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疗法在社区临床工作中的应用.ppt_第1页
火针疗法在社区临床工作中的应用.ppt_第2页
火针疗法在社区临床工作中的应用.ppt_第3页
火针疗法在社区临床工作中的应用.ppt_第4页
火针疗法在社区临床工作中的应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火 针 疗 法 在社区临床工作中的应 用,火针疗法自黄帝内经中首次用文字记载 至今,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过历代医家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从简陋的工具、原始的操作方法和狭窄的临床适用范围,逐步改进,不断发展和完善,拓宽应用范围,提出临床禁忌,使之成为针灸疗法中独树一帜的医疗体系。,灵枢寿夭刚柔云:“刺布衣者,以火焠之。“灵枢官针云:“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张仲景伤寒论中有“烧针令其汗”,“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等记载。直到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才正式定名为“火针”。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记述最详:“频以麻油蘸其针,针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明代高武针灸聚英云:“人身诸处皆可行针,面上忌之。凡季夏,大经血盛皆下流两脚,切忌妄行火针于两脚内及足火针者,宜破痈毒发背,溃脓在内,外皮无头者,但按肿软不坚者以溃脓。”说明火针在明代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近代火针使用一般有两种情况:长针深刺,治疗瘰疬、象皮腿、痈疽排脓;短汁浅刺,治疗风湿痛、肌肤冷麻。,秦汉时期,中医学已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 现存四大经典之一的黄帝内经首次提到“燔针”和“焠刺”。灵枢官针云:“九曰焠刺,焠刺者茨燔针则取痹也。”可见,“焠刺”即是将烧热、烧红的燔针快速刺入皮内的一种刺法,可由此得出“燔针”和“焠刺”即为“火针”和“火针疗法”。,黄帝内经中对火针除名称以外,对针具、主治作用及禁忌也做过论述。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云:“九曰大针,长四寸。大针者,尖如挺,针锋微圆,。”此处所谓的大针,即为火针疗法的专用针。因火针疗法的针具要能耐高温、能速刺,所以要求针体粗大,针尖微圆,若相反则在操作时针具容易弯曲、折断,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黄帝内经中提到火针疗法的适应证有4种:痹证、寒证、经筋病、骨病。例灵枢经筋提出“刺燔针取痹”,“刺者,刺寒急也”,针对劳心者(大人)和劳力者(布衣)的不同体质特点,分别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法,灵枢寿夭刚柔篇记载:“刺寒痹内热奈何 ? 伯高答曰:刺布衣者,以火焠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火针疗法禁忌证,法的禁忌证,如灵枢官针篇云:“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可见,在当时热证是火针疗法的禁忌证。在治疗上灵枢经筋指出经筋病的治疗原则“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汉代火针疗法应用已相当普遍。张仲景伤 寒论中称火针为“烧针”和“温针”。肯定火针疗法的治疗作用,认为火针可以助阳发汗以散除外邪,用以治疗伤寒表证。