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doc_第1页
国际金融学.doc_第2页
国际金融学.doc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金融学裴平导论 一、概念 国际金融学是研究货币资本在国际间周转与流通的规律、渠道和方式的一门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学科。 国际金融学:研究国际间货币资本的融通。 国际贸易学:研究国际间实物资本的融通。 货币银行学:研究货币资本融通的一般规律。国际金融学是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二、国际金融学研究的对象 研究对象选择的原则: 1、能够揭示国际金融活动的本质和一 般规律。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国际金融学研究的对象:1)国际收支(国际金融的源头)2) 外汇与汇率(国际金融的灵魂)3) 汇率的决定与变化4) 外汇管制5) 国际储备6) 国际金融市场7) 国际资本流动8) 跨国银行业务及其管理9) 国际金融创新10)中国涉外金融问题第一章 国际收支一、概念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居民的概念: 法律学意义 公民 自然人 经济学意义 经济实体 政府、集体及个人。 居民与非居民的区别:是否在该国居住一年以上。居民有纳税义务,非居民则不然。 全部经济交易: 商品、劳务 商品、劳务 商品、劳务 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 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单方面转移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构成 1经常项目 A. 商品进出口有形贸易 B. 服务贸易无形贸易,如运输、旅游、 金融与保险和投资收益等。 C.单方面转移官方、个人的馈赠等。2.资本项目A. 长期资本流动(期限1年),如海外直接投资、国际信贷和间接投资等。B. 短期资本流动(期限1年),如进出口信贷、银行同业拆借、投机性和保值性资本流动等。3、平衡项目A. 官方储备资产 B. 错误与遗漏 提示: 实质性或主动性项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决定一国的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和国际收支状况。 平衡项目(官方储备资产和错误与遗漏)是非实质性或被动性项目,主要用来平衡国际收支平衡表。 (二)各项目的考察内容考察创汇能力:经常项目考察投资环境:资本项目考察国际支付能力:官方储备考察国际收支平衡表质量:错误与遗漏三、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 *国际收支失衡是经常的,平衡是偶然的。 *国际收支失衡,意味着国民经济的外部均衡被打破,会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消极影响。1、 季节性和偶然性失衡:前者指季节变化造成的失衡,主要发生在农业国和小国;后者指不可抗逆因素造成的失衡。 2、周期性失衡 经济周期变化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表现为:繁荣 衰退 萧条 复苏 繁荣,其主要原因为: 1)社会化的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2)市场竞争的无序与企业生产的高度计划性之间的矛盾。3、货币性失衡紧缩 利率上升 资本内流 顺差宽松 利率下降 资本外流 逆差 4、收入性失衡 收入增加 进口需求增加 逆差 收入减少 进口需求减少 顺差 四、国际收支调节一)自动调节机制:通过市场价格信号变化,引起资源重新配置,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的目的。 1、汇率调节机制 逆差 外汇供给减少或外汇需求增加 外币升值或本币贬值 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下降 出口竞力增强 顺差2、利率调节机制利息是资金使用权的价格。逆差 银根紧缩 利率上升 资本内流顺差 银根放松 利率下降 资本外流3、收入调节机制顺差 GDP/P增加 进口需求增加 逆差“上帝之手”之手不是万能,但“上帝也有打瞌睡的时候”。二)政策引导机制:政府利用行政力量,对国际收支强行调整。1、融资政策:A.增减官方储备。 B.国际借贷。2、需求政策:A.财政政策:关税、所得税等。 B.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利率等。 C.汇率政策:高估或低估本国货币。 D.直接管制:外汇管制、外贸统制、进出口许可证和配额等。3、供给政策:A.产业结构的调整。 B.产品竞争力的提高。