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的监.ppt_第1页
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的监.ppt_第2页
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的监.ppt_第3页
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的监.ppt_第4页
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的监.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 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的监管,2,本章主要内容,中央银行与金融市场 中央银行与货币市场监管 中央银行与资本市场监管 中央银行与外汇市场监管,3,中央银行与金融市场,中央银行与金融市场的关系 央行参与金融市场监管的重要性 金融市场监管的一般原则,4,中央银行与金融市场的关系,央行为金融市场资金供需双方的中介和调节者 央行在金融市场上扮演两方面角色: 作为中介参与市场活动,并为融资双方提供融资便利和清算服务; 调控金融市场的资金运行,进而调控整个宏观、微观经济。 央行在调节经济时既可以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又拥有行政和法律手段,还可以发布各种经济信息对交易行为加以引导。,5,中央银行与金融市场的关系,央行作为金融市场管理者仍承担着一定监管职责 央行既代表国家又超然于各金融机构的地位,使之完全可以充当金融市场的监管者。 尽管我国形成了“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三驾马车的监管格局,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也履行一定的金融监管职责。并且在协调三家监管机构、充当最后的借款人、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6,中央银行与金融市场,中央银行与金融市场的关系 央行参与金融市场监管的重要性 金融市场监管的一般原则,7,央行参与金融市场监管的重要性,是央行实现货币政策的需要 央行实施货币政策有两个渠道: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在央行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中,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或再贷款)对应于商业银行渠道,而公开市场业务则主要对应于金融市场渠道。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往往更多地运用公开市场业务(包括本币和外币)或通过金融市场渠道来实施其货币政策。 尽管公开市场业务主要通过货币市场进行,但随着金融业的深化与发展,长、短期融资工具的界限、以及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界限都在趋于模糊。 央行货币政策的实施,离不开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保证金融市场的平稳、规范运行是央行执行货币政策职能的需要。,8,央行参与金融市场监管的重要性,是维护整个金融系统稳定的需要 金融市场是金融体系的一部分,而保持金融体系的总体稳定往往是各国央行的重要职责。 各类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上最活跃的主体,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往往同对各类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的监管联系在一起。而央行在对各类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监管中往往扮演着重要角色。 2003年3月以后,尽管人民银行不再承担对银行业的监管职能,但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的所有活动仍由人民银行监管。人行通过利率、汇率和证券买卖等政策工具,加强对各金融子市场的监测,并关注和协调货币市场与房地产、证券以及保险等市场的关联渠道和风险控制。,9,中央银行与金融市场,中央银行与金融市场的关系 央行参与金融市场监管的重要性 金融市场监管的一般原则,10,金融市场监管的一般原则,全面性原则 国内金融市场各子市场的协调 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协调 效率性原则 监管必须有效 监管应不妨碍金融市场竞争性和效率的提高 尽可能降低监管成本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11,中央银行与货币市场的监管,合规性监管是央行对货币市场监管区别于对其他金融市场监管的重要特征。 央行对货币市场的监管是与其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里主要探讨我国央行对商业票据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和国债市场等几个重要市场的的监管。,12,中央银行与货币市场的监管,央行对商业票据市场的监管 央行对同业拆借市场的监管 央行对国债市场的监管,13,央行对商业票据市场的监管,对商业票据监管的一般原则 票据承兑、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应坚持“真实票据原则”。 参与各方应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信原则,再贴现应有利于货币政策目标。 承兑、贴现和转贴现的期限不超过6个月,再贴现不超过4个月。 贴现和再贴现利率由人行制定、发布和调整,转贴现利率由交易双方商定。,14,央行对商业票据市场的监管,对商业票据承兑的规定 出票人应具备的条件 对承兑机构范围的规定 承兑机构必须具备的条件 关于承兑申请人资信考核及担保的要求 承兑人应向申请承兑人收取手续费 承兑总量和比例及风险的控制 央行各分支对辖内机构承兑汇票实行总量控制 央行各分支应完善承兑业务管理和风险防范制度,监督辖内承兑总量和风险度,15,央行对商业票据市场的监管,对商业票据贴现的规定 关于贴现申请人应该具备条件的规定 申请贴现时必须提交的文件 贴现人必须是人行批准经营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 贴现应遵循贷款的“三性”原则,流向符合国家产业和信贷政策规定,并将贴现和再贴现量纳入信贷总量和存贷比例内考核 贴现人和承兑人之间交叉复查的规定,16,央行对商业票据市场的监管,对商业票据再贴现的规定 通过再贴现窗口、授权窗口和转授权窗口进行总量和结构控制。 