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操作规范(影像科)_第1页
脑电图操作规范(影像科)_第2页
脑电图操作规范(影像科)_第3页
脑电图操作规范(影像科)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脑电图操作规范脑电活动为大脑生理功能的基础。脑电图检查的应用范围不仅限于神经系统疾病,已广泛用于各科重危病人的监测,麻醉监测以及心理、行为的研究。除常规脑电图检查外,还有脑电图长期监测,录像脑电图监测,睡眠监测及数字化计算机分析。 适应证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发作性疾病。 2、癫痫手术治疗的术前定位。 3、围生期异常的新生儿监测。 4、脑外伤及大脑手术后监测。 5、重危病人监测。 6、睡眠障碍 7、脑死亡的辅助检查 禁忌证 颅脑外伤及颅脑手术后头皮破裂伤或手术切口未愈合时。 操作方法及程序 1、脑电图检查前清洗头发,前一天停用镇静定眠药。检查前向病人解释:脑电图检查无痛苦;检查时应保持心情平静;尽量保持身体各部位的静止不动;如何作好“睁闭眼“试验,过度换气及闪光刺激。 2、电极:头皮电极以盘状电极效果最好。针电极因其在头皮下的部位不准确,阻抗高,引起病人痛苦,国际上已不再应用。在特殊情况下必须应用针电极时必须用一次性针电极以避免感染。柱状电极因其不易固定已很少使用。 3、电极位置:国际通用10-20系统19个记录电极及2个参考电极。应用皮尺测量基线长度后按比例安置电极才能称之为10-20系统(见图1),否则只能称为近似10-20系统。图1、10-20系统示意图 先用皮尺测量两条基线,一为鼻额缝至枕外粗隆的前后联线,另一为双耳前窝的左右联线。两者在头顶的交点为Cz(中央中线)电极的位置,见图2。如图2,从鼻额缝向后10%为Fpz(额极中线)电极,从Fpz 向后20%为Fz(额中线),以后依次每20%为一个电极位置,从Fz向后依次为Cz(中央中线),Pz(顶中线)及Oz(枕中线),Oz与枕外粗隆间的距离应为10%。图2、鼻额缝至枕外粗隆各电极示意图 另一基线为双耳前窝联线(见图3)从左向右距左耳前窝10%为T3(左中颞)电极,以后向右每20%放置一个电极,依次为C3(左中央)Cz应与鼻额缝枕外粗隆联线Cz相重合,Cz向右20%为C4(右中央),T4(右中颞),T4应距右耳前窝10%。图3、双耳前窝连线各电极位置示意图 从Fpz通过T3至Oz联线为左颞平面,距Fpz向左10%Fp为1(右额极),从Fp1每向后20%放置电极一个。依次为F7(左前颞)、T3、T5(左后颞)及O1,其中T3为此线与双耳前窝联线之交点,O1应距Oz10%。右侧与此相同从前到后为Fp2(右额极),F8(右前颞),T4(右中颞)O2(右枕),见图4。 从Fp1至O1及Fp2至O2各做一联线,为矢状旁平面,从Fp1向后各20%分别放置电极一个,左侧为F3(左额),C3(左中央)及P3(左顶),P3应距O120%。右侧与此相同,电极为F4(右额)C4(右中央)及P4(右顶),见图5。双侧参考电极置于左右耳垂(A1,A2)新生儿和婴儿可置于双侧乳突(M1,M2)。测量时应用标志笔在头皮上点出电极位置。测量后用70%酒精或丙酮充分去脂后用导电胶将盘状电极一一粘于正确位置上。 长期监测脑电图除用导电胶外,加用火胶固定电极。 电极安放完毕测头皮电极间阻抗,应小于5K,而且各电极阻抗应基本匹配。 特殊电极:必要时可以加特殊电极,如蝶骨电极用于癫痫或疑为癫痫的病人,硬膜外电极及深部植入电极用于癫痫人手术前或手术中定位。 4、导联:每一个放大器有两个输入端。有两种基本导联。(1) 参考导联:记录电极进入输入1,参考电极进入输入2。在16道脑电图仪具体安置如下: Fp1-A1,Fp2-A2,F3-A1,F4-A2, C3-A1, C4-A2,P3-A1,P4-A2, O1-A1,O2-A2,F7-A1,F8-A2,T3-A1 ,T4-A2, T5-A1,(2) 双极导联:一对记录电极分别进入放大器的输入1和输入2。