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制造 端盖注塑模 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模具设计制造 端盖注塑模 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模具设计制造 端盖注塑模 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模具设计制造 端盖注塑模 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模具设计制造 端盖注塑模 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塑料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 端盖注塑模 专 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_ 班 级: 模具1021 学生姓名: 谢洪超 学 号: 06101740 指导教师: 林剑明 日期: 2012.06.042012.06.17 11目录一 塑件工艺分析 .2二 分型面的选择.4三 型腔数的确定. 3四 型腔的排位.4五 模架的选择. .5六 浇注系统的设计.5七 成型零部件设计.6八 推出机构设计.7九 冷却系统的设计8十 排气方式的确定.10十一 绘制模具结构图.10十二 设计总结及体会.11一 塑件成型工艺分析1原材料分析 pa6的化学物理特性和pa66很相似,然而,它的熔点较低,而且工艺温度范围很宽。它的抗冲击性和抗溶解性比pa66要好,但吸湿性也更强。因为塑件的许多品质特性都要受到吸湿性的影响,因此使用pa6设计产品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为了提高pa6的机械特性,经常加入各种各样的改性剂。玻璃就是最常见的添加剂,由于有很好的机械强度和刚度很好的耐磨损特性被广泛用于结构部件。由于有很好的耐磨损特性,还用于制造轴承。表1 30%玻纤增强尼龙6 主要技术指标密度吸水率(24h)收缩率熔点抗拉强度抗弯强度硬度hb1.211.350.91.30.3164mpa227mpa14.5hb2、塑件的结构、精度、质量分析塑件如下图:技术要求1、 塑件壁厚均匀。2、 塑件不允许有变形,裂纹。3、 未注公差按mt4-a4、 拔模斜度为1。 该塑件为长方形结构端盖零件,腔体深16mm,壁厚3mm,整体尺寸不大不小,成型工艺性较好。 塑件质量没有较高的要求,外表面粗糙度ra1.6um,内部粗糙度为ra3.2um,凸模拔模斜度1,成型工艺性较好。 塑料成型工艺卡塑件名称端盖材料pa6+30%玻纤单件质量33.04g设备型号海天htf160w1每模件数2成型工艺参数材料干燥干燥设备名称烘箱温度/80-85时间/h3成型过程料筒温度/料筒一区180-200料筒二区190-230料筒三区180-210喷嘴180-210模具温度/50-80时间/s注射5-10保压25-60冷却20-120压力/mpa注射压力60-100保压压力50-60后处理温度/时间/h二 分型面的选择选择制品的分型面分型面的形式和位置会影响到模具加工、排气、脱模、塑料的表面质量及工艺操作。选择分型面时一般应遵循一下几项原则:(1) 分型面应选在塑料外形最大轮廓处。(2) 便于塑料顺利脱模,尽量使塑件开模时留在动模一边。(3) 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4) 满足塑件的外观质量要求。(5) 便于模具加工制造。(6) 应合理安排塑件在型腔中的位置。(7) 有利于排气。1如下图所示,分型面的位置三 型腔数的确定1由于塑件尺寸较大,并且塑件上有四个挂钩,要用四条斜推杆,考虑到模具结构尺寸的关系,决定采用一模一腔的结构形式。2锁模力校核 由公式 fpm(n az + aj) 式中 f 为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n); pm 为塑料熔体在型腔内的平均压力(mpa), 通常为2040mpa; az /aj 分别为单个塑件/浇注系统凝料在 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mm2)。( aj经验取值:大致为n az的0.20.5倍,常取aj 0.35 n az)经计算锁模力小于f(注塑机锁模力为1600kn),所以满足要求。 