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派介绍模板: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doc_第1页
学派介绍模板: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doc_第2页
学派介绍模板: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doc_第3页
学派介绍模板: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doc_第4页
学派介绍模板: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人院02本 人管2班 韩晓燕 2005年8月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学派介绍在历史特殊论学派的影响下,一些美国的人类学者结合德奥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和民俗心理学,开展了区域性的“文化与人格”(Culture and Personality)的研究。形成了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与人格”学派,又常被称为“文化中的人格”(Personality in Culture)、“心理人类学”、“心理文化分析”等等。从心理学的传统来看,这个学派的形成与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紧密联系的。精神分析心理学重视个体早期经验对人格发展的决定作用,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人类学家开始对形成成年人典型人格的重要因素婴幼儿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兴趣,并继而发展成为文化与人格研究的系统理论。该学派重点研究的是依文化而变化的个人,如个人是如何必然受到特定社会文化或文化要素的影响,如何在该文化的范围内构筑自己的人格等等;强调文化因素与个人因素(或由个人产生的心理事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此外,在承认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作用的同时,该学派某些代表人物(如林顿和卡迪纳)还十分强调人格对于文化的作用,如林顿写道:“在这种人格结构和个人所属的文化之间有一种密切的联系,这是毋庸置疑的。反过来,社会中的每个个人的人格又在与社会文化的持续不断的联系中发展着、活动着。人格影响着文化,文化也影响着人格。” 林顿:人的研究,1936年英文版,P.464。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其他有关的心理学研究为该学派作出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实践上的贡献。在文化人类学领域应用心理分析来研究个体人格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心理分析提供了一种有力地分析模式,借助这一理论模式,可以解决人类行为及其创造的那些不甚明显的意义。这种理论的潜力根植于心理分析对象及其解释的关注。(2)心理分析可以适合对人做两方面的研究,即生物角度和社会角度的研究,从而认识人身体所遇到的经历对人格的影响和人格通过社会制度表现自己的方式。(3)在人类学中利用心理分析要求人们认识到,文化研究中的心理分析强化了研究中个人因素的重要性,这一因素必然限制通过对同类现象的观察和研究来客观地验证其资料和结论。(4)这种研究也部分地纠正了一种流传甚广的观点,即认为个人对于社会的影响完全是被动的,或个人是一张白纸,文化可以在其上书写长久程序。 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158。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艾布拉姆卡迪纳(A. Kardiner)、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玛格丽特米德(Margret Mead)和拉夫尔林顿(Ralph Linton)等。本尼迪克特和米德对文化与人格相互关系的成功研究,标志着文化人类学界对心理学的把握已经脱离了简单的引用和验证阶段,走向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在米德和本尼迪克特独立开展民族心理研究的同时,文化人类学家林顿与心理学家卡迪纳、杜波依思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结果就是个人及其社会、社会的心理界限、阿罗人等一批民族心理研究成果的正式出版。在这些著作中,研究者们提出了“基本人格结构”、“众趋人格”、“初级制度与次级制度”等概念,方法上广泛采用罗夏墨迹测验、联想测验、迷津测验、绘图测验等心理学研究方法。对后来的民族心理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一节 弗洛伊德的文化人类学研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最早关注文化人类学问题的心理学家之一。早在中学时代,他就接触了达尔文的学说,并受其影响。1873年,弗洛伊德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2年,他与布洛伊尔博士联合开业,从事精神病的治疗和研究工作。