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1928年,由格里菲思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成功地证明了()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DNA是遗传物质C已经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含有能促进R型细菌转化的“转化因子”D已经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只有蛋白质已失去活性,而DNA仍具有活性答案C解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是没有证明转化因子是什么,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2关于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外转化实验,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体内转化实验提出了“转化因子是什么”的问题BR型菌的遗传物质是RNA,S型菌的遗传物质是DNAC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使R型菌产生可遗传变异的物质D能从注射R型活菌与S型死菌混合物的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到活的S型菌答案B解析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提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含有“转化因子”,促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是并不知道转化因子是什么,A正确;R型菌和S型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错误;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即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S型死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能够从小鼠体内分离到S型活菌,D正确。3如图所示,用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大肠杆菌的氨基酸,然后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侵染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和母噬菌体形态完全相同,而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应含有的标记元素是()A31P、32P和32S B31P、32P和35SC31P、32P和32S、35S D32P和32S、35S答案B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进入细菌体内的只有DNA,蛋白质外壳保留在外面。DNA进入大肠杆菌后以自身DNA为模板,大肠杆菌提供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子代噬菌体中少量含有放射性32P,但所有个体均含有31P。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原料均来自大肠杆菌,所以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均含有35S,B正确。4下图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示意图,对此过程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搅拌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B被35S标记的噬菌体是通过将其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培养而获得的C若混合保温时间偏短,且其他操作正常,对上清液放射性没有明显的影响D该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答案C解析搅拌的目的是为了把亲代噬菌体外壳蛋白和细菌分离,A错误;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营寄生生活,所以要得到35S标记噬菌体必须直接接种在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的大肠杆菌中,才能培养出来,B错误;若混合保温时间偏短,且其他操作正常,对于35S标记上清液放射性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32P标记的噬菌体没有充分侵染到细胞中,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明显增加,C正确;该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没有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胞,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5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有关这两个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都选用结构简单的生物作为实验材料,繁殖快、容易观察B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C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活R型菌S型菌的DNA出现S型细菌和R型细菌”D赫尔希和蔡斯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并标记噬菌体DNA和蛋白质,研究DNA是遗传物质答案D解析由于细菌结构简单、培养容易、繁殖快、容易观察因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所以两个实验都选用了结构简单的生物作为实验材料,A正确;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研究各自的效应,B正确;用活R型菌S型菌的DNA,可以得到R型菌和S型菌,因为S型菌的DNA可以将R型菌转化为S型菌,C正确;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用培养基培养,应该用细菌培养,D错误。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R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一定是RNAB只含有D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C既含有DNA又含有R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和RNAD既含有DNA又含有R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不是RNA答案D解析含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不一定是RNA,如人、细菌等,A错误;只含有D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一定是DNA,B错误;既含有DNA又含有R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D正确。7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以上4个实验,适时进行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是()A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C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答案B解析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将进入细菌体内,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被感染的细菌)中检测到放射性;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被感染的细菌)中检测到放射性;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由于15N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蛋白质外壳出现在上清液中,15N标记的噬菌体DNA通过侵染进入细菌体内,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和上清液中检测到放射性;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被感染的细菌)中检测到放射性,B正确。