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委员会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的报告_第1页
某委员会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的报告_第2页
某委员会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的报告_第3页
某委员会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的报告_第4页
某委员会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县经济委员会关于2006年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要点的报告县人民政府: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关心支持下,在市经委和市中小企业局的大力指导下,在相关部门和镇乡的密切配合下,全县工业经济紧紧围绕“工业强县”发展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加快工业发展意识,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壮大支柱产业为切入点,着力新上工业项目,着力盘强盘大现有企业,着力招商引资,不断扩大总量,优化结构,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近3年来工业经济发展主要工作回顾(一)“工业强县”深入人心,运行质量稳步提高。2003年以来,成立了县委企业工委、工业园区管委会和中小企业发展指导局,分别于2005年7月、2006年8月召开了两次工业经济发展大会,开展了“思想大解放、工业大发展”大讨论,先后出台了加快工业发展、鼓励投资、激发创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拟定了XX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加快工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奖惩办法,强化了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形成了全县上下齐抓工业的合力,实现了全县工作重心放在发展工业经济上的转移。 预计2006年末,工业企业达到 户,全县全口径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45.87亿元,较上年增长10.7 %,比2002年增长 %;实现工业增加值20.22亿元,较上年增长10.6 %,比2002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个65,比2002年净增 个,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9.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9.3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5.8%、18.7 %和14.8%,分别比2002年增长 %、 %、 %;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 : : ,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占全县工业比重为 %,工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达到 %,社会贡献率迅速提升;实现利税 万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 %,工业经济整体效益较好。 (二)全面推进园区建设,支撑带动作用初显。为培育形成全县工业发展新的增长极,成功启动建设了XXXX工业园区,并始终把园区建设作为全县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以规划为龙头,设施建设为基础,配套服务为核心,项目落地为根本,着力发挥其支撑和载体作用,使工业园区不仅成为承接工业企业投资发展的新平台,更成为实现全县工业结构调整、产业集聚和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主战场。经过3年多的建设,园区机构健全人员到位,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入园企业逐渐增多,平台效应日渐显现。共引进平洋电子、梁山威特嘉、宏美达等23户企业,投资总额6.93亿元,设计年产值22亿,用地680亩。其中已经完成投资9200万元,建成投产7户,在建12户。入园区企业中县外企业7户,其中外资企业1户,中外合资企业2户;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2户。征收储备土地1353亩,迁移村民98户380人,拆迁房屋16572平方米。基本完成启动区的“七通一平”。建成主干道1条、次干道2条,道路总长3.47公里。沿道路安装铺设了给排水、电、气、视、讯管线。完成平场1000余亩,整治改直河道150米。规划建设了2个回居小区。在镇龙、回兴规划建设2个总容量可达300户的回居小区,已安置拆迁119户。建成园区标准厂房10500平方米。2006年110月,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4872万元,利税1472万元;预计全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18000万元,工业增加值5000万元,利税1600万元。(三)择优扶持重点企业,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坚持实施重点发展战略,完善和落实扶优扶强重点企业的政策措施,健全县级领导和部门定点联系帮扶重点企业制度,大力支持双桂啤酒、邵新煤矿、泰山电线电缆、雪莱纺织、开元化工等有比较优势的企业,扶持壮大奕虹豆筋、袁驿豆干、蜀达饲料等一批有地方特色的中小企业,狠抓投入进行企业技术改造,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实施名牌战略,争创知名品牌,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增添企业发展后劲,不断提升工业经济总量。邵新煤矿10万吨机焦技改二期工程、开元化工公司两水闭路循环技改工程、宏美达出口丝绸面料、重啤九厂智能化系统、恒丰纸业机械制浆技术开发项目、天友豆筋生产线技改扩能、雪莱纺织公司二期技改扩能项目、蜀达饲料公司水禽饲料、袁驿豆干生产线、利农植色拉油生产线、瑞升铁合金技改项目、三奇青蒿素加工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完工投入运行。平洋电子、张鸭子肉鸭精深加工、京海药业、梁山米业、开元化工二甲谜和邵新煤化龙胜、礼让井田开发项目等正在抓紧建设中。20032005年,累计实施工业项目 项,完成投资 亿元,其中新开工建设项目 项,续建项目 项,竣工投产 项。围绕我县工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着力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形成了有一定规模并显现出较好发展势头的产业。