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北师大版生物的起源和进化课件.ppt_第1页
课件:北师大版生物的起源和进化课件.ppt_第2页
课件:北师大版生物的起源和进化课件.ppt_第3页
课件:北师大版生物的起源和进化课件.ppt_第4页
课件:北师大版生物的起源和进化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生命的起源,阅读课文P3-5内容 找一找关于生命起源有哪几种假说?说说你比较认可的是哪种观点。,关于生命起源的几种观点,1.神创论,2.自然发生论,3.生生论,4.宇宙生命论,5.化学进化论,探究竟,观点1:神创论 这种观点认为,生命是由上帝或 神创造的。,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上帝创世纪,观点2:自然发生论 这种观点认为,生命是由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的。 例如:,腐草化萤 腐肉生蛆 淤泥生鼠,3.生生论,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4.宇宙生命论,彗星,5.化学进化论,原始生命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小分子,再由有机小分子长期演变形成的。,主要观点:,生命的起源,1、46亿年的原始的地球的 特点:,炽热的,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溢。一切元素都呈气体状态,不存在生命,2、原始地球为生命起源提供了:,(1)、场所:,(2)、物质:,原始大气和原始海洋,(3)、能量:,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等,甲烷(CH4)、氨(NH3)、水(H2O)、氢气(H2)、硫化氢(H2S)、氰化氢(HCN)等 没有氧气,生命的起源,无机小分子物质,生 成,形 成,组 成,演 变,场所:原始大气,场所:原始海洋,场所:原始海洋,特点:,特点:,原始界膜和原始的 物质交换,具有原始的新陈代谢和繁殖能力,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高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场所:原始海洋,1、原始地球条件下,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场所是: A、原始大气 B、原始海洋 C、原始陆地 D、原始海洋和陆地,练习:,2、原始地球条件下,生命起源于: A、原始陆地 B、原始海洋 C、原始大气 D、火山附近,3、原始生命诞生的重要标志是: A、具有原始界膜和物质交换能力 B、具有蛋白质和核酸的相互作用 C、具原始的新陈代谢和自我繁殖能力 D、具真核细胞的细胞结构,第2节 生物的进化,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是怎样来的?,神创论,神创论者认为:在宇宙历史的某一特殊时刻,由上帝一次性创造出各种生物,最初有多少种,现在就有多少种,各种生物之间没有任何的亲缘关系。,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是怎样来的?,进化论,进化论者认为,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不是神创造的,而是由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演变而来的,因此各种生物之间有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三叶虫,百合,暴龙头骨化石,异特龙化石,腕龙腿骨化石,琥 珀,珊 瑚 化 石,树 叶 化 石,一、生物进化的化石记录,它在地质层中的分布有何规律?,化石,就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这种分布规律说明了什么?,证实了现代的各种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面来的; 揭示了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5000万年前 始祖马,4000万年前 渐新马,2000万年前 中新马,1000300万年前 上新马现代马,证明了现代马是由始祖马,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马的进化趋势:,体型由小趋大,四肢越来越长,多趾足逐渐变成中趾发达并惟一着地。,1861年,德国考古人员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生物化石。这种化石残留有翅膀,嘴里有牙齿,翅膀前段有爪,并有像蜥蜴一样的、由多节尾椎骨组成的长尾。人们称它为始祖鸟。,始祖鸟在生物进化上有何重要意义?,因为它界于爬行类和鸟类之间,所以它是证明鸟类是同爬行类进化面来的重要证据。,辽西鸟化石,辽西鸟复原图,辽西鸟骨骼,孔子鸟复原图,1.生物进化的直接的证据是( ) :现在生存的生物:古代生存的生物:生物“进化树”:古代生物的化石 2.