常规应用两种导联: 纵向双极异联: Fp1-F3, Fp2-F4, F3-C3, F4-C4, C3-P3, C4-P4, P3-O1, P4-O2, Fp1-F7,Fp2-F8, F7-T3, F8-T4, T3-T5, T4-T6,T5-O1,T6-O2。横向双极导联: Fp1-Fp2, F7-F3,F3-Fz, Fz-F4、 F4-F8, A1-T3, T3-C3, C3-Cz, Cz-C4, C4-T4, T4-A2,T5-P3, P3-Pz, Pz-P4, P4-T6, O1-O2。 此外可根据临床需要增添顺时针环状导联,逆时针环状导联,横向三角导联,小三角导联等。 5、放大器:有4项主要功能。 (1)敏感性:输入电压和波幅之比,单位为v/。国际通用敏感性为10v/或7v/。 (2)时间常数:输入电压通过放大器后衰减63%所需的时间。国际通用0.3秒。 (3)高频滤波:又称低通滤波。国际通用75Hz即大于75Hz的频率通过放大器后明显衰减。 改变放大器参数来消除伪迹是错误的,因可以导致波形,波幅失真。 (4)交流滤波:仅使50Hz或60Hz电流(视输入电源周期数而定)明显衰减。国际脑电图及临床神经生理学会规定尽量不用交流滤波。但目前国内受脑电图室设备的限制,可以用交流滤波。 6、记录速度:用记录纸的脑电图仪纸速应为每秒30。用荧光屏扫描显示的脑电图仪,在具备自动测量频率条件下扫描速度可变,仍以每30相当1秒为宜。 7、检查程序:常规脑电图记录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睡眠监测至少应包括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录像脑电图监测最好监测到与过去发作完全相同的1次发作。在描记中病人任何动作均应及时记录于记录纸上,尤其出现发作时更应详细记录。(1)应包括参考导联、纵向双极导联及横向双极导联。 (2) 应在参考导联中进行生理反应及诱发试验。(3) 睁闭眼:在参考导联,基线平稳时做3次睁闭眼,每次3秒钟,间隔10秒。 (4) 过度换气:在参考导联做过度换气3分钟,每分钟呼吸15-20次。儿童不能合作者可令其吹置于嘴前的羽毛或纸片。过度换气后至少描记3分钟,如有异常应描记到异常消失。 (5)闪光刺激:将10万烛光的白炽闪光灯置于病人眼睛前20-30cm,病人闭目。用不同频率闪光剌激,每个频率剌激10秒,间隔10秒。常用频率为1 Hz ,3Hz ,9Hz,12Hz,15Hz, 18Hz, 20Hz,25Hz, 30Hz,40Hz 及50Hz。 (6) 每次描记前应做10秒仪器校准,各放大器输入50v电压,观察其阻尼及敏感性;以及生物校准,各道均将O1进入输入1、A1进入输入2,描记 10秒,观察频率响应。仪器校准及生物校准各道完全一致,才能进行病人描记,否则应先进行仪器调试。 病人描记完毕再做10秒仪器标准。 8、 脑电图报告:应采用描写式报告。 (1)(alpha)节律:应描写节律存在部位,频率范围,波幅,及两测对称性;是否在全部安静描记中为主要频率。 (2)(beta)波:应描写存在部位,频率范围,波幅,及两侧对称性,单个散在还是成节律,并应估计在全部描记中所占的比例。 (3)(theta)及(delta)波:应分别描写存在部位,频率范围、波幅及两侧对称性,单个散在还是成节律,并应估计在全部描记中所占的比例。 (4)睁闭眼:描写睁眼后脑电图的变化,是否出现异常波及其部位,以及闭目后恢复情况。 (5)过度换气:描写过度换气后脑电图的变化及其出现时间,持续时间。过度换气后恢复至过度换气前背景的时间。如出现异常波应描写波形及部位以及出现方式,即单个散在还是成节律。 (6)闪光刺激:描写闪光中及闪光后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