1885年,他进入世界著名的巴黎萨伯居里精神病医院,跟随治疗神经官能症的权威沙考学习;1889年,他又到南锡去学习沙考的学生伯恩海姆的催眠技术。这两次经历对他的无意识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1895年,他与布洛伊尔合著关于歇斯底里症的研究出版,此书标志着精神分析理论的诞生。弗洛伊德的学术活动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以阐述无意识理论为核心,后期则将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社会、文化领域,建立了人格结构理论。前后期的分界就是1913年出版的图腾与禁忌,这本书也是他进行文化人类学研究的著名论著。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对文化人类学范畴中的问题进行研究主要体现在固执行为与宗教仪式、图腾与禁忌、摩西与一神教这三部论者中,其中以图腾与禁忌为代表作。在这些论著中弗洛伊德探讨了人类社会起源、道德和宗教以及法的形成机制、原始宗教的起源和本质、图腾崇拜和外婚制等问题。 一、 变态心理与宗教1907年弗洛伊德发表“固执行为与宗教仪式”一文,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宗教乃是整个人类的固执型神经官能症。宗教礼仪是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日常的宗教实践活动。宗教徒企图借助礼仪影响臆造的或现实存在的客体。礼仪作为刻板的、习惯性行为的总合,属于宗教中最保守的成分之一,礼仪经过不断重复,获得了很大的稳定性,渐渐融入日常风俗和民族传统。经常参加礼仪活动可以使人形成稳定的习惯,这些习惯往往又转化为深刻的内心需要。从变态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于宗教仪式或礼仪,弗洛伊德是第一人。在精神病临床诊断中,固执行为是在特定情景下(例如在穿衣、脱衣、出门、吃饭前等)的单调动作与行为,患者虽然明白这些动作是不恰当和毫无意义的,但却无法自行免除这种行为。固执行为对患者具有防卫功能,被患者想象成一种预防不愉快事件(实际是被臆想出来的)在某种情景下发生的方法。这些行为衍化出许多细微的动作,变成了独特的“程式”或“礼仪”。不操作这套“程式”或“礼仪”,患者就会产生恐惧感和压抑感;相反,完成这些行为则可带来轻松感和慰藉感。弗洛伊德认为宗教仪式和神经官能症行为之间不仅外在特征相似,而且内在本质也相似。表现为:不完成仪式动作良心便会受到谴责,必须在完全独处中完成这些动作,绝对禁止被干扰并极认真地完成动作的细节。两者最根本的相似点在于,自然本能受到压抑是他们体验的共同基础。只不过神经病患者受到压抑的是性欲本能,而宗教徒受到压抑的是利己的、危害社会的本能。当然,两者也存在区别:神经病患者的程式化行为更多地具有个体多样性,这与宗教仪式的群体统一性不同;并且,前者具有个体性而后者具有公开性和社会性。但主要的区别在于宗教仪式使用的器物都具有象征意义,易于为人们所理解;而神经病患者所使用的器物则让人感到是盲目的和毫无意义的。最后,弗洛伊德得出结论:“我们不妨把固执型神经官能症当作宗教发展的病理学摹本来看待,认定神经官能症为个体宗教信仰,认定宗教为普通的固执型神经官能症” 转引自波波娃:精神分析学派的宗教观,中文1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P115。这样,弗洛伊德就将宗教归结为心理变态现象,这不仅引起了轰动学术界的轩然大波,也引起了罗马教会的极大愤怒。二、 图腾与禁忌1913年出版的图腾与禁忌一书中,弗洛伊德认定图腾制度是认识最重要的“文化设施”之起源的关键。他在熟悉了大量这方面的文献后,对有关图腾学说问题的理论都不满意,并进行了批判。依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应该从历史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研究图腾崇拜的本质。他根据德国生物进化论者海克尔的“基本生物发生律”建立了野蛮人儿童神经官能症患者野蛮人这一程式,认为个体的心理成熟过程被看作是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重演,只不过在时间上被浓缩了。因此在每个文明人身上都有野蛮人的影子,文明初期相当于个人的童年期,而每个人的童年期都在不同程度地大致重复着人类的发展。弗洛伊德以一个五岁的小男孩汉斯为例,对其恐惧症进行分析。他认为表现为病态的,无缘无故害怕某种动物的儿童恐怖症能为再现人类初期的往事提供必要的材料。这个小男孩在五岁时对马产生了病态性恐惧,并因害怕马跑到房间里来吃掉自己而拒绝上街。精神分析表明,对马的恐惧实际上掩盖了小孩对父亲的敌对情绪。男孩对父亲又爱又恨,他这种不可排遣的、有所指向的感情冲突,只有用转移仇恨感情的方法,即把对父亲的态度转向一种替代物如某种动物的方法才能解决,充当这种替代物的有时就是马。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中指出“可以这样设想,儿童对动物的这种恐惧,以相片底片的隐蔽形式再次显现了图腾崇拜的某些特点”。弗洛伊德又对图腾餐进行分析。图腾氏族的成员平时极为珍视自己的图腾动物的生命,禁止杀害它们。但他们每年要举行一次大的庆典,在盛典上集体动手杀死图腾动物,然后聚餐。弗洛伊德认为这一仪式与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情景相似,野蛮人象征性的活动背后隐藏着人类历史中的某些真实情景。他说“图腾的两个基本要求、两项禁忌核心的规定,即禁止杀害图腾和禁止娶同一图腾部落的妇女为妻,就其内容来讲是同俄狄浦斯的两大罪恶相一致的”。