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ppt_第1页
专题复习: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ppt_第2页
专题复习: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ppt_第3页
专题复习: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ppt_第4页
专题复习: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高考专题复习,1 回顾诗歌的表达技巧 2 了解诗歌表达技巧题的设题方法 3 学习诗歌表达技巧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4 当堂演练表达技巧类的诗歌鉴赏题,学习目标,表达技巧,1 表达方式 2 表现手法 3 修辞手法 4 篇章结构,【命题揭秘】 高考对于“表达方式”主要有以下的考查形式: 1某诗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技巧),有什么作用? 2诗歌中的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3诗歌在情与景的关系上是怎样处理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 侧面,远近高低观察角度的变化 或色彩的描绘、白描或细节描写,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相关术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古讽今,【答题步骤】 第一步: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诠释这种表达方式。 第三步:阐明这种表达方式的效用。,诗词中,描写方式、抒情方式是表达方式中考查的重点。,【知识精要】,描写: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1)正面描写 :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侧面描写: 白居易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陌上桑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主要是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突出人物的美丽动人。极力描写罗敷的衣着打扮,属正面描写;极力描写行人的痴态,是侧面描写。正面和侧面相结合,刻画了罗敷的美丽非凡。,2,描写的角度 形 声 色 态 味 视觉 听觉 视觉 动态、静态 嗅觉 触觉 俯视、仰视、远景、近景 过融上人兰若 沁园春长沙,动与静:诗歌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就是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动静结合,相互映衬,渲染气氛,情趣盎然。 【分析思路】 寻找诗歌中所写的景物,按“动”与“静”标准分两类; 温馨提示:抓住动词和表示声音的词。 把握整首诗歌的意境,明确以“动”“静”中何者为主;若以“静”为主,则判断为“以动衬静”,若以“动”为主,则判断为“以静衬动”,若二者兼有,不分主次,则判断为“动静结合”;,3:动与静,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试从动与静的角度,赏析本诗的三、四句。 分析:此二句,既有 的动态描绘,又有 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 ,相映成趣,表露出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闲适的情怀。,燕子翩飞,鸳鸯慵睡,动静结合,雨后池上 刘攽(bn) 一雨池塘水面平, 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 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题海训练,参考答案: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表达了诗人悠闲怡然的心态。,结合诗句分析,分别具体表述诗中所描绘的静景、动景。,分析“动静” 关系: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以动写静,阐明“动静” 的表达效果(或作用)。,答题步骤,简言之:分动静+点关系+说效果,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4分,评分练习,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4分 学生答案: 1、上阕写凉月倒影,山光水色映射,湖面如同镜子般平静,而下阕写桃花雨把鲤鱼惊动,“跳”更表现鱼儿的活泼好动。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把景物写得活灵活现。 2、静态的景观:凉月如眉,山色水光清丽明净,与动态的景观:鲤鱼争相上滩相互映衬。以动衬静,更突出兰溪半夜的静谧。 3、诗中的上联通过描绘“如眉的凉月挂在柳梢上,山色全倒影在清澈的溪水中”,从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空明澄澈的静景;诗的下联通过写兰溪鲤鱼争相游上岸来描绘了一幅美妙的动景,上下联动静结合,为我们展现了一种空明寂静、美妙清幽的氛围。,2,2,3,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4分 参考答案:前两句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静。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五、评分练习,3、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请从“动”与“静”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3、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分析:诗歌中所写景观如 等都是 ,通过这些 , ,愈见其静。更加突出显示了春涧的幽静。,花落、月出、鸟鸣,动景,动景,以动衬静,实战演练,秋蕊香 张耒(li) 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 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 上阕寓情于景,请从“动”与“静”的角度分析景中包含了怎样的感情。,参考答案:上阕起首两句写微风使金兽炉中的一线香烟袅袅飘动是动态描写;后两句写倚栏望远,皓月流辉,是静态描写。上阕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苦闷之情。,动静结合,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全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什么感情?,答案: 全诗运用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结合的手法, 通过选取繁花、粉蝶、黄莺等典型形象,描写了春暖花开,花香鸟语的美好景象, 抒发了诗人欣喜之情。,描写手法,1、衬托:正衬 / 烘托 反衬 2、反衬:以动衬静 以声衬寂 以明衬暗 以乐景衬哀情 3、虚实结合 / 联想和想象 4、对比 5、白描 6、细节描写 7、直接描写与侧面描写(如:以对方写自己) 8、侧面描写:如视觉、触觉、听觉、嗅觉 9、侧面虚写 / 曲写:如以对方写自己(委婉含蓄),写景手法:衬托渲染 层次安排 运用修辞 联想想象 色彩搭配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画结合 近景远景 动静结合 明暗结合 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 工笔细描 粗笔勾勒 乐景写哀 哀景写乐,01、比兴 02、比喻 03、拟人 04、对偶 05、对比 06、用典 07、双关:谐音双关 08、夸张 09、叠字 10、互文 11、反问 设问 12、反语,修辞手法,篇章结构 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承上启下、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起承转合等。,课堂演练 判断下列诗句中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 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3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5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6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7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借代,衬托,渲染,虚实结合,白描,细节描写,借景抒情,考题设计,表达技巧,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 表现手法),2、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怎样的效果?,4、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 XX 这一手法的?,解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3、这种手法怎样地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效果),2、结合诗句解释是怎样用了这种手法。,答题规律,这首诗采用了(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技巧),写出了(意象)怎样的特点,表现(突出)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明确:1、借景抒情。,这首小令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例题分析1,高考热身,2、作者并未着意刻画思乡的愁苦,而是平静地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3、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漂泊异乡的游子思乡念家的伤感之情。,除 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A表达了作者客居他乡思归不得的孤寂凄凉之情。 B“寒灯”二字渲染了旅馆氛围的凄凉清冷和诗人心境的凄凉,使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情切动人。,第三句采用曲写 / 侧面虚写的写法 (步骤一) 。 诗句不直接写自己思念故乡,而写故乡的亲人在这除夕之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这其实正是写诗人自己思念故乡和亲人(步骤二) 。 这样写,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委婉含蓄,更显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步骤三) 。,1、第三句采用了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例题分析2,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写“寒灯”有何作用?,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对偶修辞(步骤一). 三四句中“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步骤三). 对偶的运用,使得本诗语言更加简练、整齐,写出了诗人“春行”途中的所见所闻:有山有树,有花有鸟,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花自落” 、“鸟空啼”之景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也透露出了作者的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例题分析3,雨后池上 刘攽(b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比喻。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