罚则 暂停办理承兑、贴现 通报批评 暂停再贴现授权 给予有关责任人纪律处分 追究有关人员刑事责任,17,中央银行与货币市场的监管,央行对商业票据市场的监管 央行对同业拆借市场的监管 央行对国债市场的监管,18,央行对同业拆借市场的监管,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分为两级网络: 一级网交易主体:为人行批准的各商业银行总行及经改造后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市场融资中心。 二级网交易主体:是各商业银行总行授权的分支机构以及在各地人行开户的城市合作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及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这些机构在融资中心就地交易。 央行对同业拆借市场的监管,是指它对金融业内部同业拆借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具体包括如下两方面内容:,19,央行对同业拆借市场的监管,基本原则 协调自愿、平等互利、自主成交原则 短期使用的原则 坚持按期归还的原则,20,央行对同业拆借市场的监管,同业拆借市场监管的若干规定 参加对象的资格审定。 拆借资金用途的管理。 拆借期限和利率的控制。 拆借金融机构的资金安全比例限制。 督促商业银行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按照自身的资金可能和清偿能力控制拆借总量。 商业银行间的债券回购业务,必须通过全国统一同业拆借市场进行,不得在场外进行。,21,中央银行与货币市场的监管,央行对商业票据市场的监管 央行对同业拆借市场的监管 央行对国债市场的监管,22,央行对国债市场的监管,主要包括对国债发行计划、认购对象、发行利率、发行方式、二级市场交易、证券回购交易等一系列的规定。,23,中央银行与资本市场的监管,资本市场监管体制比较 证交所与证券交易服务机构的监管 证券发行市场的监管 证券交易市场的监管 金融衍生市场的监管 证券市场监管的国际合作,24,资本市场监管体制比较,根据各国证券市场监管模式的差异,可将证券市场监管体制分为三类。 集中型监管体制 自律型监管体制 中间型监管体制,25,资本市场监管体制比较,集中型监管体制 是指政府设立专门的全国性证券监管机构,制定专门的证券市场管理法规来实现对全国证券市场的统一管理。 在该模式下,政府积极参与证券市场的管理,并在证券市场管理中居于主导地位,证券交易所和证券商协会等自律性组织只起辅助作用。 美国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巴西、墨西哥、日本、韩国等也采取这种监管模式。,26,资本市场监管体制比较,集中型监管体制 主要优点: 统一了监管口径,使市场有法可依,监管力度高,权威性强; 能协调全国各证券市场,突破跨地域的监管界限,防止市场出现无序竞争和混乱局面; 监管者地位超脱,能更公平、公正、客观、有效地发挥其监管职能,在实践中更注重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27,资本市场监管体制比较,集中型监管体制 主要缺点: 监管者超脱于市场,掌握的信息相对有限,从而可能导致监管成本高昂,缺乏效率; 自律组织与政府主管机关的关系难以协调,政府监管人员证券专业知识相对欠缺和官僚主义可能导致政府集中监管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28,资本市场监管体制比较,自律型监管体制 一般不设专门的证券监管机构,主要依靠证券行业的自律管理。除必要的国家立法外,政府较少干预证券市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主要通过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业协会等自律机构进行。 英国是这种模式的典型,荷兰、新加坡、马来西亚、新西兰和肯尼亚等国也采用自律监管模式。,29,资本市场监管体制比较,自律型监管体制 主要优点: 允许券商参与制定管理条例,使市场管理更切合实际,有利于促进券商自觉遵守和维护条例; 自律组织能对市场违规行为作出迅速反应,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从而保证市场的有效运转; 市场管理规则比政府制定的证券法规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创造性,市场监管更切合实际。,30,资本市场监管体制比较,自律型监管体制 主要缺点: 监管者的非超脱地位,使证券市场的公正原则难以得到充分体现; 缺少强有力的立法作为后盾,监管手段软弱,导致市场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由于没有专门的机构协调全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各区域市场之间很容易产生摩擦。,31,中间型监管体制 是介于集中型和自律型之间的一种管理模式,它既强调集中统一的立法监管,又强调自律组织的自律管理,是集中型和自律型两种模式的相互协调、相互渗透的产物。 该模式有时也被称为分级监管体制,主要包括二级监管(中央政府+自律机构)和三级监管(中央、地方两级政府+自律机构)两种类型。德国是中间型监管体制的典型代表,此外,意大利、泰国、约旦等国也采取这种监管体制。,资本市场监管体制比较,32,资本市场监管体制比较,中国现行证券监管体制和组织执行体系 属于集中型监管体制,具有集中型监管体制的基本特征,同时还有与中国证券市场相关的一些特点。,33,资本市场监管体制比较,中国现行证券监管体制和组织执行体系 中国证券监管体制的形成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经历了一个由分散监管到集中监管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无序多头监管阶段(1980年代中期到1992年10月前);有序多头监管阶段(1992年10月至1998年12月29日);集中监管阶段(1998年证券委和证监会合并后)。 目前,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建立了证券监管机构,作为中国证监会在各地的派出机构行使证监会赋予的权力,对当地的证券业实施监管,从而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集中型证券监管体制。,34,资本市场监管体制比较,中国现行证券监管体制和组织执行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的协作 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货币市场的关系,资本市场的稳定与金融稳定的关系,以及证监会风险处置能力的欠缺,都要求二者保持密切的合作。 二者的职能分工:人行负责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包括证券业),证监会负责日常监管;人行负责金融业务综合统计制度的制定和汇总,证监会负责编制全国证券业数据和报表。 