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模板.ppt_第1页
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模板.ppt_第2页
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模板.ppt_第3页
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模板.ppt_第4页
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模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护理方案 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温岭市中医院内五病区 2014年12月2日,1. 持 针 法,2. 押 手 法,3. 进 针 法,背 景,背 景,背 景,中医护理方案落实,消渴病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首批“1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自2014年5月至9月,温岭市中医院在内分泌病科应用“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 194例,患者平均住院日9.85天。 2014年9月份开始应用“消渴目证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5例,“消渴痹症中医护理方案”共3例。,基本情况,第二季度消渴辩证分型统计,第三季度消渴辩证分型统计,9月份消渴目证分型统计,9月份消渴痹症分型统计,辩证施护的常见症状,尿量增多,口干多饮,多食易饥,肢体麻木、疼痛、肢冷,视物模糊,皮肤瘙痒,消渴,倦态乏力,腰膝酸软,三、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1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 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辩证施护执行情况,中医护理技能执行,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项目是穴位贴敷、 耳穴贴压和中药涂擦,其次是中药泡洗。 分析其原因: 1穴位贴敷、耳穴贴压、中药涂擦和中药泡洗主要是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症状主动与主管医生沟通并实施,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 2无创伤,患者易于接受。 3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评价分析,第二季度依从性评价,第三季度依从性评价,中医护理技术:耳穴贴压、穴位贴敷、 中药涂擦、中药泡洗依从性均较好。 分析其原因:1操作方法简单,无创伤、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2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上述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第二季度满意度评价,第三季度满意度评价,中医护理技术:耳穴贴压、穴位贴敷、中药涂擦、中药泡洗护理满意度都较高。 分析其原因:它能减轻消渴患者下肢麻木疼痛感、缓解各种机体不适等症状,配合其他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较高。,本次总结中,艾灸的应用病例数较少 分析如下: 1、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内容掌握不全; 2、护士担心应用艾灸会烫伤患者;,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 患者对健康指导的的满意度分为三个层次:满意:161人(83%);一般:33人(17%);不满意:0人。 分析其原因:1方案中健康指导内容清晰明确,便于护理人员掌握及临床应用,健康教育更加专业、统一。2加强了护患沟通,赢得了患者信任。,患者依从性好。症状改善明显,方案中的操作有可执行性。,强:,患者部分依从,满意度一般,方案中症状不能涵盖超过1个,操作执行率高于一半。,较强:,患者部分依从,满意度一般,方案中症状不能涵盖超过2个,操作执行率低于一半,但仍有操作可以执行。,一般:,患者不依从,对护理效果不满意,方案中症状不能涵盖超过3个,原有的操作不能执行。,不实用:,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统计:,第二季度: 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分为四个层次:实用性强:61人(69.3%);实用性较强:18人(20.5%);实用性一般:5人(5.7%);不适用:4人(4.5%)。 第三季度: 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分为四个层次:实用性强:49人(46.2%);实用性较强:43人(40.6%);实用性一般:11人(10.4%);不适用:3人(2.8%)。,分析其原因,1方案对于消渴的常见症状护理、中医用药护理、健康指导等方面均给予了系统、明确的专业指导,使护理人员明确自己在中医专科护理中应该做什么、如何做。 