但也提出许多因应用不当而出现的不良反应,强调应用火针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伤寒论对误用火针后的变证提出补救措 施,如“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伤寒脉浮,医者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伤寒论中还提出针后的处理问题。如“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以此提醒医家注意火针治疗的针孔护理问题。,唐宋时期火针治疗范围较前有较大扩展 , 已经用于内科、外科、眼科、五官科以及急症的治疗;同时,火针的选穴、操作、禁忌等问题均已提出 ,并有火针治疗的医案记载。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将火针应 用于外科,治疗疮疡痈疽、瘰疬痰核和出血,记载有“痈有脓便可破之,令脓宜出,用铍针,脓深难见,肉厚而生者用火针”。“外疖痈疽 ,针惟令极热”, “诸漏结核未破者,火针使着核结中,无不瘥(chai)者”。,宋代医家王执中所著的针灸资生经 中最早将火针疗法用于治疗内脏疾病,开创了火针病案记载的先例。 明代高武的针灸聚英对火针疗法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述,首次将“火针”立为篇名,书中对火针疗法的针具、制作、烧针方法、刺法、针刺深度、适应证、禁忌证及针后处理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将火针疗法与气针法、灸法进行比较;书中还对火针的功效进行探讨,总结了火针引气和发散的两大功效,建立起火针治病的理论基础。,清代医家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将火针用于治疗眼科疾患。 民国时期,火针疗法没有受到政府的重视,但在民间仍被广泛应用。,火针疗法与毫针刺法的区别,火针疗法是针灸疗法中的一种“特殊针法”。火针针具必是特制的钢针,针身较一般毫针粗,且必须经过加热烧红或烧至发白,迅速刺入腧穴或病位再疾速出针。火针刺入后不需行提插、捻转等行针手法。操作时以红、准、快为原则。火针疾速出针,与毫针出针时摇大针孔驱邪外出相比,与毫针泻法一致。火针疗法与毫针刺法比较,毫针刺后所产生的经络传导感应明显,但持续时间较短;火针刺后所产生的局部刺激强烈,经络传导感应不明显,但针刺部位不断保持内在传导感应,作用时间持久。,火针疗法机理探讨,现代有关的临床研究报道指出,高温加热后的火针快速刺激患部皮损或腧穴,在皮肤上形成红、热、痛或有局部充血的现象,引起机体微小组织损伤,导致肌纤维断裂、出血等超急性期局部组织反应,故火针的作用机理并不是单纯的激惹皮肤,而是可起到激活机体免疫反应的作用。,火针疗法机理探讨,火针刺入后不仅可以使机体局部的温度升高,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还能增加白细胞的渗出,提高其吞噬功能,促使炎症局限化,激发自身对坏死组织的吸收。烧红的针体刺入体内,使周围病变组织被灼烧至炭化,粘连板滞的皮损得到松解,条索状筋结物可以逐渐缩小直至消失。,16,火针针刺具有消坚散肿,促进慢性炎症吸收的作用,可使病变组织受到破坏,同时激发自身对坏死组织的吸收作用。 针体将高温直接送抵病患,热量可使针体周围病变组织的粘黏板滞,得到疏通松解,使局部血液循环状态得到改善,致使变性的肌筋膜得以修复。,火針临床基础,17,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治疗,肌筋膜疼痛症候群之治疗,以局部火針治疗,辅助以患部肌筋之被动伸展,及避免寒凉,可大幅改善其症状。 火针直接刺病灶及反射点上,能迅速消除或改善局部组织水肿、充血、渗出、粘黏、钙化、挛缩、缺血等病理变化,从而加快循环,旺盛代谢,使受损组织和神经重新修复。,18,预防和修复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病症的方法: 1. 避免不良之姿势和寒凉; 2. 避免反复局部患处使力,维持良好之体能; 3. 