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_第1页
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_第2页
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_第3页
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_第4页
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城镇化推动中国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 第37页共37页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城镇化目 录一、前言二、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一)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1.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2.产业技术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薄弱3.产业发展缺乏国际竞争力,过于依赖出口易受外部冲击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产业结构同构现象严重(二)重工业化发展带来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1.重工业化带来资源的危机2.重工业化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3.重工业化造成劳动就业形势严峻(三)“三农”问题困扰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1.“三农”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2.“三农”问题现状3.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衰退,农业“被边缘化” 三、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的原因分析(一)盲目追求GDP增长的粗放式发展是形成我国当前经济结构矛盾的直接原因(二)忽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三)“三农”问题得不到解决,直接导致农业现代化将成为一句空话四、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型城镇化(一)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战略1.城镇化发展是拉动内需的强大引擎2.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3.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4.城镇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二)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与挑战1.城市盲目扩张,农业用地被蚕食2.乡村的留存、失地农民“被城镇化”问题3.城镇化超速发展的“大跃进”问题4.城市人口过度膨胀,社会稳定与治安形势更为严峻5.城镇化加剧了城市失业和贫困化6.城镇化破坏了传统村落及其文化五、生态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一)城镇化应走中国特色的生态之路(二)破解制约生态城镇化的难题1.城镇人口密度必须保持适度2.城镇资源必须集约使用3.城镇的产业布局必须科学合理4.城镇的基础设施必须加强5.城镇化的生态必须保持均衡(三)走生态城镇化之路1.生态化是生态城镇化的基本特征2.人本化是生态城镇化的核心内容3.个性化是生态城镇化的主要特征4.产业化是生态城镇化的支撑力量六、结论:生态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一、前言从十八大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直至刚刚闭幕的“两会”,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强调,并进行一系列重点部署,推出“城镇化新政”。中央为何高调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决策?原因是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转型升级的关口,生态、资源、环境、社会已不能再承受快速无序的发展之痛,不转型就无路可走,不转型就不能可持续的发展,不转型就不能实现中国梦。过去的城镇化,问题凸显,矛盾重重,如何吸取经验教训,以最少的代价换取最多的发展成果?如何避免新型城镇化少走弯路,多出成效,为新型城镇化寻找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之路。笔者经过多年基层调研和潜心研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总结出“生态城镇化”的发展理念,对于破解城镇化乱象,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什么是生态城镇化?简单的说,就是当代中国的城镇化必须走生态之路,而且必须符合中国的现实国情;具体说,就是我国在史无前例的城镇化进程中,务必统筹考虑城镇建设与人口、环境、资源、产业等关系,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城市总体生态环境的优化为出发点和归宿,以方便、和谐、宜居、低碳为目标,始终紧扣生态友好、资源节约的主题,谋求未来城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二、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诸多影响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重工业化发展带来的生态问题,“三农”问题困扰社会经济发展等,对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健康发展带来越来越明显的影响。特别是金融危机发生以来,这些问题尤为突出。分析这些突出的问题并剖析其原因,将为我国城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基本依据。(一)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在整体优化的同时,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重化工业高速增长带来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压力增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如制造业以高能耗、低技术、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高技术产业以原始设备制造(OEM)为主,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劳动力数额巨大与高技术劳动短缺;这些问题和矛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和产业发展的桎梏。1.