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等 :化石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 :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化石是古生物学家的研究对象 已知亲缘关系很近的物种的化石比物种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晚的多,由此可知( ) :物种比物种的数量多 :物种比物种的结构复杂 :物种一定从物种进化而来 :物种一定从物种进化而来,B,C,某一化石收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的地层里挖掘到许多化石,记录如下:甲地层有恐龙蛋、始祖鸟、龟,乙地层有马、象牙、犀牛,丙地层有三叶虫、乌贼、珊瑚。这些地层依照年代从远到近的排列顺序是( ) :甲丙乙 :乙甲丙 :乙丙甲 :丙甲乙 根据始祖鸟化石可以判断哪两种生物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 :鸟类和哺乳类 :鸟类和爬行类 :鸟类和两栖类 :鸟类和鱼类,D,B,二、地球上的生命史,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原核单细胞真核多细胞,:由水生向陆生发展,低等植物和两栖动物形成。,:裸子植物和爬行类动物盛行,:哺乳动物和鸟类成为占优势的陆地脊椎动物,被子植物则成为占优势的陆地植物,线形动物,扁形动物,腔肠动物,单细胞生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两栖动物,鱼类,环节动物,被子植物,爬行动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植物进化历程: 单细胞藻类 多细胞藻类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动物进化历程: 原始单细胞动物 多细胞的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生物遵循从无到有、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规律,发展规律:,自我检测(二),1.下列各类植物中,最早出现在原始海洋中的是( ) A:原始的藻类植物 B:原始的苔藓植物 C:原始的裸子植物 D:原始的蕨类植物 2.从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角度来看,下列哪项是正确的排列顺序( ) 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B: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藻类植物、种子植物 C: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种子植物 D:藻类植物、种子植物、苔藓植物、种子植物 3.下列各类植物的生殖过程已经完全脱离了对水的依赖的是( ) A: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B: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被子植物 D:裸子植物、蕨类植物 4.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 ) 无脊椎动物 原始单细胞动物 脊椎动物 A: B: C: D: ,A,A,A,C,5.在动物进化的历程中,原始节肢动物出现后,它们有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这说明节肢动物( ) 对陆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对阴湿的环境适应能力强 脱离了陆生环境 脱离了水生环境 结构更加复杂 结构更加简单 A: B: C: D: 6.最晚出现的真正陆生无脊椎动物是( ) A:环节动物 B:节肢动物 C:软体动物 D:腔肠动物 7.地球上最早出现的陆生脊椎动物是( ) A:古代两栖类 B: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 C:古代的鱼类 D:古代的爬行类 8.两栖动物在动物进化过程中占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两栖动物能证明动物进化的一个关键环节,即( ) A:水生到陆生 B:简单到复杂 C:陆地到空中 D:单细胞到多细胞,B,D,B,A,9.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大致是( ) A: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B:鱼类 爬行类 两栖类 鸟类 哺乳类 鸟类 C: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哺乳类 鸟类 D:鱼类 爬行类 两栖类 哺乳类 10.下列不是生物进化历程总趋势之一的是 ( ) A:由低等到高等 B:由简单到复杂 C:由小型到大型 D:有水生到陆生,C,C,1.下表为有关脊椎动物出现的部分地质年代简表,请据表说明:,(1)地层形成的先后和在该地层形成的化石的关系是: (2)所揭示的生物进化顺序是:,思维拓展,生物为什么会进化呢?,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作出了最好的解释,三、达尔文和他的“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出生在英国,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从小就喜欢采集矿物、植物和昆虫标本。,达尔文常到海边向人学习采集生物标本,对动物进行解剖、分类和作观察记录。