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晚期肾癌田晓军.ppt_第1页
课件:晚期肾癌田晓军.ppt_第2页
课件:晚期肾癌田晓军.ppt_第3页
课件:晚期肾癌田晓军.ppt_第4页
课件:晚期肾癌田晓军.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肾癌的靶向药物治疗,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 田晓军,1.晚期肾癌的治疗现状 2.靶向治疗的药理基础 3.靶向治疗的用药方案 4.靶向治疗药物的副反应,肾癌 :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每年新增肿瘤患者约260万,因晚期肿瘤死亡约180万1 肾癌是泌尿系统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2 约占成人全身恶性肿瘤的2-3%3 位列泌尿系统肿瘤第2位2 美国,2010年4 新增:58,240例 死亡:13,040例 中国,2002年3 肾及泌尿系其他恶性肿瘤发病人数:49,007例,中国肾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肾癌发病率与年龄呈正比,且趋向年轻化,发病年龄1 多超过40岁 中位发病年龄:65岁 近年来肾癌的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向1 发病率 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 男女发病比例约:2:11 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2,肾癌的主要组织学类型,晚期肾癌的症状,肾脏肿瘤往往缺乏早期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仅表现出后1/2项症状,3项都有者约占10%,肾癌的转移率及生存率,循环肿瘤细胞与肿瘤进展密切相关,肿瘤侵犯到血管可能导致转移1 循环肿瘤细胞与肾癌的同时性转移相关2 即使手术切除肿瘤,仍无法迅速清除循环肿瘤细胞3,存在循环肿瘤细胞的肾癌患者预后更差,接受肾癌切除术后,如存在循环肿瘤细胞的患者2年生存率60%,显著低于不存在循环肿瘤细胞的患者,晚期肾癌的六大临床特征,晚期肾癌的治疗选择,手术治疗,肾原发病灶 1.切除肾脏原发灶可提高干扰素和白介素的疗效 2.缓解疼痛、血尿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转移病灶 对孤立性转移灶,身体状况好时可同期或分期手术,术前药物治疗的目的,缩小肿瘤体积,使无手术根治指征的患者降级至能够施行手术切除,术后药物治疗的目的,有利于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恢复 增强机体抗肿瘤能力 消灭残留癌细胞 减少复发 提高近期生存率 延长生存期,mRCC的现状及治疗目标,初诊患者中25%-30%为转移性肾癌患者 接受肾癌根治术的患者中约30%后发生转移2 转移性肾癌患者5年生存率10%2 转移性肾癌的治疗目标,mRCC药物治疗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靶向治疗 时代,细胞因子 时代,靶向治疗的时代由此到来,常用的临床研究终点概念总生存期,总生存期 (OS):从随机化到因各种原因死亡的时间,且是按拟定治疗的人群计算,属于不基于肿瘤测量的终点 优势 最可靠的癌症终点 当研究能充分评价生存期时,通常是首选终点 精确可测,依据充分,不会出现偏倚 劣势 随访时间较长 后续治疗可能混淆生存期的分析,常用的临床研究终点概念无进展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 (PFS):从随机分组直至肿瘤客观进展或死亡的时间,属基于肿瘤测量的终点之一 优势 反映肿瘤生长,又可在正式生存期获益之前进行评价 (时间较短) 不会受到后续治疗的混淆 对于指定的样本量,其受到的影响大于OS受到的影响 (更加准确) 劣势 通常没有足够的数据对生存期和PFS的相关性进行评价 由于数据缺失等原因,容易造成偏倚,常用的临床研究终点概念客观缓解率,客观缓解率 (ORR):肿瘤体积缩小达到预先规定值并能维持最低时限要求的患者比例,完全缓解(CR)加上部分缓解(PR)之和 直接衡量药物抗肿瘤活性的指标 可以其显著性、缓解持续时间与完全缓解率进行评估 疾病稳定可以反映疾病的自然进程,而肿瘤缩小则是直接疗效,常用的临床研究终点概念实体肿瘤疗效评估标准,RECIST标准 可测量的病变:肿瘤最大径用常规方法测量大于或等于20mm,螺旋CT测量大于或等于10 mm 靶病变:对于存在多个可测量病变的,记录基线大小,作为评估基础。单个器官的可测量病变最多记录5个,多个器官的可测量病变最多记录10个。