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论文_第1页
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论文_第2页
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论文_第3页
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论文_第4页
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阳化工大学本 科 毕 业 论 文题 目: 公交优先发展战略 院 系: 经济管理学院 专 业: 公共事业管理 班 级: 2008级01班 学生姓名: 苗莹 指导教师: 李昱 论文提交日期: 2012 年 6 月 20 日论文答辩日期: 2012 年 6 月 26 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经济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0801班 苗莹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研究毕业设计(论文)内容:通过分析我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需求以及探讨我国公交优先实施现状,借鉴国外有效地实施经验,从而探讨我国公交优先发展的未来趋势。本问在探讨公交优先发展的同时发现了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毕业设计(论文)专题部分:一、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需求分析二、我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现状三、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国际经验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未来发展指导教师: 年 月 日教研室主任: 年 月 日院长(系主任): 年 月 日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范围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私家车逐渐走入普通百姓的家庭,城市交通拥堵的现象在许多大中城市相当普遍。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切实解决公共交通拥堵问题,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以及2006年建设部等4 部委发布的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重大意义。目前,城市公交发展滞后已经成为了很严峻的问题,它导致了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的浪费,因此公交优先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民生问题。公交优先实质是老百姓优先,民生优先。要切实解决我国的交通问题,就要知道公交优先,了解公交优先,合理实施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第一部分,主要是在了解了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需求,从市场经济,社会秩序,能源问题,土地利用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二部分,通过北京、上海、哈尔滨、昆明、无锡这五个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情况,总结出我国大部分城市“公交优先”实施的现状。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优点也有缺点,但本文主要指出不足的地方从而引出后面的解决措施。第三部分,是陈述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国际经验,其中包括巴黎、库里蒂巴市、新加坡、苏黎世市和弗赖堡市在这方面有效的经验。这四个城市主要有效的措施是公交专用道设置、公交干线和支线的连接、中心城周边交通设施的建设以及公交系统的财政支持。第四部分,主要是阐述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未来趋势。一方面是“公交优先”未来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是就这个发展方向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无论是方向还是措施都主要围绕着三大点来阐明,分别是技术化、规范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积极提倡公交优先,有利于优化我国城市交通结构、降低城市运作成本,有利于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加快流动、增强经济运行活力,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坚持公交优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公交优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是一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积极倡导公交优先,为市民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经济的出行服务,反映的是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管理思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出行移动的基本权利,化解因交通压力和交通资源分配不均等而产生的社会矛盾,促进和谐建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坚持公交优先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的大动脉。关键词: 公交优先; 战略; 交通设施; 服务; 发展AbstractIn recent years,as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the city of the expansion of scop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especially private cars come into the common people of the family,the phenomenon of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in many cities are quite popularVigorously develop public transportation and solve the public traffic jams, become an assignable significant problemsIn 2005, the state council on forwarding about priority development of 