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环境保护信息网培训部2010年(国内、国际)环境风险评价专业技术与相关软件高级研修班环境风险评价专章的内容及编写技巧案例分析某公司MDI(光气)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风险评价专章授课讲师:彭飞翔黄山,2010-10-24环境风险评价专题目录13 环境风险评价29613.1 与项目风险有关的环境敏感特征分析29613.2 现有工程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29813.2.1 现有工程防护设施安全检查结果29813.2.2 整改落实情况30613.2.3 现有工程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30713.2.4现有工程环境风险存在问题31013.3 风险识别及分析31013.3.1 危险物质识别31013.3.2重大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因子筛选31513.3.3 生产过程潜在危险性分析31613.3.4 事故连锁效应和重叠继发事故的危险性分析32013.3.5 事故的伴生/次生危险性分析32213.3.6 事故情况下污染物转移途径及危害形式32313.4事故统计与典型案例分析32413.4.1光气事故部位和事故原因统计32413.4.2光气事故典型案例分析32613.4.3氯气事故典型案例分析32713.4.4 VCM装置事故典型案例分析32813.5评价等级与范围32813.6.源项分析32913.6.1 MDI装置事故源项及事故概率32913.6.2 CO装置事故源项及事故概率33113.6.3 VCM装置事故源项及事故概率33113.7事故源强33113.7.1 MDI装置事故源强33113.7.2 甲醛、CO装置及VCM装置事故源强33213.8后果预测分析33713.8.1有毒物质泄漏预测模式和扩散参数33713.8.2 火灾爆炸影响预测模式33813.8.3 有毒物质事故预测计算结果34013.8.3在毒物质事故后果分析34613.8.4 有毒物质事故风险值34913.8.5 火灾爆炸危害预测结果与评价35313.8.6 事故废水排放影响分析35413.9 风险管理35413.9.1减少环境风险措施35413.9.2 补充措施要求及建议35813.9.3 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35913.9.4 防止事故污染物向环境转移防范措施36113.10 应急预案36713.10.1 应急预案工作原则36713.10.2 事件级别划分和处置要求36713.10.3 XX公司环境风险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及要求36913.10.4 XX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需要补充和完善内容37013.10.5 XX开发区风险应急预案37313.10.6 XX市环境风险应急预案37513.11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三同时检查37713.12 结论、要求和建议37813.12.1 结论37813.12.2要求和建议37813.13 附件37913环境风险评价本项目为扩建项目,根据评价大纲专家的评审意见,本章节将结合XXMDI现有装置以及一期工程的安全生产情况,一、二期工程安全评价和一期工程风险评价,对现有工程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已建立的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进行核查,对二期项目进行事故风险评价,通过评价,识别项目生产运行中危险环节,有害因素,分析和预测项目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故后果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评价项目风险的可接受程度。并提出进一步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本次评价主要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关于检查化工石化新建项目环境风险的通知等要求进行。本次二期项目风险评价的内容为新建30万吨/年MDI装置及与之配套建设的6000万Nm3/aCO 扩建装置和40万吨/年氯乙烯装置。13.1 与项目风险有关的环境敏感特征分析(1)大气环境敏感特征分析大气环境保护目标:xx岛内的生活居住区和行政商务区。本次评价对项目周围人口分布进行调查,岛内人口集中区与社会关注区等敏感目标见表13.1-1。