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ppt_第1页
怎样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ppt_第2页
怎样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ppt_第3页
怎样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ppt_第4页
怎样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治疗高血压,高血压治疗前的病史收集、体检、辅助检查 对病人的病情作出初步评估 对病人的心血管病危险度进行分层,病史: 有无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脑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等病史(TIA) 体检:全面体检、计算体重指数确定有无超重或肥胖 辅助检查: 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尿酸、电解质、血、尿常规、心电图、心脏彩超 尿蛋白阴性者要查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了解病人的血压水平、伴有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合并症,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度分层,高血压治疗的两种方式、两手: 非药物治疗(行为和生活方式的优化) 药物治疗,一、非药物治疗行为和生活方式的优化 1. 戒烟;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应戒烟 2. 减重:超重和肥胖者要管住嘴,迈开腿 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身高米 公斤米米 正常:18.523.9 超重: 2427.9 肥胖: 28以上,3. 节制饮酒(限酒):不饮酒或少饮酒,要饮酒只饮少量低度酒 4. 限制钠盐(少吃盐):每天吃盐6克,5. 优化饮食结构: 适当多吃水果和蔬菜,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 6. 加强体力活动: 如快步走,5次/周,每次30分钟。,7. 缓解心理压力,克服激动情绪,保持乐观心态,二、药物治疗 知道自己的降压目标 2. 选择合适的药物 3. 注意监测血压,评价降压效果 4. 长期服药,保持降压达标,同时降糖、降脂达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降压目标, 一般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控制在 140/90mmHg以下。 同时患有糖尿病、稳定型冠心病、慢性肾病的高血压及年轻人高血压要降到130/80mmHg以下,老年人糖尿病的高血压降至140 /90mmHg以下。 脑卒中后的高血压一般血压目标为140 /90mmHg以下。, 老年人(65岁以上)的高血压要降到150/90mmHg以下,如果能耐受,可进一步降低。 舒张压低于60mmHg的冠心病患者,应在密切监测血压的情况下逐渐实现收缩压达标。,4. 高血压治疗血压达标时间: 一般情况下,12级高血压治疗争取412周内血压达标;若患者治疗耐受性差或老年人达标时间可适当延长。,降压药物多种多样 西药有几十种 西药有五大类:地平类、普利类、沙坦类、利尿剂、受体阻滞剂等 有长效、中效、短效,现一般主张使用长效剂,一天一次,管一天,血压160/100mmHg以上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联合 主张联合用药,小剂量联合,若仍不能达标,考虑加量或换药或加药,合适的降压药:降压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长效剂,经济能承受 合适的降压药可长期服用下去,不用几年一换,中药无确切的降血压的效果,仅起调理症状,辅助降压的作用 珍菊降压片、复方罗布麻等中成药制剂均是其中的西药成分起主要降压作用, 仅用于轻度高血压,降压药很好地降压,控制血压是对高血压患者的最大的保护 也可能有一些、不严重的不良反应在少数或很少数人身上发生,可通过观察或调整用药加以处理 多数人或大多数人不会发生不良反应 降压药的利大于弊,服降压药期间要监测血压,了解药物的效果,血压是否达标 自备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在家中测压 开始用药、换药、血压未达标时,多测几次 一般情况早、晚测压 血压控制达标,一周测几次 测血压要作记录,降压药要长期服用,不要随便减量,更不可随便停药 要长期保持降血压达标。 还要同时降糖、降脂达标,糖尿病的治疗,糖尿病治疗前的病史收集、体检、辅助检查 对病人的病情作出初步评估 对病人的心血管病危险度进行分层,病史: 有无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脑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TIA)等病史 体检:全面体检、计算体重指数确定有无超重或肥胖 辅助检查: 血糖(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肾功能、尿酸、尿常规 尿蛋白阴性者要查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了解病人的血糖水平、伴有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合并症,进行心血管危险度分层,糖尿病的治疗要从5个方面着手 饮食控制 适当运动 药物治疗 监测血糖 学习与心态,饮食控制即选择合理的食物种类及合适的量。