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部分产业特别是一些重化工业产业,如钢铁、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焦炭、汽车等行业出现了大规模投资、低水平扩张等问题,积累的大量产能远非当前的国内需求所能消化,投资增长超过了消费增长,产能过剩的矛盾十分突出。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后,在外需严重萎缩的情况下产能过剩矛盾加剧。过度投资导致的产能过剩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其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国内GDP崇拜的固有观念和不合理的政策导向。由于资源要素价格被低估,地方政府引导投资,比较容易在准入门槛较低的落后产能上动脑筋,在地方政府综合运用政策、经济手段的情况下,即便是落后产能也能取得不错的回报率。各地对调整结构、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迫切渴望,而宏观统筹布局调控又不到位,一些新兴产业往往也会出现“一哄而上”的现象。从这个角度而言,控制产能过剩,关键在于遏制地方政府追求投资的冲动。2.产业技术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从产业技术发展来看,我国产业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引进技术仍是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国内产业技术供给尚处于从属地位。目前,我国制造业总量规模占全球的6,而研发投入仅占0.3,研发投人严重匮乏,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队伍出现严重萎缩,产业创新能力有进一步削弱的危险,产业升级面临很大困难。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可分为各次产业的技术水平提高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改善。深入研究发现,第二、三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跃并不是持续提高的,尤其是2003年以来均出现大幅下滑,造成近年来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因为重化工业的加速发展导致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比例增加,资本有机构成显著提高从而资本加速替代劳动,另一方面是因为技术进步提高不明显、投资增长过快。3.产业发展缺乏国际竞争力,过于依赖出口易遭受外部冲击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大规模的技术引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快速增长。从1995年到200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了10倍,2007年已突破5万亿元,达到5l万亿元,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引擎。但是,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量扩张的背后是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含量低、缺乏国际竞争力的窘境。在1994年至2007年这段时问内,我国制造业产品技术高度指数一直高于出口技术高度指数。这说明我国进口商品的技术含量高于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而且这种差距保持了较长一段时间。我国制造业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处于进口技术含量较高的商品、出口技术含量较低的商品的地位。从1994年至2007年我国制造业11个部门总体贸易技术定位指数曲线及其移动平均线的变化趋势看,从1994年以来,我国贸易技术定位指数一直为负数,这也说明我国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一直低于进口商品的技术含量。我国产业发展在日益融入到全球化进程中,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廉价劳动力取得比较优势,这导致行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低附加值的非核心部件制造和劳动密集的加工装配等低端价值链的环节中。是事实上的“世界工厂”。不仅如此,我国的产业发展对加工贸易过度依赖,加工贸易占总出口额的比重超过了50。低层次的一般贸易比重过高,企业之间主要依靠降低价格的低水平恶性竞争,不但加剧贸易条件恶化,还导致贸易摩擦加剧。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这种矛盾凸显。我国出口依存度高的纺织、机电、轻工等产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企业大量停产或倒闭;失业大量增加。这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对外依存性和脆弱性。因此,我国的经济不能过于依赖出口。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产业结构同构现象严重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征也十分突出。从人均生产总值看,西部的经济实力弱于中部,中部的经济实力又明显弱于东部。尽管地区差异大,但各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存在区域产业结构高度趋同的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中部和东部工业结构的相似率是93.5,西部和中部工业结构相似率为97.9。各地区主导产业选择雷同,盲目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形成相对配套的自给自足的地区工业体系。而地区之间分工协作程度很低,最终造成各地医生产规模小、分散投资、重复建设的不合理格局,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导致经济效益的低下。(二)重工业化发展带来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1.重工业化带来资源的危机从与工业化发展相关的耕地、水和能源等重要资源的现状看,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2004年,中国人均消费的能源只相当于日本人均能源消费量的1/4,美国人均能源消费量的1/7;目前中国的主要矿产资源己经出现储量增长远低于开采量增长,开采量增长又低于消费量增长,国内资源保障程度快速下降,新增部分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一方面,国内矿资源加紧开发,野蛮生产,结果造成生态环境危机,大面积水土流失,水体污染。一些煤矿为了增产,不顾矿工安全,超能力大干蛮干,致使矿难频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加剧了社会矛盾。如此下去,若干年后,我们将无资源留给子孙后代去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实行产业结构的“重烈化”,把原本稀缺的资源大量投入重化工业,很快就造成了资源瓶颈收紧,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群众的正常生活都受到负面影响。