注意休息,保障充份睡眠,; 4. 适当之运动, 尤其使患部肌筋做反复被动伸张运动(怎么疼怎么动)。,避免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复发方法,19,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典型疾病,1. 颈椎病 2. 肩关节周围炎 3. 粘连性肩周炎 4. 背痛 5.肱骨内外上髁炎,20,颈椎病,症状:颈项痛,转侧不利,伴头晕、手麻。时有针刺样疼痛向肩臂和手放射。 检查:多有颈部活动受限,颈椎旁侧压痛。颈椎X片示颈椎骨质增生。 取穴:阿是穴。 操作:患者取坐位,火针速刺痛点,即刻自觉疼痛减轻,颈部活动受限有所改善。 疗程:连续治疗5次,痛止,活动自如。,21,肩关节周围炎,选穴:患侧肩关节阿是穴及患侧条口穴。 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位,阿是穴选用0 5寸的火针,以痕作为选穴标记,常规消毒后,对准穴位,速刺法, 条口穴取卧位,常规消毒后,对准穴位,留刺法,留针510分钟,留针期间,活动患侧肩关节。每次针一侧,双侧交替使用。 凡出针均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 隔日治疗1次,7次为1疗程。,22,粘连性肩周炎,肩周炎如不能及时治疗,两个月后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粘连。 取穴:嘱患者活动患肢,做梳头、叉腰、摸背等几个最难做的动作,在肩部前后,即肩前、肩髃、肩贞、臂臑附近按压寻找其最痛点,即阿是穴。 操作:一般每次只刺3-4个点,皮肤常规消毒,火针在阿是穴上速刺,然后让患者做爬墙、外展、上抬等动作23分钟。 疗程:间日1次,7次为一疗程,每疗程后休息3天。经治疗23个疗程,全部有效。,23,背痛,取穴:根据病痛位置,取对应华佗夹脊4至6穴。 操作:患者俯卧位,枕头置胸下,双臂向下。常规消毒后,火針速刺法,进针0.30.5寸,不可过深。 疗程: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效与年龄、病程无关。 疗效:78.9%的患者,在针刺10次以内取得满意的效果。,24,肱骨内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 取穴:主穴取压痛点(阿是穴)12个。 肱骨外上髁炎配穴:曲池、手三里; 肱骨内上髁炎配穴:少海。 操作:曲池毫火針留刺5分钟,手三里、少海穴,阿是穴,毫火针速刺法,深0.51寸。 注意:在肱骨内、外上髁处的取穴。刺入深度宜浅,避免伤及神经。取穴应以压痛点为主,应取曲池、少海穴周的压痛点,否则易刺伤神经造成不良反应。 疗程:每3天治疗1次,3次为1疗程。治疗36次后观察疗效。总有效率可达96.6%。,25,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粘膜固有腺体减少的一种退行性改变,病程较长,病情顽固,是常见而难治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据报告,我国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一般为2.55%。50%以上的胃癌,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祖国医学“胃脘痛”、“心下痞满”等范畴。根据中医“久病气虚致瘀”、“寒凝血瘀”等理论,参照临床表现及胃镜、病理检查,本病多属虚寒挟瘀,治疗关键是温通化瘀。,26,火针有良性双相调整作用,临床上寒热虚实证皆可用之,以虚寒证更适宜。 火针有较强的温通作用,能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化瘀,故火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收效快(一般35次见效),疗效高,不仅能使症状改善,而且胃镜、病理有好转,从而可以大大.降低癌变率。 治法: 1.主穴 (1) 膈俞、脾俞、上脘、建里、足三里。 (2) 肝俞、胃俞、中脘、下脘、足三里。 2.对症 脾胃虚弱加章门;肝胃不和加期门;胸闷恶心加内关。,27,操作:以上两组主穴交替使用,背俞穴可和相应夹脊穴交替使用,其它穴位两侧交替使用。 疗程:火针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10天,3个疗程后,第4个疗程前复查胃镜、病理,评定疗效。 症状的改善与疗程成正比,提示本病要坚持治疗一段时期(3个疗程或更长时间),在显效后可改为35日治疗一次,以巩固和提高疗效。,慢性萎缩性胃炎3,28,腓肠肌痉挛1,腓肠肌痉挛俗称“转筋”“小腿抽筋”,是痛性肌肉痉挛中最常见的一种。发作时轻者数分钟,重者十几分钟,有的一天中发作数次。 腓肠肌痉挛多因寒凉刺激,使阴寒之气客于肌肉筋骨之间,气血不和筋脉拘急而致病。其次为劳动或运动中发作, 下肢静脉曲张血运障碍,也可引起腓肠痉挛发作。 腓肠肌痉挛属中医学“痹证”、“痛痹”范畴。,29,取穴:承山。 操作:患者俯卧,双下肢自然伸直,用2%碘酒将患者承山穴处消毒,然后用75%酒精脱碘消毒。取直径0.35mm毫火针速刺法,每穴刺2针,隔日施术1次。一般1-2次即可见效。 解义: 承山穴在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火针承山穴能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使局部供血得到改善,痉挛得以消失。,腓肠肌痉挛2,30,慢性滑膜炎1,滑膜炎是骨科的常见病症,临床表现以关节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为特征。 慢性滑膜炎临床上较为常见,尤以膝、踝关节部位多发,大多因外伤所致。 慢性滑膜炎属于中医的痹证范畴,多因血瘀与寒湿之邪互结而致。,31,取穴: 主穴:痛者为腧,以患处滑膜的腧穴为主,就近取阿是穴。 配穴:局部患处穴位。 肘关节选穴为曲池、手三里、尺泽、小海 膝关节选穴为梁丘、鹤顶、内膝眼、外膝眼、血海、阴市、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踝关节选穴为丘墟、商丘、申脉、照海、太溪、昆仑、解溪、三阴交。,慢性滑膜炎2,32,操作:嘱患者屈曲肘、膝关节,使积液聚于患处,局部消毒后,用毫火针在主穴上连续点刺35下,即有大量液体自动流出。也可在此加拔火罐促使排液,以针孔处流出液体为佳,流尽后局部包扎。 配穴分别用火针速刺。,慢性滑膜炎3,33,疗程: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疗效:最短者6次治愈,最长者15次治愈。总有效率为98.55%。 解义:火针速刺治疗膝、踝关节慢性滑膜炎,效果明显,且患者痛苦小,针体经高温消毒,不易感染,患者易于接受。,慢性滑膜炎4,34,腰椎间盘突出症,用毫火针结合拔罐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 取穴:腰三横突压痛点3一5处。 操作:火針速刺腰三横突压痛点,针后拔罐10分钟。 疗程: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疗效:总有效率为91.4%。,35,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取穴:患病关节的膝眼、梁丘、阳陵泉及阿是穴。 操作:梁丘、阳陵泉毫火針留刺5分钟,余穴速刺法,若有积液刺后拔罐。 解义:火针可温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减低压力,使疼痛好转。 疗效:总有效率达93%。,36,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手指关节及膝关节疼痛,屡作可达数余年。夜间痛甚,晨起关节僵硬,关节变形,类风湿因子(十)。 辨证:痹证日久,气血两虚,经脉痹阻。 治则:调和气血,振奋阳气,蠲痹通脉。 取穴:曲池、外关、足三里、大椎。 操作: 曲池、外关、足三里、毫火针留刺10分钟,大椎速刺后拔罐。 疗程:隔日l次。10次为1疗程。 疗效:治疗半个多月,诸症缓解。