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学校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主题为如何把握学生心理脉搏.ppt_第1页
行学校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主题为如何把握学生心理脉搏.ppt_第2页
行学校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主题为如何把握学生心理脉搏.ppt_第3页
行学校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主题为如何把握学生心理脉搏.ppt_第4页
行学校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主题为如何把握学生心理脉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12月5日,我校邀请海南天一心理咨询有限公司的李娟老师举行学校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主题为如何把握学生心理脉搏,首先,李娟老师列举了教师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1、家长不配合老师,护短。 2、不知道和学生之间是严肃点还是做朋友好? 3、有一些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作为老师,如何面的这些孩子? 4、遇到学生偏科怎么办? 5、如何使性格内向的孩子也积极参与课堂? 6、家长对原本资质平平的孩子要求过高时,老师该怎么办? 7、学生中有同性恋的倾向怎么办? 8、学生早恋问题如何正确处理? 9、学生有多动倾向应如何应对?(小学生) 10、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该怎么办? 11、“问题学生”和老师发生对抗时怎么处理? 12、教师如何更好的建立公信力? 13、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安 全,教 学 质 量,然后,她分析指出教学管理的核心问题,形象具体,教 学 质 量,学习风气,师资水平,升 学 率,学生方面的提高和改善,教师方面的提高和改善,教 学 质 量,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有 效 沟 通,谈 感 受,说 想 法,讲 事 实,打 招 呼,自我开放,沟 通 模 式,安全感,信任,讲座中李娟老师讲诉了几种沟通模式,非常受教,有 效 沟 通,被动的做法: 不要伤害自尊(不伤面子) 不针对人 不做比较(减少焦虑) 主动的做法: 积极的倾听(案例) 做感情存款(体验),诚心:谦虚的听 专心:仔细的听 用心:善于捕捉 耐心:谨慎插嘴 应心:适当回应,聽,以下方法家长和老师可以通用,不同的是:家长毁一个,老师毁一群。 首先应该做的是摧毁孩子的自尊,将孩子贬到卑微的地位上。具体方法有这样几条: 1、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马虎,粗心,让别人为他受累总之,他没有行的地方。 2、经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例如这种话要时常挂在嘴边:“看人家,从不让父母和老师操心!”这类话最具打击力和摧毁力,是毁孩子的王牌语录。 3、父母把自己塑造成为家庭牺牲者的形象,这样会使孩子产生罪恶感。而一个有罪恶感的人往往采用自暴自弃的方法度过一生。具体方法举例如下:经常告诉孩子,自从有了他,你连电影也没看过,你为他操碎了心,都累出病来了,最好再具体说出你身上的哪种病是由于他造成的。或者说,如果不是为了照顾他,自己早就在事业上有大发展了。,如 何 毁 掉 你 的 孩 子,并且以另一角度诠释生活中对孩子学生产生负面情绪的一些话语和行为,听完对自己平时的行为和语言进行反思,4、和孩子说话时口气决不能和蔼,切不可使用商量的口吻,一定要使音量达到70分贝以上,一定要使用命令式的口吻。如果还能配合一些挖苦讽刺的汉语词组,则效果更佳。如“你真蠢”“你混”“没见过你这么傻的”“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东西”等等。 5、孩子的一切要由你来决定,切不可给他一点儿自由,他的行踪你要密切注视。他如果有日记,一定要设法查看;他如果有信件,一定要审查。这样做能在他心里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觉,造成他是一个受人操纵的木偶的感觉。一个怀疑自己不是人的人是绝不可能奋发上进的。 6、要学会迁怒的本事。单位上遇到不顺心的事,回来后要想方设法找理由给孩子泼狗血。无论什么事都归功于孩子的过错然后教训他,并制止他流眼泪。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增强孩子的自卑感。 7、当众出孩子的丑。前6条都是在“单练“。真正要彻底毁掉他,这第7条才是杀手锏。你一定要当着外人(或同学或亲友或邻居)损他,贬他,让他无地自容。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样做能使一个人产生惧怕社会的心理,产生自惭形秽的念头。而一个惧怕社会和自惭形秽的人是很难立足於社会的。,了解内感官,体验,视创,视回,听创,听回,感觉,听自语,凝 视,内感官的介绍解决了我们平时工作中的很多疑惑,情绪管理,情绪是一种能量,转化,宣泄,生产力,动能,声能,文字,讲,写,画,情 绪 管 理,最好的情绪管理是不接收情绪垃圾,学生方面的提高和改善,教师方面的提高和改善,教 学 质 量,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一、学习类问题 1、学习压力大;学习能力下降; 2、厌学情绪; 3、考试焦虑; 4、上课没精神、打瞌睡。 二、人际关系问题 1、与教师的关系; 2、同学之间的关系; 3、与家长的关系。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1、闭锁心理; 2、情绪两极化; 3、早恋倾向。,学 生 方 面 的 常 见 问 题,如 何 应 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设立心理健康专题热线或电子信箱 加强对学生及教师的心理服务 在学生家长方面多做宣传,针对教师进行情绪疏导和减压 针对学生做心理辅导或团体成长小组,学生方面的提高和改善,教师方面的提高和改善,教 学 质 量,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两个案例,“永不放弃,后来居上”团体训练小组报告书(简述) 此次训练小组,总计十次课程,其中九次学生课程,一次家长课程。 课程目的:帮助学生更快的提高学习成绩,更从容的面对未来的挑战。 课次完成:经过前期的交流,共挑选了10名同学参加此次课程。 课程内容:通过手指操训练更好的平衡“视、听、感”;自我全面认知;学习自我放松;学习自我催眠;学习“快速阅读”学习法;个案心理咨询。 课程评估:全体参与的同学,整体上,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特别是三位同学,非常显著。“快速阅读”方法的训练,让每位同学都有所受益,有学生反馈,此训练方法确实有效,让自己在复习的时候,能更快速的记住复习的内容。 长期跟踪:一年后跟踪回访,有部分学生已经从年级倒数提高到中上水平。,“轻松自信应对高考”心理工作坊报告(简述),安 全,教 学 质 量,教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情绪压抑(情绪失控),偏差行为(品行不良),安 全,生理发育关键期,寻求注意力,产生原因:很少看到父母,或父母比较忙,较少关心孩子。,判断标准:父母(或老师)觉得烦,错误的做法:指正孩子、责骂孩子,正确的做法:只要是不危险的行为可以忽略,偶然发现好的行为时,立即进行认同和肯定。,寻求权力(自主性),产生原因:父母(或老师)过于强势,控制孩子,太过权威,判断标准:父母(或老师)觉得生气,错误的做法:和孩子较劲,不断和孩子争,发怒,正确的做法:推出权力斗争,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同时为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责。,报复,产生原因:不相信父母爱他,判断标准:父母觉得痛苦,错误的做法:报复孩子,让孩子痛苦,正确的做法:不报复孩子,处理信任的问题,让孩子重新信任自己,完整接纳孩子。,自暴自弃,产生原因:父母是完美主义,对孩子期待很高。,判断标准:父母(或老师)觉得绝望,错误的做法:指责孩子、压制孩子,正确的做法:降低期待,找到孩子的优势,找机会让孩子重新开始。,情绪压抑(情绪失控),偏差行为(品行不良),安 全,生理发育关键期,情绪压抑,情绪失控,应对方式: 1、情绪管理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