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仪表及自动化综合复习题-教学版.doc_第1页
工业仪表及自动化综合复习题-教学版.doc_第2页
工业仪表及自动化综合复习题-教学版.doc_第3页
工业仪表及自动化综合复习题-教学版.doc_第4页
工业仪表及自动化综合复习题-教学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填空题1弹性式压力计是根据(弹性元件的变形)和所受压力成比例的原理工作的。2.DDZ型调节仪表现场传输电流信号为(010mA),DDZ型调节仪表现场传输电流信号为(420mA)。3.在(不考虑控制阀前后压差变化)时得到的控制阀流量特性称为理想流量特性。4.确定调节阀的气开、气关特性时主要考虑(生产安全)因素。5.控制系统中,工艺参数需要控制的生产过程、设备或机器叫做(被控对象)。6.过渡过程终了时,被控变量所达到的新的稳态值与(设定值)之间的差值叫做(余差)。7.比例积分调节规律的显著特点是(过渡过程结束时无余差)。8一个简单的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检测元件及变送器)、(控制器)、(调节对象)和(执行器)四部分组成,其中(控制器)是控制系统的核心,调节对象是控制系统的核心。9.PID控制器参数工程整定方法有(经验法)、(临界比例度法)和(衰减曲线法)三种。10压力有(绝对压力)、(表压力)和(真空压力)三种表示方法,一般压力仪表所测得的压力是指表压力。11.热电偶参比端温度补偿的方法主要有(计算法)、( 冰浴法 )、机械调零法和补偿电桥法。12.调节器的控制规律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随输入信号变化的规律)。13.仪表的(变差)是指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仪表的正反行程对应同一测量值的仪表读数之间的差值。14.在自动化领域内,把被控变量不随时间而变化的平衡状态称为控制系统的(静态)。 15.在不考虑控制阀前后压差变化时得到的流量特性称为(理想)流量特性。16比例控制规律的显著特点是(调节及时、有力,但存在余差)。 17.电动电子电位差计是根据(电压补偿)原理进行工作的。 18.由于介质的输送需要一段时间而引起的滞后叫(纯滞后或传递滞后)。 19.建立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主要方法有(机理建模)和(实验建模)两类。20.调节阀所能控制的最大流量Qmax与最小流量Qmin的比值称为调节阀的(可调比)。21.(比例积分)调节规律的显著特点是过渡过程结束时无余差。22.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规律是(比例积分), 它适用于调节通道滞后较小、负荷变化不大、工艺参数不允许有余差的系统。23一个简单的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检测元件及变送器)、控制器、调节对象和执行器四部分组成。24.PID控制器参数(工程)整定方法有经验法、临界比例度法和衰减曲线法 三种。25压力有绝对压力、表压和真空压力三种表示方法,一般压力仪表所测得的压力是指(表压力或真空压力)。 26.温度检测方法按测温元件和被测介质接触与否可分成(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 27.写出常见的三种流量测量仪表,如(靶式流量计)、(转子流量计)、(差压流量计)以及电磁流量计、旋涡流量计或超声波流量计、椭圆齿轮流量计等。(答对三种即可)。 28.热电偶参比端温度补偿的方法主要有计算法、冰浴法、(机械调零法)和(补偿电桥法)。29.定值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主要有发散振荡、单调发散、等幅振荡、(衰减振荡)和单调衰减等五种形式。30.过渡过程的响应可分为(自衡的非振荡过程)、无自衡的非振荡过程、自衡的振荡过程和具有反向特性的过渡过程四种。31.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能够测量某物理量的大小并把它转化为一种特定信号的自动化装置是(检测与变送器)。32.串级调节系统中,主回路是一个(定值)调节系统。33.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计算机的输入和输出信号都是(数字)信号。