因此图腾产生的前提是俄狄浦斯情结。在罗伯逊史密斯关于献祭餐起源观点和阿特金森的“大家庭”假说的基础上,弗洛伊德构拟了他关于图腾崇拜起源的“故事”:在远古洪荒时代,一个年老的男人与一群女人和孩子生活在一起,那个男人将家中年轻的儿子赶出家门,这些被赶走的青年男子在世界各地流浪,也可能同某个被抢来女子建立家庭。有一天这些被驱赶的兄弟们聚合在一起,杀死并吞食了他们的父亲,从而结束了家长的统治。他们大胆地共同完成了每个人无法做到的事情。但他们都具有现实生活中儿童都有的父亲情结和在神经病患者身上所常看到的那种矛盾情感既憎恨自己的父亲又热爱父亲、羡慕父亲的力量和威严。在他们杀死其父后,对父亲的温情反而加剧。儿子们“为了克服罪恶感,像典型的神经官能症患者一样,对自己实行尽可能多的限制同时把无处发泄的认同感转向父亲的替代者某一种动物,就像那个小男孩一样。”儿子的爱护和讨好图腾动物,是对自己弑父行为的一种独特的宽恕,他们以此为自己的罪恶感和懊悔心理找到一条出路。宗教便由此产生。同时,由于放弃了对家庭内妇女的占有权,他们被迫去寻找家庭外的女人,外婚制也从此建立起来。图腾崇拜不仅包含忏悔和赎罪的渴望,也体现了儿子们战胜父亲的有关回忆。图腾餐象征形式地再现了杀死父亲的情景,儿子们凭借着分食象征他的动物的肉体来加强对父亲的认同感。禁忌又被称作“塔布”(Taboo),即神圣的、崇高的和禁止的、危险的,破坏禁忌要受到各种惩罚。各种禁忌在集体生活形式的基础上产生之后,逐渐融合进了宗教道德规范和禁令的体系。弗洛伊德认为禁忌的产生主要原因是社会每个成员的无意识中都有性欲、攻击欲、贪欲等诸如此类的反社会欲望,这些欲望破坏这社会的统一和团结;而非对神灵的恐惧。为了压制人们无意识中最本能的强烈欲望,社会从外部强加给人们种种禁忌,这些禁忌通常被认为有魔力,谁破坏了禁忌就要遭到惩罚,或者是他本人或者是与他相关的人和物。因此破坏了禁忌就要举行复杂的仪式,并节制相应的行为来进行赎罪。这说明节制是遵守禁忌的基础。弗洛伊德认为禁忌的出现正可以有力地说明无意识中乱伦欲望或俄狄浦斯情结存在的普遍性。因为在原始氏族社会中,乱伦禁忌是原始人最严厉、最重要的禁令。越是严厉的禁令也表明了有关的倾向和欲望越强烈。弗洛伊德的文化人类学理论并不是令人信服的,但通过对他的批判却使文化人类学在文化与心理的关系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可以说文化人类学家对于这一领域的介入恰恰是以对弗洛伊德的批判为先行旗帜的。 第二节 卡迪纳的基本人格结构阿伯兰卡迪纳(Abram Kandiner,18911981)是康奈尔大学的医学硕士,1919年赴维也纳接受弗洛伊德的指导,并与他共事。30年代开始,卡迪纳涉足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并与文化人类学家一起组织探讨“文化与人格”的研讨班。他的著作有:安全感、文化约束、社会内部的依存和敌意(1937年)、个人及其社会(1939年)、社会的心理界限(合著,1945年)、性与道德(1954年)、他们研究了人(1961年)等。他在文化人类学界的地位远高于心理学界。卡迪纳坚决反对“俄狄浦斯情结”说,他主张文化因素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主要作用,特别是生命开始的头几年,对于个人人格的形成是极为关键的时期。儿童养育的方式以及其他训练都深深地影响着儿童,给他的个性留下终生的烙印。卡迪纳的主要理论是“基本人格结构”说。他认为养育儿童的方式在任何一个特定社会中,都是相当固定而且标准化的。虽然在某方面有个别差异,但就整体而言母亲喂奶的时间大致和邻居一样长,给婴儿喂大致相同的事物,进行类似的训练。因此,在某个特定社会里成长的儿童,会经历相同的童年期经验;他们很容易以相同的方式对这些经验加以反应,因而发展出共同的人格特质。卡迪纳利用女人类学家C杜波依斯(Du Bois)的田野工作理疗,对一个叫阿洛尔人的土著进行专门分析来印证以上观点。他指出:“无论哪一社会的基本人格类型,都是该社会大多数成员所共同分有的一种人格构型,而这是他们具有的共同的早期经验的结果。” V巴尔诺:人格:文化的积淀,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P195。基本人格是文化的基础,一个社会的秩序、凝聚力、认同感和稳定性来自具有某种基本人格的社会成员。在具有某种特点或风格的“基本人格结构”占统治地位的地方,其文化类型也相应地呈现某种特点或风格。卡迪纳在社会的心理界限中指出,“基本人格结构”这一概念的主要价值在于“他为我们研究社会的结构化,为我们不是直接地,而是通过构成社会的个体把各种制度相互联系起来,提供了基础。”卡迪纳将文化看成是制度的集合体,在个人及其社会中,他将“制度”定义为:“一群人共有的任何固定的思想或行为的模式,这是可以相互沟通,并且是大家接受的,违背或偏离了它,个人或群体将会产生某种失常。”他还将制度分为两大类,一是初级制度(Primary Institution),包括有关育儿方式的文化侧面,如哺乳和断乳的方式、排泄训练、性的教育、家庭结构和规模等;另一个是次级制度(Secondary Institution),包括宗教、民间传说、神话、艺术、禁忌等。而基本人格则是初级制度和次级制度间的中介、联系物,社会的初级制度塑造了其成员的人格特征,即基本人格,而次级制度又是基本人格的反映或投射。卡迪纳在晚年的研究中,将社会运行机制与基本人格结合起来。指出一个社会为适应其生态坏境就必须建立一套社会制度以及基本的生活方式,而这套生活方式必定影响儿童的成长。同时该社会的礼仪禁忌、神话传说也会反映出基本生活方式产生的后果。 第三节 本尼迪克特的国民性研究露丝富尔顿本尼迪克特(Ruth Fulton Benedict,18871984)1909年毕业于瓦萨尔学院文学系,后游历欧洲,从1919年开始研究文化人类学。