国内企业为满足生产,不得不大量向国外采购铁、矿石、氧化铝、石油和石油制品,一方面使这些产品紧俏昂贵,另一方面导致经济发展受制于人。2.重工业化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果说资源的约束还有可能通过从国外进口得到缓解,那么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代价则使我们更难以承受。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的一氧化硫排放量和有机污水排放量己占世界第1位,一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占世界第2位。即使国际社会不就环境问题向中国施压,中国自身的环境容量也难以持续容忍这样大的污染排放。重化工的过度发展造成我国本来已经很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加速破坏。例如,浙江萧山南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萧山临江工业园区、绍兴滨海工业园我们亲眼目睹了这条中国经济最为发达地区所依傍的江河犹如一条被污染企业吞噬的巨龙,那些原本美丽的鱼米之乡更在这些园区的“践踏”下成了人们避之不及的“癌症村”,“生态难民”已成当地最棘手的社会问题。2012年,武汉市拍卖一块毒土地,却倒赔开发商1.2亿,而修复这块土地的成本需要2.8亿;2013年的第一天,山西长治天脊化工集团苯胺泄漏事故,更是波及浊漳河下游河北、河南两省,造成河北邯郸市一度大面积停水,导致市民恐惧,疯抢矿泉水。这是进入2013年之后第一起重大化工水污染事件,成为近年来国内化工污染水源又一案例。近年来,因化工企业污染水源的案例层出不穷,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云南曲靖铬污染、江西瑞昌水污染、吉林松花江化工污染、湖南湘江镉污染等等水事件触目惊心,令人堪忧。早在2004年,胡锦涛同志就严肃地指出,如果不下决心扭转这种过度消耗资源、过度污染环境、经济粗放发展局面,我们将“无法向历史交代,无法向人民交代.也无法向子孙后代交代”。我们连生存都将堪忧,更遑论发展了。因此,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检讨重工业化过程中带来的资源环境的挑战,另辟蹊径,寻找一条高效生态的经济增长模式,这一点对我们来说特别紧迫和重要。3.重工业化造成劳动就业形势严峻重工业化时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增大,劳动就业形势严峻。一方面,目前农村劳动力总量大约有5亿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为3.3亿人,而根据现有的资源状况,农业部门仅能容纳1.4亿左右的劳动力,农村潜在的剩余劳动力总量达1.8亿以上,即到2020年,平均每年大约有1000万人需要从农村中转移出来。加之国有企业改革中需要再就业的劳动力、机关事业中大量存在的富余人员以及自然新增的劳动力,保守的估计每年还要新增1000万人左右。两者相加,未来几年中国每年需要提供200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才能满足日益庞大的劳动力就业需求。另一方而,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无论从行业看还是从所有制看,中国工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均呈现出持续而显著的上升趋势。各个行业、各类企业的资本劳动比率迅速上升,表明中国的工业化正在走向资本密集也即资本对劳动的吸纳能力越来越弱的新阶段。2003年与1980年相比,工业部门每吸纳一个劳动力就业需要的固定资产净值增长了19倍。资本对劳动的加速替代,使得工业增长所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出现了相对甚至绝对下降的趋势。这就使中国未来的工业化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是不断增长的劳动力需要就业,另一方面是工业的资本密集度越来越高,资本所能吸纳的劳动就业量日趋减少,这构成了对中国工业化的严峻挑战。(三)“三农”问题困扰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自从2000年3月,时任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上书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反映“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由此引发了全社会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时隔多年,“三农”问题仍然得不到较好的解决,农村经济依旧十分萧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农产品商品率低下,产供销体系没有建立,资源配置无法优化;中国大部分的中西部农村目前陷入“空心村”状态,年轻人都走出农村外出打工,农村的主体居民是38-61-99部分,即妇女、儿童、老人留守农村,导致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城乡居民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上两极分化严重,形成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造成城乡居民在基本权利和根本利益上的巨大差别;农村教育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干群关系等诸多严重制约“三农”发展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1.“三农”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三农”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有以下三点。首先是长期以来我国形成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户籍制度把农民限定在小块土地上,使单位面积上的劳动力过多,无法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导致农业生产率、农业机械化水平十分低下,经营规模化难以实现,农民的小农思想意识浓厚,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其次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牺牲农业农村为代价,政府对农民的反哺工作又严重滞后,导致农村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在计划经济时代,广大工人与农民勒紧裤带,为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改革开放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经济获得巨大发展。随着改革向城市的转移,农民工进入城市,促进了全国经济,特别是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济增长趋缓,乡镇企业萎缩,特别是随着国有企业下岗工人增多,农民工的自由流动受到城市政府限制;内需严重不足,供给大于需求,“巨大潜在”的消费市场无法启动。农民工在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同时,却在激烈无情的市场竞争中沦为最大的弱势群体。