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公式汇总_第1页
财务管理公式汇总_第2页
财务管理公式汇总_第3页
财务管理公式汇总_第4页
财务管理公式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备注、条件 i 普通年金现值 (F/A,i,n) 普通年金终值A (1+i)n-1 i 年金现值系数 A(F/A,i,n) 1-(1+i)-n i (P/A,i,n) 预付年金终值A (1+i)n-1 i A 1-(1+i)-n 永续年金现值:普通型 A 预付型A+ A i A(P/A,i,m+n)-(P/A,i,m) A(P/A,i,n)(P/F,i,m) i 递延年金终值A (1+i)n-1 i 预付年金现值A 1-(1+i)-n 先终值再现值 A(F/A,i,n) 递延年金现值:分段法 补缺法 i A(F/A,i,n)(P/F,i,m+n) (1+i)A(F/A,i,n)(1+i)或A(F/A,i,n+1)-1 A(P/A,i,n)(1+i)或A(P/A,i,n-1)+1(1+i) A(P/A,i,n) i 复利现值P = F*(1+i)-n 年金终值系数 (1+i)n-1 复利现值系数 (1+i)-n (P/F,i,n) 复利终值F = P*(1+i)n 公式备注名称 复利终值系数 (1+i)n (F/P,i,n)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8 29 K = (年利息*(1-所得税率)/(债券筹资总额*(1-手续费率) K = (股利*(1+增长率)/(目前股票市场价*(1-筹资费用)+增长率 30 27 回归点法 单位变动成本b = nXY-XY nX2-(X)2 = 回归点法 固定成本总额a = Y-b*X = n 普通股资本成本率:定价模 型 K = Rf+ (Rm-Rf) 平均资本成本KWW为比重 优先股资本成本率 普通股资本成本率:增长模 型 K = (面值*固定股利)/(优先股发行价*(1-筹资费用)) 银行借款资本成本率K = (年利率*(1-所得税率)/(1-手续费率) 债券资本成本率 一般模式 贴现模式 资本成本率 = 年资金占用费/(筹资总额-筹资费用) = 年资金占用费/(筹资总额*(1-筹资费用率) a = 最高点业务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高点业务量 个别资本成本: XY-a*X 单位变动成本b = (最高点业务量成本-最低点业务量成本)/(最高点业务量-最低点业务量) X2 固定成本总额 总成本总成本y = 固定成本a+单位变动成本b*业务量x 1+名义利率 -1通货膨胀实际利率i实际 = i1ii2 i2-i10 年金净流量ANCF = NPV/(P/A,i,n) 现值指数PVI = 1+NPV/原始投资现值 现金净流量NCF = 营业收入-付现成本 = 营业利润+非付现成本每一阶段 净现值NPV = 各期NCF现值-原始投资现值 DP优先股利 公司价值分析法 公司价值V V = 权益资本价值S+债务资金价值B 权益资本价值S = (EBIT-I)*(1-T)/必要报酬率K 息税前利润EBIT = (单价-单位变动)*销量-固定成本 经营杠杆 边际贡献 净利 每股收益N股数 (EBIT-I1)*(1-T)-DP1)/N1 = (EBIT-I2)*(1-T)-DP2)/N2 财务杠杆 总杠杆DTL = DOL*DFL = EPS变动/X变动 = M0/(EBIT0-I0) 每股收益分析法 求EBIT 或最佳现金持有量*机会成本率 成本模型机会+管理+短缺 总量/最佳持有量 360/交易次数 交易成本 最佳现金持有量/2*机会成本率=总成本/2 总量/最佳持有量*每次交易费用 相关总成本 交易间隔 最佳现金持有量 机会成本 交易次数 (2 总量 每次交易费用)/机会成本率 2 总量 每次交易费用 机会成本率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经营周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存货平均余额/每天销货成本 经营周期 最高控制线H = 3*回归线R-2*最低控制线L 存货周转期+应收帐款周转期 日赊销额*收账期 应收帐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应付账款周转期 应收帐款平均余额/每天销货收入 应付账款平均余额/每天购货成本 存货周转期 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固定订货成本+(年需求量/每次订货量)*每次订货变动成本 订货成本+年总量*单价 存货成本 应收帐款占用资金*机会成本 应收帐款占用资金 应收帐款应计利息(机会成 本) 订货成本 EOQ = 年总量/经济批量EOQ 储备存货总成本 固定储存成本+单位变动储存成本*(每次进货量/2) 购置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购置成本 储存成本 经济订货量(最佳订货量、 经济批量) 360/最佳订货次数 EOQ/2*单位成本 总成本 = 订货成本+储存成本 在经济批量下 订货成本 = 储存成本 最佳订货次数*每次订货变动成本 EOQ/2*储存成本 R = 平均交货时间L*日耗量d 每年订货次数*缺货数量*缺货概率*单位缺货损失 (总额度-实际使用额度)*承诺率 (实际使用额度*利率+承诺费用)/实际使用额度 (借款*利率)/(借款*(1-补偿性余额率) = 利率/(1-补偿性余额率) (借款*利率)/(借款*(1-利息) = 利率/(1-利率) 随机模型 现金周转期 应收帐款周转期 最佳订货周期 最佳订货次数 平均占用资金 存货总成本 变动订货成本 变动储存成本 再订货点 陆续供应 EOQ 陆续供应 总成本TCEOQ 缺货损失 周转信贷协定 承诺费用 周转信贷协定 实际利率 补偿性余额 实际利率 短期借款成本(实际利率) 贴现法 (2 总量 每次订货变动成本)/每次储存变动成本 2 总量 每次订货变动成本 每次储存变动成本 2 总量 每次订货变动成本 每次储存变动成本 ( 日送量 日送量 日耗量) 2 总量 每次订货变动成本 每次储存变动成本 (1 日耗量 日送量 )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借款*名义利率)/(借款/2) (折扣率/(1-折扣率)*(360/(0折扣付款期-折扣付款期)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 EBIT 总收入-总变动成本 = 销量*单位边际贡献 = 总收入*边际贡献率 保本点销售量*单价 = 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保本点销售量或额/正常经营销售量或额、实际经营销售量或额、预计经营销售量或额 正常经营销售量、实际经营销售量、预计经营销售量或-保本点销售量 正常经营销售额、实际经营销售额、预计经营销售额或-保本点销售额 = 安全边际量*单价 安全边际量或额/正常经营销售量或额、实际经营销售量或额、预计经营销售量或额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 单价*边际贡献率 变动成本总额/收入 =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 1-变动成本率 (固定成本+利润+利息)/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 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保利点销售量*单价 = (固定成本+利润)/边际贡献率 (固定成本+(净利润/1-所得税率)+利息)/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保净利点销售量*单价 = (固定成本+(净利润/1-所得税率)+利息)/边际贡献率 短期借款成本(实际利率) 加息法 放弃折扣的信用成本率 量本利基本格式 边际贡献总额 单位边际贡献 变动成本率 边际贡献率 利润 保X点基本模型 保本点:销售量 保本点:销售额 保本作业率 安全边际量 安全边际额 安全边际率 保利点:销售量 保利点:销售额 保净利点:销售量 保净利点:销售额 利润 = EBIT 利润 = EBIT 保本作业率+安全边际率 = 1 每月平均还本付息 取大,应付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 销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 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 收入*边际贡献率-保本销售额*边际贡献率 = 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 必须达到的量。