1923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43年至1945年期间担任美国情报局海外情报处基础分析室主任;1946年任美国人类学会会长至1948年病逝。本尼迪克特的主要著作有:北美的保护神意识(博士论文,1923年)、科契提印第安人的故事(1931年)、祖尼印第安人的神话(1935年)、文化模式(1934年)、菊花与刀(1946年)等。尤其是后两本书,至今仍为学术界所看重。 一、 文化模式论本尼迪克特是文化人类学中文化模式论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文化与人格理论(心理人类学)的重要人物。她反对将每一种文化看成是整齐划一、单调纯粹的模式,而是反复强调应该把握人类各种文化所具有的不同价值体系的多样性。本尼迪克特认为,人类文化各有其不同的价值体系和特征,呈现出多样性。文化模式是文化中的支配力量,是给人们的各种行为以意义,并将各种行为统合于文化整体之中的法则。文化之所以具有一定的模式,是因为各种文化有其不同的主旋律即民族精神。人们的行为是受文化制约的,在任何一种文化中,人们的行为都只能有一小部分得到发挥和受到重视,而其他部分则受到压抑。因此,文化研究应把重点放在探索和把握各种行动和思考方式的内在联系,即文化的整体结构上,重视文化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她的理论对文化人类学,特别是对文化与个性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本尼迪克特通过对美国西南地区普埃布罗印第安部落人、西海岸夸扣特尔人和新几内亚群岛上的多布人的分析,得到三种文化模式:(1)安慰、遵守秩序、理性、固守传统和中庸之道的“阿波罗型”,又称“日神型”,如普埃布罗文化;(2)充满热情或激情、爱幻想、易冲动、富有进攻性的“狄奥尼斯型”,又称“酒神型”,如夸扣特尔文化;(3)嫉妒心强、彼此猜疑、不信任、干事无法无天、背信弃义、与他人为敌的“妄想狂型”,又称“偏执狂型”,如多布文化。按她的观点,文化的作用使个人形成了日神型或酒神型或偏执狂型的态度。“个人生活史的主轴是对社会所遗留下来的传统模式和准则的顺应。每一个人,从他诞生的那刻起,他所面临的那些风俗便塑造了他的经验和行为,到了孩子能说话的时候,他已成了他所从属的那种文化的小小造物了。” 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P221。本尼迪克特还研究了具有独特遗传天赋和特定生活史的每个具体的人与他所处的文化之间的关系。按照她的观点,本身的性格与他所生长的社会的文化性格正巧吻合的人士十分幸运的,否则往往被视为该文化的“越轨者”和“异常者”。对正常或异常的认为是由文化性质所决定的,这不但在未开化的社会如此,在现代文化社会中也是如此。所以社会对那些具有特殊行为的人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并鼓励个人之间的差异。 二、 现代国家的民族性研究菊花与刀是本尼迪克特针对现代国家国民性的一部主要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受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利用一个文化人类学家所能利用的技巧来从事日本民族性的研究,提交了一份出色的研究报告。战后,由于美国政府的对日政策以及日本整个局势的发展基本上与这份报告的主旨一致,于是作者就在原报告的基础上增写了关于研究任务和方法以及投降以后日本人的前后两章,以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出版,结果引起了巨大反响,成为文化人类学直接应用于现实的杰出范例。 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菊花与刀并不是一本专门论述日本宗教、经济生活、政治或家庭的书,而是探讨了日本社会的基础、日本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维持关系的主要要素和日本人人格形成的童年经验。在菊花与刀中,本尼迪克特将在研究部族社会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模式和文化与人格理论,扩大应用到分析近代日本这一大型文明社会,把找出隐藏在日本人行为背后的原则作为自己的研究任务,通过对等级制度、“恩”与“报恩”、义理与人情、耻感文化、修养和育儿方式等的考察,从结构上深入探讨了日本人的价值体系,分析了日本人的外部行为及深藏于其行为之中的思考方法,即日本文化的各种模式,得出了日本的社会组织原理是不同于欧美“个人主义”的“集团主义”,日本文化是不同于欧美“罪感文化”的“耻感文化”的结论。日本社会结构或日本文化的基础,本尼迪克特认为是等级制度;日本社会结构主要是基于人身或统治服从关系,而不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自由意志结合,维持这种关系的观念是“报恩”意识;至于日本儿童的养育习俗,她认为日本男性儿童的教育存在着二重性,由此在他们的人生观中产生了矛盾性格,造成人格的紧张。如日本人一方面可以爱好赏樱花、赏日、赏菊,另一方面可以手持刀枪进行残酷虐杀或自戕。本尼迪克特在该书中所提出的关于日本文化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对理解当代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行为方式,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外,她所使用的从整体结构上把握日本文化,以及基于文化相对主义的比较方法等,也是值得借鉴的。