34.在调节系统的品质指标中,被调参数偏离给定值的最大数值叫做(最大动态偏差)。35.数字显示仪表是直接以(数字量)显示被测参数值大小的仪表。36.当来自调节器或阀门定位器的信号压力增大时,推杆向下动作的执行机构叫做 (正作用)执行机构。37.串级调节系统中,副回路是一个(随动)调节系统。38.电-气转换器能够把0-10 mA或4-20 mA的电流信号转换成(20-100KPa)的气信号。39.(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核心装置,其它设备都在它指挥下工作。40.热电阻温度计是利用测量元件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41.电子电位差计的测量桥路是(不平衡)电桥。42.前馈调节是按(干扰)的大小进行调节的。第 30 页 共 30 页二、选择题1自动控制系统中,通常用(A)表示压力控制器APC BLC CTC DFC2某台温度测量仪表的测温范围为100600oC,校验该表时得到的最大绝对误差为3oC,该仪表的精度等级应确定为(B)A0.5级 B1.0级 C1.5级 D2.5级 3下列表达式中,( B )表示比例积分调节规律 AP Kpe BC. D. 4串联管路中S为(C )时,阀门理想流量特性与工作流量特性一致A0.618 B. 0.1 C1 D0.55过渡过程品质指标中,余差C表示(A)A. 新稳态值与给定值之差 B测量值与给定值之差 C调节参数与被调参数之差 D超调量与给定值之差 6. K是反映对象(A)的参数A放大能力 B. 动态特性C静态特性D. 抗干扰能力 7控制系统的反馈信号使得原来信号减小的叫做(A)A负反馈 B正反馈 C前馈 D回馈 8.一般认为,经过(A)的时间,动态过程就基本结束了A.3-4T B.T C.5T D.10T9.某测温仪表范围为200-1000,根据工艺要求,温度指示值不允许超过 6,则应选仪表的精度等级为(A )A.0.5级 B.1.0级 C.1.5级 D.2.5级10.一台测温仪表,其测温范围为600-1100 , 已知其最大绝对误差 6 , 则其精确等级为( B )A.1.0级 B.1.5级 C.1.2级 D.2.5级11.分程调节系统,通常有(B)控制阀A.一只 B.二只 C.三只 D.四只12下列流量计不属于速度型流量计的是(C)A压差式流量计 B电磁式流量计C椭圆齿轮流量计 D涡轮流量计 13不属于控制器的基本控制规律的是(A)A分程控制位式控制 B比例控制 C积分控制 D微分控制14.下述关于前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A.是开环调节 B.一种前馈只能克服一种干扰C.是按偏差大小进行调节的 D.有动态和静态前馈15在如图所示的水槽液位控制系统中,( C )是被调参数LTLCC A. 进水流量B. 出水流量C. 水槽液位D. 水槽16下列(A)不是描述对象特性的参数A.过渡时间B.时间常数C.放大系数D.滞后时间17下列元件不属于标准节流装置的有( D )A标准孔板 B喷嘴C文丘里管 D圆缺孔板18下面关于补偿导线说法不正确的有( B )A补偿导线与对应的热电偶在0100 的温度范围内有相同的热电特性B补偿导线无极性C不同的热电偶用的补偿导线也不同D热电偶测温时若使用了补偿导线只是将冷端延伸到温度比较恒定的地方TC蒸汽热物料冷物料冷凝水19. 对于如图所示的蒸汽加热器温度控制系统,若被加热的物料过热时易分解,则( A )。A.调节阀选气开阀,调节器选正作用B.调节阀选气关阀,调节器选正作用C.调节阀选气开阀,调节器选反作用D.调节阀选气关阀,调节器选反作用20用差压式压力计测量气体的流量时,取压点应在( A)。A节流装置的上半部 B节流装置的侧面C节流装置的下半部 D节流装置的水平装置21( C )调节系统中,一只调节器可以控制多只调节阀。A.串级B.均匀C. 分程D. 选择22 对于如图所示的冷凝器温度控制系统,若被冷却的物料温度不能太低,否则易结晶,则TC冷剂出口物料被冷却物料( A )。A.调节阀选气开阀,调节器选正作用B.调节阀选气关阀,调节器选正作用C.调节阀选气开阀,调节器选反作用D.调节阀选气关阀,调节器选反作用23当生产短期内处于不正常情况时,为了做到既不停车又能对生产进行自动保护,人们常常采用( B )控制系统。A串级 B. 选择性 C.多冲量 D. 均匀24衰减比n是一个很重要的调节系统品质指标, 为了得到理想的控制效果,一般衰减比n取( B )为宜。A. 4:1-8:1B.4:1-10:1C.5:1-8:1D.5:1-10:125( C )调节阀适用于强酸、强碱、强腐蚀介质,也能用于高粘度及有悬浮颗粒流体的调节。A.直通单座调节阀B. 