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opinionin 2006 and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on four ministries about giving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public traffic several economic policy opinion and so on the file further clarify the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ublic transportationAt present,the lagging development of city bus has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which leads to the traffic congestion,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waste of resources,so the public transportation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problem of peoples livelihoodBus priority essence is the common people first,the peoples livelihood is preferredTo solve the traffic problem in China,shall know that bus priority, understand the public transportation,reasonable implementation of bus priority development strategyThe first part,mainly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bus prior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based on the meaning of the discussion of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bus priority needs,from market economy,social order, energy,land use four aspects are analyzed. The second part,through the Beijing,Shanghai,Harbin,these five city public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summed up most of our cities bus priority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have a little also have faults,but this paper mainly points out the insufficient place then drew back measuresThe third part,is the stat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bus priority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including Paris,Singapore,Zurich municipal and in the city of effective experienceThe four cities main effective measures is bus lane,bus lines to the set and regional connection,central city transportation around the construction of facilities and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of financial supportThe fourth part, mainly is to describe the bus priority of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future trendOne is bus priority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n the other hand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we should take what measuresWhether direction or measures are mainly around three points to clarify,respectively is technology,standard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ctively promotes bus priority,help to optimize our urban traffic structure,reduce the operation cost city,and promoting the of all kinds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to speed up the flow and enhance economic operation vitality,for promoting our countrys eco-social development to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Insist on bus priority to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is the concrete embodimentIt is with the person this is the core of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bus priority fully embodies the people-oriented,is a benefit of the masses of popular projectActively advocate of bus priority for citizens to provide safe,convenient,quick,economic travel service,reflects the people-oriented ruling the idea and the management idea,to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is the concrete embodiment of,to ensure the people especially low income group travel the basic rights of mobile, dissolve in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resources pressure from the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and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harmonious society to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Insist on bus priority is to promote eco-social development objective need. 