表13.1-1 项目周围主要人口集中区与社会关注区关心点名称方位距离km人口数备注居民区太平村S1.72.726092.0km内计划搬迁长塘村S1.72.81709下厂村S2.82005XX派出所集体户S4.11084隔山体西岙村S4.5693隔山体海信S4.7509隔山体海金S4.7835隔山体北渡村SSW4.574龙山村 SW2.11434门登村 SE3.1431外马村 SE3.4173门下村SE3.6291长墩村SE4.51400孚竹村SE4.8855堍头村SE5.71267东岙村SSE3.91252海文SSE4.447海城SSE4.61487王榭村SSE4.81299海韵 SSE5.0257海湾SSE5.43145社会关注区XX医院SSE4.485+60床位XX一小SE4.51029XX二小SSE4.6848XX中学SSE4.71336行政商务区XX邮政所S4.113金岛大酒店S4.320中国联通XX营业厅S4.53乐口乐酒家S4.630斯贝大酒店S4.637金榭酒店S5.243鑫乐大酒店S5.124海韵渔港大酒店S5.220XX国际酒店S5.257XX公路运输公司S5.430中信实业XX支行S5.513中国农行XX支行S5.737中国移动XX营业厅S5.75上岛咖啡SSW5.234隔山体中国电信XX营业厅SSW5.47隔山体名典咖啡SSW5.418隔山体中国工商银行XX支行SSW5.515隔山体中国建设银行XX支行SSW5.69隔山体中国银行XX支行SSW5.710隔山体XX客运码头SE5.613XX三江购物俱乐部SSE4.842*表中距离是指光化装置至各敏感点的最近距离*至各居民点的距离指光化装置至各村庄最近居民点的距离,离光化装置较近的三个村庄有太平村、长塘村、龙山村,根据调查,在2000m内共有200多户,共计460人,其余人口分布在2000m以外。本次还对安全距离2000m内企业进行人口调查,见表13.1-2。表13.1-2 项目周围2km内主要企业及人口企业方位离光化装置距离人口数MDI240XX热电SSW、SW40070东港电化W、WSW、SW800230XX码头WN60050华光灯业有限公司S1700210金缸缸套有限公司SSW、SW1850231金盾保险有限公司SSW180036康华保险有限公司SSW、S190085精工动力有限公司SSW190030(2)水环境敏感特征分析厂址北部临海,周边海域水质为四类区域,执行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中三类标准。项目的水环境保护目标是排海废水不影响海域水质功能的要求。(3)生态环境陆地生态:无特殊生态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周围林地。水生生态:厂址北部海域,保护鱼类和水生生物。13.2 现有工程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13.2.1 现有工程防护设施安全检查结果XX一期工程16万t/a MDI目前处于试生产期间,2005年12月,XX有限公司委托XX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安全验收评价。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对一期工程采取的安全防范设施、消防安全进行检查,评价结论是“根据现场检查结果,本工程总平面布置及常规安全防护措施较完善,各建(构)筑物按功能分区,生产工艺流程短捷便利,整体布局合理、厂区道路呈环形布置,消防通道畅通、照明完好,人、物分流,并为企业发展留有余地和空间,基本符合GB5018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等规范的要求,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防毒等措施也基本按预评价内容及相关安全标准实施到位”。MDI生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光化装置安全生产,安全验收还重点对缩合、光化、分离生产装置所采取安全措施进行检查。结果见表13.2-1。(1)检查主要依据GB190412003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安全规程、GB1354892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装置安全评价通则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GB50160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1999年版)SH3011-2000石油化工工艺装置布置设计通则HG205711995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GB2893-2001安全色、GB2894-1996安全标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XX公司16万吨/年MDI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2) 检查结果表13.2-1 缩合、光化、分离生产装置安全检查结果序号检查内容依据结果备注一场地条件要求1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装置新建工程项目不应设置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 0.3g地区(即地震基本烈度八度以上地区)。GB19041-2003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6度。2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装置新建工程项目不应设置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及城镇全年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2000m之内。GB19041-2003符合要求。