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牧区水利规划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牧区水利规划 (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 内蒙古水事监理服务中心 二 00 九年一月二十二日 项目名称:内蒙古乌拉特中旗牧区水利规划 审 定:宝力特 审 核:常春旻 项目负责:乔 威 常春旻 报告编写:乔 威 常春旻 参加人员:郭东波 韩 平 1 目目 录录 1、综合说明、综合说明1 1.1 规划背景.2 1.2 规划概况.2 2、基本情况、基本情况11 2.1 自然概况.11 2.2 社会经济情况.27 3、草原生态状况与保护目标、草原生态状况与保护目标32 3.1 草原生态历史状况.32 3.2 草原生态现状.34 3.3 草原生态主要问题.35 3.4 草原生态保护措施与目标.40 4、畜牧业生产状况与发展目标、畜牧业生产状况与发展目标43 4.1 畜牧业发展历史状况.43 4.2 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44 4.3 畜牧业发展目标.46 5、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与潜力、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与潜力47 5.1 水资源量.47 2 5.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61 5.3 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65 6、牧区水利发展与作用、牧区水利发展与作用73 6.1 牧区水利发展情况.73 6.2 牧区水利地位与作用.81 6.3 牧区水利建设必要性和重要性.84 7 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86 7.1 指导思想 86 7.2 基本原则 86 8 水草畜平衡分析水草畜平衡分析87 8.1 草畜平衡分析 87 8.2 水草平衡分析 89 8.3 水草畜平衡分析 92 9 灌溉饲草料地发展规划灌溉饲草料地发展规划94 9.1 目标任务 94 9.2 分区与布局 96 9.3 工程规划 100 9.4 典型工程设计与投资分析 104 10 效益分析效益分析144 10.1 生态效益分析 144 3 10.2 经济效益分析 145 10.3 社会效益分析 146 11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规划实施保障措施148 附件: 1、乌拉特中旗地貌类型图 2、乌拉特中旗降水、蒸发、径流深等值线图 3、乌拉特中旗供水条件图 4、乌拉特中旗水利工程规划图 5、乌拉特中旗草地资源类型图 1 1、综合说明、综合说明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建设问题。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要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代一 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2008 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 设施建设是强化农业基础的紧迫任务。必须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 快建设步伐,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尽快改变农业基础设施 长期薄弱的局面。落实草畜平衡制度,推进退牧还草,发展牧区水 利,兴建人工草场。并要求抓紧编制和完善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 整体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这为牧区水利工作指明了方向。 加快牧区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建立维护草原生态安全的水资 源保障体系,实现牧区水、草资源的合理配置,以牧区水资源的可 持续利用支持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改善目前内蒙古 牧区草原生态恶化的状况,不仅对促进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而且对我国建设绿色生态屏障,维护边疆稳定和国家 生态安全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 2 1.1 规划背景规划背景 牧区水利规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 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以灌溉饲草料地为主要内容的牧区 水利建设,是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改善牧民生活条件,增加 牧民收入,提高畜牧业抗灾能力,保护改善草原生态和发展畜牧业 经济的基础保障。针对牧区草原退化、沙化,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 按照自治区水利厅的部署,对全区牧区和半牧区旗进行牧区水利规 划,此次牧区水利规划是以牧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出发点,保护 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提高牧民生活水平为落脚点,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与相关规划衔接,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受乌拉特中旗水务局的委托,由内蒙古水事监理服务中心编制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牧区水利规划 。 