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程下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_第1页
试论新课程下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_第2页
试论新课程下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_第3页
试论新课程下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_第4页
试论新课程下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论新课程下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作为教学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我感觉在长期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学习方法的指导,而常忽略对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现在,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广大教师对“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教师开始重视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及其他思想教育。从而,使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改进,在注重传授学生学科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一、问题的提出1.是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历史课程三个重要目标之一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目标的实现不仅要求借助一些基本的人类历史过程与历史知识,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选取各种有效的策略,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体现出历史教育的价值,是历史教育之魂。教师要挖掘蕴藏在历史过程和历史知识中的巨大精神财富来刺激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其产生肯定的积极的情感;只有动情之后学生才可能对客观的历史事物等产生较为全面而公正的认识,经过长期的积累,学生最终会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2.是教师教学观念改变的要求。有的教师认为,这是要求党团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有教师觉得政治老师和班主任应该花大力气,还有些老师感到这意味着学校要为有效地开展政治思想教育活动采取措施所有这些,对于落实德育首位无疑是重要的。但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学生活动的大量时间在课堂,如果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没有贯彻“德育为首”的方针,德育就不可能真正到位,加强德育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研究学科教学的教育性,探索学科德育渗透的理论和途径,就显得重要而迫切了。3.是学生自身的教育发展要求。当代中小学生在学校接受纯粹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在家庭往往受到利己主义倾向的实惠教育,在社会则会受到追求利益回报的商品教育,这种反差造成了涉世未深的中学生思想道德的混乱,削弱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正面影响。陕西师范大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任鹏杰主编曾说:“不要忘了,教育与社会是共舞、互动的,人性人文环境被污染了,害教育,也害社会。欲净化环境,须所有公民守望我们共同守望的信念,而这守望最需要的是行动,只有态度是远远不够的。”二、实践与思考1.目标引领,一个值得寻味的历史话题。和获得历史基础知识,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发展历史思维能力等比较,历史课更高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因素,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这些内容大致可归纳如下:忠心报国,勇赴国难、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勤劳俭朴,艰苦奋斗、不畏强暴,自强不息、文明礼貌,仁者爱人,等等。2.了解学情,刺激和满足学生的需求。要了解学生掌握的学习资源,给学生一个展示才能的机会,师生在平等、民主、和谐的环境下,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获取情感体验。给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不仅可以使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还可以让学生看到他人的优点,从而互相学习,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3.知行合一,守护心灵的荣辱底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一个学生为抄近路践踏草坪,后面就会有学生跟着践踏过去;一个学生就餐不排队,后面就会有更多学生拥挤上来;一个学生把垃圾扔在不该扔的地方,后面就会有很多学生把垃圾扔在那里。那些后来践踏草坪、不排队、乱扔垃圾的学生,未必不知道这样做有损自己的形象,但前边的学生做了,他们也就随波逐流了。历史教学,唯有以人为本,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让学生追问自我,生成智慧,形成正确的荣辱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全面落实教学目标,才能促进生命质量的提升与超越,这才是教育的真谛。三、主要方法1.以正面教育作为立足点。教师应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准确而鲜明地向学生宣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中悟出真谛。如针对学生中的高消费、攀比现象,可讲述雍正帝的节俭、新民主主义革命年代的共产党艰苦朴素、顽强拼搏的事例,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又如现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相互协作能力、团队意识较弱,在学习抗日战争一课时,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强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概念的分析和理解,使学生在具体学习实例中提升自己。2.用情感熏陶来辅助。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或实物,辅之以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去影响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如,在教学古希腊民主政治一课时,我以刘翔在奥运会夺金事迹,激发学生强烈的报国情感,确立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决心。另外,真挚的道德情感,来自于教师本身的道德修养,教师的威信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动力无穷的精神感染力,也是学生对教师尊重的依据。在某种程度上,学生为获取社会、他人对自己的认同,常主动确定教师所渗透的或具有的价值标准,教师要通过“自我塑造”来达到塑造学生的目的。3.到课堂之外,去现场教育。各地丰富的德育资源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活教材”,教师要充分利用,往往有时一两节课的利用,与在教室得到的教育效果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就溧阳而言,古有浣纱女、孟郊游子吟,今有水西“新四军指挥部旧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