当然,该书在理论、分析及资料方面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如忽视历史的变化和社会阶层的分化,以及由于作者没有到过日本,存在资料和信息方面的限制等。 第四节 米德的文化决定人格论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Mead,1901-1978)1923南毕业于巴纳德学院,同年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心理学硕士学位,1929年取得博士学位,此后在美国自然史博物馆工作,担任过馆长职务。二战期间为美国战争情报局讲师,并从事文化人类学研究工作。1959年至1960年任美国人类学会会长。米德的主要著作有:萨摩亚人的成年(1928年)、新几内亚儿童的成长(1930年)、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1935年)、原始人的合作与竞争(1937年)、时刻准备着(1942年)、男性与女性(1949年)、文化模式与技术变化(1955年)、老年人的新生活:马努斯的文化转型(1956年)、文化进化的连续性(1964年)、文化与承诺(1970年)等。 一、 “来自南海”的研究米德的三部著名的著作萨摩亚人的成年、新几内亚儿童的成长和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后来汇集成一本来自南海,这三部曲开创了美国文化人类学的新研究模式,即针对一个问题去进行田野工作。本世纪10至20年代文化人类学的一个争论就是:青春期究竟是由文化决定、在现代西方社会中的特殊经历还是由生理变化造成的普遍症状。米德对萨摩亚三个毗邻小村庄的50个少女进行了观察,发现对萨摩亚的少女而言,青春期并不是一段困难、动荡的时期,在心理上也没有出现危机和突变。她认为造成这些少女能够轻松度过青春期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萨摩亚人对周围的所有事情都缺乏深刻的感受,也不会将全部感情都投入进去;其次是萨摩亚人对每个人提供的选择完全不同于现代西方社会,如宗教信仰、道德标准、职业选择等;第三是萨摩亚社会没有人患精神病,也没有由于现代战争造成的千万个残疾人,而这对儿童发育十分重要,他们不存在心理上的不良适应;最后是萨摩亚人对性的态度以及对孩子进行生死知识的教育方式上的不同,自由放任的态度使她们对两性之间的事情能够比较成熟地对待。总之,萨摩亚之行使米德最终得出:“以往我们归诸于人类本性的东西,绝大多数不过是我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文明施加给自己的各种限制的一种反应。” 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P2。1930年,在对新几内亚三个原始部落进行田野工作的基础上,米德出版的新几内亚儿童的成长一书得出了自己关于性别角色及其差异的新观点:“根据我们收集的材料,我们可以这样说,两性人格特征的许多方面(虽不是全部方面)极少与性别差异本身有关,就像社会在一定时期所规定的男女的服饰、举止等与生理性别无关一样。” 米德: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P266。她认为是社会文化造成了两性人格的差异。因此主张社会应允许同一性别的个体可以具有截然相反的气质,每个人不必为是否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而顾虑重重。 二、 文化传承与代沟米德从整个人类文化史的发展,认为代沟问题出现的根源是文化传承的差异。她将全部人类文化传承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后辈向前辈学习的前塑文化(Pre-figurative),后辈与前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的同塑文化(Co-figurative)和前辈反过来向后辈学习的后塑文化(Post-figurative)。前塑文化,是一种变化迟缓、难以察觉的文化,存在于一切传统社会中,其特点是指晚辈主要通过长辈获得生活的经验、生存的技术和社会规范,因此不存在代沟现象;同塑文化是一种过渡性文化,由于移民、战争和科技的发展等,使前塑文化中断,前辈无法再向晚辈提供符合新的环境和时代要求的全新行为模式;后塑文化,又称为青年亚文化,二战后由于科技革命的发展,使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老一代人不敢舍旧与新一代人之间求新的矛盾酝酿成的代沟成为全球性的现象,日益落伍的年长一代必须反过来向代表未来的青年一代学习。用米德的理论来对照,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敞开国门走向世界以来,文化类型也开始发生了转变,困扰许多人的代沟现象的出现便是一个明显的信号。“我国代沟现象背后是前塑文化向同塑文化的转型。” 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民族出版社,2004,P128。然而代沟不是衡量一个社会优劣的标准,依原样传递的文化缺乏创造力也难以持久。代沟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这是众所周知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把握其背后的文化转型实质。濡化机构应将对文化转型的认识传达给社会中的每一代人并着力培育人们对转型的适应力。 三、 影像技术米德是首次将影像技术与文化人类学结合起来的人类学者。1936年至1939年,她和贝特森在巴厘人的小村庄拍摄了25000张照片和6600米长的电影胶卷。