直通双座调节阀C.隔膜调节阀D. 蝶阀123426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调节阀的四种理想流量特性,其中曲线(A)表示快开流量特性。A.1 B.2 C.3 D.427工业生产中的控制系统中最常用的调节参数是(B )。A. 压力B. 流量C.温度D.转速28( B )调节器是使用最多、应用最广的调节器,它用在调节通道滞后较小、负荷变化不大、工艺参数不允许有余差的场合。A. 比例B.比例积分C.比例微分D.比例积分微分29电子平衡电桥与热电阻组成测温系统,当热电阻突然短路时,仪表会出现现象是( B )。A指针向终点移动 B指针向始点移动C指针保持原状态 D指针无规律抖动30在描述对象特性的参数中,( C )是描述对象静态特性的参数。A.过渡时间B.时间常数C.放大系数D.滞后时间31电子电位差计的起始点为0,当输入端的输入电势为0时,仪表指针应指在( B )。 A始点 B室温 C终点 D任意位置蒸汽TC热物料冷物料冷凝水(a)蒸汽FC冷物料热物料冷凝水(b)32对于换热器的下列两种控制方案,正确的说法是( C )。A(a)为前馈控制,(b)为反馈控制B(a)控制比(b)及时C(a)可克服多种干扰,(b)只能克服一种干扰D(a)是开环控制,(b)是闭环控制33在选择调节参数时,从静态特性考虑,下述对于放大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 对调节通道的放大系数和干扰通道的放大系数要求是一样的B. 对象干扰通道的放大系数越大越好C. 应选择使调节通道放大系数大的变量作为调节参数D. 对象调节通道的放大系数越小越好34在一个简单的水槽液位自动控制系统中,( A )为调节对象。A. 水槽B. 液位C. 调节阀D. 调节器35某对象的特性参数滞后时间和时间常数T都较大,则该对象可能是( A )。A. 温度 B. 压力 C. 流量 D. 液位36对于控制通道来讲,放大系数K较大,则(A )。A调节变量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大B控制作用对扰动的补偿能力弱C余差较大D系统稳定性较好37DDZ型仪表现场传输信号为420mADC,而控制室的联络信号为电压,那么电流与电压之间的转换电阻为( B )。 A200 B250 C500 D750 38在串联管道的工作流量特性中,s表示调节阀全开时阀上差压与系统总差压之比,随着s值的减小,等百分比流量特性渐渐接近于(A )流量特性。A. 直线B. 快开C.抛物线D. 理想39在( B )调节系统中,多个参数信号经过一定的运算后,共同控制调节阀。 A. 均匀B.多冲量C.选择D.分程40在自动控制系统中,( C )能够根据调节器送来的信号改变阀门的开启度。A. 测量元件 B. 调节对象C. 调节阀D. 控制器三、判断题1两只压力表的绝对误差相等,标尺范围较大的表精度较高。( ) 2电子电位差计与自动平衡电桥都可配用热电偶测温。(X)3化工过程中,控制系统大部分是随动控制系统。(X ) 4并联管路中,随S值下降,等百分比特性畸变趋近于直线特性。() 5时间常数越大,表示对象受到干扰作用后,到达新稳态值所需的时间越短。(X) 6仪表的灵敏度数值越大,仪表越灵敏。( ) 7调节阀所能控制的最小流量Qmin等于该控制阀的泄漏量。( X) 8受控制器操纵,用以克服干扰的影响,使被控变量保持设定值的物料量或能量叫做操纵变量。( )9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当系统受到干扰作用后,被控变量上下波动,且波动幅度逐渐减小,经过一段时间最终能稳定下来的叫做衰减振荡过程。( )10过渡过程曲线上同方向第一个波的峰值与第二个波的峰值之比叫做周期比。( X) 11自动控制系统的动态是被控变量随时间而变化的不平衡状态。( ) 12在工艺管道及控制流程图上设备间的连线与方块图中线段的含义相同。( X) 13反馈信号的作用方向与设定信号相同、即偏差信号为给定值与测量值之和,这种反馈叫做负反馈。( X) 14.生产上不允许被调参数有波动的情况下,可采用非周期衰减形式的过渡形式的过渡过程。()15.间常数越大,表示对象受到干扰作用后,到达新稳态值所需的时间越短。( 应改为:所需时间越长)16.压力表的绝对误差相等,标尺范围较小的表精度较高。( 应改为:精度较低)17. 电子电位差计与自动平衡电桥都可以配用热电偶测温。( 自动平衡电桥不可配用热电偶测温)18. 采用阀门定位器可以改善阀门的工作特性。( )19在自动控制系统方块图中,作用于对象的输入信号有两个,一个是调节信号,另一个是干扰信号。( )20. 串级均匀调节系统与串级调节系统在系统结构上是不相同的。