即以啤酒、豆制品、香肠、分割肉、大米为主的食品加工业,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工业,以水泥砖瓦为主的建材业,以电线、电缆为主的电器材料加工业,以鱼、鸭、猪饲料为主的混配饲料加工业,天然气化工产业初见端倪,烟花爆竹业强势攀升,也将成为我县未来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相对稳定的工业经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四)加大分类指导力度,镇乡工业势头强劲。把镇乡工业纳入工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各镇乡签订了工业经济发展目标责任书,采取明确目标、落实任务、量化考核措施,充分调动镇乡发展工业经济的积极性,分类引导、重点扶持基础较好、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明显的梁山、屏锦、袁驿、礼让、聚奎、明达等镇乡发展工业。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工业布局,引导镇乡工业向高速公路与铁路出口、公路干道沿线适度集中发展。加强对镇乡经发办和镇乡企业经营者的经济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其自身综合素质。据不完全统计,预计2006年末,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 亿元,完成增加值 亿元,各镇乡新上工业项目(含技术改造项目) 个,协议投资 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全县乡镇工业经济在2002年基础上翻了一番。(五)构建信用担保体系,融资难题有所缓解。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组建了中小企业贷款监管办公室和中小企业信用促进会,入会会员56个,制定了信促会章程、贷款管理和贷款流程等一系列制度和办法,与国家开发银行XX市分行达成了贷款合作协议,获得其贷款授信1亿元,采取“政府、企业、中介组织、银行”四位一体的方式扶持我县中小企业发展。目前,已为山桂食品公司、三峡印刷厂两企业贷款190万元。不断加强日常监管,规范运作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累计为16户企业提供担保贷款23笔8090万元,形成监测报告151份,调查汇报材料21份,发整改通知书15份,共收回10户企业贷款14笔2508万元,现有担保企业6户、担保余额5582万元。(六)切实履行职能职责,行业管理日趋规范。切实履行煤炭行业主管和安全监管职责,理顺管理体制,解决无绪发展局面。继续关闭了15户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矿井。在清理、整顿、关闭的同时,出台了一系列煤炭行业管理措施,建立起了统计报表、工作例会、安全检查、目标考核奖惩、事故责任追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依法办矿、依法管矿、依法治矿、崇尚科学、重视管理的理念,正在逐步形成。紧抓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不放松: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二是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一级对一级负责;三是实行安全目标考核,进行重奖重惩;四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五是继续深化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百日安全活动;六是按市政府统一部署,开展了“一打两整顿”、“一反双控”、“整顿关闭”和“资产整合”活动;七是积极开展安全大检查,整改事故隐患,努力将各类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八是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查处各类事故,达到减少违章、降低事故目的。杜绝了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重特大事故,杜绝了重大机电设备和重大火灾事故,杜绝了多人中毒事故和重大自然灾害事故,一般伤亡事故控制在市县政府下达的指标内。几年来,除抓好电力的日常协调、监管工作外,主要狠抓了农网改造工作,总投资22784万元的一、二期农网改造工作圆满结束。全县664个行政村(建制调整前口径)已改造655个,占98.6%;新建成新盛至七星110KV线路35KM,云龙和福禄35KV变电站2座;新建和改造10KV线路917KM,低压线路4111KM;新增32990KVA变压器827台,双桂220KV输变电工程、南万500KV输电线路工程投入运行。全县用电实现了“户户通”、同网同价,使这一民心工程名副其实。2003年9月份,我委被县政府指定为全县天然气行业主管部门,就认真负责履行起了协调、监管我县境内的石油、天然气作业区及输油、气管道保护工作。一是迅速摸清基本情况。目前我县境内共有天然气井44口,其中观察井16口,生产井25口,水井3口,配气站2座,分别隶属于XX、万州、大竹、开江四个作业区管辖。输气管线有120余公里,其中,XX和开江作业区共同管理的讲渡线47公里,XX作业区单独管理的沙坪内集线20公里,万州作业区管理的龙忠线45公里,大竹作业区管理的双内线,双竹线5公里。二是按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开展了整治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生产治安秩序的专项行动。大力宣传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清理出全县占压天然气管线的违章建、构筑物,根深作物,采取有力措施拆除违章建、构筑物多处,协助公安机关处理破坏输油气设施、非法占用采气企业水电气资源的行为,盗窃气田闲置设备违法行为,调解纠纷多起。专项整治工作已经市政府组织验收合格。三是“天东51”天然气井、罗家寨、渡口河净化气集输气管道工程投产成功。四是组织、协调安装了通过县境内的713mm、813mm的输气管道。全县无线电通讯设施进一步完善,覆盖率达到100%,通讯质量、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电信、移动、特通、网通等通讯公司呈现有序竞争局面,新农村建设移动信息化工程开通运行。积极配合医疗保险,合理规划医药定点药店。(七)综合协调部门联动,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牵头负责县整规办职责,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联动部门,先后开展了高致病性禽流感、食品生产企业、粮食农资市场、汽车市场、建材市场、火锅底料、劣质奶粉、有害粉丝、网吧、野生动物等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408人次,执法车辆315台次,查处取缔无照经营68户,查处不正当竞争案9件,销售假冒伪劣案12件,处罚没款7.88万元。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436件,处罚没款125万元。三年来共受理经济违法、犯罪线索37起,立案10件18人,破案18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1人,网上追逃3人。逮捕6人,涉案金额423.8万余元,为国家和集体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70万元。