二者建立协作关系的必要性:主要在于货币供应量与资产价格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资本市场稳定和宏观金融形势的稳定。 二者合作的主要领域:证券投资需求与货币供应量目标;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政策领域的协调;证券业风险处置方面的协调等。,35,中央银行与资本市场的监管,资本市场监管体制比较 证交所与证券交易服务机构的监管 证券发行市场的监管 证券交易市场的监管 金融衍生市场的监管 证券市场监管的国际合作,36,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交易服务机构的监管,对证券交易所的监管 对证交所的监管主要有3种形式: 注册制(或登记制):以美国为代表。 核准制(或特许制、许可制):以日本为代表。 认可制(法律的事后追认):以英国为代表。,37,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交易服务机构的监管,对证券交易服务机构的监管 证券交易服务机构包括: 证券投资咨询公司 资信评估机构 会计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 监管内容包括机构资格审核和从业人员资格审核。资格审核类似于证券公司,对其从业人员的资格审核各国规定不一。,38,中央银行与资本市场的监管,资本市场监管体制比较 证交所与证券交易服务机构的监管 证券发行市场的监管 证券交易市场的监管 金融衍生市场的监管 证券市场监管的国际合作,39,证券发行市场的监管,对证券发行活动的监管,主要是指对证券发行的认可监管。证券发行的认可制度有两种: 注册制:要求发行人在发行证券之前,应按有关法律的规定先向证券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进行发行注册。 核准制:又称许可制或审批制,是指证券发行人每次发行证券均应报请证券监管部门审核批准的制度。,40,中央银行与资本市场的监管,资本市场监管体制比较 证交所与证券交易服务机构的监管 证券发行市场的监管 证券交易市场的监管 金融衍生市场的监管 证券市场监管的国际合作,41,证券交易市场的监管,主要包括对证券市场交易行为的监管和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监管。这是各国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的重点所在,它关系着证券市场的规范化,是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和保证证券市场正常运行的关键。,42,证券交易市场的监管,对证券市场交易行为的监管 对内幕交易行为的监管 对市场操纵行为的监管(主要包括洗售、对敲、轧空、信息杠杆、联合操纵等) 对市场欺诈行为的监管,43,对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监管 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规范化基本原则公开、公平、公正的集中体现。 信息披露的监管主要是对信息披露的形式和内容的监管。 信息披露可分为:证券发行人的初次信息披露和持续信息披露两种。 关于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各国证券法规都有明确规定。,证券交易市场的监管,44,中央银行与资本市场的监管,资本市场监管体制比较 证交所与证券交易服务机构的监管 证券发行市场的监管 证券交易市场的监管 金融衍生市场的监管 证券市场监管的国际合作,45,金融衍生市场的监管,金融衍生市场是80年代以来最活跃、最引人注目的新兴市场。它在规避风险、提高金融体系效率的同时,也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因此,90年代以来,它已经成为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重点。 包括金融管理当局的监管和金融机构的自我管理。,46,金融衍生市场的监管,金融管理当局的监管 1970年代以来,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与发展是以美国市场为主导的。其金融管理当局对该市场的监管也具有典型意义。 美国对金融衍生市场的监管分联邦和州两级,以联邦为主。证券类衍生工具由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监管,商品类衍生工具由联邦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监管,具有证券和商品双重特性的衍生工具由SEC和CFTC共同监管,而既非证券类也非商品类的衍生工具由州当局监管。 关于场外交易的监管 关于SEC与CFTC合并的问题 关于联邦金融衍生工具委员会(FDC),47,金融机构的自我管理 金融衍生业务的复杂性和低透明度,常使得外部监管的效果不甚理想,因此,金融机构的自我管理对提高该市场的监管效果极为必要。 金融机构自我管理的重点是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其主要内容包括: 董事会和高层管理部门对衍生业务的适当监督; 机构拟定合理的风险管理过程; 全面的内部控制和稽核程序。,金融衍生市场的监管,48,中央银行与资本市场的监管,资本市场监管体制比较 证交所与证券交易服务机构的监管 证券发行市场的监管 证券交易市场的监管 金融衍生市场的监管 证券市场监管的国际合作,49,证券市场监管的国际合作,金融一体化和衍生金融工具的复杂化,使得证券市场监管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明显增加。 巴塞尔委员会和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IOSCO)为主的国际金融机构在证券市场监管的国际合作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50,证券市场监管的国际合作,国际合作的目标和关键因素 国际合作的根本目标:是通过制定和实施监管准则来维护全球证券市场的稳定,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各国和有关国际组织在证券市场监管的国际合作中形成了有关健全监管体制的七个关键因素(见P371)。,51,证券市场监管的国际合作,合作重点:金融衍生市场监管 这具体体现在巴塞尔委员会、30国集团(G30)的全球衍生工具研究小组、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技术委员会等国际机构颁布和推行的一系列文件和规定上。,52,中央银行与外汇市场的监管,外汇市场是从事外汇买卖的交易场所,或者说是各种不同货币彼此进行交换的场所。 外汇市场包括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两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