三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农村乡镇经济的脆弱性,以及国外现代化农业对我国小农经济的挤压,造成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艰难。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迅猛,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我国农村成为吸引外资的主要地区。外资促进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大量廉价商品,如服装、玩具等迅速占领国际市场。外贸出口和农村承包责任制成为拉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后,墨西哥抢走了我国在北美的贸易份额。以纺织品为例,1994年,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在北美的市场份额为49%,占第一位,两年后墨西哥取而代之。另外,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东南亚各国和东亚的日、韩,以及港台等地区为了转嫁危机,纷纷实行货币贬值以增强出口竞争力。我国和东南亚出口产品的趋同性大大影响了我国的外贸出口,对我国农村和农民的利益损害相当严重。加之国企破产倒闭,乡镇企业江河日下,农业经济萎缩不前。2.“三农”问题现状在我国,农业是高风险的脆弱产业,农村是最落后的象征,农民是地位最低的弱势群体。因此,农民有五怕:一怕自己种了东西卖不掉;二怕种子、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乱涨价;三怕农村社会治安管不好;四怕碰到假冒伪劣的农用物资;五怕上面强迫命令,瞎折腾。农民也有五盼:一盼较快增加收入;二盼尽快改善农村治安环境;三盼科技、卫生、文化经常下乡;四盼严厉打击农资市场的假冒伪劣,让农民种上放心田;五盼尽快改善农村治安现状,还农民一个安宁祥和的生产生活环境。农民的害怕和期盼真实地反映出当今“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和今后工作的艰巨性。下面通过算一笔账,就会明白农民为何那么穷了。按照全国2.5亿个农户承包了18亿亩耕地来计算,平均每个农户的经营规模大约为7亩,人均大约为1.39亩。但平均数不代表大多数,现在有14个省份人均占有耕地不到1亩,660多个县人均耕地不足0.5亩,也就是说这些省和县的农户经营规模已经很小。这些数据不包括各地侵占耕地后以次充好的情况。农民种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粮,扣除农资成本上涨因素,亩均净利润是185.2元。也就是说,即使按户均7亩地、夏秋两季都收粮计算,每年种粮净利润不到2,600元(185.2元7亩2季)。这就是农民种粮收入的家底。青壮年外出打工,有的干脆撂荒,有的租给别人,种地的是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种粮口粮化、农业副业化、农民兼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种情况,实际上给中央出了一道题,“增加农民收入”这句口号已经连续10年成为一号文件的核心目标,但年年讲年年落不到实处。用农民的话说:“听中央讲话满怀希望,看自己生活还是老样。”农民为什么摆脱不了一个“穷”字?以笔者来看,穷就穷在没有找准发展的突破口。山东莱阳有个叫濯村的地方,过去穷得叮当响,经过15年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农业生产企业化、农民生活现代化和农村生态田园化的发展之路。给我们的启示是,要解决农民问题,就要大量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要解决农业问题,就要坚决改变农地零散化、细碎化耕作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综合体经济,积极培育壮大集体经济;要解决农村问题,就要从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着手,切实推进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3.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衰退,农业“被边缘化”。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城市经济的日益繁荣,却造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衰退,农业“被边缘化”,农民利益受损的突出问题,出现了农村的凋敝,农业的衰败和农民的被边缘化。例如,大量农村青壮年群体进城,弱化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农业生产和农业现代化;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留守老人的养老和留守妇女生产生活等问题突出,使农村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凸现。另外,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大批具有知识和文化的青壮年涌入城市,他们因为农民工身份,不能参加城市的民主选举活动;他们由于身处城市而没有机会再来参与村务决策和治理,流动的农民工的自主权利难以实现。近年来,有些省在农区为了用增加的耕地换取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不尊重农民意愿,强制性拆村并居,导致农民“被上楼”,导致农民的生活习惯将被迫改变,农民的生活负担也会相应增加,农民种地养殖更不方便。而且村改居后产生的大量无土地、无工作、无社保农民将直接影响国家社会稳定。中国有近一半的人口在农村,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就不可能有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也难以支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大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要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在“收入倍增”进程中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一句话,“三农”问题关系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没有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的城镇化将会流落于形式。三、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的原因浅析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严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正如中共十八大报告所说,问题表现在方方面面。(一)盲目追求GDP增长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是形成我国当前经济结构矛盾的直接原因一段时期以来,盲目追求GDP已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官出政绩的首选,其结果必然导致粗放式的发展模式,粗放式地利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粗放式地污染环境,忽略人本关怀和人的发展(如教育、卫生和科研等方面投资比重小)。