据统计,兑付被拖欠的农民工工资累计1434.26万元。深入开展农资专项整顿,全县共出动执法人员1000人次,执法车辆141台次,整顿农资市场33个,各类经营网点,门市667个,各类生产企业10家;取缔非法经营摊点58个,查处违法案件20件,涉案货值15.15万元,查处不合格种子165公斤,劣质肥料1000公斤,禁用和过期不能使用农药1300公斤,假劣饲料59382公斤;送检肥料14个样,合格率50%,农药合格率55.6%,农膜合格率83.3%,共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近300万元。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自2005年五月以来,连续10个月有计划地开展了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系列活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608人次,拉网式检查生产单位356户,涉及130多个品种;经过清理整顿,共核准和办理食品卫生许可证420个。其中餐饮业126家、副食业1651家,仓储业3家,学校食堂32个,副食小卖部33个;共签定卫生责任书3890份,组织2300名食品从业人员的进行健康检查,审核和发放合格证2190个。(八)创新方式重点突出,有序推进企业党建。以组建企业工委为契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新路子,选派了20名党建工作指导员,经常深入直接管理企业党组织,全面了解企业发展和企业党组织建设情况,指导企业做好党建工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圆满地完成了所属16户企业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建立加强企业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新建基层党组织2个,改选任期届满党支部8个,对1153名党员进行了登记,办理党员转正19名,发展新党员31名,转移党员组织关系271名。(九)建章立制夯实基础,机关和谐企业稳定。认真执行行政许可法,在机关推行政务公示制、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跟踪问效制和失职追究制。扎实有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机关效能建设、“思想大解放、工业大发展”讨论、“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等活动,增强了宗旨意识,有效改进了少数人员作风不实等突出问题。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健全完善了目标考核、工作考勤、公务用车、档案管理、差旅招待费报销等各项规章制度,有效保证了机关的正常运转。坚持人性化管理,充分尊重和爱护机关职工,发挥好每一个职工主观能动性,努力营造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氛围。开展了创文明单位、文明楼院活动。认真办理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议提案,办结回复率达100%,满意率达90%以上。完成了1986年以来经委机关档案整理移交和经委志的编写工作。以学习贯彻信访条例为突破口,做好信访稳定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做到有访必接,有办必果,妥善化解矛盾。受理并妥善处理了企业改制和农网改造遗留问题,原城镇集体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涉煤涉电纠纷等问题引发的群众来信来访,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几年来,处理群众来信 59 件,接待群众来访148起1386人次,处理遗留问题和纠纷36起;积极争取市经委支持,协调到资金260万元,成功解决了电石厂多年的集访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工业经济总量较小,拉动经济增长能力较差。近年来,我县的工业经济发展稳步加快,基本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但与发展较快的区县相比,差距相当明显,在区县排位靠后。在三次产业中,工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的比重仍处于一般的状况。工业化进程尚处于初级阶段。二是工业企业总体规模增长缓慢,工业生产能力呈低水平发展状态。虽然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有了较大增加,但是缺乏大型企业的支撑,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仅3户,规模太小,实力太弱,对地方税收贡献能力不强,绝大部分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生产工艺落后,生产成本偏高,产品结构不合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三是工业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和原始,高能耗、高物耗、高投入的成本推动型和投资主导型增长方式仍占据主导地位。四是尚未形成明显优势产业。二、2006年工业经济主要工作及措施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九个“注重”:(一)注重改善发展环境,营造大抓工业良好氛围。围绕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继续把加快工业发展、推进工业化进程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坚持“举全县之力大抓工业不动摇,“工业强县”思想更加坚定,加快工业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全县各级各部门都在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部署,普遍树立起“工业强县”的思想,按照发展一批支柱产业、培植一批骨干企业、打造一批知名企业品牌的工作思路,以龙头企业、名牌产品主导和带动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强抓工业的思想高度统一,工作力度加大,措施扎实有效。发展工业经济的氛围更加浓厚,工业经济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二)注重调整工业结构,培育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一是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园区带动作用、推进产业集聚作为工业发展的突破口,不断提升工业园区的载体功能,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大企业大项目落户,形成新型工业产业集聚区。2006年,工业园区新入驻企业(项目) 个,投资总额 万元;达成意向投资协议 户,协议投资 亿元。二是以龙头企业、优势产品为依托,通过政策引导、环境优化,实现企业的集聚和产业链的延伸。