3光气及光气化生产装置应保持下表所示安全防护距离,并符合下列规定: 安全防护距离序号装置系统光气(折纯)总量/kg安全防护距离/m1300010002300050001500350002000GB19041-2003装置系统光气(折纯)总量大于5000 kg,安全防护距离为2000米,但2000m范围内,现有居民400多人,应执行预评价提出的要求。4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装置在500m半径范围内无居民,在大于500 m的安全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准兴建居住区、商业区等,零散居民不应超过200人。GB19041-2003500 m半径范围内无居民,在大于500m的安全防护距离范围内无兴建居住区、商业区等,零散居民不超过200人。5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装置与交通要道的安全防护距离不应小于500m。GB19041-2003500m范围内无交通要道。6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GBJ16-87(2001年版)按设计要求布置,符合要求。7光气及光气化生产装置应集中布置在厂区的下风侧并形成独立的生产区,该装置与厂围墙的距离不应少于100m。GB19041-2003布置在厂区的下风侧,距离围墙大于100m。8光气及光气化生产车间空气中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的容许浓度必须符合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要求。GB19041-2003尚未进行检测。9严禁从外地或本地区的其他生产厂运输光气为原料进行产品生产。属危险光气化产品的运输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GB19041-2003自产自用。二工艺及设备的安全要求1一氧化碳含水量不宜大于50mg/m3, 氯气含水量不宜大于50mg/m3。GB19041-2003在线监测。2光气合成及光气化的设备、管道系统必须保持干燥,应避免水分混入。GB19041-2003在线监测。3含光气物料的转动设备应使用性能可靠的密封装置,宜设局部排风设施。GB19041-2003转动设备采用密封装置。4含光气物料设备的腐蚀裕度应根据生产条件来确定。碳钢或低合金钢的腐蚀裕度不宜少于3mm。GB19041-2003符合要求。5含光气物料的压力容器设计必须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设备不宜使用视镜,如必须使用时,应选用带保护罩的视镜,并设有局部排风设施。GB19041-2003采用带保护罩的视镜。6液态光气贮槽的设备台数及单台贮存量应降至最低,并符合下列要求:a)贮槽的总贮量必须严格控制,单台贮槽的容积不应大于5m3。b)单台贮槽的装料系数应控制在应75%以下。c)必须设有相应系统容量的事故槽。d)贮糟的出料管不宜侧接或底接。e)贮槽应装设安全阀,在安全阀前装设爆破片,安全阀后必须接到应急破坏系统 宜在片与阀之间装超压报警器。f)液态光气贮槽的材质应采用16MnR钢。g)宜采用双壁槽。GB19041-2003符合相应的要求。液态光气缓冲罐容积为1.35 m3,其装料系数控制在61,并将其置于封闭式单独房间内,并设强制通风系统。7含光气物料的压力容器中,热交换器和列管式光气合成反应器的管子与管板的连接处宜进行氦渗透检验。GB19041-2003符合要求。8液态光气和异氰酸甲酯等装置系统要严格控制水的混入,其冷却和输送应采取下列措施:a)冷却器、冷凝器和贮槽的冷却宜采用非水性液体作冷却剂。如使用水或水性溶液作冷却剂,必须有可靠的防护措施。b)当用水或水性溶液作贮槽冷却剂时,禁止槽内设冷却盘管。c)由贮槽向各生产岗位输送物料不宜采用气压输送,当采用密封性能可靠的耐腐蚀泵输送时,泵的数量应降至最低。GB19041-2003符合相应的要求。9当计划停车时,必须在停车前将设备内的物料全部处理完毕。设备、管道检修时,必须放净物料,进行气体置换取样分析合格,方可操作。操作时应有专人监护,严禁在无人监护时进行操作。GB19041-2003有相应的制度。10光气反应器、光气贮罐和处理液态光气的管线采用双壳结构,在双壳之间设置光气泄漏探测系统。光气容器装有事故泄料管线,万一泄漏时,能迅速地将系统内的物料排空到一个事故泄料罐。预评价报告光气反应器、贮罐和处理液态光气的管线采用双壳结构。11对具有危险和有害因素的生产过程应合理地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和计算机技术,实现遥控或隔离操作。HG20571-1995采用DCS控制系统。12具有危险和有害因素的生产过程,应设计可靠的监测仪器、仪表,并设计必要的自动报警和自动联锁系统。HG20571-1995整个主体装置均有监测仪器、仪表,自动报警和自动联锁系统。13对事故后果严重的化工生产装置,应按冗余原则设计备用装置和备用系统,并保证在出现故障时能自动转换到备用装置或备用系统。HG20571-1995设有自动转换到备用装置或备用系统。14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已取得特种设备使用证。15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建立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16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有相应的管理制度。