这种粗放式的发展观已经严重透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威胁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强化了投资与重化工业之间的自我循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这是一个以投资带动和重化工业为主导的时期,但是,我国现行体制又强化了这一特征,比如过度追求国内生产总值,人为压低土地成本、环保成本、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成本等资源要素成本,刺激了对投资的需求。盲目的投资必然导致重复建设,使得产业固化在重化工和一般加工制造、组装环节。这是一个劳动力要素和中间原材料投入最为集中的环节,必然导致资源、能源的消耗强度高,环境污染日趋加重。(二)忽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造成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无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不仅是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虽然对资源、环保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也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并于1982年设立了国家环保局。但是,由于中国自然环境遭受破坏由来已久,积累的问题较多,加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采用的是粗放外延型经济增长方式,即主要依靠生产要素量的扩张来实现经济增长的增长方式,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环境被严重污染,生态被严重破坏。尤其是“规模小、水平低、物耗高、污染大”的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进一步加剧了环境和资源的压力。民营企业的无序发展造成一些地区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办厂办矿,往往是有条件上,没条件的凑合起来也要上。一口大锅,几只木桶,就可能办一个化工厂;垒个土窑甚至就地挖个土坑就成了炼焦厂。有些人发家致富甚至到了“要钱不要命”的程度,不管什么环境,更不管人的健康,土法炼焦,土法炼硫,甚至土法炼砒霜,百无禁忌。如此等等,造成环境污染遍地开花。经过多年大力整治,截止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依然十分严峻。我国1.9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约13的城市人口暴露在超标的空气环境中;1.5亿亩的耕地因为污染而退化目前我国的环境形势可以概括为这样四句话: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近50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的能见度下降了约10千米,西部地区则大概是东部地区的一半,区域性雾霾问题越来越严重。可见,水环境恶化,大气环境污染严重,植被破坏,湿地减少,生态失衡等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问题。(三)“三农”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导致农业现代化成为一句话我国人口众多、耕地资源少、水资源紧缺,自然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农村贫困,农业基础薄弱,这些中国特色的因素决定了解决“三农”问题既不能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超大规模农场经营模式,也不能采取日本、韩国等国家的高补贴,从而维持小农户高收入、高价格的做法。中国必须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中国的“三农”问题很大程度上在于农业、农村、农民的结构性边缘化:农业无法真正走向市场,农村无法真正融入现代社会,农民身份自由受到限制。这种结构性边缘化使中国健康的市场机制无法形成,使农民的权益无法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维护。时至今日,虽然国家逐年加大了对农业的补贴,但三农问题并没有根本改善的趋势。城乡差距仍在扩大,农业问题愈来愈严重。粮食产量出现9年连增,但粮食问题、粮食危机却愈加凸显,农村和农业均已结构性失衡。新一代农村青年的道路选择变得越来越尴尬,当农民看不到前景,当工人也前途堪虞。农民仅靠一亩三分地,很难实现共同富裕。我国经济中低技术、高污染、高能耗、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岗位。但我国企业低利润的现实导致无法给工人更高的报酬。3亿农民在发达地区、大中城市打工,却无法在城市安家。因此,“三农”问题得不到切实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衰退,其结果将直接导致农业现代化成为一句空话。所以,要切实解决农民问题,就要大量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要解决农业问题,就要坚决改变农地零散化、细碎化耕作方式,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综合体经济,积极培育壮大集体经济;要解决农村问题,就要从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着手,切实推进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四、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型城镇化 (一)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城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涉及人口、资源、环境、产业结构调整、社会流动加快、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城乡关系和区域关系变化等方面的系统工程。2008年国际社会金融危机以来,城镇化成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经济和社会及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1.新型城镇化发展是拉动内需的强大引擎预计我国要在2030年城镇化率达到65%时基本完成城镇化。这意味着未来我们还有2.5亿人口进入城市。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人口居住、生活、就学、就业、交通、通讯等刚性需求还会大量增加,这种状况不仅带来了大规模基础设施和城镇住宅的投资需求,而且大规模农村人口转移和生活方式变革还创造了巨大的消费需求和国内市场的需求。城镇化发展必将成为中国扩大内需、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强劲动力。2.新型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我国社会转型的新阶段,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不仅是靠工业化,而且需要依赖于服务业的大力发展。