全县食品、纺织、烟花爆竹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烟花爆竹、洗煤和机械电子行业异军突起,具备了较强的产业优势、市场优势、配套优势、人才优势和管理优势,成为全县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三是加大对重点骨干企业的培育和支持力度。一批新建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如平洋电子公司、富源矿产、齐胜选煤、公平选煤等企业,呈现出建设速度快、产销两旺的好势头。积极鼓励和支持现有高耗能企业进行技改、扩容、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2005年,我县3个高耗能小区的13家高耗能企业共投入1100万元安装启用治污设施,全部实现达标排放。(三)注重服务与协调,增加工业投入,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按照市场、效益、信誉的原则,政府、银行、企业三力合一,推进银企关系的发展。积极扶持和配合国家开发银行XX市分行实施百亿中小企业贷款、市商业银行“311”、市农村信合“322”和市农发行“522”金融服务计划和县新农村建设服务计划的战略机遇,共策划项目、汇集项目168个积极主动与市开行、县信合、县农发行、县工行等对接推荐,努力寻求银行支持,其中达成贷款意向68个,贷款支持36个,获贷支持1.8亿元。二是根据我县工业企业及行业特点、产品状况和国家发展重点,在认真分析和准确判断未来市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围绕培育主导产业、形成特色产业、发展密集性产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拟定了XX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研究提出了XX工业企业“十一五”重点发展项目和重点发展产品,共69个项目、85个产品。一批重点项目,如平洋电子镇流器、富强陶瓷、富源矿产新型石膏、祥云烟花、开元二甲醚、张鸭子食品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或建成投产。今年以来,全县在建新开工的工业项目共 个,其中:在建 个、新开工 个、筹建 个,总投资 亿万,项目投产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 亿元。三是努力抓好国债项目以及新型工业化等专项资金的争取、调度和实施。根据国家的扶持重点、投资方向和扶持政策等,主动捕捉信息,结合实际情况,全年共申报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5个,新型工业化资金项目9个,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资金项目4个,中小企业文化产业发展资金项目3个,有雪莱纺织出品苎麻扩建、宏美达纺新型出口面料、天友豆制品公司等3项目获得市财政贷款贴息和专项资金共75万元。(四)注重服务与推动,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创牌升级。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创新,开发新产品,推动企业品牌扩张。一是组织推荐申报县级科技进步奖励项目企业6户,组织利农机电、大河机械、三奇青蒿开展市级新产品鉴定初审3个;二是组织推动开元化工、雪莱纺织等4户企业申报设备管理定级工作;三是组织推荐4户企业创XX市名牌,1户企业创XX知名产品,1户企业创XX驰名商标;四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申报了“XX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梁山镇扈家巷小企业创业基地。五是组织推动3户企业开展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管理,7户企业开展了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工作 (五)注重服务与招商,培育工业经济新增长点。一是以项目为抓手,加强工业项目储备。按照扩大总量、提升存量的工业经济发展要求,狠抓项目工作,设立项目工作经费,做好项目的规划、论证、储备等工作。二是以园区为依托,搭建工业发展平台。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活动的形式。以招商为重点,提升工业招商实效。严格考核招商引资任务,出台政策引客商,参加各种形式的招商活动,拓宽渠道、加大投入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积极推广外出招商、代理招商、网上招商、会展招商、产业招商、情感招商等新的招商办法,充分发挥土地、劳动力等较为丰富的资源,以低成本的优势促进招商引资的开展。组织企业参加“XX市高交会”、“广西名特产品交易会”等推介活动,为企业招商引资创造有利条件。 今年,全县共招商引进项目 个,协议投资 万元,其中到位资金 万元 。平洋电子、方便米饭、富强陶瓷、富源矿产、XX烟花等建成投产后,预计可新增产值 万元,实现销售收入 万元,创税金 万元。(六)注重联合与协同,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拟定出台了2006年市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开展“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意见,组织开展了“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牵头开展了6个大项的专项整治,重点抓好食品药品、知识产权、网吧、旅游市场的专项整治,出动执法人员210人次、执法车辆15台次。查处取缔无照经营36户,关停“地条钢”生产企业5家,违规经营网吧3户,整顿农资市场12个、各类经营网点和门市120个。较好地完成了国家和市县统一部署的各专项整治任务。(七)注重服务与监管,调控经济运行,确保运行质量。一是加大了对全县8个重点扶持行业、60户重点骨干企业、22种重点产品的产销、生产要素供需、投入产出、政策扶持效果和运行质量等进行重点监测,坚持了每季召开一次专题会议,交流分析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趋势,及时提出下步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二是经常深入一线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影响企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引导企业合理配置土地、资金、电力等生产要素,落实有序用电方案,积极帮助企业疏通融资渠道,确保了企业正常、有序生产。一年来先后为26户企业解决用电、用水、三峡航运、兼并、生产许可证确认等60多项困难和问题。(八)注重规范与监管,遏制安全事故,促进有序发展。一是严格按照市县有关煤炭企业资源整合等相关部署,拟订了全县煤矿关闭整合方案并组织实施,推进资源整合,共关闭整合煤矿8个;二是抓瓦斯整治,遏制事故发生。按照上级部署,启动了煤矿瓦斯监控系统的建设,已有6户煤矿进入瓦斯监控系统安装调试阶段,其余正在抓紧建设方案设计。三是抓安全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召开镇乡经发办主任、煤矿长会议6次,举办特殊作业培训班2期,共173人次,送培煤矿矿长及安全管理员36人;四是开展“安全生产月”咨询日宣传和送“安全知识下基层”活动,送各类安全生产知识图片,悬挂宣传条幅500余本(条),解答过往群众500多人次的咨询,发放宣传资料1000多份;五是抓检查指导,促进日常监管。