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艾滋病人犯罪的刑法处理问题_第1页
论艾滋病人犯罪的刑法处理问题_第2页
论艾滋病人犯罪的刑法处理问题_第3页
论艾滋病人犯罪的刑法处理问题_第4页
论艾滋病人犯罪的刑法处理问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艾滋病人犯罪的刑法处理问题以河南“艾滋病拆迁队”为视角法学113班 03号 陈吉强案情回顾:2014年12月初,“艾滋病拆迁队”进入南阳市某三厂小区并恐吓居民:“不搬走就感染你们。”艾滋病拆迁队有时半夜放鞭炮扰民。此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4年12月27日,河南南阳公布“艾滋病拆迁队”调查结果:幕后黑手为开发商南阳市亿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雇佣社会人员刘某某组成所谓拆迁办公室,之后刘某某组织6名艾滋病患者组成“艾滋病拆迁队”,5名嫌疑人被控制,多位官员被处理。2014年12月30日零点39分,河南南阳市委宣传部发布消息称,经查,29人曾参加南阳亿安房地产公司(“艾滋拆迁”开发商)举办的联欢茶话会,并收受500元的商场购物券。其中25名公职人员分别被处以党政纪处分,所收礼金全部收缴。澎湃新闻注意到,受处分最重的是梅溪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小丽,被撤销党内职务。问题的提出利用艾滋病患者进行非法拆迁有没有触犯刑法,其依据和构成在哪里?对这一类特殊的群体犯罪的时候,在刑法上我们该如何处理?1、 “艾滋病拆迁队”触犯的法律问题分析艾滋病患者在我国逐年增多,而艾滋病患者犯罪现象的也日趋增加,给我国社会公共安全带来日益严重的隐患。艾滋病人凭借自己的特殊身份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并非个别现象,而很多人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只要他们没犯下杀人、强奸之类的重罪,一般也不会去管。结果那些艾滋病犯罪嫌疑人的胆子越来越大,成了地方一霸。受害群众无处伸冤,只得以暴制暴,因此酿成严重后果的事件并不在少数。例如,2009年3月震惊全国的擦鞋匠怒剁艾滋患者案,就是因为受害人利用自已艾滋病人的身份四处敲诈,擦鞋匠报警无用,又被敲诈者持刀威胁,一时激愤,才夺刀杀人的。近日,河南南阳的“艾滋病拆迁队所引发的的一系列事件持续发酵,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无良的开发商利用社会对艾滋病的恐惧,把艾滋病人当枪使,实现拆迁、讨债的目的,这种方式虽不体现为赤裸裸的暴力,但事实上其隐含着的威胁性与恐怖性丝毫不亚于暴力行为,因为说白了,这仍然是以威胁对方的生命安全为手段的。而且由于艾滋病的特殊性,对普通人来说,相比赤裸暴力行为,这种行为之威胁性与恐怖性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该事件所凸显的更重要的问题不仅是暴力拆迁下利益对抗的法律问题,更是如何用法律有效的对待艾滋病患者群体犯罪的问题。我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本条揭示了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各个方面的表现,结合上述案例,任何通过传播病毒来侵犯他人人身权利,剥夺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都应当受到刑事处罚。而恐吓他人引起社会恐慌的行为,同时行为性质上本身就是恶意的,其行为一经实施,便会给社会和个人带来极大的危害,也违反了法律,故而我们可以判定他为故意利用其艾滋病身份危害公共安全罪,其行为应受到刑事处罚。艾滋病防治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故意传播艾滋病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对于造成艾滋病传播等事故的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追究其责任,但是对于艾滋病人本人却没有相应的规定,导致不少艾滋病人铤而走险做违法勾当。同时,在高额利润的引诱下,艾滋病人选择了靠出卖自身疾病,来为自己换取些许经济利益,甚至某些患者利用人们对于艾滋病的恐惧而违法犯罪也并不鲜见,但是政府却一直缺乏适当的应对措施即应对手段,原因主要是缺乏必要的物质设施,甚至不具备针对艾滋病人的关押条件,这就无形中纵容了某些艾滋病患者的违法犯罪倾向,也给某些人拿艾滋病人当枪使提供了司法的漏洞。2、 艾滋病人犯罪所涉及的刑法问题分析艾滋病人的行为之所以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而必须由刑法加以规制,也在于艾滋病具有高传染性及不可治愈性。在我国现行刑法中艾滋病病人可能触犯的包括故意传播艾滋病的犯罪、侵犯财产的犯罪以及和非艾滋病人实施的共同犯罪,涉及的罪名包括: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盗窃罪、抢劫罪等。(一)故意传播艾滋病的行为犯罪1.