这些病变称为疗效评估的靶病变 完全缓解 (CR):指所有靶病变完全消失 部分缓解 (PR):靶病变最大径之和缩小大于或等于30% 进展 (PD):靶病变最大径之和增大大于或等于20%或出现新病灶 稳定 (SD):变化处于部分缓解和进展之间,常用的临床研究终点概念实体肿瘤疗效评估标准,WHO标准 可测量的病变 CR:肿块完全消失,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1个月 PR:肿块缩小大于或等于50%,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1个月 测量可采用双径测量或单径测量 双径测量:指肿块的两最大直径的乘积 单个病变:肿瘤体积缩小大于或等于50%。 多个病变:多个肿块的体积之和缩小大于或等于50% 单径测量:线状肿块长度缩小大于或等于50% NC (无变化):肿块缩小小于50%,或增加未超过25% PD:一个或多个病变增大大于或等于25%,或出现新的病变,常用的临床研究终点概念实体肿瘤疗效评估标准,WHO标准 不可测量的病变 CR:所有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时间持续大于或等于1个月 PR:肿瘤的大小估计减少大于或等于50%,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1个月 NC:病情无明显变化,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1个月,肿瘤大小增大估计小于25%,缩小小于50% PD:出现新的病灶或原有病变增大估计大于或等于25%,骨转移 CR:经X线及扫描等检查,骨转移性病变完全消失。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1个月 PR:溶骨性病灶部分缩小。钙化或成骨性病变密度减低,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1个月 NC:骨转移病变无明显变化,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2个月 PD:出现新的病灶或原有病灶增大 恶性胸水 伴有恶性胸水者,评价疗效时,胸水作为不可测量病变。恶性胸水者接受专门药物治疗后,在评价疗效时,须注意排除抽吸或引流胸水的影响,不同疗效终点优缺点一览,靶向治疗药物作用机理,晚期肾癌的VEGF与PDGF-存在高表达,药物对肾癌的主要靶点,Wilhelm S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04;64:7099-7109.,靶向治疗药物作用机理,双通道,微血管形成,一线治疗:索坦对照干扰素的全球III期临床研究,2007年 新英格兰医学 PFS/ORR,2008年 临床肿瘤学 QOL,2009年 临床肿瘤学 OS,2009年 肿瘤学年鉴 QOL (欧),索坦对照干扰素一线治疗III期研究,索坦对照干扰素一线治疗III期研究:基线特征均衡,索坦一线治疗较干扰素显著延长PFS,索坦进展风险显著58%,PFS显著120%,不论何种类型的患者,都能从索坦一线治疗获益,索坦较干扰素显著延长低危患者的PFS,低危患者,PFS77%,索坦较干扰素显著延长中危患者的PFS,中危患者,PFS182%,索坦较干扰素显著延长高危患者的PFS,高危患者,PFS225%,索坦较干扰素显著延长总生存期 ITT,索坦死亡风险显著18%,OS显著21%,索坦较干扰素显著延长总生存期,索坦死亡风险显著20%,OS显著32%,26.4,20.0,索坦较干扰素显著延长总生存期,索坦死亡风险显著35%,OS显著99%,索坦的客观缓解率是干扰素的近4倍,索坦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显著优于干扰素,索坦一线治疗时间和坚持治疗率好于干扰素,索坦因不良事件停药率少于干扰素,因不良事件导致的停药率 (%),索坦的不良事件可逆可控 1,2019/8/7,47,可编辑,索坦的不良事件可逆可控 2,索坦的不良事件可逆可控 3,绝大部分不良事件为1/2级 临床实验室和其他检查的安全检查没有发现任何预计以外的不良事件,索坦对照干扰素一线治疗:研究结论,索坦一线治疗mRCC的PFS,OS与ORR较干扰素明显提高 进展风险显著58%,中位PFS显著120% (11个月 vs. 5个月) 死亡风险显著18%,中位OS显著21% (26.4个月 vs. 21.8个月) 客观缓解率是干扰素的近4倍 (47% vs. 12%) 不同MSKCC危险度的患者均能获益 索坦总生存期的获益彰显了肾癌治疗进入了靶向药物时代,Motzer RJ, et al. NEJM 2007; 356:115-124. Motzer RJ, et al. J Clin Oncol 2009; 27:3584-3590.,mRCC的一线治疗:以IFN-为对照药,1. Escudier B, et al. J Clin Oncol 2009; 27(15S): Abs. 5020. 2. Rini B, et al. J Clin Oncol 2009; 27(15S): LBA5019. 3. Escudier B, et al. J Clin Oncol 2009; 27:1280-1289. 