共检查煤矿118矿次,查处隐患658条,督促整改647条。今年,发生煤矿安全事故 起,同比下降 %,死亡 人,同比下降 %,事故得到明显遏制。2006年1-10月,全县乡镇煤矿生产原煤41万吨,完成掘进生产进展20000余米。杜绝了三人以上重大事故的发生,杜绝了重大火灾事故和重大设备事故,一般死亡事故共发生4起,死亡5人。整个事故没有突破市、县政府下达的控制目标。今年以来,除抓好日常监管外,还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是抓安全教育培训不放松。全年送培、复训矿长、技术负责人96名,培训安全员、瓦检员84名,绞车司机8名,以会代训968名。二是抓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实行目标考核,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三是大力推行壁式采煤法,以减少事故,保证安全。四是加强了煤矿安全技术服务站的建设,取得了二级资质和生产能力复核资质,为全县煤矿提供技术培训和服务。五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今年新建项目继续建设1个,技术改造项目新立项8个,总投资1500余万元,已竣工验收6个。六是安全程度评估工作圆满完成,共评估煤矿42个,已送市局审批。七是开展瓦斯等级鉴定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专项检查工作。八是在全系统开展煤矿生产能力复核工作,通过多方努力,共复核矿井31个,核定报告已于己于10月2日全部送市经委审批。九是“2005年整顿关闭工作”圆满结束,并通过了市政府验收,今年的关闭3个的任务正在分解落实。十是响应市政府的号召,在煤炭行业开展资产整合工作,县里成立了领导小组,召开了专题会和煤矿动员大会,资产整和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九)注重服务与和谐,整体推进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是继续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成果,指导和督促企工委所属企业进一步建立健全党组织工作制度和“保先”长效机制,加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一年来,各企业党组织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2名,发展新党员2名。推荐受县委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优秀党员2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名。二是全面落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切实加强信访工作,把各类矛盾隐患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共接待受理群众来信来访56起386 人次/件,处理遗留问题和纠纷 16起。三是积极认真落实市政府(2005)121号文件精神,在搞好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负责地做好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集体工业企业人员实施生活补贴的初审上报工作。到目前为止,共初审上报968人,其中审查合格 968人。四是积极支持和参与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后投入资金万余元支持社区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体育和修缮整治卫生环境,为人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三、2007年工业要点总体思路: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认真落实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坚定不移走“工业兴县、工业强县”之路,按照“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思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项目为重点,以企业为抓手,以园区为载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优化环境为保障,在六个重点工作上下功夫,求得突破。即坚持把工业的重点落实到抓项目上,在项目工作上实现大突破;坚持做大做强优势骨干企业,在打造工业发展龙头上实现大突破;坚持走产业集中集聚集群之路,在园区建设与工业发展良性互动上实现大突破;坚持扩大开放不动摇,在招商引资上实现大突破;坚持以改革创新发展,在构建工业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机制上实现大突破;坚持持续抓好效能建设,在优化工业发展环境上实现大突破。为实现五年时间打一场工业经济翻身仗开好头、起好步。主要目标: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 万元,同比增长 %;工业增加值达到 亿元,同比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 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 亿元,实现销售收入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 %和 %。 主要工作措施:一、做好工业经济规划引导,理清发展思路。一是制定重点企业发展规划。对选择确定的14户重点企业,逐一制定3-5年发展规划,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发展目标,保证措施,帮助企业进行论证,逐厂落实新产品开发、技改投入计划,确定招商引资方案,引导企业扩张规模,提升层次。二是制定重点行业发展规划。对烟花爆竹、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与精细化工等四大支柱行业进行调查,逐一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落实发展措施,加强行业引导,促进行业提升。三是制定各镇工业发展规划。根据各镇工业发展现状,以现有产业为基础,科学制定各镇中长期发展规划。在上述三方面规划的基础上,理清新一轮发展思路,细化“用五年时间打一场工业经济翻身仗”的发展目标,研究制定全县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保障措施,落实提高工业竞争力的对策措施。加强对企业的正确引导,注重收集宏观经济、产业政策、行业运行等经济信息,加大国家产业政策宣传力度,强化企业发展意识,引导企业定位好发展方向,把握资金投向,优化投资结构,实现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二、提高工业经济组织程度,促进快速发展。一是强化工业经济组织领导,注重目标管理。及时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掌握生产动态,强化协调调度,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和对策。同时,根据各镇、各企业的不同情况,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均衡协调发展。