( )21在调节系统的品质指标中,最大偏差与超调量在任何时候都完全相等。( )22若组成热电偶回路的两种金属材料相同,则不论热电偶两端温度是否相同,回路中的总电势为零。( )23电子电位差计和电子自动平衡电桥的测量桥路都是平衡电桥。( )24调节阀的阀芯向下移动时,阀芯与阀座间的流通面积减小的称为反装调节阀。( )26在选择串级调节系统调节器的正反作用时,可以先确定主调节器后确定副调节器,也可以先确定副调节器后确定主调节器。( )27在常规控制系统中,如果用计算机来代替常规控制器,就可以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 )28在分析和设计调节系统时,为了安全和方便,通常采用的干扰形式是阶跃干扰。( )29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只与两接点的温度有关,与组成热电偶的材料无关。( )30调节阀的阀芯向下移动时,阀芯与阀座间的流通面积减小的称为正装调节阀。()31自动控制系统的调节对象有可能只是某一段管道。( )32在研究对象特性时,同一对象有调节通道和干扰通道之分,不同通道的对象特性可能是不同的。( )33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能够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是A/D转换器。( )34有信号压力时阀关、无信号压力时阀开的气动执行器为气开式。( )35在相同的输入作用下,时间常数越大,被控变量的变化速度越快。( )36在单回路控制系统的方块图中,每个方块都只有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 )37对于同一被调参数的调节来讲,前馈调节和反馈调节是不能同时存在的。( )38有信号压力时阀关、无信号压力时阀开的气动执行器为气关式。( )39弹性式压力计是利用弹性元件受压后产生弹性变形的原理来测量压力的。( )40工业生产中的控制系统都把产品直接质量指标作为被调参数。( )41选择气动执行器的气开气关型式主要是考虑被调介质的工艺条件及流体特性。( )42在自动控制系统的方块图中,各方块之间的连线与工艺流程图上的物料线是完全相同的。( )43对微分作用而言,假如偏差固定,即使数值很大,微分作用也没有输出。( )四、简答题1.用热电偶测温,在使用补偿导线时要注意些什么?答:1、注意型号相配;2、注意极性连接正确。2.热电阻与什么仪表配套使用?为什么要采用三线制接法? 答:热电阻与电子自动平衡电桥或动圈式仪表配套使用;采用三线制接法是为了减少导线电阻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误差。3.比例微分控制器、比例积分控制器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答:比例微分控制器能够提前控制,克服容量滞后;比例积分控制器能够消除余差。4.何为比例控制器的比例度? 答:控制器输入的变化相对值与相应的输出变化相对值之比的百分数; 即:5什么是三冲量控制系统?为什么要引入三个冲量?答:三冲量控制系统主要是指锅炉汽包液位控制系统中,分别引入汽包液位、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三个信号,经过一定的运算后,共同控制一只控制阀(给水阀)。液位信号是该系统的被控变量,是反映锅炉汽包工作状态的主要工艺指标,也是为了保证锅炉安全工作的必要指标。引入蒸汽流量信号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克服蒸汽流量波动对汽包液位的影响,并有效地克服由于“假液位”现象而引起的控制系统的误动作。引入给水流量信号的目的是为了将给水流量作为副变量,利用串级控制系统中副回路克服干扰的快速性来及时克服给水压力变化对汽包液位的影响。6.什么是多冲量控制系统?答:所谓多冲量控制系统,是指在控制系统中,有多个变量信号,经过一定的运算后,共同控制一只执行器,以使某个被控的工艺变量有较高的控制质量。多冲量控制系统这个名称主要在锅炉的给水系统控制中应用比较广泛。7什么是分程控制系统?主要应用在什么场合? 答:分程控制系统就是一个控制器的输出信号被送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阀,每个控制阀都只在控制器的某段信号范围内工作。分程控制系统的应用场合主要有:(1)用于扩大控制阀的可调范围,改善控制品质;(2)用于控制两种不同的介质流量,以满足工艺生产的要求,(3)用作生产安全的防护措施。