既要配合降糖药等把高血糖降下来,又要满足身体对营养素的需求;既不要多吃,又不能少吃。 饮食控制主要是以控制总的摄入能量(推荐摄入的能量为2030千卡/公斤体重/天)为基础的。不强调要做得十分精确,重要的是糖尿病病人要持之以恒的坚持饮食控制的理念及方法。,天天吃主食(如米、面等),粗细搭配。 选择适量的主食和正确的品种是关键。一日三餐,每餐不少于50克(1两,指生重),不多于100克(2两),一天主食总量不少于150克(3两),也不超过250300克(56两),每天进食适量的动物性食物,满足身体对蛋白质的需求 糖尿病病人适量摄入动物性食物是有利无害的。每天的推荐量为优质蛋白(鱼、虾、蛋、禽、瘦肉等)100150克(2两3两)。坚持饮用牛奶和吃豆制品 。 建议糖尿病病人每天饮用牛奶200300毫升,以鲜奶和酸奶为佳。,掌握烹调油用量,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糖尿病病人每天烹调油的摄入量应控制在25克(半两)内。若合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者,除了不食用动物内脏、肉皮外,可隔天食用一个全鸡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已达标者,可每天食一个全鸡蛋。,建议多吃蔬菜 每天至少吃500克(1斤)以上的蔬菜,尤其是深色蔬菜、绿色蔬菜,23个品种或更多品种。,吃水果有讲究 1. 糖尿病病人的血糖仍然较高,一直控制不好则尽可能不吃水果,因为血糖已经较高,再进食水果,水果中的糖分经消化吸收后可使血糖更高或急剧升高,可导致血糖更难以控制达标。,2. 血糖已得到控制的糖尿病病人可以吃一些含糖量低的水果(如西瓜、桃子、杏子、李子、梨、苹果、柚子、枇杷、樱桃、草莓等。 还要注意: 吃含糖量低的水果也要限量,不能吃得过多,比如吃一个小苹果(半个大苹果),12片西瓜、一个橘子、几个草莓等。 吃水果最好在两次正餐之间或睡前,这样对血糖影响较小,不要在正餐前或餐后立即吃水果。 吃含糖量低的水果还要考虑吃进水果中所含糖份总量,要在计划的主食总量中减去。 学会自测血糖,观察吃水果对血糖的影响,视情况调整进食水果的种类和数量。 可生食一些蔬菜如西红柿、黄瓜(青瓜)、白萝卜等作为水果的代用品。,适当的有氧运动很重要,降糖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 一般患者可口服降糖药物 口服药物可以二甲双胍为基础 或加磺脲类或瑞格列奈或阿卡波糖等 用药要合理、方法要对头,该用胰岛素时别拒绝,用胰岛素也要用药合理、方法对头 用胰岛素特别要注意避免发生低血糖,用降糖药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 要和医生密切配合,医患协作,降血糖要注意达标 不同的人(年龄、病程、病情等)血糖控制标准时不同的,糖尿病的降糖目标 空腹血糖降至3.97.2mmol/L; 非空腹血糖降至10.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降至7.0%以下。,血糖控制目标必须个体化 一般的糖尿病人按上述标准。 病程短、没有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不发生低血糖的情况下,使血糖尽可能接近正常水平(空腹在6mmol/L以下或左右、餐后8mmol/L以下,HbA1c小于6.0%)。 老年病人空腹血糖降至78mmol/L、餐后1011mmol/L、HbA1c7%8%; 合并严重慢性并发症、已发生心血管病、频发低血糖或病情不稳定、长期卧床的病人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放宽,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降糖的同时要特别警惕发生低血糖。低血糖的标准(糖尿病人3.9mmol/L,非糖尿病人2.8mmol/L)。 低血糖的症状:头昏、乏力、出冷汗、心慌、饥饿感等。,专家告诫低血糖的危害性: 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和由此引发的身体伤害会抵消一辈子控制血糖所带来的益处。,血糖监测要经常,要自备袖珍血糖仪,打胰岛素者一定要有血糖仪 血糖较高、开始治疗、改换药物、血糖控制未达标时多测几次 血糖控制达标后可减少监测次数 不可长期不测血糖,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也很重要,降糖要使糖化血红蛋白达标 一般每3个月查一次,反映前3个月的血糖总体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后,可延为6个月查一次,还要注意监测其他病情: 血压 血脂 肝肾功能 尿常规 注意尿里是否有蛋白,若尿蛋白阴性,还要作尿微量白蛋白检查(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以确定有无早期肾损害,学习糖尿病防治知识和调整心态,糖尿病病人(包括家属)要多学一点糖尿病知识,知道这个病的来龙去脉、危害、如何防、如何治,如何吃、如何运动、如何用药、现在用的什么药及注意事项、如何避免并发症及酮症酸中毒、什么是低血糖反应、发生低血糖反应如何急救等。 可到书店购买一、两本有关糖尿病防治的科普书籍自学,看病时多向医生咨询,学习做一个明智的糖尿病病人。,糖尿病是一种不能根治但可控制的慢性病,与其它很多病不同,必须坚持长期的综合治疗。