2方案中对消渴常见症状适用的中医护理技术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关键环节如:选穴、应用时间、观察要点等做了明确说明,使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更加规范、科学。 3系统规范的中医专科护理标准,对于提高年轻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中医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中医饮食调护未落实到位 由于我院营养食堂未能提供特色的中医辨证膳食,具有中医特色的饮食调护局限在健康指导层面。 2部分中医护理技术因操作时间长难以完成 本方案中的穴位按摩法,需要护士单独操作30分钟左右,且效果难以确认,故难以开展。 3护理效果评价缺乏客观指标支撑 护理效果评价是由责任护士的主观认识及感受来进行评价,造成评价标准不一致。建议通过专家论证,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价方法。,护理效果评价与分析,护理效果评价 1评价方法 对消渴的主要症状尿量增多、口干多饮、多食易饥、倦怠乏力,次要症状肢体疼痛麻木发凉、视物模糊、皮肤瘙痒、腰膝酸软应用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及中医护理技术(包括应用次数及天数)后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2评价标准 将症状的护理效果分为四个层次:好、较好、一般、差。,(二)护理效果分析,采用以上评价方法和标准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主要关键点为:以症状改善及相关健康教育内容的落实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开展辨证施护、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和中医个体化健康指导,60%以上的患者认为中医护理配合治疗对改善消渴的主要不适症状有良好的护理效果。,中医护理的作用分析,(一)护理难点分析 由于执行方案的194例消渴患者病情较轻,未发生强迫体位所致皮肤压疮患者。所以,本次报告中未对方案中护理难点进行分析汇报。,中医护理的作用分析,(二)护理作用分析 从护理效果分析可以看出,根据医生的辨证施治,责任护士进行临症(证)施护、健康教育等方法,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预防并发症的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作用。,护理作用分析,1减轻口干多饮症状 保持病室空气温湿度适宜。观察口干、口渴、每日饮水量。指导患者多食生津润燥类食物,如百合、西葫芦等,可选用鲜芦根煎水代茶饮;口含乌梅、饮用菊花玉竹茶、苦丁茶以缓解口干口渴。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以健脾和胃,调节中焦气机,可选择皮质下、内分泌、糖尿病点、脾、胰、三焦等穴位。167例口干多饮患者,护理效果好或较好共148例,占88.6%。,护理作用分析,2、减轻多食易饥症状 询问患者饮食习惯及饮食量。宜选择混合餐,每餐进食种类包含主食、蔬菜、肉蛋类等;粗细粮合理搭配,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燕麦、芹菜、韭菜等,以增加饱腹感,延缓食物吸收稳定血糖。观察记录身高、体重、腰围、臀围。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皮质下、内分泌、糖尿病点、脾、胰、饥点等穴位。115例多食易饥患者,护理效果好或较好共101例,占87.8%。,护理作用分析,3减轻肢体麻木疼痛发凉 指导患者进食活血化瘀食物,如黄鳝、木耳等。指导患者合理运动,教授预防保健操达到调理脏腑养阴清热之功效,应用移情调志等中医情志护理方法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消除焦虑情绪,帮助其减轻压力及负担;遵医嘱给予足部中药泡洗以祛风通络,活血通脉。穴位贴敷涌泉穴。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皮质下、内分泌、糖尿病点、脾、足等穴位。135例肢体麻木疼痛发凉患者,护理效果好或较好共96例,占71.1%。穴位按摩实施率只占7.4%,如果加强穴位按摩实施应用,护理效果会进一步提高。,护理作用分析,4减轻倦怠乏力 指导患者起居有时,避免劳累。进食补中益气类食物,如山药、鱼肉、香菇等。指导督促病情稳定者适量运动,循序渐进。遵医嘱艾灸,取穴足三里、关元、气海,或穴位贴敷肾俞、脾俞、足三里以调节脏腑气血功能,也可予活血化瘀之中药泡洗双足。以上护理方法配合医疗措施可以减轻患者倦怠乏力症状,使用本方案护理的35例患者,护理效果好或较好共14例,占40%。其中艾灸实施率只有11.4%.若提高艾灸的实施率,护理效果也会进一步提高。,本专科其他中医护理方法应用情况 执行方案的194例消渴患者未采用其它中医护理技术及方法。 消渴目证与消渴痹症中医护理方案均从9月份开始 应用病例数较少,因此不做分析,至第四季度再作分析。,中医护理效果评价与分析,症状、体征 改善情况 等方面分析,明确中医护理效果关键点,围绕每个关键点分析,详细分析典型案例,思考:,如何让 中医护理方案 应用从制度化 走向常态化,text1,探索 中西医护理 技术有机结合 途径、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