,19岁那年,达尔文被送到剑桥大学学习神学,但他仍热衷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他从一些朋友那儿学会了如何发掘并鉴定地质矿物标本等,为他将来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打下了基础。,22岁那年,达尔文以博物学者的身份登上“贝格尔”号远航考察船,随船进行为期五年的环球科学考察。,每到一个地方,达尔文都要仔细考察当地的动物、植物资源。许多实例引起了他的思考。,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达尔文发现,这里不同岛上的地雀各有其特点。这种现象使达尔文想到物种可能是在不断变化着。,各地的所见所闻,都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是在逐渐进化的。,在南美洲,达尔文发现了古犰狳(qi y)的化石。它们与现代生活着的犰狳十分相似,但又有所不同。这是否说明现代的动物是由古代的动物发展而来的呢?,达尔文耐心地收集资料和证据。他访问过农夫、种子供应店店主,家畜、家禽饲养人。达尔文亲自饲养家鸽,观察家鸽在人工饲养下所产生的变异。,经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并于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这部巨著。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学习目标 识记:自然选择学说的意义和评价。 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应用: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1、过度繁殖,2、生存斗争,3、遗传和变异,4、适者生存,过度繁殖: 各种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产生很多的后代。远远超过环境的承受能力。,2、生存斗争,(1)概念:,生物个体(同种或异种)之间的相互斗争,以及生物与无机自然条件(如干旱、寒冷)之间的斗争,赖以维持个体生存并繁衍种族的自然现象。,(2)原因:,生物的过度繁殖,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如食物和空间)有一定的限度,(3)结果:,大量生物个体死亡,少量生物个体生存,3、遗传和变异,(1)具有普遍性,(2)变异有的对生物生存有利,有的则不利,变异具有不定向性。但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即其性状适应环境的),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并留下后代。,(3)有利变异可以传给下一代。,、适者生存,(1)概念:,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对环境能适应的,被淘汰的生物是对环境不适应的。,(2)例:,A、同一环境下的植物,长得快的会比长得慢的占有广大的地盘,因此发育就好、开花结实就多。,B、跑得快的动物比跑得慢的更易得到食物并逃避敌害。,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自然选择的结果,使生存下来的生物产生适应性。,实例: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长颈鹿的祖先,过度繁殖,后代个体间的差异,生存斗争,长颈、长前肢个体,(遗传积累),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现代长颈鹿,(变异),长颈鹿,个体差异,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变异是不定向,个体差异,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适应环境新类型,内因,动力,生存斗争,逐代遗传积累,内因,长颈鹿祖先发生变异,个体有长颈长前肢的也有短颈短前肢的,长颈长前肢生存,逐代选择,现代长颈鹿,缺乏青草的环境下,自然选择,实例,生物进化过程,实例: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特别多,为什么会有这一种现象?和自然环境有联系吗?,结论:对生物进化的解释,1、选择材料,由变异提供,2、内在因素,遗传和变异,3、进化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4、进化动力,生存斗争,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因此两者有密切的 血统关系。可以说,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认识一下人类的这些近亲,对于了解人类起源是会有所帮助的。 现代类人猿属于高级的灵长类,主要种类就是:长臂猿、猩猩、黑猩猩和大猩猩。,第3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长臂猿是两臂特别长的猿类,直立的时候两臂可以达到地面,所以叫长臂猿。 长臂猿在现代类人猿中是最小的种类,体高不到1米,重量一般不超过10千克。 长臂猿完全过着树上的生活,擅长臂行法,就是善于用臂从一棵树荡到另一棵树上 去。,猩猩是一种大型的动物,毛多而密,呈红褐色。猩猩头尖,眼和耳都小,颌部发达,犬齿大而尖锐,适宜于对付敌人。它 们也可以勉强直立起来行走,但是直立的姿势很拙劣,行走也很费力气,一般需要用前 肢着地支撑身体,就像拄着拐棍那样。