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时,将推动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业,商贸、餐饮、旅游等消费型服务业和金融、保险、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的大发展。服务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镇化的推动将起主导作用,成为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后续动力。特别是金融危机迫使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中,充分就业、扩大内需、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满足城市居民提高生活质量的新期待,都有赖于服务业的发展。3.新型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可以促使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城镇转移,有利于增加农村人均占有资源,实现耕地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从而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同时,城镇化也是一个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过程,进城农民通过实现就业,可以提高收入;留在农村的农民,通过增加土地面积也实现土地收入的增值。城镇化也是城市文明向农村渗透、促进乡村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农村的过程。4.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国大城市出现了空间规模向外扩张、产业和人口向外转移的现象,同时,随着高速公路的修建,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之间的交通状况,城市间的产业联系与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城镇体系不断完善,特别是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我国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目前我国在原有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之外,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等新的城市群不断涌现出来。城市群的发展不仅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也是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的体现,城市群必将成为中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二)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与挑战新型城镇化将是一项史无前例的经济战略,必将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引擎,关系着近7亿农民未来的福祉,举世瞩目。但是,几年前,各地城镇化如火如荼地推进,城镇化率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得到令人振奋的刷新,发展的势头似乎良好,面临的各种现实矛盾与问题也日益凸显。1.城镇化盲目扩张,农业用地被蚕食在城镇化过程中,一些城市追求向大城市扩张,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分散开发的问题突出。出现了建高楼、大广场、大马路、大酒店,越大越洋越好,不考虑实际需求,甚至出现土地被圈占闲置和楼房空置浪费现象。城市空间过度扩张、占用耕地和生态环境压力增大;一些地方以非市场化的方式低价征用土地,高价出让获得差价收益,将农用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作为变现建设资金的重要手段,造成耕地大量被占用。全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紧逼18亿亩耕地红线。2.乡村的留存、失地农民“被城镇化”问题一些城市的迅猛扩张是建立在大量吞噬农村土地的基础之上的。一些地方政府依赖于土地财政,忽视农民的利益,将农民的土地以很低的价格收购为建设用地,以高楼林立的土地城市化繁荣景象,来掩盖未能完成的人口城市化。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他们因大城市户籍制度的高门槛而无法真正融入城市,也找不到农村家园的精神皈依。另一方面,学有所成的有志青年也面临着农村机会少、条件差、受社会歧视等因素影响,而无法回流反哺农村。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寄托着中国人情感的精神家园乡村,将成为空村、离村、鬼村,甚至行将消亡。有资料显示,我国的自然村十年间由360万个,锐减到只剩270万个。这意味着,每一天中国都有80个到100个村庄消失。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出现农村发展滞后的现象并不奇怪。但城市镇化显然不是让农村消失,而城市和农村之间,也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城镇化本应是一个自然、自由且漫长演进的过程,而城镇化的进程应当带动农村的繁荣,而不是农村的凋敝。据媒体报道,坐落在赣西北群山深处的安义县合水行政村南坑自然村,山清水秀,环境宜人。当年曾有着130多口人的山村,现在只剩下一位六旬老人和一条狗、两只鸡留守。据村民介绍,合水村有11个自然村,共计814口人,而现在留在村里的不到80人,都是年过六旬的老人,每个自然村平均不到8人。像这样行将消亡的村庄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农民面临着“被城镇化”,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被政府与开发商廉价掠夺开发,不关心不解决农民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些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造成社会矛盾加剧。3.城镇化超速发展的“大跃进”现象城镇化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一个渐进化过程。然而,有些城市把加快城镇化当作一个重要的政绩工程,有拔苗助长之嫌。有的省份提出来,城镇化率2011-2015年要从45%提高到54%,到2020年达到64%左右,要求城镇化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远远高于国家“十二五”期间年均提高0.8个百分点的规划目标。2010年8月揭晓的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推选结果显示,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3个正在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严重违背城镇化的发展规律。4.城市人口过度膨胀,社会稳定与城市治安形势更为严峻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现有大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农村人口大量涌向以北上广等为代表的一二线城市,使这些城市的人口远远超过容纳限度。