复查类风湿因于阴性,血沉降至正常水平,痊愈出院。,37,急性静脉炎1,静脉注入麻药,术后即感右肘静脉处红肿胀痛,日渐加重,口服、肌注抗菌素无效。 症状:静脉走行有20cm4cm大小的肿块,颜色暗红,触之坚硬疼痛,温度明显高于正常皮肤,腋下淋巴结肿大,体温38.5。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诊为急性静脉炎。,38,取穴:条索状肿块阿是穴。 操作: 令患者正坐位,右上肢平放于桌面,局部常规消毒,于条索状肿块两头及中间分别毫火针速刺34下,进针深度为1cm,然后将2号火罐拔于针刺部,随即见针孔处有黄红色粘液流出,留罐5分钟后取下,擦净粘液后再拔罐5分钟。,急性静脉炎2,39,急性静脉炎3,疗效: 次日再诊,述针后胀痛大减,体温已降,腋下淋巴结消肿,继照上法治疗2次而愈。 解义: 本病多由气血不畅,瘀阻络道,脉络滞塞不通,营血回流受阻,水津外溢,聚结局部而致。 火针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之功,因此治疗3次后,经络畅通,气血调和,则肿痛自除。,静 脉 曲 张,下肢静脉曲张中医称为筋瘤。 灵枢刺节真邪中描述“筋曲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返,发为筋瘤”。 症状:发病以下肢沉重、紧张、易疲倦、小腿隐痛、憋胀、站立或走路多后上症加重为主症, 少数患者可有足跗浮肿,病程长者可见皮肤色素沉着、脱屑,还可并发下肢慢性溃疡。,42,取穴:瘀曲之血管筋瘤处,血管硬结处,足三里,三 阴交及病灶处穴位。 操作:火针对准瘀曲之血管斜针直刺,速刺法,勿穿透血管,令其血出。有时可见血液从针孔向外射出,不必慌张,以流血自凝为度。再以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如血不凝,色已见鲜,亦以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止血。视病状,每次取阿是穴23处,经穴1-2处。針刺量,一次不超过5针;放血量,一次不超20cm;,静脉曲张放血机制: 放血是对血管和血液的特异性双重刺激。内经指出 “凡治病必先去其血”“血实宜决之”。 印度古代医学经典妙闻集指出“可按照恶血的深度,用各种管、角、葫芦、水蛭等除去之。要除去浓厚状态、郁积深部的恶血,以水蛭为适当。恶血弥漫于周身时,以管,又恶血存于皮肤时,以角与葫芦为适当” 。 唐代司牧安骥集指出“无病惜血如金,有疾弃血如泥”。 可见刺络放血,在传统的认识中,是从“祛瘀”和“放坏血”的角度进行认识的。,“放坏血”是什么概念呢? 内经指出“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调络刺血,好象重在放血。其实是一种假象。 因为血是人体生命所必需,生命所需物质的重要媒介,虽然在呼吸过程中有二氧化碳含量多少的区别,但其基本上无好血坏血之分。 所以调络刺血,“放坏血”,其疗效作用是在于对血管壁的刺激。而不在于追求放血的数量。,疗程:轻者每周1次,重者每周2次。治疗时间最短者4次,最长者N次。,治疗10次后的情况,46,跟后滑囊炎,后跟痛15年,不能久行2年。无明显诱因起病,逐渐加重,不能穿皮鞋。曾在多家医院外贴膏药、针灸、局部封闭、锋钩针、小针刀处理,但疗效均不持久。 查跟骨后有软骨性隆起,皮肤微红,局部肿胀,压痛明显。X线片不见异常。诊断为跟后滑囊炎。 取穴:阿是穴。 操作:在病变处仔细按压,查寻到15个明显压痛点,并按压标记。火针速刺法,深达骨膜。有的局部可排出黄色渗液数滴。可用小罐轻拔出液,针后常规处理。 疗效:本法治疗1次后症状即大为减轻。佳者经治13次症状全部消失;火针治疗跟后滑囊炎,全有效。,47,皮肤瘙痒症,取穴:主穴:肺俞、膈俞、风市、筑宾。 上肢重者加曲池, 下肢重者加血海。 操作:火针速刺法, 疗程:每周2次,46次为1个疗程。 疗效:一般12个疗程可愈。,48,冻 疮,火针速刺治疗冻疮。 取穴:中脘穴。 火针留刺法,火針留刺中脘穴5分钟。 疗效:仅有肿块者一般针刺1次即愈。皮肤糜烂者一般刺23次可愈。总有效率占91 %。 解义:习惯性冻疮患者宜在立冬前刺治12次,每周1次,起到防治效果。