4. Hudes O, et al. N Eng J Med 2007; 356:2271-2281. 5. Motzer RJ, et al. J Clin Oncol 2009; 27:3584-3590.,*均为高危患者,间接比较:索坦拥有更高的ORR,1. Escudier B, et al. J Clin Oncol 2009; 27(15S): Abs. 5020. 2. Rini B, et al. J Clin Oncol 2009; 27(15S): LBA5019. 3. Escudier B, et al. J Clin Oncol 2009; 27:1280-1289. 4. Motzer RJ, et al. J Clin Oncol 2009; 27:3584-3590.,间接比较:索坦拥有更长的PFS,1. Escudier B, et al. J Clin Oncol 2009; 27(15S): Abs. 5020. 2. Rini B, et al. J Clin Oncol 2009; 27(15S): LBA5019. 3. Escudier B, et al. J Clin Oncol 2009; 27:1280-1289. 4. Motzer RJ, et al. J Clin Oncol 2009; 27:3584-3590. 5. Stemberg CN, et al. J Clin Oncol 2010; 28:1061-1068.,*P0.05 其余各组间差异都达到了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索坦:低危患者的绝对获益更大,达6.5个月,MSKCC危险因素:HGB低、校正血钙高、LDH高、全身状态差、 初始诊断到开始治疗的时间1年;低危0个;中危12个;高危3+个,Motzer RJ, et al. ECCO 2007. Escudier B, et al. Lancet 2007;370:21032111. Rini BI, et al. ASCO GU, 2008.,索坦:中危患者的绝对获益最大,达6.9个月,Motzer RJ, et al. ECCO 2007. Escudier B, et al. Lancet 2007;370:21032111. Rini BI, et al. ASCO GU, 2008. Dutcher JP, et al. ASCO 2007.,MSKCC危险因素:HGB低、校正血钙高、LDH高、全身状态差、 初始诊断到开始治疗的时间1年;低危0个;中危12个;高危3+个,索坦:高危患者的绝对获益与替西罗莫司相似,Motzer RJ, et al. ECCO 2007. Escudier B, et al. Lancet 2007;370:21032111. Rini BI, et al. ASCO GU, 2008. Dutcher JP, et al. ASCO 2007.,MSKCC危险因素:HGB低、校正血钙高、LDH高、全身状态差、 初始诊断到开始治疗的时间1年;低危0个;中危12个;高危3+个,间接比较:索坦唯一OS2年的靶向药物,1. Escudier B, et al. J Clin Oncol 2009; 27(15S): Abs. 5020. 2. Rini B, et al. J Clin Oncol 2009; 27(15S): LBA5019. 3. Motzer RJ, et al. J Clin Oncol 2009; 27:3584-3590.,首选推荐,索坦:得到2010美国NCCN指南1类证据推荐,首选推荐,2009,2010,索坦:得到2010中国NCCN指南1类证据推荐,首选推荐,靶向药物在中国的治疗情况,索坦一线治疗我国mRCC患者具有确切的疗效 客观缓解率29.4%;疾病控制率为79.4% 结果与国外III期研究结果相当 在后期分析中客观缓解率可能会进一步提高 不良事件与以前研究报告的不良事件相似,患者可耐受 东西方人群毒副反应谱基本相似,可预期、可耐受、可逆转、可防治 但国人手足皮肤反应和血小板降低发生率较高,需进一步观察 77.2%的患者生存超过1年 索坦50mg/d ,口服,用药4周,停药2周,4/2方案适合中国患者,索拉非尼:2006年9月中国SFDA批准上市 舒尼替尼:2008年5月中国SFDA批准上市,治疗方案,常规剂量 剂量递增治疗 联合治疗 序贯治疗,常规,索拉非尼 400mg 口服 bid,索拉非尼增量600 mg, bid 800 mg, bid,索拉非尼联合IFN ,索坦:起始剂量每天50mg,保证疗效,药物动力学不受年龄、种族、性别、体重、肌酐清除率、ECOG评分等因素影响 基于患者个体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索坦的剂量可在任何患者中以12.5mg为单位进行调整 当同时实用CYP3A4诱导剂(如华法林)或抑制剂(如酮康唑)时,推荐进行剂量调整,治疗晚期肾细胞癌,靶向治疗在泌尿系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内容,索坦治疗肾癌新进展、新证据 索坦在泌尿肿瘤的研究进展,内容,索坦治疗肾癌新进展、新证据 索坦在泌尿肿瘤的研究进展 肾癌靶向治疗领域新的药物,索坦治疗非透明细胞肾癌的 