1.2 规划概况规划概况 1.2.1 规规划范划范围围 此次规划涉及 8 个苏木(镇) ,土地面积 230962。 1.2.2 规规划水平年划水平年 本次规划基准年 2007 年,规划水平年 2020 年。 1.2.3 目目标标与任与任务务 一、按照保护草原生态、发展畜牧业生产和提高牧民生活水平 3 的需要,确定发展目标 1、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遏制,草原植被覆盖度显著提高,林 草盖度达到 15 %;保护天然草场 2781.30 万亩。 2、推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持续提高牧民的生活水平,实现 牧民人均收入翻一翻。 3、推广节水技术,加强牧区节水灌溉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提 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率,地表水达到 60 %以上,地下水达到 85%。 二、在水草畜综合系统平衡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总体规划布 局 1.根据水资源的分布,综合考虑行政、功能区划,草原生态状 况、畜牧业生产布局、交通、电力、农牧业等因素,进行规划分区; 2.因地制宜确定灌溉饲草料地的建设规模和模式; 3.根据规划分区及建设规模,确定建设内容及典型工程设计; 估算工程投资,进行效益分析; 4.根据牧区特点,明确建立适合本地实际的灌溉饲草料地专业 合作组织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从政策、资金、技术、宣传等方面提 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1.2.4 建建设规设规模模 本次规划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9.33 万亩,其中:地表水 1.79 万亩, 地下水 7.53 万亩。在地下水节水灌溉面积中,规划低压管道节水灌 4 溉面积 3.07 万亩,喷灌面积 4.47 万亩。在水源条件比较好,且土地 集中,有动力电的地区采用欧润时针式喷灌机组。 在现有饲草料灌溉面积上进行节水改造续建配套面积 6.42 万亩, 扩大节水灌溉面积 0.99 万亩。 1.2.5 总总体布局体布局 根据乌拉特中旗总体发展规划,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是全面 提高农牧业生产力水平、增强农牧业比较效益、促进农牧民持续增 收、繁荣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的需要,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建设新农村新牧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的需要。 1、稳步推进退牧转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牧区沿边境线向南 50km 以内为禁止开发区,采取灌区转移、 城区转移、供养转移、自发转移、就地转移五种方式,促进牧民身 份置换和所从事产业持续发展,做到转移牧民的收入水平、收入增 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转移前。对边境线 50km 以南的草场,采取 大户整合小户的方式,按照户均 23 万亩草场、500600 头(只) 牲畜的规模,实现划区轮牧,家庭生态牧场模式,率先在全市实现 草场依法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突破。 2、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畜牧业 按照“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适度收缩牧区畜牧业”的总体思路, 突出发展肉羊、奶牛,加快发展生猪、鸡鸭,重点保护绒山羊、骆 驼。在牧区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前提,通过品种改良和选育,加 5 快畜牧业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到 2020 年牲畜总量稳定在 180 万只上,出栏 120 万只。 建设生态型肉羊产业化园区,按照高起点、高水平、高效能的 标准,建设标准化棚圈、贮草房、贮草棚、青贮窖、贮料库等基础 设施,并配套建设技术培训中心,吸收农牧民到园区进行专业化育 肥和托管育肥。 实行北繁南育,利用牧区羊资源和农区饲草料资源优势,实行 农牧区资源互补,北繁南育,实现区域性农牧业有机结合,在转移 牧区牲畜上,动员引导牧民以联户合作、托管育肥的形式,在每年 的春夏季节对基础母畜进行整群选留,草场上按照以草定畜核定载 畜量只饲养基础母畜,将 2.53 月龄的断乳羔羊、老龄母羊和羯羊 及时转移到农区异地育肥,或由牧民自己带着羊到农区进行短期育 肥;农区要扶持发展规模化育肥户,扩大育肥规模,提高承接牧区 超载羊源的能力。 3、加快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步伐 借鉴和探索集中土地、返租倒包和农民土地入股等模式,鼓励 农牧民采取互换、转让、转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将土地、草场向 专业大户集中,推进农村牧区土地、草场的整合和规模化养植。 1.2.6 建建设设模式模式 根据乌拉特中旗水草资源现状、自然地理条件,饲草料地灌溉 发展需求,经济技术水平,优先安排现有工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6 新建工程,本着先地表、后地下、先宜后难的原则,适度发展节水 灌溉饲草料地。 通过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结合乌拉特中旗禁牧、休牧、轮牧措 施的实施,其发展模式主要有: 1、家庭灌溉草库伦 以牧户为单元,独户经营,适应草地承包经营机制。