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is the artery of urbanIn recent years,as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the city of the expansion of scop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especially private cars come into the common people of the family,the phenomenon of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in many cities are quite popularVigorously develop public transportation and solve the public traffic jams,become an assignable significant problemsKeywords:Public transport priority; Strategy; Transport facilities; Service;Development目 录引言1一、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需求分析11.1 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11.2 保障社会秩序的必然选择21.3 解决能源问题的必然选择21.4 充分利用土地的必然选择3二、我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现状32.1 北京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实施现状42.2 上海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实施现状42.3 哈尔滨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实施现状52.4 昆明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实施现状62.5 无锡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实施现状6三、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国际经验73.1 设置公共汽车专用道73.2 公交干线与支线相结合73.3 中心城周边公共交通的建设83.4 长期投资公交系统8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未来发展94.1 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未来趋势94.1.1 技术化94.1.2 规范化94.1.3 可持续发展化94.2 改善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措施104.2.1 增强技术保障104.2.2 完善体制保障104.2.3 完善基础设施保障114.2.4 加强财政保障11结论12沈阳化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题目: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研究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研究引言战国时,冯曾对孟尝君抱怨“出无车”。如今,随着交通工具的增多,人们追求的不再是“出有车”,而是更加快捷方便的出行质量。同时,由于我国的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机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交通已成为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为了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法国巴黎从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实行公交优先的战略,随后被有交通拥堵之苦的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大城市所采用,并在实施中进行了逐步的完善。这里提到的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是指筹划和指导交通工程范围内,科学地采用适当的交通管理和道路工程措施,使城市内部的客运交通以大容量、快速的公交系统运营的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方略。在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中,他们认识到,单纯的扩大道路网络规模,是满足不了高速增长的交通需求,只有致力于利用高科技技术改造现有的道路运输体系的管理体制,才能达到大幅度提高路网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的目的,为了联合执行完善道路交通计划,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管理,让乘客出行方便,欧洲10多个国家在80年代就投资了50多亿美元。日本美国等国家在90年代初,将智能运输应用于公共交通理念,为公众提供包括公交秩序和换成车次的各种便利服务。在大力推进公共交通技术的同时,在许多发达国家还通过制定交通规划科学指导城市交通建设。英国伦敦从60年代起,每5年制定一次公交优先通行规划。随着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等问题的产生,各国也越来越重视发展公交优先。从而各国加大力度提供便利的交通服务,完善智能的公交体系。一、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需求分析1.1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世界银行曾有项研究表明:交通需求增长超前于经济增长速度,一般都在两倍以上。可见,交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城市公交作为城市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它直接保证着城市经济生活的有序运转。无疑,城市公交优先就成为了世界各地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都知道株洲是火车拉来的城市,这就是源于交通便捷所促进的发展。而我们现在的商业点建设以及居民买房的考虑因素都离不开顺畅的交通条件。城市公交作为城市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它直接保证着城市经济生活的有序运转。无疑,“公交优先”就成为了世界各地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我国人均收入不高、城市人口密度偏大、小汽车尚未普及的情况下,优先发展公交是减少大气污染,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西部强市的必由之路。