,大猩猩是最大的类人猿。大猩猩也是前肢比后肢长,它们的两臂伸开,可以达到2.7米。,黑猩猩的毛色乌黑,所以叫黑猩猩。 它们的头比较圆,鼻子小,耳朵很大,犬齿也发达。 它们喜欢群居,每群由十几只到三四十只。 它们喜欢在树上活动,大部分时间在树上度过。它们善于用臂行法从一棵树荡到另 一棵树上去,它们在树上的灵活性远远超过猩猩。它们的智力很发达,善于模仿。,类人猿面扁平,两眼在同一平面,无尾。外形与人接近。,类人猿的骨骼与人相似,大脑遮盖了小脑,与人相似。,类人猿大多有喜、怒、哀、乐等多样表情,和人面部表情相似。,类人猿善于模仿;懂得交流;会使用枝条作工具等。,类人猿喜欢群居,有的有家庭生活;可勉强直立行走等。,我们来比较一下人的手和现代类人猿相当于人手的前肢吧。一看就知道,人的手跟现代类人猿的“手”是很相似的:它们都很发达,它们的大 拇指跟其余的四个指头相对立,大拇指自己成为一组,其余的四个指头另外合成一组。 所以人和现代类人猿的手都能够很好地握住物体。可是一般讲来,现代所有类人猿的手 都远远比不上人的手,它们的大拇指没有像人的大拇指那么发达,那么灵活。,从左到右,依次是猩猩、黑猩猩、大猩猩的“手”和人手,从以上的材料可以知道,现代类人猿的确跟人相近。 哪一种或哪几种最相近呢? 根据形态结构、行为和化石材料,现在认为这些类人猿的进化系统,大抵如下图表 示的情况。,最原始的古猿是在埃及发现的。有一种古猿,叫做渐新古猿或小古猿。它生活在距今大约3300万年前。它身体比较小,现代类人猿的特征在它身上 还不突出。另一种古猿叫做埃及古猿。它生活在距今大约2800万年前。从它的一根尺骨化石的构造看来,它是一种树栖古猿。有人 认为它们大概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的一些代表。,另一类古猿曾经被叫做森林古猿,也叫林猿,包括许多个种。它们生活在距今2000 万年前到500万年前。在非洲、亚洲和欧洲都有它们的踪迹。从所发现的化石材料看来,人们猜想它们的大小跟现在的黑猩猩差不多。 它们大概就是现代类人猿的直系祖先。,森林古猿想象图,再一类古猿叫做拉玛古猿,跟森林古猿区别比较大,跟人类比较近似。有观点认为它们已经 跟森林古猿分道扬镳了,住在开阔地带,是人类这一支进化系统的开始 。,稀树草原,探索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手进化的意义 完成书23页的活动,南方古猿 在遥远的非洲南部,人们发现了另一类古猿的化石,叫做南方古猿或南猿。这是一 种新类型的古猿,是从原始古猿过渡到人类的类型。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100万年到420多万年前之间。他们可以分成两个主要类型:纤细型和粗壮型。一般认为,纤细型进一步演化成了能人,而粗壮型则在距今大约100万年前灭绝了。,南方古猿的头骨,南方古猿的枕骨大孔位于头骨的腹面,脊柱弯曲,盆骨短而宽,踝骨处于人和典型的猿之间,这表明南方古猿的骨骼支架部分已经适于直立行走。人的特征。这表明南方古猿的手足 已经分工,有了进行劳动的必要条件。可是它们的脑量一般只有450550ml,比黑猩猩的脑量350450ml 大一些,比人的脑量12001500ml小得多。它们的臼齿和前臼齿也都很大。 这些是类人猿的特征。,南方古猿生 活在树木比较稀少的开阔地方,过的是地面上的生活。 这就是说,它们的骨骼构造是跟它们的直立行走的生活相联系的。 由于直立行走,它们就有了自由的虽然还是原始的“手”。有了这种“手”,它们 可以利用天然物体例如树枝和石块来寻食和御敌。有了这种“手”,它们开始制造粗糙 的工具。在这个基础上,就逐渐过渡到能够制造原始石器的早期猿人了。,南方古猿生活想象图,能人(早期猿人) 这些古人类的脑容量较大,约在600 mL以上,脑的大体形态以及上面的沟回与现代人相似,颅骨和趾骨更接近现代人。在分类学上,古人类学家将他们归入人属能人种(Homo habilis)。与能人化石一起发现的还有石器。这些石器包括可以割破兽皮的石片,带刃的砍砸器和可以敲碎骨骼的石锤,这些都属于屠宰工具。因此,可以说能够制造工具和脑的扩大是人属的重要特征。,能人的头骨,直立人(晚期猿人) 生活在距今约180万20万年前。直立人头骨平扁,骨壁厚,眉脊粗壮,脑量平均小于1000毫升(从早期的800毫升左右增加到晚期的1200毫升左右)。身材明显比南方古猿高大,平均身高为160厘米,平均体重据估计约有60千克,肢骨与现代人差别不大。在中国有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北京猿人、和县猿人、郧县猿人;在国外,有爪哇猿人、海德堡猿人、阿特拉猿人、魁梧猿人等 。,直立人依靠两只脚,能够奔跑,当一群直立人出动时,他们甚至可以猎取大型的动物。大约50万年前,直立人为了取暖、做饭、防卫和狩猎学会了使用火。他们已经学会使用双刃手斧及各种各样的捣具和切割器具。,直立人生活想象图,智人 形态特征比直立人进步的人类。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早期智人生活在距今25万4万年前。早期智人的主要特征是脑容量大,在1300毫升以上;眉嵴发达,前额较倾斜,枕部突出,鼻部宽扁,颌部前突。著名的早期智人化石有尼安德特人、西亚的塔篷人、中国的许家窑人和马坝人等。,早期智人,电脑复原的尼安德特人,早期智人的脑量已经达到了现代人的水平,它们不仅可以狩猎巨大的野兽,还用野兽的毛皮来遮挡身体。直立人的火种来自于天然火,比如雷击起火,而早期智人已经学会了自己生火,比如钻木取火 。,尼安德特人人生活想象图,晚期智人是解剖结构上的现代人。大约从距今四五万年前开始出现。有名的晚期智人化石,有欧洲的克罗马农人、格里马第人,中国的柳江人、山顶洞人等。能制造复杂的石器、骨器和角器等工具,能制作精制的、别具风格的艺术品和装饰品,能缝制衣服,建造帐篷,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