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将艾滋病传播给不特定多数人的行为或者艾滋病病人利用自己患病的身份威胁他人造成社会恐慌或者引起严重后果的应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艾滋病患者明知自己患有艾滋病或携带艾滋病毒,还故意通过让人使用被污染的针头、捐送(卖)血液或血制品、人体组织或器官移植等行为,把艾滋病毒传播给不特定的多数人,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符合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特征。同时,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系危险犯,不要求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侵害结果,因此,现实中将向不特定多数人故意传播艾滋病的行为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也不会因为艾滋病本身的特殊性与其他犯罪主体进行区分。2.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故意将艾滋病传播给特定人的行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还是故意伤害罪仍存在争议一种认为,将艾滋病传染予他人,侵犯的是他人的生命权,而艾滋病对生命健康具有严重危害性所以可以认定为故意杀人罪。一种认为,由于故意杀人是结果犯,以结果发生为既遂的必要,且该“犯罪结果”是行为对客观已造成的实际损害而不是可能发生而尚未发生的“可预期损害”。故意伤害行为一般必须造成被害人轻伤以上的伤害结果才被认为达到刑事犯罪的追诉标准,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由于艾滋病检测的特殊性,在医学上要确诊被害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需要一段较长的时期进行多次检查才能最终作出比较准确的断定。3.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故意传播艾滋病的行为侵犯的法益是他人的生命安全乃至社会公共安全,艾滋病毒的携带者对于病毒的传播是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行为。另外,利用传播艾滋病的手段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秩序严重混乱,由于艾滋病毒的传播更多是危害公众的生命健康权,其行为侵害的法益是公共安全而非仅仅是公共秩序。因此,结合上述案例,“艾滋病拆迁队”在公共场所利用其特殊的身份,扰乱了公共秩序、造成了公众恐慌甚,实质上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二)艾滋病人侵犯财产的犯罪行为艾滋病人实施侵犯财产的犯罪行为是艾滋病病人或者携带者以恐吓为手段,以治病、生活困难、需要救助为幌子,以他人的财产为目的,实施盗窃、抢劫等行为。艾滋病人实施侵犯财产犯罪时,明知自己在实施盗窃、抢劫等行为时任何人不敢反抗和阻止,否则以传染艾滋病相威胁,艾滋病人由于自身携带病毒的特殊性,他们实施的侵犯财产的犯罪不具有单一性,与一般违法犯罪人有不同之处,因具有公然性而呈现出危害性特别严重的一面,在抢劫、抢夺、盗窃是不需要任何作案工具,仅在言语的威胁就可以达到侵犯他人财产的目的,使得受害人被迫交出财物,因此所导致的社会危害性相当恶劣,社会危害性相当严重。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有部分艾滋病人对社会产生情绪,千方百计的报复社会、报复他人,他们会采取多样化的手段,使得其犯罪的形态出现了新的情况。(3) 艾滋病人和非艾滋病人实施的共同犯罪行为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三个要件:(一)从犯罪主体来看,行为人必须是二人以上。这是成立共同犯罪的前提条件,即必须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才能成立共同犯罪。(二)从犯罪的客观要件来看,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所谓共同的犯罪行为,指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指向同一犯罪事实,彼此联系,互相配合,它们与犯罪结果之间都存在着因果关系。(三)从犯罪的主观要件来看,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谓共同的犯罪故意,指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参与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非艾滋病人利用艾滋病人的犯罪情况主要有两者之间受非法利益的驱使,利用其艾滋病人的身份情况,共同实施其犯罪,一般都存在着利益的链条,对此犯罪在打击的力度上也是比较困难的,目前还没有成型的法律机制。法治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艾滋病拆迁队”所反映出的问题是刑法法律问题对于特殊犯罪主体规制的问题。让艾滋病患者以颇为负面的形象进入主流社会的视野。当前社会上,某些幕后黑手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