1.2保障社会秩序的必然选择影响我国社会秩序的主要问题就是道路的拥堵。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十分严重,交通堵塞在时间与空间上呈现蔓延扩展的趋势。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最贴近现实情况,最符合中国国情的唯一选择。以上海前几年开通的延安路公交专用道为例, 尽管这条专用道在设计、建设和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其高峰时段的通行效率仍然高于延安路其他车道的5%-15%。早晚高峰在延安路沿线出行, 因公交专用道通畅而其他车道拥堵,宁坐公交车而不坐出租汽车。如果通过落实“公交优先”而更广泛地形成上述这种导向,城市交通的拥堵状况自然会大大改善。1.3解决能源问题的必然选择近两三年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国先后多次调高了汽、柴油价格。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石油资源与需求缺口日益加大。从2004年起,我国已经成为石油进口大国。近几年我国石油产量稳定在1.5亿吨左右,但石油消耗量却在不断增长。2004年全国石油消耗2.6亿吨,其中约1亿吨依赖进口。专家们预测,今后5年内,我国石油消耗可能增至每年3-4亿吨。石油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在燃油费用飞速上涨的今天, 大力推广公交优先,是降低燃料消耗、解决能源问题的必然选择。根据权威部门提供的数据,按在市区内同样运送100名乘客计算,使用公共汽车与使用小汽车相比,燃油消耗之比约为1:5。由此可见,公共交通与个体交通相比,不仅效率高,而且能耗低,是城市交通必须选择的一种出行方式。1.4充分利用土地的必然选择从城市发展趋势来看,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人均占用土地将越来越少。目前, 我国城镇化已经进人快速增长期,全国每年有1800万人从农村迁往城市。伴随着人口向城市不断集中,城市交通需求总量急剧增长,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为了解决这一供需矛盾,需要加强道路等交通设施的建设。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贫乏,在城市建设中不可能用大量土地修建道路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明智选择。因为不同的交通工具所占道路面积不同:自行车、摩托车、轿车的交通面积分别为人均8平方米、18平方米、30平方米,其交通面积比为0.267:0.6:1而公交汽车和轨道交通的交通面积只有人均1.5平方米、2.5-5平方米,其交通面积仅与轿车比为0.05:0.067:1。从有效利用我国土地资源来看,必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二、我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现状20 世纪50 年代以来,我国城市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从来没有公共交通的城市新开辟了公共交通路线,而已有公共交通线路的城市新增了许多线路和车辆,公共交通客运量有了很大的增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客运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需求愈来愈大,公共交通的负荷日益加重。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大城市的公共交通都相继萎缩,从运营效率到经营管理,从服务水平到经济效益,出现了全面的衰退。1978年至1995年的17年间,全国公共交通车辆和线路分别增长了2.5倍和2.8倍,公共交通车辆达到0.62辆/千人,但公共车辆的运营速度由每小时12-14km下降到5-10km,新增的运力被运输效率下降所抵消。20世纪90年代初,公共汽车在居民出行交通结构中,多数大城市从原来的30%下降到10%以下。公共交通的萎缩,由此被转移出来的乘客就要寻找出路,改乘出租汽车、小汽车或自行车,结果刺激了这一部分车辆迅速增长,又为城市交通增加了新的压力。从21世纪开始,北京、上海等公交先进城市,探索实施公交优先措施取得的积极的成效。但从全国而言,实行公交优先,依然任重而道远。2.1北京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实施现状1995年11月国家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在北京召开研讨会,这次会议总结性文件北京宣言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提出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等缓解城市交通的基本原则和重要途径。目前,北京市公共交通系统主要由公共电汽车、轨道交通等客运交通方式构成。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和规划目标(到2000年公共交通占客运份额应达到47%),但在规划实施中却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虽然公共交通在设施能力和客运量方面有所提高,但在客运交通中所承担的份额仍由1986年的32%下降到2000年的27%,而小汽车交通所承担的份额却由1986年的5%猛增到2000年的23%。节能高效的公共交通未得到应有的发展,而有限的道路空间被运输效率低的小汽车交通大量占据,是导致道路交通服务水平下降、道路交通拥堵加剧的最根本原因。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公共交通总体服务水平不高,缺乏吸引力。主要表现为车内拥挤,乘车舒适性差,运营速度低,换乘不便等问题,其中换乘不方便的问题最为突出。二是公共交通运力不均衡,月票有效的线路车内在全天大多十分拥挤,舒适性差;而月票无效的线路车内乘客相对较少。三是公共交通线路分布不均匀,一些干道上线路过多,而车站停靠能力有限,造成局部道路交通拥堵;而支线过少,造成线网密度过稀,覆盖面不广,居民乘车不便。四是公共交通服务不规范,乘客缺乏安全感。五是轨道交通建设滞缓,尚未形成网络,承担客运量少。2.2上海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实施现状总体上看,上海长期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以推进,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上海市公交发展状况与预期目标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路权优先尚没有真正体现。公交专用道是体现公共交通优先使用道路资源的重要措施,但从目前的效果来看:一方面,公交专用道的建设进度滞后,公交优先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每年将建设20公里,但2010年实际只完成14 65公里;另一方面,公交专用道在实际使用中也没有体现出路权优先,高峰时段社会车辆挤占专用道的现象较多,且公交专用道速度一直上不去,这其中有管理缺乏力度的原因,同时公交专用道的信号优先也没有及时配套,影响了专用道运行效率的提高。二是公交线网调整缺少系统性。近年来,地面公交的线网一直进行调整,线路数不断增加,但线路开通后站点设施的建设却跟不上。同时,由于缺乏整体考虑和充分论证,站点选址不合理、站点配套设施不够、线路客流不足等问题时有发生。