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中秋节第一课 中秋习俗知多少一、 中秋节的来历图 1.1-1 中秋的来历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节日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也有很多关于这天的传说和传统。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也称为 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也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实践活动: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中秋节的来历?二、 好听的中秋节(一)传说故事1、 嫦娥奔月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嫦娥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后羿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蓬蒙假装生病,待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得知事情的经过,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2、吴刚折桂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3、玉兔捣药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4、玄宗故事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谱曲编舞,创作了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5、月饼起义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二)经典乐曲欣赏明月几时有月亮代表我的心三、好玩的中秋节1、祭月、赏月、拜月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各种祭品。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祭月的风习。图 1.1-2 拜月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2、观潮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3、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4、猜谜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5、烧塔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烽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四、 好吃的中秋节1、吃月饼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图 1.1-3 月饼 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而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赏桂花、饮桂花酒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实践活动:1、同学们都来自不同地方,各个地方的中秋习俗虽大同小异,但有些习俗具有当地的特点,搜集自己家乡与众不同的习俗,分享给大家。2、你还知道其他地方和国家流传下来的关于中秋的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吗?给大家讲一讲。3、搜集与中秋有关的诗词,下一节课学习分享。第二课 中秋与诗词 中秋佳节是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诗词数不胜数,那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萦绕在唇齿之间,温暖感动了无数代中华儿女。这些诗词不仅仅给我们文学艺术上美的享受,更是成为一种精神的力量注入我们心田。活动一:低吟浅唱与慷慨颂歌选择一首自己最喜欢的中秋诗词来朗读,或低吟浅唱,或慷慨颂歌根据诗词特点读出诗词的情感,尽量配乐朗读。活动二:欣赏中秋诗词一、最雄浑的中秋诗词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点评:张九龄是唐代的一代名相,遭受奸臣排斥,贬谪荆州,中秋之夜怀念远方,写了这首诗。诗歌意境雄浑阔大,骨力刚健,但又情感真挚,特别是前两句早已成为千古名句。