三)国际合作与协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七国首脑会议72会议:7国首脑盖茨索罗斯81会议:8国首脑中国领导102会议:东盟国家中国和日本第二章 外汇与汇率一、基本概念1、外汇动态:国际间的汇兑 过程 静态:国际支付手段 实物 广义包括:以外汇表示的一切资产。 狭义包括:铸币、纸币、活期存款和定活两便的存款等。2、外汇的标准A.外国政府发行的。 B.被各国普遍接收的。 C.能够自由兑换为第三国货币的。 一般来说,不全面实现自由兑换的货币,不能称之为普遍意义上的外汇。3、汇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交换比率,或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简单地讲,汇率就是货币的价格。 4、汇率的本质两国货币所含的价值量之比。 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取决于货币的含黄金量之比,黄金是价值的化身。 在信用本位制度下,黄金非货币化,汇率取决于纸币所代表的购买力之比,购买力是价值的化身。 购买力物价的倒数。5、汇率的标价方法 1)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为标准,折换成若干单位的本币。 世界上除了美国和英国外,均采用直接标价法。 2)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标准,折换成若干单位的外币。 世界上只有美国和英国采用间接标价法。 作为国际关键货币的发行国,美国每年可收取3000亿的“铸币税”,含无息实物贷款、通货膨胀税、豁免自己的债务等。6、外汇市场 从事外汇交易的场所,主要是由各种通讯工具联结而成的无形交易网络。 外汇市场的交易主体:1 )外汇银行:国内商业银行、外国银行的分支机构、以及从事外汇交易的其他金融机构。 特点:需垫付资金;外汇所有权的转移;以赚取外汇买卖差价方式获取收益。 2)外汇经纪人:促成外汇买卖双方达成交易的 中间人,以提供外汇买卖的信息、渠道和服务方式获取佣金。二、汇率的决定和变化(一)汇率的决定1、价值基础2、市场供求3、制度性安排(二)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1、国际收支 逆差 外汇需求增加、供给减少 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2、相对通货膨胀率通胀率高 本币购买力下降 本币对内贬值 本币对外贬值 外币升值 通胀率高 本国商品、劳务价格上涨 进口需求增加 逆差 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3、相对利率水平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 利率上升 资本内流 顺差 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利率下降 资本外流 逆差 外币增值、本币贬值4、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 GDP/P上升 进口需求增加 逆差 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日本是例外:经济增长 GDP/P上升 贸易壁垒、扩大内需 持续顺差 外币贬值、本币升值5、市场的投机活动1)稳定性投机:信息对称、理性决策,使市场汇率变动趋缓,接近平价。 2)非稳定性投机:信息不对称、非理性决策,“群 羊效应”,追涨杀跌,使市场汇率大幅度偏离平价。6、政府干预 政府干预手段: A.公开发表言论,影响市场心理预期。 B.公开市场操作,促使汇率向某一方向发展。C. 直接管制。四、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汇率变化,贬值或升值,其对经济的影响几乎相反。1、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贬值 出口商品外币价格下降 出口商品竞争力增强 扩大出口 顺差 贬值 出口厂商本币利润上升 出口积性提高 扩大出口 顺差贬值 进口成本增加 进口替代 进口少 顺差“奖出限进” 但是,贬值能否出现上述效果,还取决于下列前提条件能否得到满足。“汇率政策幻觉” 前提:价格弹性是否足够大。 出口需求价格弹性x 出口供给价格弹性x 进口需求价格弹性m 进口供给价格弹性m 价格弹性Q/P,单位产品外汇价格变化引起的进出口数量变化之比。A、弹性分析:马歇尔勒纳条件 发达国家的x和m被假定为无穷大,适用于马歇尔勒纳条件: 如xm1,改善国际收支; xm1,国际收支无变化; xm1,恶化国际收支。 发展中国家的x和m较小,因此不适用于马歇尔勒纳条件,还要具体分析x和m,不然的话,就会出现“汇率政策幻觉”。 B、滞后分析:J曲线效应 本国货币贬值后,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不但没有向顺差发展,反而继续向逆差发展,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向顺差转变,直至出现顺差。这样的变化轨迹如英语字母J,所以被称为J曲线效应。 