后来这些素材被剪辑成6部文字翔实画面生动的影片,可以重复也可以供他人分析,从而成为她的观点的有力证据。后来这种方法发展成了文化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影像人类学。反对米德观点的人也很多,这方面颇具轰动效应的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人类学教授D弗里曼的米德与萨摩亚:一个人类学的神话。他认为米德歪曲了当时萨摩亚社会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许多结论是严重错误的。但是,人类学者的田野工作受到各自的人格、养育他们的亚文化、他们的观点、培养他们的理论学派等的深刻影响。因此另一位学者J莫迪尔指出弗里曼既没有理解米德的目的,也没有理解她的立场,他评价米德“改变了人类学,修正了她的国家的观点,影响了世界人民的命运” 库珀: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P470。 第五节 林顿的文化与人格研究拉尔夫林顿(Ralph Linton,18931953)于费城斯沃思莫尔学院毕业后,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读硕士和博士学位。1922年起在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工作,1928年任教于威斯康辛大学,并于1937年转到哥伦比亚大学,1946年耶鲁聘为斯特林讲座教授。主要著作有:人的研究(1936年)、人格的文化背景(1945年)、文化之树(1955年)、社会的心理界限(与卡迪纳合著,1945年)等。林顿的研究特点是广采众家理论之所长,兼收并蓄,总的来说他研究的是个人心理结构如何影响文化。 一、 身份与角色的理论身份是一个人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但具体到每一个人,其身份要依据他与他人的关系或他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位置而决定。角色是履行特定身份被认定的权利与义务的行为,与身份是密不可分的。身份分为不管个体间先天差异和后天能力的不同而指派给个体的“归与身份”(Ascribed Status)和公开的面向每一个人、并通过竞争和个人自身奋斗而得到的“获致身份”(Achieved Status)。任何社会都为“归与身份”选择了一些归与原则,如性别、年龄、行业以及某些社会关系,但不同文化体系中对这些原则的运用则可能大相径庭。有些文化中,某些行业归为女性的工作,而有些文化中同样行业被认为更适合男性从事。角色也可分为个人实际上“扮演”的“实际”角色和社会规范系统中希望个人“扮演”的“理想”角色。总之,林顿认为任何人在社会结构中都居于一特定的地位或具有一特定的身份,并扮演各自特定的角色,社会要正常发挥功能,依赖于个体对其身份和角色的准确适应。角色理论可用来认识某些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例如,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中至今犹存有“早婚”与“不落夫家”伴生的现象,便与人的角色系统有相当大的关联。在相对封闭的文化里,由于社会结构简单,个人可扮演的角色也十分贫乏。要摆脱角色的缺乏在人们心理中产生的潜在影响,婚姻就成为一种有效的增加社会角色的方法。因此角色缺乏成了导致早婚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扮演的角色越多,个体所花费的精力就越大。一些民族中的青年男女为增加其社会角色而实行早婚,但一下子获得众多角色又会感到难于扮演,产生了新的矛盾,于是出现了“不落夫家”的解决办法。在不落夫家期间,个体可以将获致的众多角色任务的学习变成一个渐进的过程,从而达到缓解矛盾的目的。 二、 文化与人格的关系林顿认为文化是“社会成员通过后天学习获得和分享的思想、一定条件的情感反应以及习惯的行为模式的总和”。人格可以定义为“个体的全部心理特征,也就是个体的全部理性的功能,包括感受力、思想、习惯和在一定条件下的情感反应等”。他将人格分成“内容”和“结构”两部分,内容包括组成人格的要素,结构包括这些要素的组成方式、相互关系。他还试图将人格结构分为“表层结构”与“核心结构”,认为文化能够影响人格的表层结构,但是对深层结构的影响,还要视个体的素质特征、个体与社会互动中的社会经验确定。 三、 婚姻与家庭林顿对摩尔根的群婚制和弗洛伊德的“大家庭”理论表示怀疑,因而在“家庭的自然史”一文中发表了自己对家庭和婚姻的看法。他认为远古人类的家庭是一对配偶和他们的子女以及配偶双方的血缘亲属构成的,即不包括双方亲戚的夫妻双方及其子女构成的家庭。但是由于配偶家庭是以最初配偶的生死为存在或结束的基础,故存在很多弊病。所以很快让位给了血亲家庭,即由血亲成员和一群各自的配偶组成的家庭,这种家庭才能履行家庭所有的功能。在不同文化中,血亲家庭依据不同的血统继嗣原则而承续,于是出现父系血亲群体和母系血亲群体。林顿指出,经济因素对继嗣原则的选择起着重要作用。他还指出,实行母系继嗣原则的社会,离婚更频繁。因为除了性满足和生儿育女外,丈夫的功能可以轻易地由女方的男亲戚来履行。一般来讲,随妻居是与母系制原则联系的。 四、 文化涵化林顿研究文化涵化的代表性成果是对“本土主义运动”(Nativistic Movement)的分析,他将其定义为“社会成员在复兴或永久保持其文化精华方面,所表现出的有意识有组织的努力”。 史宗主编: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P92。所有社会都想方设法地永久保持其自身的文化,但通常都是无意识的,只有当一个社会意识到除了它自身的文化外还有其他文化,而且自身文化的生存受到威胁时,才会出现永久保持文化方面“有意识有组织的努力”。