牧户在自 己的草场内打 1 眼井,灌溉 3050 亩饲草料地,建设 13 个青贮 窖。户均草场 3000 亩左右,可饲养 300500 个羊单位。 2、联户灌溉饲草料地 在有一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土地平坦的地区,建设集中连 片的灌溉饲草料地,规模在 1000 亩左右,实行联户开发统一经营, 解决承包户牲畜的饲草料供应问题,保护和修复天然草地。 3、灌溉饲草料基地 在乌拉特中旗水库灌区发展节水灌溉饲草料基地,规模为 10005000 亩,为周边地区牧民提供饲草料,改善草原生态。 1.2.7 管理方式管理方式 1、牧民合作社管理形式 该种管理形式是近年来为了响应旗委、旗政府草原禁牧、休牧、 轮牧措施实施,由牧民自发组织的一种适应当前形式的一种管理体 制。例如:“玛拉沁”牧民种养植专业合作社,是由巴音图克木嘎查 党支部带领本嘎查牧民创办的股份制合作经济组织。2006 年,全嘎 7 查实施整体退牧项目,176 户牧民全部迁离世代赖以生存的草场。 为了保证牧民“迁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嘎查党支部经过充分考 察论证,由嘎查干部和党员带头,组织牧民创办合作经济组织。 2007 年初,嘎查党支部把 21 户 68 名牧民组织起来,按每股 2 万元 筹资 85 万元,并争取到旗、苏木两级政府补贴 140 万元,在海流图 林场购置耕地 522 亩,创建“玛拉沁”种养植专业合作社。 在管理方面,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定,制定了 完善的章程和财务管理制度,选举产生了董事会、理事会、监 事会,运行科学透明。在经营方式上,合作社实行统一安排养殖项 目、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初步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 产。采取企业化用人用工办法,按劳计酬,入股牧民年终按股分红。 2007 年合作社来自种养植的纯收入 28.80 万元,每股分红 6776 元, 人均达到 4229 元,实现当年见效。2008 年,养植的纯收入 60.00 万 元,每股收益 1.40 万元,人均收入 8000 元。 巴音图克木嘎查“玛拉沁”牧民种养植专业合作社的创办,不仅 解决了本嘎查转移后牧民的出路问题,给牧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更重要的是引导牧民转变了思想观念,在全旗实施“生态保护、退牧 转移”战略后续产业上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2、用水合作组织管理形式 在联户经营模式下,自主经营,建立用水管理组织,由专人管 理水源井及动力设备,费用由经营户按种植面积分滩。 3、集体经营个人承包管理形式 8 该管理形式主要是在地表水灌溉区,按照中小型灌区的管理模 式,依托基层水管单位成立经营实体,全面负责骨干工程的运行和 维护,田间工程由承包者负责管理和维护。 1.2.8 投投资资估算估算 乌拉特中旗牧区水利规划,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93305 亩,总投 资 9091.70 万元。 1.2.9 效益分析效益分析 一、生态效益 1、通过饲草料地建设,可休牧、轮牧草地 1077.78 万亩,使草 地得以休养生息,自然恢复,占天然草地可利用面积的 47.50%。 2、草地生产能力计算 到 2020 年节水灌溉面积达到 16.33 万亩,相当于增加荒漠草原 草地 898.15 万亩;相当于增加草原化荒漠草地 1224.75 万亩;相当 于增加荒漠类草地 1633.00 万亩;相当于增加草甸草地 408.25 万亩; 相当于增加沼泽草地 244.95 万亩。 二、经济效益 1、产草效益 产草效益计算按“按有无对比法”计算,项目建成后水利效益 3529.61 万元,扣除天然草地效益 253.73 万元,新增效益 3275.88 万 元。 9 2、草畜转化效益 新增节水灌溉饲草料地 103205 亩,其草畜转化效益为 19511 万 元。 三、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每年新增效益 5.40 万元,新增饲草料 3.34 亿 kg, 可使 45.81 万羊单位的牲畜舍饲圈养,或使 91.62 万羊单位的牲畜补 饲 6 个月。到 2020 年畜均饲草料地 0.10 亩,为牧民收入稳步增长 营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到 2020 年牧民人均收入翻一翻,对加快乌 拉特中旗牧民致富步伐,维护长治久安和边疆振兴,都具有深远的 战略意义。 1.2.10 主要技主要技术经济术经济指指标标 1、单位面积投资:974.41 元/亩; 2、单方水投资:3.43 元/m3; 3、单位亩产量:优质牧草 600kg/亩;青贮玉米 5000kg/亩; 4、户均饲草料地:牧区 21.27 亩/户;转移牧户 28 亩/户; 5、单位年运行费:194.88 元/亩; 6、畜均饲草料地:0.10 亩/羊单位; 7、亩均灌溉定额:地表水 350m3/亩;地下水 210 m3/亩; 1.2.11 规规划划实实施保障措施施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加强项目的组织管理 10 1、建立建全领导组织体系 2、明确职责分工,做到专款专用,管理到位。 