主要原因: 1、原有合同需继续执行,进口成本加大,逆差; 2、原有出口供给能力未变,创汇数未增加,逆差。 据统计,发展达国家的滞后时间大约23月,发展中国家则为6个月1年。2、贬值对资本项目的影响1)对长期资本的影响:影响不大或几乎没有影响。 长期资本的流动性差,其投资原则是“高风险,高收益”。 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合同风险、通胀风险,最后是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在投资风险中的权数小,而且可以通过套汇、期货和期权交易等方法进行规避。 本币贬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外资流入。2)对短期资本的影响:影响很大。 短期资本流动性强,对价格信号的变化非常敏感,汇率稍有变化,就会引起套利套汇的资本流动,形成国际游资。3、贬值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 贬值 商品、进口零部件成本上升 进口商品、进口组装商品的国内价格上涨 国内同类商品价格上涨 国内非同类国产品价格上涨 全面物价上涨“进口推动型通货膨胀” 4、贬值对社会总产量的影响贬值 扩大出口、减少进口 国际市场份额和国内市场份额增加 生产能力充分发挥 GDP增加 贬值有利于增加社会总产量 5、贬值对就业的影响 贬值 扩大出口 贸易部门生产规模扩大 就业机会增多 贬值 减少进口 进口替代生产规模扩大 就业机会增多 贬值 外资内流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存量增加 创造就业机会6、贬值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贬值 国际市场需求增加、进口替代 产业结构调整 接近国际市场需求结构7、贬值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贬值 “货币战” 争夺、瓜分国际市场 贬值 “全面倾销” 对方报复 贸易摩擦五、西方汇率理论的评述 1、国际借贷论2、购买力平价论3、汇兑心理论4、货币主义汇率理论5、资产组合理论6、汇率理论新发展第三章 外汇管制一、概念 1、定义:(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一国政府或货币当局对境内和其他管辖范围内外汇交易实行的限制。 2、特征 A、立法支持; B、央行实施; C、统一性。外汇管制的程度通常分为三类: 1)全面管制:政府通过央行对本国所有外汇交易(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进行管制; 2)部分管制:政府对某些外汇交易进行管制,如放开经常项目,管制资本项目; 3)几乎没有管制:放开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外汇交易。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外汇自由交易,就是美国等发达国家也对贩毒、走私和洗黑钱等涉及的外汇交易进行管制。1、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管制 进口减少 顺差 管制 防止资本抽逃或资本涌入 管制 防止洗钱 2、保持本国货币对外价值的稳定 本币对内价值变化 对外价值变化 汇率变化 本币对内价值物价的倒数 货币的对外价值:通过外汇管制进行调整。 货币的对内价值:通过财政、货币政策进行调整。 3、防止国际游资的冲击 国际游资是漂浮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而不是进入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的,专门从事套利套汇的短期流动资本。 外汇管制是“金融防火墙”,可以阻止国际游资的猛烈冲击, 维护国内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促使国内经济正常、稳定发展。 目前,国际游资的总量是国际贸易总量的30倍左右,约有千万亿美元,超过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0沉淀为生产资本,90作为游资由大约290家大投资基金操纵。 4、保护幼稚工业和国内企业 *纯粹的“民族企业”和“民族工业”在中国已不复存在。 外汇管制限制了进口商品和国际结算的用汇需求,筑成贸易壁垒和“金融防火墙”,从而为境内的工业和企业提供了保护。1) 防止外国政府转嫁经济危机或通货膨胀2) 防止外国货币政策变化对本国的消极影响3) 防止外国金融危机向本国蔓延1、数量管制 1)逐项审批 2)外汇留存比例 3)意愿结汇 4)结售汇制 5)冻结帐户 2、汇率管制 1)官方汇率。由中央银行或其他政府部门决定和公布统一的汇率。 2)差别汇率。根据外汇的不同来源和用途,由中央银行或其他政府部门制定不同的汇率。 3)混合汇率:不同的外汇交易分别适用于官方汇率、外汇调剂价、场外协议价、黑市价。 四、外汇管制的影响 1) 外汇管制是一把“ 双刃剑” ,在保护本国市场不受冲击的同时,牺牲了市场的效率。 2) 在保护了幼稚工业和国内企业的同时,滋生腐败现象。 