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1.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x_第1页
2019_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1.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x_第2页
2019_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1.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x_第3页
2019_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1.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x_第4页
2019_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1.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你知道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是哪一天吗?2016年的主题是什么?,每年的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and Drought)。 2016年“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主题是“干旱和水资源短缺”。,人类社会直接面对荒漠化问题至少已有了5000年的历史。在世界三大生态环境问题中,荒漠化位居首位。荒漠化是人类文明的“冷面杀手”。巴比伦、古埃及文明都曾遭其毒手。近代北美、前苏联、北非多次领教其险恶。 世界范围内,阿根廷、巴西、智利、印度、中国、非洲主要地区、中亚、中东等国家与地区为主要受害地区。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1.2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沙漠,三、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经历汉、唐、明、清的大 规模开发,对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开垦,大量破坏固沙植被,大部分古绿洲相继被迫放弃,汉代以来,水资源利用不当,绿洲向河流上游退缩,清代以来,大规模移民开垦,原来的农牧界线向西北推移,随着人类认识自然能力的不断进步,荒漠化,也逐渐被作为一个代表全球环境恶化的严重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口压力所迫和管理失误,荒漠化趋于严重,思考: 1农牧界限向北推进,为什么会加剧该地区的荒漠化?,点拨:,农牧界限向北推进,意味着农区侵入牧区,大片的草地将会变成旱地。这样,势必压缩草场面积,在原有的牲畜量不减少的条件下,会产生所剩牧场的超载,超载的牧场并必定会逐步衰退,为了牲畜的发展又可能将牧场转移到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环境的退化趋势必日益严重;与此同时,由草地开垦出来的旱地本身在防风固沙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劣势。加上若因为土地肥力的衰退而弃荒的话,其本身就是现成的人造沙荒。因此,如果农牧界限向北推进,势必加剧该地区荒漠化的进程。,思考: 2为什么我国北方的农牧过渡带,恰恰又是我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点拨:,在我国北方的农牧过渡带,常常存在“农牧之争”,从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出量对比,农业一般都高于牧业,因些就有农作侵入牧区的趋势。特别是在人口激增、粮食不足的条件下,以农侵牧已成必然。若不加以控制,必定会陷入“过渡开垦 生态用水紧张 植被退化 荒漠化加剧 土地肥力减弱 再度开垦 荒漠化再度加剧”的恶性循环圈。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2荒漠化防治的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3荒漠化防治的措施 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护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治理。,梭梭林(三年生),植物固沙,沙拐枣固沙林,在活化沙地上恢复的人工植被,4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林体系,经过多年围封禁牧和生态治理,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环境逐步好转、恢复 。,思考: 干旱区绿洲与荒漠的演替是双向的,但绿洲变荒漠非常容易,而荒漠变绿洲却非常艰难。想一想,这是为什么?,这是由当地干旱的环境决定的。水分条件消失容易而形成难。,点拨:,()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紧紧相邻的沙漠和绿洲,(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薪炭林,沼气池,(5)控制人口增长,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西北地区的生态建设和荒漠化防治,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多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沙坡头草方格沙障,荒漠化防治:工程固沙技术,活动,1根据下面的图文资料,说明前苏联垦荒区土壤风蚀的潜在自然背景。并说明人们的生产活动怎样加剧了这个过程。,苏联垦荒区位置示意,点拨:,对图的分析,要知道“垦荒地区”处于亚欧大陆的中部偏北的地方,虽处于西风带但远离水汽来源,故降水稀少。从其周边的内陆湖“里海”“咸海”的分布特点,可以推断,这是一个半荒漠向干草原的过渡地带,是一个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其自然地理状况必定是寒冷、干旱、大风。,2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前苏联在总结大规模垦荒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综合防护措施。仔细分析这些措施,你认为该地区防治荒漠化(土壤风蚀)的主要方向是什么?,点拨:,要善于将所列四项保护措施逐条进行分析,而后进行归纳,不难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的东西,那就是“抗旱、防风、保水、保土、保肥”。,3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前苏联垦荒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与措施可以被我国的哪些地区所借鉴。,点拨:,关于对前苏联的防治对策和措施的适应性研究,当然少不了要对不同地区的环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既然前苏联的“垦荒地区”的环境特征是干旱、大风、风沙大,防治措施是“抗旱、防风、保水、保土、保肥”,那它将适用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当然,一些措施同样可以适用于我国的南方地区甚至海南岛的西部地区。,一、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荒漠化的概念,干旱、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区,土地退化,人类过度经济活动,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耕地退化,林地退化,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课堂小结,2西北地区的地形,3西北地区的气候 (1)干旱是其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2)西北地区降水分布,4西北地区的经度差异,以下 200mm以上,少,多,距海远,近,小,大,半干旱地区,沙漠、戈壁,干旱和极端干 旱地区,绿洲农牧业,荒漠草原、草原,草原牧业、灌溉农业,5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1)漠荒化的自然原因,(2)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二、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2)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2人为原因的主要表现,(1)过度樵采 (2)过度放牧 (3)过度开垦,3另一种荒漠化现象 次生盐渍化,(1)次生盐渍化的形成 (2)灌溉与次生盐渍化,三、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经历汉、唐、明、清的大 规模开发,对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开垦,大量破坏固沙植被,大部分古绿洲相继被迫放弃,汉代以来,水资源利用不当,绿洲向河流 上游退缩,清代以来,大规模移民开垦,原来的农牧界线向西北推移,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口压力所迫和管理失误,荒漠化趋于严重,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2荒漠化防治的原则,3荒漠化防治的措施,4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1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4简要分析河西走廊成为绿色走廊的主导自然条件。 主导自然条件是水。内陆干旱地区或气候干旱(根据经纬网确定为内陆地区;沙漠广布;季节性河流或内流河)。由于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在山麓地 带形成许多绿洲,这些绿洲彼比相连,形成了绿色走廊。,(2)如果农业开发强度超过上述自然条件的承载力,分析将会产生什么环境问题。 如果农业开发超过水资源的承载力,耕(土)地得不到足够的水源灌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非常有限,因气候干早,在强烈的太阳辐射、蒸发和风力作用下,将出现土地荒漠化问题。,2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下图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_ _区。 (2)弱水年总径流量为43亿立方米,在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灌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径流量较为 丰富的主要原因是_。 (3)弱水下游流入甲、乙两湖,乙湖已于上世纪后期彻底干枯,成为沙尘暴的源地之一。造成这一结果的人为因素主要有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