17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未制定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18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工艺、储槽和管道,根据介质特点,选用氮气、二氧化碳、蒸汽、水等介质置换及保护系统。HG20571-1995基本符合要求。19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设备和管道应设计安全阀,爆破板等防爆泄压系统,对于输送可燃性物料并有可能产生火焰蔓延的放空管和管道间应设置阻火器、水封等阻火设施。HG20571-1995基本符合要求。20化工装置内有发生坠落危险的操作岗位时应按规定设计便于操作、巡检和维修作业的扶梯、平台、围栏等附属设施。扶梯、平台和栏杆应符合固定式钢直梯(GB4053.1)、固定式钢斜梯(GB4053.2)、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GB4053.3)、固定式工业钢平台(GB4053.4)的规定。GB4053.1 GB4053.2 GB4053.3 GB4053.4设有扶梯、围栏,但平台未采取防积水设施,在冬季有结冰易滑倒的危险。21高速旋转或往复运动的机械零部件应设计可靠的防护设施、挡板或安全围栏。HG20571-1995有防护设施。三管道的安全要求1输送含光气的物料应采用无缝钢管,并宜采用套管。GB19041-2003符合要求。2含光气物料管道连接应采用对焊焊接,开车之前应做气密性试验。严禁采用丝扣连接。焊缝要求100%射线探伤检验并做消除应力处理。GB19041-2003有气密性试验报告。3对含光气物料的管道系统应划分区域,设置事故紧急切断阀。GB19041-2003符合要求。4输送光气及含光气物料,其管道的安装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a)支撑和固定应充分考虑热应力以及振动和摩擦的影响,应有防撞击的措施。b)穿墙或楼板时应装设在套管内。c)严禁穿过生活间、办公室和直接埋地,也不应敷设在管沟内。d)室外的气态光气输送管道,宜有伴热保温设施。e)输送管道不宜安设放净阀。如必须安设,其排出口必须接至尾气破坏处理系统。f)输送液态光气及含光气物料管道不宜设置玻璃视镜,如必须安设应加防护罩,镜前后应加切断阀。GB19041-2003管道的敷设符合相应的要求。四设备布置的安全要求1设备的布置应便于隔离操作、通风排毒和事故处理,应留有足够宽度的操作面和安全疏散通道。GB19041-2003留有操作空间和疏散通道。2光气及光气化装置均必须设置隔离操作室。GB19041-2003有独立操作室。3液态光气的贮槽及其输送泵宜布置在封闭式单独房间里,槽四周应设围堰,其高度不应低于20cm,堰内容量应大于槽容量,并有防渗漏层。室内应设强制通风系统,排出气体必须引至事故应急破坏系统处理。GB19041-2003液态光气的贮槽(缓冲罐)布置的单独房间的地面有缝隙。4设备宜露天或半露天布置,并宜缩小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GB50160-1992符合要求。5装置的控制室、变配电室、化验室、办公室和生活间等,应布置在装置的一侧,并位于爆炸危险区范围以外,并宜位于甲类设备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GB50160-1992有独立的控制室。6装置的控制室、变配电室、化验室的布置,应符合相关规定。GB50160-1992符合要求。7具有易燃易爆的工艺生产装置、设备、管道,在满足生产要求的条件下,宜按生产特点,集中联合布置,采用露天、敞开或半敞开式的建(构)筑物。HG20571-1995缩合、分离装置采用敞开式建筑。光化采用半敞开式建筑。五尾气回收及破坏处理系统1光气及光气化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含有光气及其他与毒气体必须经过回收及破坏处理,经过破坏处理后的尾气,必须通过高空排放筒排入大气,排放尾气应精足GB16297的规定。GB19041-2003尾气经破坏系统破坏处理后,经60m高空排放筒放空。2生产中经过回收处理的含有少量光气的尾气,连同其地装置排出的有毒气体(包括安全泄压装置、取样阀、排净阀和导淋阀的排气,弹性软管排毒系统等排气)可采用催化分解或碱液破坏处理。GB19041-2003采用碱液破坏处理。六紧急停在和应急破坏处理系统1光气合成及光气化反应装置必须设有事故状态下的紧急停车系统和应急破坏处理系统。应急破坏处理系统在正常生产状况下应保持运行。GB19041-2003设有应急破坏处理系统,2光气及光气化生产系统一旦出现异常现象或发生光气及其剧毒产品泄漏事故时,应通过自控联锁装置启动紧急停车并自动连接应急破坏处理系统并按下列步骤处理:a)切断所有进出生产装置的物料,将反应装置迅速冷却降温,且系统泄压,使生产装置处于能量最低状态。b)立即将发生事故设备内的剧毒物料导入事故槽内。c)如有溢漏的少量液体物料,可以使用氨水、稀碱液喷淋;也可以先用吸有煤油的锯末(硅藻土、活住炭均可)覆盖,然后再用消石灰覆盖。d)启动通风排毒系统,将事故部位的有毒气体排至处理系统。该系统的装置处理能力应在30min内消除事故部位绝大部分的有毒气体。e)可在事故现场进行喷氨或喷蒸汽,以加速有毒气体的破坏。在高空排放筒内宜采用喷入氨气或蒸汽,以中和残余的光气。GB19041-2003自控联锁装置启动紧急停车并自动连接应急破坏处理系统七电气和仪表的安全要求1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装置的供电应设有双电源。