3) 扭曲价格信号, 短期内有积极作用,从长期看,消极影响较大。 4) 割裂国内外金融市场的联系。 第四章 国际储备一、国际储备的概念 1、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指各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在国际间可以被普遍接受的流动资产。 2、特点 A、官方持有 B、普遍接受性 C、 充分流动性二、国际储备的构成1、外汇资产:通常是世界上的主要货币,可发挥国际价值尺度 、国际支付手段、干预货币、储藏手段的功能。 2、储备头寸:IMF会费中的75是本币,25是美元或黄金,25部分就是储备头寸。 3、特别提款权:IMF创造的一种筹码,无偿 分配 给会员国,在国际收支发生问题时,可按利用SDR进行融资,以平衡国际收支。 4、黄金:世界货币,是绝对财富,也是一国最后的支付手段或清偿手段。 三、国际储备的作用1、缓冲外来经济力量的冲击2、干预外汇市场3、国家信誉的重要标志4、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四、适度储备规模 1、国际储备的收益与成本储备规模国际清偿能力 国际清偿能力储备借贷能力 边际效益边际成本社会投资平均收益 2、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 3、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 4、国际融资能力(负相关) 5、国际收支调节能力(负相关) 6、国际收支状况(负相关) 7、政府的意愿第五章 国际金融市场 一、基本概念 1、金融:即资金的融通,资金从相对过剩的单位转移到资金相对短缺的单位(资金的融出或融入)。 2、金融市场:经常发生资金融通关系的场所。 3、国内金融市场:资金融通关系主要发生在居民与居民之间所形成的场所。 4、国际金融市场:资金融通关系主要发生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所形成的场所。 5、离岸金融市场:资金融通关系主要发生在非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所形成的场所。二、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1、根据流动的时间分:A、货币市场(1年)2、根据交易的种类分: A、资金市场 B、外汇市场 C、证券市场 D、黄金市场三、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一)积极作用1、促进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2、改善国际收支 3、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 4、支持各国经济的发展 (二)消极作用1、冲击国内金融市场2、影响国内货币/财政政策的效果3、加剧世界性的通货膨胀 货币流通数量发行量周转速度4、国际储备管理更加困难(一)基本概念1、欧洲美元:在美国境外从事存储、贷放的美元。2、欧洲货币:泛指在货币发行国境外从事存储、贷放的该国货币。3、欧洲货币市场:指从事欧洲货币交易的场所。(二)欧洲货币市场产生的原因1、东西方冷战和意识形态矛盾2、保护英镑3、美国限制资本外流4、战争导致境外美元增加5、跨国公司向外扩张(三)欧洲货币市场的特征1、短期资金的市场2、同业拆借的市场3、自由交易的市场4、竞争激烈的市场5、设施与服务良好的市场(四)欧洲货币市场的主要问题1、无中央银行做最后的清算者和保护者,易导致银行倒闭风潮。2、无存款保险体系,储蓄风险较高。3、资本过渡流动,引起金融风险。 “存短放长” 资金流动性下降 支付风险加大 银行倒闭 “多次转存” 反复借贷 出现债务链 银行倒闭 四、欧元的启动及其影响(一)欧元启动的实质1、欧洲政治联盟的产物 2、追求区域经济利益最大化 3、谋求世界霸权(二)欧洲货币统一的时间表1、准备阶段(1998年1999年初) A、欧盟15国中,除英国、瑞典、丹麦、希腊外,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卢森堡、奥地利、葡萄牙、芬兰、爱尔兰等在的11国于98年3月25日正式加入欧元区。 B、建立欧洲中央银行,设在德国的法兰克福。 C、印铸欧元。 D、有关欧元法律文件的准备。2、实施阶段(1999年初2002年初) A、11个成员国的货币(简称欧币)与欧元保持固定的比价关系,欧元与欧元区以外的货币按市场供求确立浮动的比价关系。 B、欧洲中央银行统一制定欧元区的货币政策,大额清算和政府发行的债券改用欧元计价。3、完成阶段(2002年1月7月) 2002年1月1日至7月1日,实行欧元和欧币的同时流通,但银行只收进欧币,发出欧元。 7月1日后,在欧元区内只实行欧元的单一货币流通。三)欧元对国际金融格局的影响1、对国际外汇市场的影响1)交易对象的变化 A、 欧元与欧币的交易 B、 欧元与欧元区外的货币交易 C、 欧元与欧洲其他国家货币的交易 2)汇率的变化 在2002年7月1日前,欧元与欧币的汇率采用的固定汇率制,而欧元与美元等区外货币采用浮动汇率制。欧元区内的欧币之间交易的汇率风险下降。欧元区内的欧币之间的交易成本下降,极大地提高了欧元区外汇市场的效率。 