8什么是生产过程的软保护措施?与硬保护措施相比,软保护措施有什么优点?答:所谓生产的软保护措施,就是当生产短期内处于不正常情况时,无须像硬保护措施那样硬性使设备停车,而是通过一个特定设计的自动选择性控制系统,以适当改变控制方式来达到自动保护生产的目的。这样就可以减少由于停车而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9前馈控制主要应用在什么场合?答:前馈控制主要用于下列场合:(1)干扰幅值大而频繁,对被控变量影响剧烈,单纯反馈控制达不到要求时;(2)主要干扰是可测不可控的变量;(3)对象的控制通道滞后大,反馈控制不及时,控制质量差时,可采用前馈一反馈控制系统,以提高控制质量。10什么是前馈控制系统?它有什么特点?答:按扰动变化大小进行控制的系统称为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有:(1)前馈控制是基于不变性原理工作的,比反馈控制及时、有效;(2)前馈控制是属于“开环”控制系统;(3)前馈控制使用的是视对象特性而定的“专用”控制器,又称前馈补偿装置; (4)一种前馈作用只能克服一种干扰。11什么叫比值控制系统?答: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数符合一定比例关系的控制系统,称为比值控制系统。通常为流量比值控制系统,用来保持两种物料的流量保持一定的比值关系。12均匀控制系统的目的和特点是什么?答:均匀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前后工序的供求矛盾,使两个变量之间能够互相兼顾和协调操作。均匀控制系统的特点是其控制结果不像其他控制系统那样,不是为了使被控变量保持不变,而是使两个互相联系的变量都在允许的范围内缓慢地变化。13.什么是简单控制系统? 答:所谓简单控制系统,通常是指由一个被控对象、一个检测元件及传感器(或变送器)、一个控制器和一个执行器所构成的单闭环控制系统,因此有时也称为单回路控制系统。14被控变量的选择原则是什么?答:被控变量的正确选择是关系到系统能否达到预期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它的选择的一般原则是:(1)被控变量应能代表一定的工艺操作指标或是反映工艺操作状态的重要变量;(2)被控变量应是工艺生产过程中经常变化,因而需要频繁加以控制的变量;(3)被控变量应尽可能选择工艺生产过程的直接控制指标,当无法获得直接控制指标信号,或其测量或传送滞后很大时,可选择与直接控制指标有单值对应关系的间接控制指标;(4)被控变量应是能测量的,并具有较大灵敏度的变量;(5)被控变量应是独立可控的;(6)应考虑工艺的合理性与经济性。15.操纵变量的选择原则是什么?答:(1)操纵变量应是工艺上允许加以控制的可控变量;(2)操纵变量应是对被控变量影响诸因素中比较灵敏的变量,即控制通道的放大系数要大一些,时间常数要小一些,纯滞后时间要尽量小;(3)操纵变量的选择还应考虑工艺的合理性和生产的经济性。16.试述自动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控制规律及其特点和应用场合。 答: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控制规律有比例(P)、比例积分(PI)、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规律。比例控制规律是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与它的输入信号(给定值与测量值的偏差)成比例。它的特点是控制及时,克服干扰能力强,但在系统负荷变化后,控制结果有余差。这种控制规律适用于对象控制通道滞后较小、负荷变化不大、对控制要求不高的场合。比例积分控制规律是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不仅与输入信号成比例,而且与输入信号对时间的积分成比例。它的特点是能够消除余差,但是积分控制作用比较缓慢、控制不及时。这种控制规律适用于对象滞后较小、负荷变化不大、控制结果不允许有余差存在的系统。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规律是在比例积分的基础上再加上微分作用,微分作用是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的变化速度成比例,它对克服对象的容量滞后有显著的效果。