农村劳动力盲目地大量流入城市,对城乡社会稳定局面都发生影响。犯罪学研究成果显示,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率在全部城市罪案中的比重逐年上升。进入城市但徘徊于现代工业部门之外的农村劳动力,由于贫困导致生活无保障,极易与各种违法犯罪现象联系在一起,这加重了城市的治安负担。5.城镇化加剧了城市失业和贫困化我国的城市失业现象本身已经固有,农村劳动力涌入后,往往很难迅速就业,在城市现代部门新创职位小于人口流入量时,城市失业现象就更加严重。同时,城市中传统部门就业者,由于其劳动生产率低于现代工业部门,收入水平就要低于城市平均收入水平,形成城市贫困人口群体。随着城市外来农村劳动力流入,外来者除了少数自身业生产,进入城市文化素质、技能水平较高者得以顺利进入现代工业部门,他们中的多数滞留在传统部门作为过渡,这就进一步加剧了贫困人口的比例,加重了城市贫困化程度。6.城镇化破坏了传统村落及其文化我国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粹和中华民族的根基,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然而,近10年以来,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乡村旅游开发、新农村建设等的多重挑战和冲击,传统村落不断遭受“建设性、开发性、旅游性”破坏。有的地方不考虑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简单地提出“旧村改造”口号。有的地方把新农村建设变成“新村庄建设”,盲目高起点、高标准,大搞整齐划一的高层住宅模式;有的“贪大求洋,新建小洋楼”,把一些依山傍水、古朴宁静的村落推倒重新规划,建设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欧式别墅,使传统村落格局风貌和乡土建筑遭受“毁灭性破坏”。 目前,“千村一面、万村一貌”的“特色危机”正成为共性问题。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由于受全球化的影响,许多历史名镇、名村中的文化遗产遭受到冲击,乡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面临着“建设性破坏”,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传统文化街区的历史真实性正在消失。不少传统村落正在遭受“持续性破坏”,甚至濒临消亡。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保护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新的挑战。五、生态化是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的城镇化因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演进的强大推动作用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快城镇化进程成为我国政府的发展理念。在城镇化的召唤下,一片片新城区拔地而起,一个个工业园快速建成,一批批农民转变为市民,各种资源要素均加速向城镇集聚。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古老地球的东方已经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业绩。但是,一系列令人惊叹的经济发展数据表明,不少城镇的生态、人文环境正在发生不容乐观的变化。一项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目前660多座中等以上城市中,总体生态化程度不理想的城市已经超过了600座!更加令人担忧是,有许多城镇已经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一)新型城镇化应走中国特色的生态之路近10年来,我国城镇化率每年约提高1.5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以平均每年2000万的速度递增。按这样的速度发展,未来20年里,我国的城镇化率将提高到70%以上,城镇人口还会净增3亿人。中国人口以世界上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向城镇集中,这无疑意味着,在让数以十亿计的人口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成果的同时,也必然面临着世界上前所未有的生态难题。因此,走中国特色的生态城镇化之路已刻不容缓。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生态城镇化?简单说,就是当代中国的城镇化必须走生态之路,而且必须符合中国的现实国情;具体说,就是我国在史无前例的城镇化进程中,务必统筹考虑城市建设与人口、环境、资源、产业等关系,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城市总体生态环境的优化为出发点和归宿,以方便、和谐、宜居、低碳为目标,始终紧扣生态友好、资源节约的主题,谋求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内一些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城镇,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人口过于密集,交通拥堵严重,空气和水体遭到污染,噪音超标,设施基本功能缺失,资源消耗系数较大,可循环系数偏低,宜居水平较差。一些中小城市近年来发展很快,但同时空气质量等环境指标明显下滑,生态优势在下降。城镇的这种状况显然已不能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实际上,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特别是GDP在世界位次的跃升和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跟以往相比,人们更加关注商品与服务对所处环境及自身健康的影响,低碳环保和绿色经济势必成为我国城镇未来发展的首要条件。在这样的大趋势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的生态城镇化发展道路,不仅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抉择,而且也是推动整个地球健康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安宁的生态世界的必然抉择。(二)破解制约生态城镇化的难题当前,各地城镇化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城镇化率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得到令人振奋的刷新,发展的势头良好,但面临的各种现实矛盾与问题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人口规模控制、资源集约使用、产业合理布局、基础设施改造以及城区均衡绿化等方面,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1.城镇人口密度必须保持适度根据我国现实国情,我国城镇建设区的人口密度以控制在每平方公里0.8万人-1万人之间为宜,城市核心区人口密度应以每平方公里2万人为极限。研究表明,目前许多城市病的根源都在于城市人口远远超过城市的实际承载力。生态城镇的一个基本内涵就是人口密度合理,过大的人口密度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城市生态化建设首先就要严格控制人口的总密度,具体途径就是从控制城市的建筑密度入手,使城市的新区建设和老区改造都能按照生态标准进行。