三是公交票价票制体系不完善。作为公交“三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上海公交票制改革在全国起步较早。但对照落实公交优先的要求,需要建立一个对市民具有足够吸引力,又能兼顾公交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票价票制体系。目前的公交票价票制体系仍不尽完善:一方面,公交票价水平较高;另一方面,公交方式之间的比价关系不合理,不考虑乘距因素。此外,上海的公交票制在取消月票之后一直实行普票制,票制形式单一,不能满足不同乘客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而优惠票制目前尚处于逐步推出阶段,覆盖范围较小。四是财政补贴没有及时到位。继1996年第一轮公交改革取消每年8亿的补贴之后,2001年在第二轮改革中,市政府成立公交专项,对公交行业进行财政补贴。总体上看,政府对公交行业还是给予了大量的财政支持,但近几年地面公交客流下滑。公交企业资金压力日益显现,而由于两大优惠政策的实施,票款收人锐减,财政补贴没有及时到位,使得公交企业一直垫付资金,进一步增大了企业的资金压力。2.3哈尔滨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实施现状我国许多城市,加快了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在探索公交优先的步子上,仍然迈的不大,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技术研究又不够,没有形成完善的公交优先系统,公交专用道、交叉路口等设施在全国大城市中,仍是凤毛麟角。哈尔滨市在1997年就开始了对公交优先的探索,但几年时间过去了,落实公交优先发展的措施没有完全到位,资金投入不足,公交专用道数量太少且大都已“名不符实”,没有建立起合理的比价关系和价格机制,缺乏公共交通方面的法律法规,因此“公交优先”并未取得理想的收效。现在哈尔滨市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为34.8%,远远低于国外发达城市公交所占的72.36%的比重(我国“十一五”城市交通发展规划确定的公交出行比例为50%以上)。尤其要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政府的投入非常关键。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该有适度超前的意识,目前汽车消费快速增长的时期,一般政府的投入每年要达到GDP的5%,但是哈尔滨市基本没有做到,现在总的水平还在2%到3%之间,远远不够。2.4昆明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实施现状1996年,昆明与瑞士苏黎士开展了昆明快速BRT规划建设情况公共交通规划国际技术合作,提出“公交优先”政策。1999年4月,昆明建成首条现代公交专用道,在中国最早开始了快速公交系统(BRT)的实践。目前,昆明已建成多公里的专用道路网,取得良好效果,并得到了各界的广泛认同。然而,由于技术、管理和营运等多方面的原因,昆明公交专用道还只是一个雏形,并未发挥出最佳的运输效能,与国际上快速公交近似轨道交通的运输效率相比,还有巨大差距。城市公共交通弱势局面并未得到显著改观,确立公交在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骨干和主体地位任重而道远。公交线网未进行整合,途经所有线路的公交车辆均可以使用专用道,公交专用道开通后,在尚不具备编组列车化运行的营运调度水平和技术手段的情况下,公交公司在专用道上投入了过大的公交运力,全线经过和部分经过的线路多达20多条,大量“垃圾线路”挤入公交专用道,不利于专用道的整体服务水平的发挥。过大的运力常导致营运高峰期到达的车辆数超过站台容量,不得不在路口前堆积等候,到下一信号周期再二次进站,反而降低了专用道的效率。2.5无锡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实施现状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是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有利措施,无锡市这一措施的实施较好地解决了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公交通行效率。但这个措施的实施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一是公交专用道不专用。目前,无锡市公交专用道总体运行效率较低、秩序较为混乱,公交专用道无法专用的问题突出,公交优先往往“徒有虚名”。一方面,许多社会车辆混杂其间,无视“公车专用道”的牌子,自由穿梭于公交专用道中;另一方面,公交车由于通行空间被挤压,被迫选择社会车辆通行车道,难以“各司其职、各行其道”。二是公交专用道不成网。现有的15.56km公交专用道集中分布于市中心地区,尚未形成网络系统,相对独立的“线状”公交专用道线路,对于提高我市整体公交服务效能和服务范围十分有限,难以满足市民的“面状”出行换乘需求。三是公交专用道不优先。虽然我市部分道路的公交获得了专用路权(公交专用道),但由于没有采取交叉口信号优先通行措施,交叉口信号延误已成为影响公交运行效率的瓶颈,增加了乘客站台等候时间,降低了公交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四是公交专用道不快捷。调查数据显示,无锡市公交专用道公交行程速度在大部分低于14km/h,属低水平阶段,相比非公交专用道公交运行速度无明显优势,对比国外公共交通发达的国家,通过设置完善的公交专用道系统并采用先进的管理措施,公交专用道车辆运营车速可达20-30km/h。综上所述,我国城市在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过程中主要都存在公交专用道不专用,公交线网设计不合理,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影响了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发现我国公交优先发展存在的问题后,我们就要借鉴外国有效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经验,科学合理的运用到我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研究中。三、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国际经验国外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在60年代就开始实行了,距今已有50多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公共交通优先的理念不断深化,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而我国是在90年代提出的,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所以我们可以从国外的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经验中借鉴有利的理念和措施。3.1设置公共汽车专用道为了实施公交优先,加大力度设置公共汽车专用道。“ 公交优先”最早是由法国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巴黎总结出提高公交优先实施的策略设置专用车道。巴黎公交线路四通八达,公共汽车专用车道随处可见,甚至一些只有两车道的道路也设一条专道,使公交车享受“特权”,公共汽车速度提高了20%至30%。巴黎成功的经验表明,公文优先发展了,专用道多了,公交行车速度上去了,公交出行率自然也就随之上升。