紧急停车系统、尾气破坏处理和应急破坏处理系统应配备柴油发电机,要求在30s内自启动供电。GB19041-2003双电源供电,紧急停车和破坏处理系统配有柴油发电机。2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装置区域必须设置光气、氯气、一氧化碳监测及超限报警仪表,还应设置事故状态下能自启动紧急停车和应急破坏处理的自控仪表系统。GB19041-2003设有光气、氯气、一氧化碳监测及超限报警仪表。3火灾和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装置的设计应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HG20571-1995采用防爆电气。4正常不带电而事故时可能带电的配电装置及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应按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要求设计可靠接地装置。HG20571-1995符合要求。5移动式电气设备应采用漏电保护装置。HG20571-1995符合要求。6化工生产装置区内应准确划定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区域范围,并设计和选用相应的仪表、电气设备。HG20571-1995符合要求。7装置防静电设计应符合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518)以及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技术规程(HG/T20675)的规定。GB12518HG/T20675-1990有防静电设施并经检测合格。8化工装置、设备、设施、储罐以及建(构)筑物,应设计可靠的防雷保护装置,防止雷电对人身、设备及建(构)筑物的危害和破坏。防雷设计应符合GB50057-1994 (2000年版)的规定。GB50057-1994 (2000年版)设有防雷设施,并经检测合格。八厂房的安全要求1光气及光气化生产厂房必须与生活间及办公室隔离。GB19041-2003独立厂房。2生产厂房每层面积小于等于100m2时,不应少于两个出入口;每层面积大于100 m2时,不应少于三个出入口;二层以上的厂房,每层必须有一个楼梯直通室外。GB19041-2003符合要求。3封闭式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厂房应设机械排气系统,重要设备,如光气化反应器等,宜设局部排风罩,排气必须接入应急破坏处理系统。GB19041-2003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厂房设有排风系统。4敞开式厂房应在可能泄漏光气部位设置可移动式弹性软管负压排气系统,将有毒气体送至破坏处理系统。GB19041-2003可能泄漏光气部位设有可移动式弹性软管负压排气系统。5隔离操作控制室内应保持良好的正压通风状态。取风口应设在远离污染源处。GB19041-2003符合要求。6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车间必须配备洗眼器和淋洗设备。GB19041-2003配备洗眼器和淋洗设备。7建筑物应按GBJ16的要求,明确生产的火灾的危险分类及构筑物的耐火等级。HG20571-1995厂房均为钢结构(涂防火涂料)。九安全管理1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厂应结合本厂生产工艺,制定出本厂的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GB19041-2003制定了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直接接触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的生产、使用、贮存、运输等操作人员应按有关规定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GB19041-2003操作人员均持证上岗。3设备必须定期检查及维修,每年应对含光气物料工艺设备进行腐蚀监测,对信号报警系统和通讯系统进行测试,应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对其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GB19041-2003符合要求。4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的生产、使用、贮存、运输等现场应配备有效的防护用具,光气监测器材及消防器材。GB19041-2003配备了防护用具、光气监测器材及消防器材。5工厂内必须安设风向标,其位置和高度应设在本厂职工和附近范围(500m)内人员容易看到的位置。GB19041-2003在装置顶部设有风向标。6有可燃气体和粉尘泄露的封闭作业场所必须设计良好的通风系统,保证作业场所中的危险物质的浓度不超过有关规定,并设计必要的检测和自动报警装置。HG20571-1995各装置内设有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仪。7化工装置消防设计必须根据工艺过程特点及火灾危险程度、物料性质、建筑结构,确定相应的消防设计方案。HG20571-1995按消防设计配备消防设施。8化工生产装置区、储罐区、仓库除应设置固定式、半固定式灭火设施外,还应按规定设置小型灭火器材。