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典概型”教学设计(2)一、内容和内容解析内容:古典概型的概念及概率计算公式。内容解析:本节课是高中数学(必修3)第三章概率的第二节古典概型的第一课时,是在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之后,几何概型之前,尚未学习排列组合的情况下进行教学的。古典概型是一种特殊的数学模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概率模型,它曾是概率论发展初期的主要研究对象,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的引入,使我们可以解决一类随机事件(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而且可以得到概率精确值,同时避免了大量的重复试验。学好古典概型可以为其它概率的学习奠定基础,有利于理解概率的概念,并能够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古典概型概念中的核心是它的两个特征,(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有限性);(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等可能性),尤其是特征(2),所以教学的重点不是“如何计算概率”,而是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举出大量的古典概型的实例与数学模型使学生概括、理解、深化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及概率计算公式。同时使学生初步能够把一些实际问题转化为古典概型,并能够合理利用统计、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有效解决有关的概率问题。教学重点: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二、目标和目标解析目标: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并能计算有关随机事件的概率。目标解析:1、通过学生对掷硬币、骰子及例1的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概括出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2、从掷硬币、骰子试验的有关概率计算中归纳出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3、借助问题背景及动手操作,让学生不断体验古典概型的特征(2),充分认识到它在运用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中的重要性。4、体验将问题转化为古典概型中的思想,尝试用概率知识解析实际问题,并积极探究有关概率中较复杂的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学生已学了随机事件的概率,并亲自动手操作了掷硬币、骰子(包括同时掷两个)的试验,由此归纳出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不是难点,关键是以下问题:1、学生在解决古典概型中有关概率计算时,往往会忽视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错用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因此在教学中结合例2与问题4进行深入讨论,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判断古典概型的重要性,其中可以利用试验、统计、列举等手段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2、在归纳概率计算公式时,很多学生可能会不重视,想当然地得出结论,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揭示公式得出的过程,并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研究问题的方法。3、学生初步学习概率,较难将实际问题模型(古典概型)化,因此在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建模的意识的能力。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 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古典概型问题。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条件许可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硬币、骰子数枚。五、教学过程设计1、形成概念(1)基本事件由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与骰子的试验结果中点出基本事件的概念。例1 (1)从字母A、B、C、D中任意取出一个字母的试验中,有哪些基本事件?(2)任意取出两个不同字母呢?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基本事件及列举法(画树状图是列举法的基本方法),列出所有基本事件,并为归纳古典概型提供更多背景。(2)古典概型问题1 在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或骰子及例1的试验中,基本事件分别有几个,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特征?设计意图:借助具体试验中的基本事件,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概括出古典概型的定义。师生活动: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归纳出它们间的共性:(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有限性)(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等可能性)定义:我们将具有这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概型(classical models of probability),简称古典概型。思考 在掷一枚质地均匀骰子(其中四个面分别标有1、2、3、4,另两个面标有5)的试验中,基本事件分别是什么?它是古典概型吗?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古典概型概念中的两个特征的含义。师生活动:由学生来说明理由,并让学生举例。2、归纳公式问题2 我们用模拟试验的方法已经得到: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为,你能否用已学的概率知识加以说明(求某一随机事件的概率都用模拟试验的方法好不好,为什么?)?对于掷一枚质地均匀骰子的试验呢?