,49,缠腰火丹(带状疱疹)1,取穴:支沟(右)、阳陵泉(左)、行间(右)、患部(阿是穴)。 操作:充分暴露患部,消毒后,火针对准疱疹点刺23 mm深,务必将所有疱疹一一点净,最后在带状疱疹四周散刺数针,以防扩散,用消毒纱布将渗液拭干,一般不作特殊处理。复诊时只须将新发或遗漏的疱疹再行点刺即可。 上述各穴位均用毫火针留刺 10分钟,左右隔日交替使用。,50,疗程:火针治疗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 疗效:30例中痊愈2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 解义:本疗法止痛作用强而快,多数病例在治疗后半小时到24小时内疼痛明显改善。一般认为该病病程为23周,本组痊愈病例病程均低于7日,可见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可大大缩短病程。,缠腰火丹(带状疱疹)2,51,血管瘤1,病例:,男,10岁。患者3岁开始在前额部正中生一粟米大小红色肿物,随年龄而增大至黄豆粒大,凸出皮肤3毫米,边界清楚,色暗红,按之软,诊断为毛细血管瘤。 血管瘤是血管内皮细胞的良性肿瘤,分为毛细血管瘤和海棉状血管瘤,可生长在身体各部位,多发生在皮下或皮下组织。婴幼儿中最常见,多在出生时或出生数月内出现。始发数月生长较快,以后生长缓慢,到一定时期则稳定下来。 中医称为红丝瘤、红丝疔等,其病机为心火妄动,或痰热交滞,凝结于络,结聚成瘤。,52,血管瘤2,用火针疗法可清血热、化痰湿、散痈结、通脉络以达祛邪美颜之功。 取穴:瘤体(阿是穴)。 操作:局部常规消毒后,根据瘤体大小用毫火针点刺,深0.5-3分,挤出血液,用干棉球按压针孔。 疗程:每周2次,5次为1 疗程。 疗效:用火针疗法点刺2次后即可见血管瘤缩小,12个疗程可治愈,有效率100%。,53,外伤性甲下瘀血,外伤性甲下瘀血,临床上极为常见。患者往往疼痛难忍。 取穴:患处( 阿是穴)。 操作:患指(趾)常规消毒,用粗火针或三棱火针在酒精灯上烧红,迅速对准患指(趾)烫1、2个眼,不包扎,嘱患者发现甲下有血渗出时及时挤出。 疗程:1次治疗可愈。 疗效:单用火针治疗该病,可减轻疼痛,获愈,且避免拔甲之苦。,54,褥 疮,病例:,手术后,因长期卧床,家属护理不当,右外踝部发生褥疮,面积约22cm,溃脓清稀,疮面暗,深达骨膜,曾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 查:舌质淡而瘦小,脉细略数。 辨证为气血亏虚,肌肉失于温养,日久败腐成疮。 治则宜振奋阳气,调和气血,祛腐排脓。 取穴:主穴阿是穴。配穴足三里。 操作:选择疮口周围约1.5cm处,进行环形火针点刺,同时用白糖填塞疮口。 足三里毫火針留刺5分钟。 疗程:3天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7天。 疗效: 疮面干净,肌肉生长良好,并填平疮口。,55,溃疡性口腔炎1,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口舌生疮,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为特征。 本病发病机理至今尚不十分清楚,治疗相当棘手,无特效办法。 治法:火针加吴茱萸外敷涌泉穴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取穴:溃疡面(阿是穴)。 操作:火针点刺:使助手将患者疮面充分暴露并固定位置不使其移动,而后行常规消毒, 根据溃疡面的大小,用三头火針,或将三支0.35mm毫火针捆成三头火針,在烧红后迅速点刺疮面,需将疮面全部点净,但不要伤及正常粘膜。若疮面较大或数目较多者,可先行粘膜麻醉而后点刺。,56,溃疡性口腔炎2,外敷涌泉:将吴茱萸粉用陈醋调和软硬适中,摊成3mm厚,10mm直径大小,外敷双涌泉穴,最后以麝香壮骨膏固定24小时。 疗程:3日后可将未愈之疮面再点刺1次,2次为1疗程。 外敷涌泉每日换药1次,7次为1疗程,一般愈后可再贴1疗程以巩固疗效。,57,溃疡性口腔炎3,解义: 火针最善温通经脉,点刺疮面可起通经散火,祛腐敛疮,杀菌止痛之功。 