只要良好地控制了糖尿病,就可以保持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高质量的生活、正常的工作能力和与非糖尿病病人同等的寿命,年逾百岁的糖尿病病人也大有人在。 糖尿病病人保持乐观、宽厚、豁达的心态,成为驾驭五套马车的好御手,经过不懈努力就一定能战胜糖尿病。,高血脂的治疗,高血压治疗前的病史收集、体检、辅助检查 对病人的病情作出初步评估 对病人的心血管病危险度进行分层,病史: 有无冠心病、糖尿病、脑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等病史 体检:全面体检、计算体重指数确定有无超重或肥胖 辅助检查: 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尿酸、电解质、血、尿常规 了解病人的血脂水平、伴有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合并症,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度分层,要学会看血脂化验单 项目: 总胆固醇(TC)、 甘油三酯(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一定不要把结果与后面的参考值简单地作对比,并以此作判断,对每个患者,要根据他(她)的心血管病危险因 素及血脂高低确定其心血管发病的危险度,如极高危、高危、中危、低危。 对不同危险度的患者开始治疗的时机和降脂目标是不同的。这要由医生确定。 但要明确,降脂治疗要达标,要长期坚持。,这个参考值是健康人的参考值, 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的人另有更严格的参考值,首先要根据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确定他(她)的心血管危险度,即在今后的时间里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大小,分为: 低危 中危 高危 极高危,危险度越高即今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的可能性越大,降脂的力度也应越大 反之危险度低的,降脂的力度可小些,划分心血管危险度先搜寻患者的危险因素 除高血压外的其它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有:年龄(男)45、(女)55岁,吸烟, 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mmol/L,肥胖(体重指数28kg/m2),早发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早发即一级男(女)亲属,55(65)岁前发病,缺血性心血管病指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 极高危: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缺血性心血管病(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 无他汀类药物禁忌证,不论血脂水平,开始他汀类药物治疗并长期坚持, 使总胆固醇(TC)降至3.11mmol/L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至2.07mmol/L以下。, 高危: 冠心病人,糖尿病人,缺血性脑中风,短暂脑缺血发作,高血压且其它危险因素数3 冠心病等高危患者,无他汀类药物禁忌证,不论血脂水平,开始他汀类药物治疗并长期坚持, 其他:总胆固醇(TC)4.14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59mmol/时开始服降血脂药物。 使前者降至4.14mmol/L以下,后者降至2.59 mmol/L以下。, 中危:无冠心病、糖尿病、缺血性脑中风,高血压且其它危险因素数12个以及TC5.186.19mmol/L、LDL-C3.374.12mmol/L,高血压且无其它危险因素及TC6.22mmol/L、LDL-C4.14mmol/L,无高血压且其它危险因素数3者及TC6.22mmol/L、LDL-C4.14mmol/L 总胆固醇(TC)6.22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14mmol/L时开始服降血脂药物,使前者降至5.18 mmol/L以下,后者降至3.37 mmol/L以下。, 低危:无冠心病、糖尿病、缺血性脑中风,高血压且无其它危险因素及TC 5.186.19mmol/L、LDL-C 3.374.12mmol/L,无高血压且其它危险因素数3以及TC 5.186.19mmol/L、LDL-C 3.374.12mmol/L,无高血压且其它危险因素数3以及TC5.18mmol/L、LDL-C3.37mmol/L 总胆固醇(TC)大于6.99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大于4.92mmol/L时开始服降血脂药物,使前者降至6.22mmol/L以下、后者降至4.14 mmol/L以下。, 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5.65mmol/L),为防止发生急性胰腺炎,应首先积极降低甘油三酯 轻、中度甘油三酯升高(2.265.64mmol/L): 第一步:先确定病人的心血管病危险度分层(极高危、高危、中危、低危); 第二步: LDL-C达标为首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