二、加强水资源管理,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 三、强化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培养新型农牧民 1、加快农牧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 2、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四、强化防灾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挖掘农牧业生产潜力 1、强化农牧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2、加强农村牧区市场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五、落实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 六、全力打造示范引领试点,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11 2、基本情况、基本情况 2.1 自然概况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乌拉特中旗位于巴彦淖尔盟的东北部,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 壤,国境线长 186km;东邻达茂旗、固阳县;西邻乌拉特后旗;南 与乌拉特前旗、五原县、临河市、杭锦后旗交界。经纬坐标:北纬 4007-4228;东经 10716-10942之间。东西长 203.8km,南北宽 148.9km,呈不规则四边形。 2.1.2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乌拉特中旗是内蒙高原的一部分。旗的南部边缘较低且平缓, 是河套平原北部边缘地带,海拔在 1020 m 左右,狼山象一道屏障耸 立在河套平原的北部边缘。狼山以乌不浪口为界又分为东西两种不 同的类型。乌不浪口以西为中低山区,一般海拔在 1600- 1700m, (最高 1912.1 m) 。相对高度 600-800 m,山体不对称,南侧 陡竣,坡角多具山麓堆积,成为山前冲洪积平原;北坡较缓,向高 平原渐变,成为丘陵及垄岗起伏地区。乌不浪口以东山地较西段低, 一般海拔在 1400-1600 m,相对高度 300-400 m。该段又分为南北平 行的两支山体,北部为哈太山,南部为查石太山,两山中间分布有 海流图盆地和高台梁低山丘陵地带。 12 高平原由第三纪的砂砾岩和红色的沙质泥岩组成,是古老的基 底岩经过下沉、隆起,剥蚀和夷平作用而形成的,属内陆华夏沉降 地带的乌兰察布多字型构造系。地表呈波状垄岗及圆顶低丘。在垄 岗间有大小不等的凹地和低平地,垄岗和低平地 23 级高原台面。 由于第四纪,狼山的抬升,使高原由南向北倾斜;又因中蒙边境后 陵连绵,故整个高平原略具盆地形势。边境地区是分水岭以北内陆 河的汇集区域,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淖尔和宽阔的扇形谷滩地,这 里也是地下水的汇集处。整个高平原在海拔 11501350 m 之间。国 境一带不连续的石质残丘一般海拔 1280 m,最高索伦山海拔 1393 m,相对高度 100 m。乌拉特中旗地貌形态类型见表 21。 表表2-1 乌拉特中旗地貌形态类型统计表乌拉特中旗地貌形态类型统计表 地貌名称面积 km2占总面积% 中低山、低山区3302.114.3 丘陵区921839.9 盆地区11585.0 平原地区9417.9408 合计23096100.0 2.1.3 气象气象 乌中旗地处内蒙古高原的西部,深居大陆内部,属温带干旱、 半干旱气候区,具有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冬季 漫长严寒,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秋季凉爽。全年干旱少雨, 气温年日差较大,有效积温高,无霜期短。 主要气象要素 1、光能:本旗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为 2824.9h,年太阳辐射 13 总量为 144.4153.3 千卡/cm2。光照资源虽然丰富,但利用率低, 天然草原以每亩平均产干草 4352kg 计算,光能利率为 0.023 0.034%。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大搞草牧场和农田的基本建设,提高 水的利用率,扩大灌溉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潜力很大。 2、热量:全旗年平均气温 3.06.8,1 月份平均气温-11.7 16.9,7 月份平均气温为 19.823.4,极端最低气温-39.4,极 端最高气温为 37.1。 表表 22 乌拉特殊性中旗不同地区气温一览表乌拉特殊性中旗不同地区气温一览表 单位:单位: 地区 平均 气温 1 月平均 气温 7 月平均 气温 极端 最高 极端 最低 海镇4.5-15.121.937.1-34.4 巴音乌兰苏木3.7-15.020.634.5-35.1 德令山6.1-13.823.4 石哈河3.0-16.919.8-39.4 乌加河6.8-11.723.1 川井3. 8-15.120.834.8-36.4 从表 22 可以看到,旗内不同地区的平均气温差在 34之间。 全旗无霜期平均为 99129 天,山前地区最长为 129 天,石哈河地 区最短为 99 天,海流图为 120 天,巴音乌兰、呼勒斯太为 110 天。 结冰期一般从 11 月 1 日11 月 7 日(水库和湖泊封冰期)至次年 3 月 25 日4 月 5 日,冰层厚 0.40.5 m,冻土层最大厚度为 1.9 m,最大积雪深 0.15 m。无霜期的域分配和热量的地域分配相同, 都是从南向北,从西向东递减。 3、降水:全年年平均降水量为 115250.6mm,东部偏多,西 部、北部偏少。海流图地区为 203.5 mm,山前地区为 156189 14 mm,西北部最少为 115141.3 mm,石哈河地区最多为 237.5 250.6 mm。由于季风的影响。年际降水变化很大,夏季降水约为全 年降水的 6473%,秋季为 1621%,春季为 1013%,冬季公占 23%。年降水次数为 4455 次(日降雨雪量0.1mm 的日数) ,丰 水年与枯水年降水量相差 345.2 mm。1979 年降水 432.6 mm,1972 年降水仅 87.4 mm。由于降水季节短促,降水虽少,但集中。有时 一日的降水量可达全年降水量的 1/3 以上。海流图日最大降水强度 为 54.270.0 mm,1 小时最大强度为 35.667.7 mm。1975 年 8 月 5 日狼山水库上游地区在 36 小时内降水 600 mm 为该地区多年平均 降水量的 4 倍,开创了乌中旗境内降水的最高纪录。正因为降水集 中,不易被土壤吸收,易形成地表水径流,特别是中低山地区,低 山区和丘陵区,地表径流往往形成山洪,造成水土流失。降水等值 线图 4、蒸发:据多年测定,年蒸发量为 12601834 mm(e601) , 是降水量的 1116 倍。