达到才能保 本 多品种量本利 加权平均1、单产品销售比重=各产品收入/总收入 2、单产品边际贡献=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3、单产边际贡献率=单产品边际贡献/销量 4、综合边际贡献率=(单产品销售比重*单产边际贡献率) 5、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边际贡献率 6、单产品销售额=综合保本销售额*单产品销售比重 7、单产品销售量=单产品销售额/单价 多品种量本利 联合单位法1、各产品的销售比重 2、联合单价=(单价*销售比重) 3、联合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比重)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111 112 113 114 4、联合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量/(联合单价-联合单位变动成本) 5、单产品销售量=联合保本销售量*销售比重 6、单产品销售额=单产品销售量*单价 多品种量本利 分算法1、边际贡献总额=(单产品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2、固定成本分配率=固定成本总额/边际贡献总额 3、单产品固定成本=单产品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分配率 4、单产品销售量=单产品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5、单产品销售额=单产品销售量*单价 多品种量本利 顺序法1、按边际贡献率排序(升序、降序) 2、确定固定成本补偿额能冲减的单产品边际贡献 3、单产品销售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4、单产品销售量=单产品销售额/单价 因素分析法 一般 1、实际产量*实际单位工时*实际时薪 (实际固定制造费) 2、预计产量*标准单位工时*标准分配率 (预计固定制造费) 量=(实际量-预计量)*标准价 价=(实际价-预计价)*实际量 3、实际产量*实际单位工时*标准分配率 4、实际产量*标准单位工时*标准分配率 1、正在分析的 实际-标准 2、未分析的 用标准 3、已分析的 用实际 先量后价 固定制造费 固定制造费 两差罚耗费差异=1-2 能量差异=2-4 固定制造费 三差罚耗费差异=1-2 产量差异=2-3 效率差异=3-4 责任成本管理 成本中心 预算成本节约额实际产量*预算单位成本-实际产量*实际单位成本 预算成本节约率预算成本节约额/实际产量*预算单位成本 利润中心 边际贡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可控边际贡献、负责人边际 贡献、部门经理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该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 部门边际贡献可控边际贡献-该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 115 116 117 118 119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投资中心 投资报酬率利润/投资额 剩余收益息税前利润-(投资额*最低投资回报率) 趋势预测分析 算术平均法 求预测销量Y预测值 / 期数 加权平均法 求预测销量Y(权数或比例*销量) 移动平均法 求预测销量YYn+1=样本期销量 / 样本期数 修正后移动平均法 求预测销 量Y Yn+1+(Yn+1-基期预测销量) 平滑法 求预测销量Y平滑指数*基期实际销量+(1-平滑指数)*基期预测销量 销售定价方法 目标利润定价(单位成本+单位目标利润)/(1-消费税)=(总成本+目标利润总额)/(销量*(1-消费税) 全部成本定价 成本利润率定 价 (单位成本*(1+成本利润率)/ (1-消费税)成本利润率=预测利润总额/预测成本总额 全部成本定价 销售利润率定 价 单位成本/ (1-销售利润率-消费税)销售利润率=预测利润总额/预测销售总额 变动成本定价(单位变动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 市场需求定价法 弹性系数销售量变动率/单价变动率 单位售价基期单价+丨弹性系数丨基期销量)/丨弹性系数丨预测销量 偿债能力分析: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短期: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等短期变 现,不含存货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长期: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100% 权益乘数总资产/净资产=产权比率+1=1/(1-资产负债率)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应付利息 营运能力分析: 单位成本或单位总成本=单位 变动+单位固定 制造费用为变动成本 期间费用为固定成本 保本点定价单位成本/(1-消费税) 120 121 122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 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应收款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应收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 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 固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总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总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盈利能力分析: 营业毛利率营业毛利/营业收入*100% 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100%=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营业净利率*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