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砀山二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本题18小题,每题3分,共54分) 1、废电池处理不当不仅造成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人体健康也存在极大的危害。有同学想变废为宝,他的以下想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把锌皮取下洗净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B. 碳棒取下洗净用作电极C. 把铜帽取下洗净回收利用D. 电池内部填有氯化铵等化学物质,将废电池中的黑色糊状物直接作化肥用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结构式: H -Cl - O :a+2BM2+离子核外有 a 个电子,b 个中子,M 原子符号为:C、用电子式表示K2O 的形成过程为:D、Na+的结构示意图:3、“储存”在物质内部的化学能可通过原电池转化为电能,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几种装置,其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A. B. C. 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金属B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电极被还原C实验室欲快速制取氢气,可利用粗锌与稀硫酸反应D原电池可以把物质内部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电能5、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铜是负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 铜片质量逐渐减少C 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 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6、X、Y、Z、W四种金属片在稀盐酸中,用导线连接,可以组成原电池,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ZYXW B.ZXYW C.ZYWX D.YZXW7、为将反应2Al6H=2Al33H2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下列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铝条均已除去了氧化膜)()ABCD8下图是锂空气电池的放电原理图(隔膜只允许锂离子通过)。电池放电时的反应可表示为:4LiO22H2=4LiOH。下列锂空气电池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电极反应式:Lie=LiB每转移2 mol电子,消耗11.2 L的O2CLi不断向电池的正极移动D可以去掉隔膜和有机电解液,让金属锂与水性电解液直接接触9、日常所用干电池的电极分别为碳棒(上面有铜帽)和锌皮,以糊状氯化铵和氯化锌作电解质(其中加入二氧化锰吸收氢气),电极反应式可简化为Zn2e=Zn2、2NH2e=2NH3H2(氨与锌离子能生成一种稳定的物质)。根据上述判断,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 干电池内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B 锌为负极,碳为正极C 工作时,电子由碳极经过外电路流向锌极D 长时间连续使用时,内装糊状物可能流出腐蚀用电器10、铜锌原电池(如下图所示)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Cu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 在外电路中,电子从锌电极流向铜电极 D 盐桥中的Cl移向CuSO4溶液11、法国格勒诺布尔(Grenoble)约瑟夫傅立叶大学的研究小组发明了第一块可植入人体为人造器官提供电能的葡萄糖生物燃料电池,其基本原理是葡萄糖和氧气在人体中酶的作用下发生反应:C6H12O66O26CO26H2O(酸性环境)。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生物燃料电池不可以在高温下工作B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6H12O66H2O24e=6CO224HC消耗1 mol氧气时转移4 mol e,H向负极移动D今后的研究方向是设法提高葡萄糖生物燃料电池的效率,从而使其在将来可以为任何可植入医疗设备提供电能12、一种新型环保电池是采用低毒的铝合金(丢弃的易拉罐),家庭常用的漂白水、食盐、氢氧化钠(化学药品店常见试剂)等原料制作的。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Al3ClO2OH=3Cl2AlO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电池的优点是电极材料和电解质用完后可以更换B 该电池发生氧化反应的是金属铝C 电极的正极反应式为3ClO3H2O6e=3Cl6OHD 当有0.1 mol 铝完全溶解时,流经电解液的电子个数为1.806102313、将两个铂电极放置在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CH4和O2,即可产生电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通入CH4的电极为正极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通入CH4的电极反应式为CH42O24e=CO22H2O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10OH8e-=7H2O 放电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放电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A B C D 14、最近发现的一种三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可用于处理污水,原理如图所示,图中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可以用C6H10O5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极是电池的正极Bb极附近的溶液pH减小C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6H10O524e7H2O=6CO224HD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0NA,则生成N2的体积为44.8 L15、银锌蓄电池是一种高能电池,它的两极材料分别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如下:正极:Ag2OH2O2e=2Ag2OH,负极:Zn2OH2e=Zn(OH)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电子从Ag2O流向Zn B 锌为正极,氧化银为负极C 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增大D 原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Ag2OH2O=Zn(OH)22Ag16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该反应过程中,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小于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B.因为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即可进行C.该图象可以表示碳酸钙受热分解的能量变化D.该图象可以表示锌与稀硫酸反应的能量变化17、已知反应:101 kPa时,2C(s)O2(g)=2CO(g) H221 kJmol1;稀溶液中,H(aq)OH(aq)=H2O(l) H57.3 kJmol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碳的燃烧热H110.5 kJmol1 B的反应热为221 kJmol1C含0.5 mol H2SO4的稀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稀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为57.3 kJD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 H2O,放出57.3 kJ的热量18、心脏起搏器电源锂碘电池反应为: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H1H2 B. HH1+ H2C. HH1H2 D.HH1+ H2 二、填空题 (共46分) 19、 (16分) X、Y、Z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质子数等于Z与Y的质子数之和;Z与Y位于同一周期,Y元素形成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非金属Z的一种固体单质可导电。回答下列问题:(1)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周期、第 族,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Y与Z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属于 (填离子键或共价键)。(2) X、Y、Z三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X单质既可与盐酸反应,又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的气体为 (填分子式),该气体与Y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Z的最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 。20、 (16分)(1)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g)+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电极X的材料是 ;电解质溶液Y是 ;银电极为电池的 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若A、B均为铂片,电解质为KOH溶液,分别从A、B两极通入CH4和O2,该电池即为氢氧燃料电池,写出A电极反应式:_;写出B电极反应式:_;写出该电池反应:_。 21、(14分)如图为原电池装置示意图。(1)将铝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硝酸中,一组插入烧碱溶液中,分别形成了原电池,在这两个原电池中,作负极的分别是_(填字母)。A铝片、铜片 B铜片、铝片 C铝片、铝片 D铜片、铜片写出插入烧碱溶液中形成的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2)若A为Pb,B为PbO2,电解质为H2SO4溶液,工作时的总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写出B电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永通驾校合同协议
- 瑜伽合作合同协议
- 运输污油合同协议
- 香菇运输合同协议
- 手机入股合同协议
- 授权三方合同协议
- 运营入股合同协议
- 鞋子开票合同协议
- 纸浆长协合同协议
- 设备垫资合同协议
- 红色故事宣讲《小萝卜头的故事》
- 活动板房拆装合同模板范本
- GPS在森林调查中的应用-手持GPS在森林调查中的应用(森林调查技术)
- 民航客舱服务艺术案例分析全套PPT完整教学课件
- 直接打印800字作文纸
- 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某期工程土建施工投标施工组织设计
- 考试答题卡模板通用
- GB/T 4857.7-2005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7部分:正弦定频振动试验方法
- GB/T 3864-1996工业氮
- GB/T 13936-1992硫化橡胶与金属粘接拉伸剪切强度测定方法
- GB/T 12689.1-2010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铝量的测定铬天青S-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分光光度法、CAS分光光度法和EDTA滴定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