这种控制规律适用于对象容量滞后较大、负荷变化大、控制质量要求较高的系统。17.控制器参数整定的任务是什么?工程上常用的控制器参数整定有哪几种方法?答:控制器参数整定的任务是:根据已定的控制方案,来确定控制器的最佳参数值(包括比例度积分时间微分时间),以便使系统能获得好的控制质量。控制器参数整定的方法有理论计算和工程整定两大类,其中常用的是工程整定法。 属于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法主要有临界比例度法、衰减曲线法和经验凑试法等。18.试简述临界比例度法及其特点。答:临界比例度法是在纯比例运行下通过试验,得到临界比例度和临界周期T。,然后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关系求出控制器各参数值。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易于掌握和判断,适用于一般的控制系统。但是不适用于临界比例度小的系统和不允许产生等幅振荡的系统,否则易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或造成事故。19.试简述衰减曲线法及其特点?答:衰减曲线法是在纯比例运行下通过使系统产生衰减震荡,得到衰减比例度和衰减周期(或上升时间),然后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关系求出控制器各参数值。这种方法比较简便,整定质量高,整定过程安全可靠,应用广泛,但对于干扰频繁,记录曲线不规则的系统难于应用。20.描述简单对象特性的参数有哪些?各有何物理意义?答:描述对象特性的参数分别是放大系数K、时间常数T、滞后时间。放大系数K放大系数K在数值上等于对象处于稳定状态时输出的变化量与输入的变化量之比,即 由于放大系数K反映的是对象处于稳定状态下的输出和输入之间的关系,所以放大系数是描述对象静态特性的参数。 时间常数T时间常数是指当对象受到阶跃输入作用后,被控变量如果保持初始速度变化,达到新的稳态值所需的时间。或当对象受到阶跃输入作用后,被控变量达到新的稳态值的632所需时间。时间常数T是反映被控变量变化快慢的参数,因此它是对象的一个重要的动态参数。 滞后时间滞后时间是纯滞后时间和容量滞后的总和。 输出变量的变化落后于输入变量变化的时间称为纯滞后时间,纯滞后的产生一般是由于介质的输送或热的传递需要一段时间引起的。容量滞后一般是因为物料或能量的传递需要通过一定的阻力而引起的。滞后时间也是反映对象动态特性的重要参数。21.什么叫气动执行器的气开式与气关式?其选择原则是什么?答:随着送往执行器的气压信号的增加,阀逐渐打开的称为气开式,反之称为气关式。气开、气关式的选择主要是由工艺生产上安全条件决定的。一般来讲,阀全开时,生产过程或设备比较危险的选气开式;阀全关时,生产过程或设备比较危险的应选气开式。22.何为控制阀的理想流量特性和工作流量特性?答:阀前后压差保持不变时的流量特性称为理想流量特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阀前后的压差会随阀的开度的变化而变化,此时的流量特性称为工作流量特性。23.试分别写出DDZ一型、DDZ一型仪表的信号范围。答: DDZ一型仪表的信号制采用010mA DC作为现场传输信号,控制室内的联络信号为o2VDC;DDZ一型仪表的信号制采用420mA DC作为现场传输信号,控制室内的联络信号为15VDC。24.控制器的控制规律是指什么?常用的控制规律有哪些?答:所谓控制器的控制规律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户与输入偏差信号P之间的关系,即式中z测量值信号;x给定值信号;f是指某种函数关系。常用的控制规律有位式控制、比例控制(P)、积分控制(I)、微分控制(D)以及它们的组合控制规律,例P1、PD、PID等。25.试简述控制器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答:控制器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将被控变量的测量值与给定值相比较,产生一定的偏差,控制器根据该偏差进行一定的数学运算,并将运算结果以一定的信号形式送往执行器,以实现对被控变量的自动控制。26.用热电偶测温时,为什么要进行冷端温度补偿?其冷端温度补偿的方法有哪几种?答 :采用补偿导线后,把热电偶的冷端从温度较高和不稳定的地方,延伸到温度较低和比较稳定的操作室内,但冷端温度还不是o。