能力提升题 对应学生用书P261利用两种类型的肺炎双球菌进行相关转化实验。各组肺炎双球菌先进行图示处理,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到不同小鼠体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BF组可以分离出S型和R型两种肺炎双球菌C此实验可以证明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D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A、B、C、D四组答案D解析从图示实验过程看出,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F组加入了S型菌的DNA,可以分离出S型和R型两种肺炎双球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A组经煮沸、D组为R型菌,均不能导致小鼠死亡,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B、C、F组,D错误。2生物兴趣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如下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理论上,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B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Cb中是否含有放射性,与过程中培养时间的长短有关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是保温培养,是搅拌离心。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理论上,放射性物质应该在上清液a中,沉淀物b中没有放射性,b中如出现放射性,与搅拌不充分、部分蛋白质外壳没有与大肠杆菌分离有关,所以A、B正确,C错误;要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应再加一组32P标记的实验,D正确。3下列有关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35S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的放射性B要得到35S标记噬菌体必须直接接种在含35S的动物细胞培养基中才能培养出来C采用搅拌和离心手段,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D在该实验中,若改用32P、35S分别标记细菌DNA、蛋白质,则子代噬菌体100%含32P和35S答案D解析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所以放射性主要集中在上清液中,A错误;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营寄生生活,所以要得到35S标记的噬菌体必须直接接种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的大肠杆菌中才能培养出来,B错误;搅拌和离心是为了把噬菌体和细菌分离,再通过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证明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C错误;由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所用原料都是细菌的,所以在该实验中,若改用32P、35S分别标记细菌DNA、蛋白质,则子代噬菌体100%含32P和35S,D正确。4下图甲中的噬菌斑(白色区域),是在长满大肠杆菌(黑色)的培养基上,由一个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不断裂解细菌产生的一个不长细菌的透明小圆区,它是检测噬菌体数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利用培养基培养并连续取样的方法,得到噬菌体在感染大肠杆菌后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图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基中加入含35S或32P的营养物质,则放射性先在细菌中出现,后在噬菌体中出现B曲线ab段,细菌内正旺盛地进行噬菌体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曲线bc段所对应的时间内噬菌体共繁殖了10代D限制cd段噬菌斑数量增加的因素最可能是绝大部分细菌已经被裂解答案C解析噬菌体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所以,培养基中的35S或32P先被细菌利用,才能出现在噬菌体内,A正确;ab段,噬菌斑数目不变,因为噬菌体正在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B正确;设繁殖代数为n,bc段,1002n1000(n10),C错误;限制cd段噬菌斑数量,继续增加的因素最可能是绝大部分细菌已裂解,D正确。5如图表示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和家兔体内遗传物质组成中五碳糖、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其中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T2噬菌体 B乳酸菌C酵母菌 D家兔答案A解析T2噬菌体只含有DNA,乳酸菌、酵母菌、家兔既含有DNA又含有RNA,但遗传物质都是DNA。6下图是赫尔希和蔡斯做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部分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1)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_,对该噬菌体进行标记的具体方法步骤是_。(2)正常情况下,上清液的放射性_(填“高”或“低”);如果搅拌不充分,会导致_放射性较高。(3)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子代噬菌体需要噬菌体提供的_和细菌提供的_。(选填“DNA模板、脱氧核苷酸、氨基酸”)(4)图中所示实验并不能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要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还需要设置另外一组实验,即用_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预测在正常情况下该组实验中放射性较高的部位是_(填“上清液”或“沉淀物”)。答案(1)蛋白质(外壳)先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2)高沉淀物(3)DNA模板脱氧核苷酸、氨基酸(4)32P沉淀物解析(1)仅在T2噬菌体的蛋白质中含有硫元素,所以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专营寄生生活,不能用普通的培养基对其进行培养,所以对该噬菌体进行标记的具体方法步骤是:先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2)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35S标记的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细胞中,而是留在外面,所以正常情况下,上清液的放射性高;如果搅拌不充分,留在大肠杆菌表面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将随大肠杆菌细胞分布在沉淀物中,会导致沉淀物中的放射性较高。(3)噬菌体侵染细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药妆市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 资产减值测试试题及答案
- 财务政策落实考试题及答案
- 高考培优微专题《五种概率计算和三种事件辨别》解析版
- 2024年云南红河学院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甲醛行业发展趋势与未来市场机遇解析
- 2024年菏泽市成武县人民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秘书学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二级考试效率提升试题及答案
- 技能成才教育
- 立式注塑机操作指导书
- 区域检验中心建设方案
- 系统拨测方案
- FZ/T 07025-2022针织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 输配电线路防火应急预案
- 10月自考外国文学史(00540)试题及答案解析与评分标准
- 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作业指导书
- 预防性侵害和性骚扰
- 资产管理办法培训课件
- 肛管癌的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