二是注重监控分析。全面准确地把握工业经济运行动态,认真分析宏观经济走势和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跟踪监控分析,增强经济运行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加强工业经济专题调研,针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工业经济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和建议。三是注重生产要素调度。及时帮助企业搞好资金、电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协调、支持和服务,破解企业发展中的难题。三、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优化产业空间和结构布局。 (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按照“一元三片”的整体思路,即以工业园区为重点,加快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加快产业集聚,初步形成我县的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要抓紧进行新一轮规划设计,同时在启动区块上落户的企业,要促使其尽快开工建设投产。加大屏锦、袁驿礼让三大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力度,要突出各个区块的发展重点,做到整体规划,多点推进,即有统一性,又要各具特色,发展要切实符合当地产业特色,要对引进项目有所取舍。当前在土地供应较为紧张的形势下,更要注重集约利用土地,进一步提高项目投资的强度和密度,继续鼓励企业建造多层标准厂房。加大力度盘活存量土地和闲置厂房。(二)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当前产业集群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模式,我县产业集群已有了一定基础。在今后几年内我们要着力打造四大支柱性产业集群,四大支柱性产业集群分别是 。具体措施而言,就是要强化产业集群的“深度、广度和强度”,要引导四大产业的发展深度,大力发展下游产品,通过下游产品带动上游,或者从上游产品延伸到下游,从国内市场扩展到国际市场;要引导四大产业的发展广度,要立足现有的产业基础,通过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拓展,形成更大规模的产业集群,我县的 等行业都具有这样的条件和优势,我们要在这些产业链的高端探索延伸的路子;要引导四大产业的发展强度要进一步强化产业内的企业联系,促进产业链的有效整合和价值链提升,促使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扎实坚固。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提升产业规模层次。 (一)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继续实施新产品开发的奖励政策,提高我市的新产品产值率。2007年目标开发新产品 个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0%以上。同时,引导企业注重专利申报,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促使更多企业通过ISO9000、ISO14000、QS等系列认证,努力提高过程转化的能力。 (二)加快实施品牌培育步伐。要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拥有自己品牌,努力促进传统优势产品从OEM生产为主转向有品牌生产,在会同工商、质监等部门具体明确2007年创牌(商标)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政策的鼓励力度,进一步摸清我县产品的创牌(商标)的潜力,争取2007年新创XX名牌(驰名商标)2-3个以上。五、实施循环发展战略,保持可持续发展。2007年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大力营造发展循环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的良好氛围,申报市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1家以上,清洁生产试点企业2家以上。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要有明显提高。围绕这一目标,我们要在2007年通过调查研究,抓紧制订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重点抓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按照循环经济要求,着手进行产业的适度调整。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选提升纺织、造纸、化工、水泥、机械等传统产业,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项目的建设。根据资源环境条件和区域特点,合理布局产业,加快乡镇工业功能区的生态型发展,促进全县污染项目集中布区,集中治理,达标排放,努力形成资源整合循环利用的产业格局。 (二)以推进清洁生产为重点,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和减污增效。2007年的工作重心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中大力推广应用生产先进技术,扶持发展一批工艺先进、消耗低、效益好的清洁生产项目,在全市广大企业中树立一批典型,来带动全县工业企业的清洁生产工作。(三)加强资源循环综合利用。要扶持邵新煤化等已具有一定基础的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同时,鼓励企业建立资源节约管理制度,完善各项资源综合利用的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不断增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六、依托创新支撑,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当前工业经济发展正在从投资导向阶段向创新驱动阶段转换,必须因势利导,实现比较优势和不足的动态转化,要立足于创新工作后发的现实情况,切实开展各项创新工作,具体从四方面入手:一是狠抓技改投入。根据投资结构导向目录,对不同类别的技改项目,按不同标准给予奖励,引导企业向一些我县鼓励类的技改项目进行投入。针对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的形势,引导企业把技术改造的重点放到先进设备的引进,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方面来。进一步健全我县重点行业、重点技改项目储备库的建设,对全县500万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进行跟踪服务。二是狠抓科技创新。