二、最寂寥的中秋诗词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点评:这首诗先写中秋月色,再写望月怀人,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三、最有边塞味的中秋诗词子夜吴歌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点评:子夜吴歌分别有春歌、夏歌、秋歌和冬歌四首。这首秋歌,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丈夫(“良人”)。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四、最亲情的中秋诗词月夜(唐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点评:明明是自己在长安,望月而遥想鄜(f)州(今陕西省富县)的亲人。但诗歌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写出了一家人的真挚感情,经常被后人借鉴。五、最清冷的中秋诗词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点评:月亮还是昔日的月亮,地方却不是往年那个地方,自然,身边的人也不再是往年的人。被贬湓浦(pnp,今江西九江),物是人非,故乡不见,孤苦伶仃。诗歌清冷至极,悲苦无形。六、最感伤的中秋诗词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点评:作者苏轼与其胞弟苏辙(字子由)久别重逢,共赏中秋之月。如此赏心乐事,却让作者想到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诗歌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七、最著名的中秋诗词水调歌头(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点评:这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自古以来写中秋的作品中,公认的绝唱。它构思奇拔,独辟蹊径,神话与现实、出尘与入世、感慨与旷达,层层交织,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也极富哲理与人情。通观全篇,皆是佳句,很好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八、最具科学幻想的中秋诗词木兰花慢(宋辛弃疾)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点评:一连串的发问,使得这首词几乎是中国古代最有科学色彩的一首词。月亮为什么能在空中不会掉下来?沉到海里,不会被碰坏吗?为什么圆月渐渐变成一道弯月?是不是这边沉下去,那边就升起来?八百年前的辛弃疾,竟然在词中接触到月亮绕地球旋转这一科学现象。王国维赞叹说:“直悟月轮绕地之理可谓神悟。”九、最壮阔的中秋诗词念奴娇过洞庭(宋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点评:碧空万里,水波不兴,月照湖面,寰宇澄澈。泛舟湖上,以长江之水为酒,把北斗星当酒杯,再请天上的星辰万象作为宾客来,和我一起细斟慢酌。此情此境,没有天地物我,不知今夕何夕。这种壮阔、这种豪情,遍观宋词,无以复加。十、最伤心的中秋诗词绮怀(清黄景仁)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活动三:我寄愁心与明月为中秋写一首诗用自己最真挚的情感,为中秋写一首诗歌,写出自己最独特的感受。可以模仿格律诗歌或者词的格式,格律诗要求对仗工整,平仄不严格要求,基本押韵即可。第三课 月亮文化世界各地都有说不尽的关于月亮的诗文和民间传说。月亮永远是人类欢欣时分享快乐的伴侣,也是忧愁时诉说痛苦的对象。但是,不同文化却对月亮有不同的描述,他们对月亮的赏角度和欣赏方式也往往是各不相同的。板块一: 阿尔忒弥斯和嫦娥1、 繁育增产的女神与不死永生的女神阿尔忒弥斯是奥林匹斯神系的十二主神之一,掌管着自然与狩猎,被奉为植物的保护神,繁育增产的女神,妇女分娩的庇护者。原始人认为月光就是月亮生育力的体现,因此篝火、火把的光芒,也被视作具有丰产繁育的魔力,人们将阿尔忒弥斯的雕像塑造成高擎火炬、头戴新月形王冠的形象,她的神殿中总是昼夜不停的燃烧着圣火,永恒之火象征着繁殖力与生命力。嫦娥神话的内在意义,是对“不死信仰”的表现,整个神话都是围绕对永恒生命的执着。古人认为月亮具有不死与再生的神秘力量,月亮亏而又盈,盈而又亏,如同生命的回环往复。在汉代画像中记录着这样的画面:奔向月亮的嫦娥是一个人身蛇尾的形象。嫦娥具有蛇身的意义象征并非巧合,蛇蜕皮新生,冬眠春醒,极类似于死而复生。 2、月亮女神与动物在荷马史诗中,阿尔忒弥斯曾是一头熊,她是由动物变成了狩猎女神、月神。阿尔忒弥斯在古代雕塑中,被表现为有众多乳房的形象,这正好证明了她具有一般的母性和哺育本能,也说明了她本身的动物渊源。和嫦娥有关的动物是蟾蜍和玉兔。汉代文献淮南子精神训载:“日中有乌而月中有蟾蜍。”嫦娥奔月,化为蟾蜍,是通过变形来达到不死的意图,变型就是原型的再生成,是一种特殊的获得永生不朽的途径,是另一种形式的生命延续。月中有兔之说,最早见于战国楚辞天问:“月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古代先民认为圣洁的月光与白兔的颜色相似,月光既柔和又清冷,以兔子这样温柔又怯弱的动物为代表最合适。