而工业上常用的各种热电偶的温度热电势关系曲线是在冷端温度保持为o的情况下得到的,与它配套使用的仪表也是根据这一关系曲线进行刻度的,由于操作室的温度往往高于o,而且是不恒定的,这时,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必然偏小,且测量值也随冷端温度变化而变化,这样测量结果就会产生误差。因此,在应用热电偶测温时,又有将冷端温度保持为o,或者进行一定的修正才能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这样做,就称为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补偿。冷端温度补偿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冷端温度保持为o的方法,(2)冷端温度修正方法;(3)校正仪表零点法;(4)补偿电桥法;(5)补偿热电偶法。27.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那些环节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起控制作用的全套自动化装置,对于常规仪表来说,它包含检测元件及变送器、控制器、执行器等;另一部分是受自动化装置控制的被控对象。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检测元件及变送器用来感受被控变量的变化并将它转化成一种特定的信号(如气压信号或电压、电流信号等)。控制器将检测元件及变送器送来的测量信号与工艺上需要保持的设定值信号进行比较得到偏差,根据偏差的大小及变化趋势,按预先设计好的控制规律进行运算后,将运算结果用特定的信号(如气压信号或电流信号)发送给执行器。执行器能自动地根据控制器送来的信号值相应地改变流入(或流出)被控变量的物料量或能量,克服扰动的影响,最终实现控制要求。五、综合题1、右图为一锅炉汽包液位控制系统示意图,要求锅炉不能烧干。请:(1)判断控制阀的作用型式(即气开或气关)(2)画出系统控制原理方块图,并确定各环节的作用形式(3)简述当加热室温度升高导致蒸发量增加时的过程控制过程解:(1)要求锅炉不能烧干,即控制阀无控制信号或故障时保持较好开度,无气则开,所以应为气关控制阀。(2)2、请完成以下要求:(1)某台测温仪表的量程是600-1100,仪表的最大绝对误差是4,确定仪表的精度等级?(2)若某仪表的量程为0-1200,工艺要求该仪表指示值的误差不得超过,应选精度等级为多少的仪表才能满足工艺要求?(注:仪表的精度等级0.005,0.02,0.05,0.1,0.2,0.4,0.5,1.0,1.5,2.5,4.0等)。解:(1)仪表的最大引用误差=4/(1100-600)100%=0.8%由于国家规定的精度等级中没有0.8级的仪表,而该仪表的最大引用误差超过了0.5级仪表的允许误差,所以这台仪表的精度等级应定为1.0级。(2)仪表的最大引用误差=4/(1200-0)100%=0.33%,所以应选精度等级为0.2级的仪表。3、某一标尺为0500的温度计出厂前经过校验,其刻度标尺各点的测量结果值为:(注:仪表的精度等级0.005,0.02,0.05,0.1,0.2,0.4,0.5,1.0,1.5,2.5,4.0等)被校表读数/0100200300400500标准表读数/0102198303405496请完成以下要求:仪表最大绝对误差值;确定仪表的允许误差及精度等级;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重新校验时,仪表最大绝对误差为+6,问该仪表是否还符合出厂时的精度等级?解:(1)有实验数据处理得:(2)仪表的最大引用误差:;由于符合国家规定的精度等级1.0,所以该仪表精度等级为1.0。(3)仪表的最大引用误差:;由于国家规定的精度等级没有1.2,所以该仪表的精度等级为1.5,已不符合出厂精度等级。4.如下图所示的控制系统,若过程通道太长,控制作用不及时,请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案改进之。(由于干扰很多,对干扰叙述清楚,分析合理的一样得分。本题答案不唯一。)(1)要求画图;(2)画出改进后的控制系统方块图;(3)主、副被控变量是什么?(4)主被控对象、副被控对象是什么?(5)若扰动作用于副对象,试分析其控制过程。 答:(1)(2)(3)主被控变量:被加热原料出口温度;副被控变量:炉膛温度;(4)主被控对象:炉膛至原料出口、副被控对象:原料入口至炉膛(5)若扰动作用于副对象,若压力升高,则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进入炉膛内的燃料油增加,炉膛温度Ts升高,导致Zs升高,Es下降,副控制器输出下降,燃料油流量Q下降,最终使Ts下降。