3注射量的校核注射机的实际注射量最好为注射机最大注射量的80 n vz + vj 0.8 vg n mz + mj 0.8 mg 式中 n为型腔数 vz( mz )为单个塑件的容积(cm3)或质量(g) vg( mg)为注射机额定注射量的容积(cm3)或质量(g) vj( mj )为浇注系统凝料的容积(cm3)或质量(g) ( mj经验取值:流动性好的普通塑件取mj n mz 的30左右; 流动性不好或精密塑件取n mz 的0.21倍,常取mj 0.6 n mz )经计算塑件和浇注系统的总质量小于注塑机最大注塑量230克,故满足要求。四 型腔的排位如图所示,五 模架的选择定模板厚度:a35mm 动模板厚度:b50mm垫块厚度:c=70mm 模具厚度:h=270mm模具外形尺寸:250mm250mm270mm六 浇注系统的设计本设计采用普通的浇注系统,它一般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四部分组成。由于模具采用两板模,所以浇口形式为侧浇口,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型,根据塑件大小及浇口套规格,其锥角可取3,内壁粗糙度r取 0.8mm.。凹坑半径sr要比注射机喷嘴头半径大12m,主流道小端直径d一般为2.8mm,同时也应比喷嘴直径大0.51mm,长度l通常由模板厚度确定,一般不超过60mm。主流道衬套的结构如图 主流道:根据浇口套尺寸确定主流道尺寸,流道为圆锥形,其锥度为3。分流道:分流道取半圆形,d=6mm。浇口:采用侧浇口,从塑件侧边进料。冷料穴:采用“z”形拉料杆和冷料穴。七 成型零部件设计由于塑件尺寸较复杂,因而采用上下镶嵌型芯的方式提高实用性及模具质量。入下图所示 八 推出机构设计1由于塑件相对比较大,所以需采用推板来推出推出行程为20,推板结构如下左图所示九 冷却系统的设计模具冷却系统设计原则:1.冷却水孔数量尽量多,浇口附近温度最高,加强冷却;2.冷却水孔数量应尽可能的多,孔径d应尽可能的大,水路间距a=5d-8d ,水路距离产品距离b=10-15mm。3.冷却水孔道不应穿过镶快或其接缝部位,以防漏水,前模镶件运水尽量近胶位,后模镶件冷却件水尽量走外圈,内模柯较大时,运水须上柯。4.进水口水管接头的位置应尽可能设在模具的同一侧,通常应设在注塑机的背面。5.冷却水孔应避免设在塑件的熔接痕处,熔接痕迹可以单独设计一组独立的热水加热。而且在冷却系统内,各相连接处应保持密封,防止冷却水外泄。水道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二”型)十 排气方式的确定对于中小型模具的简单型腔,可利用模具分型面间隙来排气,本模具属于中小型模具,应此采用模具分型面间隙来排气十一 绘制模具结构图十二 设计总结及体会塑料课程设计心得两周的模具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其中包含着快乐,也有辛酸,每天都是在设计画图,不停出错、修改、讨论、改进,但是这样的日子过得很充实。看着自己一步一步的将一个个只有二维图形的零件通过自己设计一步一步的做出来,心里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感。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着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说实话,课程设计真的有点累然而,当我一着手清理自己的设计成果,漫漫回味这2周的心路历程,一种少有的成功喜悦即刻使倦意顿消虽然这是我刚学会走完的第一步,也是人生的一点小小的胜利,然而它令我感到自己成熟的许多,另我有了一中春眠不知晓的感悟 通过课程设计,使我深深体会到,干任何事都必须耐心,细致课程设计过程中,许多计算有时不免令我感到有些心烦意乱:有次因为不小心我计算出错,只能毫不情意地重来但一想起周伟平教授,黄焊伟总检平时对我们耐心的教导,想到今后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想到世界上因为某些细小失误而出现的令世人无比震惊的事故,我不禁时刻提示自己,一定呀养成一种高度负责,认真对待的良好习惯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在工作作风上得到了一次难得的磨练短短三周是课程设计,使我发现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真正如此的缺乏,自己综合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力是如此的不足,几年来的学习了那么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