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中医护理学基础艾灸法.ppt_第1页
课件:中医护理学基础艾灸法.ppt_第2页
课件:中医护理学基础艾灸法.ppt_第3页
课件:中医护理学基础艾灸法.ppt_第4页
课件:中医护理学基础艾灸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灸法,教学目的,识记:灸法的定义、灸法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意外的处理措施、灸法常用的英语词组。 理解:灸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灸法作用机理、灸法进行分类。 应用:能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合适的灸法并给予正确的护理操作。,定义,灸法是用艾绒为主要材料,在体表的一定部位进行熏灼或温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和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灸用材料,施灸材料主要是艾叶制成的艾绒,(二)分类:,艾炷灸 直接灸 无瘢痕灸 间接灸 隔姜灸 隔盐灸 隔蒜灸 隔附子灸 艾条灸 温和灸 雀啄灸 回旋灸 温针灸,瘢痕灸,艾炷灸法,一、 原理 温和热力,芳香药气 刺激肌肤腧穴 达到治病目的,二、艾炷灸,一壮:每燃完一个艾炷 艾炷是用纯净的艾绒捏成上尖底平的宝塔形状。灸时置于应灸的穴位上,点燃尖顶部徐徐燃烧。,艾炷的制作,小麦粒状 中黄豆大 大蚕豆大 标准艾炷炷底直径0.8cm,炷高1cm,重 量0.1g,燃烧时间3-5分钟 艾炷灸以壮计数一般灸3-7壮,体位与穴位选择,1、常用的体位 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坐位等。 2、常用部位 胸、背、腹、腰部的局部及腧穴,四肢的局部及穴位。,艾炷灸的方法,(一)直接灸 瘢痕灸 (化脓灸)5-7壮。(注意:施灸前,应征得病人的同意) 无瘢痕灸(非化脓灸)3-5壮 1、 适应范围 2、 用物准备 3、 操作方法,(3) 操作方法,瘢痕灸 选穴皮肤上涂少量的大蒜汁 置艾炷点燃燃尽除灰 异炷再灸5-7壮记录,无瘢痕灸,(1) 适应范围:一般虚寒性疾患。 (2) 用物准备: (3) 操作方法 选穴皮肤涂少许凡士林艾炷点燃 燃至五分之二五分之三时或病人灼 痛感时取下异炷再灸35壮,以皮 肤充血红晕不起泡为度记录,(二) 间接灸,间接灸是用姜、蒜、盐、附子饼等药物将艾炷与腧穴皮肤隔开,点燃艾炷进行治疗的灸法。常用间接灸法有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1隔姜灸,姜:辛微温,归脾、肺经,发汗解表,温中止 呕,温肺止咳。 【您只有一个命根子】你可以有100套西装 十个情人小蜜 十幢别墅 你可以买上百万的车 你可以买块的6Sp 你可以买2000元的鞋子,几千块的衣服 可你只有一个命根子 难道你一生的性福还不如一部手机,一双鞋子重要记住,健康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了解更多男性健康知识请力口威/信msdf003,2隔蒜灸,蒜:消毒、消肿、提高机体免疫力 (1)适应范围:多用于治疗瘰疠、肺痨 (阳虚证)肿疡初起等证。 (2)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放艾炷、火柴、 新鲜大蒜(切成厚约0.2-0.3厘米薄 片、中间刺孔),清洁弯盘。 (3)操作方法:同隔姜灸,3隔盐灸,盐:五味之本,咸能入血,归肾,补益五脏 (1)适应范围:多用于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 中风脱证等。 (2)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放艾柱、纯净精细食 盐、生鲜姜片、火柴。 (3)操作方法: 选穴多在神阙穴,将食盐敷于脐部(使之平)直接灸或在盐上再放一片姜,上置较大艾炷点燃施灸,壮数多少视病情而定,但必须连续施灸。,4隔附子饼灸,(1)适应范围:多用于治疗阳虚、阳萎、 早泄、疮疡久溃不敛等证。 (2)用物准备: (3)操作方法: 将附子饼放在施灸部位,上置艾炷点燃施灸,艾炷燃尽换炷再灸,一般灸57壮。,5间接灸的注意事项,(1)施灸法前,应给病人摆好体位,避 免因疲劳时移动身体而烧伤皮肤或 烧毁衣服。 (2)施灸过程中艾炷燃尽应立即将灰除 去,更换另一壮,注意避免烫伤皮 肤。,三、艾条灸(艾卷灸),艾条:直径约1.5厘米的圆柱形艾卷。也可在艾卷掺人中药细末制成药条。,(一)温和灸,1适应范围: 可以治疗常见虚寒性慢性疾病 2用物准备: 3操作方法: 选穴点燃艾条距穴23厘米 熏灸510分钟以皮肤充血红晕为度 记录,(二)雀啄灸、回旋灸,1适应范围:多用于治疗常见急性病。 2用物准备:同温和灸。 3操作方法: 选穴点燃艾条将艾条的一端点燃施灸部位不固定距离,一上一下不停地移动或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5分钟整理用物(艾条熄灭)记录,(三)艾条灸的注意事项,1防复燃发生火灾。 2不可烫伤病人皮肤或烧毁衣被床单。 3随时询问、及时调整距离,对于感觉迟钝或小儿可以食指、中指放在施灸部位两侧来测知患者局部受热程度,以便调整时间和距离。,四、温针灸,温针灸是针刺与艾条灸结合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一)适应范围 (二)用物准备 (三)操作方法,(三)操作方法,选穴针刺得气后留针艾条2厘米长插在针柄或艾绒捻裹于针柄上针刺部位垫厚纸片燃尽艾绒25壮及时除艾灰,取纸片起针整理记录。,温针灸注意事项,1)防止烫伤皮肤或烧坏衣服; 2)控制针刺的深度; 3)嘱患者不可随便改变体位; 4)应从下端点燃艾绒; 5)出现水泡的处理; 6)防止晕针的发生。,五、灸法护理,(一)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避免直接吹风,温湿适中。 (二)施灸的先后顺序临床上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阳部,后灸阴部。壮数是先少而后多,艾灶是先小而后大。,六、施灸的禁忌,(一)对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一般不适宜灸法。 (二)对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灸。 (三)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 (四)关节部位不宜用瘢痕灸。 (五)空腹、过饱、极度疲劳不宜立即灸,恐惧者慎灸。,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The user ca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