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886.25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刺梧桐胶》这一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刺梧桐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该标准适用于从刺梧桐树种子中提取并用于食品加工的刺梧桐胶作为增稠剂、稳定剂或乳化剂使用的情况。

技术要求部分

  • 定义与原料:明确了刺梧桐胶的来源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功能用途。
  • 感官要求:规定了刺梧桐胶应满足的外观、色泽、气味等感官指标。
  • 理化指标:详细列出了包括灰分、干燥失重、粘度、pH值、砷、铅、微生物等在内的多项质量控制指标及各自的限量值,确保产品安全无害。
  • 污染物限量:设定了砷、铅等有害元素的最大允许含量,保障食品安全。
  • 真菌毒素限量:针对可能的真菌毒素污染设限,如黄曲霉毒素等。
  • 微生物指标:规定了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指标的限值,保证产品的卫生质量。

试验方法部分

  • 描述了各项指标检测的具体实验操作步骤和判定标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检验规则部分

  • 规定了产品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项目、抽样方法及合格判定准则。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部分

  • 要求产品包装上必须清晰标注产品名称、成分、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商信息等内容。
  • 对包装材料、运输条件和贮存环境提出具体要求,以防止产品受潮、变质或污染。

此标准的实施旨在统一刺梧桐胶作为食品添加剂的质量安全标准,指导生产、流通和监督环节,保护消费者健康。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6-08-31 颁布
  • 2017-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1886.25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刺梧桐胶.pdf_第1页
GB1886.25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刺梧桐胶.pdf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文档简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1 8 8 6.2 5 42 0 1 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刺梧桐胶2 0 1 6 - 0 8 - 3 1发布2 0 1 7 - 0 1 - 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 布G B1 8 8 6.2 5 42 0 1 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刺梧桐胶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由刺苹婆(S t e r c u l i au r e n sR o x b u r g h) 及其他苹婆属种植物, 划破其树干、 采取渗出的胶状分泌物, 经干燥、 粉碎而成的食品添加剂刺梧桐胶。2 技术要求2.1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感官要求项目要求检验方法色泽浅灰黄色至淡红褐色状态颗粒状、 片状或粉末取适量试样均匀置于白搪瓷盘内, 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2.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理化指标项 目指 标检验方法干燥减量,w/%2 0G B5 0 0 9.3直接干燥法a灰分,w/%8.0G B5 0 0 9.4酸不溶灰分,w/%1.0附录A中A.3酸不溶物,w/%3.0G B2 8 4 0 32 0 1 2酸不溶物测定淀粉或糊精通过试验附录A中A.4铅(P b) / (m g/k g)2.0G B5 0 0 9.1 2 a干燥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 0 52和5h。2.3 微生物指标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G B1 8 8 6.2 5 42 0 1 62 表3 微生物指标项 目指标检验方法a大肠埃希氏菌/ (MP N/g)3.0G B4 7 8 9.3 8沙门氏菌/2 5g不得检出G B4 7 8 9.4 a在无菌条件下, 称取1.0g试样, 溶解于1 0 0m 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中, 配制成11 0 0的稀释度溶液。G B1 8 8 6.2 5 42 0 1 63 附 录 A检 验 方 法A.1 一般规定本标准除另有规定外, 所用试剂的纯度均为分析纯, 所用标准滴定溶液、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 制剂及制品, 应按G B/T6 0 1、G B/T6 0 2、G B/T6 0 3的规定制备, 试验用水应符合G B/T6 6 8 2中三级水的规定。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 均指水溶液。A.2 鉴别试验A.2.1 溶解性称取2g试样, 加入到5 0m L水中, 可形成颗粒状、 坚硬的、 略带乳白色的凝胶, 对石蕊呈酸性, 不溶于乙醇。A.2.2 乙醇溶液中的溶胀试样可溶胀于6 0%乙醇溶液中。A.2.3 颜色反应称取0.2g试样, 加入到2 0m L水中, 煮沸至形成黏液。加入5m L盐酸, 混合液再煮沸5m i n。应呈现持久的红色或粉红色。称取0.5g试样, 与2m L5m o l/L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缓缓加热, 应呈现棕色。A.2.4 沉淀试验称取1g试样, 加入到8 0m L水中, 混合振摇2 4h, 形成黏液。移取4m L黏液, 加入0.5m L盐酸,煮沸, 再加入1m L5m o l/L氢氧化钠溶液, 过滤。在滤液中加入3m L费林溶液, 加热, 应生成红色沉淀。A.3 酸不溶灰分的测定A.3.1 试剂和材料盐酸溶液:1+9。A.3.2 分析步骤量取2 5m L盐酸溶液, 加入到测定总灰分时所得的灰分中, 煮沸5m i n。用过滤坩埚或无灰分滤纸过滤, 用热水洗涤滤渣数次, 在6 7 52 5下灼烧至恒重。A.3.3 结果计算酸不溶灰分的质量分数w1, 按式(A.1) 计算:w1=m1m01 0 0%(A.1)G B1 8 8 6.2 5 42 0 1 64 式中:m1 灼烧后残渣的质量, 单位为克(g) ;m0 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g) 。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A.4 淀粉或糊精的测定A.4.1 试剂和材料碘溶液: 称取碘1 4.0g, 溶于含有碘化钾3 6.0g的1 0 0m L水溶液中, 加入3滴盐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