2.城镇资源必须集约使用首先是土地的集约使用问题。目前不少地方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契机,通过“土地增减挂钩”,把大量农村宅基地通过置换等手段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忽视对农民基本生存条件的保护,留下了不利于未来发展与稳定的社会问题。因此,决不能把瓜分进城农民的宅基地当作土地市场的最后一次盛宴,现有的存量土地必须提高使用效率,使用效率低甚至无效率的应当果断收回。其次是城市垃圾的集约化处理问题。目前垃圾发电等先进技术已在部分地区得到利用,但仍有不少先进处理技术和方法无法推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垃圾的规模化处理程度过低,相对成本较高。应该通过建立城镇共用处理机制,采用垃圾分类等先进措施及处理技术实行规模化处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3.城镇的产业布局必须科学合理研究发现,由产业碳排放造成的污染是影响城镇生产环境的重要原因。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许多城镇的工业园区在最初规划时距离城区太近,已逐渐成为城中园,工业区转而变成了城镇的污染源。必须放开眼光,科学编制城区产业发展规划,积极进行产业布局调整,集约建设环保安全的工业区。4.城镇的基础设施必须加强有的城区基础设施还停留在改革开放之初的状态,不仅公园、绿地少,道路状况也较差。城区的地下设施更是落后。许多城镇的地下设施功能比较脆弱,常常出现一下雨就水淹城区的现象。有些比较发达的城市,虽然地下设施林立,但各层设施重复建设问题非常突出,效率低浪费大。推进生态城镇化进程迫切需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建立基础设施尤其是地下设施的资源共享管理机制。5.城镇生态环境必须得到有力维护从目前情况看,在城镇化过程中严重存在忽视生态环境的维护,恣意破坏早已脆弱不堪的生存环境,不少地方仍然只注重城市建筑。有人戏言:某些地方的城镇化不过是地面的水泥化!虽然所指的不仅是生态问题,但生态环境确实是生态城镇的重要方面。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以“经营城市”甚至“土地整治”为口号,通过变更规划,将林草地资源变为城镇建筑区,从而破坏了城镇绿地的自然生态,城镇居民实际享有的绿化环境正在逐渐萎缩。因此,必须加强宣传、普及生态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使公众特别是领导决策层的观念转变过来,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只有改变原有的价值观,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才会改变,自觉的生态意识是实现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关键。(三)生态城镇化是城镇化的必由之路1.生态化是生态城镇化的基本特征生态城镇化首先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城镇化过程,这是生态城镇化的基本特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度发展,支撑城镇化发展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态资源等都到了极限,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新型城镇化不能简单的重走圈地盖高楼、建广场、修马路的老路子,更要拒绝大拆村落,大建空置房的野蛮行径,以防进而扩大钢铁、水泥、塑料等行业的产能过剩,进一步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去年底至今年初,雾锁京城,笼罩中原,北京成了雾都,中原成了雾原。这些污染祸起“萧墙”房子建多了,刺激钢铁、水泥、塑料等行业加大生产,加上日益增多的汽车,各种污染源超标排放,生态环境已是不堪重负。故而,新型城镇化更需要生态化的实施理念。走低碳城镇化之路,建设绿色宜居城镇。积极推进企业节能减排,走新型的生态工业化道路,建设低碳生态绿色的乡村城镇。在城镇生活上,调整能源结构,减少高排放高污染的能源使用,尽量用一些可再生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天然气、电能等;通过合理规划对污染源进行治理,改善城镇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积极实施生物农业、高效农业、立体农业、循环农业、观光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科技含量,减少农药、化肥等对土地、水源、大气的污染;提高城镇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改变农村居民原来的生活陋习,控制生活垃圾等带来的二次污染;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绝对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宜居新城镇。生态城镇化的愿景规划应该是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农业管理企业化、农业发展生态化、农村生活城市化、农村民主大众化、农村保障集体化;当你走近这些位于乡村的中小城镇,你会觉得不像是在乡村,倒像是身在美丽的城市,你会看到文明生产、体面生活的农民,发现他们工作有序,生活有度的思想境界,感受人与人平等、热情,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的气氛,这应该就是百姓所盼望的新型城镇化。2.人本化是生态城镇化的核心内容在生态城镇化过程中,首先要把握住城镇化的核心内容人本化,才能在城镇化过程中少走弯路,多见成效。有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城镇化水平按照常住人口来计算,已经达到52.6%左右。“超过了50%,这就使得我国的城乡结构发生了一个历史性的变化,可以说大部分人已经在城市里生活。但是,如果把统计口径里面那些没有享受城市居民待遇的2.7亿农民工排除,中国真正的城镇化率目前不到38%。毋庸置疑,当前城镇化正面临着扩张速度远高于质量、农民“被城镇化”、掠夺式开发、社会矛盾加剧、生态成本透支等种种挑战。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城镇化依然是以投资驱动和“房产化”为主,是一种功利性的城镇化,而不是我们所期待的人本化的城镇化。城镇化实施的过程中要把握好的关键问题是以人为本,即人本化的城镇化。首先要解决进城农民的安居乐业和后顾之忧的问题,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些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解决好这个关键问题,需要政府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政府要出台一系列措施帮助农民转变为市民,建立健全城镇社会保障机制。政府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失地农民就业援助、为失地农民购买医疗、养老保险。要让进城农民留得住,住得稳,生活得更好。二是政府要加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城镇长远发展着眼,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不断提高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