3.2公交干线与支线相结合巴西的库里蒂巴市在20年前开始采用有专用优先线路的快速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沿着主要干线运营的快速城市公共汽车线和城市公共汽车支线构成一个整体,在通过一系列车站的各支线还设有连接点,乘客在车站转乘换车十分方便。在适当的城市交通政策的支持下,网络的任意节点、路段不会产生拥挤与堵车,因此是快速、高效的。于是,不管哪个乘客在这个网络内的哪个公交站台上,都可以做到“随到随走”。网络范围内的任意一个地区的乘客,要到网络内任意地区,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也可以保证他一小时内到达目的地。值得一提的是库里蒂巴市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每天运送的乘客中,有28%的乘客原来是使用小轿车作为交通工具的。3.3中心城周边公共交通的建设新加坡有着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该城市的人均小汽车使用率很低。为了做到这一点新加坡非常重视城市交通的发展和规划,强调城市交通要以快速、舒适的城市电气化轨道交通服务与灵活、区域性的小城市公共汽车服务的组合为基础。其中新加坡以轨道交通为轴线统筹组织城镇空间结构成为公共交通与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成功案例。新加坡的城市轨道交通于1987年开通了第一条线路,目前已经建设有6条,总里程138公里。在轨道交通的引导下,新加坡形成了由城市中心、区域中心,次区域中心和边缘中心四级中心构成的城镇体系结构。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地铁站点对应了中心城的高强度开发点,以地铁车站为中心的500米半径范围内覆盖了中心城的主要功能;在中心城区范围之外,区域中心、次区域中心以及邻近中心城的边缘中心全部与地铁车站相结合建设,几乎所有的新镇中心在以地铁车站为中心500米半径范围之内。通过轨道交通建设引导,新加坡形成了高度集约化的城市空间结构,也成为世界知名的公交都市之一。3.4长期投资公交系统在欧洲,瑞士的苏黎世市和德国的弗赖堡市,是欧洲城市中通过长期投资公共交通系统限制使用小汽车来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和质量的典范。20世纪70年代,苏黎世市开始扩展原有的城市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并改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城市有轨电车运行间隔缩短到6分钟,同时在交通信号灯前有优先通行权。城市公交系统的乘坐率有了显著的增加。德国的弗赖堡市的成功应归功于把建立有效的交通系统和具体的发展战略进行合理组合:首先,严格限制城市中的小汽车的使用。其次,提供了价格实惠、方便、快捷、安全的城市公共交通客运系统代替小汽车,他们建立起的稳定、高效的地面交通模式,既保证城市公共交通客运系统的运行,又利于自行车和步行。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未来发展4.1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未来趋势4.1.1技术化在技术上将智能运输系统应用于公共交通领域,技术的提升实现公交优先提高公交管理调度及运营水平。建设集运营调度、应急处置、综合监控于一体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调度及监控中心,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营调度和监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加快城市公共交通车辆检测与监督技术、智能调度技术以及先进的信息服务技术等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建设面向公众的客运信息服务系统,逐步融合城市公共交通、公路、水路、铁路、民航等方式的交通信息,向社会提供全方位、多方式、跨地区的一站式客运信息服务。力争“十二五”末,城市公交车辆平均运行速度提高20%左右,城市公交社会满意度明显提升。4.1.2规范化公交优先未来的发展将逐步趋于规范化,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的规范化和管理体制的规范化。首先法律法规的规范化即强调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来保障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次管理体制的规范化是指,完善统一科学的管理制度。公交是城市的窗口,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监督更需要来自广大群众的共同监督。在法律与管理机制双重的约束下,我国公交优先未来的发展必将更加规范,也将会充分满足我国公交系统的实际需求。4.1.3可持续发展化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快速发展时期,现代化过程是质变,往往带来资源分配不公、配置不合理、交通拥堵、污染严重、能源紧缺、健康和安全状况恶化、生活质量降低等问题,这一切维持着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无序扩展的继续,城市将来的环境可能更加恶化,严重的交通堵塞和空气污染会导致机动性和可持续性两个方面的同时下降。要重点研究中国城市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政策、技术和工具,大力开展城市可持续交通系统的宣传教育活动。其中可持续交通系统是指所有对环境影响小的运输方式,包括步行、骑车、以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绿色车辆、车辆共享,以及通过节能、空间储备、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建设和保护城市可持续交通系统。4.2改善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措施4.2.1增强技术保障要求我们在实行“公交优先” 政策时,大力推进信息化等高科技手段,切实掌握线路运营中客流、营收、班次、里程等实际情况,为科学合理地制定补贴、补偿标准创造条件。一是建立公交智能调度平台。公交车将普遍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并通过各种无线通讯数字传输方式,使车辆可以发出各种运营信息,信息被终端平台接收并处理后,同步通过公交车站电子站牌、移动通讯设备及电视、电台等发布。享用智能公共交通信息系统,可以掌握公交运营动态,其中包括车辆到站、离站、行车、载客状态等信息,提高出行乘车的自主权,大大节省出行时间。二是智能公交电子站牌,智能公交电子站牌项目依靠高科技采用ITS技术,建立LED站牌,通过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公交车站系统进行嫁接,在城市主要大公交站点架设公交电子站牌,实现来车自动显示,为市民提供最便捷的服务。三是交叉口信号灯设置公交优先通行指令。在交叉口上游设置专用公交车辆检测器,当检测器检测到公交汽电车到达时,将到达信息迅速传递到信号机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发出指令使信号机立即处于绿色通行信号,让公交车辆无阻滞地、优先通过交叉口。4.2.2完善体制保障公交优先落到实处,既要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还需依靠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要按照事权、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实施城区公交运营管理体制改革,逐步理顺管理体制。