年湿润度为 0.110.26,干旱指数为 5 17,平均 7.65。除东南部(石哈河,新呼热,巴音乌兰东南,山前 乌加河镇宏丰以东)属半干旱地带,其余绝大部分属于干旱地带。 (详见乌中旗干旱指数图) 5、风能:乌中旗的风能资源丰富,各地平均风速为 2.5 6.1m/s。一年中平均风速3m/s 的时数(起动风能的时数)北部多达 7229 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 82.5%;中部为 4073 小时,占全年总时 数的 46.5。一年中,8m/s 的时数(理想风能时数)北部平均为 15 2382 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 27.2,中部 871 小时,占全年总时数 的 9.90。乌中旗中部和北部,西北部地区(海流图以北,包括乌兰, 前德门等地)风能资源丰富,而且日分配可利用风能时数相差不大, 便于利用。 2.1.4 水文地水文地质质 2.1.4.1 河流水系 乌拉特中旗以狼山山地丘陵与乌兰察布高原交接处为分水岭, 划成两个水系。山脉南侧为黄河水系,北侧为内陆河水系。 境内属黄河水系大小沟谷 45 条,其中主要河流 6 条,海子 11 个;内陆河水系主要河流 8 条,主要湖泊(诺尔)2 个。 属黄河水系的主要河流是:乌兰补隆沟、罕乌拉沟、乌不浪口 子、海流图河、石哈河、摩楞河;属内陆河水系的主要河流是:扎 尔格郎图河、乌力吉图河、乌珠尔呼舒河、乌兰依力更河、扎明淖 尔浑迪、昌吉高勒、古日班乌兰好来河、包尔呼舒高勒。 湖泊主要分布于阴山山脉以南地区,较大的有哈拉葫芦海、牧 羊海、同义隆、神克补尔洞、黑水补尔洞;属内陆河水系的时令湖 主要有:桑根达来诺尔、查干陶勒盖诺尔。 一、内陆水系: 乌中旗分水岭以北是不同的侵蚀基准面的内陆水系。降水为河 谷径流唯一来源,径流年际及年内变化主要受降雨影响。乌兰格日 勒嘎查以西,包括川井苏木和杭盖戈壁北部地区气候午燥,降水量 16 少,地势平坦,土壤多为沙壤土,渗水性较强;只在暴雨出现时方 产生地表径流而汇入河谷,河谷下游河床不明显。在中部(中蒙边界)丘 陵的前缘谷滩是地表水、地下径流的汇集场所。乌兰格日勒嘎查以 东河谷发源地大部分属丘陵,中低山地区,地面坡度较大,降水量 较西部偏多,较大河谷中游有 410km 清水溢出,流量在 10 40l/s,沿河中下游地带是开辟发展家庭草库伦、饲草料基地的重要 地区。 二、黄河水系: 流域内多为山地、丘陵区,地形复杂、切割明显,地面坡度大, 沟谷河系较发育,河床迂回曲折,比降大,在 1/301/300 之间,出 口处形成较大的洪积扇。各大河谷在河段中游有清水溢出,清水流 量为 20260 l/s。由于流域面积较大,因而清水流量稳定,年际变 化不大;雨季较大河谷平均每年发洪水 35 次,最多达 7 次,较小 河谷也年发 l3 次洪水,旗内大部分中小型水库修建在各大河谷下 游处,是山前洪积扇地区农业的主要水源。 较大山沟沟口附近有明显河床,以下逐渐变浅并消失;洪积扇 与洪积扇之间的洼地,洪积扇与黄河冲积平原之间的洼地是泄洪滞 洪区;较大山洪通过总排干进入乌梁素海归入黄河或者蓄入水库。 2.1.4.2 水 文 一、地表径流分析: 旗内曾设立三个水文站,13 个雨量站,15 座中小型水库,具有 部分实测降水、径流和淤积等资料;几十处截渗流工程也有不完整 17 的清水潜水资料,但由于旗内这些水文资料不齐全,代表性欠佳, 地质资料不足,满足不了水文分析计算的要求,故水资源利用平衡 推算时主要依据内蒙古自治区水文手册 、 乌拉特中旗农牧业区 划及收集到的有关水文地质资料,同时结合各地自然地理气候特 征,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地表径流。 l、年径流补给来源: 雪水水源:全旗冬季降雪较少,翌年无积雪或积雪甚微,即使 有少量积雪也因春天风多风大、蒸发量大、大部分积雪被蒸发,少 量渗入浅层土壤内,雪水形不成地表经流,渗入土层的雪水也达不 到土壤持水量的饱和状态,构不成地下水。 雨水水源:全旗各地降水多集中在 6、7、8 三个月份,多年平 均三个月降水 142.8mm,占全年降水量的 6473:6、7、8 月份 降水 27.20 次,约占全年降水次数的 52%,全旗所有的河水源都是 雨水水源,故属降水雨源类河流。 由于河谷径流主要是降雨形成,所以全旗各地河谷径流受到各 地降雨左右,总趋势与降雨的地带性分布一致,东部地区偏多,西 部地区偏少,南部多于北部。 2、地表径流: 当降雨强度超过土壤下渗,植被截留,洼地蓄水量时,便产生 坡面漫流,随降雨强度的加大,厉时的增长,地表漫流汇集河槽而 形成河槽集流,由于降雨量和降雨次数少,在同一流域内降雨不能 连续出现,所以地表径流只有在降雨时才能发生。平时无雨则无地 18 表径流。中低山区、低山区和丘陵区地面坡度大,植被稀疏,在暴 雨来临之际,降雨强度大,形成的地表径流挟带大量的泥沙,故习 惯上把地表径流称为洪水径流。 洪水径流的特点是:峰高、量小、历时短,洪水过程陡涨陡落, 来势迅猛。1975 年 8 月 5 日狼山乌兰补隆沟上游连续降暴雨,形成 有史以来最大山洪,历时 24 小时,最大洪峰流量约为 5400m3/s,洪 量约为 1.70 亿 m3。 3、地表径流深: 按内蒙古自治区水文手册汇编成果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 图,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深等值线图查得:分水岭以北的高平原区多 年平均径流深 =3mm,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深 =1.5 mm;以海流图镇 yy 为中心东西一线多年平均径流深 =6 mm;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深 =4 yy mm;石哈河地区,巴音哈太东南帮靠前旗一带较大,多年平均径流 深 =11 mm,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深 =7 mm。 yy 4、年径流深变差系数及年地表径流深变差系数、偏态系数: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水文手册 ,乌中旗分水岭以北内陆河流域 地表径流深变差系数 cv13,年径流深变差系数 cv12,偏态 系数 cs=2.5cv;计算时,各分区内用内插法取值。cv 值见表 2 3。 