兔子柔顺的性格,敏感的特质以及缺乏好战心的品质,与中国神话中嫦娥温柔娴美的女性特征交相辉映。熊和玉兔,阿尔忒弥斯与嫦娥,中西方不同地域的两位女神,正好体现了月亮截然相反的特质。(三)月亮女神与太阳神据古希腊神话记载,阿尔忒弥斯和太阳神阿波罗是孪生姐弟,也就是说,除了性别不同外,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同属于奥林匹斯神系的十二主神,闪耀着同样的光辉。阿尔忒弥斯不是阿波罗的附属和配偶,在神话之初便提到,太阳神的出生都离不开她的帮助,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阿尔忒弥斯可能就没有阿波罗,希腊神话中的月亮女神是作为一个独立而耀眼的女神形象出现的。在古籍记载中,嫦娥首要的身份是作为后羿的妻子,嫦娥一直因从属于羿而存在。奔月神话本应该以嫦娥为核心,但神话情节的展开则是紧紧依附于射日神话,我们对嫦娥的界定只能是家庭婚姻所属的妻子,甚至连月亮女神的身份也仅仅成为了太阳神的陪衬。读完以上材料,议一议:你从中发现了哪些中西方文化中对月亮女神看法的异同? 图 1.3-1 月荷和月下高山图 板块二:中国的月亮让人醉,西方的月亮让人狂材料一:中国的月亮让人醉先来欣赏一组中国式对月描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好大的一轮,颜色不红不黄的,可惜缺了点边儿,不知几时从天边爬出 来。我们就去踏月。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远近几座金字塔都从夜色里透出来,背衬着暗蓝色的天空,显得又庄严,又平静。 杨朔金字塔夜月“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孙犁荷花淀读完以上三段文字,你对中国文人笔下的月有何感受?请再读:1、月亮的色彩美色彩具有强烈的表情性,能够传达出一定的情感意味。色彩的表情性包括色彩的兴奋与沉静、暖与冷、活泼与忧郁、华丽与朴素等意味,红色表示热烈、兴奋,黄色令人感到温暖、明朗,白色给人纯洁、清冷的感觉,黑色则给人严肃、阴郁以至恐怖的感受等等。老舍小说月芽儿中主人公“我”,坐在同一个院子中看月芽儿,有时月芽儿是“一点点微弱的浅金光儿”,有时感觉着她“有那么一点凉气,象一条冰似的”,有时觉得她“比什么都亮、都凄凉,象一块玉似的”,有时觉得她清亮而温柔,把一些软金光儿轻轻地送到柳枝上。姚合的“银轮玉兔向东流,萤净三更正好游”,苏轼的“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王沂孙的“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等。古人认为月亮是“集阴气而成”的“广寒宫”,夜间气温本来就低,在人们的感觉中,“广寒宫”和来自那里的清辉自然就带着几分凉意。白色为冷色,因而这凉意使人倾向于把月亮和月光说成是白色的、银色的。咏月诗词所表达的往往是忧愁烦恼的心绪,诗人们无法排遣因官场失意、情场被弃、亲人离散、人生苦短等引发的孤独、苦闷、惆怅,只有对月抒怀。作者的心境是凄凉的,笔下的月亮相应地成了“霜月”、“冷月”。2、月亮的形体美月亮的形体特征主要表现为圆形和曲线,圆形无疑是其最短暂而又最理想、最完美的形式。由此,圆月、满月便成了人们心目中最为丰满、最为圆润、最为充盈的月亮。人们总希望“月常圆、人常久”,然而有圆必有缺,缺月、玄月、弯月的出现是必然的。曲线、波状线在英国画家荷迎兹看来是“富有吸引力的线条”,“是一种真正称得上美的线条”;毕达哥拉斯派甚至认为曲线是最美的线条.所以,由曲线构成的弯月便以玲珑、小巧的形象让人爱恋,弯月虽然勾起了离人的万般愁绪,人们怨她,恨她,不忍看她,却又怜她、爱她,情不自禁地再看一眼她那“娥眉”、她那诱人的“身段”。新月如钩,圆月如轮,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由残月直到隐没,最后又悄悄地、奇异地“死则不育”。无与有,死与生,朔与望,缺与圆,在作着永恒的、有规则的变换、运衍。苏轼说得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确,人月无常,古今皆然,我们不要再去怨恨月亮了,只要存一超越凡俗的灵魂于世间,留一深沉真挚的感情给同类,这就足够了。3、美在与人和景的关系月亮存在于与周围事物的关系之中,月亮的美也正是在她与周围事物、现象、环境如太阳、夜幕、星空、季节变换、江河湖海、花草树木等等的联系中映衬、对比、烘托出来的,如“烘云托月”、“众星拱月”、“云破月来花弄影”等。月亮是以夜空为背景的。月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这样的夜是神秘和恐怖的,能消除人们心中阴郁和恐怖的,是夜空中升起的明月。月老就象月亮伸出的千万只温柔的纤纤细手,抚慰着人们的灵魂,带给人们淡淡的暖意。月亮独特的审美特征在她与太阳的对比中突出地显现出来。与太阳的热烈、明亮、刚强等阳性特征相比,月光是温柔的、清凉的、淡淡的、宁静的。太阳的阳性特征使人们常把太阳比作刚健的男子,月亮的阴性特征则让人们把月亮想像成一位温柔、恬静、冰清玉洁的女子。月宫中的神女嫦娥,其女性性别自不必说,就是实际生活中的许多女子也喜欢以月来给自己取名,我们还常用“月缺花残”、“月坠花折”来喻指美女的衰老和死亡。温庭绮忆江南中“玉楼明月常相忆”一句,就是以“明月”暗喻美女,也是把月亮和女子联系在一起。王维的写月诗非常善于将多种不同的意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营造、烘托出一种宁静、空灵的氛围。