另一方面,Ts上升,又直接导致TM上升,ZM上升,EM下降,使得RS下降。RS是副环的设定植,RS下降,副环进一步抑制了扰动压力的变化所引起的炉膛温度Ts的变化。可见,由于副环的作用,使控制作用变得更快、更强。5.如图所示为一强腐蚀性液体液位控制系统的示意图,要求液位不能流尽为零。试画出该系统的方块图,判断控制阀的气开、气关型式,确定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并简述当液位升高时,该控制系统是如何克服扰动的?解: (1)图根据内容酌情判分。(2)气开阀,控制器为正作用(控制规律为反作用方向)(3)当液位升高时, 测量元件及变送器将测量值升高,偏差减小,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偏差的大小及控制规律,输出调节命令,P增大,使调节阀开大,使液体流出量(操纵变量q)增加,使液位逐渐恢复到给定值。6.一同学在电子电位差计试验中试验纪录如下:室温:30;分度号:K;测量范围:0-600;精度等级0.5。被校分度线标准表读数基本误差变差温度名义电量值正行程反行程正行程反行程301.203001004.0952.7102.7002008.1376.6006.67030012.20710.64010.62040016.39514.70014.66050020.64018.80018.80060024.90222.9222.92请:(1)分析试验数据并计算仪器基本误差与变差?(2)确定仪表是否合格?说明理由。解:(1)由名义电量的定义及标准表读数实质,根据基本误差定义得:;由变差定义:则计算的数据如表格所示(2)7.如图所示为一锅炉汽包液位控制系统的示意图,请指出图中的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可能出现的干扰(至少两种),并画出控制方块图。 LTLC蒸汽汽包燃料油冷水解:被控对象锅炉汽包;被控变量锅炉汽包水位;操纵变量锅炉给水量;可能出现的干扰:冷水温度、压力,蒸汽压力8.现欲测往复泵出口压力(约1.2MPa),工艺要求误差控制0.05MPa,就地指示。可供选择的弹簧管压力表的精度为:1.0,1.5,2.5、4.0,量程为01.6, 02.5,04.0 MPa。试选择压力表的量程和精度?解:(1)设仪表量程为X,根据选择原则有:X/31.22X/3所以有:1.8X3.6取X2.5,(2)计算基本误差为0.05/2.5*100%=2%。所以选择压力表的量程为02.5,精度为1.5级。8.图示控制系统的名称是什么?为什么要维持锅炉的水位在一定的范围内?请画出液位和蒸汽流量的两个参数的控制方案流程图,并说明控制过程?9.乙炔发生器是利用电石和水来产生乙炔气的装置。为了降低电石消耗量,提高乙炔气的收率,确保生产安全,设计了温度控制系统。工艺要求发生器温度控制在(801)。请完成:(1)画出该带控制点温度控制系统的原理图,(2)指出图中的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以及可能存在的干扰(三种以上)解:(1)(2)被控对象:乙炔发生器被控变量:乙炔发生器内温度操纵变量:冷水流量;可能出现的干扰:冷水温度、压力;电石进料量、成分等。10.如果用K型热电偶测量温度,当仪表指示为480,而室温为30时,则实际温度为510,对不对?为什么?正确值约为多少(无冷端温度补偿)? 附:K型热电偶分度表 温度/ 203040470480490500.00508.25510.00热电势/mV0.7981.2031.61119.36319.78820.21420.64020.99221.066解:(1)不对。(2)因为温度与热电势的关系并非是线性的。 即:EAB(t,t0)=EAB(t,0)EAB(t0,O)由分度号为K的热电偶分度表查出480时的热电势值为19.788mV。即E(t,t0)=19.788mV,又从分度表中查得E(t0,0)=E(30,0)=1. 203mV。则有: E(t,0)=E(t,t0)+E(t0,0)=19.788mV1.203mV=20.991mV再由分度表查得,对应20.991mV的温度t508.24,即该热电偶所测的实际温度值为508.24。11.某发酵过程工艺规定操作温度为(402)。考虑到发酵效果,控制过程中温度偏离给定值最大不能超过6。现设计一定值控制系统,在阶跃扰动作用下的过渡过程曲线如图2所示。试确定该系统的最大偏差、衰减比、余差、过渡时间(按被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