表表 2-3 乌拉特中旗乌拉特中旗乡镇苏木乡镇苏木 cv值表值表 cv值cv值 乡镇 苏木 黄河 流域 内陆河 流域 乡镇 苏木 黄河 流域 内陆河 流域 巴音乌兰1.431.59海流图1.34 19 川井1.391.47乌加河1.25 呼勒斯太1.271.27德令山1.25 新呼热1.461.45石哈河1.32 径流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条件(降雨量、降雨强度、 降雨历时、蒸发量)及下垫面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由于各地上述影 响因素程度不同,其径流深不一。总的来说多年平均径流深与降水 量 大小分布规律一致,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深也如此,即东部大于西部, 中低山区大于丘陵区,丘陵区大于分水岭以北广大平原区,其变差 系数则因降雨量大,流域面积大,地表入渗条件好,其值越小。 各地地表径流集中发生在 59 月份,以 7、8 两月为最,7、8 两月地表径流量约占年地表经流量 80左右。乌兰补隆历史上罕见 大洪水发生在 1975 年 8 月 5 日,海流图河入德岭山水库 0.28 亿立 米大洪水发生在 1981 年 8 月 1 日。 2.1.4.3 泥沙特征、侵蚀模数 由于乌中旗幅员辽阔,各河流流域面积内降雨、地形、坡度、 土壤、植被不同以及风速风向的不同,因而各地侵蚀模数差异很大。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局水文总站出版的内蒙古自治区水文 手册多每平均侵蚀模分区图及参考乌中旗部分水库不完整的来洪 及淤积资料综合分析,乌中旗各地侵蚀模数采用如下: l、内陆河流域区: 乌中旗分水岭以北为内陆河流域。且分水岭呈东西走向。分水 20 岭西端向北 30km 处沿分水岭方向向东平行延伸至川井苏木所在地 北 12km 处,这一带状范围内包括杭盖戈壁最北小部分,巴音杭 盖南部、川井中部,带状西部侵蚀模数为 50t/akm2;带状东部侵蚀 模数为 75 t/akm2。上述带状向东继续延伸,宽度逐渐加大,至东部 桑根达来苏木,带状北边距分水岭 40km,其分界在桑根达来饲料地, 这一带状范围内包括乌兰南部、巴音南部、桑根达来南部,带状西 部侵蚀模数为 75 t/akm2,东部为 100 t/akm2。 内陆河流域除上述两部分带状区外,其侵蚀模数为 50 t/akm2。 2、黄河流域区: 山前平原区的西部侵蚀模数为 50 t/akm2;东部侵蚀模数为 100 t/akm2。 黄河流域区的其它地区也呈一东西向的长带状,这一带状西部 侵蚀模数为 l00 t/akm2,东部为 200 t/akm2,中部为 150 t/akm2。 2.1.4.4 水文地质 本区地下水分布不均匀,地下水的形成及其赋存条件与分布规 律是受多种因素控制和影响的。诸如气象、地形地貌、地层岩性、 地质构造等。从总的情况讲,本区西部降雨量相对偏小,蒸发量偏 大,东南部降雨量相对偏大,蒸发量减小。受地形地貌影响,本区 分为北部内陆河流域和南部黄河流域两大流域区。受地层岩性,地 质构造影响,本区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隙水,第三、白垩系碎屑 岩类孔隙裂隙水及基岩裂隙水。 一、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 21 l、内陆河流域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分布于全流域范围内,含 水层岩性均由含砾砂,砂砾石和砂卵石层组成,由于沟谷宽窄不一, 或不连续,且厚度悬殊,富水性相差较大。民井单井涌水量一般小 于 1t/h,局部大于 1 t/h,水位埋深 15 米不等,地下水类型属第四 系孔隙潜水,矿化度中部较高(巴音乌兰苏木)2g/l,东西部较低2 g/l。 2、黄河流域区第四系孔隙潜水在阴山以北部呈枝状沟谷分布, 含水层岩性为砂砾石,含砂卵砾石等组成沟谷宽窄不一,厚度分布 不均,水位埋深 l5m 不等,为第四系孔隙潜水,民井单并涌水量 一般小于 1 t/h,局部地区 1030 t/h,矿化度0.3 达到半干旱标准, 另外 33 年为大旱年或干旱年,因此乌拉特中旗一般干旱和大旱交替 出现或连续出现,机率为 91.7%,极少年份能出现半干旱状况。干 25 旱对于牧业生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因干旱而引起缺水,使人畜饮水 发生困难,牲畜疫病增多。春旱能使牧草返青推迟,缩短牲畜的饱 青期,影响抓膘,造成牲畜病弱死亡。夏旱能使青草的质量和产量 大幅度降低,其产量只有正常年份的 39-60%,秋旱又能使牧草提前 枯死,同样缩短饱青期。由于干旱,青草长不起来,牲畜吃不饱或 吃不上,造成灾害。例如,1965 年是大旱,降水量只有 90.6mm,1966 年牧业年度牲畜比 1965 年减少 777469 头(只) ,减 少 42.8%。1972 年是大旱年,降水 87.4 mm,1973 年牧业年度比 1972 年减少 312271 头(只) ,减少 26.8%。在天然草场上放牧,靠 天养畜自然要受到气候因素的制约,要改善这种被动局面,一是为 牲畜寻找新的食源,发展舍饲或半舍饲;二是节制牲畜头数,加速 周转速度,使天然草场有“休养生息”之机,防止继续退化。 2.1.6.2 大风、沙暴、白毛风 乌拉特中旗各地历年平均大风(风速1 72m/s、8 级)日数为 2874 天,最多的年份为 60129 天,最少 34 天。风蚀表土使土 壤肥力下降,重者引起沙化,使农作物和牧草受到影响。大风还能 吹散畜群,刮断牧草。1965 年大旱,1966 年冬春时节又遇大风,使 牲畜死亡 461151 头(只),死亡率 25.4%,损失惨重。因干旱、过牧 自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草场退化,在刮 7 级以上大风时飞砂走石, 形成沙暴。乌中旗历年平均沙暴日数为 8-10 天,最多 42 天,最少 1 天,以 45 月出现最多占 4053。沙暴不但对农牧业生产危害 大,破坏草场严重,还能降低能见度,造成交通阻塞,甚至发生事 26 故。白毛风是一种吹雪现象。从当年的 10 到第二年的 4 月平均可出 现 34 次,最多时出现 713 次。以 12 月3 月出现机率最大, 达到 8085%。这段时间正是牲畜(主要是羊)保胎保羔季节,大风 雪可造成母畜掉膘流产,降低仔畜成活率。