2、对国际资本市场的影响 1)改变国际资本市场的基本格局 欧元区的资本市场规模基本与美国的资本市场规模并驾齐驱,达8万亿美元左右。 据美国经济学家估计,随着欧元的启动,全球约有40008000亿美元的资产转化为欧元资产。甚至有人预测,随着欧洲的统一和欧元区的扩大,欧元将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占据主导地位。 2)金融工具和利率趋同化 3、对国际储备的影响 1)欧元的出现,使各国政府多了一种储备资产的选择。 2)欧元作为储备货币的比重增加。 区内大约有800亿美元盈余,其可用来维持欧元汇率的稳定。 欧洲央行设在德国,而德国的货币政策以稳健闻名,相信欧元的货币政策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 据经济学家预测,将来国际储备资产将由欧元、美元和日元共同构成,分别占40、40和20,即形成两大一小的格局 4、欧元对美元的挑战 欧元区11国与美国经济规模的比较: 11个欧盟国家 美国 人口(亿人) (1997年) 2.73 2.68 总国民生产总值 (万亿美元) 7.558 7.636 GDP占全球的百分比 () 19.4 19.6 贸易值占全球的百分比 () 36.9 14.1 经济增长() 3.20 3.90 失业率() 9.4 4.90 公债市场发行总额 (万亿美元) 1.9 2 1)估计,美国每年收取的“铸币税”约为其GDP的0.5%,欧元将蚕食美国的“铸币税”。同时,全球贸易中约有1万亿美元将转化欧元结算,这也侵蚀了美国的经济利益。 2)占全球国际储备量62.7%的美元,将会因欧元的产生,减少为40。 3)欧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可以与美元公开抗衡,美元作为干预货币的能力下降。 欧元只能削弱美元,但不能完全取代美元。(四)欧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积极影响: A、分散国际储备资产的风险 B、开拓对欧贸易 C、结算更加方便 D、交易成本下降 E、拓宽国际融资渠道 2、消极影响:1)可能酿成较大的汇率风险 “欧元”是一个长着11条腿(11国)而无脑袋的怪物? 欧盟成员国政治联盟的信心会否动摇? 欧元区11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差异如何解决? 谁代表欧元说话? 2)加剧区域经济的排他性 3)对我国金融业的挑战 汇兑收入和资金转移收入减少 增加银行转轨成本 加剧银行间的竞争 五、石油美元(一)基本概念 1、石油美元,即输出石油而获得的美元。2、 美元回流问题:由于美国大量进口石油,导致大量美元外流。美元不能回流 ,会导致美国的出口不畅和外债累积,进而影响美国经济发展。而非石油输出国,特别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因缺少美元,国际支付能力低下,既影响本国经济发展,有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美元不能顺利回流,影响经济发展,也会动摇美元国际关键货币的地位,进而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二)解决美元回流问题的办法 1、将美元存放到美国,使这部分美元作为支付能力贷出去,促进美国进出口业务的发展。 2、将美元贷放给与美国有密切贸易往来的国家。 3、将美元贷放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三)亚洲美元市场1、亚洲美元市场的形成2、亚洲美元市场的作用3、亚洲美元市场的特征第六章 国际资本流动一、 基本概念资源导向型投资 市场导向型投资 海外直接投资 成本节约型投资 研究开发型投资 长期资本流动 发挥潜力型投资 防范风险型投资 海外间接投资 股票、债券 政府间借贷资本流动 国际借贷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国际商业银行贷款 进出口贷款 银行间拆借 短期资本流动 保值性流动 投机性流动 1、国际资本流动:货币资本从一国和地区转移到另一国或地区。 2、长期资本流动(期限1年的资本流动)。 ( 1 )海外直接投资: A、投资者在东道国设立生产、经营实体的投资行为; B、母公司向海外子公司的投资或贷款的投资行为。 特征:同时获得收益权和控制权。资金、管理和技术的一揽子投入。 不构成国家或政府的外债。 (2)海外间接投资 不以投资举办和控制生产经营实体为主要形式的投资行为。 特点:只有收益权,没有控制权 形式多样化 构成一国的外债 (3)国际借贷A、政府间贷款特点:利率低甚至无息或贴息; 有苛刻的政治条件。 B、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特点:贷款利息较低,但高于政府间贷款; 有指定的用途,“专款专用”。 C、国际商业银行贷款 特点:利率高,融资成本高; 用途自由。2、短期资本流动(略)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一)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