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前两句写夜的寂静与空灵,后两句写月出与鸟鸣,一静一动,一起一落,一暗一明,一空一实,一无声一有声,以后者映衬前者,更突出了山夜的空与静,月亮在其中起着一个活化的、点睛的作用。诗词绘画中,银色的月光总与“积雪”、“凝霜”、“白露”、梅花、湖水等结合在一起,更能烘托出洁白明亮的视觉效果和清凉冰冷的氛围,更突出了月的纯洁与雅致。月亮的美正是通过种种不同的“关系”组合而呈现、突出出来。实践活动:读完以上材料,你发现中国人为什么喜欢月亮吗?文人们又在作品中赋予了它怎样的文化内涵呢?再读下面的几组诗词,说说有哪些文化内涵?以小组计分的形式,看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关于月的诗句多。(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4)“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材料二:突然,路上射来一道奇异的光线,我回转头,想看看这道奇光究竟来自何方,因为身后除了那座府邸和它的影子,别无他物。原来是一轮血红的满月,它沉沉地悬挂西天,照得那条几乎看不见的裂缝很是惹眼耳畔,旋风在怒吼着,而那血红的满月,骤然逼至眼前(爱伦坡厄舍府的倒塌) “阁楼上的疯女人”伯莎梅森的发疯总是在月圆之夜:她在西印度海上疯狂咒骂时,“月亮像一个滚烫的炮弹向海洋投去血色的目光”;当她袭击梅森先生,几乎把他咬死的时候,简正是在满月下听到了她可怖的尖叫声。同时,在谈到疯女人的时候,人们常常将她比作吸血鬼:“她吸了血,她说要把我的心吸干。”梅森先生在被袭击后说;“想起了可恶的德国幽灵吸血鬼。”简在对罗切斯特先生讲述自己的“噩梦”时说。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在西方传说中,吸血鬼、狼人这类怪物的出现也与月亮密不可分,甚至它们的力量会在月圆时达到顶峰。我眺望着远方,沐浴在淡黄色的月光里,远山在轻柔的月光下影影绰绰正当我斜靠着窗户向外张望的时候我看见伯爵的头从那扇窗户伸出来我看到他整个人都慢慢地爬到窗子外面,并且脸朝下顺着阴森可怖的城墙往下爬,身上的斗篷在空中飘舞,仿佛巨大的双翅,立刻感到无比的厌恶和恐惧。(布莱姆斯托克的德古拉) 在哈利波特里,狼人卢平教授最害怕的东西就是一轮明月因为狼人会在满月时发生变形。综合了狼人和吸血鬼故事的暮光之城的分卷书名新月、月食,也不忘捎带上月亮。拜这些从阴森渐渐走向浪漫的恐怖故事所赐,吸血鬼和狼人的形象在世界上深入人心,以至于我们现在想起月夜时脑子里出现的未见得是才子佳人花前月下,而是“嗷呜”一声狼嚎,风吹黑云动,月下血族来这些文学作品所吸收的养料正是来自于西方文化中所根植的对月亮的恐惧。在西方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中经常能够看到月亮所代表的不祥意象。英文中“lun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农业大学《员工招聘与素质测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建阳市2025年三下数学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一中2025届高三第十五次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辽宁广告职业学院《生物化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北大学《燃料及燃烧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农学院《自然地理学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图木舒克职业技术学院《广告提案》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数学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乐山市2025年5月初三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一中2025年高三假期自主综合能力测试(一)生物试题含解析
- 糖尿病饮食与护理
- 2025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河南省南阳市新未来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含解析)
- 《基于STM32的智能水质检测系统的设计》9400字(论文)
- 2025年医保政策考试:医保患者权益保障知识竞赛试题库
- 2025年江苏省期无锡市天一实验校初三5月模拟英语试题含答案
- 公路养护员工安全教育培训
- 中国普通食物营养成分表(修正版)
- 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4)电子表格版
- 在产业链建设调度推进会议上的讲话稿
- 医院感染管理科十四五发展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