林顿认为本土主义运动可分为四种类型:(1)复兴已灭绝或至少濒临灭绝的文化成分的“信仰复兴型”;(2)只是寻求永久保持现有文化成分的“永久保持型”;(3)某些充当“先知”的个人领导借助巫术操作,非理性逃避现实的“巫术型”;(4)面对现实挑选作为象征使用的文化成分的“理性型”。这四种类型并不相互排斥,更多地是相互交叉。形成本土主义运动的共同原因是相互撞击的文化间存在某种不平等关系,表现为优越或自卑的态度;而且这两种态度往往体现在一切涉及实际的统治与被统治的交往中。大致可分为以下六种:(1)统治文化自认优越;(2)统治文化自认卑下;(3)从属文化自认优越;(4)从属文化自认卑下;(5)统治和从属文化都自认优越;(6)两种文化都包含优越与自卑兼有的态度。其中第(2)种很罕见,统治文化很少自认卑下,但在中国历史上的元朝、清朝似乎不同程度存在此种态度,当时统治集团都针对汉文化采取过压制措施,旨在建立起永久保持的理性本土主义,但最终还是被汉文化所同化。 第六节 克拉克洪的文化与价值研究克莱德凯玛本克拉克洪(Clyde Kay Maben Kluckhohn,19051960)毕业于威斯康辛大学希腊语系;1932年获牛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归国后执教于新墨西哥大学;1936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46年起任该校教授;1947年任美国人类学会会长,同年还担任新创建的俄国研究中心主任和社会关系学系主任。他的主要著作有游至长虹山下(1927年)、长虹山以外(1933年)、纳瓦霍人的巫技(1944年)、纳瓦霍人(1947年)、自然、社会和文化中的人格(1953年,编著)、人类之境(1949年)、文化:概念与定义的批判性回顾(1952年)、价值取向中的变量(1961年)、人类学与经典(1961年)、文化与行为(1962年)等。克拉克洪的研究思想综合了各家人类学观点,主要的研究兴趣是文化概念以及文化与价值的关系,他的研究特征主要有:(1)终生关注纳瓦霍人的文化;(2)持续进行文化的概念与价值系统的研究;(3)采用精神分析学的手段或心理学的方法进行人类学研究。在克拉克洪看来,文化应被定义为“历史上所有创造的生存方式的系统,既包括显型方式又包括隐型方式;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 克拉克洪等:文化与个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P6。具体讲就是为了生存,人的机体必须在最低限度上随着自然环境而做出一定调适;人类的生态和自然坏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文化正是这一过程的历史结晶。文化不仅具有内容而且具有其结构,故形成为“系统”。显型方式可以由该文化的局内人向局外人描述,而隐型方式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类似于一种集体无意识。克拉克洪更注重价值体系的研究,他曾指出“文化基本核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传统的思想,一是与人类有关的价值。” 庄锡昌等编: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P116。为此他进行了泛文化的比较研究,在价值取向中的变量一书中将价值观界定为“复杂而有限的模塑原则,这个原则由认知、情感和导向三要素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能够使人确定其解决问题的想法和行动”。根据他归纳出的社会调查问题,区分了不同文化的价值取向。如现代美国人的主要价值取向是个人主义、注重未来的时间取向、征服自然与实干型。克拉克洪还主张文化人类学应该以跨学科的方式进行文化的比较研究,比如与社会学、心理学的合作。 第七节 许烺光的心理人类学研究许烺光(英文名为Frances LKHsu,19091999) 来自其个人网站身平介绍:.tw/hsuasp.htm于1933年自上海沪江大学社会系毕业,1940年以“中国南部家庭的功能”获得人类文化学博士学位;1941年任教于云南大学;1944年赴美任哥伦比亚大学讲师;1945年至1947年在康奈尔法学任副教授;1955年任西北大学教授,1957至1976年任该校人类学系主任;1977年至1978年任美国人类学会会长;退休后任旧金山大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等,并于1982年以后从事精神心理学顾问的工作。主要著作有祖荫之下(1984年)、美国人与中国人(1953年)、宗族、种性、俱乐部(1963年)、心理人类学(1962年)、有文字的文明的研究(1969年)、亲属制度与文化(1971年)等。 一、 跨文化的比较研究许烺光认为人格这个概念应当是指个人的一生中与社会文化产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所以主张用“心理人类学”来指称“文化与人格”领域。为研究国民性,他考察了中国、美国、印度以及日本等国家国民在人格特质上的异同,试图指出这些文化的不同特点。许烺光不仅研究亲属结构,还研究其内涵,并提出“轴”(Dyad)这个概念。所谓“轴”指的是父子、夫妻或母子等两个人的关系。在一个家庭体系中总有一个轴表现得特别重要,称之为主轴。他认为中国的主轴是父子,特点为延续性、包容性、权威性、非性性;而美国的主轴是夫妻,其特点为非延续性、排他性、平等性、性征性(Sexuality)。父子与夫妻两种轴的差别不只表明了家庭关系中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它们各自深入到其所存在的文化中,影响到家庭内外的其他关系,从而形成两种文化中的各种差别。