多中心前瞻性II期研究,Lee J, et al. 2011 ASCO-GU Abstract 325.,中位年龄:52(18-76)岁 既往肾切除:84% MSKCC危险度 高危:24% 中危:45% 组织学类型 乳头状肾癌:21例 嫌色细胞肾癌:4例 2例患者在完成第一周期前因毒性中断治疗,研究结论:索坦对非透明细胞肾癌具有良好的活性,舒尼替尼在老年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 疗效和安全性的汇总分析,数据来自6家医学中心 1059晚期肾癌患者入住 70岁的患者:n=857 70岁的患者: n=202 比较舒尼替尼在70 岁和 70岁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两组患者中,大多数治疗相关AEs的发生率相似; 乏力、咳嗽、纳差、贫血、尿路感染等在高龄患者(70岁) 中的发生率较高; 手足综合症、发色改变在低龄组患者(70岁)发生率高,靶向药物在老年晚期肾癌人群的疗效,结论: 高龄不是转移性肾癌患者接受舒尼替尼治疗的障碍,舒尼替尼一线治疗伴有VHL综合征的肾细胞癌,9名遗传性透明细胞癌患者入组 中位年龄: 44岁(26岁-60岁) 女:男=2:1 舒尼替尼中位治疗周期数:9 (1-20) 中位PFS: 13月 肿瘤反应率: RECIST: 8/9 Choi: 7/9 尺寸和密度减少不仅发生在肾脏病灶,也在肝脏和胰腺结节上发生 中枢神经系统成血管细胞瘤在治疗期间稳定,舒尼替尼在遗传性透明细胞癌的反应形式,结论: 舒尼替尼一线治疗VHL综合征病人,较好 控制肾脏肿瘤,也可以控制伴随VHL相关的损伤,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作为VEGF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肾细胞癌患者总生存期的预测参数,A,患者一线治疗情况,对于PFS和OS的风险值均将HTN作为时间依赖的共同变量,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客观缓解率,疾病无进展生存期 , 总生存期 按高血压状况分析,结论: 接受舒尼替尼治疗后有高血压的晚期肾癌患者,显著提高 患者预后,并且未显著提高患者的高血压不良反应,高血压已经 成为舒尼替尼疗效的预测因子,手足皮肤反应是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肾细胞癌患者疗效 的潜在生物标记,数据来自5个医学中心 770个舒尼替尼的患者入住 整体手足皮肤反应发生率是23%(179/770),结论:晚期肾癌患者,接受舒尼替尼治疗,发生手足皮肤反应能提高 患者预后,这些发现预示手足皮肤反应可能成为疗效预测的潜在生 物标记,Michaelson MD, et al. 2011 ASCO-GU abstract320,内容,索坦治疗肾癌新进展、新证据 索坦在泌尿肿瘤的研究进展,索坦在尿路上皮癌的一线治疗,Phase II study of sunitinib as first-lin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urothelial cancer ineligible for cisplatin-based chemotherapy,结 论,尿路上皮肿瘤患者中,在不适合接受顺铂为基础的化疗的情况下,接受舒尼替尼治疗临床获益率为58% 舒尼替尼治疗可使此类“不适合”患者人群获得显著临床益处 舒尼替尼的毒性和耐受性可控,在其它临床研究中所观察到的类似。,索坦在尿路上皮癌的二线治疗,Phase II Study of Sunitinib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Urothelial Cancer,D. J. Gallagher, M. I. Milowsky, S. R. Gerst, A. Iasonos, M. G. Boyle, A. Trout, J. Riches, D. F. Bajorin,背 景 与 研 究 设 计,尿路上皮癌二线化疗作用有限 临床前数据证明抗血管生成对尿路上皮肿瘤有抑制作用。为舒尼替尼用于尿路上皮肿瘤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期,开放,双组研究 复发性或难治性尿路上皮癌,使用过14种化疗药物 主要观察指标:ORR (RECIST),安全性 次要观察指标:TTP,OS 给药方案:A组(50mg/天,4/2) B组(37.5mg,持续),结论及目前其他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舒尼替尼作为对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二线治疗具有抗肿瘤活性 尿路上皮癌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 /ct2/sho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