大风雪时对交通也能起 到阻碍作用,给牧区群众生活带来困难。 2.1.6.3 白灾 乌拉特中旗历年从积雪开始到终止,平均日数为 76179 天。 南部为 76 天,北部是 126179 天。历年平均积雪日数为 28-62 天, 从 1954 年到 1989 年,本旗发生白灾 19 年(次) (其中轻白灾 8 次, 中白灾 2 次,重白灾 9 次);31 个月次 (其中轻白灾 15 月次,中白 灾 3 月次,重白灾 1 3 月次)。重白灾 11、12、3 月出现的机率多于 1、2 月,轻白灾 1、2 月出现较多。尤以 3 月份的白灾对牲畜危害 最重。和白毛风一样,白雪可封压牧草使牲畜吃不饱掉膘、流产、 仔畜成活率低。积雪过深也能阻碍交通,断绝牧区的公路运输,给 牧民生活造成困境。67 年 11 月降下大雪,道路阻断,五原到中旗 的干线公路不能通车。给人民生活带来困难,给牧民生产造成损 失,1968 年大小畜死亡 81216 头(只)是 1967 年牧业年度成幼畜死亡 44324 头(只)的 1.83 倍。 各种自然灾害中以旱灾为最,但往往在一年内几种灾害同时出现。 干旱灾害常有风暴灾害为继,白灾常与风灾并发。抗御自然灾害成为 农牧业生产中的一件大事。抗灾救灾是一种被动行为,往往事倍功半。 应当特别指出的是,乌拉特中旗牧业经济还是很脆弱的,多种 27 灾害在侵袭着它,危害着它,就降雨情况看,(海流图站资料)50 年 代后六年(19541959 年)平均降水量为 220.17mm;60 年代的平均 降水量为 191.50 mm;70 年代平均降水量为 224.54 mm;80 年代的 平均降水量为 18239 mm,呈波动下洚趋势。以多年平均降水量衡 量,50 年代为 220.17 mm,60 年代末为 202.53 mm;70 年代末为 211.00 mm;80 年代末为 204.5 毫米。也是下降趋势。据报道世界工 业飞速发展,排向空间的 co2急剧增加,形成温室效应,使地球表 面气温不断上升,这是地球大陆趋向干旱的主要原因。再加上草场 严重退化,小气候调节受到破坏,降水量越来越小。降雨量的减少, 不但草场受到直接影响,地下水的补给也随之减少,可开发利用量 也将受到影响。这应引起人们特别是领导们的严重关注。 2.2 社会经济情况社会经济情况 2.2.1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 全旗共有乡、镇、苏木 8 个,其中牧区 5 个,下设嘎查 62 个; 农区半农半牧区 3 个,下设村委会 22 个,详见行政区划图及表 2 5。境内还有国营农牧场 8 个。 2.2.2 人口、人口、民族民族及分布及分布 全旗总人口 139823 人,其中农牧业人口 86493 人。在农牧业人 口中,有男劳力 24033 人,其中牧业男劳力 6333 人,农业男劳力 17700 人,详见表 25。 28 表表 25 乌拉特中旗苏木、乡、镇情况表乌拉特中旗苏木、乡、镇情况表 单位:人单位:人 行政区 名称 村委会 (个) 本民小 组(个) 户数 (户) 人口 乡村从 业人员 男劳力 全旗合计8427823365864934580024033 牧区小计62550319879120436333 巴音乌兰161502522926291360 川井13766293219521049 呼勒斯太141103402327961514 新忽热111079408825331314 海流图81053360721331096 农区小计2227817862666143375717700 乌加河789685424299134227402 德令山665631224049144687357 石哈河912446961826658672941 乌拉特中旗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多民族共居的少 数民族边境旗,其中蒙古族 26141 人、汉 139475 人、满族 209 人、 回族 742 人、达斡尔 9 人、藏族 10 人、朝鲜族 4 人等 7 个主要民族 及其它民族组成,详见表 26。 表表 26 乌拉特中旗人口构成表乌拉特中旗人口构成表 单位:人单位:人 行政区 名称 总人口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 达斡 尔族 藏族朝鲜族 其它 民族 全旗合计139475 11230 6 26141742209910454 牧区小计56761319692425134813789336 巴音乌兰63312041120288 川井3999101029324971 呼勒斯太4860235824948 新忽热5404190534582318 海流图36167246551116518011982335 农区小计8271480337189039411118 乌加河3032029613579881112 德令山2714625725113925216 石哈河25482499917254 29 2.2.3 土地利用情况土地利用情况 全旗总面积 23096km2,其中草原面积 2781.30 万亩,占总面积 的 80.28%;林地 4 万亩,占总面积的 0.12%;耕地 120 万亩,占总 面积的 3.46%;沙漠 190.96 万亩,占总面积的 0.055%,分散分布在 山前平原上,详见表 27。 2.2.4 工工农农牧牧业业生生产产、 、农农牧民收入水平牧民收入水平 2007 年乌中旗财政收入 54723 万元。乌中旗的工业底子薄,工 业很不发达,除了矿业开采外还有农副食品加工、皮毛制品、电力 热力等工业。按 2007 年当年价计算,乌拉特中旗生产总值为 695549 万元,全旗工业总产值 2007 年为 320687 万元,其中矿业开 采产值 184714 表表 27 乌拉特中旗土地构成表乌拉特中旗土地构成表 单位:单位:km2;万亩;万亩 草地面积 行政区 名称 总土地 面积 草地可利用 耕地 面积 林地 面积 水面 面积 荒山 面积 沙地 面积 其它 面积 全旗合计230962781.30 2269.14 120.004.008.00312.00190.96 48.14 牧区小计198732530.20 2056.69 5.251.051.08223.20172.03 48.14 巴音乌兰6718892.79 817.79 0.80 0.080.1675.4530.64 8.58 川井6328777.45 565.90 0.05 0.540.1171.0778.15 21.88 呼勒斯太2049237.91 176.57 3.00 0.070.2023.0136.05 10.1 新忽热2698367.53 288.65 0.15 0.070.2530.305.14 1.41 海流图2080254.51 207.79 1.25 0.290.3623.3722.05 6.17 农区小计3223251.10 212.45 114.752.956.9288.8018.93 乌加河45622.11 18.51 30.531.483.7115.03 德令山92358.44 48.83 40.270.872.8530.421.14 30 石哈河1844170.55 145.11 43.950.600.3643.3517.79 万元,占工业生产总值的 57.6%。 