后来在宗族、种姓、俱乐部中,许烺光进一步对中国、美国和印度三种文化进行了比较。他指出任何人都有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后一种需要包括安全、社交、地位,这是人类的动力。社会性需要总是应先在家庭里得到满足,其次才是二级群体,而不同文化决定各种社会中有不同的二级群体中国为宗族、印度为种姓、美国为俱乐部。家庭这个初始群体对中国人来讲最重要,对印度人来讲次之,对美国人来讲最次,而在家庭与社会之间,对三个国家来讲最重要的分别是宗族、种姓、俱乐部。这样,中国的家庭、宗族培养出了中国人以情境为中心和相互依赖的行为模式,印度的家庭、种姓制度培养出了印度教徒的以超自然为中心和片面依赖的行为模式,美国人则是个人为中心和自我依赖的行为模式。总之,三种文化中家庭和二级群体的不同,造成了三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血缘是支配宗族的基本原则,等级是支配种姓的基本原则,而契约是社团或俱乐部的主要基础。 二、 人格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许烺光在对传统的人格进行批评后,主张建立一种从社会、文化角度研究人格的理论。在文化与自我一书中,他将人格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勾勒成一种多层同心圆的模式。 参见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第208页图,夏建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他认为传统研究所理解的人格指的是可表意识,但是,人作为社会人或文化人的核心本体,应当包括可表意识、个人的社会与文化、以及部分的不可表意识和有用的社会文化。人格概念的焦点是个人诸情结和焦虑的深层核心,人际关系则是这些情结和焦虑的标志或表现,而人的概念的焦点则是个人在人际关系网中的位置。每一个人都要建立起一种人际关系,使其生活有意义。他指出,如果不了解一个人在其社会中与“个人的社会与文化”这一层关系的性质,就无法解开文化变动和稳定的秘密,无法解开抵制变化和坚持革新的秘密,也无法解开对于博爱、自尊的反应以及对于学习、成功的反应等的秘密。 第八节 默多克和怀亭的泛文化研究泛文化研究(Cross Cultural Survey或Holocultural Theory Tests)的核心思想是指通过世界范围内的相关性分析,来验证有关人类文化的现存理论。这种研究依据这样一种假设,即人类文化趋向于使其各种成分特质在功能上被整合,同时这种趋势不同于普遍或不变的法则,所以需要通过相关分析来观察特制的关联性。真正的泛文化研究是从默多克和怀亭开始的,在他们的领导下“人类关系区域档案”(Human Relations Area Files,简称HRAF)得以建立,使其他研究者可以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并能对有关文化要素在各种社会中的分布以及与其他要素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HRAF不仅被人类学家使用,还被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更广泛的科学研究者们所利用。 一、 默多克的家庭研究乔治彼得默多克(George Peter Murdock,18971985)曾在耶鲁大学攻读美国历史,1922入哥伦比亚大学,1925年获博士学位。1928年至1932年在耶鲁大学任职,1938年任系主任。1947年担任应用人类学会主席,1955年任美国人类学会会长,1960年在匹兹堡大学创建人类学系。主要著作有:我们同时代的原始人(1934年)、社会科学中的统计相关性(1937年)、社会结构(1949年)、非洲的诸民族及其文化史(1959年)、世界文化概要(1963年)、文化与社会(1965年)、民族志图集(1967年)、依鲁斯的理论:一个世界的探究(1980年)、世界文化图集(1981年)等。默多克在他的代表作社会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这个概念,它是指由父母双方及其子女组成的家庭,这种家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家庭类型。核心家庭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成为扩大家庭,一种是因“多偶婚”而形成扩大的家庭配偶,另一种是由一主干家庭加一分支家庭构成。默多克认为家庭具有四种功能:满足性的需求、经济上的互助合作、生儿育女和对下一代的教育。他还对亲属称谓进行了详尽的考察。提出了八条亲属称谓准则,并将世界上所有的亲属称谓制度归纳为六种基本类型,分别是:夏威夷型、爱斯基摩型、苏丹型、易洛魁型、克劳型和奥马哈型。夏威夷型的称谓是只用性别和辈份来区分亲属;爱斯基摩型的称谓与英、美国家的称谓相同;苏丹型称谓类似于我国汉族人的称谓,基本上对每个亲属都给予一特定称谓;易洛魁型就是摩尔根指出的分类式称谓的典型;克劳型和奥马哈型比较罕见,类似于易洛魁型,但辈份在其中不起作用。亲属称谓制度及其涉及的群体和地位是初民生活大厦的基石,通过亲属称谓制度,可以了解血缘和婚姻群体这些社会组织的结构与特点。 二、 怀亭的泛文化比较研究1953年,约翰WM怀亭和阿尔文L柴尔德出版的儿童教养与人格:泛文化的研究一书重点研究了在一特定社会中,早期的儿童经验是如何影响某些医学观念发展的。他们认为儿童教养方式是受生计系统所决定的,即生计系统儿童教养方式人格变量投射系统。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