抓原创型科技创新,即自主创新力,要会同科技等部门,在我县现有企业中筛选一部分对我县产业带动性强的重点技术进行开发,加大对其的推动和政策支持力度,着力扶持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重点攻克一些共性关键技术和产业核心技术,提高应用技术和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抓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要加强政策研究,并相应制订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引进先进适用技术,要利用XX市内外著名院校的科研优势,加强企业与院校的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的新型合作机制;抓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鼓励企业加大创新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和高级技术工人的培养,并形成一整套吸引、稳定和发挥人才优势的激励机制。三是抓制度和管理创新。加快制度创新,对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鼓励加快制度创新步伐,特别是一大批已经上了相当规模的大企业,要引导企业明晰产权,量化股本,通过股份制改造,激发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支持企业开展资本经营。加快管理创新,企业管理创新要从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上作进一步探索,积极推广现代经营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强化以成本管理和资金管理为纽带的企业基础管理,大力培育和引进企业经理人。2007年,要分批组织企业经营者开展管理知识的学习培训,切实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四是抓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主要抓好信息技术的应用,重点在三个领域:鼓励企业生产过程应用信息化技术。从生产设备的自动化到产品设计的智能化(CAD)等,实施企业信息化项目的补助奖励;鼓励企业管理信息化,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大力推广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成本管理、营销网管理的信息化,扎实开展管理信息化示范工程,积极创建县级以上管理信息化示范企业, 2007年力争新增加5家左右;鼓励企业提高产品的信息化应用,要进一步鼓励企业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特别是信息化技术在新产品上的应用,不断提升我县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规模扩张。一是创新招商引资载体,要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招商活动,不仅要吸引外来资本,而且要引进外来技术。在引资质量上,要做到有所取舍,引进项目要符合我县的产业发展导向。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消除企业负责人思想障碍,把骨干企业推向招商第一线,敢于把优势产品、优势项目、优势资产推介给外商,借助外资、外地资本、做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发展爆发力。二是盘活存量招商。对全县闲置的存量土地、厂房、设备等资源等进行调查,清理、整理成册,编入招商引资指南。结合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加大存量资产盘活力度,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三是突出区位优势招商。紧紧抓住上海、浙江、广东、福建及苏南等地区产业转移、外资内迁的良好机遇,加大推介力度,充分利用我县区域优势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通过横向联合、合资合作、资产重组,加快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八、加快项目推进和载体建设,增强发展后劲。进一步加快项目推进。一是加大项目开拓力度。不断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联合,广辟项目源。二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实行重点项目挂钩联系制度和会办制度,对在建的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定期进行跟踪督查,实施重大项目会办,亿元以上项目由县委、县政府牵头会办,5000万元至1亿元项目由县计委、经委等部门牵头会办。及时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加强协调管理,确保项目按序时进度实施。对拟开工和储备项目认真排查落实,抓紧洽谈,加快推进,集中力量推动一批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开工和投产。三是加大项目上争力度。多方努力,争取更多的项目挤进国家和市专项“笼子”,让企业得到更多的的实惠。全年力争技改投入3亿元,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20项。九、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工业布局。一是着力培育重点行业。突出烟花爆竹、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与精细化工等四大现有支柱产业,通过产业包装推动、龙头企业带动、特色园区拉动等多种途径,加快延伸产业链,放大特色优势。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传统特色产业为重点,大力引导企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产品档次提高。三是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在全县优选一批基础实、实力强、后劲足、成长性好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完善地方产业配套体系,加强企业间产品的前后向联系,推进分工协作,实现经济发展质的提升。四是认真落实各项激励政策。对我县现有的鼓励重点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根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进行补充、完善,加大奖励力度,激发和调动企业竞相创业、加快发展的热情。 十、依托服务支撑,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要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意识,找准薄弱环节,抓住工作重点,细化落实措施,在求实上下功夫,在效果上求突破。要加强用电需求管理,合理制订和安排供电方案;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和担保体系;加大力度进行市场经济秩序整顿。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培养新能力,提高新本领。