我国在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几方面:一是加强城市政府的集中领导,建立有效的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管理体系,建议建立高层次的决策机构即城市交通委员会,其职能之一就是统一制定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战略,集中管理,把现有的各职能部门协调好,以保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政策的全面实施。二是政府应通过制定与公共交通相关的政策法规、税收政策以及发展战略来维护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很多国家和地区先后制定了多种有关公共交通的法律法规及税收政策,我们在制定相关法律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借鉴和参考。三是组建公众参与评价公交运营成本和运营服务监督评估委员会,邀请政府部门、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学校师生、社区群众、新闻媒体等参与监督评估,形成监督沟通评价提高的公众参与机制,开展乘客满意度测评,搭建社会公众参与评价公交运营服务质量和运营成本监督评估的互动平台。4.2.3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加快城市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公交优先”的硬件,也是实施公交优先的重要保证。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城市公交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一是政策扶持优先。我国各市政府越来越重视公共交通发展,提倡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因此各地都会出台相应的政策来扶持公交事业的发展。二是投资安排优先。在加大城市化建设时期,应注重公共交通的发展,交通乃一个城市的连接枢纽,应优先考虑公共交通的投资。加大投资力度,从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路权分配优先,对条件受限的城市道路可开辟混用式公共汽车专用线,在上下班高峰期只许公交车通过,其余车辆不得通行,在运营高峰过后,为发挥道路的作用,允许私人客车、出租车和自行车在一天中的特定时间内与公共汽车共同使用专用线。四是交通规划优先,设置公共汽车专用街,在道路狭窄而不能划分多条车道的情况下,将有些公共线路较多的街道设为公共汽车专用街,或者根据我国城市交通拥挤主要发生在上下班早晚高峰时间的情况,完全可以在高峰时间内将一些交通特别拥挤的街道设为公共汽车专用街,禁止其他机动车通行。五是用地优先,政府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时,应留足公交场站建设用地,优先安排公交设施建设用地和长途汽车站用地。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方便乘客出行与换乘。4.2.4加强财政保障建立规范的公共交通财政补贴、补偿制度,优化对公共交通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扶持机制。一方面表现在维持已有优惠政策的稳定性、保证财政补贴数量和资金到位;另一方面表现为完善公交财政补贴的监督考核制度、合理财政补贴使用方式、提高财政补贴的使用效率。在财政补贴方面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因燃料等成本大幅度上升, 企业正常经营发生困难时, 政府应给以适当补贴。二是因政府推行社会福利, 要求企业对部分社会群体实行优惠乘车时, 政府应给以适当补偿。三是为解决市民必需的出行问题, 新辟、延伸、调整线路, 或延长线路营运时间、加密线路班次配置,而线路客流明显低于行业标准、企业难以承受时, 政府应在一定时段内给以适当补偿。四是政府因改善环境、整治市容, 要求企业提前更新车辆、更新高档次车辆、配置新装备新设施时, 政府应给以适当补贴。五是政府、社会投资建设的始末站、枢纽站等设施, 应低价租赁给企业使用,由此而发生的投资回报问题应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结论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是实施“三个代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城市经济加速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公交优先”战略的贯彻实施,需要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需要各行各业的协作帮助。让我们携起手来,齐心协力,落实“公交优先”,使城市交通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有其他交通方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充分体现了现代化交通的观念和意识,是解决我国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所以,不但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要体现“公交优先”的思想,所有交通参与者也都要理解、支持和遵守有关法规,从而使优先发展的公共交通真正落到实处,使我国大城市交通呈现出安全、畅通、高速的新局面, 努力建立节约型社会。 “公交优先”重在落实,我们欣喜看到,目前“公交优先”工程已在全国普遍实施。但实施的过程中有利有弊,我国各大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主要还是不够完善,较国外“公交优先”的实施还有很多有待提高和改进的地方,例如本文中提到的监督制度的完善,公交基础设施的完备,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政策体制的扶持等。所以通过对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还需要在哪方面对其进行完善,根据我国国情及公共交通体系的实际需求,借鉴国外适合我国的“公文优先”发展的战略。在未来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从增强“公交优先”技术保障、完善“公交优先”管理体制保障、完善“公交优先”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加大财政保障这五个方面来落实发展,“公交优先”必将结出丰硕的利国利民之果!13致 谢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的心情十分复杂,首先是论文即将完稿,心情无比畅快;其次是即将毕业,心情又有些沉重。就眼下而言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首先要感谢在这期间帮助过我的同学和功不可没的老师们,是他们的帮助才使我能顺利的完成论文。首先要感谢李昱老师,本论文是在李昱老师的全面主持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选题、写作到定稿导师均倾注了大量心血。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