试件水养护箱虽都有 自动控制功能, 但是不能仅仅依 赖于控制器的显示值, 而要用经过检定的干湿温度计作 为温湿度控制的依据。水泥试样、 拌和水、 标准砂、 仪器 和用具提前 2 4 h置于标准环境下。 检测室的水 、 电、 照明 等基本条件满足要求。 2 2 4 人 员 安排 由于水泥胶砂强度检验受检测人员操作的偶然性 因素影响相对较大, 因而在安排由三位具有熟练操作经 验的检测人员与省建材检验站作 比对试验 的同时, 进行 试验室内部 比对。 2 2 5 水泥品种的选择 通过调查, 目前本地区建设工程送检的绝大部分为 P C 3 2 5水泥。为了紧密联系实际, 发挥本次比对试验 的现实作用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 P C 3 2 5 作 为比对试 验的水泥品种。 2 2 6 样品制备 按照 G B 1 2 5 7 3 2 0 0 8随机选择 2 0个 以上不 同部位 取等量样 品, 共取样 2 0 k g ; 将所取样品通过 0 9 m m方孔 筛后充分混匀, 并分为两等份, 其中一份送至省建材检 验站 , 一份 由本单位进行检测。 2 3 检测参数及依据 2 3 1 检测参数 此次 比对试验包括八个定量参数 :细度 ( 8 0 1 J m 筛负压筛析法) ; 初凝时间 ; 终凝时间; 胶砂流动 度; 3 d 抗折强度; 3 d 抗压强度; 2 8 d 抗折强度; 2 8 d抗压强度和一个定性参数安定性, 标准稠度用水量 作为过程参数, 不作误差分析。 2 3 2 检测依据 ( ! ) G B T 1 3 4 6 2 0 0 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 标准法) 、 凝结时间、 安定性 ( 标准法) 检验方法 ; G B T 1 7 6 7 1 1 9 9 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 I S O 法) ; ( ) G B 1 3 4 5 2 0 0 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 8 O IJ - m筛负压 筛析法) ; ( ) G B T 2 4 1 9 2 0 0 5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 ( )G B 1 7 5 - 2 0 0 7 通用硅酸盐水泥 。 一 3 2 2 3 3 误差分析依据 2 0 1 1年 1月 1日实施 的 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 中的试验允许误差 。 2 4比对结果 表 1 比对单位 检测项 目 本单位结果 误差 允许误差 误差类别 结果 细度 1 2 1 2 O 1 0 绝对误差 凝结 初凝 1 7 4 m i n 1 6 0 m i n 1 4 m i n 2 0 m i n 绝对误差 时间 终凝 2 3 5 m i n 2 2 5 m i n l O m i n 4 5 m i n 绝对误差 田 4 1 M Pa l 08 3 d 乙 3 9 肝a 3 7 M P a 5 4 9 0 相对误差 抗折 丙 4 0 M P a 8 1 强度 田 8 9 ) a 1 4 1 2 8 d 乙 8 8 ) a 7 8 M P a 1 2 8 9 0 相对误差 丙 8 6 M P a l 0 3 田 1 7 9 M P a 1 7 3 d 乙 1 6 8 M P a 1 7 6 M P a 一 4 5 7 O 相对误差 抗压 丙 1 8 1 M P i t 2 8 强度 田 4 1 4 M P a 一 1 4 2 8 d 乙 3 9 5 M P a 4 2 O M P a 一 6 0 7 O 相对误差 丙 3 9 9 M P a 一 5 0 安定性 合格 合格 无 必须一致 胶砂流动度 1 8 9 ra m 2 0 6 m m - 1 7 m m 8 m m 绝对误差 注 : 甲、 乙、 丙代表本单位三位不同的检验人员; 胶砂流动度和胶砂强度的水灰比都为0 5 ; 本单位的标准稠度用水量为2 9 5 , 距底板距离为 5 m m : 比对单位的标 准稠度为2 9 4 , 距底板距离为6 m m : 误差分析 时以建材检验站的试验 结果为标准值 。 3比对结果分析 经过对比分析, 本次比对试验中, 细度 、 凝结时间、 抗压强度 、 安定性的结果都在允许误差之 内, 抗折强度 与胶砂流动度结果误差较大 ,已经超 出了允许误差范 围, 现对上述超差原因进行分析: 3 1 抗折强度 本次比对试验中抗折强度误差较大, 误差最大的达 到 1 4 1 。由于此次胶砂强度试验是 由三名不同的检测 人员从试验准备工作开始独立完成 , 从共性来看, 抗折 强度 比省建材检验站的结果偏大 。 