以效能建设为契机,深入开展“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创新服务手段,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在敢想善谋中拓展思路,在真抓实干中加快发展,快速展开工业布局,不断加快工业发展,形成重工业、兴工业、抓工业的氛围,形成“认识统一,思路明确,开局良好”的新局面。市工业经济发展局2006年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打算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工业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设的重大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实现了“十一五”发展良好开局。 一、2006年工作回顾(一)工业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工业呈现生产快速增长、效益大幅提高的态势。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20.9亿元,同比增长23.3%,增幅居全省第五位;完成工业总产值791.3亿元,同比增长22.9%;产销率99.2%;实现销售收入719.6亿元,同比增长38.5%;实现利润43.6亿元,同比增长111.1%,高出全省平均36.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3位;实现利税73.5亿元,同比增长84.1%,高出全省22.3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4位;全市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77.07%,高出去年同期39.7个百分点。今年工业经济运行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由2005年一季度下降5.8%,到2006年底,利润增长111.1%,提高了116.9个百分点;利润增速,由2005年上半年的全省倒数第一,到2006年底,居全省第三位,前进了15个位次,创我市最好水平。二是重点企业增速加快。金龙集团年销售收入率先突破百亿,截止去年底,实现销售收入110亿元。全市52家重点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52亿元,同比增长37.5%;实现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96.8%,占全市利润总额的55.1%。三是亏损企业亏损额继续呈下降趋势。全市683家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36家,比去年同期减亏20家;亏损面5.3%,比去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45亿元,同比下降27.3%,比全省平均水平增长8%低了35.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占利税总额的比重为1.97%,超额完成省下达扭亏增盈目标4.03个百分点。(二)国企改革实现“大头落地”目前,我市列入省考核范围的83户市属企业中,已完成或基本完成改制的80户,占企业总数的96.4%,实现了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大头落地”的目标。特别是2006年,我市进一步加大了国企改革力度,市属企业完成及基本完成改制44户,占近3年改制企业数的一半以上。重点企业改制取得实质性进展。年初新飞集团持有新飞公司49%股权中除保留10%的国有股份外,其余39%转让给新加坡丰隆公司。丰隆公司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总投资20亿元年产200万台冰箱生产线已开工建设,预计2008年全部竣工,届时新飞公司将达到600万台冰箱(柜)的产能,对壮大我市制冷产业规模,加快全省乃至全国冰箱(柜)生产研发基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新乡化纤顺利完成股权分置改革,流通股达到2.49亿股,占全部股份的50.76%。股票价格逐步攀升,由股改结束时的2.28元/股,上涨到了4.03元/股(12月7日收盘价),涨幅达77%,结束了新乡化纤股价长期低于净资产(2.69元/股)的尴尬局面。企业破产工作稳妥推进。在政策性破产方面,中原棉纺织厂7.9亿元的金融机构债务被核销,正在进行资产变现和职工安置收尾工作,近期实现破产终结;新乡市电池厂已被国家列入2006年政策性破产计划,拟核呆规模为2.9亿元;市针织厂和钢厂被列入国家政策性破产建议名单,正在争取列入正式计划。在依法破产方面,中洲公司、客车厂、石化机厂、综合建材厂等4户企业正在稳妥推进,今年3月底有望破产终结;染织厂、漂染厂、化纺厂、钟表总厂、第二造纸厂5户企业破产前期工作已准备就绪,法院已全部立案。特困企业脱困改制正在强力推进。为促进特困企业“稳定、脱困、改制、发展”,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对特困企业实施到龄人员正常退休机制、住院医疗救助机制、低保会审机制、病退特退和人员正常流动机制,为下一步的改制和发展创造条件。截至上年底,共为10户特困企业提供救助资金208万元,解决了9409名在职职工和5890名退休职工住院看病的问题;为255名职工办理了低保手续,使其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稳妥推进局(委)属企业的改革。在积极推进市属企业改制的同时,局(委)属企业的改革改制工作也取得实质性进展,建筑施工企业已全部完成改制工作,商贸、物资、供销等行业加快改制步伐,去年10户企业完成改制工作。(三)加强项目带动,全力推动工业结构调整1、初步理清了工业经济发展思路去年,我局承担了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及新医药、汽车及零部件、特色机械装备、食品加工、纺织、制冷产业、造纸、电池产业园、现代物流等十个行业 “十一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各专项规划已基本完成。其中电池产业园、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已颁布实施,电子信息、生物新医药、汽车及零部件、特色机械装备四个行业的发展规划发布实施;食品加工、纺织、造纸、制冷等其他行业发展规划已按专家的意见修改完毕,并呈报市政府开会研究。2、市重点企业项目实施势头强劲我市在上年较大投资额、较高增速的基础上,仍保持强劲的投资势头。全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13.6亿元,同比增长45.2%,投资完成额居全省第三位,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57.1%。52户重点企业在建项目112项(续建项目65项,新开项目47项),总投资183.9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98亿元,占总投资的53.3%。2006年完成投资42.4亿元,占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22.7%。截止去年底,豫新发电公司2300MW热电、金龙集团年产6万吨精密铜管、卫华集团年产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