HG20571-1995按规定设置了灭火器材。9对于毒性危害严重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必须设计可靠的事故处理装置及应急防护措施。HG20571-1995有事故处理装置及应急防护措施。10在有毒性危害的作业环境中,应设计必要的淋洗器、洗眼器等卫生防护设施,其服务半径小于15m。并根据作业特点和防护要求,配置事故柜、急救箱和个人防护用品。HG20571-1995设有淋洗器、洗眼器,配置了事故柜、急救箱和个人防护用品。11设计具有化学灼伤危害物质的生产过程时,应合理选择流程、设备和管道结构及材料,防止物料外泄或喷溅。HG20571-1995符合要求。12具有化学灼伤危害作业应尽量采用机械化、管道化和自动化,并安装必要的信号报警、安全联锁和保险装置,禁止使用玻璃管道、管件、阀门、流量计、压力计等仪表。HG20571-1995采用自动控制系统,未使用玻璃管道、管件、阀门、仪表。13具有化学灼伤危险的生产装置,其设备布置应保证作业场所有足够空间,并保证作业场所畅通,危险作业点装设防护措施。HG20571-1995有足够空间,危险作业点装设有防护措施。14具有酸碱性腐蚀的作业区中的建(构)筑物地面、墙壁、设备基础,应进行防腐处理。HG20571-1995进行了防腐处理。15具有化学灼伤危险的作业区,应设计必要的洗眼器、淋洗器等安全防护措施,并在装置区设置救护箱。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HG20571-1995作业场所设有洗眼器、淋洗器。16应防止工作人员直接接触具有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设备、设施、生产原材料、产品和中间产品。HG20571-1995整个装置为密闭系统。17生产过程排放的有毒、有害废气、废(液)和废渣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HG20571-1995有三废处理设施。18在易发生事故的设备、危险岗位按标准涂安全色,设置安全标志。GB2893-2001GB2894-1996未按安全色及安全标志设置安全警示标志。19化工装置的管道刷色和符号执行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的规定。GB7231-2003全刷成白色。十卫生防护及事故应急救援1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应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a)厂区基本情况;b)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及分布图;c)指挥机构的职责及分工;d)装备、通讯联络方式及信号规定;e)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任务及演练;f)预防事故措施;g)事故处理;h)紧急安全疏散;i)工程抢险抢修;j)现场医疗救护; k)社会支援。GB19041-2003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但未按要求编制。2工厂应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规定设置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并配备有救护经验的医务人员及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GB19041-2003设置了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并配备有医务人员及急救设备和药品。3工厂应设置有毒气体防护站或紧急救援站,并配备监测人员与仪器设备。GB19041-2003设有气体防护站,并配备了监测人员与仪器设备。4工厂应按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的要求,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中毒危害,保护从事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GB19041-2003符合要求。根据检查结果可见,一期MDI工程设计、生产基本能满足国家有关安全、防火规定。13.2.2 整改落实情况根据2005年12月一期工程的安全检查结果,公司对现有MDI工程存在问题进行整改,整改落实情况见表13.2-2。表13.2-2 安全检查整改落实情况序号检查不合格内容整改落实情况一场地条件3装置系统光气(折纯)总量大于5000 kg,安全防护距离为2000米,但2000m范围内,现有居民400多人,应执行GB19041-2003中安全防护距离。正在加紧落实8未按GB19041-2003要求,对光气及光气化生产车间空气中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的容许浓度进行检测。已经进行检测,符合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二工艺及设备20设有扶梯、围栏,但平台未采取防积水设施,在冬季有结冰易滑倒的危险目前正在进行整改,装置的最上部全部使用花纹钢板铺设,并设置排水管。装置外个别小平台未采取防积水设施,正在整改3液态光气的贮槽及其输送泵宜布置在封闭式单独房间里,槽四周应设围堰,其高度不应低于20cm,堰内容量应大于槽容量,并有防渗漏层。