由此能否得出古典概型中任何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设计意图:使学生从特殊问题入手,归纳出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师生活动:引导学生从特殊试验中发现任意两个基本事件都是互斥且等可能,任何事件(包括必然事件)都可以表示为基本事件的和,利用概率的加法公式得出结果,并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归纳问题的思想。古典概型计算任何事件A的概率计算公式为:3、应用举例例2 单选题是标准化考试中常用的题型,一般是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请大家完成下列问题:(1)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得到的点数是奇数的概率为( )(A)(B)(C)(D)(2)Throws two quality of material even coins, all appears frontage to face on the probability is( )(A)(B)(C)(D)设计意图:先统计全班学生选择A、B、C、D的人数(统计思想),再由学生判断该概率模型(只针对选择A、B、C、D)是不是古典概型,并发现:如果掌握了考察的内容,他可以选择唯一正确的答案;如果掌握了考察的部分内容,他可以提高选择的正确率;假设考生不会做,他只能随机选择一个答案,答对的概率最低(此时为古典概型),通过亲身感受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统计与古典概型的意义,同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引申 现行的高考数学试卷中有10道单选题,如果有一个考生答对了8道题,他是随机选择的可能性大,还是他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可能性大?在物理考试中既有单选题又有多选题,多选题是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所有正确的答案,同学们可能有一种感觉,如果不知道正确答案,多选题更难猜对,这是为什么?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相似问题背景的比较,进一步理解古典概型在解决概率问题中有关的思想方法。师生活动:对于前者,引导学生采用极大似然法进行分析,而后者主要解决基本事件的个数,这里可以结合例1的结果。问题3 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由骰子的点数为奇数还是偶数来决定乒乓球比赛中的发球权,公平吗?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由两枚骰子的点数之和为奇数还是偶数来决定乒乓球比赛中的发球权,公平吗?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并利用统计手段(统计思想),使学生深入理解在使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时,首先要判断该概率模型是不是古典概型,然后要找出随机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师生活动:向每位学生分发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同桌合作做试验,结合试验中的统计数据,通过交流与讨论,尝试解决此问题,并重点揭示以下错误的根源(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基本事件而造成):错误一:将两点数之和2、3、4、5、6、7、8、9、10、11、12这11个数看成基本事件,并误认为是等可能,从而得到点数之和为奇数或偶数的概率分别为与。错误二:对类似于(1,2)和(2,1)的结果没有区别,则所有可能的结果是:(1,1)(1,2)(1,3)(1,4)(1,5)(1,6)(2,2)(2,3)(2,4)(2,5)(2,6)(3,3)(3,4)(3,5)(3,6)(4,4)(4,5)(4,6)(5,5)(5,6)(6,6)共有21种, 从而得到点数之和为奇数或偶数的概率分别为与。例3 假设某人的储蓄卡的密码是由6个数字组成(每个数字可以是0,1,2,9中的任意一个),如果他完全忘记了密码,问他到自动取款机上随机试一次密码就能取到钱的概率是多少?若他知道最后两个数字是自己的生日,结果又会怎样呢?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将实际问题转化(化归思想)为古典概型,了解概率在实际中的应用及其中的化归思想。练习 某种饮料每箱装6听,如果其中有2听不合格,问质检人员从中随机抽出2听,检测到不合格产品的概率有多大?设计意图:继续培养与提高学生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古典概型的能力,不断了解概率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探究 随着检测听数的增加,查出不合格产品的概率怎样变化?为什么质检人员一般都采用抽查的方式而不采用逐个检查的方法?4、总结提高(1)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在应用古典概型解决概率问题时,应注意什么?(3)学习了古典概型后,你觉得有哪些收获?六、目标检测设计1、一枚硬币连掷3次,只有一次出现正面的概率为_.2、 在20瓶饮料中,有2瓶已过了保质期,从中任取1瓶,取到已过保质期的饮料的概率为_.3、 从1,2,3,9这9个数字中任取2个数字,(1)2个数字都是奇数的概率为_;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微专题 求阴影部分面积常见方法
- 2024花艺师考试的目标导向试题及答案
- 各高校辅导员招聘考试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与试题及答案
- 农艺师考试复习过程中重要环节的把控与调整试题及答案
-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接轨研究试题及答案
- 园艺师思维创新能力试题及答案
- 植物生长调节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花艺师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感考题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农业职业经理人考试的复习系统搭建试题及答案
- 农村耕地征收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年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GB/T 45236-2025化工园区危险品运输车辆停车场建设规范
- 新地基基础-基桩静荷载试验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致敬英雄》课件
- 房地产开发项目资金监管协议
- 持续集成与自动化部署(CICD)-深度研究
- 无人机护林巡检实施方案-LSJ-2019022-六视角科技
- 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指南2024解读
- 初中生心理健康课件
- 2025届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高考仿真模拟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