涌泉穴为肾经井穴,人身水之根源, 吴茱萸有通经止痛之效,两者合用可引火下行,以水济火,而使阴平阳秘。 现代研究表明:外敷穴位通过药物和物理的作用,刺激穴位内各层神经末稍,可起促进人体神经、体液调节和免疫机能的作用。两法针药并用,标本兼治,故可使疮愈症除。,58,鼻 窦 炎1,火针点刺法治疗鼻炎、鼻窦炎100例。 其中鼻窦炎54例,慢性鼻炎28例,过敏性鼻炎18例。病程最长者40年。 取穴:选取两组穴位,辨证交替使用。 1组: 百会、印堂、攒竹(双)、鼻根(双)、迎香、风池(双)、大椎。 2组: 上星、四白(双)、风府、天柱(双)、肺俞(双)、大杼(双)、风门(双)。 操作:用火针,症状较轻者点刺法,症状较重或病程较长者,顿刺法,深度可至皮下。,59,鼻 窦 炎2,疗程:隔日1次,3-5次为1疗程。一般1个疗程,少数23疗程。 疗效:痊愈67例,好转3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 解义:毫火針治疗鼻炎,鼻窦炎,方法简便易行,疗效甚为迅速,是独特的针灸方法,一般针后即可见效; 对于病程很长的患者(有的病程长达30-40年),亦可经一至数疗程的治疗而根治。,60,眶上神经痛1,眶上神经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患,俗称“眉棱骨痛”。 症状:一般外眼正常,初起颜面稍感不适,继则上眼眶内深部疼痛,多在内侧,以指按眶内部则疼痛加剧,并伴有偏头痛,严重时可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疼痛多发生于812小时,每日如此发作,也有午后发作者,多见于女性患者和脑力工作者。 本病多由感冒病毒感染所致,屈光不正,眼疲劳,失眠,脑力劳动过度,长期紧张,情志不畅,心理状态不佳,月经失调等均可导致本病;,61,眶上神经痛2,中医眼科认为多因肝经郁热,外受风邪,内有郁热,风热毒邪交攻于目,玄府郁闭,脉络受阻,以致本病。 取穴:昆仑、太阳、风池、肝俞、太冲。 操作: 昆仑穴火針留刺5分钟,余穴火針速刺法。 疗程:隔日1次,7次为1疗程。 疗效:火針治疗眶上神经痛,疗效突出,总有效率可达98%。,62,麦 粒 肿1,麦粒肿是眼科常见病。中医认为麦粒肿,主要是外感风热毒邪所致, 或者过食辛辣发物,脾胃蕴积热毒,热毒上攻,壅阻于眼睑而发病。 取穴:太阳穴。 操作:单侧眼麦粒肿独取同侧太阳穴,双侧眼麦粒肿取双侧太阳穴。 太阳穴皮肤用酒精常规消毒,毫火针留刺5分钟,起针后挤出血1滴。,63,疗程:隔天治疗1次。 疗效:一般2次治愈。采用独刺太阳穴治疗麦粒肿。可取得满意效果。 解义:火针刺太阳穴并用泻血, 一是可以疏通经络血脉,达到活血祛瘀,祛火的功效; 二是太阳穴在额紫脉上,针刺后挤出血,可起到清除热毒的作用。热毒清除,病则痊愈。,麦 粒 肿2,64,痛 经,毫火针治疗痛经50例,疗效突出,总有效率达94%。 取穴:主穴:关元、次髎(双)、十七椎。 配穴:随症配伍,中极、三阴交、地机、肾俞、气海、太冲、三阴交、命门、足三里、中脘、肝俞、血海。 操作:上述各穴均用毫火針速刺法,每次治疗取穴不宜多,57个穴位即可。双侧穴位取单侧,交替針刺。 疗程:每日1次,于经前一周开始治疗。 疗效:经治疗1一3个周期痊愈,,65,盆 腔 炎,火针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 取穴:主穴:关元、中极、水道、三阴交、次髎。 配穴:根据辨症:肾虚寒凝者,加肾俞、关元;湿热癖阻者,加陵泉、蠡沟;肝郁气滞者,加肝俞、太冲;脾胃虚弱者,加脾俞、足三里,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局部常规消毒后,毫火针速刺入选定部位,腹部穴位刺35分,三阴交刺留刺。 疗程:隔日1次,7次为一疗程,间隔3天进行下疗程,经期停治。 疗效: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火针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治愈率高、疗程短、复发率低、无副作用等优点。,66,子宫肌瘤,火针治疗子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