室内应设强制通风系统,排出气体必须引至事故应急破坏系统处理。已整改完成九安全管理18在易发生事故的设备、危险岗位按标准涂安全色,设置安全标志。已整改完成19化工装置的管道刷色和符号执行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的规定。已整改完成。十卫生防护及事故应急救援1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应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a)厂区基本情况;b)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及分布图;c)指挥机构的职责及分工;d)装备、通讯联络方式及信号规定;e)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任务及演练;f)预防事故措施;g)事故处理;h)紧急安全疏散;i)工程抢险抢修;j)现场医疗救护; k)社会支援。目前正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订、补充完善。2005年9月26日上午10:30分,公司进行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并对预案演练结果进行总体分析,对演练过程所暴露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和解决方案。13.2.3 现有工程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1)一期16万吨/年MDI环评提出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本次评价对一期16万吨/年MDI装置环评提出的项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调查,落实情况见表13.2-2。表13.2-2 现有工程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类别项目拟采用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1.工艺参数的选择1压力最低MDI生产工艺有低压法和高压法,高压法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低压法安全、稳定、可靠、本项目采用低压法,工艺操作压力设计为0.2Mpa(G)。是2温度最低对光气系统采用深冷冷凝及低温吸收,确保液体光气过冷以减少泄漏的蒸发损失。是3合适的溶剂选择合适的溶剂(MCB),使光气在溶剂中溶解度最大。是4光气滞留量最小化采用先进的工艺流程和控制手段,使工艺设备中的光气滞留量减少到最小。是2.一级防护设计1设备设计a选用国内外安全可靠的设计标准,结合25年的光气化生产设计经验、降低泄漏可能性。是b设备设计压力保证有较高的设计裕量,充分考虑设备材质,腐蚀裕度及形式的选择。并设置安全阀,防爆膜。是2管道设计a 选用较高的管道设计等级,对于关键管道及管件,尽管2.5Mpa已足够,但仍采用4.0Mpa进行设计。是b 法兰、仪表数量最少化,法兰密封面形式均采用榫槽面,密封。是c 选择最可靠的材质,采用厚壁管,对关键管道采用100%X光探伤。增加腐蚀裕度。是3自控设计a 采用DCS及ESD系统,对工艺参数进行智能调节控制。对越限报警和安全实现联琐控制。是b 关键仪表全部进口,确保准确、稳定、安全。是4电源设计a 装置采用双回路供电系统,并备有紧急柴油发电机组。是b对DCS,安全报警、照明、信号等重要系统设有UPS供电系统。是5防爆及静电防护对用电机械及仪表系统均采用高等级防爆及静电防护设计,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是6紧急气源对重要仪表设置紧急气源供应系统。是3.一级防护整合保护1原料监测严格控制Cl2中的氢气和水份,以减缓腐蚀,降低危险。是b 严格控制DAM及MCB的水份,以减缓系统腐蚀。是2设备、管线防腐保护a 对设备管线均进行防腐处理。是b 对设备管道进行定期腐蚀检测。是3在线监控a 对光气、氯气、CO等设置在线监测报警装置。是4安全联琐保护定期检测联琐系统,确保正常运行是5消防系统a 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设计。是b 设置火灾探测器和自动报警系统及装置异常监测系统。是c 定期检查制度,确保正常状态。是4.减缓措施1设备管道双层设计a 对关键设备如光气缓冲罐采用夹套双壁设计,对液态光气浓度大于20%的管线采用夹套管,设备及管道夹套内充N2进行监测保护。是b 光气化反应器溢流管采用双波纹管密封连接并与光气分解系相连。是2泵、搅拌器、阀选择a 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料输送均采用无泄漏屏蔽泵和磁力泵。是b 重要阀门采用零泄漏阀。是c 搅拌采用无泄漏双机械密封,并设液体石蜡、N2保护。是3光气缓冲罐密闭保护对光气浓度高的光气缓冲罐进行密闭隔离室,在线监测,隔离室与光气分解系相连。是4紧急事故罐光气化系统设有紧急事故罐,设计原则为在紧急状态下能容纳两个反应器同时排出的液体量。是5软管站分解处理管道、法兰异常泄漏或维修时设备管道中的有害气体。是6紧急处理系统严格按照LD31-92的规定,在30min内能将系统部位的光气全部分解处理。是7氨水喷洒系统在关键设备上方设有自动氨水喷洒管线,同时在装置四周设有氨水喷洒和水洒喷淋系统。并备有沙土,锯沫,中和剂等应急处理措施。是5. 