按2007年当年价计算, 2007年全旗农牧业总产值125764.1万元, 其中种植业产值77793.7万元,牧业产值36572.7万元,林业产值7867.8 万元,渔业产值512.5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3017.4万元。在 农牧各业总产值中,牧业占 32.35%,种植业占57.72%。农牧民人均收入 4159元,其中牧民人均收入 3998元,农民人均收入4206元,详见表2 8。 2.2.5 交通交通电电力力 近几年,旗内交通和电业发展比较快。旗境内每个乡镇苏木都 通公路,公路干线总长 1269km,客运量 44.1 万人次,客运周转量 3765.99 万人/公里,贷运量 34 万吨,贷运周转量 5445.5 万吨/公里。 电业方 表表28 乌乌拉拉特特中中旗旗国国民民经经济济统统计计表表 单单位位:万万元元 其中: 行政区 名称 国民经济 总产值 农牧业 产值农业牧业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农牧民人 均收入 (元) 全旗合计521835.79 126472.99 86978.88 37498.39 337386.70 57976.10 4159 牧区小计210157.65 26184.32 3099.44 22497.45 155792.80 28180.53 3998 巴音乌兰11169.64 7474.74 587.27 6770.26 551.70 3143.20 4586 川井69983.99 4590.58 100.61 4421.07 63408.00 1985.41 4413 呼勒斯太8889.36 4702.18 1203.74 3410.68 1774.30 2412.88 3663 新忽热22050.65 4660.59 441.36 4163.97 14707.10 2682.96 3513 海流图98064.01 4756.23 766.46 3731.47 75351.70 17956.08 3173 农区小计311678.14 100288.67 83879.44 15000.94 181593.90 29795.57 4206 乌加河56057.32 39273.64 32259.94 6014.61 1730.50 15053.18 6557 德令山168211.46 51329.60 45439.80 5669.60 103404.50 13477.36 6589 31 石哈河87409.35 9685.43 6179.70 3316.73 76458.90 1265.02 1268 面也很突出,全旗除杭盖戈壁苏木外,所有苏木、乡、镇都拉上了 高压线,高压线路总长 748 公里,输电能力 18100 千伏安,全年用 电 31588 知度,其中农用电 2121684 度。 2.2.6 草草场场、牲畜、牲畜 全旗有各类可利用草场 22691832 亩,人均草场 162.3 亩,其中 牧区草场 20566902 亩,人均 1034.6 亩。拥有大小畜 1402945 头(只) 其中大畜 6718 头,小畜 1396227 只,折合绵羊单位 1338073 个,人 均牲畜 10.03 头(只),其中牧区人均牲畜 70.57 头(只)。现有耕地面 积 120 万亩(包括轮歇地和弃耕不到三年的已垦地)人均 8.6 亩,农村 人均 18.0 亩。本旗农村又可分为两个不同的类型。石哈河镇耕种土 地 33.00 万亩,以旱作农业为主,主要作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沂教师面试题及答案
- 提高发明创造质量的专利指引试题及答案
- 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易错点特训2辨析并修改蹭含解析
- 浙江专用版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本专题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学案选修4
- 药品市场营销与药学教育的结合试题及答案
-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实战经验分享试题及答案
- 药物配置技术与管理2024年考试试题及答案
- 初级会计师的知识更新策略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 心理咨询师考试历史发展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高一政治寒假作业18面对经济全球化含解析新人教版
- 2024安徽省徽商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若干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 声屏障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安阳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4•15 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知识宣讲
-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难题与对策分析
- 院内VTE防控课件
- 汽车智能系统知识
- 第8课 数据需要保护(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浙教版
- 具身智能机器人扩散策略Diffusion Policy基本原理与代码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