原因分析 : 试验过程 中试验室 的温湿度 、 试体带模 养护箱的温湿度、 试件水养护箱的温度都能得到有效控 制, 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出现异常情况, 操作人 员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操作。经过认真检查 , 发现抗折 夹具的三根圆柱轴在转动时与衬套 间有显著摩擦, 不能 灵活转动, 造成了抗折强度偏大。 改进措施 : 将抗折夹具的三根圆柱轴与衬套间的异 万方数据 广东建材 2 0 1 1 年第8 期 检测与监理 物清除, 并在衬套里加润滑剂, 保证圆柱轴在试验过程 中能 自由转动。 效果检查:在 3 d强度报告出来后及 时用密封保存 的 同 一 比对 样 品 重 新 做 强 度 试 验 , 3 d抗 折 强 度 为 3 8 M P a , 2 8 d 抗折强度为 8 2 M P a ,与省建材检验站的误 差都在允许范围之内。 3 2 胶砂流动度 本次比对试验的胶砂流动度在水灰 比相同的情况 下 , 误差达到 一 1 7 m E 。 原因分析: 对流动度测定仪检查, 各项参数符合规 范要求, 包括跳 动部分 总质量 , 圆盘桌面尺寸 、 振动 落 距 、 锥模尺 寸等 , 胶砂流动度测定仪能在 ( 2 5 1 ) S内完 成 2 5次跳动。 对安装情况检查时发现 , 跳桌并未安装在 容重至少为 2 2 4 0 k g m s 的重混凝土浇筑的基座上, 基座 高度不够, 圆盘表面的平整度超过 0 1 E E 。此外, 圆盘表 面粗糙度对试验结果会产生影响, 规范要求表面粗糙度 在 0 8 1 6 ,不 同试验室采用的流动度测定仪虽都符 合要求 , 但表面粗糙程度有着较大 的差异 , 对流动度的 对 比结果有着一定的影响,其它条件都相 同的情况下 , 表面越光滑测得的流动度也越大。 改进措施 :重新用重混凝土浇筑基部 为 4 0 0 m m 4 0 0 m E见方 , 高度为 6 9 0 m m的基座 , 混凝土凝固后表面 用水泥胶砂找平, 跳桌用螺栓固定后保持桌面水平。 效果检查 : 流动度测定仪安装后 , 用标准样检定, 测 得标准样 的流动度值与给定的流动度值相差 一 2 , 在规 定的3 范围之内;用 同一样品做胶砂流动度试验, 测 得流动度值为 2 0 0 m m , 比对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4 水泥物理性能检测中的注意事项 通过此次比对试验, 对影响水泥物理性能检测 的因 素进行了探讨分析, 总结了试验中的注意事项, 有些在 平 时容易被忽视。我们 的出发点是从细节入手 , 提高检 测的准确程度 , 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 , 主要注意 以下几 个方面: 4 1 细度( 负 压筛法) ( 1 ) 试验开始前对负压筛进行检查,筛网要完整无 损, 筛子边缘接缝处必须严密, 筛孔畅通 、 没有堵塞 。用 细度标准粉标定,修正系数在 0 8 0 1 2 0 范围内方可 使用。筛网对水份敏感, 要保持干燥状态。 ( 2 ) 为 了尽可能减少负压值对 比对结果的影响, 用吸 尘器及时清理干净 ,在试验过程中注意观察负压值 , 随 时调 整 。在 整个 试 验 过 程 中将 负 压 值始 终 保 持在 5 0 0 0 P a左右 , 笔者经过不断尝试, 就 目前的仪器设备是 可 以实现的。 ( 3 ) 由于细度试验要求称量 的精度达到 0 0 1 g , 称量 时动作要轻, 且关门关窗, 减少空气流动, 待到电子天平 上显示的值稳定后再记录, 如果采用带防护罩的天平称 量就更加理想了。 ( 4 ) 试验结束后将负压筛清刷干净, 保持干燥。 4 2 标准稠度用水量 ( 1 )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 尽量固定试验方法, 由于 标准法和代用法测得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有较大误差。 无 论是在平时的检测过程 中还是在 比对试验或能力验证 时,我们应当固定测定方法( 我们 目前采用的是标准 法) , 要反复练习, 提高熟练程度和准确性。 ( 2 ) G B T 1 3 4 6 2 o 0 1标准法规定 了测定标准稠度用 水量时以试杆深入净浆距底板 ( 6 1 ) m E的水泥净浆为 标准稠度, 由于标准稠度用水量对凝结时间和安定性都 有不同程度 的影 响, 尽量将下沉深度控制在距底板 6 m m 时的用水量用来测定凝结时间和安定性 。 本次比对试验 由于本单位 的标准稠度用水量为 2 9 5 , 距底板距离为 5 m E ; 比对单位 的标准稠度为 2 9 4 , 距底板距离为 6 m m , 因此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都偏长 。 ( 3 ) 控制好整个操作时间在 1 5 m i n内,时间超长会 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 平时要多加练习, 熟悉试验步骤。 ( 4 ) 水泥净浆搅拌机要定期检查,搅拌叶片与锅底、 锅壁的间隙必须在 ( 2 1 ) m E方 能继续使用 , 否则就需 要整体更换搅拌叶片与锅。 4 3 凝结时间 ( 1 ) 测凝结时间时将维卡仪尽量靠近养护箱 , 减少测 量时从湿气养护箱中拿出来的时间, 在平时检测过程中 注意经验积累, 对不 同厂家的各品种水泥的凝结时间有 大致 了解 , 防止频繁从养护箱 中将试件拿出测凝结时间 影响试验结果 。 ( 2 ) 测定前检查初凝试针是否弯曲, 终凝试针上的环 形附件是否发生松动位移, 对不符合要求的试针要及时 更换或调整。 ( 3 ) 重复测定很重要, 到达初凝或终凝时应立 即重复 测一次 ,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到达初凝或终凝状 态。 ( 4 ) 每次试验判断标准要一致, 最好是按距底板 4 m m 作为判定水泥初凝的标准 , 这样可 以减少每次测定的人 一 3 3 万方数据 检测与监理 广东建材2 0 1 1 年第8 期 为误差, 特别是在与其它试验室比对时更应如此 。 ( 5 ) 统一操作手法, 因为操作手法的轻重习惯都会对 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水泥净浆装模时用小刀插捣振动数 次后刮平; 注意刮平次数不要过多, 否则会有水分泌出, 影响水泥净浆 的稠度 ; 还要注意抹平面要水平 , 不可一 边高, 一边低。测凝结时间时注意拧紧螺丝 l 2 s 后突 然放松 , 试针垂直 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 , 标准是这样规 定的, 平时在试验过程中要反复练习, 不断提高手法的 规范性。 4 4 安定性( 标准法) ( 1 ) 雷 氏夹要定期校定 , 将弹性增加值相近的雷氏夹 配成对 , 对 同一样 品进行检测 , 坚持这样做就不会 因弹 性值相差大造成 同一样 品的两个试件的煮后增D H T _ 离 相差超过 4 O m m 。 ( 2 ) 检查雷 氏夹的切 口是否重叠 ,重叠时用手扒开, 装料时手 向下压 固定, 不能握住雷氏夹。 ( 3 ) 应尽量选择重量接近 的两块玻璃用于同一样品 安定性的检测, 配重玻璃的作用是不进行纵向膨胀。 ( 4 ) 试件在湿气养护箱 中的养护 时间要控制在 ( 2 4 2 ) h ,因为大部分情况下同一天的样品是整批放入沸煮 箱 中进行煮沸的,脱模时间要选择一个适 中的时间, 使 得所有样品的养护时问在规定范围内。 4 5 胶砂强度 ( 1 ) 试模的重量、 尺寸、 材质、 组装要符合要求。为了 减少强度值之间的离散, 最好选择重量等技术参数尽量 接近的两只试模成型同一样品。 ( 2 ) 对 自动量水器的准确性进行确认, 如容量不满足 ( 2 2 5 1 ) m l要求则及 时更换,标准砂的用量也要严格 控制 , 袋包装 的标准砂 的量在 ( 1 3 5 0 5 ) g , 经过搅拌机 自动加砂装置后的砂子损失要1 g方 能满足要求 , 水 泥要准确称量至 ( 4 5 0 1 ) g 。 ( 3 ) 胶砂装模时要分层并振实, 装第一层每个槽里放 约 3 0 0 g胶砂。 我们很难做到每次称量完胶砂再装入, 这 就需要我们积累经验 ,一开始要严格称量了解 3 0 0 g胶 砂有多少, 长期练习就无须每次都称 了。 ( 4 ) 刮平时沿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地向另一端移动, 用 力要均匀, 刮平过程须一次完成。 若刮平方法不适当, 会 使试体出现裂纹或缺陷, 扰动已成型好的胶砂。刮平后 移动试模时应保持水平, 养护箱内放置试模的隔板也应 保持水平, 否则胶砂会流动造成两头不一样高, 导致强 度离散变大。 一 3 4 一 ( 5 ) 控制好几个时间概念: 脱模 时间: 我们通常是 需要 3 d和 2 8 d龄期的试件,在成型后 2 0 2 4 h之间脱 模 ,特殊情况需要延长 2 4 h应说明。试体在试验前 1 5 m i n从水中取 出。要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的 7 2 h 4 5 m i n 、 2 8 d 8 h内进行 3 d和 2 8 d龄期 的强度试验 。开 始搅拌要计时, 开始强度试验也要计时, 严格控制好龄 期。 ( 6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