组织机构/操作管理措施1组织机构a 设置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常设职能部门安全部,配置专职安全工程师,专职安全员。是b 建立装置管理层待命制度。是2严格培训制度a 建立,健全严格岗位培训制度,对装置环境,工艺物性,操作程序及职业道德进行培训,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是b 定期进行事故案例分析,研习是3危险性研究与分析a 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介质的物性及防范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是b 对装置的危险性进行模拟分析,认识事故规律。是4事故演习建立事故应急抢险预案,并定期进行演习。是5个人防护a 认真学习安全防护知识,遵守安全技术规程,增强安全防护意识。b 配置配戴安全保护设施。是(2)防止事故污染物向水环境转移防范措施防止事故污染物向水环境转移防范措施见表13.2-3表13.2-3 防止事故污染物向水环境转移防范措施事故类别防范措施落实情况防止污染物向水环境转移防范措施主要罐区及主要生产场所是否设置防渗漏措施酸碱储罐地面做了防渗漏和防腐处理。其他设置水泥硬化地面,主要罐区设置围堰等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储存区(包括苯胺、甲醇、甲醛等罐区)是否设有隔水围堰和可切换的阀门 各罐区设有围堰及可切换的阀门,围堰出口雨水阀处于常关状态。是否设置消防水收集系统(事故池)根据估算全厂事故储存设施总容积约21000m3,事故污水储存设施的容积能满足装置区和储罐区一次事故所产生的废水量,在事故下,受污染的消防水可通过初期雨水池、废水处理装置调节池、围堰、等暂时贮存。雨水的排放口与外部的水环境是否设有隔断设施厂内设有长约522米人工防洪水渠,南端穿路与榭北路南边的外界河流相连;水渠的西端通至大海。目前公司的雨水排放系统在装置区通往排洪沟处设置了17个雨水排放口,有16个接入防洪水渠,一个直接接入大海,在海堤处建有通海闸门。一旦由于管理或操作不当,事故消防水误入清下水和雨水系统时能够将事故污水截流在雨水沟或排洪渠内,而不进入周围水系。建议在事故状态下,事故水不允许进入清下水和雨水系统,但如由于管理或操作不当,事故消防水有可能进入清下水和雨水系统,因此在排洪沟通往外界水体处应设置切断设施,建议在雨排系统与榭北路南边的外界河流相连处,即在进入外环境水体前增设闸板,以避免事故情况下对周围水环境造成的污染。13.2.4现有工程环境风险存在问题(1)有关安全防护距离问题1)现有工程装置系统光气的在线量5000kg,根据GB19041-2003光气及光气化产品安全规程,其安全距离应执行2000m的规定,但在距离现有光气点2000m内仍有460多人未搬迁,应加紧落实。据建设单位介绍,目前搬迁工作正进行,计划2006年10月2000m内居民将全部搬迁完。2)环境风险应急救援预案未按照要求进行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有效控制事故扩大的重要手段,企业应对预案进行补充完善。3)为了避免由于管理或操作不当,事故消防水误入清下水和雨水系统时能够将事故污水截流在雨水沟或排洪渠内,而不进入周围水系,建议在雨排系统与榭北路南边的外界河流相连处,即在进入外环境水体前增设闸板,以截断事故情况下雨水系统排入外环境的途径。4)XX开发区应加紧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和应急救援联动的机制,建立健全各级(企业,XX开发区、XX市)事故应急救援网络。MDI工程周边的企业也必须建立事故应急求援预案,并加强演习、落到实处。13.3 风险识别及分析13.3.1 危险物质识别(1)危险物质识别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产品、物性和毒性见表13.3-1根据风险导则中危险物质判定依据,对本工程主要原料及产品进行分析,筛选出本项目中主要危险物质如表13.3-2。表13.3-2 经筛选主要危害物质MDI装置物质名称毒性燃爆特性危害性质判定结果光气LC50:(4h)225mg/m3(小鼠吸入)剧毒氯气LC50:(4h)108mg/m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急诊医学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激光技术工程师证书考试的回顾与展望试题及答案
- 高三政治最后冲刺复习主观试题预测农业、农村、农民工作
- 实验员基础试题及答案
- 虎林人才引进面试题及答案
- 激光技术工程师考试经典案例
- 有效利用卫生管理证书考试试题及答案
- 激光技术工程师证书考试指南和试题答案
- 文化产业管理内容开发试题及答案
- 药物相互作用影响因素的探讨试题及答案
- 北京市引进人才审批表格模板
- 第14篇局部水基灭火系统(修改后版本)
- 配管配线工程量计算实例
- CAMDS培训ppt课件
- 包装设计外文文献翻译最新译文
- 治安管理课件新兴行业场所
-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
- HY∕T 122-2009 海洋倾倒区选划技术导则
- 《声门下吸引技术》PPT课件
- 幼儿园绘本故事PPT:《小红帽》
- 一年级下册数学6.6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人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